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论文文献综述)
平燕[1](2021)在《戴望舒现代诗意象探究》文中提出戴望舒是我国着名的象征派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重视意象的营造,常用的意象主题包括"泪""梦""水"等,除大量借鉴古典诗词的意象元素之外,戴望舒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颇大,诗歌中也频繁出现生活化的意象,加之意象的多意化,以及对各种意象的合理组合,使他的诗作具有中西互通的审美特色,传递出朦胧的意境之美。
张静轩[2](2021)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未来主义视觉表达——以鸥外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探讨鸥外鸥等人作品中极富特色的未来主义视觉表达之前,需先对中国现代诗歌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视觉表达路径稍做观察。象征主义诗学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较为深远,批评家们也很早就注意到了象征主义诗歌对新诗视觉表达的影响。
解志熙[3](2019)在《“采薇阁”外也论诗——朱英诞的迷盲与现代派诗的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一、祝贺与补正:关于《朱英诞集》十多年前,就听说有学人发现了朱英诞的大量手稿,正在整理出版中,但我闭塞得很,一直不知具体负责编校出版工作的是谁。直到2018年5月的一天接到华中师大王泽龙教授的电话,才知道是他负责完成此项工程的。6月初又收到长江文艺出版社寄来的一箱《朱英诞集》,委实是惊喜交集,惊讶的是朱英诞留下了那么多的文学遗产——有10卷之多、近500万字啊;欣喜的是这些被长期淹没的文学遗产,在王泽龙教授的团队、作者家属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出版了,而且编印得如此漂亮,在我所见的现当代诗人文
单伟乐[4](2019)在《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创作》文中指出戴望舒的文学思想是复杂的,它往往是个人成长因素、时代因素等的合力,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地域文化在诗人个人的性情、气质、审美偏好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因为人是不可能割裂其生长环境而成长的。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是在原有心理基础上进行的,而吴文化积习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即是诗人戴望舒进行诗歌创作原生的审美动力与底色源泉,因此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吴文化色彩。但目前,有关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研究并不多。随着以区域文化角度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出现了一系列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书籍。如由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这系列丛书主要是围绕“小说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涉及诗歌与地域文化研究的书籍仅李怡的《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魏建、贾振勇的《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并且诗歌部分篇幅占比很小,对戴望舒与吴文化的研究也不多。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郑择魁的《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凤媛的《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王嘉良的《地域视阈的文学话语》等,对戴望舒与吴文化研究的篇幅也较少。而相关的专题论文,研究郭沫若诗歌与巴蜀文化的有20余篇,研究徐志摩与浙西文化的文章有10余篇,研究闻一多与湘楚文化的文章也有近10篇,而专门研究戴望舒诗与吴文化的文章则仅一、二篇。因此戴望舒诗歌中的吴文化传承尚有研究空间。所以本文试图以“吴文化”为切入点,联系戴望舒对吴地风物的记忆,来思考吴文化这一“前心理”在戴望舒诗歌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研究的合理性,笔者通过戴诗与不同地域诗人诗作的比较、同地域诗人诗作的比较,较全面地思考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联系。“吴文化”参与建构戴望舒诗歌的创作主要体现在诗歌意象选择、诗歌主题呈现、诗歌艺术思维、诗歌审美风格等层面上。如在诗歌意象选择层面上,特定地理环境形成的区域物象,因为根生于诗人从小形成的记忆,因此是现代诗人进行诗歌意象建构的重要依傍。在引入外来意象时,因为区域文化积习的影响,往往对外来意象采取“同化”处理。而诗人在捕捉和选择意象时,往往将区域文化精神投射入物象客体,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意象和意象群落。在诗歌主题呈现上,戴望舒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了国内外文人、文化的滋养,但我们绝不可只窥见一隅,而忽视了吴地风物、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江南之地素多浪漫爱情故事,又有“尊情”传统与戴诗缠绵深挚的“情爱”主题;水文环境的天然优势与渴望自由的历史承袭与戴诗轻灵飘逸的“自由”主题;鱼米之乡的人文景观、风物吃食与戴诗深婉清新的“怀乡”主题具有剪不断的情愫联络。而在诗歌艺术思维上,戴诗具有鲜明的浪漫化特质,“水性”“智性”特点突出,他崇尚率性自由、浪漫的性灵文学传统,追求雅逸清绮的审美意趣,文风偏于温婉、飘逸,同时戴诗中少不了士大夫气的哀怨惆怅,其中女性化的抒写方式更让诗歌蒙上了哀怨的气质。
