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农用车配件优劣的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吴鸣[1](2019)在《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犯罪圈”概念虽为人们熟知,但学界对“犯罪圈”的见地莫衷一是,对评判的对象也惟恍惟惚。有关“犯罪圈”的观点与理论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源于立法与司法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两大问题,在界分“立法上”司法圈与“司法上”的犯罪圈概念的前提下,有利于研究刑事司法中划定罪与非罪界限的现状,即“司法犯罪圈”的实际范围。“司法犯罪圈”的形成,不仅是在个案上如何确定刑法条文含义的问题,而且是在现有条文的基础上考察法条目的和案件事实,怎样平衡刑法的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机能,合理界分罪与非罪的问题。所以,在近年来社会各界出现各种设立刑法新罪“立法建言”的热潮里,在民众对各类备受关注的司法案件高呼“同案不同判”的质疑中,以及在学界对部分刑法修改内容“立法虚置”、“象征性立法”的批评下,研究刑事司法中犯罪圈的形成机理,有利于追寻刑事司法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达至更公平、公正、高效、更利于刑法目的之实现。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实证、经济分析、价值分析、博弈学理论等方法,围绕“司法犯罪圈”这一核心概念有序展开。首先,对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加以界分,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匡定文章的真实研究对象;然后对司法犯罪圈的构成要素和形成原理加以剖析,以厘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再以立法犯罪圈为实际参照,通过对司法犯罪圈的立体解剖,从不同司法参与者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对刑事法律的不同解释、对刑事政策的不同理解、对刑事法规的不同运用,动态地展示司法犯罪圈的形成过程与具体形态。本文除导言和致谢之外,共分为六章,各个章节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展开各层犯罪圈的形态与特征的论述。绪论旨在对文章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立场、创新之处做出提示性的说明。第一章,司法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对任何概念而言,都必须明晰其定义和范畴,学界对于犯罪圈的概念本身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于对犯罪圈范畴的不同理解。犯罪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也涵摄了刑事司法的多重价值要素,犯罪圈作为刑法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兼具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标准的弹性概念。本章梳理了有关犯罪圈的不同观点及争议,即我国刑法学和社会各界对“犯罪圈”的研究较为混乱,以至于我们对犯罪圈本身的缺乏准确的认识,这也是造成学界对犯罪圈是否合理、刑事法律修订是否得当、刑罚范围是否适宜等问题存在诸多纠缠、争议任意一方都不能说服对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学界有关犯罪圈大小是否恰当的“肯定论”与“否定论”这一问题,应当从研究的本质起点出发,在相同的论域中对犯罪圈开展研究,而且应当在相同的参照下加以评判。第二章,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本章旨在回应这一现状:即,学界对犯罪圈的认识与理解混淆了“立法犯罪圈”和“司法犯罪圈”的概念,前者是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的集合,是指刑事法律通过成文法的形式确定的刑法值得科以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应然的犯罪圈;而后者是经刑事裁判确定的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集合,是实然的、实际处断的犯罪圈。司法犯罪圈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它不仅能反映出司法者通过刑事法律的适用,如何通过自己对犯罪构成的认识、对刑事政策的理解、对刑事法律工具的运用,而且体现了司法者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能动地确定具有刑事可罚性的反社会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调整与平衡国家、社会与个人利益间的冲突。这就体现了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的区别与联系:立法犯罪圈是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司法犯罪圈是司法裁定的罪与非罪的范围,二者并非完全重合,应然的立法犯罪圈与实然的司法犯罪圈可以互为参考和对照。第三章,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如果说第一、二章已经确定了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比对样本和具体内容,那么,一方面本章从研究对象即司法犯罪圈内部出发,从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即司法定罪出发,阐释刑事立法的开放性使司法犯罪圈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刑法原则的限制性又为司法犯罪圈设定了必要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司法上的出罪与入罪作为罪与非罪间“灰色地带”的调整方式,调适着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合理范围。另一方面,由于任何刑事法律制度或法规都不会在真空中发挥作用,尽管立法规定了犯罪的种类,也决定了司法犯罪圈应然的规模,但对实然状态的司法犯罪圈而言,包括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刑事政策的实际影响、社会因素和诉讼规则在内的各要素,都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与范围起到了实质的影响,是司法犯罪圈运行的重要要素。对司法犯罪圈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从理论上而言,能够反映出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之间互为参照、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司法博弈场中,司法犯罪圈通过司法主体对刑法价值选择、利益平衡、关系协调的动态化博弈,彰显了刑事法律对社会关系精密调节的目的,在罪刑均衡的博弈原则中展示了刑法解释与适用上的关系协调。在实践层面,司法犯罪圈体现了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过程与原理。通过司法的协调运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修补立法缺陷,使司法试错机制更加圆融,而且能以直接、鲜活的方式反应刑法现代化改革的实际需求与方向,使刑法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第四章,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通过前几章的系统性分析,使我们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结构与基本构成有了整体的认识。任何可能进入司法犯罪圈的行为都必须经由各诉讼环节的顺次筛选,而在各环节皆有不同程度、方式的司法出、入罪。司法犯罪圈因不同司法主体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通过对刑事规范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对司法犯罪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章通过S省C市近五年来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真实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博弈论的建模分析,展示出侦查机关于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通常采用形式解释的解释方法,在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采用非体系性解释的方法,在司法效益预期下采用目的解释的方法,以至于在诉讼规则限制下如何形成的出罪认识;在刑事政策影响下对刑事法律的入罪理解与适用,以及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坚持的入罪倾向。第五章,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出于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综合考虑,以及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利的保障,公诉机关对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本章以法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展示出检察机关通过审查不起诉、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案件分流,变更罪名起诉的变通,是在刑法价值考虑下、在刑罚功能思忖下,通过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以及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具体体现为在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以及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第六章,司法犯罪圈的定型。审判机构对案件的定性及判决具有终局性的效果,并划定司法犯罪圈的范围。整体而言,在我国刑事司法多层解释体系下,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高”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解释和各级地方性解释对定罪标准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司法犯罪圈的形态及范围;而在刑法功能的综合考量目的下,审判机关也能通过个案适用刑法的实质解释,尤其在刑事立法暂时缺位的前提下,对空白罪状的具体解释与适用,以及刑法附典的司法补充,对个案罪与非罪的的处理得以个别化的调整。在此过程中,特殊刑事政策的影响、媒体舆论宣传、社会变动、科技发展、刑事科学技术滞后等因素的作用,都可能影响审判机构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认识,需要审判机关通过罪刑均衡的权衡,对刑法以刑释罪的具体解释与适用,在现代法治社会愈发复杂的法律体系中通过体系解释、公众参与的协商解释等刑法的适用解释方法,智慧、合理地调整罪与非罪的边界。结语旨在简要回顾司法犯罪圈形成的过程及机理,最终回归司法犯罪圈与立法犯罪圈之关系,概括了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的司法博弈原理及各自问题的根源,强调了司法犯罪圈形成机制之本质。
