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引种试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石慧[1](2021)在《大豆成为世界性作物的历程探析》文中提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数千年来大豆不但养育了中国先民,还因其多功能性被广泛地引种传播。经由陆上和海上的多条全球贸易通路,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风俗习惯,大豆在各地出现了本土化的发展,共同展示了大豆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陈雷[2](2021)在《新疆伊犁地区春油菜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研究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可用作油、菜、花、饲、肥、蜜等,是多功能、能重复利用最有效的经济作物,也是一二三产结合最为典型的作物。油菜是新疆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占新疆地区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的23.34%。种植油菜对于促进新疆油料产业稳定发展和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平均海拔1800m以上,夏季光热资源充足,降雨量丰沛,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湿润,年平均日照时数2699小时,非常有利于油菜籽粒发育和脂肪的积累,是新疆地区春油菜籽种植的优势区域,占全疆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也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油菜不仅是伊犁河谷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当地特色的观赏和蜜源作物,保障油菜稳定生产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伊犁河谷近年来大量引进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广泛种植的地方高产油菜品种,在当地进行试种研究。因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生长环境不同,部分引进的新品种遗传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会发生改变,但关于引种资源的生态适应性和综合性状评价报道较少。【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历程及油菜种质资源的选育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对伊犁地区2017-2019年从各地引进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30余份材料,在第四师75团、77团等地开展试种研究。采用田间调查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参试品种农艺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其含油量进行检测分析,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所有参试品种在当地的适宜性及综合效益做出综合评价,筛选适于新疆伊犁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春油菜品种。【结果】(1)参试品种生长性状:株高在127.33-194.53 cm;生育期最长142 d,最短的是132 d;(2)参试品种经济性状:有效分枝高度32.67-84.00 cm,平均有效分枝数在4-13个,主花序有效长度32.25-67.00 cm,单株平均角果数、角果长度分别在130.33-227.67个、6.40-8.69 cm,主花序角果密度在0.50-1.09,单株产量9.76-26.67 g/株,千粒重在4.1-5.2 g、含油量36.3%-44.8%。(3)参试品种中油菜籽产量排名前5的依次是:中油杂750、阳光158、保油杂D18-6、秦油558、青杂5号,平均亩产在297.24-360.02 kg,有效分枝高度、分枝数、角果数、角果长及千粒重是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油脂含量基本在36.5-44.8%,其中,阳光158含油量最高,保油杂D18-6次之,青杂系列略低于保油杂D18-6,品种间含油量差异显着。【结论】综合性状灰色评判值排名前5的品种依次是:中油杂750、青杂17、阳光158、保油杂D18-6、秦油558,总体上产量构成因子与最终产量建成显着正相关;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最优的油菜品种是中油杂750,灰色评判值位居第1,为一级品种,株高为168.33 cm,生育期为140 d。综合各品种产量、含油量表现和各性状指标的灰色评判值,中油杂750、青杂17、阳光158、保油杂D18-6、秦油558、青杂5号适宜在伊犁地区推广种植,并对以上综合性状优良品种进行具体介绍。研究成果可为拓宽新疆伊犁区油菜种质资源及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孙梦涵[3](2021)在《基于SSR标记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文中指出藜麦营养价值全面,并具有耐寒、耐干旱、耐瘠薄和耐盐碱等生物学特性,因而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对藜麦引种收集、鉴定分类和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藜麦种质群体中含有大量控制重要性状的有利等位变异,关联分析以自然种质群体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中与优异性状相关联的等位变异。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关联分析相结合,对藜麦性状改良和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推动藜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收集引种的163份藜麦材料和3份台湾红藜材料组成的自然种质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其主要表型性状和品质性状,通过各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利用65对简单重复标记(SSR)引物对供试种质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最终分析与优异性状相关联的SSR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测定了供试种质材料的11个表型性状和3的品质性状。不同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变异范围较广。株高、主花序长、主茎分支数、主穗长、茎粗和株形呈极显着正相关。叶长与叶宽呈极显着正相关。成熟期与株高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主花序长、主茎分支数、主穗长、茎粗和株形呈显着正相关。茎色与花色呈极显着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主茎分支数和茎粗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成熟期呈显着负相关。总蛋白质含量与茎粗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总淀粉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与叶宽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出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1.08%。(2)聚类分析在距离为5时将全部材料划分为4个群组,相同来源的藜麦种质被划分到不同的群组,表明同一地理来源的藜麦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Ⅰ组群主要特征为总蛋白质含量最低,总淀粉含量最高;Ⅱ组群主要特征为总淀粉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最高;Ⅲ组群主要特征为叶片最小,株形最松散,且粗脂肪含量最低;Ⅳ组群主要特征为植株体量最大,平均成熟期最晚,且茎色和花色最深,总蛋白质含量最高。(3)从156对藜麦SSR引物中筛选出65对杂合度高,重复性好,扩增片段清晰的引物对供试种质群体进行标记。有效等位基因数变异范围在1.144~9.760之间,平均为2.953,观测杂合度变异范围在0.019~1.000之间,平均值为0.387。期望杂合度变异范围在0.126~0.900之间,平均值为0.588。