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防治蛋鸡在产蛋期的死淘(论文文献综述)
何大展[1](2021)在《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措施》文中指出蛋鸡产蛋期良好的饲养管理对改善蛋鸡机体状况和产蛋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蛋鸡在产蛋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人员要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粮供给方式和饲养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蛋鸡养殖日龄的划分,可以将蛋鸡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文中对蛋鸡养殖中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蛋鸡产蛋性能的提高及蛋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王永,宋存鑫[2](2021)在《饲料营养对蛋鸡机体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蛋鸡饲料营养与机体免疫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是引起蛋鸡死淘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蛋鸡养殖经济效益。为此,本文对饲料中维生素、氨基酸、肠道保健等营养物质对蛋鸡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蛋鸡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陈继发[3](2019)在《蒙脱石及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因其特殊的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已被证实能改善断奶仔猪和肉仔鸡的肠道健康,但其对正常饲粮(霉菌毒素含量符合我国饲料卫生标准)条件下蛋鸡的肠道功能是否具有积极作用尚不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是当前家禽生产中应用广泛的饲用益生菌之一,能提高家禽肠道功能和生产性能,但其对蛋鸡的益生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体外试验表明,MMT和BS在抑制病原菌和维护肠黏膜屏障方面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另外,MMT和益生菌联用对改善仔猪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功能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我们猜想MMT和BS在提高蛋鸡肠道功能和生产性能方面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正常饲粮中添加MMT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MMT和BS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2~4章MMT对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480只75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MMT组)饲喂在基础饲粮分别添加0.3、0.6、0.9、1.2 g/kg MMT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天,正试期70天。试验结果表明:1、随饲粮MMT添加水平的增加,试验1~5周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有呈线性提高的趋势(0.05≤P<0.10),料蛋比有呈线性降低的趋势(P=0.058);蛋重(35天)、蛋壳厚度(70天)和蛋黄指数(35天、70天)呈线性提高(P<0.05),蛋壳强度(35天)有呈线性提高的趋势(P=0.076);血清ALP(35天)、ALT(70天)活性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0.05),T-SOD(35天)和GSH-Px(70天)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肝脏GSH-Px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试验1~10周,添加0.9 g/kg MMT有改善蛋鸡产蛋性能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0.9 g/kg MMT组试验1~5周蛋鸡日产蛋重显着提高(P<0.05),血清TC(70天)含量显着提高(P<0.05);0.3和0.9 g/kg组血清T-AOC(35天)显着提高(P<0.05)。2、饲粮添加MMT有提高盲肠菌群Shannon指数的趋势(P=0.096),有降低Simpson指数的趋势(P=0.09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MMT组瘤胃球菌属相对含量显着提高(P<0.05),0.6和1.2 g/kg MMT组多尔氏菌属和布劳特氏菌属相对含量显着提高(P<0.05),0.6 g/kg组帕拉普氏菌属相对含量显着增加(P<0.05)。随饲粮MMT添加浓度的增加,十二指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6、0.9和1.2 g/kg MMT组大肠杆菌相对含量显着降低(P<0.05),0.9和1.2 g/kg组沙门氏菌相对含量显着降低(P<0.05)。3、随MMT添加水平的提高,十二指肠绒毛宽度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空肠Claudin-1和Claudin-5 mRNA表达量呈线性提高(P<0.05),NF-κB P65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线性和二次曲线下调(P<0.05),血清内毒素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3、0.6和1.2 g/kg MMT组十二指肠sIgA浓度显着提高(P<0.05);0.6和0.9 g/kg组空肠sIgA水平显着提高(P<0.05),回肠内毒素含量显着提高(P<0.05),回肠MDA浓度显着降低(P<0.05)。综上,MMT可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维护肝脏功能,优化肠道菌群和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正常饲粮条件下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如蛋黄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第5~6章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指标、养分利用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选择360只29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MMT组)、基础饲粮+5×108 CFU BS/kg(BS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5×108 CFU BS/kg(MMT+BS组),预试期7天,正式期70天。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MMT显着提高了产蛋率、日产蛋重、蛋重(70天)、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35天)和血浆GSH-Px活性、IL-2水平以及空肠CAT1mRNA表达量(P<0.05),降低了料蛋比、血浆ALT活性和ACTH含量(P<0.05)。饲粮添加BS显着提高了产蛋率、日产蛋重、血浆T-SOD、GSH-Px活性和IgG、FSH含量以及干物质、粗脂肪、能量、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P<0.05)。MMT和BS对蛋黄指数(35天)、蛋黄重(70天)和血浆GLU、T-AOC、IL-4含量以及空肠GLUT2、CAT1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着互作效应(P<0.05)。