郑海腾[2](2015)在《某农用车车架疲劳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某公司设计的低速载重货车,主要在城乡接合的地区进行中短途的运输,其凭借价格低廉、载货量大,而广受欢迎。由于该低速载重货车主要是用在农村及城市的郊区的运输,行驶路况较为恶劣,使该低速载重货车使用一段时间后车架的纵梁和横梁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裂和变形,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解决车架的断裂和变形问题,找出原因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低速载重货车的车架作出了动态特性研究、采用模态应力恢复法疲劳寿命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车架作出了结构的优化,最终得到柔性体车架的改进措施。由于车架部件存在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有可能导致车架断裂的几种原因,找到导致车架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车架进行改进,使车架满足使用要求。文章首先采用车架的二维图纸,创建了柔性体车架的实体模型。在导入CAE软件Hyper Works前,对车架做了合理的简化,并以壳单元构建车架的CAE模型,为后面车架部件的疲劳分析做准备。其次,利用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相对比的方法对车架的自由模态和工作模态做了分析研究和比较,从而获得车架的动态参数及振型,通过与自由模态结果的比较也证明了车架模型的合理性。第三,采用动力学软件,建立了整车模型,并结合实验采集的车架激励信号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从而获得得车架的各阶模态位移,即动态载荷时间历程,为车架疲劳特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第四,结合车架的材料16Mn选取合理的S-N曲线,结合前面得到的动载荷,并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对车架进行疲劳特性分析,得到车架的使用寿命,依据结果为车架的改型提供借鉴。最后,由上述对车架部件的模态分析结果和疲劳计算得到的结果为依据对车架的薄弱位置做优化处理,并对优化后的车架部件做疲劳寿命评估,并与优化前的车架部件的疲劳寿命作比较,检验优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车架进行模态特性分析和基于模态应力恢复法的车架疲劳寿命分析。为企业建立了数值模型和分析数据。同时依据分析数据,为企业解决疲劳断裂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获得优化后的车架疲劳寿命更优,为公司破解车架部件的断裂变形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赵京京[3](2011)在《福田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分析》文中提出由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GDP的不断上升,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商用车市场出现了飞跃的发展,而今年随着很多政策的退出加之国外商用车瞄准中国,企图凭借中国的市场平台来发展全球布局,商用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福田公司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成功树立了商用车领先者的地位打造了商用车自主品牌迅速提升的经典,同时集团发布了2020战略,开始海外市场的全面发展,希望将福田打造为全球商用车主流企业。但在面对市场回落,竞争加剧的情况,公司应该选择怎样的战略来保持企业的发展优势将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文中通过宏观环境的变化来阐述商用车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表明商用车市场加速竞争的原因。通过产业内五种力量的分析,将福田的竞争对手进行对比,阐述福田汽车发展将要面对的产业环境和竞争威胁。通过分析福田的企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产品技术创新的优势。劣势: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保障和产品配套方面的不足。综合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机会与威胁,提出福田要实现全球化的发展保持国内市场领先者的地位,企业战略转型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是在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文中通过品牌、营销、产品、人才等方面战略实施,来阐述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差异化竞争战略是福田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陈静[4](2011)在《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企业为了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企业间业务协作越来越紧密,业务协作呈现大规模、多目标、多角色和多层次特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发展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协作模式也逐渐由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单链式模式拓展到业务关联的多条产业链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同时,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新要求.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业务流程和模式,而业务流程的更新和业务模式的变化,必须有配套的信息系统做支撑,才能使企业具有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更大的竞争力。建设适应新业务及新流程等应用的信息系统,从技术上要求新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能快速搭建并实施,能够做到“随需应变”。支持企业间柔性业务协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无疑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新的产业链协作模式——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研究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特征及其支持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的多个业务协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业务关联的中小企业群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09AA0435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集团企业业务协同服务支持集成平台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07AA04Z188),针对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网络模型演化算法及务关联的多产业链柔性业务协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模型、架构、盟员优选、平台认证和平台数据安全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模式,抽象出了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模型既考虑了节点的近邻数(即节点的度)和节点与近邻之间的边权重,又考虑了节点本身所具备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实际的网络;分析了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特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综合考虑了节点的群落特性、节点间双向择优选择机制及节点间协作关系消亡等因素,设计了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演化算法;应用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和演化算法,对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节点强度分布和重要度进行了分析。(2)为构建柔性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提出了面向柔性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模型:即基于业务分解、业务建模、构件抽象、构件集成及组合的平台的构建模型和基于构件的平台集成模型;基于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模型,设计了基于软总线和软构件的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在此架构下,平台被设计为公共构件、基础业务构件、专用业务构件和软总线的关系集合,公共构件和业务构件通过在平台的软总线上注册、发布和授权,实现了构件与平台之间的即插即用,从而实现了产业链协作业务信息系统与平台之间的即插即用、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对企业柔性业务的支持。本文研究成果已应用到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中,应用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平台模型和架构能较好地支持企业业务变化对信息化的要求,是切实可行的。(3)对基于物元分析的产业链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建立了基于物元分析的业务关联的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指标的不可共度性及矛盾性转换为相容问题,利用关联函数和贴近度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可拓理论,将产业链协同联盟盟员评价结果分为正域、可拓域及负域,该方法不仅能评价待评方案之间的细微差别,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能从变化的角度评价变化的事物。最后,给出了基于物元分析的二阶段产业链协同联盟盟员企业优选与评价算法。