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农经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论文文献综述)
蒋崧韬[1](2021)在《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业经营总体上呈现出分散、细碎的小农经济格局。传统产权理论认为只要权利有清楚的界定,不管界定为谁属,市场的运作会带来同样的效果。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却与传统理论相悖,在农地权利被清晰界定后,农地产权的整合仍然面临障碍,小农格局被长期固化。对于我国农业为何长期受困于小农格局,既有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本文聚焦这一问题,从体制的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农业体制归纳为“小农体制”,并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即小农体制下农户始终拥有土地承包权,农地整合只能依靠派生于土地承包权的经营权,由于经营权派生于承包权必然具有期限性,当经营权期限届满后必须向土地承包权回复,因此农地整合后的产权格局就不具有终局性且存在向承包权回复的体制性动力,进而导致我国小农格局的固化。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因此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就不仅是分散、细碎的农地产权格局,导致农地产权格局向分散、细碎的初始赋权状态回复的动力机制才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症结”之所在。本文随后从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指出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会给市场交易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对冲”市场机制整合农地的动力,同时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也会导致为整合农地而支付的交易成本不具有永久性效果以及因农地整合而提升的农业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积累。为了验证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本文就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经营体制方面,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都始终面临交易成本高、运营成本高以及地权稳定性弱等困境。而在农业效率方面,本文运用我国2004-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小农体制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农体制的表征还是小农体制的实质都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果不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发挥作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始终受到束缚。考虑到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新大陆国家除外)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改造小农的历程,而我国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多种应对小农体制的办法,因此本文对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进行了梳理,以便从中找到参考和借鉴。从法国、德国、荷兰以及日本这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历程来看,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刺激、引导农场规模扩大,做好农户退出农业的安置工作以及出台限制农业分散的政策法规是被实践检验有效的通行做法。此外,设立专门的中介机构来促进农地产权整合、降低农地产权整合的交易成本也是各国的共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土地私有制下农地产权能够被终局性整合是上述国家改造小农格局成效显着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应对小农体制的实践来看,虽然各地实践模式有所不同,但由于通过农地自发流转很难打破分散、细碎的产权格局。因此,各地大多由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来负责农地要素的整合、集中。然而,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作为农地整合机构也面临短板和困境:首先,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受其行为能力限制,在农地整合过程中只能发挥居间作用,相较于农业发达国家承担相应职能的农地中介机构而言,其职能单薄难以承载更多的期望。其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本身不是农地产权整合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其整合农地的动力可能并不来自于市场机制,这种权利义务配置的扭曲可能诱发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行为的失范。再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大多不具备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在农地整合过程中难以对其行为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负责,农户成为相关风险的主要转嫁对象,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最后,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并不能解决小农体制下农地产权整合的非终局性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在借鉴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该对策建议的思路是通过新的制度供给来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总体制度构想为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来充当土地流转中介。围绕这一总体制度构想,本文就该制度下如何保持农地产权的稳定、如何保障农民的主体性(包括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和农民的耕地需求等)、如何低成本实现土地供应以及如何保障市场交易双方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来参与农地要素交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最后,本文根据该制度设计之初拟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对该制度设计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就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了必要的讨论。
胡玉杰,李丽媛,彭徽[2](2020)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演变、经验及建议》文中提出有效保障农民公共需求是完善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关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出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的工作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制度变迁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详细评析了70年来乡村治理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间的关系及演化历程,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如何随乡村治理制度的演化而一直适时调整和完善,并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唤醒非正式治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经验和政策启示,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保障。
