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设备设计参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华[1](2022)在《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等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在计算机程序控制及电子技术的基础上,使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简单阐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优势,并对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主要应用内容进行分析,尝试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
崔展[2](2021)在《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旋转机械作为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常见机构,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航空航天等部门。目前旋转机械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其摩擦副需要适应高速、高压、高温等极端工况条件,摩擦副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机的工作性能和安全。但目前用于研究摩擦副性能的计算软件普遍功能单一、操作不便,难以对复杂系统进行多人协同设计,且软件缺乏科学的设计流程。因此本文以高参数旋转机械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软件开发中的技术分散、专业化程度低、计算功能单一等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现具有功能集成的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平台构建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加以整理,分别从摩擦副及其计算平台的设计方法、摩擦学仿真计算理论与数学处理方法、平台数据存储和远程功能实现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以公理设计为主体,结合模块化、系统化等现代设计思想对平台进行概念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选择以Java和MySQL作为平台开发的基础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类型。其次,通过用户调研等途径对平台设计需求进行分析,利用质量功能配置对分析结果进行分解,并根据获得的功能特性重要度确定了平台设计的四项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公理设计方法对平台进行功能分解和模块划分,得到了平台的设计模型及开发流程。根据设计模型对平台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采用Java和Html编程语言分别实现了平台的数据接口设计和界面设计,并通过调用轴承、密封计算软件的可执行程序实现平台计算功能的集成。此外,针对不同专业水平的用户设计了不同的参数输入界面,并实现了智能参数建议、本地数据共享、远程访问及数据安全保护等设计,完善了平台的功能和结构。最后,通过对平台进行使用功能检测,获得了滑动轴承和机械密封计算服务案例和各项设计参数。选取了其中最为典型的船用重载滑动轴承和高速高压火箭发动机机械密封等两个高参数摩擦副性能计算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结构及工况条件下的滑动轴承和机械密封进行性能计算,充分验证了平台计算功能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合理性,体现了本平台的工程实用价值。
赵孝礼[3](2021)在《基于图嵌入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系统最为常见的零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诸多工业领域,承担着支撑、固定、导向或降低摩损等作用,被称之为“工业关节”。因此,对旋转机械核心部件如滚动轴承等进行有效的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对于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积极的研究意义。随着测量、传感、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测量的工业数据呈现出高维、海量的分布现状,带来了“维数灾难”、类别不平衡、有标记信息短缺、有价值信息稀疏、无标记等工业问题。为此,数据驱动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应运而生,该类方法可从大量的工业数据中挖掘出有效、有价值的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信息。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数据驱动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广泛流行的方法之一,尤其是自编码(Auto-encoder,AE)模型,该类模型可自动地学习到潜藏在高维数据的多层敏感特征信息,从而提升分类、聚类或预测的准确性。然而,由于深度学习参数较多,训练样本与标记信息需求量过大,导致其训练过程比较复杂。与此同时,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在面对新样本、标签少、类别不平衡、无标记等工业场景时比较困难,需要引入一种更为强大的数据驱动型故障诊断技术。图嵌入自编码作为一种新型的图神经网络,它能将图谱理论与深度学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的图谱关系提取出数据的局部、判别、稀疏等结构信息,以此来辅助不同的工业任务。综上,本论文将图嵌入自编码理论引入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针对轴承故障诊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自编码为基础,从正则化自编码原理出发,结合拉普拉斯局部图嵌入,提出了深度拉普拉斯自编码(Deep Laplacian auto-encoder,DLap AE)算法。该算法是将拉普拉斯局部图嵌入到自编码模型形成拉普拉斯自编码,然后再堆栈多层拉普拉斯自编码构成DLap AE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轴承健康数据类别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Lap A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拉普拉斯局部图改进了自编码模型对类别不平衡数据的流形平滑与特征提取的性能;然后将所提取的敏感特征输入到分类器进行故障诊断与识别。实验轴承数据验证了该类别不平衡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类别不平衡健康数据的特征提取性能与故障诊断精度。(2)以稀疏自编码模型为基础,从半监督化的稀疏自编码原理出发,结合局部-非局部图嵌入与半监督学习,提出了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Semi-supervised deep sparse auto-encoder,SSDSAE)算法。该算法主要是利用局部与非局部图嵌入约束矩阵描述数据的无标记信息,然后再利用加权交叉熵定义数据的有标记信息,结合半监督学习实现了有标记信息与无标记信息的联合优化。在SSDSAE基础上,针对有标记样本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SDSA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振动频谱信号输入到SSDSAE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再将所提取的稀疏判别特征输入到反向传播分类器进行诊断与识别。基于滚动轴承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了提出方法的先进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半监督学习,该方法能充分利用故障数据的有标记与无标记信息,所提取的故障特征可分性更强,诊断结果更稳定。(3)以压缩自编码为研究基础,从稀疏化压缩自编码原理出发,结合稀疏图嵌入与同伦正则化,提出了自适应稀疏压缩自动编码(Adaptive sparse contrative auto-encoder,ASCAE)算法。该算法利用稀疏图嵌入实现压缩自编码的稀疏化性能提升,然后再利用同伦正则化实现核心参数的自适应优化。