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继电器的设计

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继电器的设计

一、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式继电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倪利伟[1](2020)在《基于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轮腿式车辆姿态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辆在非结构地形行驶时,姿态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重心严重偏移、驱动力丧失、侧翻等问题。悬架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车性能,主动悬架由于可以对车身姿态变化进行抑制,在改善乘坐舒适性以及车辆操控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慢主动悬架作为主动悬架的一种,在性能上接近全带宽主动悬架,而且在成本与能耗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慢主动悬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的慢主动悬架主要指混联式的慢主动悬架,由于阻尼器行程的限制,其在处理由非结构地形引起的车身姿态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串联式慢主动悬架则相对具有更大的伸缩行程,在进行大幅度姿态控制时存在一定优势。其次,针对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研究偏少,相关方面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模型降维、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等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最后,目前的慢主动悬架基本为面向轮式车辆设计,轮式车辆由于底盘结构的限制,导致其在非结构地形的姿态控制能力以及越障能力受限。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款具有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结构的新型四轮腿车辆(Four Wheel-Legged Vehicle,FWLV),并以理论研究、模型搭建、算法优化、控制器设计为基础开展了如下研究。(1)实验样车的提出。针对主动悬架实验样车不易获取的问题,基于电动伺服作动器设计了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样车。首先描述了串联式慢主动悬架以及轮腿结构的设计理念,其次对作动器、整车姿态以及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阐述,最后对整车结构强度进行校核,样车的搭建为后文的姿态控制实验提供了有力的平台。(2)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逆运动学控制。运动学控制虽然会忽略掉悬架系统的一些特性,但是其在处理由非结构地形引起的特种车辆(资源勘探车、月球车、火星车以及植保机械等)车身姿态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与优势。为了搭建整车逆运动学控制模型,首先将FWLV看作是由4条轮腿组成的并联机构,其次基于D-H坐标变换、齐次微分变换以及执行器模型推导出整车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逆运动学姿态控制模型,最后通过设计控制器围绕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串联式慢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搭建及参数不确定性分析。首先分析了搭建串联式慢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以及系统状态方程时存在的难点,其次通过矩阵增广、模型等效以及引入二阶低通滤波器成功搭建了其11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及具有30个状态变量的系统状态方程,并通过提出的执行器模型、地形估计模型与LQR控制器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最后通过设计具有抗抖功能的滑模控制器对系统引入的参数不确定性进行时域与频域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系统的模型降维。为了避免由于模型自由度高导致的控制器维数过高,以及由此引起的控制器过载问题,首先基于改进的天棚阻尼思想成功将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模型自由度由11个降为7个,系统状态变量也由30个降为14个,其次根据低自由度模型设计了低维控制器,最后将设计的低维控制器导入某款量产化的VCU,验证了所提降维思想与降维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何凌兰[2](2020)在《车辆复合式空气悬架协调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有效提高车辆悬架的动态性能,本文结合空气悬架及电磁式悬架作动器的工作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滚珠丝杠的复合式空气悬架作动器结构,该结构发挥了空气悬架可调高度的优势,以适应不同行驶工况,且在各高度下进行阻尼匹配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车辆悬架的动态性能。在分析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悬架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空气弹簧模型、滚珠丝杠模型以及路面不平度模型。根据复合式空气悬架的特点对车身高度模式和阻尼匹配控制目标进行了分析。为实现车身高度的准确调节,设计了基于电磁阀充放气的PID控制、模糊控制以及模糊PID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利用混合天地棚控制策略得到理想滚珠丝杠阻尼匹配参考电流,仿真分析了各高度模式下阻尼匹配的控制效果;设计了基于行驶工况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的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仿真分析了该协调控制策略在混合工况下的各项动态性能指标的均方根值。最后试制了复合式空气悬架物理样机并搭建了试验台架,对复合式空气悬架进行试验研究以验证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车身高度调节在模糊PID控制下基本消除了车身度控制过程中的振荡现象,而且车身高度变化值能够在准确达到目标高度变化值之后保持稳定;在各个模式下阻尼匹配控制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目标。混合工况下,复合式空气悬架多模式协调控制前后其簧载质量加速度的均方根值降低了20.68%,悬架动挠度的均方根值降低了16.06%,轮胎动载荷的均方根值降低了19.22%,悬架的动态性能有效改善。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可以有效实现对空气弹簧的充放气进而调节车身高度;在随机路面谱输入的条件下,与传统空气悬架相比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了 14.74%,验证了该复合式气悬架系统的有效性。

加磊磊[3](2020)在《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气源燃气机热泵以天然气为能源通过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系统运行。但是现有的热泵系统多以一个膨胀阀来实现制冷和制热工况的运行,其弊端在于当热泵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模式切换后,单个膨胀阀无法保证始终被安装在非常接近蒸发器入口的管路上,从而使得其中一种运行模式下的蒸发器换热效果变差,难以保证系统全年高效运行。此外,燃气发动机的余热在夏季全部被排放到环境中是一种浪费,而且在冬季若直接用于辅助蒸发时,性能比直接用于加热热水要差,由此可见,燃气发动机的余热利用模式和运行模式有待改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改进了运行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和配件选型,采用了三个热力膨胀阀和一个非标设计的翅片管式换热器,设计了电气控制系统,开发了一台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并针对所开发的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在全年运行工况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夏季工况运行时,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而在冬季工况运行时,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此外,发动机余热回收效果显着,在所有夏季工况下,系统PER1(考虑余热回收时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均比PER2(不考虑余热回收时的一次能源利用率)高,二者平均差值为0.59。可见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在夏季工况不考虑余热回收而单独制冷是不经济的。对于冬季而言,发动机余热可以有效克服冬季制热能力衰减的问题。因此,可以得出只有充分利用发动机余热才能体现出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的优越性。在过渡季节工况运行时,外部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冬季制热工况时基本相同。但是与冬季工况相比,机组的系统性能比冬季工况运行时要高,但是机组的吸、排气与冬季工况运行相比也高,在一味追求过高热水温度时,很容易引起系统出现一系列高压故障,因而在过渡季节供生活热水时,热水温度满足生活热水卫生要求便可,设定温度不宜过高。通过对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全年运行性能的实验研究发现,可见采用三个热力膨胀阀和一个非标设计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后,机组可以稳定运行,且一次能效平均值高达1.45,可以实现全年工况的高效运行。

