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漏眼疮116例

中医药治疗漏眼疮116例

一、中医药治疗漏睛疮116例(论文文献综述)

叶姗姗,许超,樊华,宋剑涛[1](2021)在《黄连及其复方在眼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黄连是临床中常用的一味中药,化学成分多样,目前已分离出44种生物碱,其中小檗碱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黄连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可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随着人们对黄连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黄连及其复方在眼睑、泪囊、结膜、角膜、视网膜和黄斑等眼部病变中均得到应用。常用的复方包括以黄连为君药的黄连解毒汤、黄连温胆汤,以及以黄连配伍的大黄黄连泻心汤、普济消毒饮、黄连羊肝丸、交泰丸、乌梅丸等。本文归纳黄连及其复方在眼科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以期为今后的眼科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刘欣[2](2020)在《四川地区心脾湿热型漏睛患者的泪囊与中鼻甲腋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CT泪道造影检查的基础上对四川地区心脾湿热型漏睛(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泪囊与中鼻甲腋相关性进行研究,明确泪囊与中鼻甲腋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1例四川地区心脾湿热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别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患病眼别、病程等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CT泪道造影检查;采用CT后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冠状位上能同时完整显示泪囊及中鼻甲腋平面的图像,运用软件测量工具,对CT图像上泪囊顶部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进行测量。采用SPSS 26.0软件对测量的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03。2.女性患病眼数多于男性,男女患病眼数比例为1:4.02。3.所有患者年龄为17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49.23±12.90岁,中位数为49岁;患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0-60岁,占比53.40%;男性患者年龄分布为27-77岁,女性患者年龄分布为17-79岁,男性患者年龄平均值为49.79±14.46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08±12.48岁,男女患者在年龄分布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在各年龄段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眼患病率为86.91%,双眼同时患病率则仅为13.09%;男女患者在患病眼别上的分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程<10年者所占比例最大,占比73.30%,病程为10-20年者次之,占比24.08%,病程>20年者所占比例最小,仅为2.62%;男女患者在病程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所有患病泪囊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为0.00-1.80cm,平均为0.53±0.25cm;泪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为0.10-2.10cm,平均为0.81±0.37cm。患病泪囊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与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病泪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大于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7.男性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为0.59±0.27cm,女性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为0.52±0.24 cm,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患病泪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为0.77±0.34cm,女性患者患病泪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为0.82±0.37cm,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和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患病泪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大于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8.各年龄段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患病泪囊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1-60岁组与61-80岁组患者该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41-60岁组患者该距离较61-80岁组患者大。0-20岁组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和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个年龄段该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患病泪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大于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9.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的不同患病眼别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右眼、左眼泪囊顶部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泪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大于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10.慢性泪囊炎不同病程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距离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组和病程为10-20年组的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和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0年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泪囊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最为多见。2.慢性泪囊炎的病程多在10年以内。3.慢性泪囊炎单眼患病率明显高于双眼。4.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病泪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大于顶部至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泪囊大部分位于中鼻甲腋平面的下方。5.年龄、病程可能是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距离的影响因素;性别、眼别不是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至中鼻甲腋平面距离的影响因素。

