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正在死灰复燃(论文文献综述)
董成伟[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取得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成功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中国在世界上的“抢眼表现”,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彰显举国体制的现实例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运用举国体制的强大制度威力,全民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胜利。后疫情时代,面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需发挥举国体制这一重要法宝,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新一轮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中占据优先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探析举国体制的理论渊源,清晰梳理举国体制的逻辑演进,总结概括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形成对于举国体制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拓展“中国之治”的学术话语表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原则属性、理论资源、发展历程、实践机理等内容,阐明了举国体制是实现全国人员、资源、组织、部门一盘棋,以快速动员和快速调集的方式,确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和供应的制度安排。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深层次变革,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领域、实践基础、实践根基、基本经验和实践进路等问题,以更好阐明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明确举国体制的方向和任务,有助于为我国集中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基本原则和基本属性,阐明了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了举国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核,为举国体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理论渊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包含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总体意见及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是指从制度生成、制度实践和制度比较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第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三个发展时期;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运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办成了许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举国体制是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经历了制度建构和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拓展和创新三个演进阶段。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内在机理、实践方法。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包括:政治根基、经济根基、文化根基和社会根基。举国体制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构成、制度规范、方向原则。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包括: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坚持好和发展好举国体制: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夯实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有力保证。通过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二是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探索而确立起来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的实践向度更加明确,制度框架逐步构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启,使举国体制的实践维度不断拓展,作用优势不断彰显,制度规范逐步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有了更多的现实例证,制度构建不断完善。三是举国体制显着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抗击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上。
李义男[2](2018)在《“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文中提出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与美日的迅速接近和苏联在中国周边的势力范围扩张,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在经历了十年蜜月、十年论战和十年对抗后几乎“走进死胡同”,双方对彼此的猜忌和提防在这一时期达到历史巅峰。1982年,在与美国争霸中渐感力不从心的勃列日涅夫率先释放了愿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信号,审时度势的邓小平立即接过对方递来的橄榄枝,发起中苏关系正常化政府特使谈判,并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保障国内经济建设出发,向苏方提出了真正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消除“三大障碍”,即减少中苏边境地区武装力量数量和撤出驻扎蒙古的军队、从阿富汗撤军、促成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然而,由于苏方长期对“三大障碍”所持不承认、不讨论的态度,中苏关系正常化迟迟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鉴于美苏冷战攻守对换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形成稳定平衡的事实,以外交“新思维”为指导,施行全面战略收缩,从中苏谈判原立场作出大幅退让,继而使“三大障碍”问题的解决取得重大突破。在“三大障碍”已全部或部分消除的情况下,198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苏高级会晤正式宣告了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从此中苏两国迈入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新型关系的新时期。
