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类人型机器人登台亮相(论文文献综述)
李曜廷[1](2020)在《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中国科幻电影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紧追国外科幻电影的脚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依然有像《机器侠》《未来警察》《全城戒备》《蒸发太平洋》《火星没事》《不可思议》等较为有看点的科幻影片出现,在质量上也在逐步提高和进步。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在创作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话题性,中国能不能拍好科幻电影,中国有没有科幻电影成为了激烈争锋的论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是因为它拥有明显的艺术特点但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虽然在创作中有借鉴,但却没有消化吸收成为自身的优势。目前国内科幻电影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缺少系统而专业的理论建构,因此本文将着手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史,对新世纪以来国产科幻电影的艺术特点展开分析,具体到主题、叙事、形象、视听等方面,展现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艺术形式。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绪论着重论述关于研究国产科幻电影的意义,梳理了国产科幻电影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论文研究的方向与内容。第一章探讨了关于科幻电影的概念以及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对国产科幻电影的主题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通过对数字化影像技术、语言和音乐的分析,展现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视听特色。第四章是从人物设定方面去总结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形象特色,包括平民式、家庭式、后人类主义身体性三个部分。第五章是从空间性叙事风格、多重性叙事建构、多样化叙事理念三个部分阐述了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叙事特色。本篇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呈现两个方面,第一,对新时期以来的国产科幻电影历史进行梳理;第二,对国产科幻电影的艺术特色做归纳和探讨。
尹秀娟[2](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庄蕊蕊[3](2016)在《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让“睁眼看世界”变得容易,影院是电影商业利益实现的载体,也是电影文化传播的中转站。在世界电影业迅速扩张之时,1896年电影传入上海,处于动荡时局里的国人也以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接受着这一新式娱乐方式。而工商繁盛、人口集聚、华洋杂处、市民思想开放包容的上海,也很快成为近代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及进出口的中心。1908年首家电影院在沪建立后,标志着电影院成为一种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自1896至1949年,上海的电影院事业发展迅速,电影放映网络不断扩大,影院经济日益蓬勃,影院文化空间逐渐形成与拓展。电影院业是近代新型行业经济形态,是电影产业的消费终端,也中外影业公司争夺市场展开角逐的场所。资本的持续注入与新影院的不断开设,在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直接促进着上海市影院业市场经营网络的构建。当然上海影院业还通过影院的内部管理、广告宣传、观众消费、行业自治等,将影院网络广为拓展,将电影文化广为传播,强化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和印象,勾连起影片——影院——观众的联系,构建起人们对看电影以及影院所蕴含的西方现代新式娱乐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想象性认同和象征性认同。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看电影”成为新潮的代名词,影院成为既西化又时尚的城市娱乐文化空间;同时也不断培养和形塑着上海民众的观影偏好、观影消费理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影院文化空间的形成。上海市的影院文化空间主要通过电影院经营的市场行为、观众观影的消费行为等构建,当然政府、社会等也透过政策法令、报刊、广播等多种方式或媒介渠道,对电影事业进行行业引导、规范、传播等,进而影响影院经济的发展和影院文化空间的塑造。影院文化空间的逐步形成,也使得影院这一城市建筑超越其简单的地理空间和功能所指,而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影院的实体建筑,是影院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并被打上了影院文化空间变迁的印迹。而作为影院文化空间作用的延伸,影院也成为沟通国家政权和大众文化的桥梁,但与之更密切的则是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互动。影院是上海民众重要的文化娱乐与消费空间,它将人们的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休闲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一情况下,对上海影院文化空间的构建,又直接影响着上海市影院业经营的推进。当然,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不只是影院经济对文化空间的单向形塑,两者之间属不断调适的互动互塑的关系。从1896到1949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段,上海虽政局动荡、商业环境并不十分稳定,但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两者在互动互涉的调适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网络版图、实现着影院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相互塑造,同时也勾勒出近代上海影院经营与民众消费生活及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关系影像。
