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开拓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吴江,汪洋,牛立亭[2](2020)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陈生斗当选为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文中指出12月21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有关司局领导和农业农村部有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兄弟协会负责人、有关新闻媒体以及300多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与时俱进助力农技推广新发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桃林指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涉及产业多、领域广,具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组织优势、体制优势,是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协会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参谋咨询作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徐明霞[3](2020)在《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是党的19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抓好农业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依靠科技和科技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领军人物。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为具体研究内容,将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困境分为两类: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困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困境。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有两类: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缺失,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有短板。而目前,人才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以下机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时机更加成熟、科技进步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科技政策完善促进人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和辩证统一的观点考虑,以提出具体的培育对策和保障机制。国家层面上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发展规律提供科学基础,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成长法律体制、增加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其次,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平台,并从政府企业层面上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来保障。最后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并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社会氛围,从而更好地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造福乡村,振兴乡村。
周媛也[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李文韬[5](2019)在《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农业科技人才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村工作,强力推进“三农”建设,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项保民生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三农”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开展地如火如荼。然而“三农”建设和发展也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潜在危机,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产手段落后、农民科技种植意识不浓、农技推广缓慢、水土资源破坏严重、农产品销售网络不健全等,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断层危机凸现,对农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新品种的推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农技人员青黄不接、数量不够、层次不高、业务不专的问题,从制度和机制、政策和措施以及培养渠道上保证农技队伍的稳定,确保农技人员知识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品种及时推广,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不断创新。本文采用案例法对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断层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袁绍光[6](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马兰[7](2018)在《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肯定了涉农企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推动了我国涉农企业的发展。本论文对徐州地区涉农企业的典型代表----H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共分为六个主体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徐州涉农企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思路,点明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对徐州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历史沿革及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对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成长道路,及以“企业+基地+经销商+大户”为主线,从农资经营、良种及粮食生产、服务大户、土地托管与粮食银行、专业合作社等模块对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贯穿其服务对象农业生产全过程的风暴营销等特色服务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对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政策环境、经营风险、同行业竞争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解决融资难问题、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打造运营环境、加强沟通联络避免恶性竞争、建立预警机制规避生产经营风险、加强经营管理、多渠道提高企业技术含金量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对徐州涉农企业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希望在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有效支持下,加上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切实提高涉农企业在国内、国际内场上的竞争力,在农业领域走出一条强国之路。
李元洪[8](2018)在《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多变的乡村社会、残缺不全的自身职能、刚性约束的科层体制导致乡镇党委政府陷入“权力孤岛”,处于“权力孤岛”上的乡镇党委政府其权力运作逻辑是什么?表现形式怎样?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站在乡镇权力运作逻辑历史发展脉络的高度,在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下,以中部地区的沙镇权力运作作为观察支点,运用理性选择理论,通过“内视”(即对乡镇权力的历史演变及现实结构进行考察)“外观”(即对乡镇党委政府与其上下左右互动主体的观察),对当下的乡镇党委政府与同级组织、上下机构以及镇域企业、社会精英之间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展现乡镇权力运作过程,并探讨其内在的乡镇权力运作逻辑,以及乡镇权力运作逻辑的各种表现形式,提出乡村社会的复杂性、自身职能的软弱性、科层体制的强制性导致乡镇党委政府陷入“权力孤岛”,而处于“权力孤岛”上的乡镇党委政府,为了应对各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权力运作呈现出适应性治理逻辑。从乡镇权力运作逻辑角度看,适应性治理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其权力运作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乡镇权力运作适应性治理逻辑具有灵活性、集成性、阶段性、目的性和妥协性等五个特点。