于洪洋[3](2017)在《冷战时期日本安全政策的历史演变》文中研究说明1945年日本战败,1989年冷战结束,日本经历了18届内阁,其安全政策呈现出“四大蜕变”:从完全解除武装到重新“再军备”、从制定“和平宪法”到不断突破宪法、从日美同盟“小伙伴”到西方集团的一员、从“战败国”到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这些蜕变,经过了四个发展时期,即,安全政策方向的“再确定”、安全政策的“再形成”、安全政策的“再发展”与安全政策“大国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和平主义路线与维护战前体制的“保守逆流”一直相伴而行,国家的安全政策表现出很强的继承性、复古性与保守性,在经济大国的光环下,时时闪现的旧军国主义影子,就像幽灵一样,穿梭于整个冷战时期。
王誉俊[4](2016)在《国际眼光:电影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的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内容分级视角下,对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一个健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的运营依托于资源、市场和文化等几大区块的协同合作;拥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业,不会以牺牲人类福祉为代价去挑战产业增长的极限。就电影产业而言,艺术发展、社会责任、价值观导向等与产业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时代中的商业发展、文化传播战略一样重要。从中国入世到华莱坞的产业化定性,崛起的华莱坞电影产业和充满生机与张力的华莱坞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电影舞台上的新聚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华莱坞电影产业的研究,主要是从对包括院线扩展、票房井喷等数字增长的畅想来抒发对华莱坞电影发展的期待,而相对较少的从这些正面的文本中分析其中可能存在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深层问题:电影内容分级制度的缺失对可持续化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华莱坞产业,从而论证电影的内容分级是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实力的必要条件。本文着眼于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逻辑带出的四个方面影响进行分析:内容分级与电影的生产和资源配置、内容分级与电影的消费和使用、内容分级与消费市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内容分级与电影产业的道德与政治职责。具体来说,本文围绕下述问题展开:为什么认为电影内容分级制度的施行才是华莱坞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前提?华莱坞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电影产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例如六代导演)、物质资本(例如市场规避风险的生产举措)和意识形态的表述(例如动画类别的细分)等来推动华莱坞电影的"走出去"战略,从而有助于华莱坞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建设更好的华莱坞国际形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文主要从对华莱坞和国际上的产业发展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模式。这项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部分:第一,助力于华莱坞理论拼图的收集,理解当前电影产业环境对华莱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第二,本研究深度挖掘了内容分级与可持续发展电影产业之间的互利互惠表现及互相制约的因素,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部门的有关电影法律法规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性意见。
吕鐄[5](2013)在《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文中认为从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提出现代的特征是世界被作为图像来加以理解和把握,到90年代全球范围内视觉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消费时代和数字化技术的视觉生产在完善影像质量的同时宣示视觉文化转向的实际发生,视觉性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艺术生产的支配力量,人类的视觉审美体验因此发生物性化的改变。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物性化体验在视觉审美中的显现及其美学意义。体验的物性,其词义来源和涵义主要具有超符号的感性质料集合、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技术性和物化的关系等三层含义。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材料的物性开启是当代艺术的内在规定性。从社会关系的变动看,影像的机械复制性使符号“自然化”和社会关系化为物化关系的表征。视觉消费中的符号生产具有明显的体验性质。从文化创造的角度看,物性化体验产生于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优势条件下艺术或文化的越界动机的内在驱动。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物化学说、媒介研究和主体性哲学等三个论域切入,以视觉媒介从摄影、电影、电视到新媒体的变化为线索,考察审美体验变化的形态与特征,探究其社会学价值,意图发现视觉文化转向所带来的文化性质转变和美学观念重构。在方法上,本文主要着眼于物性体验视觉成因的辩证分析,探寻视觉体验变化的美学脉络和影响因素,并由艺术理论和社会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出发尝试深入观察媒介和交往物化对视觉体验的影响。物性化体验是指向后现代状况的一种现代经验类型。其性状与后现代主义对美学的反思有着显着的关联性。第一章“视觉范式中的物性化体验”主要讨论现代体验的物化历程和生成条件。西美尔从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的非同步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现代性体验的历史性根源在于成熟的货币经济的发展,其心性质态的集中地是都市。都市个体的现代性体验和人格特征可以从顺应和反弹/逃逸两方面的关系来揭示。吉登斯从其“结构化理论”出发认为,以理性价值为核心的现代性造成了情感的边缘化。随着“交往理性”向情感生活领域的渗透催生出“情感民主”的命题。