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7U极向场电源实时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上[1](2021)在《EAST装置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在实验时超导磁体的温度监控是保证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原监控系统经过多年运行,系统出现老化和损坏,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因此,亟需一个全新、稳定、可靠的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保障EAST装置的运行安全。首先根据EAST装置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基于PLC和LakeShore Model 224 及 Module 240-8P 的总设计方案。其次,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核心搭建了氮温区的采集系统、选择LakeShore Module 240-8P 采集模块和 LakeShore Model 224 Monitor 仪器建立了氦温区采集系统。完成了 PLC程序编写与氦温区采集仪器参数的硬件设置。通过OPC协议实现与工控机的连接。然后使用LabVIEW作为上位机软件,完成功能模块软件编程,实现了氮温区温度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显示界面、报警界面、线圈电阻监控界面、线圈电阻历史查询界面、上传数据库和氦温区温度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界面、报警界面、上传数据库功能等各项功能。最后经过基础功能测试、通信测试、黑盒测试、台面测试几个步骤,完成系统实验前的测试。目前系统已经投入到实验运行中,运行结果表明,EAST装置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实现预期功能,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满足装置运行保护需求。
郭大鹏[2](2021)在《导体性能研究平台失超探测系统设计及相关实验》文中研究表明导体性能研究平台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可提供最高15 T背场的背景场磁体系统是该平台最核心的系统。背景场磁体系统通常运行kA级电流,储存着MJ能量,一旦发生失超,储存的能量将以欧姆热的形式转化为热量,损坏导体和设备,因此失超探测系统是背景场磁体系统必不可少的辅助系统。本文基于对背景场磁体系统结构和电磁参数的计算和分析、以及对CICC导体的失超仿真和分析,依据EAST装置、CSMC线圈和ITER合作项目的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设计了导体性能研究平台背景场磁体失超探测系统。除此之外,本文还开展了关于失超探测系统两个关键技术的探究。首先,从失超探测系统受到的干扰方面,本文开展了 Nb3Sn磁体磁通跳跃现象对失超探测系统影响的探究实验。根据磁通跳跃绝热稳定化理论分析高性能Nb3Sn磁体的磁通跳跃现象,并搭建高速采集系统实验平台开展探究实验,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了根据磁通跳跃现象对失超探测系统干扰的解决方案。其次,从新型失超探测技术方面,本文根据高温电流引线结构和运行的特点,依据高温超导失超传播特性的研究,结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空间连续性分布检测和完全避免电磁干扰的优势,提出了分布式光纤电流引线温度监测系统的构想,并开展了相应的测试。
陈远洋[3](2020)在《聚变堆装置极向场磁体馈电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托卡马克装置是目前最有希望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对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有着重要意义。极向场磁体系统是托卡马克中产生、维持和控制等离子体电流的关键子系统,对磁体线圈的电流及馈电设计是托卡马克放电实验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极向场磁体线圈与等离子体之间的电磁关系,对准雪花偏滤器位形放电极向场线圈电流的设计、线圈馈电方式的优化设计、等离子体交流放电极向场线圈电流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和创新如下:(1)推导了超导聚变装置等离子体平衡方程,建立等离子体电流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所有影响等离子体与极向场线圈电磁关系的参数。(2)研究了极向场线圈电流对等离子体位形的控制作用,通过求解单线圈电流扰动下的等离子体自由边界平衡问题,计算了等离子体位形与磁通分布对线圈电流的响应,通过拟合多线圈电流扰动下等离子体磁通分布的响应,优化了用于位形控制的等离子体磁通响应矩阵,证明了与目前计算响应矩阵的方法相比,其精度更高。(3)研究了不同等离子体位形参数对应的平衡极向场线圈电流,通过正交实验法,解决了准雪花偏滤器位形设计中遇到的极向场线圈电流过大的问题,发现了在设计放电平衡位形时,可以通过调整位形参数来获得预期的极向场线圈电流。(4)提出了一种极向场线圈分布式和集中式一体化的馈电电源设计方案,与每套线圈由单独的电源供电相比,通过添加快速响应的电源配合极向场主电源对多个外围极向场线圈供电,能提高其对等离子体垂直位移的控制能力,同时大大优化了电源配置。(5)研究了聚变装置交流运行模式,提出了电流密度翻转的等离子体平衡构建方法,通过改变多项式电流模型的参数,求解归一化等离子体平衡方程,可以获得不同的零电流等离子体平衡位形以及电流翻转时的等离子体平衡演化。以Jtext托卡马克为模型,研究了带铁芯托卡马克的固定边界平衡求解方法,并编写了计算程序,计算了电流翻转时的极向场线圈电流波形,提出了交流运行模式下的电源配置要求和配置方案。本文工作为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放电的极向场线圈电流与馈电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朱立志[4](2020)在《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与实现》文中指出偏滤器在托卡马克受控磁约束聚变装置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避免主等离子体与装置边界物理材料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降低杂质溅射及渗透,进一步也有助于提高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可以说,偏滤器位形是托卡马克实现高约束模式(H-Mode)的一个关键。目前世界上几个主流的托卡马克装置,如JET、EAST、HL-2A、DIII-D、KSTAR、ASDEX-U等,都选择了偏滤器位形。未来的托卡马克试验堆,如ITER和CFETR,也将在偏滤器位形下运行。因此,实现偏滤器位形,是解决未来聚变堆的关键物理和工程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J-TEXT(Joint Texas EXperimental Tokamak)托卡马克装置为研究平台,开发了偏滤器位形重建程序,并以程序计算的结果为指导,在J-TEXT装置的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偏滤器位形的运行。