王素贞[3](2018)在《慢性泪囊炎的鼻泪管相关解剖参数研究及中医文献回顾》文中指出目的:基于CT泪道造影对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CD)患者骨性鼻泪管(bony nasolacrimal duct,BNLD)主要生理结构相关参数进行系统性测量和研究及对慢性泪囊炎中医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为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中西医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行CT泪道造影并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178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眼别等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患者行CT泪道造影后,采用CT后处理技术,对鼻泪管分别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选择显示骨性鼻泪管完整的图像,运用其测量工具,对CT图像上骨性鼻泪管的长度、骨性鼻泪管起始端及末端横截面积、下鼻甲骨与上颌窦内侧壁之间的角度(下鼻甲角)、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之间的角度(相对泪囊骨性鼻泪管角)进行测量。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各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慢性泪囊炎进行中医文献回顾性分析。结果: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23。2.患者年龄从20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51.21±13.87岁,中位数为50.5岁;该疾病主要分布在40-60岁,占49.44%;男女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在各年龄段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眼发病率(88.76%)明显高于双眼发病率(11.24%),男女患者在发病眼别上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患病眼与非患病眼的骨性鼻泪管起始端、末端横截面积分别对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眼与非患病眼骨性鼻泪管起始端横截面积均小于其末端横截面积(P<0.05)。5.患者骨性鼻泪管平均长度为11.13±2.09mm,最小值为6.20mm,最大值为17.40mm;患病眼和非患病眼骨性鼻泪管长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患者下鼻甲角平均值为78.22°±20.97°,最小值为31.8°,最大值为142.6°;患病眼与非患病眼下鼻甲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患者相对泪囊BNLD角平均值为23.21°±9.87°,最小值为1.1°,最大值为62.7°;所有患者中及男性患者中患病眼与非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患者中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较非患病眼大(P<0.05)。8.各年龄段患病眼骨性鼻泪管横截面积、长度、下鼻甲角、相对泪囊BNLD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患病眼鼻泪管末端横截面积较41-60岁、61-84岁小(P<0.05);41-60岁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较61-84岁大(P<0.05)。9.患病眼BNLD起始端横截面积与末端横截面积呈正相关(R=0.486,P<0.01);患病眼BNLD起始端横截面积与BNLD长度呈负相关(R=-0.212,P<0.01);患病眼BNLD起始端横截面积与相对泪囊BNLD角呈正相关(R=0.140,P<0.05);患病眼BNLD末端横截面积与下鼻甲角呈正相关(R=0.145,P<0.05);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与下鼻甲角呈正相关(R=0.166,P<0.05)。10.非患病眼BNLD起始端横截面积与末端横截面积呈正相关(R=0.530,P<0.01);非患病眼BNLD末端横截面积与相对泪囊BNLD角呈负相关(R=-0.157,P<0.05)。结论:1.中老年女性是慢性泪囊炎疾病发病的主要人群,中医认为这可能与中老年女性肝肾精血亏虚,泪窍失养相关。2.狭窄的鼻泪管管径横截面积、狭长的BNLD长度、较窄的下鼻甲角及较大的相对泪囊BNLD角可能是慢性泪囊炎发生的风险因素。

栗圣榕,夏厚林,涂翔,胡攀,李洋,李文婷,刘娟,邓曦,张廷模[4](2018)在《含漏芦方剂主治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Matlab R2013a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漏芦的方剂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扩大漏芦使用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漏芦的方剂,按特定格式录入软件中,按时期和主治疾病进行对应分析、加权秩和比综合评价和关联分析,分析漏芦运用的时代特点和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相关方剂287首,漏芦治疗疮疡类疾病常与大黄、升麻等配伍,找出58个常用药组;治疗缺乳常与栝楼配伍,找出23个常用药组;治疗皮肤病类疾病常与刺蒺藜、玄参等配伍,找出38个常用药组。以上配伍沿用稳定、专属性强;药组用药集中,用药思路明晰。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漏芦的方剂用药特点明确,分析含漏芦方剂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主治时的用药规律和特点,对该药物的现代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涛[5](2017)在《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肤“癣”病概念内涵有三:一是“西医之癣”,指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二是传统的“中医之癣”,包罗范围甚广;三是一般口语所说的“皮肤癣病”,可泛指一切皮肤疾病。目前,中医学界通行的是第一个内涵,反映了中医学术的异化。本论文考证范围包括大部分的“西医之癣”(白秃疮、肥疮、鹅口疮、圆癣、紫白癜风、阴癣、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癣),部分“中医之癣”(吹花癣、奶癣、牛皮癣、乳头风、蛇皮癣、湿疮、白庀、松皮癣),以及部分“皮肤癣病”(肾囊风、四弯风、紫癜风)。论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皮肤“癣”类病名考证现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绪论,界定“癣”的概念,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有关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举例。第三部分分别考证人体各部位之癣,包括头部之癣:白秃疮、肥疮;面部之癣:吹花癣、奶癣;口腔之癣:鹅口疮;颈项之癣:牛皮癣;躯干之癣:圆癣、紫白癜风、乳头风;阴部之癣:肾囊风、阴癣;四肢之癣:四弯风、蛇皮癣;手足之癣: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发无定处之癣:湿疮、白庀、松皮癣、紫癜风;“癣”病病名考证。第四部分为皮肤“癣”类病名规范研究,提出皮肤“癣”病体系性问题,指出当前的皮肤癣病内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考证收集的资料,提出规范病名。第五部分是总结,概述考证的新发现、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设想。第六部分为参考文献。第七部分为附录,辑录了皮肤“癣”类的相关资料。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证清楚各种皮肤癣病病名的历史演变,对其历史发展沿革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关于各项“癣”病的一系列考证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考证工作对于皮肤“癣”病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规范病名,为名词术语规范化课题服务,如考证为“腊梨”代替“肥疮”作为规范病名提供学术支撑;考证出了 15个同名异病的中医学名词。