袁雪霈[3](2019)在《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粗放无序的增量生产模式也带来诸多问题。“毒韭菜”、“毒豇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使得国内农产品供销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和农业消费信心不足,导致国内农业经济下滑和农民增收困难;另一方面,质量安全问题业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抑制了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破坏了国际形象。供给侧改革客观要求农业实现由增量到提质导向的转变,保障安全农产品生产;但纠正生产和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非一日之功,市场结构的不完善和政府管理中寻租的双失灵情况会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生鲜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的难点,苹果作为对我国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国际竞争力提升有重要意义的生鲜农产品,其质量安全理应受到重视,苹果种植户增收和苹果产业增效也急待解决。如何合理引入新型经济主体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合作社作为链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中表现出优于企业和其他经营组织主体的优点,符合现阶段中国特殊国情。合作社自身的委托代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质量安全委托代理问题使合作社处于多重委托代理结构中并承担多重委托代理身份。因此,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有其必然性,即合作社有动力和动机控制管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且其影响过程具有在特殊性。鉴于此,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探讨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制。首先,在系统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定义并构建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山东、陕西1001户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讨论苹果种植户的禀赋特征和安全生产行为现状;选取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指标并使用熵值法建立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水平衡量的指标体系。再次,使用内生转换模型首先验证合作社对农户安全生产的正向影响。接着,按照合作社的特殊影响路径,以委托代理中参与约束、激励相容问题等的解决方式,分别讨论合作社服务功能、监管职能、治理结构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指苹果种植户生产安全苹果的行为,即苹果种植户依据苹果生产规范,合理、适量、规范、安全施用农药、化肥,并采用相关技术例如套袋技术等保证苹果质量安全和苹果生产环境安全的行为。虽然目前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认知和意愿虽已有较大提升,但安全生产的实际行为过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以熵值法计算的苹果种植户病虫害管理、肥水管理、套袋管理和土壤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综合指标结果显示,样本种植户安全生产水平均值为0.601,范围为0.143-1.887;其中合作社社员种植户安全水平均值为0.623,非社员种植户均值为0.560。(2)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决策和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行为都对其安全生产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基于内生的处理效应显示现有社员农户退出合作社会导致其安全生产水平降低。除合作社因素外,种植户禀赋也是影响安全生产行为的关键;种植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种植特征都会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土地流转、苹果劳动力兼业会负向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水平;而风险态度、自身经历、社会网络、种植规模等会显着改善其安全生产行为。此外,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也有助于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施。(3)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的生产和社会性服务解决了其安全生产能力问题,有助于种植户实现收益最大化。合作社提供的众多服务中,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培训和指导、产后销售服务能够显着提升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实施水平,但贯穿生产各环节的信息服务对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无显着影响。合作社不同的服务组合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单一服务而言,合作社提供的“产前+产中”和“产中+产后”服务以及更加全面的生产经营过程服务对种植户综合安全生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4)合作社的监管职能能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有效激励。合作社田间档案管理、认证管理和品牌管理能抑制种植户逆向选择行为从而实现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促进作用。合作社产前管理中的统一农资、规定农药化肥清单,产中管理中的生产检查和村民监督,产后产品管理如农产品检测等,通过减少道德风险概率均会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显着影响;产中管理中合作社检查和村民监督两种手段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溯源管理目前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无显着影响。(5)合作社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带来的农户参与治理结构的异质性,是合作社对于农户的选择性激励,也导致不同农户获得的安全生产额外激励不同。合作社治理结构须转换为农户参与治理结构的程度才能真实反映“核心-普通”结构带来的激励差异。农户拥有股权、决策权,缴纳会费、享有合作社分红、补贴和安全生产行为的经济激励都利于种植户遵守安全生产行为。组织制度规范对重要角色或核心种植户和大规模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更大,而权利实际拥有和经济激励对普通角色种植户和中小规模种植户的影响更加明显。
纪志耿,祝林林[4](2019)在《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理论基础、形势判断及政策优化》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养老服务供给日臻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从供给主体来看,权责不太明晰;从供给内容来看,物质重于精神;从供给对象来看,城乡差距较大;从供给标准来看,层次化不明显等。这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供给理念,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养老需要,统筹好城乡之间和物质精神之间的养老服务供给,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利用好多种资源和多种政策,激发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切实增强农村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贾兴荣[5](2019)在《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文中提出交往与互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个人互动、民族交往、国际交流,延续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血脉。从民族互动这个角度看,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了根基和底色。面对变化发展的民族关系状况,党和国家提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理念,为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新理念,本文从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角度追根溯源,从现实角度探寻动力,以总结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畲族是历史上的一个迁徙民族,畲族的漫长迁徙既是一部史诗般的民族生命史,也是一部沧桑的散杂居民族演变史,更是一部悠远深厚的畲汉民族关系史。从历史到现在,畲汉民族历经隐蔽性接触、试探性交往到开放性交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族际认同等方方面面。发展到现在,在这个重要场域内,“畲汉民族一家亲”潜移默化地成为广大居民的交往观念,民族身份更多体现文化的意义,隐入公民身份之中,民族互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畲汉民族在变迁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中蕴含着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经济基础是影响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政策,缩小了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加深了畲汉民族的情感,推动了畲汉民族积极的互动交流。跨文化传播为民族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桥梁。文化传播为畲汉民族提供了共同的文化体验,在这种文化体验之上产生了行为和思想的相似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就变得更加自然。旅游文化资本成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力量。民族旅游所激发的高频度和高密度民族接触,使民众卷入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互动场中,形成了一张扩大的关系网。然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代化持续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优惠政策的利益平衡问题等都成为深入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面临的问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隐含了对我国民族关系最深入的剖析,它既是对民族关系发展的递进性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创新发展。