偏滤器位形的实现是J-TEXT装置的一大突破,为将来实现H-Mode并研究聚变堆相关的物理问题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J-TEXT的偏滤器位形的运行及控制,本文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开展了如下研究:在软件方面,在J-TEXT上建立了两套位形重建程序:平衡重建程序和电流丝边界重建程序。获得了J-TEXT托卡马克上不同放电位形的磁面分布。针对不同位形的给定平衡,通过反演模式得到的最外层闭合磁面与给定的一致,验证了平衡重建程序的自洽性。固定边界平衡的计算表明外部磁测量对等离子体内部电流分布不敏感,这为电流丝边界重建方法的使用提供了依据。采用固定电流丝模型对J-TEXT的不同位形进行了边界重建,研究发现单电流丝在圆截面限制器位形下的边界重建精度明显高于偏滤器位形,多根电流丝可以提高偏滤器位形的边界重建精度。适当增加电流丝个数,减小电流丝分布的半径,可以提高边界重建精度。使用电流丝法对J-TEXT的偏滤器位形进行了模拟,探究了可能影响偏滤器位形形成的各种因素及运行区间。结果表明限制器位置能明显影响偏滤器位形的形成,将限制器位置外移有助于形成偏滤器位形;当等离子体位置靠近高场侧时,双零位形的运行区间较大,靠近低场侧时,中间单零位形的运行区间较大。通过对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确定了偏滤器线圈电源所需要的大致参数运行范围,并为J-TEXT的偏滤器位形运行策略提供了思路。在硬件方面,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靶板的建设和用于位形诊断的硬件的建设。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X点位于高场侧,打击点在高场侧,为了避免损坏装置的第一壁,在真空室的高场侧进行了石墨靶板全覆盖。诊断方面,建设了专门用于位形重建的矩形磁探针阵列。该阵列由分布在真空室内壁上的26个二维磁探针组成,探针的有效面积使用赫姆霍茨线圈进行了标定。此外,还建设了位移测量探针和逆磁测量系统。位移测量探针可以用于J-TEXT的等离子体位置测量及控制,逆磁测量系统补偿了J-TEXT的纵场线圈扩散的影响,可以用于测量等离子体的储能,极向β,能量约束。在靶板、电源、诊断等各个子系统建设完成并经过调试之后,在J-TEXT上成功实现了高场侧中间单零偏滤器位形的放电,取得了高场侧中间单零偏滤器位形的初步实验结果并基于平衡反演程序进行了分析。并在该位形下,尝试了高密度放电实验和ECRH加热实验,获取了一些典型炮。
王琨[5](2020)在《大型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系统GJ级移能电阻的设计与研制》文中研究表明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omprehensive Research Facility for Fusion Technology,CRAFT)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国际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中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大功率移能电阻是其失超保护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根据CRAFT大型超导测试平台中最大2 H电感值,90 kA额定电流及10 kV额定电压的大型超导磁体参数,完成了失超保护系统GJ级移能电阻的设计、分析和研制。对比目前世界上其它大型超导聚变装置失超保护系统中移能电阻,研制的移能电阻具有最高储能密度、最低单位杂散电感,同时具有承载能量高、散热性能强和模块化组合结构等特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性如下:基于电、磁、热等多要素的综合研究,应用叠层式多模块结构设计思路,提出了具有90 kA/10 kV电气参数及300℃高温抵抗力的移能电阻模块矩阵式结构。应用反向叠层式电阻片的磁场互感优化方法,结合高能量密度下散热优化方法和复杂结构下空间磁场抵消方法,研究大电流变化率下的趋肤效应抑制,并利用复杂磁场中移能电阻互感耦合作用,在保证移能电阻高能量密度基础上,提出一种减小杂散参数的结构优化方法,解决了大功率移能电阻高储能密度、强散热性能以及低杂散电感等技术挑战和设计难点。通过对上述难点的研究,分析设计了整个GJ级移能电阻。在电磁应力、高温热膨胀和重力作用下,基于层间多绝缘支撑的设计方式,验证了复杂磁场下移能电阻的综合形变;基于移能电阻在高能量下的空间热分布及不均流和涡流下的温度变化,分析了高能量密度下的热稳定性;阐述了移能电阻杂散参数对失超保护的回路作用影响,确定杂散参数约束条件,并基于结构优化的电流路径,通过设计降低了移能电阻的杂散电感。在移能电阻研究和设计基础上,对失超保护回路换流技术、回路电流转移时序及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了基于人工过零回路换流技术的失超保护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失超保护系统复杂回路结构的杂散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和设计,为系统整体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通过上文对移能电阻的设计分析,制作了系列化移能电阻样机,通过有限元仿真与样机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验证移能电阻在极限参数下的动稳定性、热稳定性及杂散电感分布符合系统设计要求,具有高可行性和可靠性。
宋慧慧[6](2020)在《基于高速采集的等离子体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托卡马克装置多采用拉长位形等离子体放电,但是拉长截面的等离子体平衡位形具有天然的轴对称的垂直不稳定性,是造成大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EAST装置的被动结构对等离子体垂直不稳定性有缓解作用,但仍然需要距离等离子体更近、能力更强的内部线圈进行主动控制。在等离子体控制系统PCS中,通过电磁测量信号实时计算等离子体的垂直位移,并通过调节快控线圈IC电流对垂直位移的快速变化量进行主动反馈控制,每个控制周期中命令通过低延时网络RFM实时传送到快控电源端。等离子体垂直位移的控制能力与快控电源及系统响应速度有关,影响系统响应时间的因素包括电源本身的响应速度、PCS的控制周期、PCS与快控电源间的命令传输延迟等。随着快控电源的升级改造,电源本身的响应延迟减低到了100微秒左右,如何降低控制计算及命令传输时间成为了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为了实现等离子体垂直位移的快速控制,本课题不仅对垂直位移的采集和传输进行了设计,而且对等离子体控制系统中分离出的垂直位移快速控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DTACQ2106系列的高速同步采集设备ACQ424ELF-32,实现了50kHz的电磁测量数据的同步采集,并通过光纤传输卡实时传输到垂直位移控制子系统服务器,以20微秒的控制周期完成垂直位移的计算、滤波处理、PID反馈控制计算及命令发送,大大提高了控制计算和命令传输响应速度。根据系统实现的功能需求,对其进行了测试验证。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对系统的整体流程功能进行测试和对控制命令传输的延迟进行了测试,达到系统的设计目标。图[34]表[4]参[50]
