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an Ramon椰子栽培品种的基因改良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麻云霞[1](2021)在《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药用植物、食用和蜜源树种,也是治理荒漠化、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优良树种,广布于我国“三北”地区。但目前文冠果多数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类型极其混杂,种子来源不清,生长慢,产量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本文以26个地理种源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种子的特性、多点苗期生长特征和作为砧木造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文冠果含油率变异较大,在56.54~76.27%之间,脂肪酸含量丰富,共有18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油酸,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生物柴油特性指标均符合ASTM D6751-2010,EN 14214-2008和GB/T 20828-200等国际标准。种子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8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VB1、VB2和VE的平均含量值较高。26个种源中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最为优质的种源有内蒙古甘旗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奈曼、内蒙古库伦和山东东营,这些种源的种子是生产中食用油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俱佳的首选资源。(2)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指标最好的种源地为内蒙古图布信,种子的活力和含水率为93.29%和13.28%,吸水特性分为急速吸水时期、平缓吸水时期和生长吸水期三个时期。且形态和质量指标在组间和组内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重复力也较高。处理方式、种源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存在极显着的影响。种子处理效果最好的为处理方式B—沙藏+5%PEG浸泡24小时,发芽性能最好的种源为内蒙古科尔沁。种子的形态质量和发芽指标整体呈现西—东梯度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与种子品质特性的变异模式类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图布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舍伯吐和黑龙江牡丹江为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性表现最好的种源。(3)辽宁彰武(东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文冠果优质种源有内蒙古奈曼、扎鲁特和辽宁海城,山东安丘(华东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山东东营、安丘和内蒙古库伦,陕西靖边(西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内蒙古科尔沁、奈曼和北京房山,这些种源可在辽宁、山东和陕西三省或与本文试验地类似的立地环境进行推广。不同试验点的优质种源并不完全相同,其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叶干质量和枝干质量均会随着试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同时考虑平均株高与地径的情况下,内蒙古库伦、山东东营种源的平均育种值也为最高,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4)用26个种源二年生文冠果做砧木,嫁接文冠果新品种‘中石4号‘和‘中石9号‘,总体亲和性‘中石9号‘高于‘中石4号‘。内蒙古奈曼、山东东营、内蒙古库伦砧木种源嫁接成活率最高,河北张家口最低;内蒙古奈曼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4号‘后,果实产量最高,内蒙古科尔沁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9号‘后,果实产量最高。综合生长、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等多个指标得出:嫁接‘中石4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内蒙古奈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北京房山和山东临沂,嫁接‘中石9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陕西靖边、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内蒙古奈曼、北京房山和辽宁关山。
张应鹏[2](2021)在《三七转录组荧光标记SSR的开发及应用》文中提出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文山州。目前对于三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活性研究、克服连作障碍等方面,而三七的遗传学基础研究工作相对滞后。随着转录组学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学领域应用的日趋成熟,有必要开发三七转录组分子标记,并与三七部分重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从而为三七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指纹图谱构建、种质资源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撑。本研究基于三七转录组数据进行荧光标记SSR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三七转录组数据随机筛选并设计192对荧光标记的三七转录组SSR引物,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的一个人工栽培群体中挑选表型差异较大的16个三七单株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两轮荧光标记PCR,经过分析筛选后成功开发得到41对多态性良好的三七转录组荧光标记SSR引物。2.将筛选得到的41对三七转录组荧光标记SSR用于三七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41对荧光标记SSR引物在92个三七单株中共检测出166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Na)数目为4.0488;香农信息指数(I)为0.885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897;UPGMA聚类分析、群体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即92个三七单株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属于同一个类群,但是在这个类群中的三七单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将开发得到的41对转录组荧光标记SSR引物用于文山州4个县的共计250个野生屏边三七(P.stipuleanatus)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三七转录组荧光SSR标记在屏边三七中具有良好的可转移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32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香农信息指数、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7.32、0.86、0.34,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都显示250株屏边三七资源可以分为2大类群,屏边地区的为一个群体,西畴、马关、金平3地的为另一个群体。同样屏边三七也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对人工栽培群体中92个三七单株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TESSLE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将三七的一些数量性状与41对荧光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三七的一些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如三七的茎高与茎粗、中叶宽、中叶长之间具有相关性;三七总皂苷含量与单体皂苷Rd、Rb1的含量显着相关;皂苷Rb1的含量与Rd的含量显着正相关。在关联分析中,检测到多个SSR位点与三七数量性状显着关联,结合转录组unigene序列信息成功锁定到关联基因,比如与块根长显着相关联的位点有两个,分别为P2、P18,对应的unigene为Methyl esterase和Peptide transporter;与三七R1皂苷含量显着关联的位点为P19,对应的unigene为Dof zinc finger protein。5.将与关联分析中与三七单体皂苷R1含量显着关联的P19位点所对应基因Dof zinc finger protei命名为PnDof1,并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构建PnDof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和RNAi片段表达载体并转入三七细胞中。PCR结果表明转PnDof1基因被成功整合到三七细胞系中并稳定表达。q RT-PCR分析表明PnDof1基因过表达后,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几个关键基因如甲羟戊酸激酶(acety I-Co A acyltransrerase,ACAT)基因、甲羟戊酸激酶(mevalonic kinase,MVK)基因等的表达量与非转基因三七细胞相比有明显上升,ACAT平均表达量上升为非转基因三七细胞的6.3倍,MVK的平均表达量上升为非转基因三七细胞的6.8倍;HPLC检测结果显示PnDof1基因在三七细胞中的过表达上调了三七总皂苷含量,其中单体皂苷R1和Rd的含量显着上升,这与关联分析的结论一致。PnDof1的RNAi片段表达后,三七皂苷合成相关基因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DI)、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ammarenedion-II synthase,DS)、羧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A synthase,HMCAR)的相对表达量与非转基因三七细胞相比则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IDI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仅为非转基因三七细胞的0.1倍,DS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约为非转基因三七细胞的0.5倍。上述结果表明PnDof1可能是三七中参与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基于三七转录组数据,成功开发得到41对多态性良好的转录组荧光标记SSR,并应用于三七和屏边三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一些荧光标记SSR与三七重要数量性状显着相关联,并初步验证了关联基因PnDof1的功能,推测PnDof1是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
