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鹏与着名华人唐裕的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陈克振[1](2021)在《“民间大使”的传奇人生 怀念着名侨领唐裕先生》文中指出东南亚的商界名人、成功的实业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唐裕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于2021年2月8日在印尼雅加达陆军医院逝世,享年95岁。他一生致力于促进中国与新加坡的建交及友好双边关系,并积极推动中国与印尼两国复交,协调恢复两国直接贸易,被誉为"民间大使"。他情系故园,为家乡的建设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深受乡亲的崇敬和怀念。
宋灵[2](2021)在《印尼华侨华人与中印(尼)关系的曲折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王彦霞[3](2019)在《19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作家们积极投身自传写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自传作品。在文学事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成为文学的新热点,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当代文坛上一道重要的风景线。但是,与自传创作繁荣相比,对自传文本的研究则十分薄弱,研究成果更是匮乏。基于此,我将研究对象确定为1990年以来的作家自传文学,试图对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创作进行整体观照和研究。考察作家自传繁荣的发生语境,总结作家们的精神特质,探讨作家自传的文本表征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总体评价90年代以来自传书写的成就和得失,延伸当下自传书写问题,探寻作家自传创作的未来发展路径。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对“自传”的定义做出界定。并根据“自传”特征,与日记、游记等文体进行区分。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90年以来的作家自传作品,然后梳理有关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理论和中国作家自传等的研究概况。最后,指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探讨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文学的发生语境。分别从思想、经济、文化和文学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思想上,思想桎梏的松绑和“个人”的重现发现与强调;经济上,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学商品化;文化上,大众文化崛起与人文精神的高扬;文学上,多元文化格局和审美理念的形成,说明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大量出现的原因。第二章探讨90年代以来自传作家所具有的精神特质。首先,90年代以来自我意识深入人心,作家们主体意识高扬,追寻真实自我和真诚袒露自我。其次,自剖与自省精神成为作家主体的内在诉求。作家们在文本中大胆解剖自我,拷问知识分子的灵魂,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反思忏悔意识。最后,作家自我张扬的精神凸显,彰显出了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他们对自我形象的重建也再次印证了作家主体性的回归与追求。从这三个大方面来对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言明自传作家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凸显作家自传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是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创作的文本表征。自传写作立场的自觉转移,表现出历史化写作立场的淡化和个人化写作立场的强化;作家主体在自我挖掘方面,体现出作家自我暴露精神的继承和传主对自我性情与心灵的坦诚;在理性精神的追求上,表现出以更加理性地对待历史的态度和以史为鉴,寄语未来的文本表征。第四章分析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的艺术追求。结合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创作,从跨文体融合的文学审美追求、凸显叙述心理化的表达方式、抒情性愈加鲜明的文体风格和语言表达丰富性、深刻性的提升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表明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第五章对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创作进行反思。充分肯定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取得的巨大成绩。从文学价值,思想价值以及史学价值对其进行进行阐释。同时,指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真实原则与实际书写之间的断裂、反思忏悔意识的必要和深度缺失、创作兴盛与理论研究滞后之间的矛盾。最后根据作家自传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上追求真实性、文学性与市场性的共融和激发自传研究活力,鼓励作家创作自传文学等建议。
苏闻宇[4](2019)在《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总书记的这句话对周边外交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启示性意义:“周边”不同于一般“地区”,除了自然地理含义外,还包含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的要素,因此周边外交的确需要从“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借鉴了“分析折中主义”理念与方法,通过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初步揭示出了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进而也为周边外交研究提供了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考。分析折中主义是一种“试图辨析、转化并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理论和叙事中的概念、逻辑、机制、解释等要素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主张以实质性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多重理论及现实逻辑间的复杂关联与互动,构建出一套解释具体经验现象的中观理论框架。这里的中观理论主要具备两大特征:一是跨越范式,即吸收不同理论范式中相关分析机制与要素,从有机结合而非机械叠加的多维路径,对实质性问题进行研究;二是,既不寻求构建普遍适用于解释其他问题的通则性模式,也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殊性叙事,其目标在于力图发现可以解释一组有限但却相似情景中存在的因果机制。这两大特征恰恰符合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特征与演进逻辑的探析。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问题的内涵复杂、要素众多,并非一种范式所能周全;另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明显,据其一系列经验现象所建构的解释框架,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适性作用的分析理论,但从“帝国继承者”、“文明结合部国家”、“地区大国”等属性来看,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似国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比如伊朗和俄罗斯。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与内在逻辑,自然离不开其周边系统的基本特征。