杨成[4](2020)在《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与技术的发展,精密的电子电力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环境、生产环境对供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这些高精度仪器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设计了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以此来提升国产化的竞争力,做出新的突破。通过对国内外直流电压源产品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产品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基于实际应用背景,为实现电源系统功能需求,首先对其整体实现结构及路线进行方案确定,硬件上采用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回读测量模块的模块化结构,软件上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的可分离式结构,最后通过接口及相应的接口协议将各模块连接成一整个系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的可程控的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主控模块采用ARM+FPGA+MCU控制方式:ARM主要用于命令的收发,信号获取和处理,数据校准与滤波;FPGA控制DAC程控输出、控制ADC采集以及实现可靠的数字逻辑转换与时钟输出;单片机作为辅助控制扩展接口,协助ARM和FPGA完成部分控制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2)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稳压+线性稳压的二级稳压结构,开关稳压作为前级结构主要实现交直流的转换以及直流电源的初步稳压,线性稳压模块作为后级结构主要对前级输出电压进一步滤除纹波、功率放大以及回馈稳压,以实现可程控输出高精度稳压直流信号。(3)测量模块使用差分模拟通道的调理电路设计方案和高精度A/D转换器电路设计,采用集成多通道的Σ-Δ类芯片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满足输出回采显示以及外部信号的高精度可靠测量。(4)软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是满足驱动其他模块,满足上位机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电源模块和回读测量模块的软件控制、数据滤波、误差校准等行为。上位机软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程控以及测量系统的数据实时显示。(5)为验证设计结果的稳定性及精度,最终根据功能模块的仿真测试及搭建平台实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项仿真结果及测试指标均满足其性能要求。

邹鹏[5](2020)在《一种新型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正向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CVVL)技术通过改变进气门升程和开启持续期控制进气量和负荷,从而取消节气门,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的泵气损失,是提高发动机部分负荷性能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工程应用的机械式CVVL技术解决方案需要配合液压式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VVT)技术使用,系统跟随性差,响应速度慢,机构庞大,成本昂贵,控制策略复杂,开发周期长。为此,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自调节气门正时功能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 and Timing,CVVLT)系统。该系统通过调节凸轮轴枢轴中心来改变气门的动作,利用一个调节电机同时控制气门升程和正时,取消了进气液压VVT,具有简单小巧、稳定可靠、成本低廉和响应迅速等优点。本文针对CVVLT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原机GT-power模型,通过性能仿真初步确定气门升程曲线的主要参数,基于提出的结合性能仿真的型线设计方法对CVVLT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正向开发。综合GT-suite中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和GT-Power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对设计型线进行了优化和验证。型线优化设计的结果与设计目标值吻合良好,进气门动力学参数与原机相当,CVVLT发动机性能预测结果符合预期。成功制造和搭载了CVVLT系统,通过缸盖冷机试验平台对设计方法和CVVLT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符合预期。(2)开展了汽油机泵气损失的形成机理分析,并对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泵气损失共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原机与CVVLT原理样机的泵气损失理论极限。基于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台架试验结果,围绕汽油机经济性分解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影响的量化分析,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与原机相比,CVVLT原理样机采用气门升程控制负荷,由于部分负荷没有了节气门的节流损失,进气压力更高,泵气损失降低明显。发动机转速为1500r/min、2000r/min和3000r/min时,泵气损失分别较原机最多降低了23%、25%和22%,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2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2bar和3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2bar工况的有效热效率分别较原机提高了6.9%和8.1%。(3)基于原机一维仿真模型、设计结果和试验结果,搭建了CVVLT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CVVLT发动机进气门正时对换气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推迟CVVLT发动机部分负荷的进气门开启时刻,进气过程气门内外压差增大,进气流速增加,气缸容积增大,进气量增加。较大的气门升程可以减小气门的局部节流损失和推迟气门关闭时刻。基于该结果对CVVLT发动机的小负荷工况正时和升程进行了匹配优化,优化结果降低了1%到2%的燃油消耗率。(4)搭建了CVVLT发动机Converge三维仿真模型,开展了CVVLT原理样机进气门正时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部分负荷工况下推迟CVVLT发动机的进气门开启时刻,进气过程中缸内滚流比和湍动能都得到增加。CVVLT发动机进气门关闭后,活塞继续下行会使湍动能不断耗散,当进气门关闭时刻提前时,进气后期活塞继续下行的距离更长,湍动能的耗散时间更长。此外,CVVLT发动机进气门越早关闭,缸内的滚流比更小,缸内流场更趋向于无序状态,更多的气体分子碰撞在缸壁上,气体分子之间的粘性耗散更多,气缸内的湍动能耗散地更快。因此,气门越早关闭,点火时刻的湍动能越弱,湍动能集中的区域也离火花塞越远,点火后火焰传播速度越慢,燃烧持续期越长。由于CVVLT发动机采用进气门早关策略,所以燃烧持续期比原机更长。