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项诱发电位对职业中毒神经损害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窦志衡[1](2020)在《英文药学文本《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神经毒理学效应和作用方式》机辅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医药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化,药学文本翻译需求迅速增加。此类文本翻译量大、翻译质量须符合专业要求,如何兼顾翻译效率与翻译质量成为职业译员面临的一大挑战。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笔者在济南雕龙医学翻译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参与了默沙东制药公司委托济南雕龙医学翻译有限公司的药学文本汉译项目,该项目由团队分工完成,笔者负责《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神经毒理学效应和作用方式》部分的汉译工作,本报告即关于这一翻译项目。笔者承担了该项目共计约1,5000单词的翻译量,时限7天完成。按照翻译公司的规定要求,同时也是当前国内医学文献翻译的普遍做法,首先,运用机辅翻译软件Memo Q完成了第一稿;其次,参照原文编辑第一稿,以期达到应用程度;最后,笔者按规定时间提交了译文,该译文已通过客户的验收并顺利结项。本报告回顾了此次翻译流程,并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了其中的问题及规律,重点探讨机辅翻译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如何通过译前准备和译后编辑保证翻译质量和效率;如何运用相关翻译理论解决机辅翻译中的问题,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译文;以及本次翻译实践可为类似机辅翻译提供哪些方法借鉴。在报告中,笔者引入了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机辅翻译实践、问题的分析及经验的总结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在翻译流程管理方面,翻译公司通常会提前制定标准化的翻译流程。以笔者实习的翻译公司为例,首先由项目经理完成译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术语库和记忆库并配置好机器翻译插件,为保证术语统一和译文编辑做好了准备;在译中,译员通过手动编辑和QA检查修正机器译文,得到人工译文;在译后,由专业审校人员对人工译文进行审校,接着由项目经理导出检查,统一译文格式,补充相关信息,从而保证译文质量。笔者引入豪斯模式作为理论指导,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该项目机辅翻译的操作过程,以及解决的具体问题。在对机器译文进行编辑的过程中,译员应关注以下问题:术语的准确性、隐性专业词汇的辨识、风格一致性、可接受性、长句、衔接性和连贯性。最后,笔者以案例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了机辅翻译的普遍方法,具体包括:寻找对等术语;使用专业化语言;修正语言错误及标点符号;采用非人称结构;切分复杂句子;重复语法成分等。笔者期望本报告能为相关领域的机辅翻译提供借鉴。
彭小粤[2](2020)在《正己烷致神经毒性中NSE、NF-L和NGF水平变化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正己烷作为现代工业常用的化学溶剂,主要运用于制鞋、印刷、油漆和电子行业。由于正己烷的急性毒性较低,在职业工作中,正己烷急性中毒案例并不多见。正己烷职业中毒多是由长期低剂量接触正己烷引起的慢性中毒,正己烷慢性中毒主要累及周围神经,出现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的临床症状。目前,正己烷的效应生物标志物研究比较多,多数集中在2,5-己二酮、吡咯加合物、血影蛋白、神经骨架蛋白等。但是,这些指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能作为理想的正己烷早期暴露效应生物标志物。正己烷主要造成轴索损伤,而神经丝蛋白是轴索重要组成部分,在轴浆转运中起关键作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则参与了轴浆转运所需能量的过程;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会导致神经元的凋亡,造成神经细胞死亡,轴索萎缩。所以本研究拟从动物体内角度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以及脊髓、坐骨神经组织中上述指标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作为正己烷早期暴露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再从职业人群角度,检测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水平以及NCV的变化关系加以佐证。方法1.选用24只8周龄SD雄性大鼠,检疫合格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第一组:空白对照组;第二组:正己烷低剂量组;第三组:正己烷中剂量组;第四组:正己烷高剂量组。正己烷的染毒剂量分别为:168mg/Kg、675mg/Kg、2700mg/Kg。各组采用灌胃方式按10mg/Kg体重干预及染毒,共染毒6周,5d/周。在染毒第0、2、4、6周通过眼内眦取血1.5ml以测定血清中NSE、NF-L、NGF含量;染毒结束后处死大鼠,解剖取出大鼠脊髓、坐骨神经以测定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RT-PCR法测定NSE、NF-L、NGF的mRNA表达水平。2.选择东莞市2016年一起发生慢性正己烷中毒工厂的73名工人进行调查,收集病人接触正己烷的工龄、血清,并对病人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病人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水平以及神经肌电图的表现特征。结果1.大鼠染毒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无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大鼠均于染毒第6周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情形,而高剂量组大鼠自染毒第2周起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情形,至染毒第6周出现体质量负增长。大鼠体质量在染毒处理组和染毒时间的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步态评分结果:染毒第0周,3个剂量组大鼠步态正常。染毒第2、4周,低、中剂量大鼠均无出现步态异常,高剂量组分别有1、2只大鼠出现轻度步态异常。染毒第6周,低剂量组有3只大鼠出现轻度步态异常,均无出现中度、重度步态异常;中剂量组有4只大鼠出现轻度步态异常,2只大鼠出现中度步态异常,无出现重度步态异常;高剂量组有2只大鼠出现中度步态异常,4只(占70%)大鼠出现重度步态异常。大鼠步态评分在染毒处理和染毒时间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血清中NSE、NF-L、NGF水平结果:大鼠血清中NSE和NF-L水平在染毒处理和染毒时间的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中NGF水平仅在染毒处理和染毒时间的主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染毒6周后,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抗氧化酶SOD、GSH-Px酶活性在低、中、高剂量组显着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MDA含量在低、中、高剂量组显着上升(P<0.05)。5.经染毒6周后,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NSE、NF-L mRNA表达水平在低、中、高剂量组显着下调(P<0.05);脊髓组织NGF mRNA表达水平在中、高剂量组显着下调(P<0.05),坐骨神经组织NGF mRNA表达水平在低、中、高剂量组显着下调(P<0.05)。6.职业工人血清NSE水平在接触正己烷时间为1~3个月,6~9个月,大于12个月的职业工人中显着上升(P<0.05),血清NF-L水平变化不明显。7.接触正己烷时间为6~9月和≥12月的职业工人中,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MNCV速度显着减慢(P<0.05);接触正己烷时间为6~9月和≥12月的职业工人中,正中神经SNCV速度显着减慢(P<0.05),而腓肠神经SNCV速度在接触正己烷≥12月的职业工人中显着减慢(P<0.05)。结论1.在一定剂量条件下,正己烷可引起大鼠周围神经组织损伤、神经行学改变,且造成大鼠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氧化应激。2.在正己烷神经毒性作用下,大鼠血清NSE、NF-L水平变化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呈正相关关系,大鼠血清NGF水平变化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血清NSE、NF-L的灵敏度最高,血清NSE水平变化相比神经行为学改变出现较早,改变幅度大,有作为正己烷早期暴露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3.在本实验条件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对正己烷神经毒作用的敏感度可能高于大鼠脊髓组织。4.职业工人血清NSE水平变化与正中神经、腓肠神经MNCV,腓肠神经SNCV改变呈负相关关系,血清NF-L水平改变仅与正中神经MNCV、SNCV改变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血清NSE水平改变与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的相关关系较明显。5.通过动物实验和职业人群实验显示,血清NSE水平变化可作为正己烷早期暴露效应生物标志物。