洪迪[5](2018)在《中国新诗成熟期的采收者》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新诗经历了最初20年开创期之后,乃健步迈入从1937年至1949年这12年多难而丰盈的成熟期。新诗人们纷纷投身于纷飞战火的文化战线,为救亡而启蒙,藉启蒙以救亡。新诗人们是大地上的菽麦瓜果,也是其栽培者与采收者,他们栽培与采收红熟的自己。作为中国新诗成熟期的代表人物正是:前有较为婉约的新月云游徐志摩与款步印象戴望舒两大诗家的朝霞与虹彩亮丽齐飞;后有颇显劲健的芦笛向阳艾青与青铜强音穆旦两位大师的巍巍双峰并峙。
张立群,李阳[6](2017)在《论戴望舒的诗人心态及创作道路》文中研究表明戴望舒是现代诗歌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其创作道路的演变反映着时代语境、生活境遇和个体心灵的交融及其复杂关系。在此前提下,对戴望舒的"诗人心态"加以分析,不仅可以看到戴望舒诗歌道路的连续性、阶段性和转型,而且还可以在深入心理层次的过程中,呈现其诗歌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韦文华[7](2014)在《品读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国人赤子爱国情怀》文中指出《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着名诗人戴望舒的一首代表性作品,诗中蕴含寓意深刻的意象以及诗人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国家的赤子之心。本文将在意象、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对《我用残损的手掌》表达的赤诚的爱国之情进行解读。
薛媛元,李润霞[8](2014)在《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一月1.《1976年的穆旦和他的诗歌》,李茹君,《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第21页。2.《〈21世纪诗歌排行榜〉键入3个关键词》,刘霄,《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2日,第2版。3.《爱的祭奠》,李天靖,《诗潮》,2011年第1期,第60-61页。4.《爱的三重名义——论吉狄马加诗歌情感意向的演进》,张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4—146页。5.《艾青与惠特曼诗歌女性形象比较》,刘苗,《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7-71页。6.《暗冷而优雅的语调:阿毛诗歌的姿态》,夏可君,《红岩》,2011年第1期,第168—169页。
林奇涵[9](2014)在《戴望舒诗歌创作研究 ——以其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吸收、整合为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视角下,本文既从历时性的文本分析入手,阐述三个时期戴望舒创作的转向与不同特色,又从共时性的诗歌音乐性、自然表现与个体抒情三个维度对戴望舒的诗作进行考察。本文集中于对戴望舒创作中展现的诗歌音乐性特点、自然表现与个体抒情三方面的特色进行论述,并将其置于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来看戴望舒创作的贡献,同时在具体的诗作中以这三方面为切入点看戴望舒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取与舍。中国新诗的发展虽有抗拒传统的一面,然归根依然是传统文学一脉而下的延续,西方文学的吸收在新诗的进程中也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戴望舒为我们呈现了新诗人融汇中西文学资源的个例。早期戴望舒诗歌中传统文学色彩较浓,然已显示出来自西方文学的异质性色彩;中期诗歌中呈现出援引西方资源时的本土化不足;后期诗歌在中西资源的共通与交融中戴望舒达到了其创作生涯的顶峰。所以,透过他的创作,戴望舒在中西文学交融整合上所做的努力,可以得知,中西文学并非全然不同,有其互异的地方,却也有相通共融的一致之处。
郝丽华[10](2013)在《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语言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继《雨巷》之后的又一力作。他通过伤痕累累的意象和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了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以及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忧虑。笔者从语言层面着手,借助词语、标点和修辞三个切入点来解读这首诗,以助于准确把握全诗的精神内涵。
二、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论文提纲范文)