回望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消解民族歧视、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万兰芳[6](2017)在《分化与整合: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橘村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分化与整合视角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机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政府开始了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权力开始进入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在1980年代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政府权力虽然在形式上退出了对农村和农民的直接控制,但由于政府在资源的再分配功能方面的增强,使得农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还是能够时刻感受到国家权力的存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提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同时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市场逐渐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农民们不再单纯遵循“自给自足”的安全生存逻辑了,他们更希望通过参与市场交换发展致富。因此,分析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的行动,除了他们自身所在传统社会结构的制约以外,政府和市场的影响也是分析农民行为决策的重要变量,政治结构和市场结构也对农民的行动构成限制,共同形成对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规范。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之下,中国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传统的封闭性乡土社会业已变成了一个兼具开放性和流动性的村庄,公共性的构建成为了当今农村和农民问题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社会整合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政府—市场—社会”的三角分析框架,以一个柑橘产业村庄橘村作为研究案例,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公共性的发展变迁和构建问题。首先,从乡村社会的内源性公共性构建来看,乡土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人际网络结构,“关系”是将个体整合于群体的联结纽带。农民在血缘、地缘的基础上,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通过换工与雇工解决劳动力的不足,红白喜事中也经常进行礼尚往来的人情交往,互惠是大家相互往来的主要目的,每个人都织起了一张具有保障功能的社会网络,从中可以随时获得劳力、资金、信息等方面的社会支持。其次,从市场整合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来看,市场体系是一个层级制的社会结构,“利益”是将个体整合于市场体系的联结纽带。农民因为发展产业参与社会分工,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模式,他们与外在的社会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团结。农民只是处于社会大分工体系之中的某个特殊的一环,个人利益的满足是建立在他人利益的实现基础之上的,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还须顾及到他人和公共的利益,而人际关系和权威结构在市场活动中的介入可以形成对不同市场主体或群体之间利益的有效调节,并成功规避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最后,从政府整合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来看,政治结构是一个科层制的社会结构,“权力”是将个体整合于行政组织的联结纽带。在现代社会的法理型统治之下,这种作为团结黏合剂的“权力”具有多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是各种法律法规所形成的形式主义的外在制度安排,以规范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运行秩序;也体现为对国家公共财产的汲取和再分配,并面向全体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还体现为为了全体人民利益实现的一种价值引领和追求,比如爱国主义、保护环境等。研究发现:从乡村社会公共性生产的范式转换来看,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社会构建的是一种纯粹的“官”办公共性,土地分家到户以后的个体化时代构建的是一种“政府—市场—社会”均衡互动下的“新公共性”;从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内在机制来看,政府遵循的是一种基于支配的科层逻辑,社会遵循的是一种基于互惠的合作逻辑,市场遵循的是一种基于分工的交换逻辑;从乡村社会整合的内在团结纽带来看,权力、利益普遍进入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关系网络,“关系+利益+权力”成为乡村社会团结再造的复合纽带;从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现实困境来看,政府公共资源的非均衡和不稳定分配,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异化,劳动力外流致使村庄陷入“过疏化”等等,都对乡村社会公共性的构建形成了挑战,需要突破城乡二元的制度性障碍,多措并举促进乡村社会的公共性生长;从比较的视野来看,对于走个体化发展道路的村庄而言,村集体公共资源的枯竭是制约其内源性公共性生长的重要原因,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民个体和村集体的利益关联,再造村庄集体经济,从而为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公共性构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旨在强调:第一,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背景下,社会分化普遍发生,必须通过对乡村社会的多元整合与团结再造才能促进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第二,市场在解决小农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上并非注定必然失败,橘村的发展经验可供当前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行参考和借鉴;第三,要破除城乡二元的体制性障碍,使得从乡村社会“脱嵌”的个体能够“再嵌入”到城市社会结构之中,并最终达到城乡人口和资源分配的一种新的动态平衡;第四,政府要通过再分配体制促进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更加公正的分配,向农村持续注入公共资源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公共性供给的城乡差距。
罗湖平[7](2013)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能够尽快兑现其财富的“捷径”只能是改变用途或改变所有权。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尽完善的土地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安排以及不尽规范的政府土地管制行为等共同作用,诱发着当事人在土地级差收益追逐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擅自走“捷径”以尽快兑现土地财富,由此,一种无序的、价格机制扭曲的、畸形发育的土地隐形市场在全国各地自发形成,成为当前的社会焦点和难点之一。所谓土地隐形市场,是指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它具有隐蔽性、自发性、非国家正式认可性、产权权能流动性和利益驱动性等特征。在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主要包括农用地承包经营权隐形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国有划拨土地隐形市场和有偿性国有土地隐形市场等基本形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沿着资源配置效率改进路径,系统考察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的治理结构效率和制度环境效率状况,发现曾经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或契约设计正逐渐成为无谓损失之源,土地隐形市场正隐匿于其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出现因应了政府的双层垄断性,土地市场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出现因应了产权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城乡建设用地隐形市场的出现因应了土地管制中的政府失灵。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既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土地有形市场造成了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而成为诱发土地制度创新或变革的动力源。因此,在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中,既要强化土地行政,对刚性执法型土地隐形市场进行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又要对柔性执法型土地隐形市场进行正面引导,诱致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由此,需要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一是在还权赋能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中优化土地制度环境,二是在打破政府垄断和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中优化土地治理结构,三是在规范政府行为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中优化政府土地行政系统。当务之急,是要积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这是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效率选择的第一步。研究还通过动态建构无缝隙的产权制度变迁模型发现,我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的产权制度效率呈现出同一轨迹上“先增后减”的倒“U”型规律,同时又在不同轨迹上呈现出间断性的改进特征,有效率的无缝隙产权制度变迁周期将呈现出衰减规律。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没有一劳永逸的产权制度变迁,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变迁越来越依赖于产权制度变迁。在政府双层垄断的治理结构状态下,现行制度中带有模糊性质的所有权和相对独立的使用权等组成的土地产权结构早已陷入“路径锁定”的低效状态,呼唤着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到来。