进一步的,为了克服滚动轴承数据中有价值信息稀疏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压缩自编码结合优化无监督极限学习机(ASCAE-OUSEL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轴承的振动频谱信号输入到ASCAE模型实现多层敏感特征的提取,再将所提取的特征输入到OUSELM分类器进行无监督的故障诊断与分离。滚动轴承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诊断模型的参数自适应优化,提高了诊断的自动化程度。(4)以极限学习机-自编码为研究基础,从无监督化的极限学习机-自编码原理出发,结合多阶图嵌入与无监督学习,提出了多阶图嵌入深度极限学习机-自编码(MGDELM-AE)算法。然后,再结合模糊C聚类(FCM),提出了基于多阶图嵌入深度极限学习机-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实现了滚动轴承的智能故障诊断。该方法的MGDELM-AE算法可利用柯西图嵌入的一阶接近度提取振动信号的局部结构信息,同时利用二阶接近度挖掘振动信号的全局结构信息实现了无监督的特征提取,然后将所提取的特征输入到FCM进行无监督故障聚类。轴承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相关方法相比,MGDELM-AE模型取得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快速、精确的诊断效果。(5)通过轴承故障模拟实验与工业石化现场轴承数据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应用性的验证。首先介绍了转子-轴承系统综合故障实验台的实验概况,然后分别通过上述四种故障诊断方法(即DLap AE、SSDSAE、ASCAE-OUSELM、MGDELM-AE)对实验数据与工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不同的适用场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与补充,DLap AE适用于健康数据类别不平衡的诊断、SSDSAE适用于类别标记少的诊断、ASCAE-OUSELM与MGDELM-AE适用于无监督故障诊断。
李妍铭[4](2021)在《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振动特性分析与隔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新型市域车辆,跨座式单轨车辆与传统双轨车辆相比,有以下独特优势:爬坡能力强、适应性强、噪声低、占地小、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因而得到较为广泛应用。跨座式单轨车辆为新型车辆,大量的运行试验在车辆研发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由于国内的单轨车辆运营线路较少,无法进行大量的试验。若为单一车辆修建专门的试验线进行试验,成本高且无法兼容不同类型车辆;若建造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则造价低、建造周期短且可兼容不同类型车辆,优势更为明显。因此,研究设计可兼容不同型号转向架、可模拟多工况运行线路的跨座式单轨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对于提高车辆研发效率、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围绕试验台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进行单轨滚振试验台结构设计,包括:试验台旋转平台、超高调节平台、对滚系统及纵向固定反力架,并采用Creo软件进行三维建模。采用Hypermesh、Optistruct对试验台对滚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得到试验台对滚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型,为对滚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做铺垫。其次,基于频响分析理论、随机频响分析理论,以走行轮对滚系统与水平轮对滚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Optistruct软件分析两者分别在液压作动器简谐激励与随机激励、电机偏心力激励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受到液压激振器的简谐激励时,走行对滚轮系统第六阶模态易被激发,水平对滚轮系统第五阶频率易被激发。在受到液压激振器的随机激励时,走行轮对滚系统最大应力为30.95MPa,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功率谱密度响应曲线在x、y、z方向分别在35Hz、86Hz、71Hz处出现极大值,分别靠近系统第四阶、六阶、五阶固有频率;水平轮对滚系统最大应力为48.36MPa,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功率谱密度曲线x、y、z方向均在在第五阶固有频率处出现最大值。在受到电机偏心力激励时,走行对滚轮系统位移响应并未出现极大值,水平对滚系统第五阶固有频率容易被激发。最后,采用积极隔振方法,对试验台进行隔振系统设计。将隔振系统设计为一级减振系统,选取隔振指标为振动传递率不大于0.05,通过参数设计计算,隔振系统质量定为400t,隔振器总刚度为2304k N/m,经验算,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为0.049,最大振动位移为0.46mm,隔振效果符合要求。结合所求参数,进行隔振台座设计与隔振器布置,隔振台座为混凝土材料,隔振器选取30个弹簧隔振器。为验证隔振效果,在Simulink中建立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隔振器刚度、隔振系统质量对隔振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隔振系统振动位移随弹簧隔振器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隔振系统质量的增大而减小,隔振系统振动位移小于限值,再次验证设计参数合理,隔振效果达标。
王心迪[5](2021)在《袜业生产线关键设备开发与虚拟展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出现劳动力紧缺、人工成本增高和急需生产技术研发升级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省永新集团建设智能袜业示范园区的目标,总结分析现如今袜业生产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袜业智能生产线开发研究的总体思路以及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案,设计研发出袜业智能车间设备的总体布局方案以及生产调度系统,对完成生产线需要的关键设备进行了研发设计,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袜业智能生产线方案进行三维动画虚拟展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袜业行业及生产设备的现状,提出国内袜业行业自动化设备研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传统袜业生产工艺以及传统生产设备,对袜业智能生产线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袜业生产线的工艺流程方案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案的适用特点为之后的设计奠定基础;(2)通过对车间设备布局相关理论的研究,首先提出初步车间尺寸的规划,再结合袜业生产线工艺流程方案,设计出三种车间设备的总体布局方案,并对这三种方案的适用特点进行分析对比,最终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出最合适的方案,规划设计袜业智能生产调度系统;(3)依据车间设备的总体布局方案,分析基础设备之间关键设备的功能要求,分别完成了自动套袜板、自动取袜设备、自动折叠设备等关键装备的结构设计,在犀牛或者Solid Works软件中完成了上述关键设备的零件建模和装配;(4)结合机械原理知识和动画制作技术,利用Solid Works和Rhino软件对生产线中的基础设备以及关键设备联合建模、用CINEMA 4D制作动画的方法进行分视频制作,再将各分视频在Premiere Pro(Pr)中合成,制作了袜业智能生产线的虚拟展示视频。