而促成情感民主化的条件是全球化、现代日常生活和后传统社会的出现。后情感主义不再追求本真、审美、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热衷于成批生产虚拟性、机械性、操纵性的情感。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物的象征意义被功能作用所代替。与物的功能化并行出现的是人功能化为机器的附属对象。在艺术与日常生活日益同质化的视觉关系时代,审美体验越来越物化为一种美学的政治。现代性心性气质只有依托不懈追求“未来”的现代时间才能确立。匆忙的视觉行为构成现代生活的常态,而越是耽溺于匆忙,越是易于失去正常感知从而发生体验变异。不断骛奇热望又不断灰心厌倦的症状交替往复地折磨着现代人。现代体验的物性化依托于现代媒介传播/交往的物化。以信息的快速消耗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表现媒介强调健忘的特质。以媒体为中介的交往的物化使交往主体的主体性发生变化:人的身体成为媒介的延伸。消费社会创造出过剩的图像,消费的物质性和物象化加速了体验的物性化。物性消费体验的基本性状包括:炫耀性与偶像化、景观化与欲望化、伪个性化的新部落主义。从作为文化主因的传播媒介转变来看,电态媒介的主导性使后现代的“后”具有物质的含义,而在“第二媒介时代”,现代主体被信息方式置换成一个多重的、撒播的和去中心化的主体。在从现代到后现代视觉范式转变中,影像审美及其视觉关系呈现出几种显着的变化:从表征影像到自指拟像;从形式的意味到超形式的过程化;从惊颤效果到耽溺体验;从为图所困到逐图而居。第二章“从灵光消逝到时尚肖像”讨论的是摄影真实感的形成和主体性的变化以及时尚肖像的社会审美价值。以摹仿为初始目的的视觉复制技术不仅导致“灵光”的消逝而且使摄影的普及具有扩展视觉性和民主政治的社会作用。就摄影与现实的关系而言,摄影所引发的体验是一种关于现代性的时空体验,是不同于绘画的一种瞬时的视觉快感。物态化照片的真实性虽然源于实证意义的证据性,但其本质是物像的表象化;照相机对光学无意识性的揭示从根本上颠覆了视觉所定的等级制度,具有社会空间转换和主体观念更新的革命性意义。摄影影像强化了现代物质生活体验的速度感和时尚化。封面偶像实现了摄影的形象时尚性;老照片提供了一种不寻常的历史复现方式;时装广告和风光照则使生活装饰化和使自然视觉化。现代巨量高速空间的创作意味着摄影主体视觉观念和方法的双重革新。第三章“从完整电影到奇观电影”讨论的是电影的经验还原机制和半梦恋物的主体精神特征以及奇观电影的奇观性。“完整电影”神话的延续受益于电影对现实经验的还原与控制,由电影的技术结构所释放的官能的惊颤效果与现代艺术触觉特质的转变具有一致性。电脑数字化视频技术的成熟给电影特技美学带来的主要变化在于对影像逼真性的超越。按照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观点,电影体验只是一种白日梦,观众的电影赏鉴以一种类似窥淫的视觉恋物主义为基础,建构的是一个离心化的主体。文化工业的主体批判观点认为现代主体性是文化工业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命定产物,消费者的想象力为大众媒体所控制。而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认为,大众有可能用自己的方式给“统治话语”解码,亚文化通过风格发起对主文化和霸权的挑战或抵抗。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表明:奇观比叙事更合于消费社会对视觉产品的体验要求,也说明电影文本从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数字影像和虚拟空间在奇观电影中的广泛应用正在使传统影像转变成为拟像。第四章“从家庭经验到拟态狂欢”讨论的是电视的“家用”性和“电视迷”的主体性以及电视文化的娱乐本性。电视文本的“生产者式”特征让观众将自我深嵌于电视的媒介机制和制作过程中,参与节目意义的生成。而其家用媒介的性质却促使个体注意力和群体经验这两个层面都处于分散状态。电视使家庭日常活动的时间规律化,并和家庭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联系。在一般的意义上,现代人都是广义的“电视迷”。体验性的电视参与显现为一种在观众和电视文本之间谋求共识的协商过程。电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时代的电视化图景是一种拟态狂欢。从技术与审美的关系角度考察,电视传播的技术特征正在把电视文化降格为一种肤浅庸俗、彻头彻尾的娱乐,感官愉悦的娱乐成为电视话语的超意识形态。第五章“从视觉超限到游牧风格”讨论的是新媒体艺术的动漫化美学和光滑空间的游牧主体性以及数字网络时代的视觉再生产。新媒体艺术提供超限的视觉体验,借助数字技术构造虚拟的现实,形成以突出主体快感为特性的动漫化的美学。赛博空间主要是一种光滑空间,充盈其中的是自由流变的游牧美学旨趣。块茎化的模式和连接使得主体在赛博空间中自我构建为一个机能化的主体。主体认知能力和想象力的退化显示出网络空间的虚拟生存与主体真实实践的试演关系。而在解构性的视觉再生产过程中,以隐私和形象消费为特征的大规模集体偷窥和网络PS恶搞等“假性失序”所凸现的是主体边界及其道德观念的变动,社会麦当劳化向迪斯尼化的位移则在视觉祛魅与复魅的意义上提出由固化的情感形成机制向自我虚拟机制转变的新问题。第六章“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美学重构”试图从视觉文化和影像发展的关系角度来理清影像及其依存媒介的变革发展逻辑,透视图像时代审美现代性框架内艺术的物性回归之路和视觉范式/体验的生成及转变的可能走向。现代视觉体验经历了从为物所迷到逐物而居的变化。现代大众在一个高度复杂而精密的社会机构网络间穿梭时形成“游牧式主体”和集体性的对抗主体。在鲍曼的流动现代性之前,本雅明早已将视觉体验与游荡者和大都市连接起来。杰姆逊则从符号内部结构的变化解释资本主义发展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是物化力量持续增强所引发的两次社会文化逆转。视觉主体在消费文化中的“迷”化状态实质是一种主客体互动的非本质论结构,具有重塑与颠覆的双向潜能,显现出形态特征明显的权力/欲望的图像关系。从美学的现代变革来看,日常生活由被摹仿的对象转化成摹仿的主体,而影像则成为日常生活拟仿的范本,形成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但就现实情形而言,艺术并未终结。现代的审美主义在抗争现代社会的同时成为现代焦虑与不安立场的表征。在步入后现代状况的进程中,审美活动与解放功能的背离,审美之物从审美关系的逸出,审美与影像现实的密合等都越来越无法从精英立场的诸美学体系中找到可靠的解释,而影像或拟像具有对物性重新发现,再次揭发的美学价值。美学反思或重建的起点应该是已经被改变的并不纯粹的审美体验。这种混杂的不纯粹性早已使视觉审美具备物性化的体验特征,也预备下了美学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郑毅[6](2012)在《冷战后的美国对俄政策:从老布什到克林顿》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美俄关系曾经历过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在此期间,美俄两国宣布不再视对方为敌人,宣称两国要构建“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战略伙伴关系”的相互定位下,迅速在核裁军谈判和防核武器技术扩散等诸多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美国也积极介入并推动俄罗斯国内的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但随着美国开始启动北约东扩进程、介入独联体地区事务,美俄之间龃龉和摩擦逐渐增多,两国在诸多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上开始争吵。随着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美俄之间援助资金丑闻的频现,俄罗斯人开始怀疑美国和西方指明的市场化改革道路是否符合俄罗斯的国情与国家利益。