文静[8](2013)在《关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事关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新农村"的建设,而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又是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关键。本文通过讨论我国现阶段农民需求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骞芳芳[9](2013)在《西部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变革和文化竞争正在成为影响新时代前进的重要事件。尤其我国当前正处于统筹城乡发展,以转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时代背景下,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升现有公共文化服务效用来实现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重点在西部,难点在农村。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如何更好开展公共文化建设的考察,要摆脱纯粹的数量与效率的考量,立足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用。近几年,一些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总量正逐步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重视和改善。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缺陷以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使用者和主体的农民自身局限性等因素,导致当前西部地区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存在失效问题,即农民完全无需求的供给无效和有需求但不主动参与、消极使用的供给低效。因此,为了提升农村已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效用,进一步推进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应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实践性、完善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建立双向结合决策机制、促进供给“一主多元”化发展这四方面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同时刺激农民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消费、培育农民本土特色文化以实现注重农民主体性基础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内源式发展。
雷继明[10](2013)在《家庭、社区与国家:农村多元养老机制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的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然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必须面对的又一个严峻问题。本文以农村生产社会化与农村养老机制变迁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各种农村养老保障理论及借鉴国外养老社会保障经验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养老,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社会社区居家养老和未来的国家养老保障进行论述,并分别对家庭养老、多元养老、居家养老到国家养老的内容和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最后,对未来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可行性的展望。全文涵盖六个部分即绪论、主体四章和尾论。绪论部分是对该文的全面展开所做的系统准备。首先从问题的提出与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方面进行论述,为该论文的研究提供前提;其次,对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研究进行述评,指出当前国内外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后指出该问题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该论文的展开提供逻辑基础。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以生产社会化与农村养老机制变迁的内在联系为主线分为四章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展开论述。具体为:第二章从家庭功能的承载角度对农村的家庭养老进行阐述。分析指出小农经济为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基础、血缘关系为家庭养老的代际沿袭提供了坚实稳定的社会基础、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传承为家庭养老提供了思想保障。第三章在借鉴国外社区养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化发展的现实背景,重点挖掘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以及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适合社会发展的居家养老机制具备哪些要素,政府在居家养老中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等等,并提出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第四章通过对日本、瑞典和法国等西方发达福利主义国家养老制度进行考察,来分析我国农村旧农保政策到现行“新农保”政策的变迁过程,重点阐述了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应有的功能,最后前瞻性的指出建立福利国家式的保障体系是我国未来农村养老机制的发展方向。第五章以家庭养老的功能随着农村生产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弱化,社会化养老逐渐兴起为突破口,通过对现代社会老人物质精神需求的多样性的分析来表明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必然性,并对其构成内容、运作机制、主体和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尾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养老机制的演变进行归纳总结。
二、小农经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农经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论文提纲范文)
(1)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小农经济理论 |
1.4.2 关于中国农业的小农经济特征 |
1.4.3 关于我国小农格局的成因 |
1.4.4 关于小农格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1.4.5 关于小农格局的破除 |
1.4.6 关于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实践经验 |
1.4.7 文献评述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章 小农体制概述 |
3.1 中国农业体制的性质 |
3.1.1 关于经济体制 |
3.1.2 中国农业体制为何是小农体制 |
3.2 我国小农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2.1 我国农地制度的沿革 |
3.2.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沿革及性质辨析 |
3.2.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准所有权性质导致了小农体制的形成 |
3.3 相关概念界定 |
3.3.1 “小农体制” |
3.3.2 “小农经济”与“小农格局” |
3.3.3 其他相关概念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分析 |
4.1 从“科斯定理”看我国的小农格局 |
4.1.1 关于我国农地产权界定的讨论 |
4.1.2 关于农地要素流动交易成本的讨论 |
4.1.3 小农体制的作用“对冲”了市场机制对农地的整合效果 |
4.2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
4.2.1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特殊方式——土地流转 |