乔肖心[4](2016)在《民族文化资本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人的生计调适 ——以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中的少数民族演员为例》文中指出《云南映象》大型原生态歌舞集是一台由少数民族农民登上艺术舞台展示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作品,她将最原生态的原创乡土少数民族歌舞展示给观众。移居到昆明的少数民族演员和留守在家乡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相比是大相径庭的两幅生活图景。移居城市的行为带来很多新鲜的事物,其少数民族文化在各种维度受到巨大冲击,但是少数民族演员却并未割裂传统民族文化,而是在新的生境中不断适应调整,发展出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里,传统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而新城市生活也能找到其合适的存在空间。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工,他们是以演员的身份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谋生,他们与杨丽萍这个具有符号化意义的公众人物近距离接触,与杨丽萍这位舞蹈艺术家讨论舞蹈艺术、少数民族文化,一同演出、工作,这就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演员收入的问题,而是名人杨丽萍会对少数民族演员产生价值观、审美的多方面影响。在新的场域中,少数民族演员的身份由一个少数民族普通农民转变成为一个以演艺为职业的演员,他们进入城市后,首先要适应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模式,其次要适应他们工作的演艺业的公司,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彻底颠覆了。他们的收入不仅要满足他们自己在昆明的生存需要,有时还需要以工养农,扶持仍在家乡生活的家人。现在移居的少数民族演员很多已经适应了昆明城市里的生活,他们也对过去生活在家乡的生活怀恋不已,他们固守着传统民族风俗,却又必须与都市生活的快速的节奏保持一致。文化变迁并不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其内在含义的失落殆尽,而是传统现代因素解构混融、整合重构的发展形态。只有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回应参与到现代性变迁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光明的前景。
祝明杰[5](2015)在《别样的“表演”—动画表演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画表演是一种有别于戏剧表演、影视表演的特殊表演形式、它既不是简单指动画中的角色表演,不是动画中的原画,也不是动画和表演的简单相加。它凝结着动画创作的动态过程和动画形象的舞台视觉呈现。本文从动画表演的存在、动画表演的主体、动画表演的动作、动画表演的型态、动画表演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动画表演基础研究,并试图构建动画表演体系。动画表演的存在,阐明了“动画中存在表演,动画表演是什么”这一重要命题。这是动画表演体系建构研究得以继续的前提性条件。在动画表演中,逐格拍摄、赋予生命是创作方式和旨趣。戏剧曲艺、音乐歌舞等舞台表演和非动画性影视表演是肉身性的表演,动画表演是物身性的表演。物身性的表演是动画表演的哲学和逻辑起点。动画表演的主体,论述了“谁在动画中表演”、“动画表演中人——动画师、角色、演员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的问题。这以充分认识动画表演的主体为旨归。动画师是隐藏在动画角色后表演的“羞涩舞者”。以动画师为参照物,动画表演是“传递”和“移情”的过程,是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第一主体性和第二主体性相融合的表演,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创作过程。具身性的符号化的“身体”让动画作品拟呈现的人和物具有了表演性。动画表演的主体经由实体主体、认知主体、生命主体嬗变,对应着自然存在、动画师、动画角色的身份迁移。物象,心象,视象经过多次的映射,最终以虚拟性和拟人化的特点彰显。摄影机、分镜头、剪辑运用、构图、光影、色彩、景别、场景、道具与动画角色一起共同完成了表演。相对于动画师、动画角色的主要表演,这些表演起辅助性表演的作用。没有这些辅助性的表演,动画表演将无法最终完成。动画表演的动作,核心讨论了动画表演的动作,详细、完整地思辨动作对动画表演的支撑作用,着重指出,“动画表演的关键是动作”。动画表演的动作是具有美术造型性的动作,是以帧为单位展开的动作。动画的运动规律解决的动画表演“动得对”的问题,想象的自由和规则的约束则实现了动画表演“动得美”的梦想。动画表演的动作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从而推进了艺术上的升华,是动画师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独特的感性体验让动画角色进行的被动运动,充斥流溢着动画师的寄予的情感。动画表演的型态,分析了动画表演的大致的几种型态,归纳出动画表演不同表演型态特点。按照动画表演的型态,动画表演分为递真型动画表演、绘真型动画表演、创真型动画表演。递真型动画表演根据递真手段的不同,分为提拉式动画表演和摆拍式动画表演。递真型动画表演关键字是“递”,强调表演的传递性;绘真型动画表演关键字是“绘”,关注表演的“绘画性”;创真型动画表演关键字是“创”,聚焦表演的“生成性”。三种表演型态以三个关键字为中心,廓清了各自的艺术边界和特点。动画表演的特征,从动画表演特有的概念内涵——设计过程和影像呈现出发,比较了动画表演、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等舞台表演,进而总结出动画表演的特质。从动画创作过程来看,动画表演由动画师的集体“群像”塑造、动画角色“独舞”登场。他们在细节上随心所欲”地修正动画角色的表演,从整体到局部,专注于局部,进行碎片化的创作,声画分离、错位,直到表演上没有遗憾。从动画的舞台视觉呈现来看,动画表演是“模仿”的“模仿”,动画师们按照导演的意图和自身对角色的理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信马由缰的夸张,创造出人性与物性统一的动画角色,全面立体地进行拟人化创作,实现生命的幻像,开启一场潇洒驰骋的开放性的时空之旅。在这独特的时空中,动画表演是一种以时间为维度貌似不连续的表演,实质却是连续的悖反的表演。无声动画片和有声动画片因为声音元素的介入,动画表演前后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特征。西方动画表演中仿真的系统、弹性的系统的归纳,都不能全面、准确地构建动画表演的体系。动画表演的基础研究,初步地勾勒了动画表演体系轮廓,以创新性地构建动画表演体系为旨归。
