一、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家凯[1](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王晓娟[2](2019)在《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优化配置》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的需求量增多,而可供水资源短缺,因此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论文以柴达木盆地为研究区,以该区7个行政区的可供水资源和可用水资源为基础,进行了供需分析和优化配置,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和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可供水资源为基础的供需平衡分析和优化配置。现状(2015年)供需分析发现只有冷湖缺水;以现状工程供水能力为基础进行了2020年和2030年的一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工程供水条件下,除乌兰外各行政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以现状工程加规划工程加再生水供水为基础进行了2020年和2030年的二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除德令哈和茫崖有较大程度缺水外,其它行政区均不缺水或缺水量很小,而2030年除格尔木和大柴旦不缺水外,其它各行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水;以经济效益最大和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配置目标函数,进行了可供水资源为基础的优化配置,对每个行政区按照供水量增加的原则设置三种优化配置方案,并运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供水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整个研究区缺水率不断减小,农业和工业用水满足程度增加。(2)完成了可利用水资源为基础的供需平衡分析和优化配置。在可用水资源量的计算过程中,运用水文学方法(Tennant法、最小月径流量法、逐月最小流量法和逐月平均流量保证率法)计算了各地区的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并选择逐月最小流量法的计算结果(31.45亿m3)作为研究区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运用倒扣法计算得到整个研究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1.43亿m3,其中弃水系数法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弃水量为11.17亿m3,开采系数法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7.34亿m3,重复量为12.12亿m3。以可用水资源量的计算结果为基础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和2030年研究区除德令哈存在资源性缺水外,其它各地区均存在一定的余水量;在可用水资源量为基础的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可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除德令哈外,各行政区的可用水资源量均满足其需水。(3)针对研究区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资源性缺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农业需水量大而经济效益小、生态需水量估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节约用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管理,跨流域调水这三条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王辉[3](2017)在《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柴达木盆地社会总用水量急剧增长,从而加剧了盆地内水资源利用危机。基于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了盆地内气象、水文和森林等诸多背景资料后,通过本人在柴达木盆地野外实验研究所得的植物蒸腾模型和植物系数,采用定额法和经验公式估算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总量,随后采用生态用水系数Cu和生态用水模数Mu对盆地内生态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未来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资源供水态势表明:以1994年为序列年的第一年,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S)与序列年限(x)满足:S=0.0123x2-0.067x+5.4516(R2=0.73);地下水资源供水量(G)与序列年限(x)满足:G=0.4872x+0.5208(R2=0.82)。据此可以推断,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12.36×108m3,2030年为19.48×108m3;盆地地下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2.71×108m3,2030年为3.19×108m3。盆地供水量与用水量预测表明:柴达木盆地现状供水与用水基本持平,但到2020年以后开始亏缺,2020年亏缺0.87×108m3,2030 年亏缺 3.05×108m3。(2)采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柴达木盆地林木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并计算得到冠层蒸腾速率(Ec),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冠层蒸腾变化的主导要素,Ec对Rs和VPD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且Ec与VPD)存在明显的类似“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的图形。去耦系数(Ω)的结果表明盆地内林木冠层蒸腾极大地受控于冠层导度(gc)。冠层导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很显着,但主要受VPD和Rs和温度T的影响,相关系数大小为VPD>Rs>T。(3)通过树干液流结合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和Jarvis-type模型,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内林木冠层的蒸腾日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Jarvi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无论青杨还是沙棘,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8以上,模型相对误差分别在25%以内(青杨)、12%以内(沙棘),模拟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考虑时滞后所有的误差系数变小,Jarvis模型的决定系数变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 6%。其模拟精度明显高于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所模拟得蒸腾日变化过程。(4)根据上述理论及方法,得出柴达木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111.14×108m3,其中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是盆地生态用水总量的主体(63.21%)。从水资源消耗情况来看,盆地内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107.97×108m3,其中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70.25×108m3,径流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7.72×108m3,而非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17×108m3。(5)从生态用水状况的空间分布来看,一个地区的生态用水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森林植被与河川分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生态用水量(67.95×108m3)明显高于盆地西部(43.19×108m3),且盆地西部生态用水模数明显低于东部,说明盆地东部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盆地西部地广人稀、植被覆盖率低,还有很大的生态建设空间。从行政分区来看,整个盆地格尔木生态用水模数较小,生态用水系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用于植物生长的水分较少;都兰县和乌兰县的生态用水模数和系数均较大,说明这些地区植被分布面积较大,生态的建设走在了前列;而位于盆地西北部的海西地区,其生态用水系数和模数均为盆地最低,说明该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生态建设发展还有很大空间。(6)以2020年为例,从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三个不同角度对预测年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水资源平衡关系,从而对柴达木盆地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进行标准量化,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这三个不同年份盆地内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41.56×108m3、17.50×108m3和11.11×108m3,即最低也要保证盆地内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为11.11×108m3。