4.2.2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后果的不确定性 |
4.2.3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交易成本花费的无效率 |
4.2.4 小农体制下农业效率积累困难 |
4.2.5 小农体制导致小农格局被固化难以打破 |
4.2.6 关于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期限的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农体制与农业经营体制 |
5.1 小农体制如何影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 |
5.1.1 小农体制的表征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
5.1.2 小农体制的实质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
5.2 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 |
5.2.1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农地整合的交易成本高 |
5.2.2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成本高 |
5.2.3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的地权稳定性弱 |
5.2.4 从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看我国小农体制的特殊性 |
5.3 小农体制下的农业合作 |
5.3.1 普通农户间的合作难以达成 |
5.3.2 大户领办的合作——合作社的异化 |
5.3.3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分析 |
5.4 小农体制下的社会化服务 |
5.4.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沿革 |
5.4.2 小农体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
5.4.3 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自身的生存、演化逻辑看小农体制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
6.1 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 |
6.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 |
6.2.1 方法简介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
6.4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模型参数估计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估计结果分析与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 |
7.1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相关经验 |
7.1.1 法国 |
7.1.2 德国 |
7.1.3 荷兰 |
7.1.4 日本 |
7.1.5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经验借鉴 |
7.2 国内应对小体制的实践尝试 |
7.2.1 “联耕联种”模式 |
7.2.2 “虚拟地块”模式 |
7.2.3 “土地信托”模式 |
7.2.4 “土地银行”模式 |
7.2.5 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经验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对策建议 |
8.1 根本方向:通过新的制度供给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
8.2 制度供给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
8.2.1 价值取向 |
8.2.2 基本原则 |
8.3 总体制度构想: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充当土地流转中介 |
8.3.1 农地经营机构的基本功能:承担农地要素流动的中介 |
8.3.2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独立承担中介职能避免政府干预 |
8.3.3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 |
8.4 农地经营机构的具体制度设计 |
8.4.1 保持农地产权稳定的相关制度设计 |
8.4.2 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和保障农户耕地需求的制度设计 |
8.4.3 保障低成本土地供应的相关制度设计 |
8.4.4 保障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流转土地的制度设计 |
8.5 对制度设计效果的检验 |
8.5.1 新的制度安排能否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
8.5.2 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能否被实现 |
8.5.3 提出的基本原则能否被贯彻 |
8.6 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 |
8.6.1 运营成本过高的风险 |
8.6.2 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
8.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演变、经验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70年来我国乡村治理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演变轨迹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自我供给和“联合”供给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
2.2 “政社合一”人民公社时期的“以劳代资”供给机制 |
2.3 “乡政村治”模式下制度内决策、制度外筹资的供给机制 |
2.4 后税费时代公共财政及农民社区组织制度建构下的供给机制分析 |
3 经验总结与合理化建议 |
3.1 坚持党在乡村治理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领导地位 |
3.2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 |
3.3 减少多元化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障碍 |
3.4 重新唤醒乡村精英、人情、宗族理念等非正式治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
3.5 尊重农民在乡村治理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
4 结语 |
(3)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2 苹果种植户 |
2.1.3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
2.1.4 合作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理论 |
2.2.3 组织理论 |
2.3 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2.3.1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必然性 |
2.3.2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特殊性 |
2.3.3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可能性 |
2.3.4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有效性 |
2.3.5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性 |
2.3.6 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三章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概况及其测度 |
3.1 样本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 |
3.1.1 区域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 |
3.1.2 社员与非社员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比较 |
3.2 样本苹果种植户生产情况 |
3.2.1 种植户安全生产认知和意愿较强 |
3.2.2 种植户的实际安全生产行为仍有待加强 |
3.2.3 种植户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较多 |
3.3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测度 |
3.3.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指标测度方法梳理 |
3.3.2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指标和方法选取 |
3.3.3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指标描述统计 |
3.3.4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苹果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对其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4.1 加入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4.2 实证模型设计: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 |
4.2.1 ESR模型在本文中的适用性以及模型建立 |
4.2.2 基于ESR的处理效应估计 |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分析 |