朱晨桥[3](2020)在《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果树作物和贸易农产品之一,但柑橘的童期长、种子多胚性、植株高大、基因组高度杂合等生物学特点,限制了其基因功能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属于芸香科(Rutaceae)、金柑属,具有完整柑果结构、童期极短、植株矮化等突出特点,本课题组在2009年的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具有单胚特点的山金柑株系,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柑橘“模式”实验材料的种质。本研究围绕进一步开发和科学利用单胚山金柑,即个体小、童期短、杂交容易(单胚)、纯合度高的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创建了单胚山金柑纯和自交系,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单胚山金柑作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实验、创建了遗传群体;利用纯系材料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并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对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和早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核SSR、叶绿体扩增序列和全基因组SNP,对金柑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种群动态等分析,解析了金柑属系统发育地位和种群分化历史,提出了栽培金柑起源的新观点。主要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 山金柑纯系创建、栽培评价和杂交群体创制扩繁了单胚山金柑自交第二代(S2)118个株系、自交第三代(S3)28个株系,利用n SSR分子标记筛选了一系列纯合度>90%的高纯合材料;其中,单株S3y-45杂合度低至0.62%。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重要农艺性状,发现~70%的实生苗可在当年成花(童期约8个月),单胚性状稳定(单胚率>90%),植株极矮化(一年生实生苗平均株高15.29cm);以嫁接苗首次坐果数作为评价标准,在自交系中筛选了一系列单胚优系材料,其中‘S2f-179’第一年(首次)平均坐果数最高,达到了5.90个。构建了单胚山金柑PN02(F.hindsii)×滑皮金柑(F.crassifolia)种间杂交群体,获得了包含222个杂种子代的F1群体;基于F1群体中的单胚单株,繁育了F2群体,目前获得了包含713个单株的F2群体。2.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及早花机理初探以纯系材料‘S3y-45’作为材料,使用Pacbio、Illumina和10X genomics平台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1.0,组装大小373.6 Mb,contig-N50=2.21 Mb,scaffold-N50=5.16 Mb。注释到了32,257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的12,360个基因在9个柑橘亚科植物基因组中具有直系同源基因,986个是山金柑特有基因。基于低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相比于枳(Poncirus),山金柑与柑橘属主要栽培种质,如柚(C.grandis)、枸橼(C.medica)、橙(C.sinensis)等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与橘(C.reticulata)最近,两者约分化于5.32百万年前。对山金柑生活史13个不同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进行了WGCNA分析,鉴定了27个共表达模块;对比山金柑与柚和柠檬的86个成花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的18个涉及成花诱导阶段。对山金柑SPL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发现了19个Fh SPL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金柑比甜橙多了2个SPL3/4/5(内源成花诱导途径关键基因)同源拷贝:Fh SPL7/9;进一步的定量表达实验,验证了Fh SPL7/9在成熟叶片、茎、腋芽分生组织中上调表达,并与光周期成花诱导关键基因SO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与抑制成花发育的mi R156a表达负相关(r=-0.91)。3.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利用46个核SSR和5个叶绿体位点对38份金柑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金柑属植物核遗传多样性较高(Na=4.34;Ne=2.27;Ho,He,u He=0.49),叶绿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d=0.693;Pi=0.00073;Nh=13)。结合Nei氏遗传距离聚类和叶绿体系统发育树,证明了金柑属独立的种系起源。PCo A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金柑属内包含两大种群:栽培金柑(罗浮、罗纹和金弹)和山金柑。对15份栽培金柑种质和15份野生山金柑进行了基于基因组SNP的群体遗传学分析。PCA和群体结构分析都验证了金柑属内“栽培金柑—山金柑”两大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栽培金柑内,显示了清晰的“罗浮(F.margarita)—金弹(F.crassifolia)”遗传结构;所有罗纹(F.japonica)材料都显示了罗浮和金弹混合的遗传背景,表明罗纹可能起源于罗浮和金弹的杂交或回交;但这三个栽培种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大于0.25,证明它们都应有“种”(species)的地位。栽培金柑种群的基因组SNP多样性水平(Pi=0.12,Theta=0.10)显着低于山金柑种群(Pi=0.23,Theta=0.26),两个种群的Tajima’s D、Fu&Li’s D*、Fu&Li’s F*值均显着背离0,拒绝中性进化检验,说明它们的进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定向选择。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栽培金柑种群的连锁不平衡强度高,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慢,衰减距离更长,说明栽培金柑种群经历的选择强度更高,暗示其经历了人工选择。种群动态分析发现,栽培金柑祖先和山金柑祖先分别在距今70-120万年前和30-60万年前各经历了一次与第四纪冰期相关的种群缩减,而后,栽培金柑在距今1-2万年前又经历了一次急速的种群扩张。以上结果暗示了金柑属在与橘分支分化后至第四纪冰河期开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种群分化,栽培金柑的祖先种群的地理分布更北,栽培金柑经历的急速种群扩张很可能与人类的选择和驯化有关。
李婧[4](2020)在《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潜规律及优良菌株的筛选》文中认为冰葡萄酒(Icewine)是葡萄酒家族中的极品,具有口感润滑、甜美醇厚、香气浓郁等特点。酿制冰葡萄酒的原料—冰葡萄,其生长对气候环境和纬度有严格要求,世界上仅有加拿大、德国、奥地利、中国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冰葡萄酒。目前,世界公认的酿造冰葡萄酒的主要栽培品种为威代尔葡萄。由于冰葡萄汁中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形成的高渗透压环境,一般酵母菌难以正常生长、繁殖和发酵。目前我国冰葡萄酒生产企业大都从国外进口冰葡萄酒酿造用酵母,未能在冰葡萄酒酿造中形成自有菌株的核心技术,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冰葡萄酒产业发展和产品品质提升。本研究以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简称:五女山样品)和沈阳太阳谷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简称:太阳谷样品)两个产地的威代尔冰葡萄为实验材料,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多样性,阐明酵母菌群落的演替规律。通过对酵母菌株的耐受性能、发酵性能及β-葡萄糖苷酶活力等研究,筛选优良酵母菌株,并进一步对其发酵特性进行研究。本研究挖掘和利用具有潜在功能的天然微生物资源,筛选性能优良的适应本地环境及生产条件的野生酵母菌株,可为我国的冰葡萄酒酿造用酵母国产化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酿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冰葡萄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揭示了辽宁产威代尔冰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多样性及菌群动态变化。该方法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与5.8S rDNA-ITS区和26S rDNA D1/D2区测序相结合对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鉴定。(1)五女山样品共检出13个属: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假丝酵母属(Candida),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Curvibasidium(无中文名),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和Zygotorulaspora(无中文名)。