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音阿扁叶蜂老龄幼虫化学防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1)在《中条山林区松阿扁叶蜂防治对策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松阿扁叶蜂是中条山林区松林重要的食叶害虫。根据该虫生物学特性,结合多年防治实践,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年内连续防治"和"跨年连续防治"的思路,并得到实践证明。
麻云霞,李钢铁,冯斐,马媛,潘羿壅,童春元[2](2017)在《云杉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云杉扁叶蜂(Acantholyda piceacola Xiao et Zhou)的生物学特性并研究其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取人工饲养观察与野外调查观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云杉扁叶蜂的发生、危害现状、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研究云杉扁叶蜂各区域的发生程度以及扁叶峰数量分布与土层深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多种防治措施的对比试验。[结果]云杉扁叶蜂1年或1年以上完成1代,不同样地的有虫株率差异显着,虫口密度差异也极显着。在幼虫4龄前进行防治,采用树干注药法和叶面喷雾法,对云杉针叶的保护效果较好;在卵期采用14%吡虫啉·敌敌畏进行树干注药的防治效果较好,针叶损失率较小,为8.43%,今后可大面积推广使用。[结论]试验结果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榆紫叶甲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罗文[3](2017)在《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耐寒性比较及幼虫虫龄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 Motschulsky与其近缘种臭椿沟眶象E.brandti(Harold)在我国广泛分布,两者寄主单一,主要钻蛀危害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 及其变种千头椿Ailanthus altissima var.Qiantouchun,对宁夏二代林网中臭椿危害严重。2003年和2013年,两者均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在温带和寒带,冬季严寒是制约昆虫发育和扩散的重要因素,耐寒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昆虫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均以成虫、幼虫两种虫态越冬,本文应用昆虫生理学、昆虫生态学等原理和方法,对两者的耐寒性及其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还划分了这两种象虫幼虫的虫龄。主要结果如下:1、沟眶象成虫、幼虫过冷却点、冰点的季节变化。沟眶象成虫、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的变化趋势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在1月份达到最低值,7月份和9月份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显着高于越冬期的1月份和3月份,表明过冷却点的高低能够反映其个体的耐寒能力强弱。成虫的过冷却点及冰点在各个时期均低于幼虫,表明成虫耐寒能力较强。2、臭椿沟眶象成虫、幼虫过冷却点、冰点的季节变化。臭椿沟眶象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在不同季节存在显着差异,越冬前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一致。臭椿沟眶象幼虫过冷却点、冰点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成虫较为相似。两种虫态的耐寒能力均随环境气温的降低而增强,成虫的耐寒能力明显强于幼虫。3、沟眶象成虫、幼虫含水率及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沟眶象体内含水率与脂肪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越冬期降低体内水分含量,消耗体内积累的脂肪,耐寒能力逐渐增强。越冬后期含水率及脂肪含量又逐渐上升。4、臭椿沟眶象成虫、幼虫含水率及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从9月份到次年1月份,臭椿沟眶象体内含水率逐渐降低,且变化差异显着。3月份又逐渐升高。结果表明:含水率与其所在地区温度变化呈正相关,且相对温度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整个越冬期,臭椿沟眶象体内脂肪含量变化显着,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沟眶象、臭椿沟眶象幼虫虫龄划分。在野外收集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根据其各形态指标的频次分布图以及Dyar氏法则确定两者幼虫均为7龄。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对分龄指标进行验证,并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头壳宽度是两者幼虫分龄的最佳指标。
冯颖[4](2016)在《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科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科学正在逐步向众多学科领域渗透与交叉,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定量与定性特征的分析与理解已成为网络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2016年6月11-13日,在法国马赛召开的Statphys26卫星国际会议上,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杜伦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A.Rus Hoelzel博士与本课题研究小组联合发表题为《Pine-caterpillar networks in Changbai Mountain based on the space and timeinfluencedomai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把网络科学与林木虫害问题“连结”在一起。本文运用网络科学的分析方法开展林木虫害领域的研究,从网络科学的研究视角建立林木虫害关系网络模型,对虫害关系网络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总结演化规律,探求林木虫害的分布特点、影响区域、扩散与传播的时空变化,为林木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从国家林业局林木病虫害监测网络的100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2700个国家、省、地(市)、县级四级测报组织统计的林木病虫害监测大数据中,筛取了林相相似的长白山脉所覆盖的102个县级区域的2009-2013年食叶类害虫虫害发生监测数据,针对食叶害虫类群、松毛虫属、美国白蛾个种三个不同层面的虫害关系,采用网络科学之“连接原理”进行了网络构建、特征分析、结构演化与应用。提出了关于林木虫害的三种网络模型,即基于空间影响域的基本网络模型、改进模型以及基于时空影响域的网络模型。这三种不同的网络模型对不同层面的虫害关系网络的研究具有不同的指导原则。在基于空间影响域基本网络模型与改进网络模型,构建了长白山脉食叶害虫虫害关系网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本文还研究了单个种类的林木虫害关系网络的演化,针对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构建了基于空间影响域改进模型的美国白蛾虫害关系网络,重点开展了美国白蛾网络的演化分析。从网络结构相关特征量演化分析结果来看,美国白蛾虫害关系网络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特性,网络具有小的平均路径和高的群聚系数,而美国白蛾虫害(逐月)关系网络恰恰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特性、网络连接紧密、具有同配性、网络层次结构、节点的平均度值演化比较平稳并且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对网络分析结果与美国白蛾危害状况的实际对比分析,讨论了美国白蛾传播扩散的基本途径与林地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为活动紧密相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本文重点在探求林木害虫种群间的相互影响上进行了应用性研究。选取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害虫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时空影响域模型的长白山脉松毛虫虫害关系网络。针对松毛虫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发现松毛虫网络不具有幂律特性和小世界特性,网络节点连通性不好,网络比较疏松。提出了在松毛虫防治的实际工作中,要采取“单点防治”并举的防治策略。