在1999年3月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而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后,美俄关系跌到冷战后的冰点。而此时美国国内开始质疑俄罗斯是否已在西方化和民主化的道路上“脱轨”,要求调整对俄政策,美俄关系也因此进一步弱化。本文致力于通过综合分析老布什和克林顿两任美国总统对俄政策的宏观战略目标与微观决策环境,尝试对美俄两国关系从“蜜月”到“摩擦”的转变原因提供解答。在政策剖析过程中,笔者将注重考察老布什与克林顿对俄政策变化的原因与动机,结合分析影响冷战后美国外交与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诸多要素,以求更清晰地定位冷战后的美俄关系。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剖析了老布什时期美国对苏超越遏制战略出台的背景、内容和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阶段性变化。笔者认为老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是应对戈尔巴乔“和平攻势”的一种被动性反应,美国并没有为执行此战略做好充分准备,其超越遏制战略的实施实际上分为“试探”、“合作稳定欧洲”与“合作稳定苏联”三个阶段。笔者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地论述,并指出老布什对苏遏制战略的本质是一种冷战胜利主义。笔者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老布什对俄政策的主要动机、特点以及克林顿早期对俄政策的变化。老布什政府对俄政策继承了对苏政策保守和审慎的特点;他本人信奉政治现实主义,主要关注地区安全和力量均衡,而对俄罗斯国内的民主改革和经济援助显得并不热情。而克林顿信奉政治自由主义,认为美国介入和支援俄罗斯内部的政治和经济转型是可行、必要和紧迫的,且美俄的良好关系可以为美国集中力量恢复经济、推动军工转产创造良好环境。为此克林顿执行了“叶利钦第一”和“俄罗斯优先”政策。而这种政策趋向使得两国“蜜月”气氛更为浓厚。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美俄关系由“蜜月”到“摩擦”的演变过程以及克林顿对俄政策的两次调整与对俄定位的变化。克林顿政府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美国进入战略扩张阶段,美国战略扩张的明确性与俄罗斯改革转型的不确定性形成鲜明的反差,并最终促使克林顿对俄政策的调整。这一时期克林顿的对俄政策主要通过改造俄外围战略环境和继续介入俄罗斯内政的方式实现。但克林顿政府对俄罗斯地缘政治利益的忽视和损害、支持叶利钦掌权的功利性、口惠而实不至的经济援助促使俄罗斯开始质疑美国的动机;这导致两国原本掩盖的利益冲突逐渐激发,两国关系也至此进入“摩擦期”。而美国国内对俄罗斯外交行为变化的不满以及怀疑俄罗斯转型“脱轨”的声音最终促成了克林顿对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并导致两国关系继续弱化。笔者将对此次美国国内辩论的焦点和深层次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简要探讨了导致美俄关系弱化的深层原因和影响要素。笔者认为,冷战后美国的霸权护持和战略扩张倾向是限制两国关系发展的体系性因素;美国“救世主”心态和俄罗斯“大国情结”的冲突是促成两国关系摩擦的文化根源;美国在政策实践中“理想主义”言辞和“实用主义”选择的矛盾导致了俄罗斯怀疑美国对俄政策的真实动机;俄罗斯对美国国内政治过弱的影响能力、美国国内多层面的“恐俄力量”是阻碍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国内因素。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美俄关系由“蜜月”到“摩擦”的主要责任者在美国,其理想主义包裹下的援俄行动并不能掩饰其从长远角度出发、限制和遏制俄罗斯崛起的深层动机。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战略诉求使其不能平等地对待俄罗斯,两国关系的下滑也就不可避免。
戴旭[7](2011)在《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文中指出他有惊人之语。他首次指出"中国正处于‘C’字形战略包围之中",四周都是狼群,他说"贸易不能缔造和平,财富却总是带来战争",他预感"未来的10年到20年,也就是2020到2030年左右,会有一场针对中国的大屠杀、大哄抢"。他提出中国应建立新型军队、中国应确立"蓝色国防观"、中国军队应为沿海提供3000公里绝对安全纵深和未来中国空军应在8000公里外拦截战争等战略观点。本刊精选了该书的最重要一章"C形包围",也是全书的基点,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当下面临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思考:盛世中国是否要有危机意识?面对"C形包围",中国如何突围?
刘吉科[8](2005)在《国防科技发展中的技术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技术选择是决定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系统的技术观研究了国防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技术选择问题。从技术的概念入手,文章首先考察了技术的过程性与系统性,并将系统观引入技术发展的研究,分析了国防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认为技术选择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确立了技术选择的一般模式,分析了国防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选择问题与影响因素。然后,从实际问题出发,研究了国防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总结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选择策略。最后,结合案例剖析了特大科技项目发展及其技术选择特性.。并得出结论:技术选择是技术系统演化的机制,对技术发展的系统分析是做出正确技术选择的唯一途径。因此,在解决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问题的现实性,还要考虑它的发展性与系统性,以系统的技术观来分析技术选择问题。
袁俊[9](2005)在《“星球大战计划”死灰复燃——美军三次太空战演习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美军举行首次太空战演习太空战这种新的战争形态,将在2l世纪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在21世纪能否拥有太空这个战略制高点,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凭借强大的太空军事优势,达到称霸太空,攻击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于2001年1月22日
袁俊[10](2005)在《复活的星球大战计划 重装上阵 美军太空战略、太空武器和太空战演习》文中研究表明太空在几次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军用卫星的发展,给军事行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军用卫星在局部战争中支援美军的地面行动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70多颗卫星在海湾上空组成了侦察监视、情报通讯、导航定位以及气象保障系统,美军称之"第一场空间战争"。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动用15-20种、50多颗卫星在巴尔干上空参与情报、气象保障、通信、作战协同和空袭行动。