本文的研究扩展了CVVL技术的实现形式,深入揭示了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的改善效果,明确了CVVLT原理样机的优化方向,为CVVLT系统的工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苏世杰[6](2018)在《船舶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应急拖带装置是一套安装在船艏及船艉的拖带装置,其作用是当船舶发生意外时,能够快速、方便的连接到拖轮,并由拖轮将失事船舶拖离现场,从而减少事故恶化的程度。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要求所有2万载重吨及以上的新建造和现有油船,均应在其艏艉两端安装应急拖带装置。作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关键设备,应急拖带装置不仅需要通过相关船级社的型式认证,还应在出厂前进行整体与单元强度试验,以确保产品合格。目前国内尚不具备完整的应急拖带装置型式及出厂试验的能力,这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应急拖带装置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因此相关试验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在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对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IMO指南要求,分析了不同拖带角度下应急拖带装置的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应急拖带装置型式试验方法,通过在导缆孔下布置斜台并采用强力点单独加载的方案,不仅可准确模拟最危险的拖带工况,而且将试验时所需的空间多角度加载转化为平面加载,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试验平台的设计难度,目前该方法已列入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指南》2015版。2、创新设计了一种T型卧式试验平台总体布局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多部件组合强度试验所需的平面90°加载与单元部件强度试验所需的直线加载两种工作模式的任意切换,具有通用性好、使用方便的优点;针对超大型试验平台建造成本高、机身刚性差的难题,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由钢结构件-混凝土复合而成的卧式机身结构形式,并成功的解决了两种材料的变形协调问题,与现有卧式机身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表明,其具有可靠性高、建造成本低的优点。3、结合试验平台被控对象分散、不同试验时被控对象数目及控制逻辑差别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测控系统,有效的提高了测控系统的可靠性与柔性;针对应急拖带装置试验与准备周期长、系统能耗高的特点,创新提出了一种双泵双阀并联液压加载系统方案,与现有液压加载系统方案相比,其在控制精度、能耗及构建成本方面均具有显着优势。4、针对应急拖带装置各组件刚度差异大的特点,建立了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在正向力加载及反向力加载时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被试对象负载刚度的变化对力控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负载刚度大范围变化时,力控系统的固有频率、负载阻尼与等效阻尼比、上升时间、最大超调量等特征参数均会发生显着的改变,从而造成系统控制性能的大幅下降。5、为了抑制被试对象刚度的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高试验平台力控系统的控制品质,进行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并推导了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分母分子相对阶数为1时的自适应控制律;为了更加准确、快速的构造出具有特定性能的参考模型,创新提出了增加零极点法、频率响应法等两种参考模型构造方法,给出了具体算例并对两者的构造效果与适应条件进行了讨论。6、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结合理想电液伺服试验机力控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了负载刚度自适应控制器,并采用频率响应法构建了具有最小拍响应特性的参考模型;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不同的负载刚度下均可较好的跟踪参考模型的输出,系统的力控精度相比常规的PID控制算法有了较大的提高。7、为了解决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流程复杂、测试脚本编制困难且易出错的难题,在考虑各个单元测试活动间的路由逻辑关系及测试资源的变化对测试流程影响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约束的测试流程工作流模型,并构造了测试流程正确性验证算法;进一步构建了试验平台测试系统框架,开发了原型测试系统并进行了成功应用,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测试系统能够对复杂的测试流程进行有效的描述与验证并实现流程驱动的测试过程控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应急拖带装置的强度试验效率并避免差错。

游志宇[7](2015)在《PEMFC混合动力叉车能量管理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物流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料搬运叉车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面对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诸多问题,众多企业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低碳物料搬运叉车的研究与开发,研发清洁、无污染、噪声低、能源利用率高的新能源叉车成为未来叉车发展的新方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由于具有运行温度低、功率密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的特点,被视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适用于混合动力叉车动力源。本文主要对PEMFC混合动力叉车动力系统总体方案、空冷自增湿PEMFC最优控制方法、PEMFC级联DC/DC变换器、PEMFC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展开了理论研究,设计了PEMFC混合动力叉车硬件系统,构建了PEMFC混合动力叉车样车,验证了提出的混合动力系统方案和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PEMFC混合动力源、混合动力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PEMFC混合动力叉车动力系统总体方案,并给出了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单元结构、动力系统结构布局、氢气供应系统构成。(2)针对空冷自增湿PEMFC内部结构特征、PEMFC电堆最优控制,搭建了空冷自增湿PEMFC测试平台,给出了测试平台系统结构框图。针对搭建的测试平台提出了测试平台启停控制策略及测试软件控制流程,并采用LabVIEW设计了测试平台控制软件。(3)在搭建的测试平台上对混合动力叉车用空冷自增湿PEMFC电堆进行性能测试,获得了各测试电流点输出电压最高时对应的电堆温度数据。并采用多项式函数拟合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电堆输出电流Iout与电堆最优工作温度Topt的关系表达式,为后续空冷自增湿PEMFC最优温度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了参考温度计算方法。(4)在对模糊逻辑、PID、模糊-PID、自适应模糊PID电堆最优温度控制进行理论分析与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预测负反馈(SPreNFC)的系统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能提前预测被控对象变化,具有响应快速、调整时间短、超调量小的特点,弥补了常用温度控制方法存在调节时间长、超调量大的不足。通过与其他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SPreNFC控制方法的优越性。(5)分析了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针对PEMFC混合动力叉车系统特性的控制策略,并在PSIM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设计实现了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硬件,为后续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及样车研制提供基础。