MMT+BS组产蛋率、日产蛋重、血浆IL-2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着低于对照组和BS组(P<0.05),血浆T-SOD活性和能量表观利用率较对照组和MMT组显着提高(P<0.05),蛋黄颜色较MMT组和BS组显着提高(P<0.05),蛋重(70天)和血浆GSH-Px活性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2、饲粮添加MMT显着降低了肠道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和空肠My D88 mRNA表达水平(P<0.05),提高了十二指肠sIgA含量和空肠Occludin、Mcuin-5ac 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BS显着降低了肠道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和血浆DAO活性、内毒素浓度以及肠道TLR-4、MyD88、NF-κB P65、TNF-α、IL-1βmRNA表达量和空肠NF-κB p65蛋白表达量(P<0.05),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IκB-ɑ蛋白表达水平(P<0.05)。在属水平上,BS组巨单胞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MMT+BS组梭菌属相对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巨单胞菌属相对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MMT组(P<0.05),丁酸弧菌属相对含量显着高于BS组(P<0.05)。MMT+BS组肠道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和MyD88、IL-1βm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空肠Occludin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BS组(P<0.05),空肠TLR-4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MMT组显着下调(P<0.05),IκB-ɑ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5)。综上,MMT可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提高空肠Occludin、Mcuin-5ac表达和优化肠道菌群以及减少应激反应而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BS能通过提升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改善肠黏膜形态和微生态环境,调控肠道TLR信号通路和降低肠道通透性以及提高血浆FSH含量而提高蛋鸡产蛋性能。MMT和BS联用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提高饲粮能量利用率,改善肠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和调控肠道TLR信号通路而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总体上,二者对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功能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陈开丰[4](2019)在《不同笼养条件下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蛋鸭遗传资源丰富,蛋鸭生产与消费居各国之首,但传统的蛋鸭养殖呈现出对水资源的强烈依赖,产业布局和发展有着明显的资源依托性和地域集中性。蛋鸭笼养作为近年来推行的新型养殖模式,其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本试验选取97日龄山麻鸭母鸭4248只,随机分成5组并饲养于5种不同笼位规格的蛋鸭笼中,每个单体笼纵截面规格相同:笼深36.00 cm,笼高37.00 cm,笼宽分别为:19.50 cm(10笼组)、21.70 cm(9笼组)、24.40 cm(8笼组)、32.50 cm(6笼组)、39.00 cm(5笼组)。各组鸭只在舍内的各阶梯笼层和前后区域均等量分布,除5、6笼组为双笼饲养外,其余组为单笼饲养。研究笼位规格、单笼饲养量、阶梯笼层、舍内区域的不同对笼养山麻鸭生产性能及生理状态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笼位规格与单笼饲养量的不同会造成山麻鸭部分生产性能、生理状态的差异,呈现出随笼位密度的增加,开产日龄与达90%产蛋日龄逐渐推迟,消化器官发育减缓,破蛋率、死淘率、日均采食量和料蛋比增高的趋势。各笼养组间山麻鸭的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各有优劣,子宫部与膨大部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但单笼饲养的8、9、10笼组较双笼饲养的5、6笼组十二指肠肠绒毛更为粗壮密集、排列整齐。综合表明,单笼饲养且笼位宽为24.40 cm的8笼组各项生产性能均最佳,淘汰鸭羽毛洁净、完整,更适用于小型蛋鸭的养殖,笼位宽为32.50 cm的6笼组生产性能最差,在实际生产中应不予采用。2.不同阶梯笼层间山麻鸭的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蛋品质与V/C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周产蛋率的增长趋势基本相近。上笼层组开产日龄、达90%产蛋日龄极显着早于下笼层(P<0.01),且生殖器官发育和整体蛋品质优于其余笼层。此外,中笼层组山麻鸭的AST、ALP、BUN等血清生化指标要高于上、下笼层,但心脏指数、卵巢重量指数等却较其余笼层低,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极显着低于下笼层(P<0.01)。3.机械性的纵向负压通风会使得舍内后部区域的各类环境参数差于舍内前部,由此使得后部山麻鸭的早期产蛋性能略差于前部,但并未造成较大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笼位规格的制定、不同笼养条件下的精细化管理和环境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后续笼养蛋鸭生产试验的进行和笼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王克文[5](2019)在《京红系蛋鸡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体尺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京红系蛋鸡是我国峪口禽业公司自主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品种。本研究以京红系蛋鸡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周龄体重、胫长和产蛋阶段的产蛋率、蛋品质等性状,建立生长发育模型,预测京红系蛋鸡的生长趋势,旨在探索开产前达到最佳生长发育体格和生长发育性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这对京红蛋鸡遗传育种、营养试验、鸡场管理和生产系统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本试验探究京红系蛋鸡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测定560只0-17周龄京红系蛋鸡的体重、体尺,并且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选用了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三种模型来描述动物生长发育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最后选出适合京红系蛋鸡的一种最佳模型。(2)本试验研究京红系蛋鸡体重体尺性状与产蛋率相关性,通过测定记录560只19-72周龄同一批京红系蛋鸡的开产日龄、全期产蛋数、蛋重数据,采用遗传相关分析,与0-17周龄测定的体重、胫长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影响产蛋率的重要因素。(3)本试验研究京红系蛋鸡体重体尺与蛋品质相关性,通过连续收集560只同一批次的京红蛋鸡在42周龄时每个个体3d所产鸡蛋,进行蛋品质测定,采用多元相关分析,与0-17周龄测定的体重、胫长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影响蛋品质的重要因素。结果:(1)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分别对0-17周龄京红系蛋鸡胫长和体重进行生长发育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京红系蛋鸡体重的生长曲线,根据Gompertz模型得到的京红系蛋鸡体重生长曲线方程为Y=1731×e-4.067exp(-0.187t),拐点体重为637.123g、拐点周龄为7.502周和最大周增量为119.142g。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京红系蛋鸡胫长的发育曲线。