潘琪[5](2015)在《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植物物种亲和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中昆虫与其他生物的互作影响始终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也是寻求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的重要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对森林植物物种分布格局、立地条件、昆虫生物学特性等信息的了解和挖掘必不可少。只有在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细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生态调控森林有害生物的理论和实践做出完善和补充。在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物种之间的联系和互作贯穿始终,这些关系被称为物种亲和性。物种亲和性包括“物种联结性”和“物种相关性”两个方面。前者描述的是特定区域内,不同物种共存格局,是一种二元定性分析方法;后者描述的是在相同环境中,不同物种之间数量关系。两者都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延伸和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控制或管理也是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所提供的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内容之一。揭示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植物物种亲和性关系,认识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发生发展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可为利用天然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实现对森林有害生物自我调控功能,完善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理论,实现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对昆嵛山范围内50块永久标准样地的本底数据调查以及虫口密度积年调查,在此基础上,以昆嵛山腮扁叶蜂—赤松体系为主体,解决本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1)分别对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0块样地中所有57种乔木植物、195种灌草层植物物种种群的总体相关性、该昆虫与各植物构成的物种对之间联结性质,联结显着性以及联结强度进行了测度;(2)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成熟幼虫的质量差异,比较2008年-2013年(以及2012年-2013年)有虫样地多样性指数的变化;(3)分析样地内寄主植物与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生态密度的相关关系,比较不同类型有虫样地内虫口生态密度的差异;(4)综合考虑寄主比例、虫口密度、立地条件、海拔、林龄及郁闭度等指标,选择可作为营林范式的代表性样地,并基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生态学特征和物种联结性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减轻昆嵛山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样圆法(和样方法)2×2联表,应用总体方差分析、?2统计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Dice指数、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Cramer指数等指标进行物种联结性分析,发现50块永久样地范围内共有7种植物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寄主,分别为赤松、黑松、红松、火炬松、班克松、华山松以及美加红松;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7个植物物种种群、195个灌草层植物物种种群总体存在极显着(P<0.01)的正相关性。在乔木层植物种,7种寄主的重要值之和占所有乔木树种总重要值的49.1%,并且该昆虫与赤松、黑松分别具有极显着(P<0.01)和显着的(P<0.05)正联结关系,与拐枣(Hovenia acerba)、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分别具有极显着(P<0.01)和显着的(P<0.05)负联结关系。在灌草层植物中,各物种的重要值较为分散,仅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蕨(Pteridium aquilinum)等重要值较大,此外,昆嵛山腮扁叶蜂与羊胡子草等11种灌草层植物具有极显着的正联结关系,与宽叶苔草(C.siderosticta)等16种灌草层植物具有极显着的负联结关系。(2)采用单因素不均匀方差比较法对不同寄主来源的幼虫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自不同种类寄主的成熟幼虫群体质量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7种寄主对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的个体影响基本一致;32个有虫样地(1-40号)2008年的多样性指数均值(0.9201)与2013年(0.8961)无显着差异,另外7个有虫样地(41-50号)2012年的多样性指数(1.1045)与2013年(1.0987)无显着差异。全部50块永久样地中损失的调查木数量远大于进阶调查木的数量,但尚未达到改变林分类型的程度;(3)将39个有虫样地划分为寄主纯林和寄主-非寄主混交林两种类型,利用样地寄主数和样地虫口生态密度作散点图,发现寄主纯林样地中,虫口密度有随寄主数量负向线性变化的趋势,在寄主-非寄主混交林样地中虫口密度与寄主数量无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昆嵛山腮扁叶蜂符合“资源稀释假说”的情形。此外,结果还表明,寄主纯林和寄主-非寄主混交林有虫样地的虫口生态密度在同一年份(2013年和2014年)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不同年份同一类型样地内虫口密度具有显着性差异;(4)筛选出32号样地作为代表样地,以其非寄主密度,林分密度、郁闭度、乔木树种分布格局等指标作为今后调整林分结构的实践模板。根据物种联结性分析结果和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提出了以间伐抚育、调整树种为主,结合物理干预、林地清洁、剪除虫源等辅助手段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进行调控的生态策略。其中,间伐抚育完成标准为林地内非寄主乔木的比例保持在28%左右,且非寄主树种主要为拐枣和青杨。本研究还结合野外实际观测情况,对昆嵛山林区内食叶昆虫—寄主—非寄主的分布及共存状况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各个物种联结性联结性指数的特点、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在已有的观测和数据基础上,本文还对昆嵛山腮扁叶蜂与其他生物在森林演替进程中的协同作用,以及其他非生物生态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种群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刘永华[6](2014)在《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沙棘在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食叶害虫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ina Yang)在陕西吴起县沙棘人工林中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沙棘林的生态稳定性。以往仅有栎黄枯叶蛾生物学和防治措施的简要报道,本文首次对其生物生态学特征、性引诱效果、寄主选择行为、幼虫两色型现象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其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明确了栎黄枯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在陕西吴起,该虫1年1代,以卵块在茧表面、枝条及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平均(24.5±3.1)d;成虫始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9月下旬,羽化高峰期为9月上旬。成虫寿命为6-13d。雌虫交尾后即可产卵,平均产卵量可达297粒。