土耳其周边系统具有很强的历史与地缘结构特征:从历史角度看,土耳其周边主要形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今之邻邦,很多都曾属于帝国边疆,因此奥斯曼帝国很多“有形”(土地、民族、资源等)和“无形”(帝国意识、治理经验、外交传统等)“遗产”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土耳其的周边外交;从地缘结构来看,土耳其位于“文明结合部”,除了具有较为复杂的国家身份认同外,还易受到来自外部力量的干扰,因此国际(包括域外大国)、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诸多要素,同样是左右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的确离不开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考察,至少需要跨越并整合“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范式,才能较为全面和深刻地分析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在“时”(历史)、“空”(周边结构)二维视角下,本文从“奥斯曼帝国衰亡”、“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后冷战时代”等三个历史时期,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梳理及分析。初步总结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三大特征:一是“帝国历史”总是或强或若地体现在周边外交过程中,帝国遗留的诸多“遗产”,既可成为土耳其周边外交进程中的“助推器”,也可成为“绊脚石”;二是土耳其在周边外交中所展现出的“帝国意识”(或者“大国心态”)的强弱,与某一时段的周边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三是土耳其的周边外交具有较强的“主体性意识”,在此基础上,则表现为独立自主和灵活多元相结合的周边外交风格。最后,本文同样在“时”、“空”二维视角下,又对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三国虽在周边外交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基于相似的历史和地缘环境,它们的周边外交特征还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尤其是上述三个特点也基本符合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特征。本文的结论有二:一、分析折中主义以跨越范式、建构中观理论框架为研究路径,在探索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和演进逻辑方面,是比较科学、合理,且有一定的解释力;二、作为像土耳其这样拥有“帝国历史”、且处在“文明结合部”的一类国家,由于受到“时”、“空”影响,周边外交往往处在较强的“主体性意识”与复杂的“周边系统”不断冲突与协调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强势”与“灵活”并举、“独立”与“多元”并存等特征。
刘文正[5](2018)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中的穿梭者:华商的跨国角色与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东南亚华商作为最早参与当地政治生活的华人群体,曾长期活跃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善,东南亚华商顺势而为,凭借其政治、经济、社团资源的独特优势,积极介入东盟国家与中国的政治交往:建(复)交前,华商担当幕后使者;建(复)交后,他们助力官方交往,推动民间外交。华商的积极行为既是情感因素使然,但更多的是追求"利益"与扩展社会资本的理性选择。实践表明,东南亚华商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重要资源,中国、东盟、华商3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建立相互需求的基础之上,而利益是3者彼此合作的关键因素。
Mira Murniasari(米拉)[6](2017)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印尼华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尼华人作为印尼多元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过程当中,在印尼不同时期、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中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独立前、旧秩序时期、新秩序时期还是当今改革时期,印尼华人通过他们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文化力量及其他方面的潜力,在印尼的独立斗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巩固印尼民族团结统一、弘扬印尼的中华文化,乃至促进印尼与中国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也促进了印尼与他们祖籍地的关系,为其祖籍地的建设发展也贡献良多。本文将使用多轨道外交理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作用。该理论共包括九个外交轨道,一是政府轨道;二是非政府组织或专家轨道;三是经贸外交轨道;四是公民个人轨道;五是研究、培训和教育轨道;六是行动轨道;七是宗教轨道;八是资金或融资轨道,九是传播媒介轨道。印尼华人在努力推动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印尼社会对他们并未给予充分的信任,部分人士一直怀疑他们的政治立场,质疑他们在推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能否维护印尼的利益。不过另一方面,由于印尼华人拥有独特的优势,如在中国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懂中文以及同时了解印尼与中国国情民情等,印尼政府和民间许多人士认为印尼华人的这些优势是印尼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在促进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研究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印(尼)中两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看法和期望,本文第四章将专门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的交流融合、友好往来是印尼与中国两国邦交的稳定基石。印尼华人不仅为促进印尼与中国两国政府间的关系牵线搭桥,也努力创造条件,大力推动“民相亲”,从而赢得了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民间大使”的美誉。
陈永华(Chan Wing Wah)[7](2017)在《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移民外地的历史悠久而且漂洋过海无处不到,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民异地先侨居,後发展为落地生根,与当地非华族主体共存共荣,渐次融入主流社会。他们把中国文化习惯、物质文明带到异地,经历多年累积构建而成当地多元化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同时华侨散布各国,进一步把中国文化发展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研究可追朔100年前之清末民初。但由於华侨华人事务、活动繁多,分布的地域国家也非常广泛。於是有着众多可供历史研究的选材下,多数学者的着作是华侨在某国家、某地区生活状况的国别史,或是专科领域的教育、媒体、经济、宗教和社团等,或是专题专案的关於成功企业家、革命家(对中国近代政治而言)、某类物质文明或个别乡族文化。对於海外中华商会或某国家中华商会的专门研究是稀少。发掘海外中华商会的重要性,是近年的事。中国在开放改革後,市场经济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半。商业活动、商人和商会又在国内蓬勃起来,连带推动对近现代中国商业活动和商人组织的经济、社会功能的研究。对中国的商业、商人、商人组织的活动和历史展开研究,除了在中国近现代史有学术价值外,实际重要意义是帮助中国寻找一条合适自已的经济发展之路。在20世纪末的90年代,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领导团队对中国商会历史作出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继而引发连串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商会研究热潮。