根据Logistic模型得到的京红蛋鸡胫长发育曲线方程为Y=101.029/(1+2.098×e-0.271t),拐点胫长为5.051cm、拐点周龄为3.953周和最大周增长为0.684 cm。(2)通过对“峪口京红1号”不同阶段体重和胫长与父母代蛋种鸡后期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6周体重与300天平均蛋重的遗传相关为0.217(P<0.05)、与72周入舍鸡产蛋数的遗传相关为0.198(P<0.05)。可以证明6周龄前后是培育体格硕壮、发达内脏的后备母鸡的重要时期。3周龄胫长对6周龄胫长的遗传相关为0.216(P<0.05)、17周入舍鸡产蛋数的遗传相关为0.277(P<0.01)。6周龄胫长与17周龄胫长的遗传相关为0.347(P<0.01)、72周入舍鸡产蛋数的遗传相关为0.241(P<0.05)。(3)对京红系蛋鸡的生长性状与蛋品质性状等性状间的18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周龄胫长与6周龄、17周龄胫长极显着相关(P<0.01),6周龄胫长与蛋重显着相关(P<0.05),3周龄体重对蛋白高度、蛋壳强度影响极显着(P<0.01),17周龄体重对蛋黄颜色、蛋重影响显着(P<0.01)。结论:(1)运用3种模型对京红系蛋鸡生长发育曲线拟合和分析,Gompertz模型对0-17周龄京红系蛋鸡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Logistic模型对0-17周龄京红系蛋鸡胫长的拟合效果最佳。(2)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生长发育与全期产蛋性能密切相关,通过数据分析可看出3周龄体重和6周龄胫长对开产日龄、300天蛋重、72周龄入舍鸡产蛋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蛋重影响程度较大,说明这两个阶段对京红系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影响程度最大。由于蛋鸡的体尺性状与生长性状通常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生产性能,故今后可以在生长早期抓住主要性状,为京红系蛋鸡的育种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吴小雪[6](2018)在《葡萄皮渣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抗氧化及蛋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研探讨葡萄皮渣在蛋鸡产蛋高峰后期饲粮里添加(wine grape pomace,WGP)对蛋鸡的生产性能、鸡蛋的蛋品质及血液抗氧化水平的影响,以为改善该阶段蛋鸡生产中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挑选体重及产蛋率差异不显着的61周龄京红蛋鸡300只,分为5组,每组60只,每组15只为一个重复,分为4个重复。分别命名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对照组,并给每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中+3%酿酒葡萄皮渣、基础日粮中+5%酿酒葡萄皮渣、基础日粮中+7%酿酒葡萄皮渣、基础日粮中+9%酿酒葡萄皮渣和基础日粮。预试期3 d,正式期30 d。结果表明: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酿酒葡萄皮渣的添加组与对照组产蛋率、破软壳率和平均蛋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料蛋比在7%添加量和9%添加量时较对照组显着增高(P<0.05),3%添加量和5%添加量时与对照组无较显着差异;虽然添加葡萄皮渣的各试验组平均蛋重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着,但3%添加量组有提高平均蛋重趋势,在3%和5%添加量时有延缓产蛋率下降趋势。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酿酒葡萄皮渣对蛋形指数影响较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鸡蛋的蛋形指数在第5周期内7%添加量时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添加酿酒葡萄皮渣的试验组蛋重均较对照组高,其中3%添加量组和5%添加量组蛋重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蛋鸡后期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有增加蛋壳重和蛋壳强度的趋势。添加葡萄皮渣的试验组与对照组鸡蛋的哈夫单位、蛋白高度无显着差异性(P<0.05)。酿酒葡萄皮渣的添加对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3%添加量鸡蛋总抗氧化值显着提高,丙二醛含量也显着增加。蛋鸡日粮中添加酿酒葡萄皮渣对鸡只胸腺、脾脏、法氏囊指数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P>0.05)。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各试验组T-AOC均高于对照组,葡萄皮渣的添加可以提高鸡只血液T-AOC,3%添加量和9%添加量时血清总抗氧化值较对照组具有显着提升(P<0.05)。各试验组鸡只血液T-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性显着(P<0.05);添加酿酒葡萄皮渣的各组鸡只血液MDA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性显着(P<0.05);血液T-CHO含量在添加量3-7%时血液胆固醇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3%-5%酿酒葡萄皮渣有降低产蛋率下降的趋势,7%、9%添加量时料蛋比显着增高,7%添加量组蛋壳重、蛋黄颜色及蛋黄重均有增加趋势,此阶段蛋鸡免疫器官衰退,添加葡萄皮渣对蛋鸡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指数影响差异不显着,葡萄皮渣添加对蛋鸡血液抗氧化水平有提高趋势,3%、9%添加量组血液抗氧化水平显着提高,3%~7%添加量组鸡只血液胆固醇有降低趋势。综合成本及试验结果考虑,建议在该阶段蛋鸡日粮中添加3%酿酒葡萄皮渣。
谢庆华[7](2017)在《商品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发病观察及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种由反转录病毒科中统称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病型的肿瘤性疾病,给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同一个父母代种鸡场同时入雏的4群商品代蛋鸡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和检测,以研究鸡群感染ALV的情况、鸡群的发病特征和主要生产性能、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离株gp85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为今后对广西蛋鸡中AL的认识、诊断及防控提供依据。在A、B、C、D四群鸡中,A、C两鸡群从10周龄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对发病初期的疑似病例进行剖检发现,病鸡呈现明显的内脏器官肿瘤,且在A鸡群病鸡的胸骨内发现有骨髓瘤。临床病鸡样品的PCR检测结果显示,A鸡群为ALV、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阳性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阴性,C鸡群为MDV、REV阳性及ALV阴性;在发病后期的26周龄时,对临床病鸡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显示,A鸡群为MDV、REV阴性及ALV阳性,C鸡群MDV、REV和ALV均为阴性;在58周龄时,随机采集4群鸡的蛋清和血浆分别进行ALV-p27抗原检测和ALV分离培养,结果表明:A、B、C和D四群鸡蛋清样品的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4.29%(15/105)、10.92%(13/119)、0%(0/104)和 0%(0/104);A、B、C 和 D 四群鸡的ALV 分离阳性率分别为 9.78%(9/92)、5.43%(5/92)、0%(0/92)和1 0.09%(1/92)。在产蛋性能方面,A、B、C和D四群鸡19-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率分别为76.05%、84.94%、78.29%和79.23%。粉壳鸡中A鸡群的产蛋率明显低于B鸡群,而两群褐壳鸡(C、D鸡群)的产蛋率差异不明显。