(2)太阳谷样品共检出12个属:短梗霉属,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汉逊酵母属,毕赤酵母属(Pichia),红酵母属,酿酒酵母属,锁掷酵母属(Sporidiobolus),孢圆酵母属,接合酵母属和接合囊酵母属(Zygoascus)。(3)优势酵母菌群动态变化:①五女山样品,初期:以假丝酵母属、汉逊酵母属、梅奇酵母属、红酵母属占优势;中期:假丝酵母属、梅奇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后期:酿酒酵母属占优势;②太阳谷样品:初期:以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线黑粉酵母属占优势;中期:以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后期:假丝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2、利用高通量测序(HTS)方法揭示了辽宁产威代尔冰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多样性及菌群动态变化。(1)五女山样品中真菌共检出68个属:葡萄酒酵母有假丝酵母属、梅奇酵母属、酿酒酵母属等12个属,及短梗霉属、Mrakiella和Mrakia等真菌。(2)太阳谷样品中真菌共检出36个属:葡萄酒酵母有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酿酒酵母属等8个属,及短梗霉属、Alternaria、Davidiella等真菌。(3)优势酵母菌群动态变化:①五女山样品:初期:隐球酵母属和红酵母属占优势;中期: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和红酵母属占优势;后期:梅奇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②太阳谷样品:初期:隐球酵母属和线黑粉酵母属占优势;中期:假丝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后期:假丝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3、解明了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替规律。酵母菌群落的演替与冰葡萄汁中糖的消耗及酒精的产生直接相关。在初期,耐高糖的非酿酒酵母占优势;中期,耐酒精能力差的非酿酒酵母逐渐消失,耐酒精能力强的酿酒酵母逐渐占优势;后期,耐酒精能力强的酿酒酵母及少数非酿酒酵母属种占优势。4、明确了分离得到的葡萄酒酵母假丝酵母属、梅奇酵母属、酿酒酵母属等7个属菌株对高糖浓度、酒精浓度、酸浓度及抑菌剂SO2的耐受能力。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发酵性能研究,筛选得到了 1株发酵速度快、挥发酸产量低的S.cerevisiae菌株。同时,假丝酵母属、汉逊酵母属等6个属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研究发现,假丝酵母属的1株Candida railenensis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5、将筛选获得假丝酵母属的C.railenensis菌株与S.cerevisiae菌株进行混合发酵(MF2S2)、S.cerevisiae单菌株发酵(S2)制备冰葡萄酒。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非靶向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对发酵结束后的冰葡萄酒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总共检出600种代谢物,其中MF2S2与S2两组之间差异代谢物共248种,又从中筛选出与冰葡萄酒香气有关的重要代谢物53种。两组冰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呈现出明显差异:苯甲醛、乙偶姻、β-大马士酮等13种物质在MF2S2冰葡萄酒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在S2中的含量,而1-丁醇、乙酸乙酯等40种物质则正相反。利用PEN3型电子鼻及感官分析两组冰葡萄酒的香气,结果显示:MF2S2冰葡萄酒的香气物质比S2的更丰富;MF2S2比S2香气及口感更浓郁,主要表现在烘烤焦糖和干果果仁的香气,S2比MF2S2在热带水果的香气要浓郁。本研究筛选获得的C.railenensis和S.cerevisiae本地酵母菌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和发酵性能,有望成为本地冰葡萄酒酿造用酵母菌株。
耿中耀[5](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杨雄[6](2019)在《栾树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作为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目前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和经济药用价值。然而栾树目前主要依靠种子实生繁殖,嫁接、扦插成活率低,缺乏高效的无性繁殖手段,不利于其大规模繁殖和应用。因此,本研究基于体胚发生方式为栾树建立快速有效的再生途径,同时对其茎段繁殖和花药离体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究,为栾树建立了高效的无性繁殖体系。本研究不仅为栾树良种繁育和保存提供了条件,且为栾树后续的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子胚的离体培养:以栾树未完全成熟的种子(结构发育完整的胚)为材料,经历外植体的表面灭菌和发芽培养基的孵育,获得由栾树种子发育的无菌实生苗。在此过程中,随着种子的逐渐成熟,其发芽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2.胚性愈伤的诱导:以栾树无菌实生苗茎段为诱导材料,以不同类型的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植株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茎段进行愈伤诱导培养。其中,最适的愈伤诱导基本培养基类型为DKW培养基,最适的外源激素配比为0.5 mg L-16-BA+0.25 mg L-1 NAA+ 1.5 mg L-1 2,4-D,获得最高的愈伤诱导率为 80.25%。3.体胚的发育: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胚性愈伤进行体胚的诱导分化。其中,相比于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外源生长素NAA在此过程发挥了显着诱导作用,0.1 mg L-1 NAA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栾树体胚发生率,为52%。4.体胚的成熟及萌发:以不同的培养条件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为变量,对栾树初级体胚进行成熟诱导。其中,最适的培养条件为暗培养一周后移至光下培养,最适的外源激素浓度为0.2 mg L-1 NAA,栾树体胚成熟率最高为92.81%。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次级体胚进行成熟诱导。其中,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萘乙酸(NAA),最适的外源激素浓度为0.15 mg L-1 GA3,次级体胚成熟率最高为83.33%。将成熟的体胚移接至含有0.1 mg L-1 IBA、20 g L-1蔗糖和5.5 g L-1琼脂的1/2 DKW培养基中即可获得由体胚发育形成的栾树完整植株。5.茎段繁殖体系的建立:以基本培养基配方、不同浓度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茎段进行生根繁殖诱导。其中,最适的基本培养基配方为含有1.0 mg L-1 IBA、20 g L-1麦芽糖和5.5 g L-1琼脂的1/4 DKW培养基,最高生根率为85.19%。在此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为: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6.花药离体培养初探:栾树花器官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显示栾树花发育过程具有非同步性,且为异花授粉。花药表面灭菌结果显示选择次氯酸钠溶液比例高于1/20,表面灭菌处理时间超过10 min的外植体表面灭菌方式较为适宜。愈伤诱导结果显示愈伤诱导培养基对栾树花药愈伤诱导具有明显影响,仅IEM3和IEM4培养基诱导获得了愈伤组织。
吴英[7](2019)在《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差异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为实验材料,分析8个不同发育期子实体采后贮藏期间的褐变度、相关酶活性、酚类底物、活性氧代谢、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巨大口蘑原基期、幼菇期、中菇期、半球期和卷边期的子实体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探明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不同发育期褐变差异的机理及其与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关系,从而明确了相关酶表达调控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的褐变程度在贮藏15 d变化不大,之后开始缓慢上升,其中原基期、卷边期、衰老期褐变度较大,半球期、平展期褐变度较小。PPO活性在贮藏期间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中原基期、卷边期、衰老期活性较高,半球期、平展期活性较低。TYR活性均呈波浪式变化,但保持相对恒定。漆酶活性,除原基期和菇蕾期外,其他各发育期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总酚含量及PAL活性在贮藏期均呈波浪式变化,且保持相对恒定范围。结果表明原基期褐变度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PPO、TYR活性高引起的,半球期褐变度低主要是由于其PPO、TYR活性低所致。2.菇蕾期、幼菇期和中菇期的H2O2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其它各发育期变化幅度较大。各发育期CAT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且维持相对恒定。原基期、中菇期的POD活性在贮藏6 d和9 d迅速上升;幼菇期的POD活性在21~30 d波浪式上升,其余各发育期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幼菇期、菇蕾期、平展期的SOD活性呈波浪式下降,其他各发育期呈波浪式变化且保持相对恒定。幼菇期和衰老期的Vc含量在贮藏3 d迅速上升;原基期在贮藏18~21 d期间迅速上升外,其他时期变化不大。在整个贮藏期间,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中原基期和菇蕾期的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时期(p<0.05)。