肖建超[6](2021)在《翻车机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运煤敞车的粘煤附着现象给煤矿的生产和运输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用煤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寻求一种安全高效、成本低廉、实时智能的方法来解决运煤敞车卸煤中的粘附问题成为煤炭运输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敞车卸煤存在的余煤残留问题主要的处理方式为人工清理或使用振动器进行清理,前者耗时耗力,清理效率很低;后者虽然能做到实时清理,但清理时噪音很大,且振动力量无法实时控制,容易对运煤车厢造成损坏。针对粘煤清理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一套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的智能余煤清理系统,旨在实现敞车卸煤的自动同步清理,提高卸煤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余煤清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方面,根据对敞车粘煤余留原理的分析,确定余煤清理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完成对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主要由主控制系统、喷枪执行机构运动控制系统、供水控制系统、上位机监视系统及人机交互界面五部分组成。智能余煤清理系统整体采用基于PROFINET通信协议的三层控制结构,其安装简单、维护方便且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易于扩展性。针对高压水射流清理方法控制参数众多且参数间耦合作用强的特点对高压水射流清洗工艺中涉及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利用Fluent仿真对清洗工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采用实验对仿真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清洗喷嘴直径、射流压力和射流打击力、射流清洗宽度、射流最佳清洗距离之间的关系,其能够为敞车余煤清理系统清洗工艺多目标参数优化提供设计变量的最佳取值区间。采用Fluent仿真数值模拟对余煤清洗工艺参数进行匹配研究无法达到清洗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所以综合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设计、用粒子群改进的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技术、多目标优化方法对余煤清洗系统中涉及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余煤清理系统最佳清洗效果下的设计变量,利用优化得到的设计变量参数来拟合清洗时间与清洗效率的关系,以此优化所得到的设计参数对余煤清理系统的实现提供指导。在利用多目标优化及实验拟合得到余煤清理系统最佳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对翻车机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进行实现,采用西门子公司S7-1200PLC作为主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整体控制,通过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来控制高压变频泵的电机转速,从而实现对高压变频泵的压力、流量和消耗的电功率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喷枪执行机构的伺服电机来实现对车厢内残余粘煤的清洗,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对车厢内残余粘煤的厚度进行检测,对于难清理部位可控制电机使喷枪短暂停留,对于残余粘煤量比较少的地方可加快喷枪移动速度,减少清洗时间,实现余煤清理系统的高效、智能清洗。对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采用博图软件来对其界面进行开发,上位机界面具有残余粘煤信息监测,高压变频泵和变频器运行监测、运动控制系统监测及参数设置和显示等功能;另外采用西门子公司精简系列面板KTP1000 Basic系列面板作为触摸屏进行现场人机交互。最后对智能余煤清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调试和试验,将整套系统用于山东日照港敞车卸煤的余煤清理,结果表明,智能余煤清理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车厢中残余粘煤并对其进行高效、智能清理,完成了整套系统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吴先哲[7](2021)在《骨科植入用多孔钽激光3D打印成形工艺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骨科医学诊疗中,个性化精准诊疗的需求日益旺盛。3D打印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本论文针对激光3D打印(SLM)个性化多孔钽的设计制造需求,深入研究了SLM打印金属钽的优化工艺,以此为基础应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研究建立了多孔体相对密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理论的函数关系,并用有限元法在ABAQUS软件中进行了模拟修正。研究了基于理论等刚度条件下,变截面梁模型与对应等截面梁模型几何参数的换算关系。选取典型的孔结构设计参数,打印系列多孔结构试样,并检测了其力学属性参数。对比了理论数学模型,研究了样件相对密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针对复杂的髋关节翻修手术病例,根据人体生物力学、临床手术要求,用有限元法优化植入假体的设计结构。在确保假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轻量化结构,探索性提出了变密度的假体设计方法,为多孔钽假体临床植入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是:(1)针对具有耐高温(熔点为2996℃)、高密度(16.65 g/cm3)的金属钽粉,对SLM工艺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铺粉层厚、扫描间距等4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优化,探究了激光功率密度与成形试样质量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SLM成形钽粉材料过程中,实际作用激光功率小于300w时,可有效降低样件组织内部裂纹的产生概率。试样致密度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升高而增高,但过高的激光能量密度也会引起打印缺陷。激光功率密度在800J/mm3左右,样件的微观缺陷较少,SLM打印致密钽样件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8%,能够达到工业化制造金属钽的静力学性能,可以打印设计直径是0.25mm以上的圆柱结构。(2)本论文研究了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的几何特性,确定其主要结构设计参数为长径比(β),孔径(d)以及变径比(τ)。为了保证设计的多孔结构的几何特性,在菱形十二面体的节点处,融合圆柱最小高(g)与小梁名义直径D1的比值α应为?2?2。当β趋近于?2时,多孔体相对密度的理论极限值约为0.5984。根据Euler-Bernoulli梁理论,研究得出了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单胞结构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弹性模量的函数模型,理论弹性模量与孔结构的β和τ直接相关。用有限元法在ABAQUS软件中对函数模型进行了模拟修正,得出单胞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孔结构理论等效弹性模量的修正系数为0.76,而多胞结构的弹性模量减小并不明显。当基体材料属性(钽,185.7Gpa)和变径比τ确定时,理论上多孔体相对密度与等效弹性模量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3)应用Euler梁理论推导了圆形等截面菱形十二面体的理论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等截面梁模型弹性模量也与孔结构的长径比直接相关。基于理论计算,得出了等刚度条件下变截面梁模型与等截面梁模型几何参数的换算关系。选取典型孔结构设计参数,SLM打印成形了系列多孔钽试样,其实测弹性模量在1.82Gpa-5.15Gpa之间,接近人骨的力学性能。发现由于SLM工艺局限,多孔样件表面形貌粗糙,样件与理论设计模型偏差较大。样件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随样件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增大,且呈线性增长趋势。(4)针对复杂的髋关节翻修手术病例,运用本文研究的多孔体力学属性成果,根据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找到了优化的假体设计方案。