方舟[7](2019)在《EAST信号可视化与数据处理的研究及其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EAST实验装置的深入进行,核心位置处加热温度越来越高,等离子体持续放电时间越来越长,各个系统的实验数据量越来越庞大。现有的EAST实验数据处理平台不能对大量工程信号进行单一实时监控。同时,也没有成熟的实验数据后处理功能,不能根据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来判断装置主机的运行状况。因此,需要一个新的工程信号实时监控与数据处理平台,不仅可以对工程信号进行有效监控,而且能够用来对海量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管理与分析处理。便于实验人员通过平台发布的信号波形和分析结果来判断装置主机的运行状况,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EAST核聚变实验数据的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完成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开发了一款新的Java Web应用程序,它通过自动编写Java服务器页面(JSP)和JavaScript代码来创建一个集信号实时监测和EAST磁体稳定性判断于一体的交互平台。平台由数据可视化、数据监控和离线数据分析三个模块组成。数据可视化和监控模块是基于Java的开源架构和Highcharts显示模块,其数据是从MDSplus数据库中获得的。2.针对EAST等离子放电实验期间产生的大量工程物理信号,实时采集等离子体放电信息和各个子系统所产生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数据信号。并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以Web和图形化方式搭建一个数据可视化交流平台,协助工程物理专家及时掌握EAST运行情况。3.开发一个集数据监控和报警于一体的数据监控模块,该模块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和信号报警子系统组成。利用MySQL数据库中数据实时刷新功能,将信号值同步显示到用户Web页面,不仅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传输到监控系统,还可以自动向用户提供EAST报警的反馈信息。4.通过现有成熟理论基础,深入研究EAST极向场线圈交流损耗和磁体电磁载荷产生的具体成因,在现有计算模型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并开发离线数据分析计算模块。实现在服务器中嵌入计算超导极向场线圈交流损耗和计算磁体电磁载荷的算法,并将算法分析结果再传递回客户端页面中。这些算法都是通过Java语言进行编写,电磁负载和交流损耗通过使用预先计算的交互矩阵对给定电流进行线性变换得到。图[50]表[5]参[52]
郑国镇[8](2017)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用是快速精准地对等离子体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并且涉及到多种控制算法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是托卡马克装置运行和深入的物理实验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控制系统通常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的复杂实时控制系统。实时控制技术是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数据采集、实时反馈计算、联锁保护、实时数据传输等功能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控制软件开发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灵活的跨平台、多线程、模块化的实时软件框架(JRTF)。该软件框架使用C/C++开发,可以运行于Linux、Windows、QNX操作系统,并且将各个功能模块封装成类,实现了多线程、线程调度、线程间通信、高精度定时器、日志、网络通信、数据库等功能。该软件框架在操作系统和控制算法之间建立了一个明显的边界,开发人员只需重点关注控制算法,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可以通过框架内提供的对象来实现。使用软件框架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使软件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并且该框架集成了 EPICS的核心功能,可以兼容其他基于EPICS的控制系统。等离子体控制系统是一个硬实时系统,为了提高JRTF应用的实时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Linux的实时操作系统,采用RT-Preempt patch的方案将普通Linux内核转变成完全可抢占式内核,大幅提高了系统响应的时间确定性。本文研究了Linux系统下的时钟、定时器、调度策略、电源管理等内容,在JRTF软件框架中集成了针对系统实时性的调校方法。本文针对实际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应用状况对实时Linux操作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做了详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T-Preempt patch的实时Linux系统的各项实时性能均满足等离子体控制的硬实时需求。本文以JRTF框架和实时Linux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新一代的J-TEXT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具体完成了以下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创新:采用NIPXI平台的硬件实现了全新的电源控制器硬件系统;结合JRTF框架,实现了 J-TEXT脉冲磁体电源控制软件的所有功能抽象,极大地提高了同类型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研究了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组建了星型拓扑结构的硬实时网络,可以实现微秒级别的数据同步;基于NI CompactRIO平台设计实现了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中的联锁保护系统;设计了分布式计算框架用来实现J-TEXT装置原有的等离子体控制算法,并且对新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整定;本文还针对未来的基于实时平衡反演的等离子体控制算法设计了集中式计算框架。新的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系统已经在2017年春季的J-TEXT工程测试中完成调试,运行良好,为未来进一步的先进等离子体控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所研究的实时控制软件框架以及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可以为其他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类似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单凤[9](2016)在《ITER极向场整流器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极向场变流器系统为其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极向场变流器系统为等离子体形成,欧姆加热以及位形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控制手段。