2、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模型分析,明确栎黄枯叶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程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而引起幼虫聚集的原因主要为其生物学特性,其次为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栎黄枯叶蛾幼虫的田间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3、系统地明确了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规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9.24±0.45℃,有效积温K=341.22±9.54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10.85±0.87℃,有效积温K=1285.64±17.65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14.56±0.85℃,有效积温K=445.35±8.65日度。明确其幼虫共有7龄,头壳宽度、额宽、上颚基部宽和单眼间距等可作为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4、明确了栎黄枯叶蛾成虫行为学的基本特性:羽化期40d左右,日羽化高峰在17:00-23:00,占全天羽化量的82.46%;雌雄性比为1:1.41;未交配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为11.05d和9.85d,高于已交配雌蛾和雄蛾的8.05d和7.35d。处女雌蛾诱集雄蛾的高峰在4:00左右,3:00-5:00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68.2%;2日龄处女雌蛾诱蛾量显着高于1日龄,3日龄略有减少,4-6日龄雌蛾诱蛾活性逐渐降低。羽化翌日即可交配,雌蛾一生只交配1次,雄蛾可进行多次交配。2日龄雌蛾交配率最高,达到45.6%。交配高峰期在3:00-4:00。单次交配持续时间多为14-16h。交配后即可产卵,产卵高峰期在2:00-6:00,占全天产卵量的82.40%。未交配雌蛾也能产卵,产卵量与已交配雌蛾的产卵量接近,但均不能孵化。总之,栎黄枯叶蛾成虫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均集中在后半夜,具有明显的时辰节律。5、明确了栎黄枯叶蛾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幼虫在野外主要以沙棘叶片为食,仅发现少量幼虫取食山杏叶片。室内进行的幼虫取食选择实验发现,所有树种均可取食,但低龄幼虫选择性较强,高龄幼虫选择性明显降低。野外调查发现,成虫对产卵处有明显的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茧壳、沙棘、刺槐、拧条和杂草。而在不同产卵处产卵量无明显差异。在室内选择沙棘、刺槐、拧条、山杏、柳树和杨树作为试验树种,发现沙棘上的落卵量最高,杨树最低。6、揭示了栎黄枯叶蛾幼虫具有鲜明的两色型现象,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首次明确了4龄幼虫后具有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天内逐渐变为黄色。白色型幼虫的取食量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黄色型幼虫的死亡率较低、耐饥饿能力较强。虫口密度和温度是影响栎黄枯叶蛾幼虫色型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和密度升高,白色型幼虫所占比例逐渐升高,黄色型幼虫比例则下降,而湿度、光照对色型比例没有影响。
王艳军,史忠阁,陈国发,王亚男,宋国印,季开芳,吕冬,白永安[7](2014)在《重齿小蠹发生与危害的历史和现状及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重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分布和寄主、主要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发生与危害的历史、现状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袁秀洁[8](2013)在《松阿扁叶蜂地理变异及其对寄主挥发物的反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是一种重要的松树害虫。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并且已经对大面积松林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昆虫由于适应不同地理环境条件,在形态学、生物学等方面产生的地理变异,对于深入研究和管理害虫种群十分重要。本文对不同地理种群松阿扁叶蜂的形态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的松阿扁叶蜂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并与欧洲地区报道的松阿扁叶蜂的遗传序列信息结合,研究揭示了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另外,本文还针对遗传距离最远的两个地理种群进行了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和寄主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对松阿扁叶蜂的生理活性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观察发现不同地理种群松阿扁叶蜂在虫体大小,雄性生殖器和阳茎瓣大小,头部色斑,胸部盾片色斑,触角梗节色斑及雄性生殖器颜色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中部种群的虫体最大,而西南部种群虫体最小,雌雄虫体长均随纬度增加而增加,符合Bergmann法则,同时雌虫体长随经度增加而增加,雌雄虫体长和翅展与海拔均无显着相关。雌雄虫展翅与经度均无显着相关。中部种群虫体长度和宽度的二型性指数最大,西南部种群最小,性体型二型性指数与纬度具有显着相关性。(2)8个采样点的138个松阿扁叶蜂样品中共检测到了56个单倍型。其中有4个单倍型是由多个地理种群共享的,有52个单倍型是单个地理种群所独享的。单倍型HT12和HT43是两个主要的单倍型,分别被3个采样点和2个采样点所共享。8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h)为0.962±0.006;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4365±0.00224。在区域内种群间(FSC=0.21046,p<0.001)和种群内个体间(FST=0.26826,p<0.001)两个层次均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其中种群内部的遗传变异率最高,为73.17%。8个采样点中西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种群的遗传距离最远(0.079-0.107),北部地区的抚顺种群与欧洲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16-0.021)。网络结构图显示56个单倍型明显分为三组,西南部地区的单倍型形成一组A,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单倍型形成一组B,中部地区种群的单倍型形成一组C。其中A组以HT12为中心,其它单倍型均由HT12进化而来。(3)电镜观察发现松阿扁叶蜂的触角为丝状,包括32-35节,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松阿扁叶蜂触角表面共分布有6种感受器,分别是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I、锥形感器II、腔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刺形感器基部有臼状窝,外形刚直如刺,向顶部渐尖细,厚壁表面有明显的斜螺纹,内部没有神经树突;毛形感器呈毛状突起,表面有纵向平行的沟槽,顶部圆钝有一顶孔,内部有4个神经树突;锥形感器I呈拇指状突起,基部着生于垫状凸起,表面有纵向平行的沟槽,顶部有多个裂缝状开口,内部的树突鞘内有大量神经树突;锥形感器II呈短圆锥状突起,基部着生于触角表面较浅的圆形凹陷内,壁上布满小孔,顶端一侧有顶孔,内部有许多神经树突及分支;腔锥形感器表面光滑,着生于触角表面较深的圆形凹陷内,顶部中央有顶孔,四周分布纵向开裂,内部有多个神经树突;钟形感器着生于触角表面凹陷的圆形小穴内,顶端与触角表皮基本持平,顶部有一小孔,内部布满神经束。锥形感器I、锥形感器II、腔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集中分布于触角鞭节的腹侧面上,而刺形感器和毛形感器则广泛分布于整个触角的表面。雌虫触角显着长于雄虫触角。雄虫触角上锥形感器I的数量明显多于雌虫触角。两个地理种群之间进行比较,阳泉种群触角上的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II数量显着多于万荣种群,但锥形感器I的数量明显少于万荣种群。结合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点以及相关文献对各种感器的功能进行了讨论。(4)两个地理种群所在的油松挥发物都包括11种主要的萜烯类物质:R-(+)-α-蒎烯、S-(-)-α-蒎烯、S-(-)-β-蒎烯、(+)-3-蒈烯、香叶烯、(+)-柠檬烯、(-)-柠檬烯、γ-萜品烯、α-萜品烯、崁烯和萜品油烯。其中R-(+)-α-蒎烯、S-(-)-α-蒎烯、香叶烯和(-)-柠檬烯为主要成分,S-(-)-β-蒎烯、(+)-3-蒈烯、(+)-柠檬烯的相对含量较少,γ-萜品烯、α-萜品烯、崁烯和萜品油烯为微量成分。两地理种群之间各个成分的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EAG测试显示,两个地理种群的松阿扁叶蜂对(+)-3-蒈烯、香叶烯、γ-萜品烯、(+)-柠檬烯、(-)-柠檬烯、α-萜品烯和萜品油烯7种具有显着的生理活性,以(+)-柠檬烯活性最高。两个地理种群松阿扁叶蜂对11种寄主挥发物的反应均无显着性差异。剂量反应测试显示,两个地理种群的松阿扁叶蜂雌雄成虫对(+)-3-蒈烯、(-)-柠檬烯和香叶烯3种化合物的反应强度与化合物的剂量成正相关,对(+)-柠檬烯、γ-萜品烯和萜品油烯3种化合物的剂量反应在625ug达到最大饱和点,随后剂量增加时反应值下降,万荣种群雌雄成虫对α-萜品烯的剂量反应在625ug时达到最大饱和点,而阳泉种群雌雄成虫对α-萜品烯的剂量反应强度与化合物的剂量成正相关。