原基期、菇蕾期、中菇期、平展期的超氧阴离子活性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他发育期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原基期的褐变与其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高以及后期的超氧阴离子含量高有一定关系。半球期褐变度低与其前期SOD、CAT活性高,后期Vc含量高有关。3.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在贮藏15 d天内无显着变化,其中衰老期电导率较高。贮藏15 d后,电导率和MDA含量缓慢上升,其中菇蕾期、中菇期电导率较高,半球期较低;平展期、半球期MDA含量较高;菇蕾期、幼菇期、中菇期、平展期子实体的LOX酶活力在整个贮藏期间变化较大,而其他发育期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活性相对恒定。这表明巨大口蘑贮藏15 d,其细胞结构没太大变化,这是其货架时间长的一个重要证据。4.主成分分析表明原基期和卷边期各自单独为一类,幼菇期、中菇期、半球期聚为一类。不同发育期组间比对的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主要在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细胞过程、膜及膜部分;KEGG通路富集主要在MAPK信号通路、类固醇生物合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糖代谢、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等途径。5.黑色素生成相关代谢途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泛醌及其它萜类醌生物合成和酮体的合成与降解途径,共有28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期两两组间比较中分别被富集到,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直接关系到不同发育期子实体在贮藏期间的褐变程度及贮藏品质。褐变度最高的原基期与褐变度最低的半球期相比有8个基因上调,其余基因均下调。
石慧[8](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王新宇[9](2018)在《‘突尼斯软子’石榴耐寒性比较及石榴PgCBF2基因克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扩大‘突尼斯软子’石榴适栽地区,解决‘突尼斯软子’石榴不耐寒的问题,本研究以该品种一年生扦插苗枝条为试材,通过比较在不同低温(-6℃、-9℃、-12℃)条件下不同低温持续时间的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O2-、过氧化氢、脯氨酸、CAT、SOD、POD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且进行恢复生长观察;并通过克隆石榴PgCBF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超量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验证基因功能,以期为石榴抗寒研究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石榴抗寒新种质培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不同低温条件下‘突尼斯软子’石榴枝条耐寒性研究:(1)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温度下电导率、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CAT、POD、SOD、Pro、H2O2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根据各个生理指标反映的情况综合来看,‘突尼斯软子’石榴能够忍耐低温的时间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降低的趋势,其在-6℃下能够忍耐54 h的胁迫时间,-9℃下能忍耐24 h,-12℃下能忍耐12 h。(3)根据枝条冻后恢复率的统计数值可以看出,‘突尼斯软子’石榴在-6℃下54 h仍维持成活率,在-9℃下最多忍耐24 h,在-12℃下超过12 h就不能成活。(4)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最低温度达到-12℃的地区不进行种植或采取抗寒保护栽培措施,防止‘突尼斯软子’石榴的冻害发生,影响经济效益。2. PgCBF2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1)根据拟南芥AtCBF2在NCBIBLAST找到石榴的参考序列信息,成功克隆并命名为PgCBF2。开放阅读框长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不含内含子,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5473.35k Da,理论等电点为5.09,为亲水性蛋白。序列保守区域分析发现含有AP2特征结构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gCBF2所有同源蛋白都属于CBF家族。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细胞核表达。(2)对其枝条韧皮部进行低温处理后通过RT-PCR分析,得出PgCBF2基因受低温诱导表达。(3)成功构建35S:PgCBF2过表达载体,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成功得到3株过表达PgCBF2拟南芥植株,后续研究正在进行中。
宋金亮[10](2018)在《西葫芦雌核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文中研究说明西葫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重要的瓜类蔬菜作物之一。但其育种研究相对滞后,新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良纯合自交系的选育对加快西葫芦育种进程具有很高的现实应用价值,通过离体雌核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经人工或自然加倍即可得到双单倍体纯合系,便于配置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限。因此,本试验以5份杂种一代西葫芦为供试材料,以MS+TDZ(0.06mg.L-1)+6-BA(0.5 mg.L-1)为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成苗培养基,对未授粉子房进行离体培养,探究了消毒处理、基因型、采样时期、预培养以及接种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同时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与形态学观察,并分析影响再生试管苗驯化、移栽的主要因子,以期优化西葫芦离体雌核培养再生体系。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葫芦子房切片进行消毒时所选用的酒精浸泡时间和次氯酸钠浓度均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有影响。75%的酒精浸泡1 min基本能杀死胎座组织并使胚珠持有较高的生活力;选用1%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并不能完全杀死外植体上的微生物,污染率较高,当次氯酸钠浓度为3%时,子房切片胚状体诱导数和诱导率最高,平均每瓶切片产胚24个,胚状体诱导率高达33.8%,随着次氯酸钠浓度(5%、7%、10%)的升高,胚状体诱导数和诱导率开始逐渐降低。由此可知,3%的次氯酸钠是西葫芦未授粉子房诱导胚状体最适的消毒浓度,不仅起到了杀菌消毒的效果,对胚珠的损伤也较小。2、在相同的诱导条件下,供试的5份西葫芦品种均有胚状体发生,不同基因型在胚状体诱导效果上存在显着差异,‘ZY 10’的胚状体诱导数和诱导率最高;在子房开花前12 h采样,平均每瓶切片胚状体诱导数较多,与开花前24 h差异不显着。3、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切片经35℃黑暗热激预处理5 d,膨大胚珠数、转绿胚珠数、胚状体诱导数及诱导率均较对照提高。此外,35℃热激处理还有助于胚珠膨大突出胎座所形成的愈伤组织;将未授粉子房切片在4℃低温条件下分别处理0 d(CK)、1 d(L24)、2 d(L48)和3 d(L72)时发现,低温处理1~2 d对胚状体诱导数影响不大,而冷处理3 d胚状体诱导数急剧下降,说明短时间的低温处理对胚状体的诱导影响不显着,低温处理时间过长将不利于胚珠的膨大,并阻碍胚状体的诱导和分化。4、切片培养与切片预培养后剥离胚珠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各有优缺点,其中,切片培养操作简单,不存在剥离过程中胚珠的损耗,能够充分利用膨大的胚珠,而切片预培养后剥离胚珠培养可以使胚珠充分接触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胚状体的诱导;另外,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由胚珠诱导的胚状体在形态上先后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与合子胚发育过程相似;将子叶形胚转移至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较高,为63.9%。5、试验对西葫芦茎尖、根尖和卷须作为染色体鉴定材料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卷须可以作为西葫芦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的替代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9株再生植株进行性鉴定,发现有2株为单倍体、17株为二倍体、10株为四倍体;单倍体叶绿体数目变化范围为3~8,二倍体为6~13,四倍体为11~24,初步将叶绿体数为7,12作为西葫芦鉴定单倍体与二倍体以及二倍体与四倍体的分界指标。6、选取4~7片叶一心、根系3条以上的试管苗,采用先松瓶口炼苗2d再全开瓶炼苗3d的方式进行炼苗,移栽后放到室外进行遮阴驯化,幼苗成活率达96%。
二、San Ramon椰子栽培品种的基因改良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n Ramon椰子栽培品种的基因改良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冠果研究概述 |
1.2.1 文冠果生物学特性 |
1.2.2 文冠果地理分布 |
1.2.3 文冠果综合价值 |
1.2.4 文冠果繁殖技术 |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
1.3.2 种质收集状况及意义 |
1.3.3 种质资源评定与利用 |
1.4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4.1 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 |
1.4.2 种源试验研究 |
1.5 早期选择的相关研究 |
1.5.1 苗木早期选择的意义 |