二、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正在死灰复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正在死灰复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 |
2.1 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 |
2.1.1 举国体制的提出 |
2.1.2 举国体制内涵的界定 |
2.2 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 |
2.2.1 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显着优势 |
2.2.2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着优势 |
2.2.3 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显着优势 |
2.3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
2.3.1 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 |
2.3.2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 |
2.3.3 举国体制的基本属性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举国体制思想 |
3.1.1 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思想的具体呈现 |
3.1.2 举国体制是权威思想的集中体现 |
3.1.3 举国体制是集权思想的时代映现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 |
3.2.1 举国体制是党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彰显 |
3.2.2 举国体制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
3.2.3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创新 |
3.3 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
3.3.1 健全和发展举国体制的治理机制 |
3.3.2 构建举国体制治理机制的话语体系 |
3.3.3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 |
4.1 对文明史的通贯考察中,理解和传承举国体制 |
4.1.1 农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2 工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3 数字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举国体制 |
4.2.1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经验 |
4.2.2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重要机制 |
4.2.3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
4.3 对举国体制构建和演进的深刻把握中,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 |
4.3.1 举国体制的构建和形成 |
4.3.2 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
4.3.3 举国体制的守正和创新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 |
5.1 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 |
5.1.1 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经济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5.1.3 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1.4 社会根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 |
5.2 举国体制的实践机制 |
5.2.1 举国体制的组织构成 |
5.2.2 举国体制的制度规范 |
5.2.3 举国体制的基本要求 |
5.3 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 |
5.3.1 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 |
5.3.2 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 |
5.3.3 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 |
6.1 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 |
6.1.1 讲清楚举国体制视域内的“大事” |
6.1.2 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国体制 |
6.1.3 重视举国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 |
6.2 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 |
6.2.1 加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 |
6.2.2 巩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组织保障 |
6.2.3 完善党领导人民参与举国体制运行的体制机制 |
6.3 发挥公有制经济对于举国体制的坚强支撑 |
6.3.1 巩固公有制经济对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保障 |
6.3.2 强化国有经济对举国体制的战略支撑作用 |
6.3.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举国体制的科技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立意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章节结构说明 |
第一章 中苏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到毛泽东逝世的中苏关系(1949.10~1976.9) |
一、从蜜月到决裂 |
二、1969年边界武装冲突和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 |
第二节 “徘徊”时期的中苏关系(1976.9~1978.12) |
一、毛泽东逝世后苏方的主动示好和中方的冷淡回应 |
二、重陷僵局的中苏对抗 |
第二章 “三大障碍”问题的历史溯源和提出背景 |
第一节 苏联在蒙古驻军和在中苏边境屯集重兵问题 |
一、中蒙关系的恶化和苏军重新进驻蒙古 |
二、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的增兵 |