4.3.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4 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ESR模型结果分析 |
4.4.2 农户入社行为的决策方程 |
4.4.3 基于不同模型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处理效应比较和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5.1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5.1.1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内容和供求 |
5.1.2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类别 |
5.1.3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过程分析 |
5.2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分析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合作社不同服务功能组合对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5.3.1 合作社不同服务功能组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合作社不同功能组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模型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作社监管职能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6.1 合作社监管职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6.1.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6.1.2 合作社抑制逆向选择的方式 |
6.1.3 合作社控制道德风险的途径 |
6.2 模型建立、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统计 |
6.2.1 合作社职能基于逆向选择管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模型 |
6.2.2 合作社职能基于道德风险管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模型 |
6.2.3 相关变量描述及统计分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合作社管理职能基于逆向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 |
6.3.2 合作社管理职能基于道德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7.1 合作社治理结构影响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7.1.1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同质性影响 |
7.1.2 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深层差异来源 |
7.1.3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异质性影响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 |
7.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2 变量描述统计 |
7.3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全样本种植户结果分析 |
7.3.2 “核心-普通”社员种植户实证结果分类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扶持合作社新建并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 |
8.2.2 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 |
8.2.3 明确监管地位,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职能 |
8.2.4 改善治理结构,规范合作社发展,实现相对“公平”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理论基础、形势判断及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
1. 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理论 |
2.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理论 |
3. 公共产品的自组织供给理论 |
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 |
二、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形势判断 |
1. 从供给主体来看:权责不太明晰 |
2. 从供给内容来看:物质重于精神 |
3. 从供给对象来看:城乡差距较大 |
4. 从供给标准来看:层次化不明显 |
三、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优化 |
1. 坚持创新供给理念, 两条腿走路, 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养老需要 |
2. 坚持协调供给理念,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统筹好城乡之间和物质精神之间的养老服务供给 |
3. 坚持绿色供给理念,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之路 |
4. 坚持开放供给理念, 利用好多种资源和多种政策, 激发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 |
5. 坚持共享供给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 切实增强农村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5)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关系研究 |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三)畲族研究 |
(四)国外族群关系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时段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工作简介 |
(一)田野点选择 |
(二)主要田野点简介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地环境和历史背景 |
一、自然地理 |
二、建制沿革 |
三、人文生态 |
(一)经济与社会状况 |
(二)民族与人口结构 |
四、民族源流 |
(一)族源记忆:盘瓠传说 |
(二)畲族的多元组成 |
五、交往历史 |
(一)迁徙与交往 |
(二)“蛮獠啸乱”的民族记忆与陈元光移民 |
(三)畲族和汉族先民反封建和反压迫的联合斗争 |
(四)历史上的民族隔阂与歧视 |
第二章 经济政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经济交往 |
(一)生产与交换 |
(二)计划与集体 |
(三)竞争与流动 |
二、政治互动 |
(一)体制外权威与体制内权力 |
(二)村民自治和民族互动 |
(三)公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
三、纠纷调解 |
(一)传统的纠纷调解方式 |
(二)体制规范下的纠纷调解 |
四、社会结构 |
(一)受教育状况 |
(二)职业结构 |
第三章 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语言互借 |
(一)主动融入:畲语与方言 |
(二)隐语辨亲疏:具有民族特色的畲语现象 |
(三)文化传承:畲语再教育 |
二、信仰共存 |
(一)做功德与传师学师 |
(二)“盘瓠”与“凤凰”的隐与显 |
三、风俗变迁 |
(一)人生礼仪的符号互动 |
(二)岁令节庆的互动 |
(三)其他风俗习惯的变迁 |
四、文化资本与消费 |
(一)民族旅游下的互动交流 |
(二)文化消费与民族关系 |
第四章 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族际通婚 |
(一)族内婚到族外婚 |
(二)族际通婚态势衍变 |
二、居住格局 |
(一)住宅的空间格局演变 |
(二)民居建筑的变迁发展 |
三、社会关系网络 |
(一)公共关系网络 |
(二)邻里关系下的小世界 |
四、继嗣与收养 |
五、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起落 |
第五章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推力 |
(一)小农经济下的互动 |
(二)集体经济下的互动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互动 |
二、政策引领 |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动 |
(二)民族平等政策的促进 |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三、文化传播 |
(一)文化传播中的交融与保持 |
(二)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 |
四、旅游场型构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扩大“场” |
(二)民族文化再生产中的民族关系 |
第六章 对景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点思考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
(一)历史记忆与民族互动 |
(二)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变迁 |
(三)文明的衍进与民族的交融 |
二、民族互动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
(一)社会交往与“镜中我”文化感知 |
(二)文化自觉与多元一体 |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继续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一)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