1.5.2 苗木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
1.5.3 苗木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 |
1.5.4 苗木早期选择的方法 |
1.5.5 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 |
1.6 ASReml和 GGE双标图应用研究 |
1.6.1 ASReml的应用研究 |
1.6.2 GGE双标图的应用研究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环境数据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文冠果油脂特性研究 |
2.2.2 不同种源文冠果营养特性研究 |
2.2.3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熵值法评价 |
2.3 小结 |
3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形态和质量指标分析 |
3.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分析 |
3.2.3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4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地理变异规律 |
3.2.5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熵值法分析 |
3.3 小结 |
4 文冠果苗期评价及早期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苗期生长状况观测 |
4.2.2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BLUP-GGE分析 |
4.2.3 文冠果苗期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4.2.4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5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育种值分析 |
4.3 小结 |
5 文冠果砧木造林表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亲和性的表现 |
5.2.2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长表现 |
5.2.3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理指标测定 |
5.2.4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果实表型和产量测定 |
5.2.5 不同种源砧木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 |
6.2 文冠果种源×试验地互作效应研究 |
6.3 文冠果砧木嫁接新品种研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三七转录组荧光标记SSR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七概述 |
1.2 SSR分子标记 |
1.2.1 常规SSR分子标记 |
1.2.2 荧光标记SSR |
1.3 三七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1.4 数量性状及其关联分析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七转录组SSR位点的发掘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植物材料及转录组数据来源 |
2.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三七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2.3.2 三七转录组SSR引物的初步筛选 |
2.3.3 荧光引物的合成、PCR和产物检测 |
2.3.4 全部位点的扩增及SSR引物筛选 |
2.3.5 三七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6 屏边三七居群的SSR-PCR扩增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基于三七转录组的荧光SSR引物的筛选 |
2.4.2 三七栽培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 |
2.4.3 三七SSR标记在屏边三七中具有可转移性且遗传多样性丰富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七数量性状与SSR的关联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三七数量性状的统计与分析 |
3.3.2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3 数量性状与SSR关联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三七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2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4.3 与三七数量性状显着关联的SSR位点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七DOF转录因子基因Pndof1 的功能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植物材料 |
4.2.2 主要菌株和载体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培养基和抗生素试剂的配制 |
4.3 方法 |
4.3.1 三七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3.2 PnDof1 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4.3.3 PnDof1 基因过表达载体转入三七细胞 |
4.3.4 过表达阳性细胞系的表达分析 |
4.3.5 PnDof1 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 |
4.3.6 PnDof1 基因的RNAi载体转入三七细胞 |
4.3.7 RNAi片段表达细胞系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PnDof1 基因过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转入农杆菌 |
4.4.2 过表达三七细胞的获得与表达分析 |
4.4.3 PnDof1 基因的RNAi载体成功构建并转入农杆菌 |
4.4.4 RNAi片段表达三七细胞的获取和表达特性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2对初筛荧光标记SSR引物信息表 |
附录B PnDof1序列信息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3)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课题的提出 |
2.前人研究进展 |
2.1 模式植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1 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发与应用历史 |
2.1.2 水稻、番茄和杨树模式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2.1.3 前人在柑橘基因功能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与研究进展 |
2.1.4 山金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开发和应用进展 |
2.2 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2.2.1 温带果树 |
2.2.2 亚热带果树 |
2.2.3 热带果树 |
2.3 真柑橘果树系统发育与金柑属起源研究进展 |
2.3.1 真柑橘果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2.3.2 中国柑橘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2.3.3 金柑的栽培与传播历史 |
3.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胚山金柑纯系和杂交群体的构建及栽培评价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
2.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指标 |
2.3 单胚山金柑×滑皮金柑F1群体和F2群体的构建 |
2.4 DNA提取、分子标记初步估计纯合度与杂种鉴定 |
2.5 山金柑基因组特点检测 |
3.结果与分析 |
3.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
3.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 |
3.3 单胚山金柑自交优系的选择 |
3.4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的构建与表型的初步调查 |
3.5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2的繁育 |
4.讨论 |
4.1 山金柑纯系材料的进一步科学利用 |
4.2 “模式柑橘”“模式栽培”的继续探索 |
4.3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F2群体的未来应用 |
第三章 山金柑全基因组测序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核酸提取方法 |
2.2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流程 |
2.3 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方法 |
2.4 山金柑成花基因表达分析、SPL基因家族分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实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 |
3.1.1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3.1.2 基因组注释 |
3.1.3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1.4 同源基因分析 |
3.1.5 系统发育分析 |
3.2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2.1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 |
3.2.2 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 |
3.2.3 山金柑成花机理比较转录组分析 |
3.3 山金柑SPL基因家族分析 |
3.3.1 山金柑SPL基因鉴定 |
