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1](2021)在《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配网供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尤其是县域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建设迫在眉睫。配网自动化系统可在限定时间内实现对故障点位置的准确判断和自动隔离,迅速恢复非故障点区域的电力供应,缩短配变停电时长,减少用户因停电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城市配电供应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也为供电企业提高了运维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障了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对县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参考其他市、县级城市电网建设和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某县级市线路网架现状、一次设备情况、不同区域对供电可靠性不同要求,从方案设计和运行效果两方面对某县供电公司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概况以及系统实施的优点和难度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以及主要实现方式。其次,本文结合某县级市配网现状,明确了该县配网自动化的改造目标和设计原则,对该县配网自动化的系统架构、主站、配电终端、通信建设等方案进行了设计。重点设计了适合于某县供电公司自动化运行的通信方案,阐述了通信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本文最后对该县供电公司建成后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从数据监测、故障处理、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及系统运行效果方面进了展示。结果显示系统运行良好,设计方案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刘林[2](2021)在《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电力系统今后发展演化的方向,构建以电力网络为骨架进行能源传输和交换的能源互联网具有重要意义。电力骨干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专用通信网络,对于承载能源互联网业务,提升能源系统的双向交互能力,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现有的电力骨干通信网已投运多年,存在带宽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待提升。能源互联网新业务汇聚后通过电力骨干通信网进行承载,将会给现有电力骨干通信网的运行增加更多负担。一旦电力骨干通信网不堪重负,发生故障,将会给能源互联网的运行控制造成毁灭性灾难。因此,调整电力骨干通信网的运行配置策略,使其更好地承载能源互联网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提出相应的配置算法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运行配置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能源互联网通信业务非均匀分布导致的电力骨干通信网带宽瓶颈问题,提出均衡路由和保护优化算法。先依据工作带宽占用总带宽的比率设置业务均衡因子,提出基于业务均衡的改进Dijkstra路由算法。然后以高效链路保护P圈算法为基础,提出计及链路带宽约束的无备选圈链路保护P圈生成配置一体化算法,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保护通道进行配置。最后结合能源互联网及电力骨干通信网的业务需求来设计P圈的分裂机制,满足P圈长度的限制,降低通信延时。通过业务均衡因子的选择和链路保护P圈的配置来缓解能源互联网业务通过电力骨干通信网承载造成的带宽不足问题。针对能源互联网通信业务呈汇聚型分布导致的电力骨干通信网带宽瓶颈问题,提出一种保护带宽优化算法。提出了以汇聚节点为中心进行通信站点势值划分的等势路径P圈生成算法,分别基于能源互联网业务的路径长度及路径与P圈的位置关系等参数,合理评估等势路径P圈对能源互联网业务的保护性能。先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设计最优化等势路径P圈配置算法,然后基于启发式算法设计等势路径P圈动态配置算法来提升求解效率。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骨干通信网相关规范制定约束条件,分析路径长度限制对电力骨干通信网容量的影响,评估业务均衡因子对电力骨干通信网容量的影响。针对能源互联网业务跨层映射和复杂交互而导致的共享风险链路问题,提出一种业务保护优化算法。对共享风险链路组成员与链路保护P圈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建模,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计及共享风险情况下的无备选圈链路保护P圈生成和配置一体化算法,并对该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提升算法的求解效率。基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在共享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能源互联网的业务路由与P圈保护独立优化、联合优化两种不同的优化策略,分析了共享风险链路组的数量变化对能源互联网业务路径配置的影响。针对能源互联网业务的高可靠性需求,对业务的双重故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多路径不相交路由分配算法和带宽共享优化算法。计及电力骨干通信网的拓扑连通度等实际情况,利用门杰尔定理对电力骨干通信网抗双重故障的能力进行分析。以双链路故障为例,设计电力骨干通信网拓扑增强算法,通过新增链路,使得电力骨干通信网具备抗双重链路故障能力。对增强之后的电力骨干通信网拓扑,提出一种基于路径参数预估的链路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分配算法。该算法可以为每个能源互联网业务分配3条及以上路由,并确保这些路由是链路不相交的,从而有效应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双链路故障。针对可共享链路带宽的情况,进一步设计了能源互联网业务间链路带宽最优共享算法,降低通信通道的冗余度。