(二)优惠政策与利益平衡问题 |
(三)反民族歧视问题 |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持续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工作“新十条” |
附录4:图表索引 |
(6)分化与整合: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中国名村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
二、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形态研究 |
三、社会整合与乡村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取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理论 |
一、社会类型整合理论 |
二、分化、整合及公共性构建的整合机制 |
第二节 核心概念阐释:公共性 |
一、主要的公共性思想 |
二、公共性的内涵 |
三、公共性的测量 |
四、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形态 |
第三节 研究框架:“政府-市场-社会”三角分析框架 |
一、“国家-社会”分析范式:适用性及其调整 |
二、“政府-市场-社会”三角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乡村社会公共性重建的背景:从集体社会到个体化时代 |
第一节 橘村概况 |
一、村庄概貌 |
二、村庄发展变迁 |
第二节 集体社会:橘村公共性构建的“乌托邦”实践 |
一、集体社会的“大锅饭” |
二、集体社会的共同生产 |
三、集体社会的公共性消费 |
第三节 个体化时代:橘村公共性重建中的分化与整合 |
一、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全面分化 |
二、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多元整合 |
第四章 农民与社会: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关系主导型整合 |
第一节 乡土社会及其差序格局 |
一、乡土社会的现代变迁: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 |
二、差序格局:乡村社会自我整合的关系网络 |
第二节 换工与雇工:橘村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村民团结 |
一、劳动力支持:分田单干与生产互助 |
二、居住中的社会:房屋建造中的村民合作 |
第三节 礼尚往来:橘村仪式性人情中的关系交往 |
一、角色扮演:乡村红白喜事的社会运作 |
二、礼尚往来:乡村红白喜事中的关系呈现 |
第四节 小结:“关系”联结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 |
第五章 农民与市场: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利益主导型整合 |
第一节 市场的政治与社会想象 |
一、虚假脱嵌的实体嵌入:波兰尼之社会构件的市场观 |
二、结构约束的形式嵌入:格兰诺威特之社会建构的市场观 |
第二节 迈向社会分工的橘村产业化 |
一、饱暖思钞票:农民理性萌发与产业发展试水 |
二、干脆买粮吃:农民理性扩张与产业发展壮大 |
第三节 市场吸纳与橘村农民的社会公共资源获取 |
一、单枪匹马“闯市场”: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
二、坐在家里“等市场”:趋向稳定的市场交易 |
第四节 小结:“利益”联结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 |
第六章 农民与政府: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权力主导型整合 |
第一节 现代科层政体及其垂直整合 |
一、合法化统治及官僚制下的公共理性 |
二、科层制结构下垂直整合的权力术 |
第二节 政权下乡与橘村村民自治 |
一、政权下乡:乡村社会的政府权力“在场” |
二、村民自治:乡村的社会权力生长 |
第三节 项目进村与科层逻辑下的橘村公共性生产 |
一、科层“悬浮”:村民被动卷入下的项目公共性受损 |
二、科层“嵌入”:村民主动参与下的项目公共性拓展 |
第四节 小结:“权力”联结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乡村社会公共性生产的范式转换 |
一、集体社会:“官”办公共性 |
二、个体化时代:“新公共性” |
第二节 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三元逻辑 |
一、政府: 基于支配的科层逻辑 |
二、市场: 基于分工的交换逻辑 |
三、社会: 基于互惠的合作逻辑 |
第三节 乡村社会整合的团结纽带:“关系+利益+权力”的复合联结 |
第四节 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
第五节 比较视野下的乡村社会内源性公共性生产与村庄集体再造:一个未尽的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隐形市场的研究 |
1.2.2 关于土地市场的研究 |
1.2.3 关于土地隐形市场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率追求:理论解释框架 |
2.1 资源配置:基本假设及理论回顾 |
2.2 资源配置的原则及方式 |
2.2.1 资源配置原则 |
2.2.2 资源配置方式 |
2.3 资源配置与效率损失 |
2.3.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
2.3.2 资源配置与政府失灵 |
2.3.3 资源配置“双重失灵”下的路径思考 |
2.4 资源配置的效率追求: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
2.4.1 社会分析的四个层次 |
2.4.2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考察 |
3.1 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
3.1.1 土地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
3.1.2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 |
3.2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二阶效率考察 |
3.2.1 土地治理结构状况 |
3.2.2 土地治理结构效率分析 |
3.3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阶效率考察 |
3.3.1 土地产权制度结构状态 |
3.3.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隐形市场形成分析 |
4.1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双重效应与隐形市场的形成 |
4.2 中国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形成:政府垄断的产物 |
4.2.1 治理结构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
4.2.2 政府垄断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
4.3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形成:产权模糊的产物 |
4.3.1 产权制度变迁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
4.3.2 产权制度模糊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
4.4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管制中的隐形市场形成:管制失灵的产物 |
4.4.1 管制失灵与城市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
4.4.2 管制失灵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现实形态分析 |
5.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
5.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存在的基本形态分析 |
5.2.1 农村集体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
5.2.2 城市国有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
5.3 中国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形态的地方实证 |
5.3.1 样本点的选取 |
5.3.2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 |
5.3.3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的农户意愿分析 |
5.3.4 进一步思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 |
6.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基本思路 |
6.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思考 |
6.2.1 制度环境优化路径:还权赋能,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 |
6.2.2 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
6.2.3 土地行政优化路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现实思考及研究创新 |
7.1.1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现实呼唤 |
7.1.2 本研究的有限回应和可能创新 |
7.2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
7.2.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7.2.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7.3.1 本研究中的不足 |
7.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 |
附件三:调查纪实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目录 |