进入21世纪,全球急速一体化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开放的政策加大力度。政府修改了 20世纪90年代的“引进来、走出去”的被动战略转变为21世纪的主动方式“走出去、引进来”。在上世纪末,中国“崛起”的现象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在未来10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再度攀昇是可以预期的。另一个影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而又与印尼中华商会相关的是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中、印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与世界华商网络接轨。同时段中国商会学者也发现中国的商会组织随华侨移民海外,并且已经自然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华商会网路。他们在中国商会的档案中也发现中国的商会与各地海外中华商会曾经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和通讯。因而在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内着名华侨历史研究大学的支持下对海外中华商会(南洋区)的专门研究。南洋区是中国人最早移民也是最多华侨的地域,其中以印尼为最突出。估计印尼华人人口在1000万以上,是中国以外最大华人族群的居住国,当地华商更是印尼经济的主力。可是至今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是稀少。在众多印尼国别史上,学者往往侧重於教育、经济、宗教等明显社会议题的论述。即使在社团的研究论着中,有关印尼中华商会的内容也是稍有涉及,通常是放在业缘社团中的一栏目,给予小篇讨论。从而忽视了中华商会对中国、印尼关系和印尼华人近今100多年历史的重要贡献。论文是采用“总体式”专题研究的方法。印尼中华商会定义为:由印尼华侨华人在印尼成立的商会,组织成员为华商,商会主要服务对象为华侨华人,并承传着中华文化。总体史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长时段的研究。把握和审视是宏觐的,切入是微观的,描述是全方位的,观察包括了“时段性”和“统合长时段”性两种。在研究分析时也可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的说,论文是对印尼中华商会和活跃其中的商人进行研究。透过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看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联系,看印尼中华商会与上述三个政社群体之间的关系,看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印关系”作为宏观环境的切入角度,以在过去115年内中、印关系和中华商会的重要事件作为分时段的指标。经过四章的“时段”性分析,清楚显示了印尼中华商会在不同的时段,都对中国近现代史里的中、印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时段,她的角色扮演和功能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中、印关系中的三大政社群体,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人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最後,综合各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一个动态式的观察来,它成为评论印尼中华商会对中、印关系的总体作用的基础。在中国、印尼近今115年的历史里,两国的内、外政局急剧变化带动着中、印关系的起伏。生存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印尼华侨华人固然是两地关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20世纪前,印尼华侨可以说是中、印关系的始祖。到了清末之後,中国和印尼两地政府才成为中、印关系的主导者。由清末至1958年,当时代表着华侨的总机构-印尼中华总商会承担着重大的时代任命,带领着印尼华族在异国生存,维繋着与中国、印尼两国政府和华侨民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後进行社会主义建国,政府没有使用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里发挥功能。不幸地,在1965年印尼军事强人苏哈托施行邀进的同化华人政策,取缔了所有华人社团包括中华商会在内。从此时计算,印尼中华商会消失了 36年,到苏哈托被推翻下台三年後的2001年才得以复办。在进入21世纪初的15年,印尼中华商会再度在中、印尼关系中发挥她专长的经济功能,成就不少中、印经济贸易合作的成绩,使印尼渡过国家经济重大危机及帮助中、印两国修补过去的历史伤痕,为两国建立全面的战略性夥伴关系出了一分力。总的来说,印尼中华商会在历史的激流里,仍能保持她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位置是靠着他们儒商智慧和坚毅的精神。她使用“三赢”的方程式使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同得益处,其中以经济益处为最基本;并适时地调和这三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政治互信,为华侨和中华商会寻求最大的生存空间。在21世纪未来的中、印关系,相信印尼中华商会也会采用这个曾经被长期使用并证实为有效的“三赢”方程式去做出贡献。而且在2015年中、印两国刚宣布了两国的长期经济大战略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经济”,明显展示了双方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以中、印关系现时的良好走势看,印尼中华商会在调谐印尼华人与中、印政府的关系是较为容易。但印尼中华商会的三赢方案并不是必胜的。从四个歴史时段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华商会的作用和“三赢方案”成效与当时“印尼华人国家认同”的争议情度有密切的关系。印尼中华商会的功能作用基本上是经济性质。但在不同时段的中、印内外政治环境形成不同的中、印关系状态时,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会赋予它额外的政治、外交、社会文教等其他重要任务,调教着它在不同时段的角色。印尼中华商会未来的挑战仍然是在“印尼华人的国家认同”争议。2015年7月一批“反华人”的人士组成了“原住民党”,并故意在8月17日印尼国庆日宣布,制造声势。现今世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国家有责任对国民作出一生的教育、照顾和保护,换取的是国民必须向国家效忠。是一种法理上的承诺。入了外国籍的华人对国家效忠必定是他们的国籍国,是法理上必须要做。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损国籍国的利益时,必被定为叛国罪行。但在法理以外的感情归属,则各地民族和各人也有不同。人类的情感归属效忠对象可能是出.生国、或是居住国、或是祖籍国,甚至是宗教信仰。但不竟华人问题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敏感问题。中、印关系的三大主角,中、印两国政府和代表印尼华人的重要社圑,必须要合作,共同面对,主动地去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笔者以印尼中华商会为历史研究个案,在论文开始写作之前,并未感到使用“总体史”研究范式的特点和好处。但使用後,意识到它是研究专题个案的很好方法。采用了“总体史式”的方法,能把印尼中华商会的特性和历史角色看得明白,也能总结出印尼中华商会“成功”、“失败”的因素和导致她在近今115年的中、印关系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继而本着“监古知今”学习历史的态度,推论印尼中华总商会在21世纪中、印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相信此论文不单是一篇对印尼中华商会多面的专题研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印经济史、社会史和外交史的一篇辅助参考。