张志海[3](2021)在《TD-LTE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恢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手段,来提升配电管理的水平,是配电故障快速修复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柳州地区配电通信网为研究对象,以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分时长期演进技术(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为技术手段,对柳州配电通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基于TD-LTE技术的配电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网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及功能需求;对不同的配网通信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与配电自动化系统需求相契合的技术指标,并分析了TD-LTE技术应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可行性。其次,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复杂电磁环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终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的要求,对TD-LTE技术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站点覆盖情况的仿真测试分析。然后,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以柳州地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为例,设计了该地区的TD-LTE配网通信系统架构,解决了现有配网通信通道不稳定、不可靠以及抗干扰能力不强的问题。最后,对改造后的TD-LTE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测试运行。以柳州供电局周边为测试区域,确定地理和网络环境,对整个系统的网络连通性和网络响应速度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网络的稳定性,得出了该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网络时延。结果表明,TD-LTE技术在柳州配网通信系统中运行稳定,且网络通信质量较高。
刘保菊[4](2021)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业务驱动的高可靠路由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智能电网是将信息通信、传感测量等多种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融合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通信网主要负责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测量、调节、控制、保护、调度等信息的可靠传输。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调度中心站结合所采集的物理电网状态信息与所辖厂、站节点定期信息交互并,并将综合分析后的决策信息下发至各通信子站或终端站点,从而实现电网智能化管理与调度。智能电网通信网承载的典型电力业务包括继电保护、安稳控制、系统保护、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视频监控以及随着新应用兴起和增值服务出现而衍生的新型电力业务,这些业务具有异构性强、QoS需求差异大及行业特色明显等特点。端到端电力业务的可靠传输是确保通信网络对智能电网调度、保护及控制的关键。结合网络运行实际、多维参数约束及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本文从业务角度研究高可靠路由算法设计对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升全局网络资源利用率、实现网络负载及风险均衡对确保智能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高可靠路由算法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但由于智能电网通信网结构及承载业务的特殊性,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大多数路由算法没有考虑因业务汇聚而造成的局部网络风险扩大问题;针对关键电力业务,缺乏将网络特点与业务性能相结合的双路由规划算法;进行业务恢复时的路由重构模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设定相对简单,对智能电网通信网适用性有限。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不同业务类型及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特点,开展基于风险感知和QoS保障的业务双路由规划算法、基于链路带宽可用性的业务路由恢复算法、基于生存性的业务路由恢复算法、基于拥塞缓解的业务路由优化及资源分配算法等四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智能电网通信网中现有双路由算法对业务汇聚性和QoS指标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风险感知和QoS保障的系统保护类业务双路由规划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节点风险、链路风险、整体网络风险均衡及业务端到端通信时延等因素,构建以最小化业务通信时延及网络风险均衡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路由规划算法能满足业务通信指标需求,同时与联合网络负载与风险均衡的路由算法相比,业务主路由规划方案中网络整体风险均衡值降低约29.83%,而备用路由规划方案中整体风险均衡值则降低了 57.48%。(2)针对智能电网通信网小规模网络故障后,现有重路由算法忽略不同电力业务差异性及网络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了基于链路带宽可用性的业务路由恢复算法。在该算法中,先进行业务等级划分,同时结合电网站点等级差和链路带宽可用性等因素,将重路由后网络负载均衡问题构建为以链路带宽可用性最大为目标的整数规划问题,并在k最短路径算法基础上设计启发式算法以获取高效可行解。仿真验证表明该算法在单链路、双链路两种故障场景下均能有效实现差异化电力业务恢复,同时与基于平均链路利用率的负载均衡算法相比,其平均负载标准差分别降低了2.26%、3%。(3)针对自然灾害引发的智能电网通信网区域故障导致多业务传输中断,现有路由恢复算法忽略电力业务性能指标及持续灾害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生存性的业务路由恢复算法。该算法在业务优先级分类基础上,结合地震灾害发生特点,建立节点、链路及路由生存性模型。为提高算法运行效率,满足业务恢复要求,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的强表征和强决策能力,将深度优先算法与改进抽样机制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以获取最优路由组合并实现整体业务快速恢复。