谢植伟[3](2016)在《1-溴丙烷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1-溴丙烷(1-BP)具有高挥发性、难燃性、消耗臭氧层的潜能值低等特点,目前已基本替代氟利昂类等臭氧层消耗物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汽车航空工业、家电领域等方面。随着1-BP生产及使用量的逐年递增,接触人群也在不断增多。在职业活动中1-BP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接触吸收而导致慢性中毒,目前国内外尚无普通人群经空气、饮水或食物等接触1-BP而发生中毒的相关报道。自1999年开始国内外就陆续有因接触1-BP而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已将1-BP列入“可能致癌物”名单。1-BP可对机体多个系统均可产生毒性效应,其中以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毒性最为明显,但其对肝脏及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亦不可忽视。现有的病例报告和动物实验研究均已证实1-BP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一般毒性等,但研究成果不够系统,对1-BP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毒性及生殖毒性方面,其他如肝脏及血液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实验研究主要以大鼠和小鼠为实验对象,目前关于1-BP对兔子毒性作用的资料尚未见有报道。因此,我们开展1-BP对SD大鼠及新西兰白兔两种实验动物毒性作用的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染毒方式,进一步揭示1-BP的毒理学作用,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1-BP对机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寻1-BP的生物标志物,为1-BP职业卫生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1.试验方法1.1 1-BP对SD大鼠毒性效应研究SPF级成年SD大鼠30只,雄性,根据大鼠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实验附加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和实验附加组大鼠采用多次腹腔注射1-BP,染毒剂量均为1000 mg/kg.b.w,染毒量为3.0 m L/kg,每两天染毒1次,每周染毒3次。对照组大鼠以3.0 m L/kg的玉米油腹腔注射,除受试物(1-BP)外,染毒方法及染毒时间同实验组。试验期间每周称量1次大鼠体重,称量饲料饮水的给予量及剩余量,计算大鼠饲料饮水消耗量。大鼠连续染毒14周,在试验中期及末期,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尿液,采用ICP-MS法对大鼠尿总溴含量进行测定。染毒结束次日称量大鼠体重并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经腹经主动脉采血处死,进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检查。解剖大鼠,摘取主要脏器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同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实验附加组大鼠停止染毒后继续观察3周,检查1-BP对大鼠毒性反应的可逆性、持久性及迟发毒性。1.2 1-BP对新西兰白兔毒性效应研究普通级成年新西兰白兔12只,雌性,根据兔子体重将兔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只,实验组8只。实验组兔子采用多次皮下注射1-BP,染毒剂量为500 mg/kg.b.w,染毒量为1.0 m L/kg,每两天染毒1次,每周染毒3次。对照组兔子以1.0 m L/kg的玉米油皮下注射,除受试物(1-BP)外,染毒方法及染毒时间同实验组。试验期间每周称量1次兔子体重,称量饲料的给予量及剩余量,计算兔子饲料消耗量。兔子连续染毒15周,在试验中期及末期,经兔耳缘静脉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检查及采用ICP-MS法对兔子血清总溴含量进行测定。染毒结束次日称量兔子体重并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经腹经主动脉采血处死。解剖兔子,摘取主要脏器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同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2.统计分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等计量资料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饲料饮水消耗量统计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或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对实验数据作图;采用LEICA DFC405C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组织病理图像分析。结果1.动物一般毒性反应1.1动物一般症状1.1.1实验组大鼠染毒后出现活动减少,被毛污秽,精神差,体型消瘦等症状。1.1.2实验组兔子染毒后出现活动减少,精神差,体型消瘦等症状。1.2动物食物/饮水消耗量1.2.1实验组大鼠饲料日平均消耗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2实验组兔子第9周开始饲料日平均消耗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除第12周的饲料日平均消耗量,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3动物体重变化1.3.1染毒至第21天后,实验组大鼠每周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3.2实验组大鼠平均每周体重增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3染毒至第56天后,实验组兔子每周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3.4实验组兔子平均每周体重增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动物脏器检查结果2.1动物脏器重量结果2.1.1实验组大鼠脑、睾丸及附睾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1.2实验组兔子子宫重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动物脏器系数结果2.2.1实验组大鼠脑、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2.2实验组大鼠肝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3实验组兔子子宫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实验组兔子肝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动物血液检查结果3.1动物血液学检查结果3.1.1实验组大鼠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GB)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实验组大鼠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比容(PCT)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1.3染毒15周后,实验组兔子血小板比容(PCT)和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动物血清生化检查结果3.2.1实验组大鼠肌酸激酶(CK)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2染毒8周时,实验组兔子肌酸激酶(CK)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动物体内总溴含量测定结果4.1大鼠尿总溴含量测定结果实验组大鼠染毒7周及14周后,大鼠尿总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2新西兰白兔血清总溴含量的变化4.2.1实验组兔子染毒8周及15周后,兔子血清总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2实验组兔子染毒15周血清总溴含量与实验组染毒8周时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1-BP对SD大鼠和新西兰白兔均有肝脏毒性及生殖毒性,肝脏、子宫/睾丸附睾等脏器是重要的毒效应靶器官。同时,1-BP具有一定的血液毒性,可引起贫血及凝血功能异常。2.血小板四项参数(PDW、PLT、MPV、PCT)及血清肌酸激酶(CK)可能作为1-BP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3.尿和血清中总溴含量对1-BP暴露反应较敏感,是比较灵敏的指标,可作为标志物用于1-BP暴露的初步筛查。