(6)为防止PEMFC损坏、保证PEMFC系统稳定运行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流跟随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及其改进控制策略,并搭建了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测试平台进行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电流跟随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基本实现了混合动力各能量源的合理分配,有效抑制了在负载功率突变时尖峰电流的产生,保证了PEMFC输出电流平稳,使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延长了PEMFC的使用寿命。(7)设计了PEMFC.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硬件,构建了PEMFC混合动力叉车样车。采用Visual C++多线程技术,设计了各硬件单元的远程监控测试终端程序,对设计的硬件进行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各硬件单元功能完善、性能优越,满.足PEMFC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要求。构建的样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实用、有效,研发的PEMFC混合动力叉车样车运行性能优越,各混合动力源工作正常,具有较高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徐连洲[8](2014)在《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复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的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交流接触器是低压配电、自动控制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控制开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分合闸时产生的断续电弧和强烈电弧使其自身的电寿命严重缩减,束缚了其发展。复合式交流接触器通过晶闸管实现了瞬间分流,有效的减轻了分合闸瞬间电弧对主触点的侵蚀。而实际应用中发现,晶闸管难以承受较大(dv/dt)而容易击穿短路或断路损坏,导致电机负载出现断相或短路等故障,给输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本文设计了新型复合式交流接触器,增加了晶闸管故障诊断功能。控制器采用TI公司生产的TMS320F28335作为主控芯片,硬件结构包括电磁线圈激磁模块、过零检测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eCAN通信模块等;软件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了智能激磁、电网信号采集、过零点捕获、分合闸控制等功能。通过FIR线性窄带数字滤波器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处理,有效的降低了谐波干扰,采用分裂基FFT算法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为了便于远程监测与控制,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人性化上位机界面。最后,对实验样机进行了大量实验,验证了本复合式交流接触器可实现分合闸无弧化,并能够迅速诊断晶闸管故障,切除分流支路。

张留忠[9](2010)在《汽车LED转向灯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文中提出伴随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信号灯的正常工作,可以保证驾驶员能及时给出行车信号和在夜间行车的良好视野范围。而车用LED恒流驱动电路是目前汽车照明应用中的热点,一个输出稳定的恒流LED驱动是整个汽车LED照明系统性能的前提。由于LED驱动输出特性取决于LED的特性及驱动芯片,因此本文从LED发光原理出发,分析了高亮LED的发光机理,据此设计了相应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满足汽车电子应用环境要求。目前,车用恒流LED驱动电路的设计和研究已成为汽车照明市场的研究热点。论文从LED的发展现状出发,选择合适的LED作为实验对象,介绍了LED照明的特点和LED光学特性参数。对照明驱动的典型电路、集成电路进行了系统总结,基于芯片MAX16823和Boost升压电路设计了一款汽车LED转向灯恒流驱动电路,并详细描述驱动电路的设计过程。电路采用通用的集成芯片,结构简单,完成了一个高性能的车用LED恒流驱动电路,具有闪光频率稳定、恒流输出、电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纹波小、噪声低以及LED开路检测和保护功能,可应用于汽车高亮度LED照明系统中。通过对驱动电路仿真波形和数据的分析,设计驱动电路能实现恒流输出,电流精度控制在±0.3%以内,闪光频率80次/分且闪频稳定达到设计要求。与同类设计的电路相比,该驱动电路有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等优点。整体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完成了设计功能,达到了设计目标。

周俊杰[10](2010)在《新型抽油机用复合式永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与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而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目前,国内油田抽油机装备数量巨大,用电量基数可观,而这些装备大多为传统设备,系统远行效率低下,因此,急需大力开发抽油机节能技术。高效节能“复合式永磁电机”可以在低速情况下输出大扭矩直接驱动抽油泵进行工作,从而实现电动机对抽油泵的直接驱动模式(直驱式抽油机系统)。由于采用了直接驱动结构方式,取消了中间多级传动机构,使得整机效率大为提高。节能型抽油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工作围绕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高效节能永磁电机研发”科研课题内容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复合式永磁电机的结构特点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削弱电机齿槽转矩的综合措施,并应用于电机设计。研究永磁电机的各种驱动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性能的Matlab仿真比较,重点实现复合式永磁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设计基于DSP的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研制“复合式永磁电机测试系统”,采用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构建电机运行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并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编写数据处理软件。测试系统通过权威机构检测,实际应用于复合式永磁电机的性能测试工作。

二、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式继电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式继电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轮腿式车辆姿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动悬架研究现状
        1.2.1 悬架系统概述
        1.2.2 慢主动悬架研究现状
    1.3 主动悬架姿态控制研究概况
        1.3.1 主动悬架姿态控制算法研究
        1.3.2 其它典型姿态控制研究
    1.4 课题的提出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具有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系统的轮腿样车提出
    2.1 引言
    2.2 具有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系统的轮腿结构提出
    2.3 具有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结构的四轮腿车辆设计
    2.4 整车CAN通讯设计
    2.5 电动伺服作动器控制模型搭建
    2.6 轮毂电机的驱动控制
    2.7 结构强度校核
        2.7.1 .静态受力分析
        2.7.2 .动态受力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串联式慢主动悬架逆运动学模型搭建及姿态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速度逆运动学模型
    3.3 基于速度逆运动学的姿态跟随控制
        3.3.1 姿态跟随联合仿真
        3.3.2 姿态跟随实验
        3.3.3 姿态跟随结果分析
    3.4 基于速度逆运动学的动态姿态控制
        3.4.1 动态姿态控制联合仿真
        3.4.1.1 非结构地形与仿真模型搭建
        3.4.1.2 仿真结果分析
        3.4.2 动态姿态控制实验
        3.4.2.1 非结构地形搭建与控制器设计
        3.4.2.2 实验结果分析
        3.4.3 基于振动台的姿态控制频域分析