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算法与基于优先级抽样的强化学习方法相比具有更好收敛性;在满足业务通信时延前提下,与基于贪婪近似技术的最小时延路由算法相比路由生存性提升了 47%。(4)针对电力业务在主备路由切换过程中,因备用路径上频谱资源相对紧缺容易造成业务阻塞率高及网络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了基于拥塞缓解的业务路由及频谱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结合业务需求、网络拓扑特点及网络资源在时间、频谱域上的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构建以最小化业务阻塞率和时间、频谱连通度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基于弹性时间调度的拥塞缓解机制,以解决资源紧张时业务阻塞率高的问题。为降低算法运行时间,设计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路由及资源分配方案相比,所提算法业务阻塞率降低了 38.09%,负载公平性指数则提升了 54.89%。
李翔[5](2021)在《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智能电网中,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监测、采集及远程控制等,并主要基于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等软件实现。同时,业务管理服务分散在不同软件中,管理效率较为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对变电站电力信息的管理业务进行集成维护。系统通过和SCADA系统进行跨平台交互,实现对变电站电力信息的远程监测及操作控制。在研究中采用.NET平台技术、UBD软件设计模式、SQL Server数据库等,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主要的研究如下:1.按照软件需求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研发目标进行拆分,分为功能需求、通信需求和性能需求等。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确定了系统的技术选型及研发思路。2.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技术选择,确立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按照总体设计、通信功能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的顺序,详细阐述和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方案设计过程、方法、原理和成果,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框架。3.基于系统的功能设计成果及开发技术选择,对系统的通信功能及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功能模块进行开发实现,详细介绍和分析具体的功能实现流程、关键代码,展示说明系统的功能运行界面。4.按照软件测试理论和方法论,介绍系统的测试方法及流程,并从通信功能、功能模块及性能表现等角度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得到系统达到了预期目标。系统的应用可以将SCADA系统等软件中的常用功能服务进行集成,并建立统一的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数据体系,解决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变电站管理人员提供一体化的工具支持,从而提高业务管理效率。
李乾鹏[6](2021)在《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管控操作是重要的基础性业务,其中主要通过倒闸操作对站内的一次带电设备进行管控,以改变电网的运行模式。当前,某公司的变电站管控操作主要依靠人工现场进行,业务效率比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研究中,整理介绍国内外的变电站管控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公司的变电站管控业务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提出了设备态管理、操作票管理和操作任务管理的研发目标。同时,基于变电站当前的站控层、通信主站和通信子站的数据交互结构,对系统的交互需求进行了研究。随后,基于系统的研发要求,对系统的研发技术进行选择,确定了基于.NET平台、C#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总体技术选型。在系统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交互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从而得到了系统的技术方案。按照系统的功能设计,采用.NET平台和C#技术,对系统的功能模块、交互功能进行了开发实现,分析系统的功能实现流程及关键代码,并展示系统的运行界面。最后,基于黑盒测试法和Load Tester工具,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系统达到预期研发目标。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目前已经进行了上线应用,解决了公司的变电站间隔设备倒闸操作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意义。
王耀声[7](2020)在《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市场经营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巴彦淖尔大规模现代电网的建设,对电网自动化水平和各种信息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电网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巴彦淖尔电力通信网升级改造需要紧紧围绕内蒙古电网发展的战略目标,优化网络架构、扩大覆盖范围、提升传输带宽,提高业务承载和保障能力。本文从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巴彦淖尔电力通信网运行现状,归纳总结出电力通信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进而分析各专业口业务扩展情况并进行业务需求分析,选取业务断面,对业务流量和带宽进行预测,为传输网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带宽预测结果,从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三个方面制定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目标和规划建设方案。规划升级建设10G+2.5G A网、B网,形成传输双平面,以满足电力系统传输各种专线、网络业务信息的需求,符合传输网大容量、高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扩大业务网和支撑网覆盖范围,提升业务网服务能力和支撑网一体化管控能力。本文通过引进先进的通信与信息技术,规划建设了一个满足智能电网需求的现代化综合业务通信网。规划后的电力通信网覆盖全地区、容量充足、接入灵活、安全可靠,可提高业务服务与传输能力,满足智能电网和现代公司对通信的需求,为整个巴彦淖尔地区电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高效、优质的通信保障。