李文玲[4](2014)在《1958名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了解和掌握工人的健康状况,探讨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间是否存在联合作用,为相关部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工人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长春市绿园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的完整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所得的数据资料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指标进行描述,采用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本次体检的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系物、二氧化硫、粉尘、聚氯乙烯、汽油、噪声、其他类。2.本次体检的职工所患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患病率为23.49%;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10.42%;脂肪肝,患病率4.19%。3.不同性别、年龄、工龄、生活习惯、接触不同有害因素的工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工龄的增加,患病率升高;有吸烟、饮酒嗜好的工人高血压患病率高。4.本次体检的工人中,不同年龄及工龄工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本次体检的工人中,不同年龄、接触不同有害因素工人脂肪肝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患病率在3039岁间最高。6.接触粉尘的工人中,肺功能异常者占35.59%,接触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的工人肺功能异常类型以阻塞型为主,接触铸造粉尘的工人肺功能异常类型以限制型为主;不同性别间肺功能异常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工龄间肺功能异常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工龄在20年以上的工人,肺功能异常率最高。结论:1.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为体检职工的主要慢性病。2.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比例偏高,以阻塞型为主。
蒋柳权[5](2013)在《1-溴丙烷暴露生物标志物及对大鼠坐骨神经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1-溴丙烷(1-BP)亚急性吸入染毒模型,研究1-BP对大鼠坐骨神经的毒性作用,并探寻反映1-BP对机体损害的指标;通过对1-BP暴露后大鼠尿样进行检测,寻找特异灵敏的1-BP接触标志物。方法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1-BP暴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置于动式吸入染毒柜内,分别给予设定剂量的1-BP1250mg/m3、2500mg/m3、5000mg/m3或新鲜空气,每天8小时,每周5天,连续4周。染毒以外时间将大鼠置于代谢笼中收集尿样。实验期间每三天称量一次大鼠体重。染毒结束次日将大鼠称重并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用神经肌电仪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末端潜伏期及波幅。之后每组取9只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处死,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每组其余3只大鼠灌流固定后对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尿中3-溴丙酸进行测定,采用ICP-MS法对尿样进行总溴测定。结果1.1-BP染毒期间暴露组大鼠逐渐出现食欲减退、活动减少和被毛稀疏凌乱等表现。染毒期间,低、中浓度染毒组大鼠体重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小于对照组。高浓度组体重呈下降趋势,体重绝对值在染毒第1周后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染毒3周后高浓度组大鼠后肢肌力明显下降。2.神经电生理检查:各暴露组大鼠双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浓度组双侧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感觉神经末端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低、中浓度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暴露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电刺激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显着差异(P>0.05)。3.血常规检查:染毒结束时高浓度组大鼠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染毒组大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检查:暴露组的AST、ALT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TP、IgG含量随暴露浓度增高而显着升高,CK、CP、IgM和钙离子随暴露浓度升高而呈降低趋势;4.病理学检查显示高浓度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疏松变性、排列杂乱,部分呈现空泡样变,轴索肿胀、偏移,间隙增宽。5.尿中1-BP代谢物测定结果显示,各暴露组大鼠尿中总溴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尿中总溴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和暴露浓度成正相关。尿中3-溴丙酸含量低于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结论1.1-BP暴露可引起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下降和末端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比感觉神经损伤更敏感;还造成坐骨神经髓鞘和轴索的病理改变。坐骨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作为1-BP神经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2. MCV、MCH、MPV和AST、ALT值的变化对1-BP暴露敏感,且呈现剂量反映关系,血清中TP、IgG、CK、CP、IgM和钙离子值也随1-BP暴露而发生显着变化,这些指标具有作为1-BP毒性作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3.大鼠尿中总溴含量对1-BP暴露比较敏感,能够反映1-BP暴露情况,因此,尿中总溴值具有作为职业性1-BP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
冯克玉,胡英华[6](2013)在《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文中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疑似中毒病人或者突然发生多人(或群体)"中毒事件",要求医务人员在尽短时间内作出判断,给予明确诊断。一般说,对于病人有明确接触毒(药)物史,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实验室检查结果,更有现场调查事实,诊断结论较易得出。但是对于接触毒(药)物不明确或不肯定,临床又缺少中毒特点(或隐匿中毒),就很难在短时间作出结论,这是因为一些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内科疾病(非中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加上在中毒诊断技术上又缺少特异的检查检测手段。这就要求从事临床中毒医务人员对于中毒的诊断要了解或掌握一条明晰诊断思路,也就是说,对于这样的病人或人群首先要考虑是否为中毒?若是中毒应是哪类或哪种毒物中毒?毒物作为病因与中毒临床表现作为结果是否符合因果关系?是否符合发生中毒的一般规律?