张春[6](2014)在《中国电影短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起源于视镜,发展于短片。关注电影发展,自然离不开电影短片。电影短片不以长度占优势,却以实验探索特性自成一脉。从国外来说,奥斯卡金像奖和三大国际电影节等都设有短片单元,百余年的短片发展成绩明显;中国短片从《定军山》开始,一个世纪以来也渐成风景,特别是新时期后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投拍机制的变化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一股被称之为“短片”、“小电影”、“微电影”的电影短片浪潮正在中国两岸三地风起云涌:知名导演创作此起彼伏,底层大众尝试方兴未艾,各类原创大赛层出不穷,主流媒体和视频网站推波助澜。电影短片正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关注中国文艺发展,就不能漠视电影短片浪潮的蓬勃态势于不顾;关注中国电影短片,就应当进行整体式的研究,而非散片式的解读。为此,本文将中国电影短片置于全球电影和中国社会发展视阈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电影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中国电影短片进行艺术表征、发展脉络、创作机制、叙事策略、传播图景、发展得失等多角度、全景式的研究,努力挖掘出中国电影短片所具有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文化意义,切实强化电影批评的现实力量,弥补短片整体式研究的缺失,进而为中国电影短片研究和发展提供镜鉴与参考。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主要构架如下:第一章是“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这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电影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并介绍电影短片研究的现状与意义,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二章是“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主要从发展历程的角度,对中国电影中的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进行由点涉面的梳理,呈现电影短片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条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曾让无数人止步于现实的电影“导”“演”梦,在短片这里获得了实现的可能。这与法国新浪潮提出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和演员”异曲同工。本章包括“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三个方面。第四章是“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电影探索主要见于叙事的探索。本章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对电影短片的“时间”、“空间”和“视角”等叙事话语中的探索实验,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考量,藉此发现电影叙事发展的源泉和趋向,同时为结论部分的短片价值呈现打好伏笔。第五章是“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文化产业时代,票房高低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电影短片却因自身的形制短小,逐渐被院线所抛弃,呈现出微票房和零票房的现象。但电影短片的传播却表现出了新的特质。基于此,对其普适大众的传播内容、被院线抛弃到主动抛弃院线呈现分众传播的形态,以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众参与度较高的电影短片也是对“以票房论英雄”现象的一种反拨。第六章是“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主要从三种类型的短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由点到面的升华。当然,个案是类型发展的一个视点,通过个案分析延伸出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的艺术呈现,有助于深化并实现论文研究点与面的结合、纵与横的覆盖。第七章是结论部分。主要对中国电影短片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藉此指出电影短片的努力方向。此外,还对本文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有待继续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比如建构中国电影短片发展史、建设中国电影短片数据库和发布中国电影短片年度发展报告等。最后附录有整理的中国电影短片国际主要获奖情况、近两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名单,以及研究过程中制订的《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数据分析,便于形成研究总况。
郭晓明[7](2013)在《双足竞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研究双足竞步交叉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和运动控制为主要目标,设计了以A X-12+数字舵机为关节驱动元件的控制系统。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双足竞步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是双足竞步机器人软件程序方面的实现;三是建立了交叉足机器人模型,对该模型作了运动学解算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步态规划。首先,对双足竞步机器人进行了整体框架的设计,采用AX-12+数字舵机作为其关节部位,并对双足采用了交叉足的设计思路,而且双足足底黏上正胶胶皮,增加机器人双足与地的摩擦力,这种装配方式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稳定行走的能力。其次,对双足竞步机器人的软件程序和硬件电路系统进行了设计。硬件方面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硬件电路板分为了主控板和通讯板两个部分。主控板采用C8051F310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可以更好地与所用舵机进行结合使用。软件方面,利用上位机V C调试软件生成双足竞步机器人的步态数组,并结合下位机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对双足竞步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最后,论文重点对交叉足机器人做了步态规划。先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根据齐次变换得到运动学方程,对其进行了逆运动学的解算;针对三步走的步态将机器人的行走姿态轨迹转换成了关节转动角度的曲线;利用MATLAB软件对步态规划的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规划的可行性。