李钻钻[8](2020)在《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变电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全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是连接用户与发电厂的重要枢纽,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设计出最经济最优秀的变电站成了未来电网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地区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用户用电需求已经远远大于目前电网的供电能力,要增加新的变电站,让用户与企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更完整的发展。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批复,山西晋中介休开发区220k V变电站新建项目初步确定了电压等级、主变远景设计规模和总体规模。本文根据具体的标准对电气一次系统以及电气二次系统进行了完整的配置,确定了相关的电气设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确定。在考虑山西省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山西省电网发展现状之后,对此地区进行正确的负荷预测,以这个为主要依据进行变电站接入系统的相关设计。2.变电站规模设计。上面确定了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可以确定变电站规模的设计,在进行实地考察后能够做出合理的决定。3.系统的通信以及监控系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确定。对变电站的系统网络的几种接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还包括具体的二次设备的选择以及调度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金鑫[9](2020)在《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供电系统的发展,电力通信网络逐步建立和发展,新一代的电能信息和通信网络可以作为各个综合业务网络的传输平台。网络计划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从电网传输的各种服务的发展,并且满足了在整个智能电网和鄂尔多斯地区建立各种连接的电信信息平台的要求。基于“十三五”规划,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构建满足通信服务要求的网络。“高度可靠,多样化,多功能和高速”的通信网络为安全发电提供了可靠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在本文中,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鄂尔多斯市电力通信网络的现状:电力传输网络,业务网络和支持网络。此外,随着国家电网的发展,进一步研究了当前电力通信网络的主要问题和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的新情况。此外,分析了电力通信网络的电信业务的组成和特点,并提出了一种计算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网络业务的横截流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区域,并统计预测带宽需求。最后,根据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骨干网和配电网的规划目标,将从骨干传输网,服务网和支持网三个角度对骨干网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根据业务需求提交通信故障恢复系统的蓝图和配电网络计划。
刘栋[10](2020)在《基于SDH+EPON的智能配电通信组网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成了大电压等级的坚强输电网络。在公司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将作为工作的重点。智能配电网的实现离不开配电自动化。配电通信网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的能力,可以看出,组建智能配电通信网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关键,因此研究智能配电通信组网技术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非凡。本文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提出,结合长治市区10k V供电用户覆盖范围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进度,详细分析长治供电公司可以采用的智能配电通信网技术,结合目前的骨干传输网现状,详细分析电力通信技术应用,分析配电自动化的体系结构以及业务需求,从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可靠性为目标,研究适用于长治供电公司智能配电网的通信组网方式,以经济性、可靠性为目标,利用SDH+EPON技术实现长治供电公司智能配电通信组网方案。最后结合组网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实例验证,验证配电通信网的可用性,最终为其他网省公司的配电通信网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配网自动化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2.2 国内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3 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
1.3.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 |
1.3.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
1.3.3 配网自动化的主要实现方式 |
1.4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优点与难点 |