吴新林[7](2011)在《VDT办公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办公的逐渐普及,困扰职业人员的亚健康问题则日益严重。半个世纪以来的人体工程学研究在构建办公人员劳动安全与健康的预防机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坐姿健康理论研究取得的长足的进步。然而,基于最新人体工程学技术的健康办公座椅往往价格昂贵,超出了一般用人单位的承受范围,而且一般企业生产上存在技术壁垒;市场上的普通办公座椅又难以符合VDT办公的动态需求,并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提供良好的人体支撑。因此,理清VDT办公系统要素与健康坐姿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如何实现对办公人员而言高效、健康,对企业而言廉价、实用的办公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这一问题,本课题以调研和实验为手段对VDT办公人员的坐姿行为、健康展开了系统研究。(1)本文调研共分两个阶段进行。①第一阶段以专业调查网站为平台的亚健康调研,调查工作通过邀请熟识的VDT办公人员登录网站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共获得样本192例,其中有效样本181例。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在生理相关指标上“同时有4项指标得分≥4”的标准,受访者生理亚健康的比例高达46.4%,由于该结果仅针对生理亚健康,故其略低于其他研究科研机构的调查结果。②第二阶段针对企业VDT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展开问卷调研,并结合实地观察对办公相关行为进行跟踪研究。问卷具体包括VDT办公人员的生理不适状况、职业健康影响因素的主观评价、办公装置的可用性评价以及办公行为特征四个模块。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4份,其中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72.5%。生理不适部位的调查显示:颈部、肩周、眼睛、腰部、上背部、臀部是VDT办公人员反映最为严重的生理不适部位,其次为右上肢各部位,办公人员在颈部、肩周部位的不适情况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且女性不适程度往往大于男性。职业健康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表明:办公装置因素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0.6%,其对职业健康所构成的威胁最大。可用性评价显示:VDT办公人员目前所使用办公装置的可用性基本满足VDT办公要求及用户心理期望。坐姿行为调研发现:部分办公条件下的显示器、键盘、鼠标的空间配合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不良坐姿与不良人机交互行为普遍存在,且部分行为与生理不适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2)本文实验共由三个部分构成。①实验I对工作中各种常见的坐姿状态展开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C-正-半”、“C-前-深”、“C-正-深”坐姿对男性而言比较合理,“C-前-半”、“S-后-深”、“C-正-半”坐姿对女性而言比较合理。工作中,女性臀部与大腿部分的体压分布普遍不及男性合理。②实验II主要考察办公装置对VDT办公健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DT装置的陈设方式直接影响VDT办公的坐姿行为与健康;当VDT办公系统中的各个尺度不能同时满足作业要求时,受试者往往优先考虑座椅高度的适宜性。VDT阅读时,显示器屏幕过小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而显示器屏幕过大同样可导致视疲劳;屏幕较小时坐姿调节频繁,屏幕较大时坐姿调节较少。③实验Ⅲ主要探讨座面倾角及躯干与大腿夹角对维持健康坐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其他实验水平,座面后倾5。且躯干与大腿夹角115°,座面前倾10°且躯干与大腿夹角100°时受试者主诉坐感最佳,座面体压分布最佳。最后,本文根据调研和实验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相关结论,以WSR系统方法论为指导,设计了一套VDT健康办公系统。同时就VDT办公系统健康设计的方法及现代办公形态的设计伦理学问题展开了探讨,本文认为具体的VDT办公系统设计应当兼顾人体尺度、行为需求、工作效率和职业健康。
李卫华[8](2010)在《1-溴丙烷健康危险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蒙特利尔草案,全球已经逐步停止了臭氧层消耗剂含氯氟烃(HCFCs)的生产和消耗。1-溴丙烷(1-BP)被USEPA新替代物政策项目选为HCFCs的替代物,主要用作精密仪器清洗剂、喷雾粘合剂和冷浴去脂剂,其对接触人群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本研究以我国1-BP工厂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结合动物实验,对1-BP毒性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改变、1-BP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影响、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的多态性与1-BP神经毒性易感性关系等进行研究,计算职业接触人群中1-BP毒效应的基准剂量。并且在综合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1-BP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价,提出国内1-BP职业接触限值建议。以往动物研究表明,1-BP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具有毒性。然而迄今为止,关于1-BP引发毒性基因水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运用cDNA微阵列和实时定量PCR等方法,研究1-BP引发毒性相关基因的变化,从mRNA水平上探讨1-BP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选用F344/NSIc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吸入新鲜空气或1-BP 5030.00mg/m3(1000ppm)8h。染毒后16h处死大鼠取出睾丸和脑组织,测定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大鼠基因芯片5,087个cDNA微点阵中,有62个基因被1-BP显着下调,3个基因显着上调。其中包括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pl9a),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T1),肌酸激酶(Ckb),髓鞘和淋巴细胞蛋白(Mal)和S100的钙结合蛋白(S100a4)。归类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变化的基因与蛋白质/脂类代谢相关,其次与应激防御反应相关。实时定量PCR证实了1-BP可引起Cyp19a、S100a4、GSTT1和Mal的下调。本研究提示急性高剂量染毒1-BP可引起大鼠Cypl9a、S100a4、GSTT1、Mal等基因的下调,提示其可能通过内分泌干扰和氧化应激效应而导致神经和生殖毒性。1-BP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很少。本研究对国内1-BP生产厂工人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1-BP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影响,为1-BP健康危险度评价以及制订国内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依据。按1:1比例选取年龄配对的接触组和对照组女工各71人。作业环境中1-BP的监测运用直读式检气管和个体采样器测定。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神经行为学测试、胫神经和腓神经电生理检查、振动觉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和激素等检查。结果显示,作业环境中1-BP的浓度范围为0-402.40 mg/m3(0-80ppm),平均值32.19 mg/m3(6.40ppm),工人接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8h)范围为0.35-535.19mg/m3(0.07-106.40ppm),平均值14.08 mg/m3(2.80ppm)。