娄海灵[4](2014)在《基于“钻石模型”的青海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柴达木盆地地域辽阔,矿产和土地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是国家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材料基地。三江源是“中华水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屏障。柴达木盆地作为三江源的毗邻地区,区域的风向特征导致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有向“三江源”地区蔓延的趋势,形成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外围威胁和侵蚀。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实施荒漠化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保护和改善“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根本之举;青海作为西部地区多民族聚居的重要省份,仍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居民收入水平与内地其他省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缩小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不平衡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疆稳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构建入手,在传统波特“钻石模型”中修正性地添加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两个因素,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研究分析了柴达木盆地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及产业竞争力,最后,提出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对策建议。本文创新点在于结合柴达木盆地区位实际及区域优势,创新性地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构建了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并对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发展竞争力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董瑞杰[5](2013)在《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中国沙漠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已成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方面。沙漠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北方沙漠化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是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点区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论文围绕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梳理和界定了沙漠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对沙漠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6省区沙漠旅游竞争力。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为例,对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了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美学价值,测算和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论文构建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风蚀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沙漠旅游环境容量、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等理论;融合了风沙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并为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揭示了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沙漠旅游省区竞争力。首次提出并阐述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概念,提出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通过构建雅丹地貌美感度指标体系,对敦煌雅丹地质公园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构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对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算和分析研究。从地质公园条件及沙漠旅游资源特征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风沙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试图使研究更符合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2)在研究方法上,沙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集合区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省区竞争力、风蚀雅丹地貌美感度评价、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首次从林柱状景观角度对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雅丹地貌的美感度指标体系,是对风沙地貌遗产资源评价的创新尝试。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提出了沙漠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的策略。(3)在研究视角上,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理论,凝练了沙漠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如何与应用风沙地貌学研究内容进行衔接,也是一次创新意义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把敦煌风蚀雅丹地貌与巴丹吉林沙漠沙水组合景观两类风沙地貌旅游进行创新结合,对比分析,探索以发展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旅游业开发和保护的产业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董增川,丁艳霞,李大勇[6](2012)在《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江苏沿海围垦地区严重的淡水资源危机,以及国家沿海开发战略下复杂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决策,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已成为战略开发决策者的迫切任务。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计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框架,并对框架设计目标、主要内容以及预期成果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沿海围垦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姜秋香[7](2011)在《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文中提出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结构不合理和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严重威胁着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经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利用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而并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匹配程度的划分。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平原区划内,七台河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差,而鹤岗市和穆棱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好。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判断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开垦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2、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分别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出发,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组合。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双鸭山市和穆棱市属于水土资源无压力区,七台河市属于水资源无压力-土地资源平衡区,依兰县属于水资源平衡-土地资源无压力区,鹤岗市、佳木斯市和鸡西市属于水土资源平衡区。结合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状况,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保证水土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供给能力。3、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由于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级别,因此,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水土资源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因果反馈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边界的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子模块的划分、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和模型有效性检验,完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模型的构成和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共包括8个子模块和96个变量,并且模型的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定量反映真实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甄别出对模型运行结果影响较大的9个敏感参数,后续将根据对敏感参数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4、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通过对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可知,未来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从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出发,设计了5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延续方案、开源方案和节流方案下未来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仍然存在;综合方案下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工农业生产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均为五种方案中最高,但该方案将造成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严重浪费,有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标,该方案为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方案的确定,可为佳木斯市乃至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5、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在分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借鉴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策略,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格局、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研究,可全面了解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土资源协调发展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对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进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可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为实现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刘同德[8](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刘小丹[9](2009)在《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其生态状况不仅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恶化问题仍很突出,已经对整个盆地的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其中以沙漠化为主。