1.4.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
1.4.2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难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目标 |
2.1 主站建设目标 |
2.2 配电终端建设目标 |
2.3 配网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 某县级市配电网现状分析 |
3.1 某县级市区域概况 |
3.2 配网一次网架现状 |
3.2.1 区域线路概况 |
3.2.2 10 千伏馈线联络接线形式 |
3.3 配网一次设备现状 |
3.3.1 开闭所现状 |
3.3.2 环网柜 |
3.3.3 柱上断路器 |
3.3.4 配电变压器 |
3.3.5 运行及保护方式 |
3.4 配网通信系统现状 |
3.4.1 骨干通信网现状 |
3.4.2 配网通讯网现状 |
3.5 配网管理相关系统应用现状 |
3.5.1 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 |
3.5.2 国网GIS系统 |
3.5.3 调度EMS系统 |
3.5.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3.5.5 营销SG186 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站方案 |
4.1 系统主站概述 |
4.2 主站模式选配 |
4.3 主站系统架构 |
4.3.1 主站系统架构 |
4.3.2 主站硬件配置 |
4.4 主站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5 馈线自动化及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5.1 馈线自动化模型概述 |
5.1.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
5.1.2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 |
5.2 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2.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2.2 就地型(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3 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5.3.1 配电终端建设原则 |
5.3.2 配电终端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
6.1 通信系统特点和要求 |
6.2 主要通信方式介绍 |
6.2.1 光纤通信 |
6.2.2 载波通信 |
6.2.3 双绞线通信 |
6.2.4 无线宽带通信 |
6.2.5 无线公网通信(GPRS通信) |
6.3 配网自动化通信方案的选择 |
6.3.1 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
6.3.2 通信方式的选择 |
6.4 配网自动化通信结构设计 |
6.4.1 主站至变电站通信 |
6.4.2 变电站至配电终端通信 |
6.5 光纤通信方案设计 |
6.5.1 网络结构 |
6.5.2 组网方案 |
6.5.3 变电站OLT设备、SDH设备建设改造方案 |
6.5.4 EPON光通信建设方案 |
6.6 无线接入方案设计 |
6.6.1 基于无线公网VPN技术的通信网建设 |
6.6.2 通信流量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及应用 |
7.1 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 |
7.1.1 配电线路实时监控功能 |
7.1.2 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处理 |
7.2 形成智能配电网初步技术体系 |
7.3 建立完善调控一体业务应用体系 |
7.4 建成配电网通信数据网 |
7.5 工程实施前后配电网指标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研究现状 |
1.2.2 电力骨干通信网研究现状 |
1.2.3 运营商骨干网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骨干通信网架构 |
1.3.1 能源互联网的典型业务场景及通信需求分析 |
1.3.2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骨干通信网架构优化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计及非均匀分布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 |
2.1 引言 |
2.2 计及均衡路由的链路保护P圈基础原理 |
2.2.1 基于资源预留的均衡路由原理 |
2.2.2 基于链路保护P圈的预留保护资源配置原理 |
2.3 计及均衡路由的链路保护P圈配置算法 |
2.3.1 计及均衡因子的业务路由算法 |
2.3.2 计及带宽约束的链路保护P圈生成配置算法 |
2.4 仿真与分析 |
2.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2.4.2 算法性能评估算例仿真及分析 |
2.4.3 P圈分裂算例仿真及分析 |
2.4.4 扩展算例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汇聚特征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 |
3.1 引言 |
3.2 等势路径P圈的工作原理 |
3.3 等势路径P圈的生成及配置模型 |
3.3.1 等势路径P圈的生成算法 |
3.3.2 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的等势路径P圈配置 |
3.3.3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等势路径P圈配置 |
3.4 仿真与分析 |
3.4.1 带宽受限条件下的算例仿真及分析 |
3.4.2 业务并发条件下的算例仿真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及共享风险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 |
4.1 引言 |
4.2 优化模型的工作原理分析 |
4.2.1 共享风险的原理分析 |
4.2.2 共享风险条件下的P圈工作原理分析 |
4.3 共享风险条件下的电力骨干通信网优化建模 |
4.3.1 计及共享风险的路由模型 |
4.3.2 共享风险条件下的P圈保护模型 |
4.3.3 共享风险条件下的联合优化模型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4.4.2 计及共享风险的算例仿真及分析 |
4.4.3 扩展算例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及双重故障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 |
5.1 引言 |
5.2 电力骨干通信网的双重故障保护可行性分析 |