Shannon’s指数范围在0.252~2.409之间,平均值为1.126。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121~0.889之间,平均值为0.524。证明本研究所选择的引物多态性较高。(4)对供试种质进行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将材料划分为3个组群。群体结构分析将全部材料划分为两个亚群,与聚类分析表现出相似的分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三位主成分解释率分别为58.95%、11.49%和8.72%,共占总变异的79.17%。主成分1将全部材料分为两个组群,地理来源一致的种质在坐标上聚集成簇。分析证明藜麦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显着相关性,相同地理来源的种质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5)对65个SSR标记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共有2080对SSR位点组合。所有组合的连锁不平衡系数在0.00~0.41之间,平均值为0.05,在P<0.01的条件下,显着连锁不平衡的成对位点有873对,占所有位点组合的41.97%,其中D′≥0.5的成对位点有411对,占全部位点组合的19.76%,连锁不平衡水平较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对藜麦种质的11个表型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与SSR标记位点进行关联分析,综合两种分析结果选择最优模型,得出8个SSR标记与株高、茎粗、叶宽、主茎分支数、叶长、成熟期、总蛋白质含量和总淀粉含量8种性状密切相关。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刘海洋[5](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资源。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当中,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数据标准规范,并开发了相关的数据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工作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有力地支撑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但目前依然存在着重要工作环节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种质信息共享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思路,并做了以下三方面研究:(1)设计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主要环节的信息化流程。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登记、保存、鉴定、利用等工作开展了需求分析,分析了主要用户群体和业务流程,提出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设计了包括考察收集、国外引种、普查征集、整理编目、资源登记、入库保存、评价鉴定、活力监测、繁殖更新、共享利用等在内的重要工作环节的信息化流程,为系统设计开发奠定了基础。(2)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了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相结合的底层硬件架构,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增强了数据安全性;提出了区块链数据管理平台和业务系统分离的系统架构,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减少了开发工作量;重构了种质资源业务数据库,新数据库采用“身份表-关联表-业务表”三级存储模式,提高了数据库的可拓展性;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相关模型、算法和机制,包括网络模型、数据模型、基于DPOS的种质数据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设计了系统各功能模块,完成了收集、整理、登记、保存、鉴定、利用等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3)开发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区块链系统原型。利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构建了区块链数据管理平台,运用Django框架技术开发了登记业务系统原型,实现了资源数据登记、审核、上链、查询的功能,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首次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工作当中,并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具有去中心化、数据自治、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涵盖农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工作流程,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效率,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石慧[6](2020)在《由传统到现代:大豆在美国的加工和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大豆加工利用的历史,主要经历了作为食品尝试、作为牧草推广、作为豆粒加工3个历史时期。整体表现出了由粗加工式到深加工式利用、由低效率式到高效率式利用、由单向式到多元式利用的特点。美国大豆加工利用水平的发展,顺应了美国农业模式的发展变迁、创造了经济价值、实现了大豆产业链的完善并满足了民众的营养需求。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满足了大豆的消费需求、改变了大豆的消费格局并最终助推大豆成为世界级的重要农产品。
杨孟迪[7](2020)在《阿拉尔引种不同大豆品种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作为我国七大粮食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油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大豆产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在西北引种适载大豆品种对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平衡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豆芽富含维生素C、黄酮、多酚等营养物质,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来源,研究发芽后各营养成分和次生代谢的的变化规律,为豆芽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大豆资源的整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品质和产量是引种大豆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本论文在阿拉尔地区引进了 2个春大豆和9个夏大豆品种,对试验品种产量形成相关因子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筛选适宜新疆地区栽培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供试11个大豆品大种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吉育481、吉育627和吉育384。就营养成分而言,11个大豆品种总异黄酮的含量范围为73.72-222.58 μg/g,其中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为主要异黄酮,异黄酮含量较高的品种有吉育481、吉育627、吉育584;脂肪酸在11种受试大豆品种中的总含量范围为17.2%-22.80%,其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和棕榈酸,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品种有吉育384、吉育626、吉育202;17种氨基酸在1 1种受试大豆品种中的总含量范围为1 1.99%-29.70%,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为主要氨基酸,氨基酸含量较高的品种有吉育47、吉育285、吉育202;粗蛋白在11种受试大豆品种中的总含量范围为37.62%-42.03%,粗蛋白含量较高的品种有吉育635、吉育384、吉育47。