在死淘方面,4群鸡在开产前(0-18周龄)的死淘率分别为37.51%、3.12%、31.78%和1.18%,在产蛋期(19-72周龄)的死淘率分别为18.06%、4.69%、9.58%和9.55%,A鸡群的死淘率明显高于其他鸡群,而C鸡群的高死淘率主要在发病阶段。对临床病例进行解剖,采集病料接种于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细胞培养物分别进行ELISA和PCR检测后确定分离到一株ALV-J毒株,命名为GX201507。对病毒分离株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扩增、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分离株GX201507的gp85基因全长924个核苷酸,编码308个氨基酸。在分离株的gp85氨基酸全长序列中,共发现有12个突变位点,其中S182G、A268V、L289H三个位点突变为GX201507株所特有。进化树分析表明,,GX201507与国内A、B、E亚群参考株SDAU09C3、SDAU09E3、SD0501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支上,而与广西地方品种鸡的ALV-J参考株GX14ZS14、GX14FF01和国内蛋鸡ALV-J参考株FJ201308、GL09DP01及J亚群原型株HPRS103的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个分支上。gp85基因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GX201507与国内A、B、E亚群参考株SDAU09C3、SDAU09E3、SD0501的gp85氨基酸相似性较低,分别为43.7%、44.3%和43.5%;与J亚群参考株的gp85氨基酸相似性为87.8%~98.4%,其中与J亚群原型株HPRS103的相似性为95.5%,与4株广西地方品种鸡ALV-J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7.8%~98.4%,与5株国内蛋鸡ALV-J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8.7%~98.1%,与5株国内白羽肉鸡ALV-J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9.6%~92.2%,与之相似性最高的是广西分离株GX14FF01,为 98.4%。本课题研究表明,来源于同一个父母代种鸡场同时入雏的4群蛋鸡中,有3群存在ALV感染,但其中仅有一群发生明显的临床疾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内脏器官肿瘤和胸骨骨髓瘤,且在发病早期存在ALV和MDV混合感染。发生AL的鸡群的产蛋性能明显低于其他同品种的正常鸡群,且在整个饲养期内表现出较高的死淘率。从临床发病鸡群中获得一株ALV-J毒株,该分离株gp85基因与源自国内蛋鸡和广西地方品种鸡分离株的氨基酸相似性高于白羽肉鸡分离株的。
李柏杨[8](2016)在《规模化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分析》文中认为鸡蛋是人类主要的动物性蛋白食品之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其蛋鸡产业仍以中小型蛋鸡养殖为主。蛋鸡养殖业发展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随着蛋鸡养殖饲料、技术等成本不断上升,防疫能力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中小规模的蛋鸡养殖逐渐将被规模化的蛋鸡养殖所取代。为了研究规模化蛋鸡养殖业是否具有优势,本文首先了解了规模化蛋鸡养殖业的工艺流程。其次,本文以内蒙古规模化蛋鸡养殖业的代表之一——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为例,运用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其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和收益项目进行了核算,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内蒙正大蛋鸡养殖的成本收益项目与中国不同规模蛋鸡养殖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通过研究和对比发现,内蒙正大规模化蛋鸡养殖业的饲养模式更具先进性,其料蛋比,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链较短、品牌认可度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企业、政府两个角度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夏春芳[9](2015)在《日粮中添加巴尔麦氏对罗曼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巴尔麦氏是一种具有高效功能性、碱性离子化、免疫增强剂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它含有Si、Ge、Ag、Au、Ti、Zn2+、Fe2+等,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组织再生能力,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加强体质、提高动物的抗应激、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饲料利用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育肥牛、断乳仔猪、肉鸡等应用较多,在畜牧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拟用添加三种不同水平的巴尔麦氏的饲粮饲喂15周龄至45周龄的罗曼父母代蛋种鸡,来探究日粮中不同水平的巴尔麦氏对蛋鸡生产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开始于2013年3月2日,9月29日结束,在伊犁州奶牛场蛋种鸡场进行,试验期210天。试验选用15周龄的罗曼父母代蛋种鸡400羽,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0羽。4个组均在同一栋鸡舍,采用3层阶梯式笼养,每笼3羽,各组鸡笼上下位置均等。对照组的饲喂采用基础日粮,分别在试验1组、2组和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巴尔麦氏1‰、2‰、3‰的量。试验过程中,记录统计对照组、试验组产蛋率分别达到5%和50%时,蛋鸡的平均日龄、蛋重及体重。并每周统计计算产蛋率、平均蛋率、采食量、料蛋比等。当各组达到产蛋高峰期以后(约27周龄后)连续收集4周种蛋,3d孵化1次,21d出雏,计算出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并在各组产蛋率达到50%时,运用鸡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各组鸡群进行沙门氏菌感染检测,每月监测一次,计算阳性率、阴性率。得到下列几种主要的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结果表明:1822周龄,试验组各组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1、2组略高于试验3组及对照组;平均蛋重试验3组增加,差异显着(P﹤0.05),在对照组与试验1组、2组中料蛋比有所下降,而试验3组的料蛋比显着增高(P﹤0.05)。2326周龄时,在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上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之间并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2组产蛋率有所提高,而料蛋比下降;日采食量试验3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2730周龄时,试验2组的产蛋率显着提高,料蛋比明显降低(P﹤0.05),而试验3组的产蛋率与其他各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料蛋比升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平均蛋重试验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但开产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晚;在繁殖性能的指标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通过在罗曼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巴尔麦氏,试验得出巴尔麦氏可以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报酬,从而改善其增重。试验各组随着鸡沙门氏菌检测净化技术的应用,阳性检出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日粮中添加2‰巴尔麦氏能够提高鸡群整齐度,促进生长。还可以降低料蛋比,提高产蛋率,提高鸡的抗病性。