3.3.2 山金柑SP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3.3 山金柑SPL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讨论 |
4.1 山金柑基因组的进一步优化 |
4.2 山金柑在柑橘植物树体发育研究中的未来应用 |
4.3 山金柑作为柑橘生殖发育研究的模式材料及山金柑早花机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
第四章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方法 |
2.2 核SSR分子标记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 叶绿体序列测序实验与分析方法 |
2.4 重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核SSR的金柑属植物遗传评价 |
3.1.1 基于核SSR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2 基于核SSR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
3.1.3 基于核SSR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
3.1.4 基于核SSR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
3.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金柑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
3.2.1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栽培金柑与山金柑群体遗传学分析 |
3.3.1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系统发育与主成分分析 |
3.3.2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群体结构分析 |
3.3.3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4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3.3.5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6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高分化区检测 |
3.3.7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动态分析 |
3.3.8 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前人报道的栽培金柑起源假说 |
4.讨论 |
4.1 栽培金柑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的思考 |
4.2 金柑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起源争议问题的新观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附表 |
附录Ⅱ:附图 |
附录Ⅲ:补充数据 |
附录Ⅳ:科研产出 |
致谢 |
(4)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潜规律及优良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冰葡萄酒的概述 |
1.2 国内外冰葡萄酒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冰葡萄酒的研究进展 |
1.2.2 冰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
1.3 葡萄酒酵母的种类及作用 |
1.4 葡萄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
1.4.1 葡萄酒酵母的筛选 |
1.4.2 葡萄酒酵母的鉴定 |
1.5 葡萄酒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1.5.1 不同来源葡萄酒酵母菌多样性 |
1.5.2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动态变化 |
1.5.3 酵母菌的多样性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1.6 葡萄酒酵母与香气有关的酶及其作用 |
1.7 葡萄酒酵母的代谢及代谢组学在葡萄酒研究中的应用 |
1.7.1 葡萄酒酵母的代谢 |
1.7.2 代谢组学 |
1.7.3 代谢组学研究类型及手段 |
1.7.4 代谢组学在葡萄酒研究中的应用 |
1.8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8.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替规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
2.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5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离菌株初步分类 |
2.3.2 分离菌株分子鉴定 |
2.3.3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动态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替规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高通量测序基本数据 |
3.3.2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分析 |
3.3.3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动态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
4.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酵母菌株的耐受性能 |
4.3.2 酿酒酵母S. cerevisiae发酵性能 |
4.3.3 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
4.3.4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株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利用HS-SPME-GC-TOFMS、电子鼻及感官分析方法研究冰葡萄酒代谢产物及香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
5.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2.5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CO_2及乙醇产生量的变化 |
5.3.2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S. cerevisiae和C. railenensis的动态变化 |
5.3.3 利用HS-SPME-GC-TOFMS分析冰葡萄酒的代谢产物及香气 |
5.3.4 利用电子鼻分析冰葡萄酒的香气 |
5.3.5 冰葡萄酒的感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 cerevisiae单菌株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CO_2的产生量 |
附录B 采样期间气温变化图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
一、“桄榔”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
二、生态系统与猪 |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
一、当代的争论 |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一、丰裕与匮乏 |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
二、驯化的起源 |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一、野生与栽培 |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
一、采伐与收获 |
二、加工与利用 |
三、栽培与管护 |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
一、水稻的资本化 |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
三、作物的力量 |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
一、主因认定 |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
附录5:附图 |
(6)栾树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栾树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栾树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2 栾树离体培养的相关研究 |
1.2 体胚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1 体胚发生的影响因素 |
1.2.2 体胚发生途径的主要困难 |
1.2.3 木本植物体胚发生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栾树体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外植体表面灭菌和接种 |
2.1.3 栾树胚性愈伤的诱导 |
2.1.4 栾树体胚的发育 |
2.1.5 栾树体胚的成熟及萌发 |
2.1.6 组织学与形态学观察 |
2.1.7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栾树种子发芽率与采集时间的关系 |
2.2.2 栾树胚性愈伤的诱导及增殖 |
2.2.3 栾树体胚的发育 |
2.2.4 栾树体胚的成熟及萌发 |
2.2.5 组织学与形态学观察 |
2.3 小结 |
3 栾树茎段繁殖体系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栾树茎段的生根培养 |
3.1.3 栾树植株的驯化及移栽 |
3.1.4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3.2.2 糖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
3.2.3 栾树无菌苗植株的驯化及移栽 |
3.3 小结 |
4 栾树花药离体再生培养的初步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栾树花发育过程的形态观察 |
4.1.3 栾树花序外植体表面灭菌 |
4.1.4 栾树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 |
4.1.5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栾树花器官发育过程的观察 |