灵活性是指适应性治理在制度安排上将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具备伸缩性和灵活变化的特征。集成性是指适应性治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及时反映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体系。阶段性是指适应性治理是中国乡镇权力运作逻辑历史变迁的一个阶段,具体时间是从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全面取消之后到205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之前这一时间段。目的性是指适应性治理提供一系列治理逻辑和治理策略供我们选择,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理系统,不计较成本、不带功利目的地建构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妥协性是指适应性治理为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调适,向内使劲,以减缓外部压力,适应环境需求。乡镇权力运作适应性治理逻辑的表现形式包括与县委县政府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变通逻辑、与县财政局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依附逻辑、与“七站八所”代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半依赖逻辑、与镇域乡镇企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服务交换逻辑、与村两委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管理逻辑、与镇域社会精英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情逻辑,以及其他学者笔下的“变通、摆平、人情、关系、面子、媒、擂、示弱、怀柔”等等,适应性治理逻辑既是乡镇权力运作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现有条件下乡镇权力运作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乡镇权力运作从代理性治理逻辑、行政性治理逻辑发展到协商性治理逻辑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更是乡村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适应性治理逻辑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识当下乡镇权力运作规律,而且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曹明星[9](2018)在《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科学研究是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提,而农业技术推广是联系二者之间的重要环节。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不符合农业新需求的问题。安徽省地处我国华东地区,是农业大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安徽省目前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调查采访的结果和国外典型农技推广模式的分析,对省内农技推广中遇到的阻碍开展分析。与此同时,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障碍,以安徽省的实际省情为出发点,通过资料分析法、访谈法、以及因素分析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借鉴思路。从采访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安徽省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将安徽省内一些典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理论基础作为出发点。同时,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流程和规则,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目前的农技推广模式中,安徽省面对的一些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借鉴国外在农业科技方面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经验。基于以上,提出了针对安徽省省情的,适合于安徽省农技推广的优化策略。从而构建了以市场和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模式,改善了适用于新时期新环境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
刘晗[10](2018)在《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放眼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政府农业推广人才队伍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农业推广队伍逐渐萎缩,服务能力日益弱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本研研以湖南省娄底市农业推广队伍的现状为依据,以政府推广机构为重点,通过系列调查和访谈,了解娄底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现状,如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推广手段、队伍结构、群众认同等,全面掌握娄底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娄底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娄底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包括优化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推广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政策与资金扶持、推广组织之间的联合、农民培训与素质的提高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研现状、研研思路及方法路线;然后从农业推广、农业推广人才、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入手,针对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现状,指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娄底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二、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开拓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开拓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陈生斗当选为第七届理事会会长(论文提纲范文)
与时俱进助力农技推广新发展 |
选贤任能开启农技推广新征程 |
开拓进取迈向农技推广新阶段 |
(3)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综合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
2.1 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
2.1.1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
2.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 |
2.2 农业科技人才的理论基础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3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 |
2.3.1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角色 |
2.3.2 农业科技人才的权利与义务 |
2.3.3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及品格 |
2.4 农业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
2.4.1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绿色发展的依靠 |
2.4.2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转化力量 |
2.4.3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选战略 |
2.4.4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扶贫的攻坚动能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 |
3.1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
3.1.1 农业科技人才的类型 |
3.1.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成就 |
3.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困境 |
3.2.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困境 |
3.2.2 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发展困境 |
3.3 阻碍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原因 |
3.3.1 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失 |
3.3.2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短板 |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机遇 |