王智勇[9](2013)在《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又名苹果金蛀甲、旋皮虫、串皮虫,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北方十多个省。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沙果、海棠等树木枝干。该虫于1993年在新疆首次发现,20年来在新疆野果林中迅速蔓延,并发展为当地珍贵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的头号杀手。2011年其发生面积达到5.8万亩,占野果林总面积的40%,并已导致约1万亩果树枯死。由于苹小吉丁以幼虫在树皮下蛀食危害,生活隐蔽,常规方法很难防治。为此,我们开展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苹小吉丁生活史。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在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一年发生一代,以2-3龄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5月中旬开始陆续化蛹,6月中下旬为化蛹高峰,蛹期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初可在野外发现成虫,7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6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产卵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第一代幼虫从6月下旬开始孵化,到11月初进入越冬期。苹小吉丁的发育很不整齐,这也是防治困难的原因之一。2.通过调查取样,研究了苹小吉丁的分布规律。表明苹小吉丁广泛分布在巩留县和新源县的野果林中。在受害程度方面,新源县的受害程度总体上较巩留县的严重,海拔越高受害越轻,靠近水源的树相比远离水源的树受害轻。将调查的枝条按照着生方位、着生高度、受害程度以及每头苹小吉丁危害处枝条的直径来统计虫口。结果表明,幼虫的分布与枝条的方位和高度的关系不明显。但是在枝条受害程度上,严重受害的枝条(树叶枯死率为76~100%)上虫口数显着少于对其他3种受害程度(树叶枯死率0~25%;26~50%;51~75%)的枝条。枝条的直径对苹小吉丁虫口影响也较大,直径20~55mm的枝条,集中了81.78%的虫口。此外,还根据调查的数据,拟合了苹小吉丁虫口数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分别根据苹小吉丁在不同受害程度及不同直径的枝条上的分布规律,总结出了另外两种苹小吉丁虫口数量的计算方式。3.测定了苹小吉丁幼虫的龄数。通过人工饲养苹小吉丁卵,获得一龄幼虫,然后在林间定期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进行度量,分别测量了幼虫的口缘宽、尾叉长和体长,根据这三个指标的数据,依据Dyar定律,通过频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Crosby指数及蜕皮幼虫进行验证,将苹小吉丁幼虫分为5龄。其中口缘宽和尾叉长是比较准确的分龄指标。4.系统调查了苹小吉丁各发育阶段的自然控制因子及其控制作用。研究中发现了苹小吉丁天敌11种:卵期、幼虫期捕食性天敌1种;幼虫期寄生性天敌茧蜂7种;蛹期寄生性天敌姬蜂1种;幼虫期和蛹期跨期寄生性天敌小蜂1种;寄生苹小吉丁越冬代幼虫、蛹、成虫以及第一代幼虫的蒲螨1种。另外,还记录了3种其他制约因子。这些因子合在一起,分别导致了巩留和新源两地苹小吉丁种群67.66%和68.57%的自然死亡率。在调查到的天敌中,乌黑刻柄茧蜂Atanycolus denigrator寄生率最高,在巩留和新源两地分别达到19.10%和12.00%,球腹蒲螨Pyemotes sp.的寄生效果率次之,在巩留和新源分别为6.30%和10.13%。5.对球腹蒲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室内寄生苹小吉丁试验。结果表明,球腹蒲螨为胎生,7天左右就可发生一代,平均每头雌螨可产雌87.5头、产雄5.5头。蒲螨对繁殖的环境要求不严,寄主选择范围较广,可以蜂类幼虫作为繁殖寄主。蒲螨在室内对苹小吉丁幼虫的寄生率最高达到47.83%。由于蒲螨在野外可以靠风力传播,因此可以进行野外大规模淹没式释放,应用前景良好。6.测定了4种肿腿蜂对苹小吉丁幼虫的寄生作用。选用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pupariae、落叶松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苹小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分别按5个放蜂比例(0.5:1、1:1、2:1、4:1、8:1)(天敌:寄主),对苹小吉丁进行了林间套袋放蜂防治试验,30d后检查效果显示:4种肿腿蜂对苹小吉丁虫均有一定的寄生防治效果,但以白蜡吉丁肿腿蜂效果最好,以蜂虫比8:1的数量放蜂的虫口校正减退率达65.56%。次年,在苹小吉丁虫口调查的基础上,将白蜡吉丁肿腿蜂按这5个比例在林间直接释放进行防治试验,分别在放蜂后30d、45d、60d进行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放蜂比例越大,防治时间越长,防治效果越好,以8:1的放蜂比例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50.97%。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是苹小吉丁的优良天敌,结合苹小吉丁其他种群制约因子,可以达到控制苹小吉丁的防治效果。7.研究了色板对苹小吉丁的引诱效果。利用红、粉红、黄、蓝、浅蓝、绿、紫、白、灰、黑10种颜色的色板,在林间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在树高2.5m和4m两种高度悬挂,进行了苹小吉丁诱集试验。结果表明:黄色和白色粘虫板引诱效果显着好于其他8种颜色;悬挂于北方的色板诱集的苹小吉丁最多,与其他3个方向差异显着,悬挂高度为4m的色板效果显着好于悬挂高度为2.5m的色板。但是从整个色板诱集苹小吉丁成虫的效果来看,最好的色板20天内诱集到46头苹小吉丁,起到的防治效果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通过调查和研究,明确了苹小吉丁的生活史、幼虫龄数、危害规律以及虫口调查方法,总结出了人工释放肿腿蜂防治苹小吉丁技术,以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效果最好。研究了球腹蒲螨防治技术,为利用其防治打下了基础。掌握了苹小吉丁种群制约因子的种类及自然控制能力的大小,对利用自然天敌和色板防制苹小吉丁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苹小吉丁综合防治建议。
刘瑞[10](2012)在《松叶蜂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文中指出松叶蜂类昆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害虫,它们以幼虫取食多种松树和云杉的针叶造成危害。目前对松叶蜂的暴发主要采用飞机喷洒化学杀虫剂和施放化学杀虫烟雾剂进行防治,化学防治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密度,但是大规模的化学防治,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松叶蜂产生抗性,不能彻底解决害虫的危害问题。应用病原真菌进行防治是实现松叶蜂幼虫可持续控制的有效方法。本文在东北吉林省伊通县、山西省阳泉、盂县、中条山森林经营局的泗交等不同种类的松叶蜂发生的林地,采集自然的感病虫尸,从中分离和筛选出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真菌菌株,用于生物杀虫制剂的生产,对松叶蜂的成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内容包括:(1)病原真菌的采集、分离;菌种的显微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菌种的DNA提取,PCR产物序列分析,以及分子鉴定。(2)不同温度条件和紫外线照射对菌株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的影响;菌株胞外蛋白酶、脂肪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与各菌株对松叶蜂幼虫的侵染力之间的关系。(3)不同菌株侵染后松叶蜂幼虫体内主要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变化。(4)室内试验和林间试验比较各菌株的对两种松叶蜂的致病率效果;致病菌种在虫体体表侵染情况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从野外采集的自然染菌的松叶蜂虫尸上分离出了3株菌株,分别命名为FDBO1、FYQO1、FXXO1,回接杀虫实验后发现这3个菌株均为松叶蜂幼虫的致病菌株。FDBO1菌株是从采自东北吉林省伊通县红松林帕克阿扁叶蜂幼虫Acantholyda parki ShinOhara&Byun上分离获得,在PDA培养基上,其菌落呈圆形,不透明,白色,粉末状,菌丝无色,孢子呈圆形或近圆形,分生孢子梗明显,并能看到膨大的泡囊及瓶颈状的产孢细胞。