丁健[8](2011)在《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往的频繁,传统农商行政管理体制开始出现新的趋向。为了应付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清政府增设了一些临时管理对外商务往来的行政机构,而商部的创设,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专门管理全国实业的中央机构诞生。后来由于职权过于宽泛、经费不足而改为农工商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为了促进全国实业的发展,设立了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司。袁世凯当选南北统一的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迁至北京,袁世凯及其北京政府十分重视实业的发展,在清农工商部和南京实业部整合的基础上成立了农商部,起初分立为农林、工商二部。相较而言,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之已不可同日而语。简言之,民初农商部建立在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之下,而清末商部、农工商部却仍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其次,民初农商部的创新精神也是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所无法比拟的。民初农商部的组建经历一个不寻常的过程,它是辛亥革命以来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继续。其间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公开大论争,可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农商部成立后,自然就要发挥其组织领导和管理农工商矿各业发展的行政职能,这种职能是如何行使的呢?农商部发挥正常的农工商矿各业行政管理职能,既需要组织其所有职员的参与和协作,又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作为其运作的载体,还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其经济保障。只有三者同时具备,农商部才能够实现职权运作。农商部的职权运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牵涉的问题很广,不仅需要农商部领导者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现代化的施政理念,也需要中央、省、县职能部门的配合,更需要从事实业者之身体力行。其中,农商部内部的组织机构及其主要人事构成,则是农商部的灵魂和核心,组织结构是从宏观上而言,人事构成却是微观范畴,如果说组织机构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那么人事就是这台机器的具体操作者,就是中枢指挥系统。农商部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较强地适应了民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采用分科层治事的方式,分工明确,责有专人,是对传统模糊治事方式的扬弃,是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人事构成方面,其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性强、年轻有为的官僚队伍,尽管民初农商部总次长更迭较为频繁,但参事和司长群体们却相对比较稳定。参事的稳定有利于农商部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的稳定,司长的稳定有利于农商部处理日常事务的连续性。而运作过程既是农商部职权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农商部在民初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砝码。它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行政方式,法律方式,协作方式。为了促进民初实业的发展,农商部不仅制定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工商矿各业经济政策,而且极力施行,取得了重大成绩,一时竟出现了被人们美誉的“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尽管其某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未能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从而抹杀其在民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惜的是,这种经济快速运转态势却因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而逐渐衰竭。
黄丽嫦[9](2010)在《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中软实力的提升及华侨华人的推动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及“和谐世界”外交战略的实施,尤其是睦邻外交政策的推行,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逐渐上升。对于中国软实力或华侨华人问题的各自探讨虽早已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目前还没有学者从华侨华人角度来探讨中国软实力。本文试作这方面的初步尝试,以印尼作为案例,首先从中印尼关系发展历程出发,从中提炼出不同时期中国软实力在印尼的特点及表现,然后重点阐述了华侨华人对中国在印尼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全面论述了华侨华人在其中发挥作用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华侨华人更好地在当地生存和发展,为我国外交、侨务部门开展在印尼的软实力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王心玉[10](2008)在《现代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研究》文中认为职衔类称谓语是称谓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针对职衔类称谓语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有研究的必要和进行研究的空间。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职衔类称谓语的研究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少,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较全面地认识职衔类称谓语在整个称谓语中的地位、作用,有助于对外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的教学。本文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职衔类称谓语语料库,运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职衔类称谓语的结构类型进行了考察,并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角度对各种类型的职衔类称谓语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现代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的一些特点和使用原则,并就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职衔类称谓语使用情况作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在对外汉语职衔类称谓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及策略。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汉语中称谓语、职衔称谓语、对外汉语称谓语教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采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本文中职衔类称谓语语料库的建设问题,包括术语界定、语料来源及建库目的、语料库的实现三个部分。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001)为选择职衔称谓词语的标准,然后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语料作为研究职衔称谓语的基本语料。第三章以语料库为基础,对职衔类称谓语的结构类型进行了考察分析。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把职衔类称谓语分为纯职衔类称谓语以及复合式职衔类称谓语两大类别,其中前者又分为了基本职衔称谓语和与附加形式搭配的职衔称谓语两类,后者分为两个、三个、四个、多个基本称谓语的复合式职衔类称谓语四类,并在每一类型下面进行了细分。