三、对80年代中苏边境地区和驻蒙苏军威胁的评估 |
第二节 越南侵略柬埔寨问题 |
一、中越关系破裂和柬越冲突 |
二、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中越边境战争 |
第三节 苏联侵略阿富汗问题 |
一、阿富汗“四月革命”和苏联对阿富汗的全面侵占 |
二、中方对苏联侵阿的第一反应 |
第四节 邓小平关于中苏关系主要矛盾的新思考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交路线的逐步调整 |
二、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新判断 |
三、邓小平对“三大障碍”概念的提出和关注焦点的演化 |
第三章 围绕“三大障碍”博弈的中苏关系正常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争取关系正常化的首次尝试(1979.1~1982.3) |
一、短暂的中苏第一次国家关系谈判 |
二、苏联侵阿后重陷低谷的中苏关系 |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绝唱”带来的转机(1982.3~1985.3) |
一、塔什干讲话的前前后后. |
二、中共十二大前后中国外交路线的新动向 |
三、对苏“葬礼外交” |
四、1983年两国对抗热度的急速降温 |
五、中苏政治接触级别的提高 |
六、阿尔希波夫访华 |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突破(1985.3~1988.9) |
一、中苏谈判幕后决策的新动向 |
二、1985年中苏关系的继续回暖 |
三、苏方人事变动折射出的新征兆 |
四、海参崴讲话在“三大障碍”立场上的松动 |
五、苏联从阿富汗和蒙古撤军的启动与柬埔寨问题出现的转机 |
六、中苏两国在改革中增多的共同点 |
第四节 中苏高级会晤的准备、举行和余波(1988.9~1991.12) |
一、中苏两国外长正式互访 |
二、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实现和《中苏联合公报》的发表 |
三、柬埔寨问题的尘埃落定 |
四、白驹过隙的全面合作 |
第四章 “三大障碍”问题得以解决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抛出 |
一、外交“新思维”的核心——退出军备竞赛 |
二、外交“新思维”在苏联亚太政策上的实践 |
三、外交“新思维”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契合 |
第二节 冷战格局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演变 |
一、美苏力量对比失衡和攻守互换 |
二、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稳定平衡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冷战时期日本安全政策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提要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美国占领下日本国家安全方向的确立(1945-1952 年) |
1.1 构建非武装“和平国家”与“民主国家” |
1.1.1 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法律依据 |
1.1.2 和平宪法的制定 |
1.1.3“非军事化”及“民主化”措施 |
1.1.4 冷战形成与美国对日政策转变 |
1.2 日本国内诸势力安全重建构想 |
1.2.1 保守与革新势力的国家安全构想 |
1.2.2 美军占领下日本政府的国家安全构想 |
1.3 美国占领下日本“再军备”进程 |
1.3.1 朝鲜战争推动日本“再军备” |
1.3.2 战后日本海军的雏形 |
1.3.3 日本自卫队正式形成 |
1.4 美日单独媾和与“五一年体制” |
1.4.1 战后初期美日早期媾和 |
1.4.2“五一年体制”的形成 |
1.4.3“五一年体制”的特征及其影响 |
1.5 小结 |
第2章 战后日本安全政策初步形成(1952—1960 年) |
2.1 日本国内形势变化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 |
2.1.1“55 年体制”保守政治的形成 |
2.1.2“神武景气”与国民安保意识 |
2.1.3 美国东亚战略与对日政策的调整 |
2.2 吉田茂时期“自卫力量渐增”军事路线 |
2.2.1“对美追随,与美结盟”的安全路线 |
2.2.2 强化反共意识,坚持“集体安全” |
2.2.3“自卫力量渐增原则”下的“再军备” |
2.2.4“从物到心”坚固“再军备”基础 |
2.3 鸠山时期“积极再军备”政策 |
2.3.1 努力修改宪法,促进核工业发展 |
2.3.2“积极再军备”与日苏“邦交正常化” |
2.3.3“防卫六年计划”与“国防会议” |
2.4 岸信介时期“日本再建军事路线” |
2.4.1 岸信介的“核武器拥有论” |
2.4.2 颁布《国防基本方针》与《第一次防卫力整备3年计划》 |
2.4.3 新“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 |
2.5 小结 |
第3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安全政策的发展(1960-1975 年) |
3.1 经济高速增长与美国对日政策修正 |
3.1.1“国民所得倍增计划”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3.1.2 越南战争“内需”助推日本走向国际舞台 |
3.1.3 肯尼迪与尼克松对日政策的调整 |
3.2 池田时期构筑新日美安保体制的实践 |
3.2.1 主张“对等伙伴关系”,丰富日美同盟内涵 |
3.2.2《第二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与日美军事一体化 |
3.2.3“三矢研究”计划与池田“拥核立场” |
3.3 佐藤时期“自主防卫”安全政策倾向 |
3.3.1《日韩基本条约》与亚洲集体安全 |
3.3.2 冲绳基地问题与适用“远东条款” |
3.3.3 主张“自主防卫论”与修改“国防基本方针” |
3.3.4“核开发政策”的“自主防卫论” |
3.3.5 从“三次防”到“四次防”的军备扩张 |
3.4 田中时期“四次防”推进军备现代化 |
3.4.1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日美安保同盟再评价 |
3.4.2“四次防”的实施与推进军备现代化 |
3.4.3 有关“和平时期的防卫力构想”的论争 |
3.5 小结 |
第4章 日本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日本“大国化”安全政策(1975-1989 年)133 |
4.1 稳定增长时期安全政策“大国化”的背景 |
4.1.1 日美贸易摩擦与美国“敲打日本”政策 |
4.1.2“苏联威胁论”与美日安全关系的强化 |
4.2 三木时期从“量”到“质”安全政策的转变 |
4.2.1 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强化与西方集团的合作 |
4.2.2《基础防卫力量构想》与《防卫计划大纲》 |
4.3 福田时期日美联合作战体制的形成 |
4.3.1“综合安全”概念与“福田主义”的提出 |
4.3.2 推行右翼政策,强化日美防务合作 |
4.3.3《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与“北约化”趋势 |
4.4 大平时期“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推动 |
4.4.1“环太平洋联盟构想”与西方共同防卫战略 |
4.4.2“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概念的提出 |
4.4.3《防卫整备中期业务计划》的落实 |
4.5 铃木时期“环太平洋联盟”构想 |