FYQO1菌株是从山西省阳泉油松林松阿扁叶蜂幼虫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上分离获得,菌落呈圆形,不透明,白色,绒毛状,菌丝无色,孢子呈纺锤形,表面粗糙,成离散的分生孢子链。FXXO1菌株是从山西夏县泗交林区油松林松扁叶蜂幼虫Acantholyda posticalis posticalis Matsumura上分离获得,菌落呈圆形,不透明,白色,绒毛状,菌落背而中央呈深褐色。分生孢子较大,椭圆形,表面时不光滑的,内含油滴。结合菌种的显微形态、超微结构和分子鉴定结果,菌株FDB01为白僵菌属(Beauveria Vuillemin)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菌株FYQO1为拟青霉属(Paecilomyces)的粉质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 Brown&Smith)。菌株FXX01为螺旋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的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2.测定了3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和紫外线照射前后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变化,以及各菌株的胞外类枯草杆菌蛋白酶、脂肪酶、几丁质酶的活性,比较了各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三个菌株都是在25℃时产孢量最高,尤其是菌株FDBO1,产孢量在25℃时达到了40.375±0.976×107个/cm2,分别为菌株FYQO1和FXX01的7.34倍和16.15倍;菌株FXX01的菌落生长速度最快,但是产孢量却最低;抗紫外线能力菌株FDB01在3个菌株中是最强的,说明菌株FDBO1的适应力较强。菌株FDBO1的3种胞外酶的活性都比较高,说明其对松叶蜂的毒力比较强,致病性比较高3.测定松叶蜂幼虫被不同菌株侵染后主要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发现松叶蜂幼虫被白僵菌侵染后,虫体内SOD, CAT, POD活力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均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达到峰值的时间在各菌株之间是不同的,说明各菌株的毒力和作用速度是不同的。测定松叶蜂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显示3菌株对AchE和GST的影响情况相似,都有先刺激后抑制的作用。4.室内和林间试验结果发现,室内试验松叶蜂幼虫的死亡率均高于室外,而且3菌株对夏县松扁叶蜂的致死率高于阳泉的松阿扁叶蜂,在3菌株中FDB01的致病效果是最好的,尤其是对夏县松叶蜂,室内和林间试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分别达到93.3%和90%。扫描电镜观察病原真菌在松叶蜂幼虫表面的侵染情况发现,昆虫头部、臀部、前胸,各体节的节间褶部位是真菌容易附着和入侵的部位。
二、白音阿扁叶蜂老龄幼虫化学防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音阿扁叶蜂老龄幼虫化学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条山林区松阿扁叶蜂防治对策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松阿扁叶蜂发生、防治历史回顾 |
1.1 发生为害 |
1.2 防治成效 |
1.2.1 化学防治 |
1.2.2 无公害药剂防治 |
1.2.3 物理防治 |
1.2.4 生物防治 |
2 松阿扁叶蜂防治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
2.1 食性 |
2.2 滞育性 |
2.3 天敌 |
2.4 幼虫历期 |
3 对松阿扁叶蜂防治的建议 |
3.1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营造混交林 |
3.2 保护利用天敌 |
3.3 无公害药剂防治 |
(2)云杉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与方法 |
1.1 研究地概况 |
1.2 方法 |
1.2.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1. 1 卵。 |
1.2.1. 2 幼虫。 |
1.2.1.3蛹。 |
1.2.1.4成虫。 |
1.2.2 形态特征观察。 |
1.2.3 虫口密度调查。 |
1.2.4 防治方法研究。 |
1.2.4. 1 树干注药防治。 |
1.2.4. 2 叶面喷雾防治。 |
1.2.4.3烟雾防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杉扁叶蜂的形态特征 |
2.1.1 成虫。 |
2.1.2 卵。 |
2.1.3 幼虫。 |
2.1.4 蛹。 |
2.2 生物学特性 |
2.2.1 生活史。 |
2.2.2 生活习性。 |
2.2.2. 1 幼虫。 |
2.2.2.2蛹。 |
2.2.2. 3 成虫。 |
2.3 云杉扁叶蜂在不同地区的发生特点 |
2.4 林分状况调查结果 |
2.5 云杉扁叶蜂的防治方法 |
3 讨论 |
4 结论 |
(3)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耐寒性比较及幼虫虫龄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研究概述 |
1.2.1 形态特征 |
1.2.2 分布与危害 |
1.2.3 生活史 |
1.2.4 防治现状 |
1.2.4.1 加强检疫 |
1.2.4.2 物理措施 |
1.2.4.3 化学防治 |
1.2.4.4 生物防治 |
1.2.5 越冬研究现状 |
1.3 昆虫耐寒性研究进展 |
1.3.1 耐寒性的定义 |
1.3.2 耐寒性的类型 |
1.3.3 影响昆虫耐寒性的因素 |
1.3.3.1 地理环境 |
1.3.3.2 季节变化 |
1.3.3.3 越冬微生境选择 |
1.3.3.4 个体发育阶段 |
1.3.3.5 低温驯化 |
1.3.4 耐寒性的生化机理 |
1.3.4.1 耐寒性物质的积累 |
1.3.4.2 体内水分的排除 |
1.3.4.3 抗冻基因和蛋白 |
1.4 幼虫虫龄划分的研究进展 |
1.4.1 幼虫虫龄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
1.4.2 幼虫虫龄划分常用指标 |
1.4.3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幼虫虫龄划分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耐寒性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2.1 试验仪器 |
2.1.2.2 主要试验试剂 |
2.1.3 耐寒性的研究方法 |
2.1.3.1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
2.1.3.2 含水率的测定 |
2.1.3.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幼虫虫龄测定 |
2.2.1 供试虫源 |
2.2.1.1 林间采集 |
2.2.1.2 室内孵化采集 |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3 幼虫分龄指标的选择及测量 |
2.2.4 分龄数据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耐寒性 |
3.1.1 过冷却点和冰点 |
3.1.1.1 沟眶象不同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
3.1.1.2 臭椿沟眶象不同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
3.1.1.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过冷却点比较 |
3.1.2 含水率 |
3.1.2.1 沟眶象不同越冬虫态的含水率 |
3.1.2.2 臭椿沟眶象不同越冬虫态的含水率 |
3.1.2.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含水率比较 |
3.1.3 脂肪含量 |
3.1.3.1 沟眶象不同越冬虫态脂肪含量 |
3.1.3.2 臭椿沟眶象不同越冬虫态脂肪含量 |
3.1.3.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脂肪含量比较 |
3.2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幼虫虫龄划分 |
3.2.1 沟眶象幼虫虫龄划分 |
3.2.1.1 龄数的确定 |
3.2.1.2 分龄指标的分析 |
3.2.2 臭椿沟眶象幼虫虫龄划分 |
3.2.2.1 龄数的确定 |
3.2.2.2 分龄指标的分析 |
3.2.2.3 各测量指标与龄数之间的关系拟合 |
4 结论 |
4.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
4.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含水率 |
4.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脂肪含量 |
4.4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虫龄划分 |
5 讨论 |
5.1 过冷却点与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耐寒性 |
5.2 含水率与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耐寒性 |
5.3 脂肪含量与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耐寒性 |