综合产量与品质因素,阿拉尔适栽品种为吉育481和吉育627。发芽后五种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达到853.66μg/g,是未发芽的10.93倍,其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分别在发芽的第7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76.73 μg/g、170.45μg/g、66.50 μg/g,其中大豆苷主要分布在根和叶中,黄豆黄苷主要分布在叶中,茎中很少。本文以不同发芽时间的吉育202、吉育47为材料,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Folin-Ciocalteau法测定了发芽前后两种大豆中异黄酮、蛋白质、多酚、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大豆在发芽各个阶段,营养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发芽时间的延续,吉育202和吉育47在发芽后维生素C、蛋白质、多酚含量均增加,且在发芽第7天达到最大值,吉育202最大值分别为9.68 mg/g、43.9%、1.89 mg/g,吉育47总酚和维生素C较吉育202低,可能是由于植物生长状态不同导致的。总体来说,大豆经过发芽处理后营养价值会变得更高,更利于人体吸收。
王松[8](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亓军红[9](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石慧,王思明[10](2019)在《从引种到繁盛:大豆在美国的历史追溯》文中研究说明大豆起源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传播种植。至迟在十八世纪中期,大豆已被引种到美国,此后经历了从创榛辟莽到枝繁叶茂的发展过程。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历程大体包括早期引种与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波动发展期和稳步发展期,在四个发展阶段中大豆的种植和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特点。
二、大豆引种试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引种试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成为世界性作物的历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光耀亚洲:大豆在亚洲的传播 |
(一)东亚地区 |
(二)东南亚地区 |
二、东方来客:大豆在欧洲的传播 |
(一)神奇的东方食品 |
(二)早期的试种 |
(三)多地推广种植 |
三、远渡重洋:大豆在美洲的传播 |
(一)北美地区 |
(二)南美地区 |
四、遍布世界:当前大豆的世界格局 |
(2)新疆伊犁地区春油菜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研究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2.1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种植分布 |
1.2.2 我国油菜产消情况 |
1.2.3 油菜品种选育情况 |
1.2.4 不同生态区油菜新品种引种筛选 |
1.2.5 作物引种筛选综合性状评价方法 |
1.3 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
1.4 本文基本脉络及创新之处 |
1.4.1 整体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指标与测定方法 |
2.2.2 数据分析及评价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新疆地区油菜种植及种质资源现状 |
3.1 新疆地理环境特征及自然资源 |
3.1.1 地理环境特征 |
3.1.2 自然资源 |
3.2 新疆地区油菜种植及产量情况 |
3.2.1 新疆种植油菜品种的情况 |
3.2.2 兵团油菜种植情况 |
3.3 油菜品种审定及推广种植现状 |
3.3.1 油菜品种审定 |
3.3.2 油菜推广种植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伊犁地区春油菜品种的适宜性筛选研究 |
4.1 参试品种农艺学性状调查分析 |
4.1.1 不同品种株高比较 |
4.1.2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 |
4.2 参试品种产量构成及籽粒产量比较 |
4.3 不同品种油品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伊犁地区引种油菜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评价 |
5.1 引进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
5.1.1 评价方法 |
5.1.2 数据处理及运算分析 |
5.1.3 灰色评价结果分析 |
5.2 筛选出适宜新疆地区种植的春油菜品种 |
5.2.1 中油杂750 |
5.2.2 青杂17 号 |
5.2.3 阳光158 |
5.2.4 保油杂D18-6 |
5.2.5 秦油558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基于SSR标记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藜麦概述 |
1.1.1 藜麦的起源与驯化 |
1.1.2 藜麦的表型性状 |
1.1.3 藜麦的品质性状及功能成分 |
1.1.4 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2 SSR分子标记 |
1.2.1 SSR分子标记概述 |
1.2.2 SSR标记的产生 |
1.2.3 SSR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1.2.4 SSR标记在植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 关联分析 |
1.3.1 关联分析概述 |
1.3.2 关联分析理论基础 |
1.3.3 关联分析方法 |
1.3.4 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藜麦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实验设计 |
2.2.4 表型性状数据采集 |
2.2.5 品质性状测定 |
2.2.6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3.2 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3 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4 形态学标记聚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藜麦种质资源SSR标记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DNA提取 |
3.2.4 引物的筛选 |
3.2.5 荧光SSR标记和毛细管电泳 |
3.2.6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SR多态性分析 |
3.3.2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3.3 藜麦种质群体结构分析 |
3.3.4 藜麦种质主成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3.4.1 SSR多态性 |
3.4.2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4.3 藜麦种质群体结构分析 |
3.4.4 藜麦种质主成分分析 |
3.4.5 形态学标记和SSR标记聚类差异 |
4 藜麦种质资源性状关联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关联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3.2 关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区块链技术 |
2.1.1 区块链数据结构 |
2.1.2 组网方式(P2P) |
2.1.3 非对称加密算法 |
2.1.4 共识机制与激励机制 |
2.2 区块链应用开发方式 |
2.2.1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
2.2.2 BSN开发区块链应用流程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业务描述及需求分析 |
3.1.1 收集 |
3.1.2 整理 |
3.1.3 登记 |
3.1.4 保存 |
3.1.5 鉴定 |
3.1.6 利用 |
3.1.7 业务需求分析 |
3.2 用户功能需求 |
3.3 系统需求 |
3.3.1 安全性需求 |