荀默涵[8](2012)在《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很多家庭产生了购买汽车的愿望和需求,从而促进了我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SUV车型越来越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最迅猛的部分。中国SUV市场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虽然给汽车行业各大厂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造成了行业内竞争的白热化趋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把握机遇,采用先进的汽车营销策略击败竞争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关注,并成功地转化为成交用户,使其产品得到认可,扩大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进一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各个汽车厂家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市场营销的经典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市场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STP理论以及市场营销4P经典理论,结合环境分析和市场细分结果,对上海大众途观现有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研究,概括总结出途观目前的营销实践,从而针对东北地区消费者的特点提出有利于途观营销开展的营销策略和营销实施保障措施,提高东北地区途观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刘云[9](2012)在《数字狂欢中的国家形象传达——《EVA》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文化比较》文中提出电子技术与影像技艺的进步,使数字狂欢变成了现实。动漫的影像传播以其直观与想象的双重优势参与了国家想象共同体的建构。2010年,中国以385部国产动画片的数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动漫作品作为对外传播和交流的新载体,表现出了旺盛的成长力。通过对《EVA》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两部作品文化谱系的解析,了解动漫影像在构建国家想象共同体时的特征。从产业拓展与价值愿景两个维度寻求文化自觉与国家形象传达的路径。
龙运荣[10](2011)在《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好似一个贪婪的“吸血鬼”,在全世界吞噬着一切传统的东西。在现代性的驱使之下,从17、18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此后,现代化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发展潮流,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作为现代性历史发展的本性和现代性构成的标准化判断,大众传媒成为了西方现代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代表性旗帜,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大众传媒不仅传播了现代科技信息,普及了现代教育,也拓宽了村民政治参与途径,唤起了村民的法制与维权意识,还加速了乡村城市化,促进了村民个人的现代化。大众传媒在带给人类全新文化形式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消解了村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促使了村民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蜕化,也促进了村民传统审美情趣与观念的流变,刺激了乡村消费主义倾向,还加速了村落传统习俗的转型,引起了民族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本文以一个湘西侗寨——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碧河村为个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传播学的量化研究两种主要方法,以民族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这个主题。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理论意义来看,本文是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回应,试图在民族学人类学与传播学两大学科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传媒研究与传播学的民族志方法提供参考;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并对大众传媒影响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与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以较为详实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对民族地区传媒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与大众传媒相关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文章还就民族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准确把握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时刻牢记大众传媒的神圣职责提出了建议,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田野调查点——碧河的历史沿革、自然生态、民族与人口情况的概述,重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简述了碧河的传统社会文化。