另外,本文的研究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关于物元分析方法在综合评价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并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4)针对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特点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应用范围的开放性特点,以及对认证口令在输入及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保密需求,建立了基于双随机输入单元的软输入模型,基于双随机软输入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当用户需要输入认证口令时,认证服务器动态生成双随机输入软键盘,即每次生成的软键盘的界面接口布局是随机的,且其接口对应的输入字符也是随机的,随机生成的软键盘是加盖时间戳的,是一次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双随机软输入模型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法,能有效抵御输入截获攻击、内存截获攻击及重放攻击,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为基于Web应用程序的身份认证提供了一个新方法。(5)针对由第三方开发和运营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需求,基于数据加密技术、HASH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设计了“数据银行”模式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BMCCP DSS,并设计和实现了与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相关的算法,即业务协作单据提交和签名算法、业务协作单据签名验证算法、加密敏感字段单据解密算法(即,单据在平台客户端显示算法)及业务协作单据修改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解决了数据在第三方存储的机密性、传输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发送不可抵赖性及防重放攻击等数据安全问题,且方案实现简单、安全性高。(6)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中,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彭浪[5](2009)在《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工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而在汽车行业内的产能过剩愈加凸显,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使中国走向汽车强国之列,是当前汽车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过剩的理论研究和构建模型。论文主要研究了围绕过剩的机理研究、过剩的概念以及过剩的特征。分析上从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展开,并且仔细研究了结构性过剩,提出了合理过剩、过剩度极限概念。在分析历史数据、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合理过剩度范围。第二大部分是建模的基础支撑,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过剩及经济周期理论、供给理论和市场理论。第二模块是中国汽车市场供给研究,主要研究了产能的概念、微观厂商产能计算、产能指标体系,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能进行评估。并构建等比和变比两个供给模型进行分析,为投资规划分析奠定基础。第三模块是中国汽车市场研究。运用组合模型对中国未来10年的汽车市场进行预测,并充分考虑历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价格指数变化、恩格尔系数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组合预测。市场发展预测态势存在矛盾:“梦想需求”上升,而现实中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实际购买下降,因此必然导致需求曲线发生偏转,一种情况是增长速度放缓,另一种情况是曲线调头负增长,用黄金分割数进行修正,找出了市场拐点。在理论上建立逻辑曲线模型,根据市场饱和预测值求出理论拐点。重点分析了国外、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的产能利用率,通过利润率与产能利用率的高度相关性联系,构建了过剩模型,计算出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值,并以此推导出合理过剩度。在研究了中国汽车的总供给、总需求现状,得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结论。第三大部分构建投资规划模型并提出平衡产能过剩的措施。在投资规划方面,从市场总需求模型出发,借助过剩度建立理想总供给模型,然后通过惯性投资因子、固定资产折旧因子和经济周期进行修正,获得实际总供给模型,继而推出具有操作性的投资规划模型。在平衡产能过剩的其它措施方面,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国家层面要成立汽车OAME组织、发展大配厂、鼓励发展小型车、制定科学的旧车报废制度、扩大内需、控制公务车辆进口;企业层面要引导消费、满足个性化、扩大农村市场、自主创新等;还需要扩大出口,占领海外市场。
李竹梅[6](2008)在《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社会的两大主题。因此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是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必经之路。但是由于农机的消费群体具有一些特殊性,如知识水平低、收入少等特点,以及近年来国外农机企业的介入、市场竞争的激烈,迫使农机企业的成本管理重点不能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生产成本管理上,需要以顾客价值理论为导向,在充分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把成本管理的视野拓宽,重视顾客成本的管理,提高农机用户的满意度,从而增强其竞争力。本文以顾客价值理论、成本管理理论以及市场营销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农机企业现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农机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必须以顾客为中心进行成本管理,进而对农机企业的设计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和销售及售后服务成本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论述农机企业在这些方面时刻体现顾客价值理念,最终能够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时风集团在以顾客价值为理念的指导下,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始终贯穿着一种理念:企业站在顾客角度,进行农机成本管理,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论述了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成本管理理论概述本章主要论述了顾客价值的概念、特点、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以及有关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界定了在顾客价值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并且明确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设计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和销售及售后服务成本管理,尽管生产成本管理同样很重要。第三章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设计成本本章主要提出设计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农机企业设计对下游生产的影响,通过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以及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对农机企业对设计成本管理的环节及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设计成本是借助虚拟制造技术的管理思想,在产品设计阶段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性能、结构等技术经济定额、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以及产品投产后在正常生产条件情况下的生产耗用水平等有关资料测算的产品生产成本,是一种测算成本。在控制设计成本的过程中本章重点提出通过并行设计的方式降低设计成本和质量成本。第四章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质量成本本章主要从分析质量对企业的战略意义入手,提出要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关键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以及没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并对质量成本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进行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要通过建立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分析体系和控制体系来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第五章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成本本章主要论述了农机企业要实现农机产品方便快捷的送到顾客手中营销策略的确定以及为实现农机产品的持续消费,降低农机用户的使用成本进行的售后服务策略。包括缩短流通路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信息网络等手段来进行成本控制。第六章基于顾客价值理论农机企业成本管理保障机制农机成本管理保障机制是为了实现顾客价值,对一些农机企业无法控制但对顾客价值有影响的因素加以控制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包括政府从宏观政策上给予的进一步支持,比如,税费的改革、直补政策的进一步到位等;法律部门、金融部门对农机用户的支持,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使农机顾客价值得以实现。