5.4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不同发育阶段与耐寒性的关系 |
5.5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虫龄划分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林木灾害状况 |
1.2.1 国际 |
1.2.2 国内 |
1.3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
1.4 网络科学方法的贡献 |
1.5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林木虫害的调查、分析与监测 |
2.1 林木虫害的监测调查 |
2.1.1 调查方法 |
2.1.2 林木害虫种群密度估算 |
2.2 林木虫害的数据分析 |
2.2.1 传统分析方法 |
2.2.2 网络拓扑特征量分析方法 |
2.3 林木虫害的预测 |
2.3.1 发生期预测 |
2.3.2 发生量与发生范围的预测 |
2.4 林木害虫种群动态特征 |
2.4.1 昆虫的生活史 |
2.4.2 滞育和休眠 |
2.4.3 昆虫的行为 |
2.4.4 昆虫的食性 |
2.5 林木虫害运用网络科学研究的可行性 |
第3章 林木虫害关系网络模型 |
3.1 林木虫害与空间结构关系分析 |
3.1.1 林木虫害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的关系 |
3.1.2 林木虫害与自然环境空间因子的关系 |
3.1.3 林木虫害受人类活动空间的影响 |
3.2 林木害虫种群动态与竞争 |
3.2.1 种群动态 |
3.2.2 种群竞争 |
3.3 空间影响域网络模型构建 |
3.3.1 基本网络模型 |
3.3.2 改进网络模型 |
3.4 时空影响域网络模型 |
3.5 讨论 |
第4章 长白山脉林木虫害网络构建与分析 |
4.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2 食叶害虫特征 |
4.3 长白山脉植被特征 |
4.4 基于空间影响域基本模型的虫害关系网络 |
4.4.1 虫害关系网络生成 |
4.4.2 参数优化 |
4.4.3 长白山脉虫害关系网络分析 |
4.5 基于空间影响域改进模型的虫害关系网络 |
4.5.1 网络生成 |
4.5.2 长白山脉虫害关系网络分析 |
4.5.3 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
4.5.4 网络的同配性 |
4.5.5 网络的聚集特性分析 |
4.5.6 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 |
4.5.7 网络层次结构 |
4.6 小结 |
第5章 美国白蛾虫害网络的演化分析 |
5.1 美国白蛾基本情况 |
5.2 美国白蛾网络无标度特性演化分析 |
5.2.1 美国白蛾网络构建 |
5.2.2 无标度特性演化分析 |
5.2.3 网络平均度的演化 |
5.3 节点数的演化 |
5.4 网络直径的演化 |
5.5 网络重要节点的演化 |
5.6 核数演化 |
5.6.1 最大核数的演化 |
5.6.2 平均核数的演化 |
5.6.3 核数概率分布的演化 |
5.7 网络匹配系数 |
5.8 熵值分析 |
5.9 模块度的演化 |
5.10 介数演化分析 |
5.11 小结 |
第6章 松毛虫属虫害网络结构分析 |
6.1 松毛虫属害虫特征 |
6.2 松毛虫类虫害网络构建 |
6.2.1 数据选取 |
6.2.2 松毛虫虫害网络 |
6.3 网络结构分析 |
6.3.1 无标度特征 |
6.3.2 重要节点分析 |
6.3.3 平均路径长度 |
6.3.4 平均聚集系数 |
6.3.5 网络的平均度 |
6.3.6 网络的结构熵 |
6.3.7 网络的K-核 |
6.3.8 虫害发生地区数的变化 |
6.3.9 节点介数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贡献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长白山脉所经市县 |
附录B 长白山脉林木害虫分类统计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植物物种亲和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林业有害生物概况 |
1.2.2 天然林自发调控病虫害机制与假说 |
1.2.3 物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
1.2.4 腮扁叶蜂概况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
2.1 昆嵛山概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 |
2.1.1 昆嵛山概况 |
2.1.2 相关研究 |
2.2 样地设置 |
2.3 永久样地本底数据调查 |
2.3.1 乔木层种群数量特征调查 |
2.3.2 灌木草本种群数量特征调查 |
第三章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植物物种联结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地内灌草层植物多样性调查 |
3.2.3 虫口密度调查 |
3.2.4 指标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植物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 |
3.3.2 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测度的方差分析 |
3.3.3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植物物种间的联结性检验与联结强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寄主种间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2.1 虫口密度数据采集及不同寄主来源幼虫采集 |
4.2.2 永久样地乔木树种数据采集 |
4.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寄主来源落地幼虫质量比较 |
4.3.2 有虫样地香农-维那指数指数的变化 |
4.3.3 昆嵛山腮扁叶蜂生态密度与寄主的数量相关关系 |
4.3.4 纯寄主样地与寄主-非寄主混合样地虫口生态密度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代表性样地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 |
5.3 分析方法 |
5.3.1 散点图法 |
5.3.2 林地内寄主与非寄主空间分布型的确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虫口粗密度与非寄主比例变化 |
5.4.2 代表性样地的选择与林间树木分布型 |
5.4.3 代表性样地(32号)概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灌草层植物物种联结性 |
6.1.2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乔木植物物种联结性 |
6.1.3 不同寄主来源的昆嵛山腮扁叶蜂幼虫质量比较 |
6.1.4 有虫样地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6.1.5 昆嵛山腮扁叶蜂生态密度与寄主的数量相关关系 |
6.2 讨论 |
6.2.1 关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与灌草层植物物种联结性的讨论 |
6.2.2 关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与乔木树种物种联结性的讨论 |
6.2.3 关于昆嵛山腮扁叶蜂寄主相关性的讨论 |
6.2.4 关于代表性样地以及昆嵛山腮扁叶蜂防控技术的讨论 |
6.2.5 关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与其他动物关系的讨论 |
6.2.6 关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与非生物因子的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棘的分布与价值 |
1.1.1 沙棘的生态价值 |
1.1.2 沙棘的经济价值 |
1.2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研究概况 |
1.2.1 沙棘病害 |
1.2.2 沙棘虫害 |
1.2.3 沙棘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
1.3 栎黄枯叶蛾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栎黄枯叶蛾的分布与危害 |
1.3.2 栎黄枯叶蛾防治技术 |
1.3.3 栎黄枯叶蛾空间分布 |
1.4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 |
1.4.1 寄主选择行为 |
1.4.2 寄主选择机理 |
1.4.3 影响寄主选择因素 |
1.5 昆虫体色分化及机理研究现状 |
1.5.1 昆虫体色分化的类型 |
1.5.2 昆虫体色分化机理 |
1.5.3 昆虫体色分化的控制机理 |
1.5.4 昆虫体色分化的遗传学研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栎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 |
2.1 试验地概况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外为害特点 |
2.2.2 形态特征 |
2.2.3 生活史 |
2.2.4 生活习性 |
2.2.5 天敌 |
2.3 讨论 |
3 栎黄枯叶蛾种群数量动态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