4.2.2 栾树花药外植体表面灭菌 |
4.2.3 栾树花药愈伤诱导的结果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栾树体细胞胚再生体系 |
5.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5.1.2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5.1.3 光照培养条件的影响 |
5.1.4 栾树体胚发育过程的观察 |
5.2 栾树茎段繁殖体系 |
5.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5.2.2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5.3 栾树花药离体再生培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差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1 前言 |
1.1 巨大口蘑简介 |
1.1.1 巨大口蘑的菌种驯化栽培研究 |
1.1.2 巨大口蘑营养成分分析 |
1.1.3 食用菌的抗褐变研究 |
1.2 转录组学研究 |
1.2.1 转录组简介 |
1.2.2 转录组测序发展 |
1.3 食用菌转录组测序进展 |
1.4 功能基因注释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巨大口蘑子实体栽培及培养方法 |
2.2.2 子实体采摘标准方法 |
2.2.3 巨大口蘑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3.1 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 |
2.2.3.2 酚类底物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 |
2.3.3.3 活性氧代谢研究 |
2.3.3.4 膜系统研究 |
2.2.4 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转录组测序 |
2.2.4.1 转录组样品制备流程 |
2.2.4.2 转录组文库构建流程 |
2.2.4.3 转录组序列拼接与组装 |
2.2.4.4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及分析 |
2.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巨大口蘑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
3.1.1 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
3.1.1.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度的变化 |
3.1.1.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PPO活性的变化 |
3.1.1.3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TYR活性的变化 |
3.1.1.4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漆酶活性的变化 |
3.1.1.5 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指标小结 |
3.1.2 酚类底物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
3.1.2.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总酚含量的变化 |
3.1.2.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PAL活性的变化 |
3.1.2.3 酚类底物及其酶活性指标小结 |
3.1.3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
3.1.3.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H2O2含量的变化 |
3.1.3.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CAT活性的变化 |
3.1.3.3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POD活性的变化 |
3.1.3.4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SOD活性的变化 |
3.1.3.5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 |
3.1.3.6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3.1.3.7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
3.1.3.8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1.3.9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Vc含量的变化 |
3.1.3.10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小结 |
3.1.4 膜系统研究 |
3.1.4.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电导率的变化 |
3.1.4.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MDA含量的变化 |
3.1.4.3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LOX活性的变化 |
3.1.5 褐变生理生化机理小结 |
3.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
3.2.1 不同发育期巨大口蘑的基因表达概况 |
3.2.2 参考基因组及参考基因比对分析 |
3.2.3 测序饱和度及随机性 |
3.2.4 基因信息 |
3.3 基因定量分析 |
3.3.1 新基因功能预测 |
3.3.2 转录因子能力预测 |
3.3.3 样品间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分析 |
3.3.4 基因表达韦恩图分析 |
3.3.5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4 基因结构分析 |
3.4.1 SNP分析及In Del分析 |
3.4.2 可变剪切分析 |
3.5 不同发育期差异表达分析 |
3.5.1 组间差异 |
3.5.2 差异基因GO分析 |
3.5.3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分析 |
3.6 褐变相关代谢分析 |
3.6.1 黑色素物质生成分析 |
3.6.2 黑色素物质生成有关的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6.2.1 苯丙氨酸代谢 |
3.6.2.2 酪氨酸代谢 |
3.6.2.3 泛醌及萜类醌生物合成代谢 |
3.6.2.4 酮体合成与降解代谢 |
3.6.3 消除自由基酶相关基因分析 |
3.6.4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
3.6.5 海藻糖相关基因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褐变及相关酶活力研究 |
4.1.2 酚类底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研究 |
4.1.3 活性氧体系的研究 |
4.1.4 膜系统的研究 |
4.1.5 差异表达分析 |
4.1.6 功能基因分析 |
4.2 结论 |
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突尼斯软子’石榴耐寒性比较及石榴PgCBF2基因克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表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植物抗寒栽培机理研究进展 |
2.1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2.2 膜脂过氧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2.3 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 |
2.4 水分与抗寒性的关系 |
2.5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 |
2.6 激素与抗寒性的关系 |
2.6.1 脱落酸 |
2.6.2 赤霉素 |
2.6.3 水杨酸(SA)和茉莉酸 |
3 抗寒基因研究进展 |
3.1 ICE |
3.2 CBF |
3.3 其他基因 |
4 石榴耐寒性育种、栽培研究进展 |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突尼斯软子’石榴耐寒性比较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剂与仪器 |
2.3.1 试剂 |
2.3.2 仪器 |
2.4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4.1 相对电导率 |
2.4.2 MDA |
2.4.3 可溶性糖 |
2.4.4 可溶性蛋白 |
2.4.5 超氧阴离子 |
2.4.6 过氧化氢 |
2.4.7 脯氨酸 |
2.4.8 CAT |
2.4.9 POD |
2.4.10 SOD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在不同低温下的表型 |
3.2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2.2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MDA的影响 |
3.2.3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可溶性糖的影响 |
3.2.4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2.5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O2-的影响 |
3.2.6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H2O2的影响 |
3.2.7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Pro的影响 |
3.2.8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CAT的影响 |
3.2.9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POD的影响 |
3.2.10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SOD的影响 |
3.3 不同低温下不同持续时间对‘突尼斯软子’石榴一年生枝条的恢复率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电导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
4.2.2 MDA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