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柴达木盆地比较典型的察汗乌苏绿洲为研究区域,开展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以期为研究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都兰察汗乌苏绿洲进行研究:(1)由于水资源是防治绿洲沙漠化发展,建设生态绿洲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对察汗乌苏绿洲水资源状况认识不清,存此首先对水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水文与水资源调查,认为察汗乌苏绿洲水系由察汗乌苏河与夏日哈河组成,察汗乌苏-夏日哈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75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9794亿m3,水资源总量为2.5255亿m3。通过水质检测,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良好;(2)通过总结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经验及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可分为植被建设技术体系与工程防治技术体系。植被建设体系由植被恢复封育技术、固沙造林技术、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技术和绿洲防护林技术体系组成;工程防治技术体系由机械沙障固沙技术与化学固沙技术组成;(3)由于沙漠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植被的退化,因此植被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沙漠化的动态变化,研究植被的动态变化可以探知沙漠化的动态变化。论文基于“3S”技术,利用研究区1990年、2001年、2006年三个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基于NDVI植被覆盖动态遥感监测,研究认为1990-2006年间,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绿洲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植被覆盖度由低等级转变为较高等级,绿洲边缘植被状况明显好转。
马孝义,王波雷,张建兴,范严伟[10](2008)在《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文章系统分析和回顾了井灌区、渠灌区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利用水库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指出了各类型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灌区用水的实际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后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地表水资源 |
2.1.6 地下水资源 |
2.1.7 可用水资源 |
2.3 水利工程概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可供水资源量为基础的优化配置 |
3.1 可供水资源量为基础的供需平衡 |
3.1.1 现状供需平衡 |
3.1.2 中长期供需平衡 |
3.2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3.2.1 优化配置原则 |
3.2.2 决策变量 |
3.2.3 目标函数 |
3.2.4 约束条件 |
3.2.5 模型参数 |
3.3 模型求解 |
3.4 配置方案 |
3.5 优化配置结果 |
3.5.1 2020年优化配置结果 |
3.5.2 2030年优化配置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可用水资源量为基础的优化配置 |
4.1 可利用水资源量的估算 |
4.1.1 计算方法 |
4.1.2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
4.1.3 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
4.1.4 重复量的计算 |
4.1.5 可利用资源量计算结果 |
4.2 可用水资源量为基础的供需平衡分析 |
4.3 优化配置模型 |
4.3.1 优化配置原则 |
4.3.2 决策变量 |
4.3.3 目标函数 |
4.3.4 约束条件 |
4.3.5 模型参数 |
4.3.6 优化配置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和措施 |
5.1 存在问题 |
5.1.1 资源性缺水 |
5.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
5.1.3 农业需水量大,经济效益小 |
5.2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和措施 |
5.2.1 加强节约用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 |
5.2.2 加强水资源管理 |
5.2.3 跨流域调水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用水的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用水研究历程 |
1.2.2. 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划分 |
1.2.3. 生态用水理论基础研究 |
1.2.4. 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
1.2.5.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水系 |
2.2.4. 气候概况 |
2.2.5. 土壤 |
2.2.6. 植被类型及分布 |
2.2.7. 水文地质 |
2.2.8. 水土流失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
3.2. 水资源态势研究 |
3.2.1. 降水量的计算 |
3.2.2. 水资源态势分析 |
3.3. 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
3.3.1.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
3.3.2. 分区依据 |
3.4. 数据取样点布设 |
3.5. 生态用水计算 |
3.5.1. 林木蒸腾估算 |
3.5.2. 生态用水计算 |
3.6. 研究技术路线 |
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 |
4.1. 降水分析 |
4.1.1. 水汽来源 |
4.1.2. 降水量统计 |
4.1.3.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
4.1.4.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
4.2.1. 柴达木盆地水系河流基本情况 |
4.2.2. 地表水资源量 |
4.2.3. 地下水资源量 |
4.2.4. 水资源总量 |
4.2.5. 供水与用水状况统计与现状分析 |
4.3. 存在问题及生态用水的关系 |
4.3.1. 存在的问题 |
4.3.2. 水资源与生态用水的关系 |
4.4. 小结 |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
5.1.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
5.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
5.2.1. 生态分区及特征 |
6. 柴达木盆地林木蒸腾耗水和冠层蒸腾模拟 |
6.1.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 |
6.1.1. 液流动态(F_s) |
6.1.2. 冠层蒸腾(E_c) |
6.1.3. 冠层导度(g_c) |
6.2. 冠层蒸腾模拟及验证 |
6.2.1. 应用理论和模型——Penman-Monteith&Jarvis法 |
6.2.2. 交互验证和误差分析 |
6.2.3. 时滞效应和参数率定 |
6.3. 小结 |
7.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计算 |
7.1.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
7.1.1. 实际蒸散量 |
7.1.2. 潜在蒸散量和植物系数 |
7.2. 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计算 |
7.2.1. 各生态区潜在蒸发散计算 |
7.2.2. 林草植物需水系数K_c与耗水系数K的确定 |
7.2.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
7.3. 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 |
7.4. 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
7.5. 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汇总及统计分析 |
7.6. 小结 |
8.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现状及预测分析 |
8.1. 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
8.1.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
8.1.2. 降水平衡分析 |
8.1.3. 水资源平衡分析 |
8.2. 生态需水量的预测及分析 |
8.2.1.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量预测 |
8.2.2.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关系 |
8.3. 小结 |
9. 结语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基于“钻石模型”的青海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钻石模型”研究综述 |
1.2.2 绿色产业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2.1 绿色产业的界定 |
2.1.1 绿色产业的内涵 |
2.1.2 绿色产业的范围 |
2.1.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2.1.4 绿色产业的相关理论 |
2.2 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
2.2.1 钻石模型四大关键要素 |
2.2.2 钻石模型两大辅助要素 |
2.3 对“钻石模型”的适用性修正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的 SWOT 分析 |