第二章是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的描述,介绍了其传媒发展历程,并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则重点探讨了大众传媒影响下碧河社会文化的变迁,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提升部分,主要就大众传媒影响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机制问题进行了剖析,分别从符号、权力、资本、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对大众传媒进行反思。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该部分集中表达了全文基本观点,认为大众传媒是碧河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器,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碧河的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现代化是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大众传媒对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广泛而深刻的。然而,作为社会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在调控着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控。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就如一颗“深水炸弹”,它以其华丽的外表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茫茫大海中,一旦遇到恰当的“引爆水深”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巨大,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威力和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引信”的调控,其影响方式更具隐蔽性。这种“社会引信”就是隐藏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大众传媒既是现代性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性的代表性标志。大众传媒在我国现代性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庆幸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因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理论研究的贫弱,主流的大众传媒理论囫囵吞枣似地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但是当要用这些理论去解释中国风云变幻的传播现实时,往往陷于无语的境地。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则陷入教条和僵化,往往沦为国家舆论宣传的传话筒。因此,在我国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其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沦为了西方现代性领土扩张的工具。然而,现代性作为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的一支文明之花,是在西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浇灌之下长成的,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明之花,现代性对全人类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是,这支文明之花却可以有不同的绽放方式。换句话说,现代性应该有多元性而不是单一的西方特性。只有找到适合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地方性”现代性,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现代性的内涵,科学审视各民族现代化道路,客观评价大众传媒在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唯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性质、特点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二、国产类人型机器人登台亮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类人型机器人登台亮相(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目的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阐述 |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概述 |
第一节 科幻电影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中国科幻电影概述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主题特色 |
第一节 星际文明——文化与交流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机器与超人 |
第三节 生存环境——社会与自然 |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视听特色 |
第一节 数字画面技术 |
第二节 特色语言风格 |
第三节 情绪音乐模式 |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人物特色 |
第一节 平民英雄式的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式形象塑造 |
第三节 身体改造式形象塑造 |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叙事特色 |
第一节 叙事风格——空间 |
第二节 叙事建构——多重 |
第三节 叙事理念——多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
二、主体的客体化 |
三、客体的主体化 |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
一、交互与共享 |
二、离散与认同 |