与对照组相比,1-BP接触工人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4.8±8.7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45.5±4.9m/s)下降、远端潜伏期(DL)延长(7.5±2.1ms)、足趾振动觉降低(双足音叉振动延迟时间分别为6.2±4.4 s和5.7±4.4 s)、神经行为学POMS量表中愤怒情绪得分增高(21.0±5.5),紧张、疲劳、迷茫等情绪得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21.0±5.5×103/μL)、红细胞(3.9±0.4×106/μL)、血红蛋白(121.1±14.g/L)和肌酸激酶(82.0±27.5 IU/L)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8.0±0.5g/dL)、乳酸脱氢酶(335.2±356.6 IU/L)、促甲状腺激素(3.6±2.3μIU/mL)和卵泡刺激素水平(18.7±24.4mIU/mL)显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提示,1-BP接触可能影响工人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血液及生化学指标的异常。基因芯片研究结果表明,1-BP能引起大鼠GSTT1基因表达发生显着的变化。人群中GSTM1和GSTT1基因存在多态性现象,对这两个基因的多态性与1-BP神经毒性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在1-BP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1-BP接触人群的健康保护等方面将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对1-BP接触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选择116名1-BP接触工人为接触组,133名无1-BP接触史的工人为对照组,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测定工人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远端潜伏期,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方法检测两组GSTT1和GSTM1基因型的分布。结果表明,GSTT1基因多态性和1-BP接触对工人的SCV和DL的影响有交互作用,SNK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GSTT1基因携带者相比,接触组中GSTT1基因缺失型工人的SCV明显减慢[分别为(45.3±5.0)m/s和(40.1±5.3)m/s]、DL明显延长[分别为(6.3±1.3)ms和(8.3±2.0)m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交互项后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GSTT1基因多态性对工人的MCV有独立的影响(P<0.05)。未发现GSTM1基因多态性对接触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有影响。研究提示,GSTT1基因多态性与接触者对1-BP外周神经毒性的易感性有关。基于职业人群资料,我们计算了1-BP毒性基准剂量。使用美国环保局提供的BMD软件对1-BP毒效应的基准剂量进行评估,选择10%为基准反应值,95%可信限,选择拟合度最佳的模型来计算BMD和BMDL。以远端潜伏期为1-BP诱导的神经毒效应的敏感终点,计算出1-BP接触工人TWA-8h的BMD和BMDL分别为36.77 mg/m3(7.31 ppm)和21.73 mg/m3(4.32 ppm);以血清肌酸激酶作为血液生化效应终点计算的BMD和BMDL分别为88.28 mg/m3(17.55 ppm)和44.82 mg/m3(8.91 ppm);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作为血液效应终点计算的BMD和BMDL分别为47.23 mg/m3(9.39 ppm)和31.54 mg/m3(6.27ppm),均高于以DL为终点计算得出的基准剂量,提示DL延长是1-BP毒性的最为敏感的指标。在以上研究及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1-BP的健康危害进行了危险度评价。根据1-BP的暴露资料确定,1-BP人体主要的暴露途径为职业接触。对1-BP的危害认定主要来源于动物实验资料,以及少量的人群研究资料。动物实验可以证实1-BP导致大鼠的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和神经毒性的结论,且毒性呈剂量-效应关系;尚无明确证据表明1-BP具有血液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根据大鼠吸入染毒发育毒性实验计算出的BMDL为1534.15 mg/m3(305ppm);根据吸入染毒两代生殖毒性实验得出雌性生殖毒性的LOAEC为1534.15 mg/m3(305ppm)、NOAEC为503.00 mg/m3(100ppm);另两项生殖毒性实验得出1-BP生殖毒性的LOAEC为1006.00 mg/m3(200ppm)、NOAEC为503.00 mg/m3(100ppm)。目前没有关于人体接触1-BP的发育毒性资料。1-BP中毒个案报道以及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证实了1-BP的神经毒性。我国目前尚未制订1-BP职业接触限值的标准。基于职业人群资料的剂量-效应关系和BMD值,以及参照国外EPA和ACGIH提出的1-BP接触限值,我们建议国内1-BP职业接触限值TWA-8h为25.15 mg/m3(5 ppm),对1-BP接触工人应定期检测神经功能及血生化,及早发现职业健康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综上所述,本研究进行了1-BP职业流行病学调查,首次报道1-BP接触工人出现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振动觉减弱等神经异常,以及血清肌酸激酶降低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的血液生化学改变。基于人群资料研究计算出1-BP神经毒性的BMD和BMDL分别为36.77 mg/m3(7.31 ppm)和21.73 mg/m3(4.32 ppm);1-BP血液影响的BMD和BMDL分别为47.23 mg/m3(9.39 ppm)和31.54 mg/m3(6.27 ppm)。本研究建议国内1-BP职业接触限值TWA-8h为25.15 mg/m3(5 ppm)。此外,研究还提示GSTT1基因缺失型人群可能为1-BP诱发毒性的易感人群。
姚三巧,徐应军[9](2004)在《我国职业医学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指出
冯永仁,潘侃达,王淼君[10](2002)在《慢性正己烷中毒神经损害的肌电图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神经肌电图表现。方法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技术对16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率为6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29.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59.4%,远端潜伏期延长为51.6%。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一损害运动神经远端为主,神经损害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二、多项诱发电位对职业中毒神经损害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项诱发电位对职业中毒神经损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英文药学文本《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神经毒理学效应和作用方式》机辅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Chapter2 Brief Account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3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1 Assess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Language of Target Text |
3.1.1 House’s Assessment Model |
3.1.2 Location for Target Language |
3.2 Design for Memo Q-aided Translation Procedure |
3.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2.2 Translating with Machine |
3.2.3 Post-translation Editing |
3.2.4 Review |
3.3 Summary |
Chapter4 Translation Editing and Case Analysis |
4.1Field |
4.1.1 Accuracy of Terminologies |
4.1.2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Words Bearing Medical Implications |
4.2Tenor |