3.1 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Strengths) |
3.1.1 高原独特的洁净环境、冷凉气候优势 |
3.1.2 矿产资源组合优势 |
3.1.3 太阳能及配套资源优势 |
3.1.4 综合配套的政策优势 |
3.1.5 后发优势 |
3.2 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的劣势(Weaknesses) |
3.2.1 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
3.2.2 高寒的自然环境与脆弱的生态条件 |
3.2.3 区位劣势,基础设施薄弱 |
3.2.4 科技教育水平偏低,创新能力较弱 |
3.3 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的机遇(Opportunities) |
3.3.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 |
3.3.2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取向 |
3.3.3 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
3.3.4 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区域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
3.4 柴达木盆地发展绿色产业的挑战(Threats) |
3.4.1 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 |
3.4.2 规模不经济的生态约束 |
3.4.3 新技术应用的环境限制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选择 |
4.1.1 产业选择的依据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选取 |
4.1.3 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选择结果 |
4.2 基于“钻石模型”分析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竞争力 |
4.2.1 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 |
4.2.2 以太阳能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 |
4.2.3 高原生态农牧业 |
4.2.4 高原生态旅游业 |
4.3 重点绿色产业竞争力制约因素 |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 |
5.1 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 |
5.1.1 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 |
5.1.2 以太阳能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 |
5.1.3 高原生态农牧业 |
5.1.4 高原生态旅游业 |
5.2 柴达木盆地重点绿色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5.2.2 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
5.2.3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5.2.4 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 |
5.2.5 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
5.2.6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5)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特点 |
1.2.4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对比 |
1.2.5 沙漠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
1.3 国内外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进程与现状 |
1.3.1 国外沙漠旅游景区 |
1.3.2 国内沙漠旅游景区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与沙漠有关的概念 |
2.1.1 沙漠词源考 |
2.1.2 荒漠、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风沙地貌 |
2.2 沙漠旅游 |
2.2.1 沙漠旅游、荒漠旅游、风沙地貌旅游 |
2.2.2 沙漠旅游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2.3 沙漠旅游资源 |
2.4 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
第3章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及时空特征 |
3.1 沙漠旅游资源的环境背景 |
3.1.1 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
3.1.2 风沙地貌特征 |
3.2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 |
3.2.1 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人文旅游资源 |
3.2.3 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
3.3 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
3.3.1 从空间层面 |
3.3.2 从时间层面 |
3.4 沙漠旅游资源分区 |
第4章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
4.1.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 |
4.1.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
4.1.3 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开发的类别 |
4.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2.1 数据获取 |
4.2.2 评价及计算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
5.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及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1.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 |
5.1.2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 |
5.2.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模式 |
5.2.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保护模式 |
5.3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设计 |
5.4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
5.4.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念 |
5.4.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
第6章 敦煌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6.1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概况 |
6.2 雅丹地貌美学价值分析 |
6.2.1 传统山水美学分析 |
6.2.2 景观单元要素分析 |
6.2.3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6.3 雅丹地貌美感度定量评价 |
6.3.1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值 |
6.3.2 评分及计算 |
6.3.3 结果与分析 |
6.3.4 小结 |
6.5 雅丹地貌开发与保护 |
6.5.1 雅丹地貌旅游现状 |
6.5.2 雅丹地貌旅游面临的威胁 |
6.5.3 雅丹地貌旅游开发与保护措施 |
第7章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7.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概述 |
7.2 旅游环境容量模型(静态模型)及测算 |
7.2.1 旅游空间容量 |
7.2.2 旅游生态容量 |
7.2.3 旅游经济容量 |
7.2.4 旅游心理容量 |
7.3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调控 |
7.3.1 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分析与确定 |
7.3.2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
7.4 旅游环境容量的的动态变化 |
7.5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 |
7.5.1 丹吉林沙漠景区现状和问题 |
7.5.2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策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5 预期成果 |
6 预期社会经济效益 |
(7)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
1.4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 |
1.5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 |
1.5.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
1.5.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与植被 |
2.1.6 矿产资源 |
2.1.7 湿地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资源总量 |
2.3.2 用水结构 |
2.3.3 水利工程现状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2.4 农业生产概况 |
2.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
3.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
3.1.1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
3.1.2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
3.1.3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
3.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
3.2.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
3.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
3.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
3.3.1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
3.3.2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 |
3.3.3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 |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