第四章以语料库为基础,对职衔类称谓语的各种组合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探索了其组合的规律。包括基本职衔称谓语与附加成分、与其他类型称谓语以及几种职衔称谓语之间组合的可能性及组合度、共现语序等。第五章分析了职衔类称谓语所具有的严格的等级性、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时代性、灵活的变异性和适度的虚拟性五个特点;探讨了职衔类称谓语在使用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要注意突出权势高低、注重礼貌谦逊、体现亲疏关系、运用语境得体。第六章从对外汉语职衔类称谓语教学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教材中提出问题,从重视职衔类称谓语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方法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七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及结论,提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将进行的后续研究。
二、李鹏与着名华人唐裕的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鹏与着名华人唐裕的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大使”的传奇人生 怀念着名侨领唐裕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新友谊的引路人 |
中国印尼复交的幕后人 |
情系桑梓的奉献者 |
(3)19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概念界定 |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 90年以来作家自传的发生语境 |
1.1 思想桎梏的松绑和“个人”的重新发现与强调 |
1.2 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与文学商品化 |
1.2.1 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推动90 年代作家“自传热” |
1.2.2 商业文化推动下自传消费性凸显 |
1.3 大众文化崛起与人文精神的高扬 |
1.4 多元文学格局和审美理念的形成 |
2 90年以来自传作家的精神特质 |
2.1 自我意识觉醒:作家强烈表达自我的冲动 |
2.1.1 主体意识高扬与真实自我的追寻 |
2.1.2 “我的自白”:叙述自我与真相澄清 |
2.2 自剖与自省:作家主体的内在诉求 |
2.2.1 自我解剖:知识分子灵魂的拷问 |
2.2.2 直面历史:反思忏悔意识的显现 |
2.3 自我张扬:独特生命个性的彰显 |
2.3.1 张扬个性与表现人格的书写追求 |
2.3.2 “自我立传”:在书写中重建自我形象 |
3 90年以来作家自传创作的文本表征 |
3.1 自传写作立场的自觉转移 |
3.1.1 历史化写作立场的淡化 |
3.1.2 个人化写作立场的强化 |
3.2 自我挖掘的深化 |
3.2.1 自我暴露与解剖的渴求 |
3.2.2 自我性情与心灵的坦诚 |
3.3 理性精神的追求 |
3.3.1 更加理性地对待历史 |
3.3.2 以史为鉴与寄语未来 |
4 90年以来作家自传创作的艺术特色 |
4.1 跨文体融合的文学审美特征 |
4.2 凸显叙述心理化的表达方式 |
4.3 抒情性愈加鲜明的文体风格 |
4.4 语言表达丰富性、深刻性的提升 |
5 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的创作反思 |
5.1 作家自传创作的价值阐释 |
5.1.1 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文学价值突出 |
5.1.2 “个人史”的独特展示与自传史料价值功能的提升 |
5.1.3 多元“自画像”的建构与复杂精神历程的展示 |
5.2 作家自传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
5.2.1 真实原则与实际书写之间的断裂 |
5.2.2 反思忏悔意识深度的缺失 |
5.2.3 创作兴盛与理论研究滞后之间的矛盾 |
5.3 中国作家自传创作的出路之思 |
5.3.1 坚守“传记家的誓言”和“自传契约” |
5.3.2 追求真实性、文学性和市场性共融的创作 |
5.3.3 激发传记研究活力与鼓励作家创作自传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周边外交研究综述 |
二、土耳其周边研究综述 |
(一)国内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二)国外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第二章 周边外交理论及其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周边”与周边外交 |
一、“周边”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
二、“周边外交”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二节 周边及周边外交的基本属性 |
一、时间属性:对周边外交的历史主义考量 |
(一)“周边区域”的历史形成 |
(二)“周边意识”的历史形成 |
二、地缘属性:对周边外交的结构主义考量 |
(一)“地缘政治学”的整体主义转向 |
(二)周边系统的结构主义分析 |
第三节 周边外交的研究路径 |
一、单一范式的研究困境 |
二、分析折中主义的启示 |
三、跨越范式的周边外交研究 |
第三章 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历史探源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一、内忧外患与帝国的衰落 |
(一)帝国治理能力的衰弱 |
(二)工业革命的冲击 |
(三)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四)西方列强的介入 |
二、“衰而不亡”的帝国“怪象” |
(一)帝国晚期的改革 |
(二)大国均势与帝国的残存 |
第二节 现代土耳其周边的形成 |
一、土耳其周边区域的形成 |
(一)东南欧周边板块的形成 |
(二)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周边板块的形成 |
(三)西亚、北非周边板块的形成 |
(四)历史悠久的伊朗板块 |
二、土耳其周边形成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溯源 |
一、历史记忆与“帝国意识” |
二、突厥源流 |
(一)“突厥”与“土耳其”辨析 |
(二)“突厥主义”的出现 |
三、伊斯兰教源流 |
(一)伊斯兰教信仰与“集体身份”的建构 |
(二)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教信仰 |
(三)“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及影响 |
四、地方性源流 |
(一)本土文明及其影响 |
(二)地方性源流与“凯末尔史观” |
五、西方化源流 |
六、“四股源流”与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的关系 |
第四章 从建国到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现代外交开端及早期周边外交 |
一、融入欧洲外交体系 |
二、初试现代周边外交的困境 |
第二节 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革命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 |
(二)革命时期土耳其的周边外交状况 |
二、独立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凯末尔主义”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土耳其与周边国家关系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二战时期的国际格局 |
(一)西方大国的战前状态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二、战乱与失序状态下的土耳其周边 |
(一)法西斯势力在土耳其欧洲邻邦中的扩张 |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
(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中东地区 |
三、土耳其的中立政策及其周边影响 |
(一)“中立”的意义 |
(二)土耳其的中立外交 |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冷战格局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土苏关系持续恶化 |