张佳佳[6](2017)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患者解剖参数测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CT泪道造影下测量并观察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解剖结构,探讨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中医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查阅相关中医文献认识该疾病,并收集行CT泪道造影并诊断为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共343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眼别、疾病诊断等一般情况进行统计,行CT泪道造影后采用斜冠状位对全鼻泪管成像,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测量鼻泪管的上、中、下口径,以及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在CT图像上观察鼻中隔的偏曲情况(不偏、左偏、右偏、S型偏曲)。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各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疾病之间相关性的分析。结果:1.中医认为该病属于“流泪症”及“漏睛”范畴。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为1:3.69。3.患者年龄从4岁到87岁,平均年龄为54.37±14.78岁,该疾病年龄分布在40-60岁之间患者最多(占45.77%),男女患者的年龄分布及其在各年龄段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4.泪道阻塞性疾病中各类疾病发病率不一致,其中鼻泪管疾病发病率最高(37.8%),而各类疾病在发病眼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眼患病率高于双眼同时患病者,男女患者在患病眼别上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双眼之间、男女之间以及患病眼与非患病眼之间鼻泪管口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泪管下口径最大,上口径次之,中口径较小(P<0.01);各年龄段鼻泪管上、中口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龄鼻泪管下口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泪道阻塞性疾病患病眼别与否与鼻中隔偏曲与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泪管疾病患病眼别与否与鼻中隔偏曲与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的平均值为84.88±6.98°,范围从62.5°-108.9°,其中80-100°最多,占74.1%,60-80°之间占24.1%,大于100°者占1.8%,特别有鼻泪管呈“C”型分布。9.双眼之间、男女之间、患病眼非患病眼之间、各年龄段之间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在各夹角段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0.泪道阻塞性疾病与性别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鼻泪管的口径、鼻泪管与鼻底平面的夹角以及鼻中隔偏曲情况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1.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与鼻泪管上口径之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鼻泪管中、下口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泪道阻塞性疾病主要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中医认为可能与其肝肾亏虚有关;女性是该病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中医认为可能与女性肝气肝血不足相关。2.鼻泪管是一不规则管腔,下口径最大,上口径次之,中口径较小。鼻泪管上、中口径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下口径变异性较大,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3.多数患者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近似垂直,但仍有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呈钝角或锐角,特别有鼻泪管呈“C”型分布,再通时应考虑鼻泪管的走形方向以及其与鼻底平面的夹角。4.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多有鼻中隔偏曲,鼻泪管疾病受鼻中隔偏曲影响,而且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会影响手术操作以及愈后,因此可在治疗前处理鼻中隔偏曲的问题。5.骨性鼻泪管口径的大小、鼻泪管与鼻底平面的夹角可能不是影响泪道阻塞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刘妍[7](2016)在《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古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眼科疾病文献的检索整理和统计分析,总结针灸可以治疗的眼科疾病种类及优势病种;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常用方法及取穴规律,以期为针灸临床治疗眼科疾病提供更多借鉴。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古代文献的检索通过《中华医典》,以中国中医出版社“十二五”《中医眼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眼科疾病中医病(症)名及别名为关键词,分别从“针灸类”和“眼科类”医籍中检索。现代文献的检索主要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中国中医出版社“十二五”《中医眼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眼科疾病中西医病(症)名和针刺、艾灸、耳穴、放血、穴位注射治疗方法为关键词,检索自1985年1月1日到2015年1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然后,根据纳入标准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最后,对筛选出的所有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古代文献:“针灸类”文献纳入条文共107条,涉及病(症)12种。“眼科类”文献纳入条文共48篇,涉及病(症)22种。现代文献: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共652篇,所有纳入文献涵盖古代疾病分类范畴8类,涉及病(症)33种。结论:1.古代文献中检索数量较多的病(症)是青盲和疳积上目。现代文献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优势病种前五位的有近视、针眼、青盲、风牵偏视、胞睑下垂,文献报道有效率皆在80%以上。2.古代文献“针灸类”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有商阳、合谷、小骨空等。“眼科类”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有睛明、上星、太阳等。现代文献在各疗法中使用频次均较高的局部穴位有太阳、攒竹、睛明等;远端穴位有合谷、风池、足三里等以及耳穴耳尖、眼、目1等。3.古代文献中,“针灸类”采用治疗方法多为针刺;“眼科类”以放血疗法应用较多。现代文献中采用治疗方式以针刺较多。