极向场变流器系统在运行同时会产生海量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对改进极向场变流器系统及系统故障分析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开发出一套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对于整个极向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ITER采用CODAC(Control,Data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系统作为其中央控制系统。该系统为ITER装置及其各个子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本文通过分析CODAC系统框架,使用其提供的数据归档服务,并基于HDF5设计并开发出一套数据库系统,实现极向场变流器实验数据的有效存储,并提供相应数据的查看方式。极向场变流器产生的实验数据主要包括模拟信号,开关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四大类。该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使用CODAC提供的数据归档接口函数分别实现四种实验数据的接收,转发,并采用HDF5文件来存储不同的实验数据。数据库使用python中的natplotlib模块实现模拟信号、开关信号以及音频信号的波形绘制,可对波形进行放大缩小等相应的处理。同时实现了音频视频信号的播放。本文所实现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实验数据,为ITER极向场变流器的可靠稳定的运行以及故障分析提供了保障。此外,本文首次将HDF5文件应用于聚变领域,验证了该文件系统的可行性,对于其他聚变装置的数据存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磊[10](2016)在《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系统是核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托卡马克装置中。EAST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装置上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经过多轮的升级改造,最终具有12MW的高功率输出能力。大量的实验数据,测试结果,多次系统的维修、改造以及相关的技术更新和解决方案等信息,迫切需要建立一套ICRH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实验数据和系统状态相关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保存,以方便实验人员在交互平台实时查询、分析实验数据和对系统的下一步改进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在吸收消化国内外几个典型可控核聚变装置上的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优点的基础上,结合EAST装置上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的特点和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确定了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优化、数据服务、数据发布和交互平台;本文着重论述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优化和系统交互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分析ICRH数据采集系统的现状,通过线程阻塞、分时和统一数据传输协议的方法,解决了不同存储格式的实验数据传输到服务器集群问题、长脉冲数据采集问题和大数据传输的难点,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数据存储和数据优化需求入手,结合离子回旋波加热系统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模型,解决了数据库存储容量有限的难点和不同类型实验数据的保存问题。建立了服务器集群,服务器集群中的三个服务器在功能上相互弥补,优化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结构。为了满足实验需求,增强实验过程中的实时交互,使用了.NET Framework开发平台和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从软件功能、系统模块化和功能实现等方面出发,设计和实现了工作站交互平台、基于C/S和B/S架构远程访问平台;解决了实验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实验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在实时性、交互性和扩展性等方面满足了基本设计的要求。
二、HT-7U极向场电源实时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T-7U极向场电源实时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EAST装置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变装置研究现状 |
1.2.1 磁约束聚变装置 |
1.2.2 中国核聚变装置研究与EAST托卡马克装置 |
1.3 大型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监控系统需求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EAST装置磁体温度监控系统需求 |
2.2 信号类型及测量原理 |
2.2.1 温度信号 |
2.2.2 电阻信号 |
2.2.3 联锁保护及触发信号 |
2.2.4 纵场电流信号 |
2.3 监控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2.3.1 人机交互界面 |
2.3.2 数据存储 |
2.3.3 历史数据 |
2.4 整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氮温区磁体监控系统 |
3.1.1 硬件选型 |
3.1.2 氮温区监控系统硬件系统搭建 |
3.1.3 氮温区监控系统PLC程序设计 |
3.2 氦温区监控系统硬件搭建 |
3.2.1 硬件选型 |
3.2.2 硬件系统搭建 |
3.2.3 Model 224与Module 240-8P硬件参数设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
4.1 氮温区温度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4.1.1 数据传输 |
4.1.2 数据存储 |
4.1.3 人机交互界面 |
4.2 氦温区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4.2.1 数据传输 |