4.5.1“日美同盟”的提出与争议 |
4.5.2 扩大海上防卫范围,提出“太平洋合作设想” |
4.6 中曾根时期“国际国家”大国化安全政策 |
4.6.1“国际国家”目标与“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
4.6.2“日美命运共同体”与“专守防卫”的突破 |
4.6.3“GNP1%”与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双突破 |
4.6.4“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与“能动防卫力”提升 |
4.7 竹下登时期日美军事同盟体制的深化 |
4.7.1“国际合作构想”与“亚洲故乡论” |
4.7.2 日美同盟安全合作的实战化 |
4.8 小结 |
第5章 冷战时期日本安全政策的历史总结(1945—1989) |
5.1 日本安全政策的“四轮驱动”现象 |
5.1.1 和平宪法的“虚”与“实” |
5.1.2 日美同盟的“源”与“流” |
5.1.3 自卫队的“量”与“质” |
5.1.4 国际合作的“点”与“面” |
5.2 日本安全政策的基本特征 |
5.2.1 安全政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
5.2.2 安全政策的继承性与隐蔽性 |
5.2.3 安全政策的保守性与复古性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4)国际眼光:电影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内容分级何以重要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思路、体系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华莱坞研究的现状 |
2.2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 华莱坞电影产业研究的国际视野 |
2.4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华莱坞电影生态 |
2.5 本章小结 |
3. 内容分级与电影的生产和资源配置 |
3.1 内容分级的形成与发展 |
3.2 内容分级影响电影生产的机制分析 |
3.3 电影的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 |
3.4 规避风险的生产和资源配置的文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内容分级与电影的消费和使用 |
4.1 内容分级对电影消费和使用的影响 |
4.2 访谈:全球语境下的电影消费 |
4.3 内容分级与电影票房的文本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内容分级与消费市场的精神文明建设 |
5.1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
5.2 电影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电影内容 |
5.3 多元内容的分级探讨的文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内容分级与电影产业的道德与政治职责 |
6.1 内容分级与产业道德 |
6.2 内容分级与政治职责的关系 |
6.3 电影的道德与艺术创作的文本分析 |
6.4 电影的教育与警示意义的文本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7.2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的缘起 |
研究的思路 |
研究的基本观照 |
第一章 视觉范式中的物性化体验 |
第一节 现代体验的物化之路 |
西美尔: 现代性体验 |
吉登斯: 民主化的亲密情感 |
现代物性的暧昧化 |
现代时间体验 |
第二节 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生成转变条件 |
现代交往的物化 |
视觉消费: 视觉范式的物化 |
“后现代”体验的电子媒介化: 从第一媒介向第二媒介迁移 |
视觉范式转变的物性化特征 |
第二章 从灵光消逝到时尚肖像 |
第一节 迎向灵光消逝的机械复制 |
灵光及其消逝 |
早期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 |
摄影作为艺术与艺术作为摄影 |
第二节 真实感的现代性重建 |
现代性时空体验 |
从物质现实的复原到真实的消失 |
从不可见到可见 |
第三节 时尚肖像 |
时间化妆术: 封面偶像与老照片 |
“自然”的躯体: 时尚广告与风光照 |
巨量高速的现代图景 |
第三章 从完整电影到奇观电影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还原与控制 |
电影蒙太奇与惊颤效果 |
完整电影的神话 |
特技美学与合成 |
第二节 恋物的白日梦 |
白日梦与想象的能指 |
凝视的快感 |
文化工业: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
第三节 奇观电影 |
从叙事向奇观的转变 |
奇观电影的极端情境体验 |
惊颤美学的数字化异变 |
第四章 从家庭经验到拟态狂欢 |
第一节 家用媒介的体验变革 |
电视流与片段化 |
家用媒介与群体经验 |
电视体验的变革 |
第二节 电视迷 |
“地球村”梦想 |
被广告和电视剧建构的主体性 |
智力竞赛、电视选秀与主动参与 |
第三节 娱乐的意识形态 |
都市景观与电视文化 |
拟态狂欢的电视图景 |
娱乐的电视意识形态 |
第五章 从视觉超限到游牧风格 |
第一节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 |
新媒体艺术: 超限视觉体验 |
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 |
动漫化的新美学 |
第二节 光滑空间、块茎和主体想象力 |
游牧美学的光滑空间 |
赛博空间的块茎图式 |
虚拟生存与主体想象力 |
第三节 幻象机器的游牧风格 |
消费社会的集体偷窥 |
视觉生产的假性失序 |
从麦当劳化到迪斯尼化: 全球化祛魅与复魅 |
第六章 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美学重构 |
第一节 现代视觉体验: 从为物所迷到逐物而居 |
大众文化的游牧主体性 |
逐物而居的游动体验 |
文化代码的空间嬉戏: 从现实到超现实 |
消费迷相 |
第二节 美学重构: 走向物性化体验论 |
物恋快感的归宿: 消费逻辑的身体解放与美学泛化 |
超真实与奇观化 |
艺术尚未终结 |
面向物性化体验的美学重构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6)冷战后的美国对俄政策:从老布什到克林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二) 美国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三、 主要观点、创新点与难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布什时期的对苏超越遏制战略 |
一、 新的战略情境--难以维系的“遏制”战略 |
(一) 来自苏联的变化 |
(二) 大西洋联盟内部的分歧加剧 |
(三) 美国国内的冷战共识在减弱 |
二、 “重塑美国的领导力”--“超越遏制战略”理念的谋划与提出 |
(一) 老布什的对苏战略准备 |
(二) “超越遏制”战略的提出 |
三、 由怀疑到合作--“超越遏制战略”的实施与充实 |
(一) 怀疑与检验阶段 |
(二) 合作重组欧洲秩序与构建“世界新秩序”阶段 |
(三) 合作稳定苏联内部局势阶段 |
小结 |
第二章 由“保守审慎”到“积极高调”:克林顿执政初期对俄政策的变化 |
一、 老布什保守、审慎的对俄政策 |
(一) 民主改革—政府的低调与非政府组织的积极运作 |
(二) 国内为先—有限滞后的对俄经济援助 |