按照假体应力分布,提出了“框架式”的变密度多孔结构假体设计方案。用有限元法对等效变密度模型受载进行了仿真模拟。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的变密度假体理论上减少质量25%,为多孔钽假体临床植入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张帅[8](2021)在《复杂刀具高质高效抛光钝化技术与设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刀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现阶段刀具过早磨损、寿命短、性能差等问题凸显,对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加工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刀具钝化技术能够消除刃口微观缺陷、获得光滑圆润的刃口轮廓,是提升刀具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本文基于立式旋转抛光钝化方法现存问题和刀具批量低成本钝化需求,从抛光钝化介质与设备两大要素着手,提供了一种应用应变硬化特性介质的刀具钝化方案和一款多工位钝化设备,可实现刀具刃口的高质高效钝化。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在现有松散介质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具有应变硬化特性的粘弹性介质,并通过加工试验验证了该介质对于刀具高质高效钝化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刀具钝化的本质和高聚物的粘弹性模型,从单颗磨粒的角度构建了立式旋转刀具钝化作业的材料去除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粘弹性介质下的刀具钝化机理和影响因素;以丝锥刀具为例,分别采用正交法和单因素法研究了介质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复杂刀具钝化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介质各因素对刀具钝化效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质量分数、磨粒类型和粒径,其中磨粒质量分数对刀具整体钝化效果有显着影响;工艺参数中,刀具钝化效果随着主轴转速、钝化时长和运动轨迹复杂程度的增加而愈发明显。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工艺规律,提出了多工序抛光的刀具钝化工艺方案,并针对不同种类的刀具开展了粗、精工序组合的抛光钝化试验,各刀具在1.5-2min内即取得了高质量的钝化效果。基于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总体设计思想,提出了以多工位、高转速为核心的设备总体设计方案,并针对传动机构和多工位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与选择,最终确定了多工位立式旋转抛光钝化设备的主体模型;此外,针对设备运动单元采用转置法开展了运动学仿真分析,研究了加工参数、结构参数、回转半径以及料桶运动对刀具标记点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优化设备结构和选择料桶转速提供了依据;同时针对设备的主要承重单元—转盘组件开展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型或设计的回转支承和转盘能够满足设备的使役要求。
田宇航[9](2021)在《活性染料粉体的精确称量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印染行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印染行业对高端染整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筒子纱染色行业,染料的自动精确称量是筒子纱染色自动化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染料的精确高效自动称量对于提升染色质量、提高染色效率、降低用人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筒子纱染色流程中染料自动称量工序存在的称量效率低、称量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在传统螺旋给料装置的基础上,对给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多级自动称量控制方法,开发出不同量程的染料自动精确称量实验样机并开展工艺实验验证。经过验证试验,所开发的实验样机具有出料稳定、称量精度高、称量速度快的特点,可满足印染企业自动化生产需求。本文以筒子纱染色过程中常用的活性染料粉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粉体流动物性参数基础上,依据Jenike理论,进行了基于物料整体流的料仓结构设计;同时为避免粉体流动过程中的料仓结拱,开展破拱机构设计以实现整体均匀下料;开展新型的螺旋给料机构和出口面积连续调节的出料口设计,并采用离散元的方法对给料机构出料效果进行模拟验证;设计出回料机构结合PID调节提高出料口流量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机构的堵料、超差等问题,实现了粉体称量过程中的均匀出料和精准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平衡称量速度与称量精度的多级自动称量控制方法,并搭建起基于PLC自动控制系统,将称量过程分为多个称量区间,通过推杆电机带动挡板调节出料口面积。档位规划以及各档位质量区间称量比例的参数优化,在保证较高称量精度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出料,实现称量精度和称量速度的平衡。本文搭建起两种称量量程的实验样机(500g和32kg)并开展工艺试验研究;通过采集称量全流程中的过程数据,开展面积和给料轴转速对给料流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为参数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通过全档位自动称量过程的数据分析,计算了称量过程的质量边界,在不同转速下进行三次重复实验,计算结果稳定;利用质量边界计算方法在研发的样机上开展自动精确称量实验验证,在多次重复试验中,称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0068%和0.013%;在实验过程中,样机未出现超差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称量方法和开发的样机具有称量精度高、称量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景亚鹏[10](2021)在《听觉感知用于电动扳手零件缺损检测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15年智能制造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以来,机械设备的智能检测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对旋转机械设备的零件缺损检测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机械设备零件缺损检测主要是对设备中各个零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故障诊断。传统故障诊断主要是利用电流信号、振动信号和声发射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但存在着故障检测设备安装不便的问题。机械设备中零部件因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信号中蕴含着丰富的机械状态信息,在异常状态下会产生异音信号,该异音信号表征了机械设备的故障状态信息。声学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故障诊断检测设备安装不便的问题。研究表明,声学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在故障诊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声信号特征参数的可辨识性和可区分性直接关系到故障诊断的识别效果和性能。