(二)土美关系不断加强 |
(三)土耳其多党制政体的确立 |
二、冷战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紧张对立的土苏关系 |
(二)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土阿关系 |
(三)西方主导下的土耳其—伊朗“友好关系” |
(四)土希矛盾影响下土耳其的巴尔干周边外交 |
三、走向多元化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土美矛盾初现 |
(二)走向缓和的土苏关系 |
(三)塞浦路斯问题与土耳其的西南欧周边外交 |
(四)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的土伊关系 |
(五)巴以冲突与土耳其中东周边外交 |
第五章 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新探索 |
一、厄扎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新奥斯曼主义”的提出 |
(二)重建与突厥语国家关系 |
(三)加强与环黑海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
(四)“两伊战争”影响下的土耳其中东外交 |
(五)龃龉不断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国家关系 |
(六)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 |
二、“失去的十年”中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奇莱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埃尔巴坎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三)耶尔马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四)埃杰维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二节 正发党执政前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进入新世纪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国际背景及大国因素 |
(二)土耳其国内背景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 |
(一)“战略纵深主义”外交战略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内涵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东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伊朗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亚、南高加索及环黑海国家 |
(四)“零问题”外交政策在巴尔干 |
第三节 中东剧变以来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秩序重构背景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蜕变 |
三、中东剧变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从“零问题外交”到“问题外交” |
(二)“宝贵孤独” |
(三)“回归正常”的周边外交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历史对比 |
一、帝国史与大国心态 |
(一)伊朗的“帝国记忆”与“大国心态” |
(二)俄罗斯的“帝国历史”与“大国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帝国历史比较 |
二、宗教信仰与“宗教领袖情怀” |
(一)作为“什叶派领袖”的伊朗 |
(二)东正教信仰与“弥赛亚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宗教信仰比较 |
三、抗争史与独立、灵活的外交传统 |
(一)“抗争历史”与伊朗的外交传统 |
(二)俄罗斯的“抗争” |
(三)土、伊、俄三国的外交传统比较 |
第二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结构性对比 |
一、“文明结合部”与国家认同构建 |
(一)“不要东西方”的伊朗 |
(二)从“左右摇摆”到“东西兼顾”的俄罗斯 |
(三)土、伊、俄三国的“东西之惑” |
二、“战略枢纽”与大国因素 |
(一)伊朗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三)土、伊、俄周边外交中大国因素比较 |
三、“地缘困境”与周边外交的应对 |
(一)伊朗的复杂周边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以“后苏联空间”为核心的“多层次周边” |
(三)土、伊、俄三国周边系统的比较 |
第三节 基于比较分析的几点启示 |
一、“帝国遗产”——在一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依然巨大 |
二、国际、地区和国家——多层次因素决定一国周边外交的当前状态 |
三、世界或地区秩序重构对一国周边外交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主要参考网站 |
后记 |
(5)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中的穿梭者:华商的跨国角色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华商在中国与东盟5国政治交往中的角色与作用 |
(一) 建交 (复交) 的助推者 |
(二) 助力建交后的官方往来 |
1、出任驻华使节或特使 |
2、随领导人或政府代表团访华 |
3、接待中方代表 |
(三) 推动民间外交 |
1、参加两国民间友好合作促进团体 |
2、协助建立友好城市, 促进双方交流 |
3、积极参与和资助两国民间经济文化交流 |
二、华商穿梭者顺势而为的条件与环境 |
(一) 东南亚华商的自身优势 |
1、与双方政界关系密切 |
2、华人社团是重要依托 |
3、经济实力是重要基础 |
(二) 外部客观环境的有利变化 |
三、华商穿梭外交的动因:情感因素与利益、社会资本 |
(一) 情感因素 |
(二) 利益与社会资本 |
结语 |
(6)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印尼华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理论 |
三、学术研究现状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难点及不足 |
七、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发展的新特征 |
第一节 中国人移民印尼的历史其影响 |
一、社会文化方面影响 |
二、经济方面影响 |
三、政治方面影响 |
第二节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新特征:变化与困扰 |
第三节 印尼华人的形成与分类 |
第二章 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印尼华人 |
第一节 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福建人 |
一、福清人 |
二、闽南人 |
三、福建人其他群体 |
第二节 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广东人 |
一、客家人 |
二、潮州人 |
第三节 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海南人 |
第三章 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 |
第一节 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有利因素 |
第四章 两国官方和民众对印尼华人在两国关系中发挥作用的看法和期望 |
第一节 两国官方的看法和期望 |
一、印尼官方的看法和期望 |
二、中国官方的看法和期望 |
第二节 两国民众的看法和期望 |
一、印尼民众的看法和期望 |
二、中国民众的看法和期望 |
第五章 对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印尼华人的思考和分析 |
第一节 对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分析和思考 |
第二节 对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发挥作用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障碍以及必须改正的一些做法分析和思考 |