5.3 双重链路故障条件下的电力骨干通信网保护模型构建 |
5.3.1 应对双重链路故障的电力骨干通信网扩容算法 |
5.3.2 任意双重链路故障条件下的路由及带宽分配模型 |
5.3.3 多路径链路带宽共享算法 |
5.4 仿真与分析 |
5.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5.4.2 通信链路故障的影响评估 |
5.4.3 通信网抗双重链路故障的案例分析 |
5.4.4 双重链路故障条件下的电力骨干通信网优化仿真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TD-LTE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TD-LTE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TD-LTE技术在配网通信中的研究现状 |
1.2.4 配网通信发展趋势及要求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网通信技术 |
2.1 配网通信技术 |
2.1.1 有线通信方式 |
2.1.2 无线通信方式 |
2.2 配网通信技术的选择 |
2.2.1 配网通信技术指标 |
2.2.2 配网通信技术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电磁环境下的无线损耗 |
3.1 穿透损耗分析 |
3.1.1 穿透损耗 |
3.1.2 穿透损耗对覆盖能力的影响 |
3.1.3 不同入射角产生的穿透损耗 |
3.2 传输损耗分析 |
3.3 配电系统的电磁环境分析 |
3.3.1 电磁干扰介绍 |
3.3.2 配电通信系统电磁干扰分析 |
3.4 配电变压器电磁干扰分析 |
3.5 TD-LTE技术的抗干扰分析 |
3.5.1 干扰抑制技术 |
3.5.2 干扰协调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D-LTE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模拟测试 |
4.1 TD-LTE关键技术 |
4.1.1 OFDM调制技术 |
4.1.2 路由算法 |
4.1.3 MIMO技术 |
4.1.4 LTE网络同步 |
4.2 TD-LTE链路预算 |
4.3 TD-LTE覆盖半径测算 |
4.4 RS信号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D-LTE的柳州配电通信系统的设计 |
5.1 柳州配电网现状 |
5.1.1 柳州配电网规模 |
5.1.2 柳州配电网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5.2 柳州市配电网无线专网需求 |
5.2.1 网络架构规划 |
5.2.2 通道带宽需求 |
5.2.3 通道可靠性要求 |
5.2.4 通道安全性要求 |
5.3 柳州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5.3.1 设计原则 |
5.3.2 柳州地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方案 |
5.3.3 柳州配电通信网核心骨干层网络方案 |
5.3.4 柳州地区配电通信网无线接入层部署方案 |
5.4 TD-LTE基站站点现场测试 |
5.4.1 测试准备 |
5.4.2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智能电网通信网中业务驱动的高可靠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博士期间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电网通信网中业务驱动的高可靠路由算法综述 |
2.1 概述 |
2.2 智能电网通信网 |
2.2.1 智能电网通信网网络架构 |
2.2.2 智能电网骨干通信网架构 |
2.2.3 智能电网骨干通信网传输技术 |
2.2.4 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 |
2.2.5 智能电网通信网协同控制网络架构 |
2.3 研究现状 |
2.3.1 智能电网通信网中预置双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
2.3.2 智能电网通信网中动态路由恢复算法研究现状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风险感知和QoS保障的业务双路由规划方法 |
3.1 引言 |
3.2 问题分析 |
3.2.1 问题描述 |
3.2.2 系统建模 |
3.3 双路由规划求解算法 |
3.3.1 算法框架 |
3.3.2 算法设计 |
3.4 实验分析 |
3.4.1 仿真参数设置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链路带宽可用性的业务路由恢复算法 |
4.1 引言 |
4.2 问题分析 |
4.2.1 问题描述 |
4.2.2 系统建模 |
4.3 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步骤 |
4.3.2 算法描述 |
4.3.3 复杂度分析 |
4.4 实验分析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存性的业务路由恢复算法 |
5.1 引言 |
5.2 问题分析 |
5.2.1 问题描述 |
5.2.2 系统建模 |
5.3 算法设计 |
5.3.1 模型分析及求解 |
5.3.2 深度强化学习框架 |
5.3.3 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的业务恢复机制 |
5.3.4 基于优先缓存的DQN算法 |
5.4 实验分析 |
5.4.1 仿真参数设置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拥塞缓解的业务路由优化及资源分配算法 |
6.1 引言 |
6.2 问题分析 |
6.2.1 问题描述 |
6.2.2 系统建模 |
6.3 算法设计 |
6.3.1 基于路由满意度的业务路由算法 |
6.3.2 基于链路时频连续度的频谱资源分配算法 |
6.3.3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6.4 实验分析 |
6.4.1 仿真参数设置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业务与目标分析 |
2.1.1 业务分析 |
2.1.2 研发目标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数据采集功能需求 |
2.2.2 远程控制功能需求 |
2.3 通信需求分析 |
2.4 性能需求分析 |
2.5 技术选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3.1 设计思路 |
3.2 总体设计 |
3.1.1 网络结构设计 |
3.1.2 功能模型设计 |
3.3 通信功能设计 |
3.3.1 功能方案设计 |
3.3.2 类结构设计 |
3.3.3 时序流程设计 |
3.4 功能模块设计 |
3.4.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4.2 远程控制模块设计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逻辑设计 |
3.5.2 物理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