        3.4.4 野外非结构地形姿态控制频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串联式慢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搭建及姿态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11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搭建
    4.3 LQR控制器设计与地形估计
    4.4 动力学模型有效性初步验证
        4.4.1 仿真分析
        4.4.2 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姿态控制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滑模控制器预备知识
        5.2.1 滑模变结构基本思想
        5.2.2 滑模面的设计
        5.2.3 控制输入的设计
    5.3 具有抗抖动功能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提出
        5.3.1 求取滑模面系数矩阵
        5.3.2 确定等效速度控制输入
    5.4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5.4.1 联合仿真
        5.4.2 实验分析
        5.4.3 频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模型降维的姿态控制研究
    6.1 引言
    6.2 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模型降维
        6.2.1 模型降维思想描述
        6.2.2 基于天棚思想的模型降维
        6.2.3 天棚-PID控制器设计
    6.3 基于模型降维的控制器性能验证
        6.3.1 全维模型与降维模型姿态控制结果对比
        6.3.2 模型降维后的频响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车辆复合式空气悬架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空气悬架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与动力学建模
    2.1 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与原理
    2.2 复合式空气悬架动力学模型建立
        2.2.1 二自由度悬架动力学模型
        2.2.2 空气弹簧数学模型
        2.2.3 滚珠丝杠数学模型
    2.3 路面不平度输入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复合式空气悬架车高控制与阻尼匹配控制仿真
    3.1 确定控制目标
        3.1.1 车身高度模式划分
        3.1.2 阻尼匹配控制目标
    3.2 车身高度控制仿真分析
        3.2.1 电磁阀充放气模型建立
        3.2.2 车高控制策略设计
        3.2.3 仿真结果分析
    3.3 滚珠丝杠阻尼匹配控制
        3.3.1 基于天地棚控制的参考电流确定
        3.3.2 不同模式下阻尼匹配控制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行驶工况的复合式空气悬架多模式协调控制仿真
    4.1 多模式协调控制方案
    4.2 行驶工况判别条件
        4.2.1 车速阈值
        4.2.2 路面等级阈值
    4.3 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4.4 多模式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4.4.1 混合路面工况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复合式空气悬架台架试验
    5.1 悬架台架试验系统组成
    5.2 空气悬架台架试验
        5.2.1 高度调节试验
        5.2.2 动态特性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系统原理设计
    2.1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制冷原理设计
    2.2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制热原理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设备选型
    3.1 压缩机的选型及计算
        3.1.1 外部设计工况的确定
        3.1.2 制冷循环设计及计算
        3.1.3 压缩机的选型及技术参数
    3.2 换热器的选型及计算
        3.2.1 冷凝器的选型及计算
        3.2.2 蒸发器的选型及计算
        3.2.3 换热器冬季热负荷校核
    3.3 节流装置的选择
    3.4 制冷剂管路
    3.5 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及管件的选择
        3.5.1 贮液器
        3.5.2 油分离器
        3.5.3 气液分离器
        3.5.4 干燥过滤器
        3.5.5 视液镜的选择
        3.5.6 供液电磁阀的选择
        3.5.7 四通换向阀的选择
        3.5.8 管件的选择
第4章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4.1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4.1.1 CPU与I/O模块选型和地址分配
        4.1.2 电器元件及采集设备选型
    4.2 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4.2.1 系统运行逻辑及编程说明
        4.2.2 物联网屏组态与云组态介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实验分析
    5.1 夏季工况运行实验分析
        5.1.1 实验数据处理
        5.1.2 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1.3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1.4 蒸发器进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 冬季工况运行实验分析
        5.2.1 实验数据处理
        5.2.2 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3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4 冷凝器进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 过渡季节工况运行实验分析
        5.3.1 实验数据处理
        5.3.2 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3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4 冷凝器进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 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对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介绍
    2.2 需求分析
        2.2.1 功能需求
        2.2.2 性能需求
    2.3 系统整体结构方案选择
    2.4 系统方案重难点分析
    2.5 硬件总体方案
    2.6 软件总体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3.1.1 EMI滤波电路
        3.1.2 整流滤波电路
        3.1.3 功率变换电路
        3.1.4 PWM调制
    3.2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
        3.2.1 功率放大
        3.2.2 档位切换电路
        3.2.3 反馈回路
        3.2.4 DAC电路设计
    3.3 电路保护及散热
    3.4 数据回采及测量电路
        3.4.1 调理电路
        3.4.2 ADC电路设计
    3.5 多核主控系统电路设计
        3.5.1 ARM控制电路
        3.5.2 FPGA控制电路
        3.5.3 单片机控制电路
        3.5.4 多核控制
    3.6 显控平台
    3.7 外部扩展及接口电路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逻辑与软件设计
    4.1 整体软件结构方案
    4.2 主控程序分析
    4.3 稳压源模块软件
        4.3.1 数模转换逻辑分析
        4.3.2 SPI传输
    4.4 回读测量模块逻辑分析
        4.4.1 模数转换逻辑分析
    4.5 串口通讯程序
    4.6 数字校准分析
    4.7 上位机通讯程序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系统测试