(三) 稳定为先—相对积极的对俄安全政策 |
二、 克林顿执政初期高调积极的对俄政策 |
(一) 提出“与俄罗斯的改革结成战略同盟”理念 |
(二) 对俄罗斯政策的相应继承与变化 |
(三) 赢得国会支持--安全考量超越“新孤立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克林顿对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两国关系的“龃龉” |
一、 “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与对两国国际角色的定位 |
(一) 对美国自身国际角色、利益和实现方式的定位 |
(二) 对俄罗斯可能扮演角色的定位 |
(三) 克林顿战略调整和对俄定位变化的原因分析 |
二、 对俄外围战略环境的“改造”与美俄关系的变化 |
(一) 加速北约东扩计划,逐步实现对中东欧“真空区”的战略改造 |
(二) 介入独联体:推动地缘政治多元化与输油管线竞争 |
(三) 俄罗斯的反应与两国关系步入“摩擦期” |
三、 对俄罗斯国内转型的继续介入、影响与再定位 |
(一) 维持美国对俄“接触”通道--支持叶利钦赢取 1996 年总统大选 |
(二) 1998 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与美国援俄政策的挫败 |
(三) 克林顿执政后期美国国内对俄定位的变化及其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对俄政策变化的深层原因与影响要素分析 |
一、 体系因素:冷战后美国霸权护持和战略扩张倾向 |
(一) 冷战后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目标与俄罗斯多极世界构想的冲突 |
(二) 冷战后美国的霸权护持和战略扩张都需要以俄罗斯为“假想敌” |
二、 文化根源:美国的“救世主心态”与俄罗斯“大国情结”的冲突 |
(一) “美国例外论”和“天定命运观”定位下的美国“救世主心态” |
(二) 历史积淀促成的俄罗斯“大国情怀” |
三、 实践层面:美国“理想主义”理念与“实用主义”行为的矛盾 |
(一) 美国实用主义外交的国内文化基础与外交史经验 |
(二) 冷战后美国实用主义外交表现及对俄施用特点 |
四、 国内因素:美俄不均衡“双层博弈”与“恐俄症” |
(一) “双层博弈”与美俄影响对方国内政治的不均衡性 |
(二) 美国国内“恐俄症”的源起与变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美(苏)俄关系大事记(1989-2000) |
附录二:美俄外交基本文件(1992-2000) |
后记 |
(7)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已被“C”字形战略包围 |
(一) 中国海上蓝色大门随时可能被关死 |
美国对中国的海上包围圈以日本为起点。 |
日本之后, 就是台湾。 |
越过台湾, 就是南海。 |
南海的背后是澳大利亚。 |
越过南海, 再向西就是印度。 |
(二) 陆地上正被美国抄后路 |
印度是美国包围中国海上封锁线的终点, 又是陆地包围圈的起点。 |
印度之后, 第二个点是巴基斯坦。 |
再往西, 第三个点是阿富汗。 |
自中亚向东, 就是蒙古。 |
二、当前国际政治和军事大势:一个帝王和三大战场 |
三、美国对中国的暗算 |
(一) 美元陷阱 |
(二) 外交钳制 |
东南亚 |
朝鲜 |
缅甸 |
巴基斯坦 |
(三) 第五纵队中心开花 |
四、为什么中国不能摆脱下一场战争的劫难? |
(一) 美国是军工综合体国家 |
(二) 世界战略焦点到了中国 |
五、中国正面临第三次被瓜分的危机 |
六、未来十年惨不忍睹:中国尚未意识到危机的逼近 |
(8)国防科技发展中的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与国防科学技术的概念考察 |
2.1 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与作为系统的技术体系 |
2.1.1 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 |
2.1.2 作为系统的技术体系 |
2.1.3 技术决定论、技术建构论与技术系统论 |
2.2 国防科学技术及其分类 |
2.2.1 国防科学技术的概念 |
2.2.2 国防科学技术的特征 |
2.2.3 国防科学技术的分类 |
第三章 技术选择与国防科学技术选择的理论建构 |
3.1 技术选择的内涵与模式 |
3.1.1 技术选择的内涵 |
3.1.2 技术选择的基本模式 |
3.2 国防科学技术发展与技术选择 |
3.2.1 国防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技术选择 |
3.2.2 国防科学技术发展中技术选择的特性 |
3.2.3 国防科学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国防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发展与选择的应用分析 |
4.1 国防基础技术的发展与选择 |
4.1.1 国防基础技术发展的特征与意义 |
4.1.2 国防基础技术发展中技术选择的原则 |
4.1.3 “关键技术选择”——国防基础技术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选择方法 |
4.2 国防应用技术(武器装备)发展与技术选择的演进 |
4.2.1 冷兵器阶段 |
4.2.2 热兵器阶段 |
4.2.3 核武器时代 |
4.2.4 高技术时代 |
4.3 国防应用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选择策略 |
4.3.1 并行与系统工程的策略 |
4.3.2 样机选择策略 |
4.3.3 渐进式发展策略 |
4.3.4 低速生产策略 |
第五章 特大科技项目发展与选择的案例剖析 |
5.1 特大科技项目的内涵 |
5.1.1 特大科技项目的特征 |
5.1.2 特大科技项目的意义 |
5.2 成功个案剖析 |
5.2.1 曼哈顿工程 |
5.2.2 阿波罗登月计划 |
5.2.3 星球大战计划 |
5.2.4 两弹一星计划 |
5.3 特大科技项目的选择特性 |
5.3.1 较强的政治性 |
5.3.2 发展的非线性 |
5.3.3 影响的非控性 |
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正在死灰复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D]. 董成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D]. 李义男. 兰州大学, 2018(11)
- [3]冷战时期日本安全政策的历史演变[D]. 于洪洋. 吉林大学, 2017(09)
- [4]国际眼光:电影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的可持续发展[D]. 王誉俊. 浙江大学, 2016(01)
- [5]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D]. 吕鐄. 南京大学, 2013(01)
- [6]冷战后的美国对俄政策:从老布什到克林顿[D]. 郑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2)
- [7]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J]. 戴旭.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1(03)
- [8]国防科技发展中的技术选择研究[D]. 刘吉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9]“星球大战计划”死灰复燃——美军三次太空战演习述评[J]. 袁俊. 国防科技, 2005(08)
- [10]复活的星球大战计划 重装上阵 美军太空战略、太空武器和太空战演习[J]. 袁俊. 国际展望,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