3.3.2 算力和能耗性需求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架构 |
4.3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5.1 种质收集模块 |
4.5.2 种质整理模块 |
4.5.3 种质登记模块 |
4.5.4 种质保存模块 |
4.5.5 种质鉴定模块 |
4.5.6 种质利用模块 |
第五章 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模型设计 |
5.1 网络模型 |
5.2 数据模型 |
5.3 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系统机制设计 |
5.3.1 基于DPOS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系统共识算法 |
5.3.2 算例实现 |
5.3.3 激励机制设计 |
第六章 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区块链系统原型实现 |
6.1 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工作流模型 |
6.2 系统原型实现 |
6.2.1 搭建区块链平台 |
6.2.2 开发业务系统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局限性分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由传统到现代:大豆在美国的加工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在美国的种植历史与生产概况 |
2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方式的转变 |
2.1 早期制作大豆食品的尝试 |
2.2 作为牧草作物获得推广 |
2.3 收获大豆豆粒进行加工利用 |
3 转变的特点及动因 |
3.1 从粗加工式到深加工式利用 |
3.2 从低效率式到高效率式利用 |
3.3 从单向式到多元式利用 |
4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变迁的影响 |
5 结语 |
(7)阿拉尔引种不同大豆品种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2.2 油脂 |
1.2.3 矿物质 |
1.2.4 其他成分 |
1.3 大豆异黄酮 |
1.3.1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 |
1.3.2 大豆异黄酮在大豆中的分布 |
1.3.3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
1.3.4 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 豆芽及其营养价值 |
1.4.1 大豆发芽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进展 |
1.5 大豆引种新疆的重要意义 |
1.5.1 大豆引种影响因素 |
1.5.2 新疆农业生态条件 |
1.5.3 新疆大豆种植概况 |
1.6 本课题的目的和设计思路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1.6.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阿拉尔引种大豆品种筛选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地概况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测定指标及标准 |
2.2.4 考种项目 |
2.2.5 计量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11种大豆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比较 |
2.3.2 产量因子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参试大豆营养成分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异黄酮单体含量的测定 |
3.2.3 脂肪酸含量测定 |
3.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3.2.5 氨基酸含量测定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11种大豆种子异黄酮含量的比较 |
3.3.2 11种大豆种子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分析 |
3.3.3 11种大豆种子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
3.3.4 产量与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豆发芽过程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2.3 主要试剂 |
4.2.4 种子的发芽 |
4.2.5 最大吸水膨胀时间的测定 |
4.2.6 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4.2.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2.8 总酚含量的测定 |
4.2.9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2.10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最大吸水膨胀时间的测定结果 |
4.3.2 大豆不同发芽时期HPLC测定结果 |
4.3.3 大豆不同发芽时期异黄酮测定结果 |
4.3.4 大豆不同发芽时期含水量测定结果 |
4.3.5 大豆不同发芽时期蛋白质测定结果 |
4.3.6 大豆不同发芽时期总酚测定结果 |
4.3.7 大豆不同发芽时期维生素C测定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
(一)学术价值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史料出版 |
(二)馆藏档案 |
(三)学术成果 |
(四)其它方面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重点 |
(三)难点 |
(四)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主体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
二、推动副业发展 |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
一、山东农业调查 |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
二、赈济工作 |
三、农业活动 |
四、成就与局限 |
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
三、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从引种到繁盛:大豆在美国的历史追溯(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引种与缓慢发展时期 (1898年以前) |
二、快速发展时期 (1898—1969年) |
1. 生产的迅速发展 |
2. 主产州的形成 |
三、波动发展时期 (1970—1995年) |
1. 生产的起伏波动 |
2. 主产州的变化 |
四、稳步发展时期 (1996年至今) |
1. 生产的稳步提高 |
2. 主产州的现状 |
四、大豆引种试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成为世界性作物的历程探析[J]. 石慧. 农业考古, 2021(06)
- [2]新疆伊犁地区春油菜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研究及综合评价[D]. 陈雷.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基于SSR标记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D]. 孙梦涵. 成都大学, 2021(07)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研究[D]. 刘海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由传统到现代:大豆在美国的加工和利用[J]. 石慧. 世界农业, 2020(07)
- [7]阿拉尔引种不同大豆品种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D]. 杨孟迪.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8]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从引种到繁盛:大豆在美国的历史追溯[J]. 石慧,王思明.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