第七章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成本管理在时风集团的应用本章主要在了解时风集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时风集团在顾客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在顾客成本管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并总结了其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王林[7](2008)在《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及标杆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扩张,企业专业化越来越明显,更多的企业把生产厂建在世界各地,企业物流逐渐成为企业正常生产运作的关键,企业物流管理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一部分,物流运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对企业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对落后的物流运作模式进行改进,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的问题,评价标准的不一和数据收集的困难使得物流绩效评价存在很多的问题。标杆管理是现行管理方式中较为先进的模式,指标的选择和标杆瞄准对象的确定一直是企业进行标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及标杆管理研究。对前人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据此参照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选取报表上所能体现企业物流运作的指标进行分析,首先选择我国境内上市的交通运输工具制造板块,对其六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所选取的物流绩效指标进行计算,得出整个板块的指标数据,并按照企业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细分,统计出在我国境内上市的交通运输工具制造企业的物流绩效平均指标,根据所选择的评价指标选择一个具体的企业进行标杆管理。按照公布报表,对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得出单项指标值,选择一个标杆企业,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物流绩效指标计算模糊得分,对比标杆瞄准企业的模糊得分,按照标杆管理的思想对所举例的企业进行标杆管理,找出差距,确定原因并建议改进,同时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的建议。本文研究的结果主要有:根据财务报表选择绩效评价指标,便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并能够进行动态的物流绩效评价;得出一个企业的平均绩效,并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标杆管理。
周勇江[8](2006)在《汽车配件产销体系构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产业是现代加工制造业的第一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汽车配件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年年攀升,也带动了汽车配件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配件行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途的产业。然而,汽车配件的流通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总的来说,可用“散、乱、差”来描述当前的汽车配件市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汽车配件流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诸多因素。当前汽车配件流通的无序状况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系统功能失调。要改善系统的功能,需要对内外部各有关影响因素全面考虑,结合外部环境条件,对内在因素进行协调配套改革。 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运用了商品流通理论、产销体制、营销体系、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立足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来具体分析研究我国汽车配件产销体系的构架。本文写作的侧重点在于设计我国汽车配件销售体制的系统性重构方案,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解决目前汽车配件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点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汽车配件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两个方面对汽车配件产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先是对配件产销体制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外汽车配件产销体制,并对我国汽车配件产销体制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产销分离体制和产销结合体制各有优缺点,产销结合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产销体制,这也决定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营销模式。中国应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即以汽车商店模式为主、以专卖店为辅、以租赁营销模式为补充、以网络直销模式为方向的发展模式。第三章,提出我国汽车配件销售体制的系统性重构方案。基于我国商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流通业调整的重点,我国汽车配件应实现汽车配件流通的规模化,汽车配件营销系统的一体化,并大力发展汽车配件的连锁经营。
吴鹏翔[9](2006)在《保定江辉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渠道问题及解决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在当前全球化竞争环境、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下,面临着极大的成长压力:各种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流程再造、企业文化变革、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提高内部效率、降低官僚化等方式带来的成长也达到了上限,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们发现企业成长的,没有极限的空间在市场上。但是,在当前的高度全球化环境下,价格战略、促销策略甚至是技术战略均无法为企业带来持续的、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渠道战略在以上的环境下体现了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渠道战略的优势,分析了成功营销渠道的一般成功要素,揭示了渠道冲突的深层利益根源;其次对具有很高代表性的保定江辉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渠道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其国内各大市场中经销商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国内中小企业在营销渠道战略中常见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最后,结合保定江辉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渠道的具体情况,在经销商价格体系、渠道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方面进行了规划,对国内相关企业在解决其类似渠道问题提供了参考。
张帆[10](2005)在《CRM在柴油机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商业经济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来源的核心产业之一的制造业,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制造业企业都开始寻求新的战略竞争点,新一轮的竞争已逐渐从产品和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CRM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它作为现代企业增强销售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的信息化协同,可以有效地提高制造业的服务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些条件好的企业也开始实施CRM系统,并逐步取得成效。但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ERP等相比,CRM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课题来源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重点项目——“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CRM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对大量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已成功实施CRM的同行业企业的调研和学习,本论文就CRM在柴油机制造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①对CRM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进行论述,从技术层面上对CRM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相关技术及应用整合进行深入研究; ②全面分析柴油机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对CRM的需求状况及实施CRM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CRM项目实施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论述; ③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柴油发动机的生产销售为研究对象,针对柴油机制造业的行业特点论述了该公司CRM项目的总体框架,构造了售后服务信息流程,并以环宇CRM售后服务子系统为例进行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二、几种农用车配件优劣的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农用车配件优劣的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第一章 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 |
第一节 犯罪圈概念的解读 |
一、犯罪圈概念的界定 |
二、犯罪圈观点的争议 |
第二节 有关犯罪圈争议的分析 |
一、犯罪圈的概念研究应在相同论域中开展 |
二、犯罪圈的范围评价应在相同参照下进行 |