    5.1 电源模块测试仿真
        5.1.1 EMI滤波电路仿真
        5.1.2 整流滤波电路仿真
        5.1.3 功率放大电路仿真
    5.2 测量模块测试仿真
        5.2.1 调理通道测试
    5.3 系统数据性能测试
        5.3.1 测试环境与设备
        5.3.2 电源输出稳定度测试
        5.3.3 电源输出精确度测试
        5.3.4 测量稳定度测试
        5.3.5 测量精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一种新型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正向开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VVL技术概述
        1.2.1 CVVL技术原理
        1.2.2 CVVL技术的优势
    1.3 CVVL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平台的搭建
    2.1 引言
    2.2 台架试验平台
        2.2.1 试验发动机原机介绍
        2.2.2 CVVLT原理样机介绍
        2.2.3 发动机的台架测试系统
        2.2.4 台架试验内容
        2.2.5 数据处理
    2.3 缸盖冷机试验平台
        2.3.1 气门机构性能综合检测装置
        2.3.2 检测装置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2.4 GT-Power一维仿真平台
        2.4.1 GT-Power软件
        2.4.2 原机一维仿真模型
        2.4.3 CVVLT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
    2.5 Converge三维仿真平台
        2.5.1 Converge软件
        2.5.2 湍流模型
        2.5.3 燃烧模型
        2.5.4 传热模型
        2.5.5 边界条件和模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CVVLT系统的正向设计
    3.1 引言
    3.2 CVVLT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3.2.1 CVVLT机构的基本结构
        3.2.2 CVVLT升程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
        3.2.3 CVVLT机构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2.4 CVVLT系统的气门正时调节原理
        3.2.5 CVVLT系统与Valvetronic系统对比
    3.3 CVVLT系统关键零部件的正向设计
        3.3.1 基于数值模拟的气门运动参数确定
        3.3.2 中间摇臂型线的设计
        3.3.3 凸轮型线的重建
        3.3.4 基于数值模拟的型线优化
        3.3.5 系统功能性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传统汽油机的换气过程
        4.2.1 充量系数
        4.2.2 泵气损失
    4.3 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换气过程
        4.3.1 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泵气损失
        4.3.2 泵气损失理论极限
    4.4 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影响的量化分析
        4.4.1 汽油机经济性能的分解
        4.4.2 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VVLT发动机进气门正时的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进气门正时对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
        5.2.1 换气过程分析
        5.2.2 燃烧过程分析
        5.2.3 进气门升程与正时的匹配优化
    5.3 进气门正时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研究
        5.3.1 分析工况介绍
        5.3.2 部分负荷换气过程的分析
        5.3.3 大负荷燃烧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6)船舶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应急拖带装置结构组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应急拖带系统研究现状
        1.3.2 应急拖带装置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1.3.3 大型结构试验机的研究现状
        1.3.4 大型结构试验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5 大型结构试验机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方案及其试验平台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方案设计
        2.2.1 危险拖带工况分析
        2.2.2 试验流程设计
    2.3 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总体设计
        2.3.1 总体布局设计
        2.3.2 高刚性复合式机身方案设计
        2.3.3 复合式机身结构设计与分析
    2.4 试验平台主要部件结构设计
        2.4.1 加载系统设计
        2.4.2 夹持系统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测控及液压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3.2.1 测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2 测控系统详细设计
    3.3 液压系统设计
        3.3.1 液压加载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2 三种液压加载方案仿真对比
        3.3.3 液压系统详细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负载刚度特性的力控系统理论建模
    4.1 引言
    4.2 试验平台闭环力控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非对称液压缸活塞杆正向移动时的数学模型
        4.2.2 非对称液压缸活塞杆反向移动时的数学模型
        4.2.3 正反向运动时数学模型形式的统一
        4.2.4 其它环节的数学模型
    4.3 负载刚度对力控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及参考模型构造方法
    5.1 引言
    5.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5.2.1 基本原理
        5.2.2 模型描述
        5.2.3 控制器结构
        5.2.4 模型匹配时的情况
        5.2.5 自适应律的推导
        5.2.6 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步骤
    5.3 严格正实参考模型构造方法
        5.3.1 参考模型的构造准则
        5.3.2 增加零极点法
        5.3.3 频率响应法构造参考模型
        5.3.4 两种方法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负载刚度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
    6.1 引言
    6.2 具有最小拍响应特性的负载刚度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6.2.1 力控系统参数确定
        6.2.2 力控系统传递函数确定
        6.2.3 参考模型的确定
        6.2.4 负载刚度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6.3 仿真研究
        6.3.1单位负反馈控制仿真实验
        6.3.2 PID控制仿真实验
        6.3.3 LRAC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6.3.4 仿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4 实验验证
        6.4.1 刚度自适应控制算法验证
        6.4.2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加载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资源约束工作流的测试流程建模技术
    7.1 引言
    7.2 面向资源约束的测试流程工作流模型
        7.2.1 测试流程工作流(TWF)模型