3.1.2 幼虫空间格局调查方法 |
3.1.3 幼虫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
3.2.2 幼虫空间格局 |
3.3 讨论 |
4 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温度对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2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4.2.3 温度对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温度下成虫的交配活动 |
4.2.5 温度对产卵的影响 |
4.2.6 温度对成虫寿命的影响 |
4.3 讨论 |
5 栎黄枯叶蛾幼虫龄数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形态结构的选择及测量方法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幼虫最佳分龄指标 |
5.2.2 幼虫龄数的初步确定 |
5.2.3 回归分析 |
5.3 讨论 |
6 栎黄枯叶蛾成虫行为学特征 |
6.1 试验地概况 |
6.2 试虫及其饲养 |
6.3 研究方法 |
6.3.1 羽化行为及其动态节律 |
6.3.2 交配行为及其动态节律 |
6.3.3 性诱效果研究 |
6.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羽化行为 |
6.4.2 羽化时辰节律 |
6.4.3 交配行为 |
6.4.4 交配时辰节律 |
6.4.5 性诱效果 |
6.5 讨论 |
7 栎黄枯叶蛾寄主选择性试验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虫及其饲养 |
7.1.3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幼虫野外取食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 |
7.2.2 成虫野外产卵选择行为 |
7.2.3 幼虫室内取食选择行为 |
7.2.4 成虫室内产卵选择行为 |
7.3 讨论 |
8 栎黄枯叶蛾两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及色型影响因子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虫及其饲养 |
8.1.3 幼虫性二型验证试验 |
8.1.4 两种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 |
8.1.5 环境因子对幼虫色型的影响 |
8.1.6 数据计算 |
8.1.7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幼虫性二型验证 |
8.2.2 两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状况 |
8.2.3 两种色型幼虫的消化系数 |
8.2.4 两种色型幼虫的蛹重、产卵量及孵化率 |
8.2.5 两种色型幼虫的耐饥饿能力 |
8.2.6 温度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
8.2.7 湿度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
8.2.8 光周期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
8.2.9 虫口密度对幼虫色型的影响 |
8.3 讨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重齿小蠹发生与危害的历史和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地位 |
2 分布与寄主 |
2.1 分布 |
2.2 寄主 |
3 形态特征 |
4 生物学特性 |
5 发生与危害的历史与现状 |
6 治理对策 |
(8)松阿扁叶蜂地理变异及其对寄主挥发物的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与当前防控措施 |
1.1.2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现状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昆虫种群地理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1 昆虫体型地理变异 |
1.2.2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意义 |
1.2.3 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
1.2.4 生态遗传学研究 |
1.2.5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析软件 |
1.3 昆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功能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作用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松阿扁叶蜂形态学地理变异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虫源的采集 |
2.1.2 各地理种群间形态学差异研究 |
2.1.3 松阿扁叶蜂体型及其二型性与海拔及经纬度的相关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地理种群松阿扁叶蜂形态学变异 |
2.2.2 松阿扁叶蜂体型地理变异与海拔及经纬度的相关性分析 |
2.2.3 松阿扁叶蜂性体型二型性及其与海拔和经纬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松阿扁叶蜂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变异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虫源的采集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DNA 提取、扩增及序列测定方法 |
3.1.4 PCR 产物序列测定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阿扁叶蜂成虫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 |
3.2.2 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系统发育分析 |
3.2.4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2.5 遗传网络进化结构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松阿扁叶蜂触角形态及感器超微结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昆虫 |
4.1.2 扫描电镜方法 |
4.1.3 透射电镜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触角形态 |
4.2.2 感器类型 |
4.2.3 感器的结构和形态 |
4.2.4 感器数量和触角长度的差异比较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松阿扁叶蜂对寄主挥发物的反应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油松挥发物采集方法 |
5.1.3 油松挥发物分析方法 |
5.1.4 触角电位测试方法 |
5.1.5 触角电位测试样品 |
5.1.6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个地区油松主要挥发性单萜类组分与含量 |
5.2.2 松阿扁叶蜂对测试样品的触角电位反应 |
5.2.3 松阿扁叶蜂对测试样品的剂量反应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松阿扁叶蜂形态学地理变异 |
6.1.2 松阿扁叶蜂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异 |
6.1.3 松阿扁叶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
6.1.4 松阿扁叶蜂对寄主挥发物的反应机制 |
6.2 讨论 |
6.2.1 松阿扁叶蜂地理变异研究 |
6.2.2 松阿扁叶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
6.2.3 松阿扁叶蜂对寄主挥发物的反应机制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苹小吉丁的研究进展 |
1.2.2 林业蛀干类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
1.2.3 肿腿蜂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苹小吉丁生活史及幼虫危害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样地情况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新疆苹小吉丁生活史 |
2.2.2 苹小吉丁幼虫危害规律 |
2.2.3 野苹果树苹小吉丁虫口计算方法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苹小吉丁幼虫龄数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地点情况 |
3.1.2 取样方法 |
3.1.3 幼虫分龄特征 |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苹小吉丁幼虫龄数的推断 |