4.2.2 人机交互界面 |
4.3 时钟同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应用 |
5.1 基本功能调试及通信测试 |
5.1.1 氮温区监控系统测试 |
5.1.2 氦温区监控系统测试 |
5.1.3 监控系统与总控间的通信测试 |
5.2 黑盒测试 |
5.2.1 实时监控测试 |
5.2.2 参数设置测试 |
5.2.3 历史查询功能测试 |
5.2.4 报警功能测试 |
5.3 系统台面测试 |
5.3.1 台面测试内容 |
5.3.2 台面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5.4 精度测试 |
5.5 EAST实验期间运行状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导体性能研究平台失超探测系统设计及相关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导磁体失超、失超探测技术和失超探测系统概述 |
1.2.1 超导磁体失超 |
1.2.2 超导磁体失超方法 |
1.2.3 超导磁体失超探测系统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导体性能研究平台失超探测系统 |
2.1 导体性能研究平台 |
2.1.1 背景场磁体系统 |
2.1.2 背景场磁体系统CICC导体 |
2.1.3 背景场磁体超导材料特点 |
2.2 背景场磁体系统最易失超点分析 |
2.3 Nb3Sn导体失超仿真和分析 |
2.4 线圈失超分析 |
2.5 失超探测系统的概念设计 |
2.6 失超探测系统技术难点 |
2.6.1 同绕线研制 |
2.6.2 耐高温同绕线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Nb_3Sn磁体磁通跳跃现象研究 |
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3.2 磁通跳跃现象的理论分析 |
3.3 Nb_3Sn磁钵磁通跳跃实验方案 |
3.3.1 实验样品 |
3.3.2 实验平台 |
3.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4.1 磁通跳跃信号 |
3.4.2 励磁速率对磁通跳跃现象的影响 |
3.4.3 背景磁场大小对磁通跳跃现象的影响 |
3.5 实验结论 |
3.6 磁通跳跃对失超探测系统的影响和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布式光纤电流引线温度监测系统 |
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4.2 高温超导材料失超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
4.2.1 模型与计算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分析 |
4.2.4 电压检测和温度检测在失超传播上的应用比较 |
4.3 分布式光纤电流引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
4.3.1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原理 |
4.3.2 分布式光纤电流引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
4.4 分布式光纤电流引线温度检测系统影响因素 |
4.4.1 绝缘层对光纤检测的影响 |
4.4.2 传感光纤对局部温升的反应 |
4.4.3 Pashen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聚变堆装置极向场磁体馈电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受控核聚变与托卡马克装置 |
1.1.1 受控核聚变发展历史 |
1.1.2 托卡马克装置 |
1.2 托卡马克极向场磁体系统 |
1.2.1 磁体线圈分布与功能 |
1.2.2 磁体线圈电源 |
1.2.3 等离子体控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等离子体平衡方程与电流模型 |
2.1 Grad-Shafranov平衡方程 |
2.2 等离子体电流模型 |
2.2.1 GAQ电流模型和多项式电流模型 |
2.2.2 等离子体形状 |
2.2.3 等离子体电流剖面参数 |
2.2.4 等离子体电路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AST等离子体对极向场磁体电流的响应 |
3.1 等离子体自由边界平衡计算 |
3.1.1 格林函数计算 |
3.1.2 自由边界平衡计算流程 |
3.1.3 仿真计算程序 |
3.2 单线圈电流扰动下等离子体响应 |
3.3 多线圈电流扰动下等离子体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AST极向场磁体馈电优化 |
4.1 等离子体固定边界平衡计算 |
4.1.1 计算方法与程序 |
4.1.2 计算案例 |
4.2 准雪花偏滤器位形放电PF线圈电流优化 |
4.2.1 雪花偏滤器位形介绍 |
4.2.2 准雪花偏滤器位形打击点优化 |
4.2.3 准雪花偏滤器位形平衡设计 |
4.2.4 正交实验法 |
4.2.5 放电位形及PF线圈电流优化 |
4.3 极向场线圈馈电方式优化 |
4.3.1 PF线圈分布式和集中式一体化的馈电方式 |
4.3.2 不同放电模式等离子体参数对PF电流的影响 |
4.3.3 ITER PF线圈馈电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托卡马克交流运行极向场磁体馈电设计 |
5.1 托卡马克交流运行 |
5.1.1 实验研究背景 |
5.1.2 理论研究背景 |
5.2 J-text托卡马克 |
5.3 等离子体电流反向时的平衡位形构建 |
5.3.1 归一化G-S方程推导与求解 |
5.3.2 等离子体电流过零时的平衡位形 |
5.3.3 等离子体电流翻转时的平衡位形 |
5.4 铁芯托卡马克固定边界平衡计算 |
5.4.1 计算方法 |
5.4.2 等离子体电流过零时线圈电流计算结果 |
5.4.3 等离子体电流翻转时线圈电流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托卡马克简介 |
1.3 限制器与偏滤器 |
1.3.1 限制器 |
1.3.2 偏滤器 |
1.4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位形重建和控制 |
1.4.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位形重建 |
1.4.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位形控制 |
1.5 J-TEXT托卡马克与偏滤器位形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安排 |
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边界重建方法综述 |
2.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平衡理论 |
2.1.1 Grad-Shafranov方程 |
2.1.2 几个物理量 |
2.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边界重建方法 |
2.2.1 平衡重建法 |
2.2.2 电流丝法 |
2.2.3 环向多极矩展开法 |
2.2.4 局部场展开法 |
2.2.5 光学重建法 |
2.2.6 函数参数化法 |
2.3 本章小结 |
3 J-TEXT位形重建程序的建立及应用 |
3.1 平衡重建程序 |
3.1.1 J-TEXT极向场线圈及真空室 |