4.2.1 Style Consistency |
4.2.2 Acceptability |
4.3Mode |
4.3.1 Long Sentences |
4.3.2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4.4 Summary |
Chapter5 Methods for Post-translation Editing |
5.1 Finding Exact Equivalents for Terminologies |
5.2 Using Technical Expressions |
5.3 Correcting Errors in Language and Punctuations |
5.4 Adopting Impersonal Structures |
5.5 Dividing Complex Sentences |
5.6 Repeating Grammatical Components |
5.7 Summary |
Chapter6 Problems and Defects |
Chapter7 Summary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1 Source Text |
Appendix2 Target Text(Machine Version) |
Appendix3 Target Text(Human Version) |
Appendix4 Glossary |
(2)正己烷致神经毒性中NSE、NF-L和NGF水平变化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正己烷毒性作用的研究 |
1.3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正己烷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时对血清NSE、NF-L和 NGF水平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主要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分组及染毒实验 |
2.3.2 一般情况和动物步态 |
2.3.4 血清NSE、NF-L、NGF测定 |
2.3.5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染毒后大鼠基本情况 |
2.4.2 染毒后大鼠步态评分的变化 |
2.4.3 染毒后大鼠血清NSE水平变化比较 |
2.4.4 染毒后大鼠血清NF-L水平变化比较 |
2.4.5 染毒后大鼠血清NGF水平变化比较 |
2.4.6 染毒后大鼠血清各项指标与步态评分的关系 |
2.5 讨论 |
2.5.1 大鼠正己烷亚慢性染毒致周围神经损伤模型 |
2.5.2 大鼠血清中3种效应标志物的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己烷致大鼠神经损伤时NSE、NF-L和NGF在神经组织中的表达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实验主要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分组及染毒实验 |
3.3.2 氧化应激水平的测定 |
3.3.3 基因表达的测定(RT-PCR法) |
3.3.4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
3.4.2 正己烷对大鼠坐骨神经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
3.4.3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NSE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4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NF-L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5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NGF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2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中 NSE 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3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中 NF-L 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4 正己烷对大鼠脊髓、坐骨神经组织中NGF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己烷暴露工人血清NSE、NF-L水平改变与NCV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实验主要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血清NSE、NF-L的测定 |
4.3.2 神经肌电图检查 |
4.3.3 统计方法 |
4.4 结果 |
4.4.1 正己烷不同暴露时间工人血清NSE、NF-L水平 |
4.4.2 正己烷不同暴露时间工人神经传导速度值 |
4.4.3 正己烷不同暴露时间工人血清NSE、NF-L水平与NCV值的相关性 |
4.5 讨论 |
4.5.1 正己烷不同时间接触工人血清NSE、NF-L的变化 |
4.5.2 正己烷不同暴露时间工人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果 |
5.1.1 正己烷神经毒性对大鼠的影响 |
5.1.2 正己烷对大鼠血清NSE、NF-L、NGF水平变化的影响 |
5.1.3 正己烷对大鼠神经组织氧化应激及NSE、NF-L、NGF的影响 |
5.1.4 正己烷对职业工人血清NSE、NF-L水平的影响及其与NCV的关系 |
5.2 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
(3)1-溴丙烷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 主要试剂 |
4. 受试物及受试物配制 |
5. 溶液配制 |
6. 试验用具前处理 |
7. 动物尸体、标本、废弃物的处理 |
二、方法 |
1.1-BP腹腔注射染毒 |
2.1-BP皮下注射染毒 |
3. 大鼠尿液的收集 |
4. 血液检测 |
5. 动物解剖 |
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7. 总溴含量测定 |
8. 统计分析 |
结果 |
一、1-BP对SD大鼠毒性效应研究 |
1. 大鼠一般毒性反应 |
2. 大鼠脏器检查结果 |
3. 大鼠血液检查结果 |
4. 大鼠尿总溴含量测定结果 |
二、1-BP对新西兰白兔毒性效应研究 |
1. 兔子一般毒性反应 |
2. 兔子脏器检查结果 |
3. 兔子血液检查结果 |
4. 兔子血清总溴含量测定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附录 |
致谢 |
(4)1958名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卫生、职业安全 |
1.1.1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对健康的危害 |
1.1.2 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 |
1.2 职业卫生现状及职业人群健康状况 |
1.2.1 全球职业卫生现状 |
1.2.2 国内职业卫生现状 |
1.2.3 吉林省职业卫生现状 |
1.2.4 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 |
1.3 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及职业健康体检的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定义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参加体检职工的一般情况 |
3.2 参加体检工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
3.2.1 慢性病患病情况 |
3.2.2 不同性别体检工人前三位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3 不同年龄体检工人前三位慢性病患病情况 |
3.2.4 不同工龄体检工人前三位慢性病患病情况 |
3.2.5 职工吸烟与否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
3.2.6 职工饮酒与否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
3.2.7 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前三位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 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前三位慢性病患病情况分层分析 |