张丹俊,沈学怀,赵瑞宏,胡晓苗,潘孝成,侯宏艳,周学利,戴银,刘慧芳,朱传民[10](2013)在《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在生产性能上的差异,在对安徽省某地方品种鸡开展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检测净化研究中,对获得的净化鸡群和非净化鸡群在死淘、产蛋、种蛋孵化以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净化鸡群及其后代的死淘率较非净化组有较大程度降低;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较非净化组提高5.91个百分点;蛋重显着高于非净化组(P<0.05),且料蛋比较非净化组低0.46个点;净化组鸡群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键雏率指标上均高于非净化组;净化组后代3月龄内体重除1月龄母鸡体重外,其他均高于非净化组,其中2月龄母鸡体重差异显着(P<0.05);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3月龄总增重较非净化组增加24.80 g,料重比降低0.05。综上结果可见,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优于非净化鸡群,可显着提高养殖效益,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二、如何防治蛋鸡在产蛋期的死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防治蛋鸡在产蛋期的死淘(论文提纲范文)
(1)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蛋鸡产蛋期生理特点 |
2 蛋鸡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
2.1 蛋鸡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
2.2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
2.3 蛋鸡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
3 蛋鸡产蛋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
3.1 新城疫疾病的防治措施 |
3.2 大肠杆菌疾病的防治措施 |
(2)饲料营养对蛋鸡机体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维生素对机体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 |
2 氨基酸供应对机体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 |
3 肠道健康营养保健对机体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 |
(3)蒙脱石及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家禽肠道屏障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
1.1.1 家禽肠道屏障的组成 |
1.1.2 家禽肠道屏障的影响因素 |
1.2 MMT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1.2.1 MMT的结构及主要特性 |
1.2.2 MMT的主要作用及机制 |
1.2.3 MMT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1.3 BS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1.3.1 BS的生物学特性 |
1.3.2 BS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
1.3.3 BS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1.4 MMT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蒙脱石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3 试验饲粮 |
2.1.4 饲养管理 |
2.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MMT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MMT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2.3 MMT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MMT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5 MMT对蛋鸡肝脏和蛋黄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MMT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MMT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3 MMT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4 MMT对蛋鸡血清、肝脏和蛋黄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蒙脱石对蛋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3.1.3 试验饲粮 |
3.1.4 饲养管理 |
3.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测序数据的影响 |
3.2.2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3.2.3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Beta多样性的影响 |
3.2.4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和物种丰度的影响 |
3.2.5 MMT对蛋鸡十二指肠食糜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MMT对蛋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
3.3.2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和物种丰度的影响 |
3.3.3 MMT对蛋鸡十二指肠食糜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蒙脱石对蛋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4.1.3 试验饲粮 |
4.1.4 饲养管理 |
4.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MT对蛋鸡血清、肠道食糜和排泄物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
4.2.2 MMT对蛋鸡肠道食糜pH的影响 |
4.2.3 MMT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
4.2.4 MMT对蛋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4.2.5 MMT对蛋鸡肠黏膜s Ig A浓度的影响 |
4.2.6 MMT对蛋鸡空肠TNFAIP3、NF-κBP65、IL-1β和 TNF-α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4.2.7 MMT对蛋鸡肠黏膜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MMT对蛋鸡血清、肠道食糜和排泄物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
4.3.2 MMT对蛋鸡肠道食糜pH的影响 |
4.3.3 MMT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
4.3.4 MMT对蛋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5 MMT对蛋鸡肠黏膜s Ig A浓度的影响 |