3.1.2 J-TEXT的铁芯模型 |
3.1.3 J-TEXT不同位形的平衡重建程序检验 |
3.1.4 固定边界平衡计算 |
3.2 电流丝边界重建程序 |
3.2.1 单电流丝模型 |
3.2.2 多电流丝模型 |
3.3 J-TEXT偏滤器位形的模拟 |
3.3.1 影响偏滤器位形放电的因素 |
3.3.2 各因素对偏滤器位形的影响模拟 |
3.3.3 偏滤器位形实验指导 |
3.4 本章小结 |
4 J-TEXT偏滤器靶板和磁诊断系统的研制 |
4.1 偏滤器磁体系统分析 |
4.2 高场侧靶板系统研制 |
4.3 偏滤器位形运行相关磁诊断系统研制 |
4.3.1 位移测量探针 |
4.3.2 罗柯线圈阵列 |
4.3.3 矩形磁探针阵列 |
4.3.4 逆磁测量系统 |
4.4 其它相关诊断简介 |
4.5 本章小结 |
5 J-TEXT偏滤器位形运行的实现 |
5.1 偏滤器位形的实现 |
5.2 基于平衡重建程序的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分析 |
5.2.1 结合芯部等离子体参数测量的平衡重建程序研究 |
5.2.2 偏滤器位形下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分析 |
5.3 偏滤器位形下的高密度放电 |
5.4 偏滤器位形下的ECRH加热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J-TEXT极向场线圈位置和匝数 |
(5)大型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系统GJ级移能电阻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可控磁约束核聚变 |
1.2 国内外相关聚变装置及CRAFT大型超导测试平台 |
1.2.1 国内外相关聚变装置 |
1.2.2 CRAFT大型超导测试平台 |
1.3 CRAFT大型超导测试平台失超保护 |
1.4 相关聚变装置及大型超导测试平台移能电阻 |
1.4.1 相关聚变装置移能电阻 |
1.4.2 CRAFT大型超导测试平台移能电阻 |
1.5 课题研究难点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移能电阻总体方案设计及动稳定性分析 |
2.1 移能电阻初步设计理论 |
2.1.1 移能电阻模块化分析 |
2.1.2 移能电阻材料选型 |
2.1.3 移能电阻动稳定性 |
2.1.4 移能电阻热分析 |
2.1.5 移能电阻杂散电感 |
2.1.6 多因素综合考虑 |
2.2 移能电阻整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
2.2.1 移能电阻初步结构 |
2.2.2 动稳定性分析研究 |
2.2.3 动稳定性实验验证与分析 |
2.3 移能电阻优化结构研究 |
2.3.1 结构优化计算与设计 |
2.3.2 优化结构动稳定性分析及验证 |
2.4 移能电阻优化结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能电阻散热分析与优化 |
3.1 移能电阻冷却方法比较 |
3.2 移能电阻散热性能研究 |
3.2.1 移能电阻散热性能分析 |
3.2.2 连接不均流下移能电阻温升 |
3.2.3 涡流损耗下温升影响 |
3.3 移能电阻散热研究分析与验证 |
3.3.1 单移能电阻模块散热性能及验证 |
3.3.2 移能电阻缩比堆栈散热性能及验证 |
3.3.3 移能电阻等比堆栈散热计算与分析 |
3.4 移能电阻优化结构散热研究 |
3.4.1 单移能电阻模块散热性能及验证 |
3.4.2 移能电阻缩比堆栈散热性能及验证 |
3.4.3 等比三移能电阻模块实验验证 |
3.4.4 移能电阻整体散热研究 |
3.5 优化前后移能电阻降温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能电阻杂散电感分析与优化 |
4.1 杂散电感对失超保护回路影响 |
4.1.1 杂散电感对真空开关影响 |
4.1.2 杂散电感对人工过零回路影响 |
4.1.3 杂散电感对爆炸开关影响 |
4.2 趋肤效应下杂散电感分析 |
4.3 单模块杂散电感分析与优化 |
4.3.1 单移能电阻模块杂散电感计算 |
4.3.2 单模块杂散电感优化 |
4.3.3 单模块杂散电感验证 |
4.4 移能电阻杂散电感整体分析与优化 |
4.4.1 等比系统整体杂散电感计算方法 |
4.4.2 缩比堆栈杂散电感计算与实验验证 |
4.4.3 整体移能电阻杂散电感 |
4.5 移能电阻杂散电感优化 |
4.5.1 优化结构移能电阻模块电感计算与实验验证 |
4.5.2 三等比电阻模块电感计算与实验验证 |
4.5.3 优化结构缩比堆栈电感计算与实验验证 |
4.5.4 优化结构的移能电阻杂散电感 |
4.6 优化结构前后杂散电感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失超保护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与回路设计 |
5.1 各聚变装置失超保护方案 |
5.2 回路换流技术分析与对比 |
5.3 失超保护系统设计方案 |
5.3.1 失超保护开关各阶段电流转移分析 |
5.3.2 失超保护系统总体方案及组成 |
5.4 回路电流连接设计与分析 |
5.4.1 大功率稳态直流连接排 |
5.4.2 非稳态电流连接排 |
5.5 失超保护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及回路参数研究 |
5.5.1 失超保护系统整体物理结构 |
5.5.2 失超保护回路参数研究 |
5.5.3 回路各时序杂散参数与其动作影响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高速采集的等离子体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核聚变研究 |
1.1.2 托卡马克装置 |
1.1.3 等离子体垂直位移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课题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高速采集的等离子体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硬件概要设计 |
2.3 系统软件概要设计 |
2.3.1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
2.3.2 系统软件开发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体垂直位移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1.1 模块概要设计及主要应用技术 |
3.1.2 模块功能实现 |
3.1.3 模块测试 |
3.2 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2.1 模块概要设计及主要应用技术 |
3.2.2 模块功能实现 |
3.2.3 模块测试 |
3.3 数据自动存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模块概要设计和主要应用技术 |
3.3.2 模块功能实现 |
3.3.3 模块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系统的测试 |
4.1 系统控制功能测试 |
4.2 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EAST信号可视化与数据处理的研究及其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核聚变研究现状及发展 |
1.1.2 聚变实验数据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TER可视化系统 |