张春艳,王秀莲[8](2016)在《黄连解毒汤临床应用述评》文中指出通过对黄连解毒汤临床应用文献的研究,揭示其临床应用规律:用于外毒之病证,具有"热毒"及所感时邪的特性,治宜清热解毒的基础上配伍疏风、祛湿、凉血、通腑之法;用于内毒之病证,具有"热毒"及所依附的体内病理产物的特性,治宜清热解毒的基础上配伍化湿、化瘀、化痰、凉血等方法。

叶姗姗,陈小娟,陈俊[9](2015)在《复杂性急性泪囊炎治验2则》文中指出急性泪囊炎是以泪囊及周围组织突然发生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眼病。临床常规予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多行切开排脓。近年笔者跟随导师陈小娟主任医师临证治疗本病,除常规治疗方法外,联合我院制剂金黄膏、玉露膏外敷

魏婷[10](2011)在《黄连解毒汤提取精制工艺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黄连解毒汤方出《外台秘药》引崔氏方,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剂,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能。本文以黄连解毒汤方剂中各味药的有效成分,浸膏率以及提取液的相对密度为指标,通过黄连解毒汤水提取,60%乙醇提取以及半仿生提取法,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提取浓缩工艺,并对黄连解毒汤的提取液做相关的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在黄连解毒汤的三种提取方法中,半仿生提取能够有效地提取方药中的有效成分,以君药黄连为例,其主要活性成分盐酸小檗碱在提取液中含量达到36.05μg/ml,提取率达到13.5%,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传统水提法提取率仅为8-9%。(2)考察半仿生提取法提取液pH值,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第一煎提取液pH为2.0,第二,三煎提取液pH分别为7.0,8.0,同时,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率有小幅增加,但综合考虑,提取时间设定为4小时。在黄连解毒汤的浓缩工艺研究过程中,将黄连解毒汤提取液分别浓缩到原药的0.60,0.56,0.32倍时,以有效成分含量及浸膏率为指标,能保持有效成分含量并降低浸膏率。(3)对黄连解毒汤进行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抗炎,镇痛作用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着,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相关安全性评价实验表明,黄连解毒汤在急性毒性实验及90天喂养实验中均未发现毒性反应。。