三、适应与超越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章节 |
第一章 西影东渐与上海市影院业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影戏”传入 |
一、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概况 |
二、近代上海娱乐文化市场的形成与扩张 |
三、西影东渐:我国电影的传入与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市电影院业发展沿革 |
一、戏园、茶楼与正式影院的演进(1896-1908) |
二、电影放映市场的逐步形成(1908—1920) |
三、制片业的勃兴与影院业市场的鼎盛( 1920-1937) |
四、从“孤岛”繁荣到萎靡惨淡(1937-1945) |
五、抗战后重整复苏与短暂繁荣(1945-1949) |
小结 |
第二章 自我构建:上海影院业的内部管理及放映结构 |
第一节 影院的组织及管理 |
一、资本构成及经营方式 |
二、影院建筑及资材设备 |
三、影院院务管理 |
第二节 影院从业人员 |
一、经营者:从外商“一统天下”到华商“分庭抗礼” |
二、被雇人员:职工 |
第三节 影院轮次等级 |
一、影院轮次与空间分布 |
二、空间分布与观众消费能力 |
三、轮次等级与映片、效益 |
第四节 影片的租定与排映结构 |
一、片源:影片发行与租定 |
二、片权:放映权的争夺 |
三、院线制:排映与放映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观影秩序与政府监管 |
第一节 影院对观影之引导规范 |
一、“电影院中顶讨厌的事情” |
二、公德提示之“观影须知” |
三、影院内的日常冲突 |
第二节 政府管制与意识渗透 |
一、政府之电影院的管理 |
二、银幕监管之电影检查制度 |
三、党国形象与意识的银幕渗透 |
四、左翼电影 |
第三节 秩序构建与经营冲突 |
一、从“济济一堂”到“对号入座” |
二、“禁烟运动”与观影空间环境 |
第四节 秩序与市场:1940年代上海军人“看白戏”问题 |
一、“看白戏”之频现 |
二、免费观影政策与“看白戏”有禁无止 |
三、“金都血案” |
小结 |
第四章 行业自治与经营空间: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影院业公会的组建与治理结构 |
一、组建背景 |
二、从筹备到成立 |
三、组织机构与治理结构 |
第二节 影院业公会与行业经营环境整合 |
一、行业自律与行业服务 |
二、影院公会与票价调整、倒票等问题的处理 |
第三节 影院公会与行业政策环境的争取 |
一、影院公会对营业时间场次、执照查验等争取 |
二、影院公会与其他组织机构间的经济往来 |
第四节 影院公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参与 |
一、影院公会的政治参与 |
二、影院公会的文化及公益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影院业市场经营 |
第一节 观影观众 |
一、“看电影”的门径 |
二、“到影戏园去”:对观众的阶层分析 |
三、“出了影戏园后”:对影院文化的传导扩散 |
第二节 影院映片 |
一、英美外片的输入与垄断 |
二、上海制片业发展与国片放映 |
三、时局变动与映片题材变化 |
四、外片竞争与国片困境 |
第三节 票价 |
一、票价体系 |
二、票价、观众与消费能力的关系 |
第四节 广告宣传与民众观影消费 |
一、影片宣传:为影片找观众 |
二、筑梦空间:对影院的打造与宣传 |
三、电影广告中的问题与规范 |
四、电影宣传与观众观影心理 |
小结 |
第六章 影院与上海市民社会文化生活 |
第一节 影院的多维角色 |
一、娱乐休闲之所 |
二、摩登风尚源头地 |
三、社交网络联结点 |
四、社会教育空间 |
第二节 社会生态之呈现平台 |
一、传统与现代观念之碰撞转变:女明星从“低贱”到被“热捧” |
二、民族情感:辱华影片与民族话语 |
三、族群歧视:“假凤虚凰”事件 |
第三节 影院与看电影日常化的形成 |
一、日常生活与影片题材 |
二、电影文学、小说等传播媒介 |
三、市民生活与电影消费 |
四、影院之城市文化文本象征 |
小结 |
结语: 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的相互形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族文化资本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人的生计调适 ——以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中的少数民族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初识《云南映象》与“我看他人看我”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 |
三、云南民族文化展演中的“方舟效应” |
第一章 《云南映象》中少数民族演员的来源路径 |
一、传习馆中民族文化传承人的蜕变 |
二、大山中走出来的民间艺人 |
三、后续招募来的艺人和学院派 |
第二章 “推拉模式”下少数民族演员的生计转型 |
一、消费社会与大众传媒 |
二、被出售的肤色、身体和民族性 |
三、祖先的土地与现代企业 |
第三章 少数民族演员多维度的生计调适 |
一、置换中的他乡与故乡 |
二、台前幕后的民族关系 |
三、选择未来的出路 |
结语 |
附录1 对《云南映象》大型歌舞集中少数民族演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别样的“表演”—动画表演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难点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动画中有无表演:动画表演的存在 |
第一节 动画中存在表演 |
一、表演是否存在的两种观念论争 |
二、从动画的基本概念生发的讨论 |
三、动画表演的哲学与逻辑之起点 |
第二节 动画表演的民族性 |
一、中国动画表演的民族性 |
二、日本动画表演的民族性 |
三、美国动画表演的民族性 |
第二章 谁在动画中表演:动画表演的主体 |
第一节 动画中是人在表演 |
一、动画表演与人的主体身份 |
二、动画表演主体身份的变迁 |
三、动画表演中身体——主体 |
第二节 动画是人“映射”的表演 |
一、动画表演“体验”与“表现” |
二、动画表演中的演员与角色 |
三、动画表演中的心象“映射” |
第三节 动画表演中的辅助表演 |
一、摄影机的参与 |
二、分镜头的预置 |
三、剪辑中的再塑 |
第三章 动画表演的核心:动画表演的动作 |
第一节 动画表演的动作是什么 |
一、美术造型特质的动作 |
二、以帧为单位的虚拟幻象 |
第二节 动画表演的动作本体探究 |
一、静止、运动 |
二、想象的自由、规则的约束 |
三、艺术?技术? |
第三节 动画表演的动作再认识 |
一、感性与理性 |
二、程式与情感 |
第四章 动画表演的类型:动画表演的型态 |
第一节 递型动画表演 |
一、提拉式动画表演 |
二、摆拍式动画表演 |
第二节 绘型动画表演 |
一、绘型动画表演的发生 |
二、绘型动画表演的特点 |
第三节 创型动画表演 |
一、生成手段 |
二、艺术特征 |
三、传播媒介 |
第五章 创作过程视角的表演特质:动画表演的特征 |
第一节“演员”死了:独舞和群像 |
一、动画师作为第三者 |
二、跳进跳出的互动 |