        7.2.2 面向资源约束的测试流程工作流(RCTWF)模型
    7.3 测试流程工作流正确性验证算法
    7.4 基于资源约束工作流的测试系统框架
    7.5 基于RCTWF的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测试系统实现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PEMFC混合动力叉车能量管理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料搬运叉车
        1.2.2 叉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控制方法
        1.2.4 燃料电池级联DC/DC变换器
        1.2.5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叉车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叉车动力系统总体方案
    2.1 引言
    2.2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
        2.2.1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源
        2.2.2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拓扑结构
    2.3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总体方案
        2.3.1 混合动力系统方案选择
        2.3.2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设计
        2.3.3 氢气供应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冷自增湿PEMFC控制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空冷自增湿PEMFC控制方法
        3.2.1 空冷自增湿PEMFC
        3.2.2 空冷自增湿PEMFC最优温度
        3.2.3 空冷自增湿PEMFC最优温度控制
    3.3 空冷自增湿PEMFC测试平台
        3.3.1 测试平台系统结构
        3.3.2 测试平台启停控制策略
        3.3.3 测试平台软件设计
    3.4 空冷自增湿PEMFC最优温度策略
        3.4.1 电堆最优温度测试
        3.4.2 电堆最优温度拟合
    3.5 基于模糊逻辑的系统温度控制
        3.5.1 基于模糊逻辑的系统温度控制策略
        3.5.2 基于模糊逻辑的系统温度控制测试与分析
    3.6 基于PID的系统温度控制
        3.6.1 基于PID的系统温度控制策略
        3.6.2 基于PID的系统温度控制测试与分析
    3.7 基于模糊-PID切换的系统温度控制
        3.7.1 基于模糊-PID切换的系统温度控制策略
        3.7.2 基于模糊-PID切换的系统温度控制测试与分析
    3.8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系统温度控制
        3.8.1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系统温度控制策略
        3.8.2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系统温度控制测试与分析
    3.9 基于分段预测负反馈的系统温度控制
        3.9.1 温度控制策略对比分析
        3.9.2 基于分段预测负反馈的系统温度控制策略
        3.9.3 基于分段预测负反馈的系统温度控制测试与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冷自增湿PEMFC级联DC/DC变换器
    4.1 引言
    4.2 四开关DC/DC变换器
        4.2.1 工作原理
        4.2.2 控制策略
    4.3 四开关DC/DC变换器仿真
    4.4 PEMFC级联DC/DC变换器设计
        4.4.1 PEMFC级联DC/DC功率电路设计
        4.4.2 PEMFC级联DC/DC控制器设计
        4.4.3 PEMFC级联DC/DC变换器控制流程
        4.4.4 PEMFC级联DC/DC变换器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冷自增湿PEMFC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5.1 引言
    5.2 混合动力系统模拟测试及分析
    5.3 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分析
    5.4 混合动力系统电流跟随控制策略
        5.4.1 电流跟随控制策略原理
        5.4.2 模拟测试与分析
    5.5 混合动力系统改进电流跟随控制策略
        5.5.1 改进电流跟随控制策略原理
        5.5.2 模拟测试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冷自增湿PEMFC混合动力叉车设计与测试
    6.1 引言
    6.2 空冷自增湿PEMFC控制系统设计
        6.2.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2.2 控制系统控制流程
        6.2.3 控制系统实验测试
    6.3 空冷自增湿PEMFC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器设计
        6.3.1 能量管理控制器硬件设计
        6.3.2 能量管理控制器控制流程
        6.3.3 能量管理控制器测试
    6.4 空冷自增湿PEMFC混合动力叉车工况模拟测试
        6.4.1 叉车实际运行工况
        6.4.2 实际工况模拟测试
        6.4.3 测试结果分析
    6.5 PEMFC混合动力叉车样车研制与测试
        6.5.1 PEMFC混合动力叉车样车系统
        6.5.2 PEMFC混合动力叉车静止提升测试
        6.5.3 PEMFC混合动力叉车行走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PEMFC级联DC/DC变换器CAN通信协议
    附录2 PEMFC发电控制器串口通信协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8)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复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合闸控制技术发展状况
        1.2.2 分闸控制技术发展状况
        1.2.3 节能保持技术发展状况
        1.2.4 复合式交流接触器中晶闸管故障问题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交流接触器分合闸无弧化研究
    2.1 研究对象简介
    2.2 触头弹跳问题
    2.3 合闸激磁方案比较
        2.3.1 脉动直流激磁
        2.3.2 多段脉冲稳压直流激磁
    2.4 分闸电弧能量分析
    2.5 分断控制技术
        2.5.1 零电流分断
        2.5.2 无触点分断
3 接触器故障诊断实现方案
    3.1 接触器故障诊断原理图
        3.1.1 合闸过程
        3.1.2 分闸过程
    3.2 实验样机
4 复合式交流接触器硬件电路
    4.1 控制器总体结构
    4.2 处理器选型
    4.3 系统电源电路
    4.4 线圈激磁电路
    4.5 晶闸管分流电路
    4.6 模拟量采集电路
        4.6.1 相电流采集
        4.6.2 相电压采集
        4.6.3 并联支路电流检测
    4.7 零点相位检测电路
    4.8 通讯电路
    4.9 时钟电路
    4.10 存储电路
    4.11 硬件抗干扰
5 复合式交流接触器软件研究
    5.1 控制系统软件程序
        5.1.1 系统主程序
        5.1.2 晶闸管自检程序
        5.1.3 过零检测程序
        5.1.4 激磁程序
    5.2 数字滤波器研究
        5.2.1 FIR滤波器原理
        5.2.2 分裂基FFT(SRFFT)算法
        5.2.3 FIR滤波器仿真
    5.3 上位机界面
    5.4 软件抗干扰
6 试验分析
    6.1 直流电源性能测试
        6.1.1 激磁电源性能测试
        6.1.2 系统电源性能测试
    6.2 过零检测精度测试
    6.3 阻性负载试验
    6.4 感性负载试验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汽车LED转向灯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高亮度LED及其在汽车信号灯中的应用
    2.1 LED的发光原理
    2.2 LED的电学特性
    2.3 LED的光学特性
    2.4 LED的温度特性
    2.5 LED的一些基本参数
    2.6 LED作为汽车信号灯光源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3 高亮度LED驱动电路原理
    3.1 LED的连接方式
        3.1.1 串联连接方式
        3.1.2 并联连接方式
        3.1.3 混联连接方式