(1)戴望舒现代诗意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戴望舒诗歌意象的建构 |
(一)“泪”的诗歌意象 |
(二)“梦”的诗歌意象 |
(三)“水”的诗歌意象 |
二、戴望舒诗歌意象探源 |
(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
(二)古典与现代的美学意蕴 |
三、戴望舒诗歌意象的审美追求 |
(一)意象的多意化 |
(二)意象的生活化 |
(三)意象的组合美 |
1. 流动式意象组合 |
2. 轴心式意象组合 |
3. 并列式意象组合 |
四、结语 |
(3)“采薇阁”外也论诗——朱英诞的迷盲与现代派诗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祝贺与补正:关于《朱英诞集》 |
二、面对日本人和周作人:朱英诞在沦陷区之德行 |
三、似新实旧的才士诗路:朱英诞的迷盲与现代派诗的问题 |
四、谁知明月照沟渠:不懂胡适与污蔑戴望舒的朱英诞 |
(4)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的意象建构 |
(一)吴地物象在戴望舒诗歌中的体现 |
1.水生物象 |
2.民居物象 |
(二)吴文化精神投射下的戴望舒新诗意象 |
(三)吴文化积习影响下戴望舒对外来引入意象的“同化” |
二、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主题呈现 |
(一)吴文化与戴望舒诗的“情爱”主题 |
(二)吴文化与戴望舒诗的“自由”主题 |
(三)吴文化与戴望舒诗的“怀乡”主题 |
三、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的审美风格 |
(一)吴文化与戴望舒诗的性灵化追求 |
(二)吴文化与戴望舒诗的阴柔之风 |
(三)吴文化与戴望舒诗的醇雅之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戴望舒的诗人心态及创作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年的成长经历与文学的初步实践 |
二、《我底记忆》与20年代诗艺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三、30年代的诗歌实践与诗人心态 |
四、现实的回归与心灵的蜕变 |
(7)品读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国人赤子爱国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探究《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历史背景 |
二、 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语言特点 |
三、 解读《我用残损的手掌》 |
结语 |
(9)戴望舒诗歌创作研究 ——以其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吸收、整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早期诗作中中西文学交融的浅尝——《我底记忆》 |
第一节 音乐性追求:古典格律借鉴与象征主义音乐性的吸收 |
第二节 传统主观化自然手法的借鉴与拓展兼及波德莱尔式恐怖的吸收 |
第三节 寂寞自我的描绘:传统孤独者形象的延续与现代意味的缺失 |
第二章 西方象征主义资源的本土化吸收——《望舒草》 |
第一节 从“外在律”到“内在律”:追摹耶麦、果尔蒙、保尔·福尔 |
第二节 “超验象征主义”汲取的先天不足与启示 |
第三节 传统“回归”主题的现代表达——兼论俄苏文学对戴望舒的影响 |
第三章 后期戴望舒诗歌中中西文学的碰撞与交融——《灾难的岁月》及其它 |
第一节 半格律半自由体写作的探索及其借鉴 |
第二节 融于大化:道家思想与许拜维艾尔诗学在戴诗中的碰撞与互补 |
第三节 战争抒情下的个体与“我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论文参考文献)
- [1]戴望舒现代诗意象探究[J]. 平燕.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2]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未来主义视觉表达——以鸥外鸥为例[J]. 张静轩. 文艺争鸣, 2021(06)
- [3]“采薇阁”外也论诗——朱英诞的迷盲与现代派诗的问题[J]. 解志熙. 文艺争鸣, 2019(07)
- [4]吴文化与戴望舒诗歌创作[D]. 单伟乐.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国新诗成熟期的采收者[J]. 洪迪. 台州学院学报, 2018(04)
- [6]论戴望舒的诗人心态及创作道路[J]. 张立群,李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品读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国人赤子爱国情怀[J]. 韦文华. 语文建设, 2014(29)
- [8]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薛媛元,李润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9]戴望舒诗歌创作研究 ——以其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吸收、整合为中心[D]. 林奇涵. 复旦大学, 2014(04)
- [10]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语言解读[J]. 郝丽华. 金田,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