第二章 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 |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理论基础 |
一、刑事司法领域的犯罪圈概念 |
二、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
三、刑事司法裁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实质构成 |
一、司法犯罪圈的前提是犯罪构成的充足 |
二、司法犯罪圈的结果是刑罚边界的划定 |
三、司法犯罪圈的内里是犯罪本质的判断 |
第三章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 |
一、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 |
二、司法出罪与司法入罪 |
三、司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调整方式 |
一、“司法出罪”的体现与表达 |
二、“司法入罪”的实现与表征 |
三、“存疑案件”的司法实践 |
第三节 司法犯罪圈的运行要素 |
一、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 |
二、刑事政策的实际作用 |
三、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
四、诉讼规则的程序限制 |
第四节 司法犯罪圈的价值意义 |
一、立法犯罪圈:司法犯罪圈生成的规范基础 |
二、司法博弈场:司法犯罪圈生成的社会范式 |
三、刑法适用解释:司法犯罪圈生成的实践方法 |
四、司法犯罪圈是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实现 |
五、司法犯罪圈是刑法改革需求的实践反映 |
第四章 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 |
第一节 侦查机关对刑事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
一、“轻罪”的司法入罪趋势 |
二、特别案件的司法出入罪 |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出罪趋势 |
四、职务犯罪之动态司法出入罪 |
第二节 侦查机关对犯罪构成的认识与判断 |
一、诉讼规则限制下的出罪认识 |
二、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入罪理解 |
三、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入罪倾向 |
第三节 侦查主体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适用 |
一、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形式解释 |
二、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的非体系性解释 |
三、司法效益预期下的目的解释 |
第五章 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 |
第一节 公诉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运用 |
一、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 |
二、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 |
三、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 |
第二节 公诉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分析 |
一、刑法价值考虑下的出罪抉择 |
二、刑罚功能思忖下的出罪甄别 |
第三节 公诉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一、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 |
二、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 |
三、程序性司法出入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六章 司法犯罪圈的定型 |
第一节 审判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适用 |
一、多层解释体系下定罪标准的统一适用 |
二、刑法功能综合考量下的个案调整 |
三、刑事立法暂缺位时的能动司法 |
第二节 审判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判定 |
一、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司法入罪倾向 |
二、社会因素作用下的司法出入罪调整 |
三、刑事诉讼程序规范下的司法出入罪 |
第三节 审判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取及适用 |
一、罪刑均衡考虑下的以刑释罪 |
二、现代法治环境下的体系解释 |
三、公众参与下的互动协商解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某农用车车架疲劳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课题意义 |
1.3 疲劳寿命问题发展概况 |
1.3.1 国外疲劳寿命评估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疲劳寿命评估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车架模型的建立 |
2.1 车架断裂问题研究与改进方案 |
2.1.1 存在问题分析 |
2.1.2 改进方案的提出 |
2.2 有限元基础理论 |
2.3 车架数模的获取 |
2.3.1 车架的关键参数 |
2.3.2 车架三维模型的建立 |
2.4 构建车架CAE模型 |
2.4.1 车架部件的引入 |
2.4.2 车架CAE模型的合理简化 |
2.5 车架铆钉的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架模态实验与分析 |
3.1 模态理论与计算 |
3.1.1 模态研究理论基础 |
3.1.2 车架部件模态条件建立 |
3.1.3 车架无边界条件模态计算 |
3.2 无边界条件模态实验 |
3.2.1 模态方法介绍 |
3.2.2 实验设备和原理 |
3.2.3 车架部件的吊装方式选取 |
3.2.4 激振器的放置和方案的选取 |
3.2.5 测点的布置 |
3.2.6 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3 模态结果比较 |
3.4 无边界条件模态分析 |
3.5 车架的工作模态实验 |
3.6 农用车车架工作模态数据处理方法 |
3.7 车架的动态特性分析 |
3.8 试验结论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架动态分析 |
4.1 动态分析概述 |
4.2 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 |
4.3 构建整车模型 |
4.4 整车强化路面试验 |
4.4.1 试验目的 |
4.4.2 实验系统组成 |
4.4.3 实验工况选择 |
4.4.4 试验结果 |
4.5 动载荷的获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架疲劳分析 |
5.1 车架疲劳介绍 |
5.2 疲劳分析基本理论 |
5.3 有限元分析 |
5.3.1 S—N曲线生成 |
5.3.2 模态位移曲线 |
5.4 车架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车架结构改进 |
6.1 结构优化介绍 |
6.2 车架敏度分析 |
6.3 车架结构优化方案 |
6.4 优化后车架性能分析 |
6.4.1 模态频率分析 |
6.4.2 优化后疲劳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福田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福田公司概况 |
2.1 公司发展的历程 |
2.2 福田公司现状分析 |
2.2.1 福田公司取得成绩 |
2.2.2 公司经营状况 |
2.2.3 福田汽车发展理念 |
第3章 福田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福田汽车发展政策环境 |
3.1.2 福田汽车发展商业环境分析 |
3.1.3 福田汽车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2.1 汽车产业所处阶段 |
3.2.2 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
第4章 福田公司竞争战略解析 |
4.1 福田公司竞争力分析 |
4.1.1 福田汽车内部优势 |
4.1.2 福田公司所处劣势 |
4.1.3 外部机会 |
4.1.4 外部威胁 |
4.2 福田公司打造优势竞争力的创新战略 |
4.2.1 福田公司战略设计概诉 |
4.2.2 品牌战略:积累品牌价值,塑造企业优势 |
4.2.3 产品战略:自主研发,科技打造新产品优势 |
4.2.4 人才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保障 |
4.2.5 营销战略:特色服务助力市场拓展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5.2 文中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需求及意义 |
1.1.1 产业链和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需求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链协作网络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1 产业链协作网络相关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课题支持 |
1.4.2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3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和实践研究 |
2.1. 引言 |
2.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形成 |
2.2.1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模式 |
2.2.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形成 |
2.3.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和演化算法 |
2.3.1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 |
2.3.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演化算法 |
2.4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节点强度分析 |
2.4.1 汽车行业业务协作调研分析 |
2.4.2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特点 |
2.4.3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节点强度分析需求 |
2.4.4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模型构建 |
2.4.5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节点强度分布分析 |
2.4.6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 |