为了提高声学故障诊断技术在机械设备故障识别的性能,本文以典型的旋转机械设备电动扳手为研究对象,围绕声学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传统的声学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是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这种方法只对部分的设备故障诊断有效,但对比较复杂的设备故障或存在较大噪声干扰情况下,诊断的准确性就难以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声学信号特征在噪声干扰环境下的鲁棒性问题,本文针对电动扳手齿轮箱研究了人耳听觉系统的生理声学特征和心理声学特征,提出了基于人耳听觉信号处理机制的多种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并综合考虑了电动扳手零件缺损声音信号样本少的特点,选择了工业界使用较多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逻辑回归分类器(Logistic Regression,LR)对电动扳手声音特征进行分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探索人耳听觉系统辨识故障信息的声学因素,本文借鉴了人耳耳蜗在信号处理领域的非线性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种Gammatone-Meddis频谱信息子带能量熵差分平均比的听觉生理特征提取方法(Sub-band Energy Entropy of Cochlear Spectrum Differential Averaging Ratio model,Sub-ECR)。该方法符合人耳对动态声信号的辨识过程,可以较好的提取关于电动扳手零件缺损的固有振动声音属性特征,提高了故障诊断识别率。2.研究了反映人耳主观听觉感受的心理声学特征,结合电动扳手零件缺损的声学特殊性,文中提出了加权时变响度频谱峰均比模型(weight-Peak-to-Average Ratio Calculation method,w-PAR),提取出了更具有可辨识性的声学特征和体现人耳对不同状态电动扳手声信号感知差异性的声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心理声学特征参数和w-PAR特征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动扳手零件缺损的识别率。3.针对故障识别特征优选工程,文中综合了人耳声学特征中的生理声学特征、心理声学特征以及w-PAR特征,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的特征优选方法(Hybrid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Hy-FSM),并利用SVM和LR对优选的特征集进行分类实验,识别结果表明,结合听觉生理声学、听觉心理声学以及w-PAR特征提取方法的Hy-FSM优选策略可提高整体的零件缺损识别率以及诊断系统运行效率。4.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电动扳手声信号采集和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扳手声信号采集、声信号分析与故障识别模块;该诊断系统集成了听觉生理和听觉心理声学特征提取方法以及故障分类算法。
二、机械设备设计参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设备设计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概述 |
2 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内容 |
2.1 仿真技术 |
2.2 辅助设计技术 |
2.3 深度学习技术 |
2.4 3D建模技术 |
2.5 数控编程技术 |
3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发展方向 |
3.1 智能化 |
3.2 微型化 |
3.3 网络化 |
4 结论 |
(2)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摩擦副设计方法的研究方面 |
1.3.2 摩擦副仿真分析的研究方面 |
1.3.3 摩擦副试验技术的研究方面 |
1.3.4 国内外研究发展的总结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的理论技术基础 |
2.1 现代摩擦副设计的一般流程 |
2.1.1 摩擦副设计的发展过程 |
2.1.2 摩擦副的现代设计流程 |
2.2 摩擦副仿真计算的理论基础 |
2.2.1 摩擦副的流体润滑理论 |
2.2.2 基于有限元法的轴承特性计算 |
2.3 平台构建过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
2.3.1 摩擦副参数的数据库存储 |
2.3.2 平台远程计算的技术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的概念设计 |
3.1 平台的设计背景及需求分解 |
3.1.1 平台的设计背景分析 |
3.1.2 设计需求的质量功能配置 |
3.2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平台设计建模 |
3.2.1 平台的功能分解及模块划分 |
3.2.2 平台的设计模型及开发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4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4.1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的构建 |
4.1.1 摩擦副性能计算的功能集成 |
4.1.2 平台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
4.2 平台辅助功能模块的构建 |
4.2.1 人机交互的平台服务功能设计 |
4.2.2 摩擦副性能远程计算的功能实现 |
4.2.3 摩擦副的智能化参数服务设计 |
4.2.4 平台数据安全的保障功能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的使用功能检测 |
5.1 船用滑动轴承的基本工作性能计算 |
5.1.1 船用轴系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1.2 轴承常见工况下的静动特性计算 |
5.2 偏载及椭圆轴瓦的轴承工作性能计算 |
5.2.1 轴承的偏载工况分析 |
5.2.2 轴承偏载工况下的静动特性计算 |
5.2.3 椭圆轴承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2.4 椭圆轴承的基本静动特性计算 |
5.3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性能计算 |
5.3.1 涡轮泵机械密封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3.2 气液两相下密封参数的优化设计 |
5.3.3 槽深制造误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图嵌入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注释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传统数据驱动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基于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基于图嵌入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嵌入及自编码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图嵌入基本理论 |
2.2.1 图谱理论概述 |
2.2.2 图嵌入框架的假设 |
2.2.3 流形正则化技术 |
2.2.4 图嵌入一般框架 |
2.3 自编码及其变种 |
2.3.1 自编码 |
2.3.2 稀疏自编码 |
2.3.3 降噪自编码 |
2.3.4 压缩自编码 |
2.3.5 深度自编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深度拉普拉斯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深度拉普拉斯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3.2.1 拉普拉斯图嵌入 |
3.2.2 拉普拉斯自编码 |
3.2.3 深度拉普拉斯自编码模型 |
3.2.4 基于深度拉普拉斯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流程 |
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3.1 CWRU轴承数据采集与参数设置 |
3.3.2 类别平衡数据与类别不平衡数据的诊断结果 |
3.3.3 提取特征的评估和分析 |
3.3.4 全寿命轴承数据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4.2.1 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的整体思路 |
4.2.2 局部与非局部图嵌入 |
4.2.3 有标记样本的重构约束矩阵 |
4.2.4 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的目标函数 |
4.2.5 基于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流程 |