3.3.1 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性别工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2 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年龄工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3 接触不同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不同工龄工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4 接触不同职业性危害因素工人吸烟与否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5 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饮酒与否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
3.4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3.4.1 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3.4.2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3.4.3 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3.5 接触粉尘工人肺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
3.5.1 接触粉尘工人的一般情况 |
3.5.2 接触不同粉尘工人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
3.5.3 接触不同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参加体检工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
4.2 接触不同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体检工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分层分析 |
4.3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4.4 肺功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1-溴丙烷暴露生物标志物及对大鼠坐骨神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1.2 主要试剂 |
1.1.3 溶液的配制 |
1.1.4 受试物 |
1.1.5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1-BP亚急性吸入染毒 |
1.2.2 大鼠尿液的收集 |
1.2.3 坐骨神经电生理测定 |
1.2.4 血液学检查 |
1.2.5 大鼠解剖 |
1.2.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1.2.7 尿代谢产物分析 |
1.2.7.1 尿中3-溴丙酸检测 |
1.2.7.2 尿中总溴检测 |
1.2.8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实验中吸入染毒柜内1-BP浓度测定值及波动范围 |
2.2 大鼠染毒期间一般状况观察结果 |
2.3 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 |
2.4 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
2.5 血液学检查结果 |
2.5.1 血常规检查结果 |
2.5.2 血清生化检查结果 |
2.6 坐骨神经病理检查结果 |
2.6.1 HE染色结果 |
2.6.2 砂罗铬花青法染色结果 |
2.7 尿代谢产物检测结果 |
2.7.1 尿中3-溴丙酸检测结果 |
2.7.2 尿中总溴测定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创新、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和指导老师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教学基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简介 |
致谢 |
(6)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诊断思路 |
1.1 病史 |
1.1.1 工作环境情况 |
1.1.2 生活情况 |
1.1.3 精神情况 |
1.1.4 同一环境中集群性发病 (相类似的临床表现) |
1.2 体检 |
1.2.1 临床体征特点 |
1.2.2 其他临床表现 |
1.3 实验室检查 |
1.3.1 毒物的检测 |
1.3.2 辅助诊断项目 |
1.4 现场调查 |
1.5 试验性治疗 |
1.6 动物实验 |
1.7 尸体病理学检查 |
2 确立诊断 |
3 处理原则 |
3.1 现场抢救 |
3.2 清除毒物 |
3.3 防止毒物吸收 |
3.4 血液净化疗法 |
3.5 特殊解毒药物的应用 |
3.5.1 金属中毒解毒药 |
3.5.1.1 依地酸钙钠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CaNa2-EDTA) |
3.5.1.2 二巯丙磺钠 (Na-DMPS) |
3.5.1.3 二巯丁二酸 (DMSA) |
3.5.1.4 巯乙胺 (MEA) |
3.5.1.5 去铁胺 (DFOA) |
3.5.2 氰化物解毒药 |
3.5.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 |
3.5.4 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 |
3.5.4.1 乙酰胆碱M受体阻断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 (M-样) 作用。 |
3.5.4.2 胆碱酯酶复能剂 |
3.5.5 有机氟灭鼠剂中毒解毒药 |
3.5.6 苯二氮艹卓类中毒解毒药 |
3.5.7 吗啡类中毒解毒药 |
3.6 生理药理拮抗剂 |
3.6.1 维生素K1 |
3.6.2 维生素B6 |
3.6.3 氯化钾 |
3.7 一般性解毒药 |
3.8 高压氧治疗 |
3.9 靶器官损害的对症支持疗法 |
3.10 心理疗法 |
(7)VDT办公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计算机办公人员正面临新型职业疾病威胁 |
1.1.2 现代办公健康的人体工程学研究尚有不足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VDT办公作业的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VDT健康办公家具的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观察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实验法 |
1.3.5 主观评价法 |
1.3.6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2章 VDT办公健康的基础理论 |
2.1 职业健康的基本概念 |
2.1.1 职业病 |
2.1.2 职业相关疾病 |
2.1.3 亚健康 |
2.2 办公人员的工作相关疾病 |
2.2.1 常见VDT工作相关疾病 |
2.2.1.1 肌肉骨骼疾病 |
2.2.1.2 视觉健康 |
2.2.1.3 官能系统疾病 |
2.2.2 VDT工作相关疾病的病理学阐释 |
2.2.3 坐姿相关生物力学特征 |
2.3 影响VDT办公人员的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 |
2.3.1 现代办公形态的演变与特征 |
2.3.1.1 现代办公形态的演变 |
2.3.1.2 VDT办公的主要特征 |
2.3.2 影响VDT办公健康的主要因素 |
2.3.2.1 职业因素 |
2.3.2.2 装置因素 |
2.3.2.3 个人因素 |
2.3.2.4 环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VDT办公健康与行为调研 |
3.1 VDT办公人员的亚健康调查 |
3.1.1 亚健康调研的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 |
3.1.4 量表的信度检验 |
3.1.5 结果分析 |
3.1.5.1 职业人士亚健康症状的主要表现 |
3.1.5.2 职业差异与亚健康状况 |
3.1.5.3 生理亚健康判断 |
3.2 VDT办公人员生理不适部位调查 |
3.2.1 主要生理不适部位统计 |
3.2.2 性别差异对主要生理不适部位的影响 |
3.3 VDT办公健康影响因素的主观评价 |
3.3.1 统计工具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VDT办公装置的可用性评价 |
3.4.1 VDT办公装置的可用性 |
3.4.1.1 产品的可用性 |
3.4.1.2 VDT办公装置的可用性 |
3.4.2 办公装置的可用性调研 |
3.4.2.1 调查结果 |
3.4.2.2 调查结果分析 |
3.5 VDT办公的坐姿行为调查 |
3.5.1 VDT办公的坐姿行为观察 |
3.5.1.1 坐姿特点 |
3.5.1.2 下肢活动特点 |
3.5.1.3 显示器、键盘的陈设方式 |
3.5.2 VDT办公的坐姿行为调研 |
3.5.2.1 工作坐姿行为特征调研 |
3.5.2.2 工作中的个人习惯调查 |
3.5.2.3 工作坐姿行为特征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VDT坐姿行为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内容 |