2.4.7. 汽车行业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节点强度分析结果 |
2.5. 本章研究成果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柔性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模型和架构 |
3.1. 引言 |
3.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对信息化支撑公共服务平台的要求 |
3.3.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模型 |
3.3.1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模型 |
3.3.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模型 |
3.4.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物元分析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方法 |
4.1 引言 |
4.2 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方法研究的意义 |
4.3 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4.4 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评价与优选的物元模型 |
4.4.1 基本定义 |
4.4.2 物元分析在优选和评价领域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3 物元分析与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评价与优选 |
4.4.4 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的物元模型 |
4.5 基于物元分析的产业链协作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算法 |
4.5.1 贴近度函数 |
4.5.2 基于物元分析的产业链协同联盟盟员评价与优选算法 |
4.6 产业链联盟盟员优选与评价方法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的身份认证方法 |
5.1. 引言 |
5.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身份认证需求分析 |
5.3 常用身份认证方法及其缺陷 |
5.3.1 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缺陷分析 |
5.3.2 基于物品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缺陷分析 |
5.3.3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缺陷分析 |
5.4 基于双随机软输入模型的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身份认证方法 |
5.4.1 双随机软输入模型 |
5.4.2. 基于双随机软输入模型的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法 |
5.5. 安全性分析 |
5.6. 与其他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法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 |
6.1 引言 |
6.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特点 |
6.3.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问题 |
6.4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
6.4.1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需解决的问题 |
6.4.2.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 |
6.5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的实现 |
6.5.1 业务协作单据的提交和签名算法 |
6.5.2 业务协作单据的签名验证算法 |
6.5.3 业务协作单据的解密算法 |
6.5.4 业务协作单据的修改算法 |
6.6 安全性与性能分析 |
6.6.1 安全性分析 |
6.6.2 性能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实践 |
7.1. 引言 |
7.2.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架构 |
7.2.1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服务内容 |
7.2.2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
7.2.3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架构的开发实现 |
7.2.4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物理结构 |
7.3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身份认证方案设计和实现 |
7.3.1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身份认要求 |
7.3.2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身份认方案设计与实现 |
7.4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设计和实现 |
7.4.1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数据安全要求 |
7.4.2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设计 |
7.4.3 汽车及发动机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数据安全方案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5)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能过剩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综述 |
1.1.1 产能过剩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 |
1.1.2 产能过剩的理论研究综述 |
1.1.3 产能过剩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 |
1.1.4 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研究的问题与争议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 |
1.2.1 以往研究中的缺陷 |
1.2.2 背景综述 |
1.2.3 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3 产能过剩模型分析的主要方法 |
1.3.1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4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3.5 经济计量学方法 |
1.4 产能过剩模型的构建 |
1.4.1 产能过剩影响因素分析 |
1.4.2 需求模型的构建 |
1.4.3 供给模型的构建 |
1.4.4 产能过剩模型的构建 |
1.5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理论研究 |
2.1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定义 |
2.1.1 产能过剩的概念 |
2.1.2 由产能过剩定义推演的问题 |
2.2 产能过剩传导机制 |
2.2.1 产能过剩在汽车企业层面的传导机制 |
2.2.2 产能过剩在宏观层面的传导机制 |
2.2.3 产能过剩在出口拉动下的传导机制 |
2.3 产能过剩的诱因分析 |
2.3.1 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鱼刺图 |
2.3.2 产能过剩的宏观基础 |
2.3.3 产能过剩的微观厂商基础 |
2.3.4 产能过剩的环境基础 |
2.4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2.4.2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指标体系 |
2.5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理论模型 |
2.5.1 供求关系分析 |
2.5.2 过剩模型 |
2.5.3 过剩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市场因素预测研究 |
3.1 关联分析 |
3.1.1 影响中国市场的主要因素 |
3.2 组合模型预测 |
3.2.1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 |
3.2.2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预测 |
3.2.3 价格预测模型 |
3.2.4 市场预测 |
3.3 中国未来汽车市场拐点分析 |
3.3.1 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分析 |
3.3.2 市场饱和分析 |
3.4 金融危机对拐点的修正 |
3.4.1 金融危机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
3.4.2 两个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研究 |
4.1 产能及其计算 |
4.1.1 产能的概念 |
4.1.2 生产能力的计算体系 |
4.2 我国汽车行业产能 |
4.2.1 生产企业和规模 |
4.2.2 主要汽车企业产能规划 |
4.3 产能模型 |
4.3.1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供给的理论模型 |
4.3.2 供给模型的缺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模型 |
5.1 产能利用率 |
5.1.1 产能利用率状况 |
5.2 过剩度 |
5.2.1 概念的提出 |
5.3 产能评价 |
5.3.1 产能模型 |
5.3.2 产能历史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来汽车市场供给模型 |
6.1 构建供给模型 |
6.1.1 理想供给模型 |
6.2 修正供给模型 |
6.2.1 在建投资对理想供给模型的修正 |
6.2.2 固定资产折旧对供给模型的修正 |
6.2.3 经济周期对总供给的校正 |
6.2.4 总供给模型 |
6.3 投资阶段划分 |
6.3.1 前“①”时代 |
6.3.2 休养年代 |
6.3.3 理性投资年代 |
6.3.4 后“③”时代 |
6.4 投资规划模型 |
6.4.1 投资表 |
6.4.2 投资规划几何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衡产能的措施 |
7.1 从国家层面平衡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的措施 |
7.1.1 成立汽车 OAME 组织 |
7.1.2 建设资源共享的大总成厂 |
7.1.3 过剩产能转型发展小型车 |