1.2.2 NIF可视化系统 |
1.2.3 EAST可视化系统 |
1.2.4 J-TEXT可视化系统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EAST工程信号可视化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需求分析 |
2.2.1 问题描述 |
2.2.2 功能需求分析 |
2.3 EAST数据可视化平台设计 |
2.3.1 方案的框架设计 |
2.3.2 可视化方案的算法实现 |
2.4 EAST数据可视化平台关键技术 |
2.4.1 信号数据的存储 |
2.4.2 信号数据的读取 |
2.4.3 Web展示及脉冲数据显示 |
2.4.4 系统测试与评估 |
3 EAST工程信号监控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数据实时存储 |
3.2.1 工程信号的实时存储 |
3.2.2 脉冲数据获取 |
3.3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3.3.1 监控系统原理 |
3.3.2 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3.4 监控系统动态页面显示 |
3.4.1 无刷新页面显示 |
3.4.2 数据监控页面显示 |
3.4.3 应用实例显示 |
4 EAST工程信号后处理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体系统电磁载荷计算模块 |
4.2.1 计算磁体电磁载荷步骤 |
4.2.2 磁体系统电磁载荷算法 |
4.2.3 电磁载荷计算Web页面示例 |
4.3 极向场线圈交流损耗计算模块 |
4.3.1 交流损耗计算理论分析 |
4.3.2 极向场线圈交流损耗计算示例 |
4.3.3 计算交流损耗的Web页面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计算交流损耗部分程序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能和可控核聚变 |
1.2 托卡马克装置概述 |
1.3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控制 |
1.4 国内外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控制系统介绍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2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软件框架设计与实现 |
2.1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软件框架需求分析 |
2.2 J-TEXT实时软件框架 |
2.3 JRTF中的关键组件 |
2.4 JRTF关键技术 |
2.5 JRTF的编译和运行 |
2.6 JRTF图形界面 |
2.7 JRTF应用的部署 |
2.8 JRTF的跨平台实现 |
2.9 本章小结 |
3 Linux系统的实时性优化与调校 |
3.1 实时系统介绍 |
3.2 LINUX实时操作系统 |
3.3 实时LINUX系统的调校 |
3.4 JRTF在实时LINUX系统下的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J-TEXT等离子控制系统设计 |
4.1 J-TEXT等离子控制系统结构 |
4.2 J-TEXT磁体电源系统 |
4.3 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 基于PLC的本地保护系统 |
4.5 基于NI CRIO的联锁保护系统 |
4.6 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 |
4.7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算法的实现 |
4.8 新系统的部署与调试 |
4.9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ITER极向场整流器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能源危机与核能 |
1.1.2 托卡马克装置的发展 |
1.1.3 托卡马克装置主要部件 |
1.1.4 国内外主要脉冲实验数据管理系统及ITER数据解决方案 |
1.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ITER极向场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 |
2.1 ITER极向场变流器 |
2.1.1 ITER极向场变流器整体结构 |
2.1.2 ITER极向场变流器单元 |
2.2 ITER极向场变流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
2.2.1 ITER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
2.2.2 ITER极向场变流器控制系统及其信号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ITER极向场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
3.1 ITER极向场变流器数据归档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3.1.1 ITER数据归档系统的整体结构 |
3.1.2 ITER极向场变流器数据归档系统的整体结构 |
3.2 软件的选择 |
3.2.1 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安装 |
3.2.2 数据库的选择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归档系统中的数据模型 |
3.3.2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物理模型 |
3.3.3 数据库的数据类型和存储策略 |
3.3.4 数据库检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TER极向场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
4.1 模拟信号的存储和查看 |
4.1.1 模拟信号采集程序 |
4.1.2 数据的接收和存储 |
4.1.3 模拟信号的查看 |
4.2 开关信号的存储和查看 |
4.2.1 开关信号采集程序 |
4.2.2 开关信号的存储 |
4.2.3 开关信号的查看 |
4.3 声音信号的存储和查看 |
4.3.1 模拟音频数据的采集 |
4.3.2 音频信号的存储和查看 |
4.4 视频信号的存储和查看 |
4.4.1 图像数字化 |
4.4.2 视频信息的存储和查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传统能源VS清洁能源 |
1.2 国际磁约束核聚变装置 |
1.3 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之路 |
1.4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 |
1.5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EAST ICRH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与整体设计 |
2.1 典型的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
2.1.1 C-mod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