二、中医药治疗漏睛疮11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漏睛疮11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黄连及其复方在眼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 眼科临床应用
    2.1 免疫与抗炎作用
        2.1.1 眼表疾病
        2.1.2 青光眼和葡萄膜炎
        2.1.3 其他眼病
    2.2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2.2.1 角膜炎
        2.2.2 带状疱疹性眼病
        2.2.3 泪囊炎
    2.3 抗氧化作用
        2.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4 其他作用
        2.4.1 Meige综合征
        2.4.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3 小结

(2)四川地区心脾湿热型漏睛患者的泪囊与中鼻甲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和收集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收集资料
        2.1.1 采集病史
        2.1.2 检查眼前节
        2.1.3 冲洗泪道
    2.2 试剂及仪器设备选择
    2.3 CT泪道造影检查
    2.4 图像采集、测量及分析
    2.5 统计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1.1 性别
        3.1.1.1 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3.1.1.2 患病眼数性别分布情况
        3.1.2 年龄
        3.1.2.1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3.1.2.2 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
        3.1.3 眼别
        3.1.3.1 患病眼别分布情况
        3.1.3.2 单、双眼患病情况
        3.1.4 病程
    3.2 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3.3 不同性别患者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3.4 不同性别患者患病眼别的分布情况
    3.5 不同性别患者病程的分布情况
    3.6 患病眼泪囊顶部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
        3.6.1 所有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
        3.6.2 不同性别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
        3.6.3 不同年龄段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
        3.6.4 不同眼别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
        3.6.5 不同病程患者患病泪囊顶部及底部到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
4.结果
5.讨论
    5.1 中医对慢性泪囊炎的认识
        5.1.1 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5.1.2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5.1.2.1 主要辨证分型及治疗
        5.1.2.2 其他治疗方法
    5.2 泪道系统的研究现状
        5.2.1 鼻泪管的研究现状
        5.2.2 泪囊的研究现状
    5.3 CT泪道造影的应用现状
    5.4 慢性泪囊炎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5.4.1 性别
        5.4.2 年龄
        5.4.3 病程
        5.4.4 地域
    5.5 中鼻甲腋的研究现状和临床意义
    5.6 泪囊到中鼻甲腋距离的测量研究
        5.6.1 研究现状
        5.6.2 影响因素分析
    5.7 本次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
6.结论
7.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中应用CT测量鼻泪道相关解剖参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慢性泪囊炎的鼻泪管相关解剖参数研究及中医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和收集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病史采集
        2.1.2 眼前节检查
        2.1.3 泪道冲洗检查
    2.2 设备材料选择
    2.3 CT泪道造影
    2.4 CT扫描图像后的数据测量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1.1 性别分布情况
        3.1.2 年龄分布情况
        3.1.3 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3.1.4 患病眼别的分布情况
        3.1.5 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3.1.6 不同性别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3.1.7 不同性别患者患病眼别分布情况
    3.2 骨性鼻泪管起始端及末端横截面积
        3.2.1 患病眼和非患病眼的鼻泪管起始端及末端横截面积情况
        3.2.2 男性患者中患病眼和非患病眼鼻泪管起始端及末端横截面积情况
        3.2.3 女性患者中患病眼和非患病眼鼻泪管起始端及末端横截面积情况
    3.3 骨性鼻泪管的长度
        3.3.1 患病眼与非患病眼骨性鼻泪管的长度比较
        3.3.2 男性患者中患病眼和非患病眼鼻泪管长度比较
        3.3.3 女性患者中患病眼和非患病眼鼻泪管长度比较
    3.4 下鼻甲角
        3.4.1 患病眼和非患病眼下鼻甲角比较
        3.4.2 男性患者中患病眼与非患病眼下鼻甲角比较
        3.4.3 女性患者中患病眼与非患病眼下鼻甲角比较
    3.5 相对泪囊BNLD角
        3.5.1 患病眼和非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比较
        3.5.2 男性患者中患病眼与非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比较
        3.5.3 女性患者中患病眼与非患病眼相对泪囊BNLD角比较
    3.6 不同年龄段患病眼鼻泪管管径横截面积、长度、下鼻甲角、相对泪囊BNLD角比较
    3.7 患病眼鼻泪管管径面积、长度、下鼻甲角、相对泪囊BNLD角之间的相关性
    3.8 非患病眼鼻泪管管径面积、长度、下鼻甲角、相对泪囊BNLD角之间的相关性
    3.9 疾病关键因素分析
4.结果
5.讨论
    5.1 慢性泪囊炎的中医文献分析
        5.1.1 中医病名及临床表现
        5.1.2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
        5.1.3 中医治疗方法
    5.2 鼻泪管的研究现状
    5.3 慢性泪囊炎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5.3.1 性别
        5.3.2 年龄
    5.4 鼻泪管管径面积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5.5 鼻泪管长度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5.6 下鼻甲角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5.7 相对泪囊BNLD角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5.8 本次研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6.结论
7.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综述 慢性泪囊炎在CT泪道造影下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 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含漏芦方剂主治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1.2 数据处理
        1.2.1 统一药名
        1.2.2 统一病名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含漏芦方剂的主治病症及药物频次分析
        2.1.1 包含漏芦的方剂中治疗疾病的频数、频率统计
        2.1.2 治疗疮疡病类方剂的频数统计
        2.1.3 治疗胎、产及其疾病类方剂的频数统计
        2.1.4 治疗皮肤病类方剂的频数统计
    2.2 含漏芦方剂三类主治病症在不同时期的用药特点探究[8]
        2.2.1 不同时期3种病证与出现频率较高药物的对应分析
        2.2.2 不同时期与出现频率较高药物之间的对应分析
        2.2.3 对用药频率、药证专属性和沿用稳定性的秩和比综合评价
    2.3 依据Apriori算法[12]下的关联规则分析
        2.3.1 治疗疮疡类疾病的关联规则分析
        2.3.2 治疗胎、产及其疾病类的关联规则分析
        2.3.3 治疗皮肤病类疾病的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3.1 含漏芦方剂治疗疮疡类疾病的用药特点
    3.2 含漏芦方剂治疗胎、产及其疾病类的用药特点
    3.3 含漏芦方剂治疗皮肤病类疾病的用药特点