7.1.4 发挥政府的保障职能 |
7.1.5 车辆报废制度和换车奖励政策 |
7.1.6 扩大内需 |
7.1.7 公务车辆控制进口 |
7.2 从企业层面平衡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的措施 |
7.2.1 引导青年人的消费潜力 |
7.2.2 满足个性化用车 |
7.2.3 鼓励企业内部员工购车 |
7.2.4 价格策略 |
7.2.5 扩大农村市场 |
7.2.6 自主创新 |
7.3 通过出口消化中国汽车工业过剩的产能 |
7.3.1 规范出口秩序,提升产业竞争力 |
7.3.2 调整出口战略 |
7.3.3 在海外建厂 |
7.3.4 重点突破非洲市场 |
7.3.5 发挥出口的价格优势 |
7.4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8.3 中国汽车车市过千万辆后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农机企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
1.1.2 农机企业面临的挑战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
2.1 顾客价值理论 |
2.1.1 顾客价值的概念及特点 |
2.1.2 顾客价值的构成 |
2.1.3 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 |
2.2 成本管理理论 |
2.2.1 成本管理概念的解释 |
2.2.2 传统成本管理的意义 |
2.2.3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企业成本管理内容 |
2.2.4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5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成本管理流程 |
第三章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产品设计成本 |
3.1 农机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
3.1.1 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3.1.2 产品设计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
3.2 产品设计成本管理概述 |
3.2.1 产品设计成本的概念 |
3.2.2 产品设计成本的内容和分类 |
3.2.3 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意义 |
3.3 产品设计成本管理 |
3.3.1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
3.3.2 产品设计方法 |
3.3.3 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环节 |
3.4 产品设计成本的控制 |
3.4.1 产品设计成本控制的原则 |
3.4.2 产品设计成本控制措施 |
3.5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设计成本管理 |
第四章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质量成本 |
4.1 质量和战略成本管理 |
4.1.1 质量的含义 |
4.1.2 质量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 |
4.1.3 农机产品质量现状 |
4.2 全面质量管理 |
4.2.1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
4.2.2 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 |
4.3 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
4.3.1 质量成本的特征与分类 |
4.3.2 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
4.3.3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 |
4.3.4 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 |
4.4 质量成本核算 |
4.4.1 现行会计对质量成本的核算 |
4.4.2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 |
4.4.3 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创新 |
4.5 质量成本报告 |
4.6 质量成本分析 |
4.7 质量成本控制 |
4.7.1 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 |
4.7.2 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 |
4.7.3 质量成本的全程控制 |
第五章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销售及售后服务成本 |
5.1 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战略意义 |
5.2 农机消费市场的特点 |
5.3 农机销售策略研究 |
5.3.1 企业建立一种诚实、信用、信誉至上的道德精神 |
5.3.2 讲求经济信用和经营道德,积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5.3.3 建立良好信息沟通和传递系统—销售网络 |
5.3.4 分销渠道策略 |
5.4 农机销售售后服务建设 |
5.4.1 企业售后服务的影响因素 |
5.4.2 农机售后服务质量的系统管理 |
5.4.3 售后服务管理部门的设置 |
5.4.4 加强售后服务成本管理 |
第六章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成本管理保证机制 |
6.1 政府宏观调控 |
6.1.1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 |
6.1.2 完善对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实行专项补贴 |
6.1.3 对农业机械用油实行优惠政策 |
6.1.4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引导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的建立 |
6.1.5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研的投入力度 |
6.1.6 规范农机类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机类中小企业的负担 |
6.1.7 组建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培育和增强农机制造业的核心竟争力 |
6.2 社会保障 |
6.3 收入保障 |
6.3.1 价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6.3.2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
6.3.3 提升农村消费市场顾客让渡价值 |
6.4 法律保障 |
6.4.1 加大法制宣传 |
6.4.2 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
6.4.3 加大惩罚力度 |
6.4.4 成立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
6.4.5 建立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
6.5 金融服务 |
6.5.1 消费信贷的经济学分析 |
6.5.2 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服务的策略 |
第七章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成本管理在时风集团的应用 |
7.1 时风集团基本情况 |
7.2 时风集团基于顾客价值理论成本管理经验 |
7.2.1 实施信息技术整合企业资源 |
7.2.2 针对顾客价值采取的具体成本管理措施 |
7.3 时风集团基于顾客价值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及标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一般理论 |
2.1 企业物流 |
2.2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 |
第三章 企业标杆管理 |
3.1 标杆的定义 |
3.2 标杆管理的分类 |
3.3 标杆管理的内容 |
3.4 标杆管理的作用 |
3.5 标杆管理的步骤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物流绩效评价 |
4.1 评价指标 |
4.2 上市公司物流绩效 |
4.3 数据处理 |
第五章 标杆管理 |
5.1 标杆管理 |
5.2 运用实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建议 |
6.4 以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汽车配件产销体系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我国汽车配件行业的市场状况分析 |
1.1 汽车配件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
1.1.1 汽车配件市场的发展同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 |
1.1.2 汽车配件市场的需求特点 |
1.2 汽车配件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
1.2.1 我国汽车零配件工业发展状况及世界发展趋势 |
1.2.2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零配件工业的影响 |
第2章 国内汽车配件产销体制研究 |
2.1 配件产销体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2 营销体系 |
2.1.3 马克思有关商品流通的理论 |
2.2 国内外汽车配件产销体制的比较分析 |
2.2.1 汽车销售模式的国际比较 |
2.2.2 国外汽车配件产销体制 |
2.2.3 我国汽车配件流通现状 |
2.2.4 我国汽车配件产销体制中的问题透视 |
第3章 我国汽车配件销售体制的系统性重构 |
3.1 商品流通行业现状与发展 |
3.1.1 商品流通行业发展现状 |
3.1.2 流通业调整的重点 |
3.2 汽车配件流通的规模化 |
3.2.1 汽配流通企业扩大规模的现实意义 |
3.2.2 汽车配件流通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途径 |
3.3 汽车配件营销系统一体化 |
3.3.1 营销系统一体化的意义 |
3.3.2 营销系统一体化是商品流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
3.3.3 汽车配件流通的代理制 |
3.4 汽车配件的连锁经营 |
3.4.1 发展连锁经营的意义 |
3.4.2 汽配行业实施连锁经营的研究 |
3.4.3 我国汽配件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 |
3.4.4 汽车配件的网络化经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保定江辉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渠道问题及解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本文研究背景 |