(8)关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
(一) 农村公共产品 |
(二) 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
二、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民作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主体的地位被忽视 |
(二) 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民需求表达的主要渠道被替代 |
(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 |
(四) 乡镇政府对农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回应性不足 |
三、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农民自身存在问题 |
(二) 农民组织存在问题 |
(三) 政府存在的问题 |
四、完善农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对策 |
(一) 巩固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主体地位 |
(二) 完善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制度, 适当发展农村社团, 提高农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组织性, 扩展需求表达渠道 |
(三) 提高乡镇政府对农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回应意识和能力, 建立快速反馈和约束和监督机制 |
(9)西部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特色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用的应然状态 |
2.1 相关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 |
2.1.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4 文化生产力理论 |
2.2 理想供给效果状态下的原则 |
2.2.1 政府主导原则 |
2.2.2 农民主体原则 |
2.2.3 多元供给原则 |
2.3 供给效果最佳状态模式 |
2.3.1 供需均衡,结构合理 |
2.3.2 主动参与,积极消费 |
2.4 有效供给案例:浙江德清县的实践 |
2.4.1 政府主导 |
2.4.2 居民主位 |
第三章 西部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3.1 调查地及样本描述 |
3.2 永寿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情况 |
3.2.1 文化生活内容与结构 |
3.2.2 文化需求特点与趋势 |
3.2.3 文化生活参与度与满意度 |
3.2.4 文化消费水平与层次 |
3.3 调查反映的供给效用问题分析 |
3.3.1 供需不符导致的供给无效 |
3.3.2 供需相符存在的供给低效 |
第四章 西部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效根源分析 |
4.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缺陷 |
4.1.1 供给制度的普适性与刚性特征 |
4.1.2 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缺失 |
4.1.3 “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 |
4.1.4 多元化供给发展薄弱 |
4.2 需求主体自身的局限性 |
4.2.1 受教育程度 |
4.2.2 劳动模式 |
4.2.3 年龄结构 |
4.2.4 收入水平 |
第五章 提升西部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用对策建议 |
5.1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
5.1.1 增强公共文化供给制度实践性 |
5.1.2 完善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
5.1.3 建立双向结合决策机制 |
5.1.4 促进供给“一主多元”化发展 |
5.2 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源式发展 |
5.2.1 刺激农民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消费 |
5.2.2 培育农民本土特色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家庭、社区与国家:农村多元养老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养老保障模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设计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1.3.5 数据来源 |
第2章 家庭养老:传统家庭承担养老功能 |
2.1 家庭养老的基础 |
2.1.1 经济基础 |
2.1.2 血缘关系:家庭养老的代际沿袭 |
2.1.3 儒家传统:家庭养老的理念传承 |
2.2 家庭养老的形式 |
2.2.1 脱离生产的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
2.2.2 老年人的经济来源 |
2.2.3 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
2.3 家庭养老面临弱化 |
2.3.1 家庭养老弱化的表现 |
2.3.2 家庭养老弱化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公共服务的建立 |
3.1 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问题 |
3.1.1 生产社会化下的社区居家养老 |
3.1.2 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 |
3.1.3 社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
3.2 社区居家养老机制:主体构成与资金来源 |
3.2.1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中各主体的作用 |
3.2.2 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来源与筹资模式 |
3.3 社区居家养老形式: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参与 |
3.3.1 社会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 |
3.3.2 政府的规范与引导 |
3.4 社区居家养老构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 |
3.4.1 政府财政投入加大,保障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 |
3.4.2 完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 |
3.4.3 加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
3.4.4 提高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家养老:政府对农村养老的制度实践与机制创新 |
4.1 福利主义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养老 |
4.1.1 福利社会多元化的理论和逻辑 |
4.1.2 福利多元主义与社会养老 |
4.2 “新农保”:创新性养老机制的探索与发展 |
4.2.1 我国国家养老制度的运行历史 |
4.2.2 “旧农保”方案 |
4.2.3 “新农保”政策的内容 |
4.2.4 完善新农保方案的政策建议 |
4.3 福利国家保障体系建设:未来农村养老机制的完善与前瞻 |
4.3.1 福利国家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特点 |
4.3.2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养老机制的构建 |
5.1 养老需求多样化及其成因 |
5.2 多元化养老机制的构成 |
5.2.1 多元养老概念的提出 |
5.2.2 多元化养老模式的环境 |
5.2.3 多元化养老模式的现实形态 |
5.3 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可能性构建路径 |
5.3.1 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构建 |
5.3.2 多元养老机制构建的主体与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小农经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蒋崧韬. 四川大学, 2021(12)
- [2]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演变、经验及建议[J]. 胡玉杰,李丽媛,彭徽. 生态经济, 2020(10)
- [3]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袁雪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理论基础、形势判断及政策优化[J]. 纪志耿,祝林林. 农村经济, 2019(05)
- [5]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D]. 贾兴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分化与整合: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橘村为例[D]. 万兰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D]. 罗湖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关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探讨[J]. 文静. 现代妇女(下旬), 2013(10)
- [9]西部贫困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效问题研究[D]. 骞芳芳. 西北大学, 2013(S1)
- [10]家庭、社区与国家:农村多元养老机制的构建[D]. 雷继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