(5)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皮肤“癣”类病名考证现状
    1.1. 期刊文献
    1.2. 硕博论文
    1.3. 专着文献
2. 绪论
    2.1 “癣”病的概念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举例
3. 皮肤“癣”类病名考证
    3.1 头部之癣: “白秃疮、肥疮”病名考证
        3.1.1 白秃疮
        3.1.2 肥疮
    3.2 面部之癣: “吹花癣、奶癣”病名考证
        3.2.1 吹花癣
        3.2.2 奶癣
    3.3 口腔之癣: “鹅口疮”病名考证
        3.3.1 鹅口疮
    3.4 颈项之癣: “牛皮癣”病名考证
        3.4.1 牛皮癣
    3.5 躯干之癣: “圆癣、紫白癜风、乳头风”病名考证
        3.5.1 圆癣
        3.5.2 紫白癜风
        3.5.3 乳头风
    3.6 阴部之癣: “肾囊风、阴癣”病名考证
        3.6.1 肾囊风
        3.6.2 阴癣
    3.7 四肢之癣: “四弯风、蛇皮癣”病名考证
        3.7.1 四弯风
        3.7.2 蛇皮癣
    3.8 手足之癣: “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病名考证
        3.8.1 鹅掌风
        3.8.2 脚湿气
        3.8.3 灰指甲
    3.9 发无定处之癣: “湿疮、白庀、松皮癣、紫癜风”病名考证
        3.9.1 湿疮
        3.9.2 白疕
        3.9.3 松皮癣
        3.9.4 紫癜风
    3.10 “癣”病病名考证
4. 皮肤“癣”类病名规范研究
    4.1 皮肤“癣”病体系性问题
    4.2 提出规范病名
5. 总结
    5.1 考证成果述要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5.4 今后研究的设想
6. 参考文献
    6.1. 古代文献
    6.2. 近现代文献
        6.2.1 专着
        6.2.2 期刊
        6.2.3 学位论文
7. 附录: 皮肤“癣”类资料汇编
    7.1 白秃疮
    7.2 肥疮
    7.3 吹花癣
    7.4 奶癣
    7.5 鹅口疮
    7.6 牛皮癣
    7.7 圆癣
    7.8 紫白癜风
    7.9 乳头风
    7.10 肾囊风
    7.11 阴癣
    7.12 四弯风
    7.13 蛇皮癣
    7.14 鹅掌风
    7.15 脚湿气
    7.16 灰指甲
    7.17 湿疮
    7.18 白庀
    7.19 松皮癣
    7.20 紫癜风
    7.21 癣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患者解剖参数测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1.研究对象
    1.1 数据来源及收集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0 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病史采集
        2.1.2 眼前节检查
        2.1.3 泪道冲洗检查
    2.2 设备材料选择
    2.3 CT泪道造影
    2.4 CT扫描图像的处理
        2.4.1 泪道情况观察
        2.4.2 鼻泪管研究指标数据测量
    2.5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1.1 性别分布情况
        3.1.2 年龄分布基本情况
        3.1.3 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3.1.4 患病眼别分布情况
        3.1.5 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3.1.6 不同性别患者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3.1.7 不同性别患者在患病眼别的分布情况
    3.2 疾病分类
        3.2.1 所有患者患病类型分布情况
        3.2.2 不同类型疾病在眼别上的分布情况
    3.3 鼻泪管口径
        3.3.1 双眼鼻泪管口径值