4.3.6 MMT对蛋鸡空肠TNFAIP3、NF-κBP65、IL-1β和 TNF-α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4.3.7 MMT对蛋鸡肠黏膜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蒙脱石和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5.1.3 试验饲粮 |
5.1.4 饲养管理 |
5.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5.2.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2.4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2.5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
5.2.6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激素含量的影响 |
5.2.7 MMT和BS联用对蛋鸡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2.8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空肠养分转运载体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3.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5.3.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4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3.5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5.3.6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激素含量的影响 |
5.3.7 MMT和BS联用对蛋鸡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3.8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空肠养分转运载体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蒙脱石和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6.1.3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
6.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 |
6.2.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
6.2.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6.2.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
6.2.4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6.2.5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小肠黏膜s Ig A含量的影响 |
6.2.6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TLR信号通路的影响 |
6.2.7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空肠NF-κB p65和IκB-ɑ蛋白表达的影响 |
6.2.8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
6.3.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6.3.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
6.3.4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6.3.5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小肠黏膜s Ig A水平的影响 |
6.3.6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TLR信号通路的影响 |
6.3.7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不同笼养条件下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蛋鸭生产概况 |
1.1.1 我国蛋鸭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蛋鸭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2 蛋鸭笼养技术 |
1.2.1 蛋鸭笼养的研究进展 |
1.2.2 蛋鸭笼养的可行性分析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山麻鸭品种介绍 |
1.3.2 笼养系统的建立 |
1.3.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
2.1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蛋品质的影响分析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和部分器官指数的影响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2.4 不同笼位规格饲养下山麻鸭消化器官发育和肠道组织形态的比较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讨论 |
2.4.4 小结 |
2.5 不同笼位规格饲养下山麻鸭繁殖器官发育和组织形态的比较分析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结果与分析 |
2.5.3 讨论 |
2.5.4 小结 |
2.6 不同笼位规格饲养下山麻鸭产蛋曲线模型研究 |
2.6.1 材料与方法 |
2.6.2 结果与分析 |
2.6.3 讨论 |
2.6.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阶梯笼层山麻鸭生产性能与生理状态比较分析 |
3.1 不同阶梯笼层对山麻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分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不同阶梯笼层对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器官发育与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的比较分析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笼养山麻鸭舍内不同区域环境参数、产蛋性能比较分析 |
4.1 笼养山麻鸭舍内不同区域环境参数与产蛋性能比较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讨论 |
4.1.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京红系蛋鸡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体尺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京红系蛋鸡 |
2.2 蛋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
2.3 蛋鸡生长曲线模型及其拟合效果评价 |
2.4 蛋鸡体重性状的研究 |
2.5 蛋鸡体尺性状的研究 |
2.6 蛋鸡产蛋阶段各性状的研究 |
2.7 体重、体尺性状与产蛋率相关性研究 |
2.8 蛋品质的研究进展 |
2.9 体重、体尺性状与蛋品质相关性研究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京红系蛋鸡生长发育规律的曲线拟合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饲养管理和测定目的 |
1.3 三种生长曲线模型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京红蛋鸡体重生长规律与模型拟合 |
2.2 京红蛋鸡胫长发育规律与模型拟合 |
3 讨论 |
3.1 京红系蛋鸡0-17 周龄体重生长规律拟合模型分析 |
3.2 京红系蛋鸡0-17 周龄胫长发育规律拟合模型分析 |
4 小结 |
试验二京红系蛋鸡体重体尺性状与产蛋率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场地与时间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京红系蛋鸡体重性状与产蛋性能相关性分析 |
2.2 京红系蛋鸡体尺性状与产蛋性能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京红系蛋鸡体重与开产日龄、蛋重的相关性 |