第三节 对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发挥作用的期望和看法以及必须纠正的一些偏见分析和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绿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 |
(二) 中国商会研究。 |
(三) 海外中华商会研究 |
(四) 研究状况的结论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尼)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两地的内、外政治环境(1900-1945) |
一、中国的内政、外交 |
二、荷兰及其印尼殖民政府的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荷政府)关系(1900-1945) |
一、中国的印尼政策 |
二、印荷政府对华人政策的改变 |
三、中国、印荷政府在印华事务上的角力 |
四、中国、印荷政府关系的改善 |
五、印尼华侨社会状况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与诞生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成立 |
第四节 中国、印荷政府合作下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管理 |
二、荷属东印度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印尼中华商会二战前的发展及其功能作用 |
一、中国政府在印尼的华侨事务机构 |
二、印尼华侨的“市民社会”管治核心 |
三、印荷政府的辅助管治工具 |
四、华侨”认同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
第六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抗日运动与在日治时期所受的迫害 |
第七节 对抗的中、印(荷政府)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二章 二战结束後中、印(尼)关系及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45-1965)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独立战争和“指导民主”时代 |
四、印尼的外在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後的中、印(尼)关系(1945至1965)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 |
二、新中国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1949-1965) |
三、印尼开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
四、印尼华侨社会的急剧变化 |
第三节、二战结束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取代印尼中华会馆的印尼中华总会 |
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与新办的中华总会的关系 |
三、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宗旨、组织、活动、人事布局 |
四、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关键人物分析 |
第四节、印尼各地区中华商会重光後的复办 |
第五节、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与分裂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分裂 |
第六节、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与历史中断 |
一、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历史中断 |
第七节、复杂多变的中、印关系中的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角度 |
二、印尼华侨社会的角度 |
三、印尼政府、印荷政府、印尼民众的角度 |
四、新中国政府的角度 |
五、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的整体作用 |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再次复办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92-2004)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国内政治环境 |
四、印尼的国外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中、印(尼)关系(1992-2004) |
一、中国的印尼外交 |
二、印尼的中国外交及华人政策 |
三、印尼华人社会的正向转变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土壤和经过 |
一、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政治土壤 |
二、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经过 |
第四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早期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五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重要领导人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总主席陈大江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执行主席杨克林 |
三、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常务副总主席张锦雄 |
第六节 风雨同舟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总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在政治政环境(2004-2015) |
一、中国的大国兴起和新的对外经济策略 |
二、印尼的快速经济增长与打造海洋大国经济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印关系(2004-2015) |
一、战略夥伴关系 |
二、全面战略夥伴关系 |
第三节 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中、印关系 |
一、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成立 |
二、世界华商大会与中国经济发展 |
三、世界华商对印尼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革新扩展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变革更新 |
二、领导印尼中华总商会改革的重要人物 |
第五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接轨 |
第六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政、商、社关系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活动分析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与其他华人社团的关系 |
第七节 战略性伙伴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总商会 |
一、21世纪初中、印经贸成绩 |
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大国经济建设” |
三、世界华商大会扩展对中、印关系的帮助 |
四、印尼中华总商会在中、印战略性伙伴关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 |
论文後记 |
(8)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简要回顾 |
三、主要资料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农商管理机构设置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清末商部创设前之农商管理机构概述 |
一、户部、工部、内务府 |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洋大臣、北洋大臣 |
三、商务局、农工商局 |