        3.3.2 鼻泪管上、中、下口径值
        3.3.3 不同性别患者的鼻泪管口径
        3.3.4 不同年龄段患者鼻泪管口径
        3.3.5 患病眼与非患病眼的鼻泪管管径情况
    3.4 鼻中隔偏曲
        3.4.1 鼻中隔偏曲基本情况
        3.4.2 不同性别患者鼻中隔偏曲与否分析
        3.4.3 不同性别患者鼻中隔左右偏曲情况
        3.4.4 鼻中隔偏曲与患病眼别情况分析
        3.4.5 鼻中隔偏曲与鼻泪管疾病患病眼别情况分析
    3.5 鼻泪管走形与鼻底平面夹角
        3.5.1 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的基本情况
        3.5.2 不同性别患者夹角分布情况
        3.5.3 夹角段的分布情况
        3.5.4 不同性别患者在各夹角段分布情况
        3.5.5 患病眼与非患病眼夹角的分布情况
        3.5.6 夹角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3.5.7 鼻泪管特殊走形
    3.6 鼻泪管口径与鼻泪管与鼻底平面夹角关系
    3.7 关键因素分析
4.结果
5.讨论
    5.1 中医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认识
        5.1.1 泪液的生成与运行
        5.1.2 泪道疾病的中医病名
        5.1.3 中医对疾病发病年龄与性别的认识
    5.2 鼻泪管的现代研究现状
        5.2.1 鼻泪管的相关解剖学特点
        5.2.2 鼻泪管的检查方式
    5.3 泪道阻塞疾病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5.3.1 性别
        5.3.2 年龄
        5.3.3 疾病构成分析
    5.4 鼻泪管解剖与疾病的关系分析
        5.4.1 鼻泪管管径大小
        5.4.2 鼻泪管最小管径
        5.4.3 鼻泪管管径与年龄
        5.4.4 性别与鼻泪管管径
    5.5 鼻泪管与鼻底平面的夹角
    5.6 鼻泪管与鼻底平面角度的临床应用
    5.7 鼻中隔偏曲与疾病关系分析
    5.8 鼻中隔偏曲在临床中的应用
    5.9 本研究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6.结论
7.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古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法
    1 文献的来源
        1.1 古代文献来源及检索词
        1.2 现代文献来源及检索词
    2 纳入标准
        2.1 古代文献纳入标准
        2.2 现代文献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1 古代文献研究
        1.1“针灸类”文献
        1.2“眼科类”文献
    2 现代文献研究
        2.1 中西医病(症)名对照
        2.2 眼科疾病分类情况
        2.3 涉及病(症)情况
        2.4 各类眼科疾病情况
        2.5 治疗方法分析
        2.6 选穴情况分析
        2.7 综合选穴规律分析
        2.8 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讨论
    1 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历史沿革
    2 眼睛的解剖结构及各部分中医名称
    3 眼睛和脏腑经络的关系
        3.1 眼睛和脏腑的关系
        3.2 眼与经脉的关系
    4 针灸各治疗方法的特点
    5 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优势病种
    6 部分病(症)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8)黄连解毒汤临床应用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毒
    1.1风热时毒
    1.2温热时毒
    1.3湿热时毒
2 内毒
    2.1湿热蕴毒
    2.2痰瘀蕴毒
    2.3热郁成毒
3 讨论