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3.1 实验设置和实施细节 |
4.3.2 故障诊断结果 |
4.3.3 与相关半监督学习故障诊断方法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适应稀疏压缩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布谷鸟搜索算法与无监督极限学习机 |
5.2.1 布谷鸟搜索算法(CSA) |
5.2.2 无监督的极限学习机(USELM)算法 |
5.3 基于自适应稀疏压缩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
5.3.1. 稀疏图嵌入的自适应稀疏自编码(ASCAE)算法 |
5.3.2. 优化的无监督极限学习机(OUSELM)分类器 |
5.3.3 基于ASCAE-OUSEL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流程 |
5.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4.1 滚动轴承HRB6205数据集 |
5.4.2 参数设置与优化 |
5.4.3 故障诊断结果 |
5.4.4 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阶图嵌入深度极限学习机-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相关概念与多阶图嵌入框架 |
6.2.1 相关概念 |
6.2.2 多阶图嵌入 |
6.3 基于多阶图深度极限学习机-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
6.3.1 多阶图嵌入深度极限学习机-自编码算法 |
6.3.2 基于多阶图嵌入深度极限学习机-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流程 |
6.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6.4.1 实验设置与数据说明 |
6.4.2 多阶约束惩罚项的评估与分析 |
6.4.3 计算效率和算法性能的评估 |
6.4.4 与其他相关方法进行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图嵌入自编码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案概况 |
7.2.1 双跨度转子-轴承系统实验描述与数据采集 |
7.2.2 故障信号的预处理与分析 |
7.3 滚动轴承的实验应用研究 |
7.3.1 基于深度拉普拉斯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的验证 |
7.3.2 基于半监督深度稀疏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的验证 |
7.3.3 基于自适应稀疏压缩自编码与多阶图嵌入深度极限学习机算法的验证 |
7.3.4 不同诊断方法的特征提取性能比较与分析 |
7.3.5 诊断方法的性能评估与分析 |
7.4 工程应用实例 |
7.4.1 工业石化泵的轴承性能退化数据采集与分析 |
7.4.2 工业石化泵的轴承故障诊断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振动特性分析与隔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滚振试验台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机械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
1.2.3 试验台隔振方法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
第二章 振动特性分析基本理论基础 |
2.1 模态分析 |
2.1.1 模态分析理论 |
2.1.2 模态分析步骤 |
2.2 频率响应分析 |
2.2.1 频率响应分析理论 |
2.2.2 频率响应分析步骤 |
2.3 随机频响分析 |
2.3.1 随机频响分析基本理论 |
2.3.2 随机频响分析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滚振试验台结构设计及对滚系统模态分析 |
3.1 滚振试验台功能及技术要求 |
3.1.1 试验台主要功能 |
3.1.2 试验台技术要求 |
3.2 滚振试验台总体结构设计 |
3.2.1 试验台总体组成介绍 |
3.2.2 试验台总体结构设计 |
3.2.3 旋转平台及超高调节平台结构介绍 |
3.2.4 试验台走行轮对滚系统介绍 |
3.2.5 试验台导向轮、稳定轮对滚系统介绍 |
3.2.6 纵向固定反力架介绍 |
3.2.7 电机选型 |
3.2.8 试验台与车辆系统配型 |
3.3 试验台对滚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模型简化 |
3.3.2 滚振试验台对滚系统结构材料属性 |
3.3.3 边界条件和边界约束 |
3.3.4 网格划分 |
3.4 模态分析 |
3.4.1 试验台走行轮对滚系统模态分析 |
3.4.2 试验台水平轮对滚系统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滚振试验台对滚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4.1 液压激振器激励分析 |
4.2 激振器作用下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2.1 液压激振器对走行轮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2.2 液压激振器对水平轮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3 激振器作用下对滚系统随机频率响应分析 |
4.3.1 液压激振器随机激励确定 |
4.3.2 液压激振器对走行轮对滚系统随机频率响应分析 |
4.3.3 液压激振器对水平轮对滚系统随机频率响应分析 |
4.4 电机转子离心力对试验台对滚轮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4.4.1 电机振动原因分析 |
4.4.2 电机不平衡振动理论 |
4.4.3 电机转子离心力作用下走行对滚轮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4.4 电机转子离心力作用下水平轮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隔振系统设计 |
5.1 试验台振动源分析与振动控制方法介绍 |
5.2 试验台隔振技术原理与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
5.2.1 隔振技术原理 |
5.2.2 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
5.3 隔振系统设计 |
5.3.1 滚振试验台外部载荷分析计算 |
5.3.2 隔振系统力学模型 |
5.3.3 隔振系统参数计算 |
5.3.4 隔振效果校核计算 |
5.3.5 隔振台座设计及隔振器布置 |
5.4 试验台隔振系统仿真分析 |
5.4.1 试验台弹簧隔振器刚度与隔振系统质量对隔振效果影响 |
5.4.2 隔振系统隔振效果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试验台对滚系统振动特性分析结论 |
6.1.2 试验台隔振系统设计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袜业生产线关键设备开发与虚拟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2.1 袜业发展现状 |
1.2.2 袜机设备研究现状 |
1.2.3 袜业行业自动化设备研究现状 |
1.2.4 国内袜业行业自动化设备研发存在问题 |
1.2.5 虚拟展示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袜业生产工艺规划 |
2.1 传统生产工艺概述 |
2.1.1 传统生产工艺环节 |
2.1.2 传统生产设备 |
2.2 袜业智能生产线的可行性分析 |
2.2.1 企业现状与需求分析 |
2.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3 袜业生产线工艺流程方案 |
2.3.1 基于传统设备的生产线工艺流程 |
2.3.2 基于织缝翻一体袜机的生产线工艺流程 |
2.3.3 两种方案的适用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袜业智能车间总体布局方案 |
3.1 车间设备布局相关理论概述 |
3.2 车间尺寸规划 |
3.3 车间设备布局方案 |
3.3.1 基于传统袜机的总体布局方案(方案一) |
3.3.2 基于一体机的地面传送方案(方案二) |
3.3.3 基于一体机的空中传送方案(方案三) |
3.4 三种方案的适用特点 |
3.4.1 总体布局方案一特点 |
3.4.2 总体布局方案二特点 |
3.4.3 总体布局方案三特点 |
3.5 最终方案确定 |
3.6 生产调度 |
3.6.1 生产调度系统的构成 |
3.6.2 生产线运行调度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关键设备结构设计 |
4.1 关键设备的设计要求 |