第二节 商部及其改组为农工商部 |
一、商部创设之酝酿 |
二、商部的设立及其机构设置 |
三、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 |
第三节 商部、农工商部主要活动评述 |
一、农业方面 |
二、工商业方面 |
三、路矿方面 |
四、对外贸易和交流方面 |
第二章 民初农商部的设立 |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
一、设立之历史根源 |
二、设立之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农林、工商部之成立 |
一、设立过程中之权力纠葛 |
二、农林、工商二部之筹建 |
第三节 农林、工商部合并为农商部 |
一、合并之缘由 |
二、具体之经过 |
三、简要之评价 |
第三章 民初农商部之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官制 |
一、农林部官制 |
二、工商部官制 |
三、农商部官制 |
四、农商部分科治事制度的完善 |
五、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置 |
第二节 人事 |
一、人事制度 |
二、主要人事赓续 |
三、关键人物及其施政理念 |
第三节 经费 |
一、民国元年(1912年) |
二、民国二年(1913年) |
三、民国三年(1914年) |
四、民国四年(1915年) |
五、民国五年(1916年) |
第四章 民初农商部的职权运作及其绩效 |
第一节 运作方式 |
一、行政方式 |
二、法律方式 |
三、协作方式 |
第二节 运作过程 |
一、制定实业政策 |
二、对农工商矿各业的管理 |
三、对农工商矿各业的调查研究和改良 |
四、组织召开两次重要的全国性实业会议 |
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
第三节 绩效 |
一、农商部与民初农业的发展 |
二、农商部与民初工商矿业的发展 |
三、农商部与民初对外贸易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中软实力的提升及华侨华人的推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四 软实力概念的界定与内涵 |
第一章 中印尼关系回顾及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
第一节 苏加诺时期中印尼关系及中国软实力的特点 |
第二节 苏哈托时期中印尼关系及中国软实力的特点 |
第三节 后苏哈托时期中印尼关系及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
第二章 华侨华人对中国在印尼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 |
第一节 介绍并推崇中国发展模式,推动印尼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 |
第二节 传承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与和谐理念,参与构建多元和谐的社会 |
第三节 理解并解释中国的体制与政策,影响印尼政府对华认知和政策导向 |
第三章 影响华侨华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
第一节 印尼国内形势和政策因素 |
第二节 中国政府外交侨务政策因素 |
第三节 印尼华侨华人自身因素 |
第四节 外部环境因素 |
结语 对中国外交侨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现代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1.1.1 汉语称谓语研究 |
1.1.2 职衔类称谓语研究 |
1.1.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谓语研究 |
第二节 本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职衔类称谓语是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2 职衔类称谓语研究尚存在不足 |
1.3.3 职衔类称谓语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第二章 职衔类称谓语语料库的建设 |
第一节 术语的界定 |
2.1.1 称谓语与称呼语的界定 |
2.1.2 称谓语的分类 |
第二节 语料来源及建库目的 |
2.2.1 语料来源 |
2.2.2 建库目的 |
第三节 语料库的实现 |
2.3.1 语料库字段 |
2.3.2 语料库样例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职衔类称谓语结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纯职衔类称谓语的结构类型 |
3.1.1 基本职衔称谓语 |
3.1.2 与附加形式组合的职衔类称谓语 |
第二节 复合式职衔类称谓语结构类型 |
3.2.1 两个基本称谓语的复合式职衔称谓语 |
3.2.2 三个基本称谓语的复合式职衔称谓语 |
3.2.3 四个基本称谓语的复合式职衔称谓语 |
3.2.4 多个(五个或以上)基本称谓语的复合式职衔称谓语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职衔类称谓语组合规律研究 |
第一节 职衔类称谓语的组合能力 |
4.1.1 与附加成分组合情况分析 |
4.1.2 各类纯称谓语与职衔称谓语的组合能力分析 |
第二节 职衔类称谓语的组合度及共现语序分析 |
4.2.1 职衔类称谓语的组合度 |
4.2.2 与职衔称谓语组合的共现语序 |
第五章 职衔类称谓语的文化蕴涵和语用原则 |
第一节 职衔类称谓语的文化蕴涵 |
5.1.1 严格的等级性 |
5.1.2 鲜明的民族性 |
5.1.3 突出的时代性 |
5.1.4 灵活的变异性 |
5.1.5 适度的虚拟性 |
第二节 职衔类称谓语的语用原则 |
5.2.1 突出权势高低 |
5.2.2 注重礼貌谦逊 |
5.2.3 体现亲疏关系 |
5.2.4 运用语境得体 |
第六章 面向对外汉语的职衔类称谓语教学研究 |
第一节 《HSK 大纲》中职衔称谓词语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职衔类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分析 |
6.2.1 教材来源 |
6.2.2 教材中职衔类称谓语使用情况 |
6.2.3 教材中职衔类称谓语的特点 |
第三节 对外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的教学建议 |
6.3.1 重视职衔类称谓语教学 |
6.3.2 调整教学内容 |
6.3.3 强化教学方法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对现代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的整体思考 |
第二节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清单 |
四、李鹏与着名华人唐裕的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大使”的传奇人生 怀念着名侨领唐裕先生[J]. 陈克振. 政协天地, 2021(04)
- [2]印尼华侨华人与中印(尼)关系的曲折发展[D]. 宋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19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文学创作研究[D]. 王彦霞. 辽宁大学, 2019(01)
- [4]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D]. 苏闻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中的穿梭者:华商的跨国角色与作用[J]. 刘文正. 南洋问题研究, 2018(02)
- [6]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印尼华人研究[D]. Mira Murniasari(米拉). 厦门大学, 2017(08)
- [7]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D]. 陈永华(Chan Wing Wah).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8]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 丁健.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9]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中软实力的提升及华侨华人的推动作用[D]. 黄丽嫦. 暨南大学, 2010(10)
- [10]现代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研究[D]. 王心玉. 鲁东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