4.1 实现环境 |
4.2 通信功能实现 |
4.3 功能模块实现 |
4.3.1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3.2 远程控制模块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通信测试 |
5.3 功能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1.1 系统研发背景 |
2.1.2 系统研发目标 |
2.2 系统功能需求 |
2.2.1 设备态管理需求 |
2.2.2 操作票管理需求 |
2.2.3 操作任务管理需求 |
2.3 系统交互需求 |
2.4 系统性能需求 |
2.5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5.1 IEC61850 标准 |
2.5.2 系统研发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网络结构设计 |
3.1.2 功能模型设计 |
3.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3.2.1 设备态管理模块设计 |
3.2.2 操作票管理模块设计 |
3.2.3 操作任务管理模块设计 |
3.3 系统交互功能设计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1 数据结构分析 |
3.4.2 数据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实现环境 |
4.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2.1 设备态管理模块实现 |
4.2.2 操作票管理模块实现 |
4.2.3 操作任务管理模块实现 |
4.3 系统交互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方法 |
5.3 系统测试内容 |
5.3.1 功能测试内容 |
5.3.2 性能测试内容 |
5.4 系统测试结果 |
5.4.1 功能测试结果 |
5.4.2 性能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
1.2.2 电力通信网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现状分析 |
2.1 传输网现状分析 |
2.1.1 光缆现状 |
2.1.2 光传输网现状 |
2.1.3 PCM接入设备现状 |
2.2 业务网现状分析 |
2.2.1 调度交换网现状 |
2.2.2 行政交换网络现状 |
2.2.3 会议电视系统现状 |
2.2.4 调度数据网现状 |
2.3 支撑网现状分析 |
2.3.1 数字同步时钟系统现状 |
2.3.2 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现状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面临的新形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需求分析及预测 |
3.1 业务扩展分析 |
1.调度及自动化 |
2.信息化 |
3.配电、用电 |
3.2 业务需求分析 |
3.2.1 专线业务 |
3.2.2 网络业务 |
3.3 业务断面的选取 |
3.3.1 传送网架构 |
3.3.2 业务断面的选取 |
3.3.3 各业务断面的带宽预测 |
3.3.4 预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方案 |
4.1 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原则 |
4.2 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目标 |
4.2.1 传输网规划目标 |
4.2.2 业务网规划目标 |
4.2.3 支撑网规划目标 |
4.3 巴彦淖尔电力通信网规划方案 |
4.3.1 巴彦淖尔电力传输网规划方案 |
4.3.2 巴彦淖尔电力业务网规划方案 |
4.3.3 巴彦淖尔电力支撑网规划方案 |
4.4 本章小结巴彦淖尔地区无线专网规划建设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巴彦淖尔电力通信网性能测试和成效分析 |
5.1 电力通信网性能测试 |
5.1.1 设备光功率测试 |
5.1.2 通信光缆测试 |
5.1.3 再生段距离测试 |
5.1.4 网络保护倒换测试 |
5.2 规划成效分析 |
5.2.1 优化升级效果 |
5.2.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
2.1 电力系统现状 |
2.2 负荷预测 |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2.4 系统对变电站的要求 |
2.5 主要设计原则与方案 |
2.6 主要经济指标 |
第3章 变电站站址选择 |
3.1 站址方案 |
3.1.1 站址自然条件 |
3.1.2 工程地质 |
3.1.3 水文条件 |
3.1.4 气象条件 |
3.2 站址的条件分析比较 |
第4章 电力系统一次 |
4.1 建设规模 |
4.2 电气主接线 |
4.3 主要设备选择 |
4.3.1 短路电流计算 |
4.3.2 主要电气装置的确定 |
4.3.3 导体的确定 |
4.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
4.5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
4.6 站用电及照明 |
第5章 电力系统二次 |
5.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5.1.1 系统概况 |
5.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
5.1.3 22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5.1.4 11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5.1.5 其它 |
5.2 调度自动化 |
5.2.1 调度关系 |
5.2.2 远动信息 |
5.2.3 远动系统方案 |
5.2.4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和纵向加密认证设备 |
5.2.5 关口电能计量设备 |
5.2.6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
5.2.7 远动信息通道 |
5.3 通信部分 |
5.3.1 概述 |
5.3.2 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5.3.3 系统通信部分 |
5.3.4 通道组织 |
5.3.5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中继距离及长度计算 |
5.3.6 站内通信部分 |
5.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
5.4.1 设计基本总原则 |
5.4.2 监控功能 |
5.4.3 系统网络 |
5.4.4 接口要求 |
5.4.5 设备配置 |
5.5 元件保护方面 |
5.6 交直流电源设备 |
5.6.1 系统的结构 |
5.6.2 交流电源部分 |
5.6.3 直流电源方面 |
5.7 非关口电能计算设备 |
5.8 二次设备组屏 |