4.1.1 关键设备的功能要求 |
4.1.2 关键设备的尺寸要求 |
4.2 传送链 |
4.2.1 功能要求 |
4.2.2 结构设计 |
4.3 自动套袜板设备 |
4.3.1 自动套袜板设备初步方案 |
4.3.2 自动套袜板设备改进方案 |
4.4 自动取袜设备 |
4.4.1 功能要求 |
4.4.2 结构设计 |
4.5 自动折叠设备 |
4.5.1 功能要求 |
4.5.2 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袜业智能生产线虚拟展示 |
5.1 计算机建模 |
5.1.1 生产设备模型 |
5.1.2 环境模型 |
5.1.3 人物角色模型 |
5.2 动画制作 |
5.2.1 动画关键帧制作 |
5.2.2 渲染参数设置 |
5.2.3 镜头使用 |
5.3 复杂设备群做视频的方法 |
5.4 展示视频合成 |
5.4.1 视频合成 |
5.4.2 音频和字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直线模组参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研究成果 |
(6)翻车机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敞车粘煤清理研究现状 |
1.3.2 水射流清洗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智能余煤清理系统功能分析及整体方案设计 |
2.1 敞车粘煤余留原理分析 |
2.2 余煤清理系统功能分析与技术要求 |
2.3 智能余煤清理系统功能原理及整体方案设计 |
2.3.1 智能余煤清理系统功能原理设计 |
2.3.2 智能余煤清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luent仿真的清洗工艺参数匹配研究 |
3.1 水射流清洗理论基础与参数分析计算 |
3.1.1 水射流结构组成 |
3.1.2 射流的微观破坏机理 |
3.1.3 喷嘴设计与分析 |
3.1.4 清洗工艺参数理论分析 |
3.2 清洗工艺数值模拟仿真优化 |
3.2.1 Fluent仿真的基本守恒理论 |
3.2.2 仿真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2.3 仿真参数计算及设置 |
3.2.4 仿真结果分析 |
3.3 水射流实验验证 |
3.3.1 实验平台搭建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敞车余煤清理系统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 |
4.1 提出敞车余煤清理工艺多目标优化表达式 |
4.2 建立计算模型 |
4.2.1 PSO-BPNN清理效率代理模型建立 |
4.2.2 耗水率模型建立 |
4.3 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 |
4.3.1 基于遗传算法的余煤清理工艺多目标优化 |
4.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余煤清理工艺多目标优化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4.1 清洗效率代理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4.4.2 余煤清理工艺多目标优化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5 建立清洗时间和清洗效率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翻车机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实现 |
5.1 余煤清理系统硬件架构 |
5.2 余煤清理系统硬件设计 |
5.2.1 变频泵设计与变频器控制原理 |
5.2.2 喷枪运动控制机械结构设计 |
5.2.3 主控制器选型 |
5.2.4 传感器及电磁阀选型 |
5.3 系统硬件接线图 |
5.4 余煤清理系统软件设计 |
5.4.1 余煤清理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
5.4.2 软件配置 |
5.4.3 I/O表及地址分配 |
5.4.4 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5.4.5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5 上位机监控界面开发设计 |
5.5.1 上位机监控开发介绍 |
5.5.2 系统监控组态画面设计 |
5.5.3 触摸屏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翻车机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调试试验 |
6.1 余煤清理系统硬件安装 |
6.2 余煤清理系统软件测试 |
6.3 余煤清理系统清洗效果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骨科植入用多孔钽激光3D打印成形工艺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内容 |
1.1 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发展 |
1.1.1 3D打印技术概述 |
1.1.2 SLM技术发展现状 |
1.2 3D打印骨科植入假体发展现状 |
1.2.1 多孔金属在骨科植入中的应用 |
1.2.2 3D打印金属植入假体的临床应用 |
1.3 SLM打印多孔金属研究现状 |
1.3.1 SLM打印多孔金属工艺研究现状 |
1.3.2 SLM打印多孔金属的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属钽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基础工艺及基本性能研究 |
2.1 实验研究方案及主要设备 |
2.1.1 研究的目标参数及实验方案设计 |
2.1.2 实验用材料及主要设备 |
2.2 激光能量密度对金属Ta成形的影响 |
2.2.1 初次SLM实验方案设计 |
2.2.2 初次SLM实验结果分析 |
2.2.3 激光能量密度范围确定 |
2.3 金属钽SLM成形工艺优化 |
2.3.1 SLM成形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
2.3.2 样件致密度及微观缺陷分析 |
2.3.3 实验样件力学性能分析 |
2.4 金属钽样件细小结构SLM成形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多孔钽理论模型与力学性能研究 |
3.1 菱形十二面体特点 |
3.2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孔结构 |
3.3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孔结构理论模型与力学特性分析 |
3.3.1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2 方向单胞理论模型与力学性能分析 |
3.3.2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1 方向单胞理论模型与力学性能分析 |
3.4 金属多孔钽力学性能的数字模型与模拟分析 |
3.4.1 单胞结构2 方向力学性能数字模型与模拟分析 |
3.4.2 多胞结构2 方向力学性能数字模型与模拟分析 |
3.5 金属多孔钽力学性能与相对密度的内在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LM打印金属多孔钽构件实验与实用力学预估模型 |
4.1 等刚度下菱形十二面体几何参数换算及实验用模型参数设计 |
4.1.1 等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力学性能分析 |
4.1.2 等刚度条件下菱形十二面体几何参数换算 |
4.1.3 实验用模型几何参数设计 |
4.2 实验计划及检测方法 |
4.3 SLM打印金属多孔钽构件相对密度分析与预估 |
4.3.1 SLM打印多孔钽试样形貌分析 |
4.3.2 SLM打印多孔钽试样相对密度分析 |
4.4 SLM打印金属多孔钽构件力学性能分析与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个性化多孔钽植入假体设计研究 |
5.1 个性化植入假体设计概述 |
5.2 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三维数据重构 |
5.2.1 CT扫描和数据采集 |
5.2.2 患者骨骼三维数据重构 |
5.3 生物力线分析及假体形貌设计 |
5.3.1 假体方案设计 |
5.3.2 假体生物力学分析及优化 |
5.4 多孔结构假体设计及力学性能数字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8)复杂刀具高质高效抛光钝化技术与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刀具钝化技术 |
1.2.1 刀具钝化技术内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刀具钝化方法 |
1.3 立式旋转刀具抛光钝化方法 |
1.3.1 立式旋转抛光钝化设备 |