    3.2 LED的DC/DC驱动电路
        3.2.1 电阻限流电路
        3.2.2 线性调节器
        3.2.3 开关调节器
    3.3 LED拓扑电路
    3.4 BOOST升压电路
    3.5 LED集成驱动电路的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LED转向灯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
    4.1 驱动电路设计参数
    4.2 设计要求和方框图
    4.3 各模块的设计
        4.3.1 主功率拓扑电路
        4.3.2 输出电路
        4.3.3 主控制电路
        4.3.4 方波信号发生器
        4.3.5 保护电路
    4.4 汽车转向灯LED恒流驱动电路图
    4.5 本章小结
5 驱动电路仿真与分析
    5.1 输出电流精度测试与分析
    5.2 LED转向灯闪光频率特性测试与分析
    5.3 LED调频线性度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新型抽油机用复合式永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与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抽油机节能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1.1 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现状分析
        1.1.2 今后抽油机的发展方向
    1.2 永磁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1.3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概况
    1.4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概况
    1.5 课题意义与研究任务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新型抽油机的拓扑结构与复合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2.1 新型抽油机的拓扑结构介绍
        2.1.1 常规抽油机的拓扑结构
        2.1.2 低速大功率电机替代减速机构的抽油机拓扑结构
        2.1.3 复合式永磁电机直接驱动的抽油机拓扑结构
    2.2 复合式永磁电机的结构分析
    2.3 复合式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2.3.1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抑制方法概述
        2.3.2 复合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综合抑制方法
        2.3.3 复合式永磁电机盘式部分的斜磁极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2.3.4 复合式永磁电机静态齿槽转矩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抽油机的驱动系统仿真研究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3.2.1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的原理
        3.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实现
        3.2.3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3.3 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仿真
        3.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
        3.3.2 应用仿人控制器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3.3.3 基于PI控制和基于仿人控制的无速度控制仿真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SP的抽油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设计
    4.1 电机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
        4.1.1 TMD320F2812电机控制用DSP的特点介绍
        4.1.2 智能功率模块(IPM)的功能及应用介绍
        4.1.3 隔离驱动电路的设计
        4.1.4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4.1.5 电机驱动系统实物图
    4.2 电机驱动系统的软件设计
        4.2.1 控制程序开发平台的介绍
        4.2.2 DSP的程序编写特点
        4.2.3 电机驱动系统的程序结构
    4.3 小型样机参数及试验结果
        4.3.1 小型样机的基本参数
        4.3.2 小型样机的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式永磁电机测试系统的研制
    5.1 虚拟仪器简介
    5.2 测试系统的功能介绍
    5.3 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5.3.1 NI数据采集卡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5.3.2 电压传感器及电流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5.3.3 相/线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
        5.3.4 拉力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5.3.5 测试数据显示电路的设计
        5.3.6 电机静态特性测试及测试仪器的介绍
        5.3.7 变频器的接线规则及参数设定
    5.4 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5.4.1 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5.4.2 应用软件程序框图介绍
        5.4.3 应用软件各子程序模块介绍
        5.4.4 应用软件的前面板介绍
    5.5 复合式永磁电机性能测试
        5.5.1 电机绝缘和耐压测试
        5.5.2 温升试验
        5.5.3 空载试验
        5.5.4 加载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课题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或录用情况
致谢

四、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式继电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串联式慢主动悬架的轮腿式车辆姿态控制研究[D]. 倪利伟. 吉林大学, 2020
  • [2]车辆复合式空气悬架协调控制研究[D]. 何凌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新型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冷热水机组实验研究[D]. 加磊磊. 天津城建大学, 2020(01)
  • [4]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D]. 杨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一种新型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正向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 邹鹏. 湖南大学, 2020(11)
  • [6]船舶应急拖带装置强度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苏世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PEMFC混合动力叉车能量管理策略及应用研究[D]. 游志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复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的研究[D]. 徐连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3)
  • [9]汽车LED转向灯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D]. 张留忠.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10]新型抽油机用复合式永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与检测系统的研究[D]. 周俊杰. 浙江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新型车用电子电磁复合继电器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