4.1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4.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4.3.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3.2 粒子群优化方法 |
4.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
4.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4.2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
4.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4.5.1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
4.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3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5.4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
4.5.5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
4.6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 |
4.7 本章小结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
5.1 佳木斯市概况 |
5.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土壤 |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6 农业生产概况 |
5.1.7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5.2 系统动力学简介 |
5.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2.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5.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
5.2.4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 |
5.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
5.3.1 模型边界的确定 |
5.3.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
5.3.3 模型的构建 |
5.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1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 |
5.4.2 模型的历史检验 |
5.4.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 |
6.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 |
6.1.1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 |
6.1.2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 |
6.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 |
6.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 |
6.3.1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 |
6.3.2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 |
6.3.3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 |
6.3.4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 |
6.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 |
6.5 本章小结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 |
7.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7.1.1 开源节流并重 |
7.1.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
7.1.3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 |
7.1.4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7.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2.1 选题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
1.5.1 研究贡献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8.1 法律保障体系 |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
8.3.1 财政支持政策 |
8.3.2 税费约束政策 |
8.3.3 绿色信贷政策 |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
8.4 生态保护政策 |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
8.4.3 完善草地产权 |
8.4.4 实施生态移民 |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
8.6.2 义务教育政策 |
8.6.3 高等教育政策 |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
8.7 社会保障政策 |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
8.8 对口支援政策 |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9.2 研究展望 |
9.2.1 研究的局限性 |
9.2.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绿洲 |
1.1.1 绿洲概念 |
1.1.2 绿洲分布概况 |
1.1.3 绿洲研究进展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2 都兰自然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水文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人口状况 |
2.3.2 社会经济状况 |
2.3.3 都兰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
2.4 察汗乌苏绿洲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外业调查 |
3.2.1 植被调查 |
3.2.2 气象资料收集 |
3.2.3 遥感地面调查 |
3.3 内业分析方法 |
3.3.1 生态学计算方法 |
3.3.3 植被遥感监测研究方法 |
4 察汗乌苏绿洲水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
4.1 绿洲水资源特征 |
4.1.1 绿洲水系 |
4.1.2 降水 |
4.1.3 蒸发 |
4.1.4 干早指数 |
4.1.5 地表水资源量 |
4.1.6 地下水资源量 |
4.1.7 水资源总量 |
4.1.8 水资源质量评价 |
4.2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4.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4.4 小结 |
5 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
5.1 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 |
5.2 植被建设技术体系 |
5.2.1 植被恢复封育技术 |
5.2.2 固沙造林技术 |
5.2.3 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技术 |
5.2.4 绿洲防护林技术体系 |
5.3 工程防治技术体系 |
5.3.1 机械沙障固沙技术 |
5.3.2 化学固沙技术 |
5.3.3 工程防治投入与推广应用分析 |
6 基于NDVI察汗乌苏绿洲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
6.1 植被覆盖度分级 |
6.2 基于NDVI的察汗乌苏绿洲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
6.2.1 不同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 |
6.2.2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
6.3 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6.3.1 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成效明显 |
6.3.2 气候因素 |
6.3.3 水资源因素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10)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研究简况 |
2.1 井灌区灌溉决策支持系统 |
2.2 以灌排为主的渠灌区灌排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2.3 综合利用水库优化决策支持系统 |
3 GIS和可视化技术在灌区和区域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
3.1 灌溉决策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
3.2 可视化技术在灌区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
4 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发展趋势 |
4.1 智能型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 |
4.2 分布式多目标灌区用水群决策支持系统 |
4.3 集成式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 |
四、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2]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优化配置[D]. 王晓娟. 长安大学, 2019(01)
- [3]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D]. 王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基于“钻石模型”的青海柴达木盆地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娄海灵.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
- [5]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 董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J]. 董增川,丁艳霞,李大勇. 水利经济, 2012(03)
- [7]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 姜秋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8]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9]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D]. 刘小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2)
- [10]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展望[J]. 马孝义,王波雷,张建兴,范严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