1.3.2 立式旋转抛光钝化介质 |
1.3.3 立式旋转抛光钝化方法现存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型抛光钝化介质及可加工性分析 |
2.1 新型抛光钝化介质性能要求 |
2.2 具有应变硬化特性的粘弹性抛光介质 |
2.3 新型介质的可加工性试验 |
2.3.1 试验对象 |
2.3.2 试验条件 |
2.3.3 抛光钝化试验 |
2.4 刀具抛光钝化材料去除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介质与工艺参数对钝化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 介质参数对刀具钝化效果的影响 |
3.1.1 试验方案设计 |
3.1.2 试验结果分析 |
3.2 工艺参数对刀具钝化效果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多工序抛光钝化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多工位高效抛光钝化设备设计 |
4.1 设备总体设计 |
4.2 传动机构方案设计 |
4.3 多工位方案设计 |
4.3.1 工位数量设计 |
4.3.2 多工位转换方式设计 |
4.4 多功能料桶设计 |
4.5 快换夹具设计 |
4.6 多工位抛光钝化设备基本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5 抛光钝化设备运动学及可靠性分析 |
5.1 新型抛光钝化设备运动学分析 |
5.1.1 加工参数对标记点运动轨迹的影响 |
5.1.2 结构参数对标记点运动轨迹的影响 |
5.1.3 回转半径对标记点运动轨迹的影响 |
5.1.4 料桶运动对标记点运动轨迹的影响 |
5.2 新型抛光钝化设备可靠性分析 |
5.2.1 回转支承强度校核 |
5.2.2 转盘静态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活性染料粉体的精确称量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称量系统研究现状 |
1.3.2 给料方法研究现状 |
1.3.3 染料精确自动称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粉体活性染料物性参数研究 |
2.1 颗粒形貌研究 |
2.2 活性染料的粒径分布研究 |
2.3 活性染料粉体密度检测与分析 |
2.4 基于Jenike理论的活性染料粉体流动性研究 |
2.5 活性染料的休止角检测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精确称量装置设计 |
3.1 活性染料精确称量装置结构设计 |
3.1.1 总体方案设计 |
3.1.2 料仓的设计 |
3.1.3 给料机构的设计 |
3.1.4 出料板设计 |
3.1.5 回料机构设计 |
3.1.6 出料口调节机构设计 |
3.1.7 电子秤选型 |
3.2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给料机构及出料规律研究 |
3.2.1 基于颗粒缩放的活性染料离散元参数标定 |
3.2.2 仿真模型及参数 |
3.2.3 颗粒速度分析 |
3.2.4 螺旋给料机构的出料规律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确称量控制方法研究 |
4.1 精确称量控制实现思路 |
4.2 各档位质量边界计算方法研究 |
4.3 控制系统实现 |
4.3.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3.2 控制设计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确称量工艺试验研究 |
5.1 工艺试验设计 |
5.2 质量边界计算方法应用验证 |
5.2.1 小量程样机的质量边界计算与分析 |
5.2.2 大量程样机的质量边界计算与分析 |
5.3 给料性能试验 |
5.3.1 出料速度随给料轴转速的变化 |
5.3.2 出料速度随出料口面积的变化 |
5.4 优化参数应用验证试验 |
5.4.1 小量程样机精确称量验证试验 |
5.4.2 大量程样机精确称量验证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听觉感知用于电动扳手零件缺损检测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概况 |
§1.2.2 电动扳手故障诊断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人耳听觉感知技术的发展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动扳手振动声音产生机理及故障识别 |
§2.1 电动扳手系统振动声音产生机理分析 |
§2.2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的电动扳手故障诊断 |
§2.2.1 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和设计 |
§2.2.2 逻辑回归的原理与估计算法 |
§2.3 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 |
§2.3.1 时-频域统计特征 |
§2.3.2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ammatone-Meddis的听觉生理特征提取方法 |
§3.1 人耳听觉系统 |
§3.2 人耳耳蜗信号处理系统数学模型 |
§3.2.1 基底膜数学模型 |
§3.2.2 内毛细胞数学模型 |
§3.3 基于Gammatone-Meddis的听觉生理特征提取方法 |
§3.4 电动扳手故障模拟平台和信号采集系统 |
§3.4.1 电动扳手故障模拟平台 |
§3.4.2 信号采集系统 |
§3.5 实验数据说明与分析 |
§3.5.1 实验数据说明 |
§ 3.5.2 实验数据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加权时变响度峰均比模型的心理声学特征提取方法 |
§4.1 心理声学参数 |
§4.1.1 响度相关参数 |
§4.1.2 尖锐度 |
§4.1.3 抖动度 |
§ 4.1.4 粗造度 |
§ 4.1.5 心理声学烦恼度 |
§4.2 加权时变响度频谱峰均比模型 |
§4.3 实验数据说明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合式特征优选的电动扳手故障识别 |
§5.1 基于Filter模式的特征选取方法 |
§ 5.1.1 卡方检验 |
§ 5.1.2 NCA特征选择算法 |
§ 5.1.3 CFS特征选择算法 |
§5.2 基于Wrapper模式的特征选择算法 |
§5.3 混合式特征选择算法 |
§5.4 实验数据说明与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Lab VIEW的电动扳手零件缺损检测系统 |
§ 6.1 检测系统设计与性能测试 |
§ 6.1.1 测试系统组成 |
§ 6.1.2 测试系统性能测试 |
§ 6.2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 7.1 总结 |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机械设备设计参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J]. 王清华. 内燃机与配件, 2022(03)
- [2]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D]. 崔展.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图嵌入自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赵孝礼. 东南大学, 2021
- [4]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振动特性分析与隔振方法研究[D]. 李妍铭.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5]袜业生产线关键设备开发与虚拟展示研究[D]. 王心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翻车机敞车智能余煤清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肖建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骨科植入用多孔钽激光3D打印成形工艺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D]. 吴先哲.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8]复杂刀具高质高效抛光钝化技术与设备研究[D]. 张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活性染料粉体的精确称量装置研究[D]. 田宇航.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10]听觉感知用于电动扳手零件缺损检测的方法研究[D]. 景亚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