3.2 京红系蛋鸡体重与300 天蛋重和72周HH产蛋数的相关性 |
3.3 京红系蛋鸡体尺与开产日龄、蛋重的相关性 |
3.4 京红系蛋鸡体尺与300 天蛋重和72周HH产蛋数的相关性 |
4 小结 |
试验三京红系蛋鸡体重体尺性状与蛋品质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京红系蛋鸡体重性状与蛋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京红系蛋鸡体重与蛋品质之间相关性 |
3.2 京红系蛋鸡胫长与蛋品质之间相关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四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葡萄皮渣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抗氧化及蛋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葡萄皮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葡萄皮渣饲用现状 |
1.3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
1.3.1 影响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下降的因素 |
1.3.2 影响产蛋高峰后期蛋品质下降的因素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日平均蛋重的影响 |
2.3.2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产蛋率的影响 |
2.3.3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料蛋比的影响 |
2.3.4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破软壳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3.1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重的影响 |
3.3.2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形指数的影响 |
3.3.3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黄重的影响 |
3.3.4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壳重的影响 |
3.3.5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壳强度的影响 |
3.3.6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白高度与哈夫单位的影响 |
3.3.7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鸡蛋黄颜色的影响 |
3.3.8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鸡蛋胆固醇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血液抗氧化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3.1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皮渣对蛋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3.2 不同日粮葡萄皮渣添加水平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血清胆固醇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商品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发病观察及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
1.1 禽白血病研究进展 |
1.1.1 禽白血病简介 |
1.1.2 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类、形态结构及特性 |
1.1.3 禽白血病的流行现状 |
1.2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 |
1.2.1 传染源 |
1.2.2 传播途径 |
1.2.3 流行特点 |
1.3 禽白血病的主要症状与病变 |
1.4 禽白血病的诊断、净化与防控 |
1.4.1 诊断 |
1.4.2 净化与防控 |
1.5 广西主要地方品种鸡感染ALV的情况调查 |
1.5.1 广西三黄鸡 |
1.5.2 广西青脚麻鸡 |
1.5.3 广西土鸡 |
1.5.4 龙胜凤鸡 |
1.5.5 凭祥斗鸡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商品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情况调查与表现 |
2.1 实验材料 |
2.1.1 研究对象及背景 |
2.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3 主要试剂、仪器设备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发病鸡群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
2.2.2 鸡群发病初期的PCR检测 |
2.2.3 鸡群发病后期的病毒分离鉴定 |
2.2.4 四群鸡蛋清样品的p27抗原ELISA检测 |
2.2.5 四群鸡ALV病毒血症的检测 |
2.2.6 四群鸡主要生产性能指标的统计 |
2.3 实验结果 |
2.3.1 发病鸡群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
2.3.2 发病初期病料样品的PCR检测结果 |
2.3.3 发病后期病料样品的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
2.3.4 鸡群蛋清样品的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 |
2.3.5 鸡群ALV病毒血症的检测结果 |
2.3.6 鸡群主要生产性能指标的统计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四群鸡中有三群存在ALV感染,但只有一群发生临床白血病 |
2.4.2 发生临床白血病的鸡群在发病早期存在ALV和MDV混合感染 |
2.4.3 发病鸡群中ALV的来源分析 第三章 病料样品中ALV的分离鉴定及其gp85基因的分析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样品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1.4 细胞、酶和血清等 |
3.2 实验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2.3 病料样品中ALV的分离培养及亚群鉴定 |
3.2.4 分离株gp85基因的提取、扩增及测序 |
3.2.5 分离株gp85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
3.3.2 分离株gp85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
3.3.3 分离株与参考株的gp85氨基酸相似性分析 |
3.3.4 分离株与参考株的gp85氨基酸进化树分析 |
3.3.5 分离株的gp85氨基酸全长序列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8)规模化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
1.3 研究基础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蛋鸡养殖业发展的趋势研究 |
1.4.2 关于蛋鸡养殖所面临的问题的研究 |
1.4.3 关于蛋鸡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的研究 |
2. 规模化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及养殖要点 |
2.1 蛋鸡养殖的生产周期 |
2.2 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 |
2.2.1 育雏阶段 |
2.2.2 育成阶段 |
2.2.3 产蛋阶段 |
2.2.4 防疫和免疫工作 |
2.2.5 产蛋及后续流程 |
3. 规模化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
3.1 泰国正大集团及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简介 |
3.1.1 泰国正大集团简介 |
3.1.2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简介 |