(9)复杂性急性泪囊炎治验2则(论文提纲范文)

1病案
2讨论

(10)黄连解毒汤提取精制工艺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处方来源
    1.2 黄连解毒汤处方各药味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3 黄连解毒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4 半仿生提取法简介
    1.5 黄连解毒汤精制工艺研究进展
第二章 黄连解毒汤不同提取方法成分比较
    2.1 实验材料
        2.1.1 试药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和结果
第三章 黄连解毒汤提取浓缩工艺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试药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2.1 第一煎水pH对提取率的影响
        3.2.2 半仿生提取法第三煎水pH对提取率的影响
        3.2.3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3.2.4 黄连解毒汤浓缩工艺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黄连解毒汤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
    4.1 药效学实验
        4.1.1 试药
        4.1.2 仪器
        4.1.3 实验动物
        4.1.4 实验方法
        4.1.5 实验结果
    4.2 安全性评价实验
        4.2.1 实验材料及动物
        4.2.2 急性毒性实验
        4.2.3 小鼠精子畸形实验
        4.2.4 90天喂养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急性毒性实验
        4.3.2 精子畸形实验
        4.3.3 90天喂养实验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黄连解毒汤半仿生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5.2 药效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医药治疗漏睛疮11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连及其复方在眼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叶姗姗,许超,樊华,宋剑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07)
  • [2]四川地区心脾湿热型漏睛患者的泪囊与中鼻甲腋相关性研究[D]. 刘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慢性泪囊炎的鼻泪管相关解剖参数研究及中医文献回顾[D]. 王素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含漏芦方剂主治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J]. 栗圣榕,夏厚林,涂翔,胡攀,李洋,李文婷,刘娟,邓曦,张廷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02)
  • [5]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D]. 刘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6]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患者解剖参数测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佳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古今文献研究[D]. 刘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黄连解毒汤临床应用述评[J]. 张春艳,王秀莲. 现代中医药, 2016(01)
  • [9]复杂性急性泪囊炎治验2则[J]. 叶姗姗,陈小娟,陈俊. 江西中医药, 2015(09)
  • [10]黄连解毒汤提取精制工艺及安全性评价[D]. 魏婷. 西南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中医药治疗漏眼疮11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