3.2.2 苹小吉丁幼虫龄数推断的检验 |
3.2.3 利用蜕皮幼虫的形态指标进行校验 |
3.2.4 苹小吉丁幼虫各龄期范围值的确定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疆苹小吉丁种群自然制约因子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样地情况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蛇蛉 Mongoloraphidia sp |
4.2.2 乌黑刻柄茧蜂 Atanycolus denigrator(Linnaeus 1758) |
4.2.3 其他茧蜂 |
4.2.4 苹小吉丁旋小蜂 Eupelmus sp |
4.2.5 苹小吉丁凿姬蜂 Xorides (Xorides) sp |
4.2.6 球腹蒲螨 Pyemotes sp |
4.2.7 其他因子 |
4.2.8 苹小吉丁制约因子综合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球腹蒲螨 Pyemotes sp.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室内寄生苹小吉丁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供虫源 |
5.1.2 球腹蒲螨寄生习性观察 |
5.1.3 利用球腹蒲螨室内寄生苹小吉丁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球腹蒲螨生物学特性 |
5.2.2 利用球腹蒲螨室内寄生苹小吉丁试验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利用 4 种肿腿蜂防治苹小吉丁试验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供试虫源 |
6.1.3 试验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4 种肿腿蜂套袋防治苹小吉丁试验结果 |
6.2.2 白蜡吉丁肿腿蜂林间防治苹小吉丁试验结果 |
6.3 结论和讨论 |
第七章 利用色板诱杀苹小吉丁成虫技术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实验材料 |
7.1.3 试验方法 |
7.1.4 数据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悬挂方向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的影响 |
7.2.2 不同悬挂高度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的影响 |
7.2.3 不同颜色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的影响 |
7.2.4 色板对其他昆虫种类的诱集效果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查清了苹小吉丁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
8.1.2 掌握了苹小吉丁幼虫分布规律暨成虫产卵偏好 |
8.1.3 研究总结出野苹果树苹小吉丁虫口调查计算方法 |
8.1.4 研究确定苹小吉丁幼虫龄数为五龄 |
8.1.5 系统调查了苹小吉丁种群制约因子及其控制作用 |
8.1.6 球腹蒲螨 Pyemotes sp. 防治苹小吉丁应用前景良好 |
8.1.7 白蜡吉丁肿腿蜂 Sclerodermus pupariae 是苹小吉丁的优秀天敌 |
8.1.8 研究了利用色板诱杀苹小吉丁技术 |
8.2 讨论 |
8.2.1 苹小吉丁综合防治建议 |
8.2.2 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松叶蜂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松叶蜂的生物防治 |
1.2 昆虫病原真菌对昆虫的侵染及胞外酶的作用 |
1.2.1 昆虫病原真菌对昆虫的侵染过程和致病机理 |
1.2.2 昆虫病原真菌侵染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 |
1.3 昆虫病原真菌对昆虫的侵染过程中主要保护酶和解毒酶的作用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松叶蜂幼虫病原真菌的采集、分离纯化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自然染病的松叶蜂幼虫 |
2.1.2 仪器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病原真菌的分离及纯化 |
2.2.2 回接杀虫实验 |
2.2.3 菌落形态观察 |
2.2.4 病原菌的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 |
2.2.5 病原菌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6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自然染病的松叶蜂幼虫 |
2.3.2 病原真菌的分离结果 |
2.3.3 回接杀虫实验结果 |
2.3.4 菌株FDB01的鉴定结果 |
2.3.5 菌株FYQ01的鉴定结果 |
2.3.6 菌株FXX01的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松叶蜂幼虫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种和昆虫 |
3.1.2 仪器和试剂 |
3.2 方法 |
3.2.1 抗紫外线能力测定 |
3.2.2 产孢量测定 |
3.2.3 菌种在含有松叶蜂幼虫虫皮液体培养基上的培养和酶液的制备 |
3.2.4 类枯草杆菌蛋白酶(PR1)、几丁质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
3.3 结果 |
3.3.1 温度及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直径 |
3.3.2 温度及紫外线照射对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
3.3.3 三种菌株胞外酶活性变化趋势 |
3.4 讨论 |
第四章 松叶蜂幼虫被病原真菌侵染后体内主要保护酶和解毒酶系活性变化 |
4.1 材料 |
4.1.1 供试松叶蜂幼虫 |
4.1.2 供试菌种 |
4.1.3 试剂和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虫体处理 |
4.2.2 酶液制备 |
4.2.3 酶活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松叶蜂幼虫感染真菌后体内主要保护酶系活性变化 |
4.3.2 松叶蜂幼虫感染真菌后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变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松叶蜂病原真菌侵染及致病效果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2.1 一级斜面培养 |
5.2.2 种子液培养 |
5.2.3 供试菌株的三级扩大培养 |
5.2.4 室内致病率试验 |
5.2.5 林间试验 |
5.2.6 真菌在松叶蜂幼虫表面的侵染 |
5.3 结果 |
5.3.1 室内致病试验结果 |
5.3.2 林间致病试验结果 |
5.3.3 真菌在松叶蜂幼虫表面的侵染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白音阿扁叶蜂老龄幼虫化学防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条山林区松阿扁叶蜂防治对策及建议[J]. 王鹏. 山西林业, 2021(04)
- [2]云杉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J]. 麻云霞,李钢铁,冯斐,马媛,潘羿壅,童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7)
- [3]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耐寒性比较及幼虫虫龄划分[D]. 罗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4]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D]. 冯颖. 东北大学, 2016(10)
- [5]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植物物种亲和性的研究[D]. 潘琪.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5)
- [6]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D]. 刘永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7]重齿小蠹发生与危害的历史和现状及治理对策[J]. 王艳军,史忠阁,陈国发,王亚男,宋国印,季开芳,吕冬,白永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01)
- [8]松阿扁叶蜂地理变异及其对寄主挥发物的反应机制研究[D]. 袁秀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9]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王智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5)
- [10]松叶蜂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 刘瑞. 山西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