0.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0.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0.4 本文的结构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1.1 营销渠道的定义 |
1.2 营销渠道的重要性 |
1.2.1 营销渠道存在的理由 |
1.2.1.1 提高联系效率 |
1.2.1.2 通过程式化降低成本 |
1.2.1.3 将不确定性最小化 |
1.2.2 近年来对营销渠道认识观念的转变 |
1.2.3 观念转变的原因及营销渠道重要性 |
1.2.3.1 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更加困难 |
1.2.3.2 分销商日益增长的力量 |
1.2.3.3 减少分销成本的需求 |
1.2.3.4 增长的新压力 |
1.2.3.5 技术的增长作用 |
1.3 营销渠道的演进 |
1.3.1 生产时代与分销实践 |
1.3.2 机构时代与推销导向 |
1.3.3 市场营销观念 |
1.3.4 关系营销时代 |
1.3.5 新经济时代 |
1.4 成功营销渠道的关键要素 |
1.4.1 渠道中的流 |
1.4.1.1 产品流 |
1.4.1.2 所有权流 |
1.4.1.3 利润流 |
1.4.1.4 信息流 |
1.4.1.5 促销流 |
1.4.2 成功营销渠道的关键要素 |
1.4.2.1 较高的稳定性 |
1.4.2.2 低维护成本 |
1.4.2.3 强渠道控制力 |
1.4.2.4 完善的信息通道 |
1.4.2.5 合理的渠道冲突 |
1.4.2.6 通畅的物流通道 |
1.4.2.7 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 |
1.4.2.8 渠道成员间稳定而丰厚的利润分配 |
第二章 营销渠道冲突研究 |
2.1 营销渠道中的冲突 |
2.1.1 冲突的定义 |
2.1.2 营销渠道中冲突的必然性 |
2.1.3 营销渠道冲突的类型 |
2.2 营销渠道中冲突的起因 |
2.2.1 角色对立 |
2.2.2 资源稀缺 |
2.2.3 感知差异 |
2.2.4 期望差异 |
2.2.5 决策领域有分歧 |
2.2.6 目标不一致 |
2.2.7 传播障碍 |
第三章 江辉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农用三轮车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
3.1.1 农用三轮车行业发展阶段及趋势分析 |
3.1.2 市场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2.1 国家政策 |
3.1.2.2 农用三轮车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少直接相关 |
3.1.2.3 农用三轮车的发展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3.1.2.4 农用三轮车的使用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 |
3.2 减震器市场状况 |
3.2.1 减震器市场现状 |
3.2.2 市场特点分析 |
3.2.2.1 产业发展受三轮车产业发展的严重影响 |
3.2.2.2 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传达渠道不畅通 |
3.2.2.3 消费者购买行为特殊 |
第四章 江辉公司营销渠道现状 |
4.1 江辉公司经销商分布情况 |
4.2 不同类型经销商对企业盈利贡献情况 |
4.3 江辉产品销售价差阶梯图 |
4.4 现有价格体系分析 |
4.5 渠道分析 |
4.5.1 各地经销商调研状况 |
4.5.2 经销商市场开拓情况分析 |
4.5.3 渠道问题研究 |
4.5.3.1 渠道不稳定性 |
4.5.3.2 串货现象严重 |
4.5.3.3 渠道成员获利较差 |
4.5.3.4 客户关系管理不善 |
4.5.3.5 三包标准不明确 |
第五章 江辉公司营销渠道规划 |
5.1 增加市场拓展人员,提高渠道控制力 |
5.1.1 业务人员工作内容 |
5.1.1.1 针对一级经销商的工作内容 |
5.1.1.2 针对二级经销商的工作内容 |
5.1.1.3 针对维修人员的工作内容 |
5.1.1.4 对市场概况了解 |
5.1.1.5 业务人员工作安排 |
5.1.2 可行性分析 |
5.1.2.1 江辉需要投入的费用 |
5.1.2.2 业务员开发客户的产出 |
5.1.3 业务人员考核方法 |
5.1.3.1 硬性指标:50 分 |
5.1.3.2 软性指标:40 分 |
5.1.3.3 其他:10 分 |
5.2 构建合理有效价格体系 |
5.2.1 实施浮动返点价格政策,统一区域销售价格 |
5.2.2 厂家送货,实行到岸价一致 |
5.2.3 价格渠道小结 |
5.3 渠道扁平化战略 |
5.3.1 基本思想 |
5.3.2 具体实施 |
5.3.3 渠道管理 |
5.3.3.1 价格折扣与返点 |
5.3.3.2 与经销商签订书面销售协议 |
5.3.3.3 经销商年终考核 |
5.4 建立有效的客户管理机制 |
5.4.1 客户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 |
5.4.2 转变传统客户观念,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
5.4.3 建立客户资料卡,完善信息化管理 |
5.4.3.1 客户资料卡建立 |
5.4.3.2“客户资料卡”的填写和管理 |
5.4.4 客户联络和拜访 |
5.4.4.1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的方式与客户联络 |
5.4.4.2 业务员实地拜访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 谢 |
(10)CRM在柴油机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CRM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应用现状 |
1.2.1 CRM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CRM的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RM系统的基本理论 |
2.1 CRM的产生 |
2.2 CRM的内涵及核心管理思想 |
2.2.1 CRM的内涵 |
2.2.2 CRM的核心管理思想 |
2.3 CRM的功能 |
2.4 CRM的未来发展趋势 |
2.4.1 CRM应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 |
2.4.2 CRM市场发展趋势 |
第三章 CRM的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 |
3.1 CRM应用系统分类 |
3.1.1 操作型 CRM |
3.1.2 分析型 CRM |
3.1.3 协作型 CRM |
3.2 CRM的体系结构 |
3.3 CRM应用的基本功能模块 |
3.3.1 销售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SFA) |
3.3.2 营销自动化(marketing automation,MA) |
3.3.3 客户服务 |
3.4 CRM的相关技术 |
3.4.1 数据仓库技术 |
3.4.2 数据挖掘技术 |
3.4.3 网络服务(Web Service) |
3.4.4 呼叫中心(Call Center) |
3.5 CRM与 ERP的应用整合 |
3.5.1 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
3.5.2 基于Internet环境下 ERP和 CRM的整合方案 |
第四章 柴油机制造业建立 CRM系统的必要性 |
4.1 中国柴油机行业的发展概况 |
4.2 柴油机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
4.2.1 中国柴油机制造业市场现状分析 |
4.2.2 柴油机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
4.2.3 柴油机制造业目前在 CRM方面的现状 |
4.2.4 柴油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4.3 柴油机制造业建立CRM系统的必要性 |
4.3.1 制造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2 柴油机制造业建立CRM系统带来的好处 |
4.4 柴油机制造业建立 CRM系统的可行性 |
4.4.1 上海通用汽车厂 |
4.4.2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
第五章 云内动力实施CRM系统的探索 |
5.1 云内动力概况 |
5.2 云内 CRM的项目背景 |
5.3 云内动力 CRM的需求 |
5.3.1 柴油机销售的特点分析 |
5.3.2 云内动力 CRM的需求 |
5.4 云内动力 CRM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
5.4.1 云内动力 CRM的总体框架 |
5.4.2 云内动力 CRM的主要内容 |
5.5 项目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效益 |
5.5.1 项目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 |
5.5.2 项目实施预期取得的效益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环宇CRM售后服务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6.1 需求分析 |
6.2 系统设计 |
6.2.1 设计原则 |
6.2.2 开发环境设计 |
6.2.3 功能设计 |
6.2.4 业务流程设计 |
6.2.5 数据库设计 |
6.3 系统实现 |
6.3.1 程序代码 |
6.3.2 系统使用说明及实现界面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附录 |
四、几种农用车配件优劣的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D]. 吴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2]某农用车车架疲劳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D]. 郑海腾. 广西科技大学, 2015(08)
- [3]福田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分析[D]. 赵京京.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4]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陈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3)
- [5]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D]. 彭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07)
- [6]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 李竹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及标杆管理研究[D]. 王林. 重庆交通大学, 2008(10)
- [8]汽车配件产销体系构架研究[D]. 周勇江.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保定江辉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渠道问题及解决研究[D]. 吴鹏翔. 天津大学, 2006(01)
- [10]CRM在柴油机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D]. 张帆. 昆明理工大学,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