三、众星捧月的独舞 |
第二节 没有遗憾的表演:碎片、修正和错位 |
一、始终化零为整的表演 |
二、可以无限修正的表演 |
三、声音画面分离的表演 |
第六章 舞台视觉呈现的表演特质:动画表演的特征 |
第一节 物我合一:模仿和萃取 |
一、拟人化的精准提炼 |
二、物性和人性的统一 |
三、生命幻像的实现 |
第二节 熟悉的陌生化:想象和夸张 |
一、天马行空的想象 |
二、信马由缰的夸张 |
第三节 动画表演的时空之旅 |
一、开放的时空 |
二、悖反的时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期刊索引中对研究有作用的论文目录 |
附录二 访国立台南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所长余为政教授录音整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电影短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 |
第一节 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 |
第二节 短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 |
第一节 故事短片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动画短片的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纪录短片的百年回眸 |
第三章 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 |
第一节 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 |
第二节 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 |
第三节 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 |
第四章 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从因果线性到逻辑繁复 |
第二节 从相对固定到变幻移转的叙事空间 |
第三节 叙事视角呈现从全知全能到限制叙事 |
第五章 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 |
第一节 传播内容:中国短片能够承受之重 |
第二节 分众传播:渐离院线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短片传播效果的闪回与解读 |
第六章 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 |
第一节 《老男孩》及其他故事短片的“情感”凸显 |
第二节 从《小蝌蚪找妈妈》看“画面”与“民族风” |
第三节 《颍州的孩子》之厚重与纪录短片的“真实”问题 |
第七章 结语:发展得失与努力方向 |
附录一 中国短片国际主要获奖一览 |
附录二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单(2012-2013) |
附录三 《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7)双足竞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1.1.2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
1.2.1 背景及意义 |
1.2.2 课题来源 |
1.3 交叉足机器人相关介绍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机器人结构简介 |
2.1.1 机器人驱动元件 |
2.1.2 机器人脚板简介 |
2.2 控制系统设计 |
2.2.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2.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2.2.3 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
2.3 小结 |
第三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电路的总体方案 |
3.2 主控板硬件电路设计 |
3.2.1 MCU 模块电路 |
3.2.2 电源稳压模块电路 |
3.2.3 舵机控制模块电路 |
3.3 通讯板硬件电路设计 |
3.3.1 232 通讯模块电路 |
3.3.2 电源稳压模块电路 |
3.3.3 舵机接口模块电路 |
3.4 小结 |
第章 双足竞步机人运动学计与步态规划 |
4.1 引言 |
4.2 齐次变换 |
4.3 双足竞步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 |
4.3.1 双足竞步机器人模型的建立 |
4.3.2 双足竞步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
4.4 机器人的运动学计算 |
4.4.1 站立腿的逆运动学计算 |
4.4.2 摆动腿的逆运动学计算 |
4.4.3 摆动腿的正运动学计算 |
4.5 交叉足机器人步态规划 |
4.5.1 姿态轨迹的规划 |
4.5.2 关节转动角度曲线的生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 |
5.1 VC 调试软件设计 |
5.2 下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5.2.1 C8051F310 的开发应用环境 |
5.2.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5.2.3 半双工 UART 通信 |
5.2.4 A X-12+机驱动程序 |
5.3 实际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系统模块总原图 |
附录二 分初始化源程序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8)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1 营销环境分析 |
2.1.1 宏观环境分析 |
2.1.2 竞争环境分析 |
2.1.3 SWOT分析 |
2.2 STP理论 |
2.3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第3章 上海大众及其途观概况 |
3.1 上海大众概况 |
3.2 途观概况 |
3.2.1 途观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3.2.2 途观的产品亮点 |
3.2.3 途观的市场表现 |
第4章 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
4.2.2 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4.2.5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4.3.1 企业文化 |
4.3.2 人力资源与管理能力 |
4.3.3 工艺设备资源与开发能力 |