4.1.1 实验研究内容与目的 |
4.1.2 实验评价指标与实验设备 |
4.1.2.1 实验评价指标 |
4.1.2.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Ⅰ:典型VDT工作坐姿行为与健康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说明 |
4.2.1.1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2.1.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4.2.2 "S-后-深"与"C-后-半"坐姿的比较与评价 |
4.2.2.1 主观评价结果 |
4.2.2.2 体压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2.3 两种后倾坐姿的生物力学分析 |
4.2.2.4 小结 |
4.2.3 "S-正-深"与"S-正-半"坐姿的实验结果 |
4.2.3.1 主观评价结果 |
4.2.3.2 体压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3.3 两种S型正坐坐姿的生物力学分析 |
4.2.3.4 小结 |
4.2.4 "C-正-深"与"C-正-半"坐姿的实验结果 |
4.2.4.1 主观评价结果 |
4.2.4.2 体压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4.3 两种C型正坐坐姿生物力学分析 |
4.2.4.4 小结 |
4.2.5 "C-前-深"与"C-前-半"坐姿的实验结果 |
4.2.5.1 主观评价结果 |
4.2.5.2 体压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5.3 两种C型前倾坐姿的生物力学特征 |
4.2.5.4 小结 |
4.2.6 八种典型VDT办公坐姿的综合比较 |
4.2.6.1 八种典型坐姿条件下的坐姿行为差异及其影响 |
4.2.6.2 基于主观维度的典型坐姿综合评价 |
4.2.6.3 基于健康维度的典型坐姿综合评价 |
4.2.7 实验Ⅰ总结 |
4.3 实验Ⅱ:装置因素对VDT办公健康的影响研究 |
4.3.1 实验说明 |
4.3.1.1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3.1.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4.3.1.3 等级评价工具及其赋值 |
4.3.2 显示器、键盘的陈设方式对VDT办公健康的影响 |
4.3.2.1 VDT办公装置的陈设方式与生理不适的关系 |
4.3.2.2 各种VDT办公装置陈设方式的综合比较 |
4.3.2.3 小结 |
4.3.3 显示器大小对VDT办公健康的影响 |
4.3.3.1 实验结果 |
4.3.3.2 讨论 |
4.3.3.5 结论 |
4.3.4 实验Ⅱ总结 |
4.4 实验Ⅲ:座面倾角对维持坐姿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说明 |
4.4.1.1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4.1.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4.4.2 正坐时座面倾角与坐姿健康 |
4.4.2.1 结果 |
4.4.2.2 分析 |
4.4.2.3 结论 |
4.4.3 后倾坐时座面倾角与坐姿健康 |
4.4.3.1 结果 |
4.4.3.2 分析 |
4.4.3.3 结论 |
4.4.4 九种实验水平的综合比较 |
4.4.5 实验Ⅲ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VDT办公系统的健康设计 |
5.1 健康VDT办公系统设计的方法论基础 |
5.1.1 "W-S-R"系统方法论 |
5.1.2 VDT办公的"W-S-R"系统 |
5.1.2.1 VDT办公系统设计中的物理 |
5.1.2.2 VDT办公系统设计中的事理 |
5.1.2.3 VDT办公系统设计中的人理 |
5.1.2.4 VDT办公的WSR设计 |
5.1.3 小结 |
5.2 现代办公形态的设计伦理学观照 |
5.2.1 设计伦理学 |
5.2.2 现代办公系统中的伦理学问题 |
5.2.2.1 人际关系中的伦理学问题 |
5.2.2.2 人机关系中的伦理学问题 |
5.2.2.3 人与环境关系中的伦理学问题 |
5.2.3 现代办公形态的设计伦理学观照 |
5.2.3.1 办公形态的人性化设计 |
5.2.3.2 办公装置的人性化设计 |
5.2.3.3 办公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
5.2.4 小结 |
5.3 VDT办公系统的健康设计 |
5.3.1 VDT办公系统的"W-S-R"分析 |
5.3.1.1 "物理"分析 |
5.3.1.2 "事理"分析 |
5.3.1.3 "人理"分析 |
5.3.2 VDT办公系统的健康设计 |
5.3.2.1 办公椅的健康设计 |
5.3.2.2 VDT办公系统的健康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办公人员职业健康问卷调查表》 |
附件二: 《计算机办公人员工作状况问卷调查表》 |
附件三: 《实验Ⅰ主观评价内容》 |
附件四: 《实验Ⅱ-办公装置陈设方式对坐姿行为的影响实验主观评价内容》 |
附件五: 《实验Ⅱ-显示器大小对坐姿行为的影响实验主观评价内容》 |
附件六: 《实验Ⅲ主观评价内容》 |
附件七: 实验Ⅰ观测尺度 |
附件八: 具有性别差异的实验Ⅰ主观评价指标之独立样本t检验 |
详细摘要 |
(8)1-溴丙烷健康危险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1-溴丙烷毒性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1-溴丙烷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1-溴丙烷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影响 |
第二节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对1-溴丙烷工人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第三节 1-溴丙烷毒效应基准剂量的计算 |
小结 |
第三章 1-溴丙烷健康危险度评价 |
1 概况 |
2 危害认定和剂量-反应关系 |
3 接触评估 |
4 职业接触限值研究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目录 |
综述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我国职业医学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可喜的成就 |
1.1 全国职业病防治网的建立 |
1.2. 职业病范围的修订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研制 |
1.3. 国有企业常见职业病获得有效控制 |
1.4 职业病防治被国家列为重要研究课题 |
2 发展趋势 |
2.1. 职业医学的服务对象将明显扩大 |
2.2 职业医学的工作范畴将扩展延伸 |
2.3 职业健康监护水平将因生物标志物的发展而显着提高 |
2.4 环境基因组学与职业禁忌证 |
2.5 职业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新模式 |
2.6. 职业医学与环境医学的融合 |
四、多项诱发电位对职业中毒神经损害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文药学文本《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神经毒理学效应和作用方式》机辅翻译实践报告[D]. 窦志衡. 济南大学, 2020(05)
- [2]正己烷致神经毒性中NSE、NF-L和NGF水平变化的作用研究[D]. 彭小粤.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3]1-溴丙烷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D]. 谢植伟. 广东药科大学, 2016(02)
- [4]1958名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文玲. 吉林大学, 2014(10)
- [5]1-溴丙烷暴露生物标志物及对大鼠坐骨神经影响的研究[D]. 蒋柳权. 山西医科大学, 2013(05)
- [6]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J]. 冯克玉,胡英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3(02)
- [7]VDT办公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研究[D]. 吴新林.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8]1-溴丙烷健康危险度评价[D]. 李卫华. 复旦大学, 2010(11)
- [9]我国职业医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 姚三巧,徐应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02)
- [10]慢性正己烷中毒神经损害的肌电图评价[J]. 冯永仁,潘侃达,王淼君. 中国临床康复, 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