2.1.2 LHD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
2.1.3 JET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
2.1.4 DⅢ-D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
2.2 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介绍 |
2.3 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1 用户需求分析 |
2.3.2 控制需求分析 |
2.4 EAST ICRH数据与信息管理的现状 |
2.5 EAST ICRH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3.1 分布式数据采集与集中式数据采集 |
3.1.1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分析 |
3.1.2 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分析 |
3.2 ICRH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与设计 |
3.2.1 ICRH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 |
3.2.2 ICRH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3.3 ICRH数据采集网络架构和协议的选择与设计 |
3.3.1 ICRH数据采集网络架构的选择与设计 |
3.3.2 ICRH数据采集网络协议的选择与设计 |
3.4 ICRH大数据传输分析 |
3.4.1 线程阻塞与分时数据传输 |
3.4.2 单线程与多线程数据传输 |
3.4.3 Insert与SQLBulkCopy对比 |
3.5 ICRH数据采集实现 |
3.5.1 ICRH大数据整体传输的实现 |
3.5.2 ICRH分时分段数据传输的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与信息的存储与优化 |
4.1 数据存储需求分析 |
4.2 数据库选用分析 |
4.2.1 层次型数据库 |
4.2.2 关系数据库 |
4.3 ICRH数据库系统的选择与设计 |
4.3.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结构分析 |
4.3.2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结构分析 |
4.3.3 ICRH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设计 |
4.4 ICRH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实现与配置 |
4.4.1 数据存储设计 |
4.4.2 数据存储功能扩展 |
4.4.3 数据库优化处理 |
4.5 ICRH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实现与配置 |
4.5.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存储设计 |
4.5.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查询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与信息交互的设计与实现 |
5.1 发射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1 发射机监控系统的需求 |
5.1.2 发射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
5.1.3 发射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4 发射机监控系统的功能界面 |
5.2 基于C/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 |
5.2.1 基于C/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需求分析 |
5.2.2 基于C/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设计 |
5.2.3 基于C/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的实现 |
5.2.4 基于C/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的功能界面 |
5.3 基于B/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 |
5.3.1 基于B/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需求分析 |
5.3.2 基于B/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设计 |
5.3.3 基于B/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的实现 |
5.3.4 基于B/S架构的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的功能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HT-7U极向场电源实时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EAST装置超导磁体温度监控系统的研制[D]. 王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导体性能研究平台失超探测系统设计及相关实验[D]. 郭大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聚变堆装置极向场磁体馈电优化研究[D]. 陈远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4]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与实现[D]. 朱立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大型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系统GJ级移能电阻的设计与研制[D]. 王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基于高速采集的等离子体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宋慧慧.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EAST信号可视化与数据处理的研究及其软件开发[D]. 方舟.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D]. 郑国镇.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9]ITER极向场整流器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D]. 单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10]EAST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