3.1.3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养殖业发展模式 |
3.2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蛋鸡养殖现状 |
3.2.1 采用标准化分段饲养方式 |
3.2.2 全自动化养殖保障生产安全 |
3.3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蛋鸡养殖的成本和收益项目核算 |
3.3.1 青年鸡(0-15周)主要成本收益核算 |
3.3.2 产蛋阶段(16-80周)各项成本收益核算 |
3.4 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及效率分析 |
3.4.1 成本收益分析 |
3.4.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3.5 内蒙正大蛋鸡养殖的料蛋比 |
3.6 内蒙正大蛋鸡养殖成本收益与中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 |
3.6.1 规模越大,鸡苗费用越高 |
3.6.2 中等规模蛋鸡养殖饲料投入大于小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 |
3.6.3 养殖规模越大,水电费和取暖费越高 |
3.6.4 小规模蛋鸡养殖在防疫工作方面投入较低 |
3.6.5 蛋鸡养殖场规模越大,折旧费用越高 |
3.6.6 蛋鸡养殖的规模越大,自动化水平越高,雇工越少 |
3.6.7 养殖规模越大,其他费用越高 |
3.6.8 相比中国平均水平,内蒙正大具有更好的效益 |
4. 内蒙正大规模化蛋鸡养殖对内蒙古蛋鸡产业发展的启示 |
4.1 鼓励养殖户与规模化养殖企业合作,依靠其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水平. |
4.2 以“租赁模式”、“公司+农户”等模式帮助养殖户转型 |
4.3 培养养殖户的品牌意识,借助龙头企业品牌提高养殖收入 |
5.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规模化蛋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
5.1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规模化蛋鸡养殖存在的问题 |
5.1.1 饲料成本不断上升,养殖收益下降 |
5.1.2 有完善的规章和操作流程但养殖场人员管理不严 |
5.1.3 市场竞争混乱,居民品牌意识弱,“正大”鸡蛋认可度低 |
5.1.4 公司蛋鸡养殖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
5.2 提高规模化蛋鸡养殖收益的建议与对策 |
5.2.1 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
5.2.2 政府促进规模化蛋鸡养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日粮中添加巴尔麦氏对罗曼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蛋鸡的生产与发展 |
1.1.1 蛋鸡生产现状 |
1.1.2 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 |
1.1.3 我国蛋鸡产业的生产情况 |
1.1.4 蛋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1.1.5 蛋鸡产业展望 |
1.2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 |
1.2.1 “三开” |
1.2.2 “三合” |
1.2.3 “一应激” |
1.3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
1.3.1 鸡白痢的流行病学 |
1.3.2 鸡白痢的检测 |
1.3.3 鸡白痢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4 罗曼蛋鸡简介 |
1.5 巴尔麦氏概述 |
1.5.1 巴尔麦氏定义、结构、特点 |
1.5.2 主要功能及作用机制[58-60] |
1.5.3 巴尔麦氏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5.4 巴尔麦氏展望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试验地点和时间 |
2.2.3 试剂、仪器、耗材 |
2.2.4 试验材料及日粮 |
2.2.5 饲养管理 |
2.2.6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测试剂 |
1.2 试验鸡群 |
1.3 试验分组 |
1.4 饲养管理 |
1.5 观察与记录内容 |
1.5.1 发病与死亡情况 |
1.5.2 产蛋性能 |
1.5.3 种蛋及孵化情况 |
1.5.4 雏鸡生长性能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死淘情况差异 |
2.2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产蛋性能差异 |
2.3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种蛋及孵化性能差异 |
2.4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后代(第2代)生产性能差异 |
2.4.1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后代死淘情况差异 |
2.4.2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后代生长性能差异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禽白血病与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死淘的差异 |
3.2 禽白血病与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产蛋性能的差异 |
3.3禽白血病与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种蛋及孵化性能的差异 |
3.4禽白血病与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组后代生长性能的差异 |
3.5 小结 |
四、如何防治蛋鸡在产蛋期的死淘(论文参考文献)
- [1]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措施[J]. 何大展. 中国畜禽种业, 2021(08)
- [2]饲料营养对蛋鸡机体免疫和死淘率的影响[J]. 王永,宋存鑫. 养殖与饲料, 2021(02)
- [3]蒙脱石及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D]. 陈继发.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4]不同笼养条件下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比较分析[D]. 陈开丰.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京红系蛋鸡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体尺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分析[D]. 王克文.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葡萄皮渣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抗氧化及蛋品质的影响[D]. 吴小雪.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7]商品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发病观察及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D]. 谢庆华. 广西大学, 2017(06)
- [8]规模化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分析[D]. 李柏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9]日粮中添加巴尔麦氏对罗曼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D]. 夏春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3)
- [10]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J]. 张丹俊,沈学怀,赵瑞宏,胡晓苗,潘孝成,侯宏艳,周学利,戴银,刘慧芳,朱传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