4.3.4 资本资源与质量管理能力 |
4.3.5 途观的产品资源与竞争能力 |
4.4 SWOT分析 |
第5章 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目标与目标市场定位 |
5.1 营销目标 |
5.2 市场细分 |
5.3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4 目标市场定位 |
第6章 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 |
6.1 产品策略 |
6.1.1 产品组合策略 |
6.1.2 服务策略 |
6.2 价格策略 |
6.2.1 价格分析 |
6.2.2 定价策略 |
6.3 渠道策略 |
6.3.1 渠道结构 |
6.3.2 渠道管理 |
6.4 促销策略 |
6.4.1 广告策略 |
6.4.2 公共关系策略 |
第7章 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7.1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 |
7.2 划定责任区域管理 |
7.3 加强内训工作管理 |
7.4 制定积分奖励管理 |
第8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数字狂欢中的国家形象传达——《EVA》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文化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味深长的数据和动漫产业价值链 |
二、案例作品的产业贡献和文化谱系梳理 |
1. 残酷天使少年的“心灵补完”计划 |
2.“羊”、“狼”和谐的乌托邦设计 |
3. 虚拟社会部落的价值愿景 |
(1) 图腾寓意 |
(2) 伦理判断 |
(3) 价值愿景 |
三、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文化自觉 |
(10)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文化与传播关系研究 |
(二) 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变迁关系研究 |
(三) 简要评述 |
三、关键概念的解释 |
(一) 大众传媒 |
(二) 社会文化变迁 |
四、借鉴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借鉴的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六、可能的创新性 |
七、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美丽的侗寨——碧河 |
第一节 碧河的历史与生境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生态 |
三、民族与人口 |
第二节 碧河侗族的传统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从木叶传情到光电传播——碧河的媒介化生活 |
第一节 碧河的传媒发展历程 |
一、原始传媒 |
二、文字印刷传媒 |
三、电子传媒 |
四、网络传媒 |
第二节 碧河媒介化生活素描 |
第三节 碧河媒介化生活分析 |
一、受众 |
二、媒介使用概述 |
三、媒介使用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
一、生产方式转变 |
二、生活方式变迁 |
第二节 制度文化变迁 |
一、经济制度变迁 |
二、政治制度变革 |
三、教育制度更替 |
四、婚姻家庭嬗变 |
第三节 精神文化变迁 |
一、价值观念蜕变 |
二、健康观念凸显 |
三、维权意识增强 |
四、审美意识流变 |
五、风俗习惯转型 |
六、宗教信仰弱化 |
七、民族认同变化 |
小结 |
第四章 大众传媒的现代性反思 |
第一节 符号魅惑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传媒符号及其特点 |
二、传媒符号建构的意义 |
三、传媒符号魅惑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二节 权力裹胁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 |
二、国家操控下的传媒权力 |
三、传媒权力裹挟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三节 传媒资本合谋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二、传媒与资本合谋 |
三、传媒资本合谋使侗族社会文化低俗化 |
第四节 意识形态型塑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
二、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大众传媒 |
三、意识形态型塑引起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五节 “大众文化”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誓将媚俗化进行到底 |
二、“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催生的后果 |
三、“大众文化”冲击着侗族传统社会文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邀出席的学术会议 |
附录D 中国传媒人类学的建构 |
四、国产类人型机器人登台亮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D]. 李曜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D]. 庄蕊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民族文化资本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人的生计调适 ——以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中的少数民族演员为例[D]. 乔肖心. 云南大学, 2016(05)
- [5]别样的“表演”—动画表演基础研究[D]. 祝明杰. 上海大学, 2015(04)
- [6]中国电影短片研究[D]. 张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双足竞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郭晓明. 江西理工大学, 2013(04)
- [8]上海大众途观东北区域营销策略研究[D]. 荀默涵. 东北大学, 2012(05)
- [9]数字狂欢中的国家形象传达——《EVA》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文化比较[J]. 刘云. 当代电影, 2012(08)
- [10]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D]. 龙运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