3.4.1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时机更加成熟 |
3.4.2 科技进步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
3.4.3 科技政策完善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发展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对策 |
4.1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 |
4.1.1 改善乡村办学条件 |
4.1.2 大力发展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 |
4.1.3 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提质升级 |
4.1.4 推进涉农院校与企业合作 |
4.2 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人才 |
4.2.1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人才 |
4.2.2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培育人才 |
4.2.3 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培育人才 |
4.2.4 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培育人才 |
4.3 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 |
4.3.1 评估内容创新 |
4.3.2 完善评估方法 |
第五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 |
5.1 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 |
5.1.1 坚持国家财政优先保障 |
5.1.2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 |
5.2 加强领导并明确责任 |
5.2.1 加强组织领导 |
5.2.2 优化考评机制 |
5.3 创建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社会氛围 |
5.3.1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
5.3.2 增强荣誉归属感 |
5.3.3 促进人才自我实现 |
5.3.4 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5.4 制定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法律体制 |
5.4.1 出台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 |
5.4.2 优化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5)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及要求 |
2.1 农业科技人才的相关概念 |
2.1.1 人才的界定 |
2.1.2 农业人才 |
2.1.3 科技人才的界定 |
2.1.4 基层农业科技人才 |
2.1.5 农业科技人才的作用 |
2.1.6 人才断层的概念 |
2.2 现代农业对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
2.2.1 农业经济的加速转型要求农技推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
2.2.2 知识农业的迅速崛起要求农技推广人才素质不断提升 |
2.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
2.3 农业科技人才的相关机制建设 |
2.3.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建设 |
2.3.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建设 |
2.3.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人才基本状况概述 |
3.1.1 国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
3.1.2 国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
3.2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状分析 |
(1) 基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现状 |
(2) 基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结构剖析 |
第四章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 |
4.1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表现 |
4.1.1 队伍总量不足,密度偏低 |
4.1.2 个人素养与技能水平不高 |
4.1.3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 |
4.1.4 农业推广人员知识未及时革新 |
4.1.5 农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差 |
4.2 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的影响因素 |
4.2.1 外部环境因素 |
4.2.2 内部机制因素 |
第五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依托高校培养,畅通进入渠道 |
5.1.1 转变思想观念,扩充科技人才队伍 |
5.1.2 改变课程设置,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
5.1.3 校企联动,推动产学研教学发展 |
5.1.4 合理分配人才种类,适应需求。 |
5.2 提高基层农业科技类人才专业素养 |
5.2.1 积极创新 |
5.2.2 积极开展专业实践 |
5.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财政支持 |
5.4 对口农村职业教育,扩充教学途径 |
5.5 改革体制机制,改善工作环境 |
(1)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 |
(2) 建立合理公平激励机制 |
(3) 建设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体制 |
(4) 建立约束机制 |
(5)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7)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思路和调查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徐州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及涉农企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徐州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徐州涉农企业发展情况 |
第二章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及组织架构 |
一、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成长道路 |
二、企业+基地+分销商+大户模式 |
三、搭建销售网络进行风暴营销 |
四、推动技术进步做好品质保障 |
第二节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运行模式 |
一、农资经营模块 |
二、制种及粮食生产模块 |
三、服务大户模块 |
四、土地托管与粮食银行 |
五、农业合作社模块 |
第三章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影响 |
一、资金瓶颈 |
二、扶持政策亟待出台 |
三、同行业竞争压力及市场风险 |
第二节 企业自身因素 |
一、生产中的自然风险 |
二、管理问题及技术问题 |
第四章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问题解决对策 |
第一节 多方互动探索发展路径 |
一、多管齐下解决融资难问题 |
二、多方努力打造良好运营环境 |
三、加强沟通联络减少经营风险 |
第二节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经营管理 |
一、建立预警机制规避自然风险 |
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技术含量 |
第五章 徐州涉农企业发展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发展 |
第二节 适时调整经营前景大有可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乡镇权力的研究 |
1.2.2 关于乡镇权力运作的研究 |
1.2.3 关于乡镇权力运作背景的研究 |
1.2.4 关于乡镇政府行为逻辑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涉及理论与核心概念 |
1.4.1 理性选择理论 |
1.4.2 核心概念 |
1.5 个案选取及研究方法 |
2 历史与现状:乡镇权力的历史变迁 |
2.1 中国乡镇权力的历史演变 |
2.1.1 乡建制及其权力的历史演变 |
2.1.2 镇建制及其权力的历史演变 |
2.2 沙镇“镇治”的历史沿革 |
2.3 沙镇的权力与科层体制 |
3 乡镇权力运作之一:与县域主体的互动 |
3.1 与县委、县政府的互动 |
3.2 与县财政局的互动 |
4 乡镇权力运作之二:与镇域主体的互动 |
4.1 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互动 |
4.2 与镇域乡镇企业的互动 |
5 乡镇权力运作之三:与村域主体的互动 |
5.1 与村两委的互动 |
5.2 与村域社会精英的互动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适应性治理 |
6.2 对话与讨论 |
6.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件二 主要访谈对象一览表 |
(9)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农技推广相关概念和理论 |
1.3.1 农技推广相关概念 |
1.3.2 农技推广相关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模式 |