4.2.3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4.2.4 脯氨酸与抗寒性的关系 |
4.2.5 保护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三章 石榴PgCBF2基因克隆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方法 |
2.3.1 PgCBF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2.3.1.1 PgCBF2基因的克隆测序验证 |
2.3.1.2 PgCBF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PgCBF2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2.1 石榴不同低温持续时间RNA的提取 |
2.3.2.2 石榴不同时间RNA的反转录 |
2.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2.3.2.4 荧光定量PCR反应 |
2.3.3 35S::Pg CBF2 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
2.3.3.1 PgCBF2基因的扩增 |
2.3.3.2 转化 |
2.3.3.3 挑单克隆菌检 |
2.3.4 35S::Pg CBF2 过量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 |
2.3.4.1 重组质粒35S:Pg CBF2 转化农杆菌 |
2.3.4.2 利用农杆菌转染的方法转化拟南芥 |
2.3.6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 |
2.3.6.1 低温处理 |
2.3.6.2 相对电导率 |
2.3.6.3 丙二醛 |
2.3.6.4 CAT |
2.3.6.5 POD |
2.3.6.6 SOD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gCBF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3.1.1 PgCBF2基因的克隆测序验证 |
3.1.2 PgCBF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2.1 石榴PgCBF2基因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分析 |
3.1.2.2 PgCBF2基因与其他物种同源性比对分析 |
3.1.2.3 石榴PgCBF2蛋白进化树分析 |
3.1.2.4 PgCBF2蛋白理化性质的预测 |
3.2 PgCBF2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 35S:PgCBF2 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
3.5 PgCBF2转基因植株的鉴定及表型观察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西葫芦雌核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单倍体诱导的意义 |
1.1.1 缩短育种时间 |
1.1.2 加快筛选突变体 |
1.1.3 有利于远缘杂交新类型的选育与稳定 |
1.1.4 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 |
1.1.5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及QTL作图 |
1.2 单倍体植株的诱导途径 |
1.3 离体雌核培养的特点 |
1.4 雌核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与现状 |
1.5 植物雌核离体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 |
1.5.1 供体植株的基因型 |
1.5.2 雌核的发育时期 |
1.5.3 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 |
1.5.4 培养基的组成 |
1.5.4.1 基本培养基的种类 |
1.5.4.2 碳源的种类和浓度 |
1.5.4.3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
1.5.5 预处理方式 |
1.5.6 接种方式与培养条件 |
1.5.7 外源添加物 |
1.6 胚囊植株倍性鉴定 |
1.6.1 染色体计数法 |
1.6.2 流式细胞仪分析法 |
1.6.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 |
1.6.4 再生植株形态学鉴定法 |
1.7 炼苗与移栽 |
1.7.1 苗龄对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1.7.2 炼苗方式对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1.7.3 驯化方式对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1.8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西葫芦离体雌核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 |
2.1.3 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影响因子 |
2.1.4 培养条件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乙醇浸泡时间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2 不同次氯酸钠消毒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3 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4 不同采样时期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5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6 不同接种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7 胚状体诱导过程及发育成苗 |
2.2.8 胚状体及试管苗的形态观察 |
2.3 讨论 |
2.3.1 消毒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2 基因型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3 采样时期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4 预处理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5 接种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6 诱导成苗过程中畸形苗的产生 |
第三章 西葫芦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染色体计数法 |
3.1.3 流式细胞术检测法 |
3.1.4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 |
3.1.5 不同倍性植株田间性状观察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西葫芦不同组织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差异 |
3.2.2 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胚囊植株倍性 |
3.2.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与倍性的相关性 |
3.2.4 不同倍性植株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分布频率 |
3.2.5 不同倍性西葫芦的形态学观察 |
3.3 讨论 |
3.3.1 西葫芦不同组织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差异 |
3.3.2 西葫芦保卫细胞叶绿体数与倍性的相关性研究 |
3.3.3 不同倍性西葫芦在形态学上的差异 |
第四章 西葫芦组培苗移栽成活因素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不同叶龄和不同根系状况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1.2.2 不同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1.2.3 不同驯化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1.3 西葫芦再生胚囊植株(R0)性状观察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苗龄和根系状况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2 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3 驯化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4 再生胚囊植株(R0)性状观察 |
4.3 讨论 |
4.3.1 苗龄和根系状况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3.2 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3.3 驯化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3.4 再生胚囊植株(R0)性状观察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缩略语表 |
四、San Ramon椰子栽培品种的基因改良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三七转录组荧光标记SSR的开发及应用[D]. 张应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D]. 朱晨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潜规律及优良菌株的筛选[D]. 李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6]栾树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D]. 杨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差异机制研究[D]. 吴英.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8]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9]‘突尼斯软子’石榴耐寒性比较及石榴PgCBF2基因克隆分析[D]. 王新宇.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10]西葫芦雌核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D]. 宋金亮.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