5.8.1 二次设备相关 |
5.8.2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 |
5.8.3 柜体统一要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网需求分析及预测 |
2.1 网络业务分类 |
2.2 各业务断面宽带预测 |
2.2.1 宽带预测方法 |
2.2.2 模拟实际业务断面选择 |
2.2.3 业务断面的带宽预测结果分析 |
2.3 超长距离光传输网络规划 |
2.3.1 500千伏布日都变至500千伏乌海变单波传输系统模块化组网设计 |
2.3.2 500千伏布日都变至500千伏乌海变4波传输系统设计 |
2.3.3 OSC信道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方案研究 |
3.1 鄂尔多斯地区通信网规划原则 |
3.1.1 安全可靠原则 |
3.1.2 统筹规划原则 |
3.1.3 先进性原则 |
3.1.4 协调性原则 |
3.1.5 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
3.2 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网规划目标 |
3.2.1 鄂尔多斯电力骨干通信网规划目标 |
3.2.2 鄂尔多斯电力配用电通信网规划目标 |
3.3 鄂尔多斯电力骨干通信网规划方案设计 |
3.3.1 鄂尔多斯电力骨干传输网规划方案 |
3.3.2 鄂尔多斯电力业务网规划方案 |
3.3.3 鄂尔多斯电力支撑网规划方案 |
3.3.4 鄂尔多斯电网通信容灾系统建设规划 |
3.4 电力配用电通信网规划方案设计 |
3.4.1 业务需求 |
3.4.2 规划范围 |
3.4.3 规划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SDH+EPON的智能配电通信组网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电力系统通信组网技术研究 |
2.1 光纤通信技术 |
2.1.1 电力通信光缆 |
2.1.2 SDH骨干传输网技术 |
2.2 工业以太网技术 |
2.2.1 工业以太网技术简介 |
2.2.2 工业以太网技术特点 |
2.2.3 电力工业以太网技术组网应用 |
2.3 EPON技术 |
2.3.1 EPON技术简介 |
2.3.2 EPON技术标准 |
2.3.3 EPON关键技术分析 |
2.3.4 EPON技术总结 |
2.4 电力线载波技术 |
2.4.1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
2.4.2 电力线载波可靠性分析 |
2.4.3 电力线载波的技术特点 |
2.5 无线通信技术 |
2.5.1 无线公网技术 |
2.5.2 无线专网技术 |
2.6 其他电力通信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研究 |
3.1 配电自动化系统简介 |
3.1.1 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
3.1.2 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 |
3.2 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方式需求分析 |
3.2.1 智能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简介 |
3.2.2 常见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模式分析 |
3.2.3 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需求分析 |
3.2.4 智能配电通信网业务需求分析 |
3.3 几种常用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模型研究 |
3.3.1 基于EPON技术的通信组网模型研究 |
3.3.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通信组网模型研究 |
3.3.3 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混合模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治供电公司市区智能配电通信网组网设计 |
4.1 长治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模型研究 |
4.1.1 长治城区配电网络现状 |
4.1.2 长治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模型 |
4.1.3 长治供电公司配电通信网的主要结构 |
4.1.4 长治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技术选择 |
4.2 方案总体设计 |
4.2.1 EPON通信组网方案 |
4.2.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2.3 EPON通道的保护典型设计 |
4.2.4 系统安全性设计 |
4.3 长治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施工设计 |
4.3.1 智能配电通信网光缆建设 |
4.3.2 智能配电通信网设备选型 |
4.3.3 设备安装与工程配置 |
4.3.4 机房、电源与辅助设备建设 |
4.4 长治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效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斌. 中北大学, 2021(09)
- [2]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刘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TD-LTE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 张志海. 广西大学, 2021(12)
- [4]智能电网通信网中业务驱动的高可靠路由算法研究[D]. 刘保菊.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翔.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设计[D]. 李乾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巴彦淖尔地区电力通信网规划研究[D]. 王耀声.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8]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李钻钻.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9]鄂尔多斯地区电力通信网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金鑫.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10]基于SDH+EPON的智能配电通信组网设计与研究[D]. 刘栋.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