2.1 安徽省农技推广现状 |
2.1.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现状 |
2.1.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现状 |
2.1.3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现状 |
2.1.4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现状 |
2.2 安徽省主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2.2.1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 |
2.2.2 以大专院校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 |
2.2.3 以企业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 |
2.2.4 以科研单位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 |
2.2.5 以农民专业组织为主导农技推广模式 |
3 安徽省主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问题分析 |
3.1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问题分析 |
3.1.1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
3.1.2 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
3.1.3 推广人员总量不足,素质较低 |
3.2 以大专院校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问题分析 |
3.2.1 农技推广人才缺乏 |
3.2.2 推广服务难以持续开展 |
3.3 以企业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问题分析 |
3.3.1 企业制度不完善 |
3.3.2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 |
3.3.3 企业人才缺乏 |
3.4 以科研单位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问题分析 |
3.4.1 推广激励机制不完善 |
3.4.2 重科研轻推广 |
3.5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问题分析 |
3.5.1 组织制度不健全 |
3.5.2 监督机制不完善 |
4 国外主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借鉴 |
4.1 国外典型农技推广模式 |
4.1.1 美国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模式 |
4.1.2 加拿大经济区域农技推广模式 |
4.1.3 日本农业公务员与农协并行农技推广模式 |
4.1.4 泰国培训与访问农技推广模式 |
4.1.5 以色列多元咨询农技推广模式 |
4.1.6 澳大利亚分级农技推广模式 |
4.2 国外典型农技推广模式启示 |
4.2.1 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 |
4.2.2 建设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
4.2.3 加大农技推广投入 |
4.2.4 创新农技推广方法 |
4.2.5 紧密结合科研、教育和推广 |
5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策略 |
5.1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优化策略 |
5.1.1 健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
5.1.2 加大经费投入 |
5.1.3 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
5.2 以大专院校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优化策略 |
5.2.1 加强高校的人才培育 |
5.2.2 完善投入机制和保障设施 |
5.3 以企业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优化策略 |
5.3.1 完善企业农技推广制度 |
5.3.2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3.3 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
5.4 以科研单位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优化策略 |
5.4.1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 |
5.4.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5.5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优化策略 |
5.5.1 完善组织制度 |
5.5.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
5.5.3 发展创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10)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研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研目的 |
1.2.2 研研内容 |
1.3 研研意义 |
1.4 国内外研研现状 |
1.4.1 国外研研现状 |
1.4.2 国内研研现状 |
1.5 研研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研思路 |
1.5.2 研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研研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推广 |
2.1.2 农业科技人才 |
2.1.3 农业推广人才 |
2.1.4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
2.2 研研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团队合作理论 |
2.2.3 行为科学理论 |
第3章 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娄底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概况 |
3.2 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现状 |
3.2.1 队伍结构情况 |
3.2.2 队伍服务能力情况 |
3.2.3 队伍管理发展情况 |
3.3 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典型调查案例与调查问卷部分问题分析 |
3.3.2 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基层政府及职能部门重视不够 |
3.4.2 乡镇推广人员角色定位模糊 |
3.4.3 人才成长环境和激励机制缺失 |
3.4.4 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
3.4.5 推广人员队伍管理松散 |
第4章 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
4.1 农业发达国家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管理经验 |
4.2 国内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 |
4.3 国内外经验对娄底市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第5章 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对策 |
5.1 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机构设置 |
5.2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
5.2.1 强化教育培训 |
5.2.2 重视人才储备 |
5.3 完善保障机制,稳定推广队伍 |
5.3.1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
5.3.2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
5.4 推进制度建设,规范队伍管理 |
5.4.1 推行竞争上岗和资格准入制度 |
5.4.2 探索优秀人才特聘制度 |
5.4.3 落实考核评价制度 |
5.5 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推广效率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开拓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陈生斗当选为第七届理事会会长[J]. 吴江,汪洋,牛立亭. 中国农资, 2020(48)
- [3]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D]. 徐明霞.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湖南省岳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断层现象研究[D]. 李文韬.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7]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 马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D]. 李元洪.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9]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D]. 曹明星.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10]娄底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研究[D]. 刘晗.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