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统计方法讨论大学一年级课程成绩对后继课程成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纲[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朱钰嘉[2](2020)在《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游戏作为一种日益发展繁荣的新媒介,其影响力已然渗透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游戏产业的兴盛,不仅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增长、文化上的创新、社交上的便利,也带来了青少年游戏成瘾等负面问题,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和青少年暴力犯罪。数字游戏的这种双刃剑特性,使得人们迫切地需要具备一种“趋利避害”的使用能力。于是,游戏素养教育问题开始在近些年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数字游戏愈加流行的背景下,游戏素养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机制,可以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游戏的影响。当前,我国学界虽然对游戏素养的重要性有着广泛的共识,但对于游戏素养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具体要素才足以帮助青少年应对游戏泛滥带来的挑战,却还未能形成一致意见。也正是因此,我国格外缺乏关于青少年游戏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以及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间确切关系的研究。本文从传播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视域出发,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理清了游戏素养的内涵、构成要素和与其他近似素养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自己的游戏素养理论模型。其后,在数字鸿沟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采取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城乡地区共574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我国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的现状,探索了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游戏素养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间的确切关系;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16名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从认知、态度、行动、困难四个方面,了解了我国对青少年开展游戏素养教育的具体情况,探寻了造成城乡青少年游戏素养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青少年游戏素养的教育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结合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外游戏素养教育的相关经验,站在游戏素养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如何更好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对策和建议。
段炼[3](2020)在《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足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全面育人功能,是学校体育工作中重要的育人手段和教学内容。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事关长远,涉及基础,对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和中国足球运动科学发展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2015年1月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遴选建设357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开展试点工作。如何科学的从娃娃抓起?相关学者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要求,根据《3-6岁儿童发展纲要》,构建了系列“幼儿足球适宜性游戏课程”。至此,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科学发展和足球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体系构建,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但这一初创体系仍存在缺少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一体化、全周期、系统化整体审视和对学龄层次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方面有效衔接的细节考量问题。尤其是缺少对最为关键的“幼小衔接”阶段6-7岁儿童——小学一、二年级足球课程开发、教学和活动设计与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问题的科学审视。当前6-7岁儿童足球教学未能形成适宜性、系统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技术化,教学形式专业化,活动开展竞技化,教学评价体质化等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抓手、学生学习没兴趣,严重削弱了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全面育人功能,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探索能够实现有效衔接、协同联动和可持续发展的6-7岁儿童足球课程理论及及实践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加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校园足球打造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和新时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探路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以系统构建与我国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的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与对象,以促进儿童“发展适宜性实践”与“适宜性游戏”为理念,以系统论、课程论、教学论、适宜性游戏理论以及青少年足球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了该课程体系的转换路径选择,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的目标要求,从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方面系统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并进行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与论证。以期实现对现有足球课程的系统升级,更新该年龄段儿童足球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完善内容体系、拓展实施渠道、实施科学评价,实现有效“幼小衔接”,全面提升足球课程体系全面育人的系统功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遵循”立体化”转换与路径选择。一是将校园足球水平一阶段课程实施路径由原有仅向上支撑三、四年级足球课程的基础功能定位,转换为向下有效衔接“学前幼儿足球游戏”与向上支撑“小学三、四年级”课程教学的承上启下功能定位,拓展了路径长度;二是将校园足球的体育学科课程形式,转换为有效衔接学校、家庭及社会多方参与的一体化适宜性游戏课程形式,延展了课程实施路径的宽度;三是将重点体现校园足球课程掌握足球技术和提升运动素质的课程目标,转换为更加重视学生运动兴趣、品格提升、习惯养成的全面教育发展目标,提升了足球课程实施的教育价值。第二,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是以发展适宜性实践及适宜性游戏理论为理念引领,以足球为手段实现全面教育为目标,以组织开展高水平的“适宜性游戏”为课程内容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的规范化与保障的全面化为依托,以建立全方位、标准化课程评价体系为参照,有效衔接学前课程与小学课程、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适宜于我国小学6-7岁儿童学校足球课程开展的理论-实践要素反馈体系。第三,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由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前两者以课程大纲、方案的创编为主要目标,强调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后两者则以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目标,强调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与评价方式的客观性、标准性。最终,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统一于课程体系建构之中,在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反馈调整的系统循环中,实现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是以该年龄阶段学习特征与适宜性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各种素质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变化和足球基本技术结构特征为主线,将各阶段课程学习标准有效融合到适宜性足球游戏的创新创编中,通过科学分类、难度梯度、功能定位、菜单式选取等方式,将新创编的游戏内容有序排列组合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课程大纲、课程方案及每节课程教案三个层次。第五,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保障两方面内容。前者强调了教师在执教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中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要求,包括课前设计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三个环节;后者则从课程实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入手,为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与实施路径,包括建立运动联盟、设置主题活动、学校-家庭-社区活动、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科技支持等多元形式。第六,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及效果评价三个环节,本研究通过构建成长激励性标准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评估。目标评价的对象包括适宜性游戏创编与课程内容(大纲)创编两方面评价;过程评价的对象为教师或教练员的施教过程,包括施教准备、施教过程、施教效果和施教评价四方面评价;效果评价的对象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对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效益的综合性评估。
谭平静[4](2020)在《高考成绩对物理学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以某地方高师院校为例》文中提出本科阶段是师范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师范生的学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程度。而学业成就主要通过学业成绩来反映,大学的各项评优、奖学金评定、出国留学、考研、就业等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学业成绩是评判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成就水平的重要指标。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高考成绩对大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众所周知,高考成绩是衡量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因此各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历年来都是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在现行高考模式下,学生高考成绩对其大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是检验高考的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某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物理学(师范)专业连续两个年级的学生高考成绩和他们的大学学业成绩进行收集、整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对他们的高考成绩和大学学业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并进一步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研究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该专业学生的高考总成绩与大学学业总成绩无显着相关性,相关性较弱,表明高考总成绩对大学学业总成绩没有太大影响;高考总成绩与大学专业必修课成绩为弱正相关关系,另外还可以看出,随着学年的增加,高考总成绩与专业必修课成绩的相关性程度在逐渐减弱。(2)高考各单科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分析结果如下:高考单科成绩中,该专业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与大学学业总成绩为弱正相关关系、与专业必修课成绩为中度正相关关系;高考物理成绩与专业必修课成绩为弱正相关关系;高考外语成绩与大学公共必修课成绩为弱正相关关系。另外还可以得出,以上的相关程度均随着学年的增加在逐渐减小;高考语文、高考化学、高考生物成绩对大学学业成绩均没有什么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高校招生、物理学(师范)专业教育、物理学师范生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从而为提高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对于高校招生,合理制定招生计划,适当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招生录取的方式。对于物理学(师范)专业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高考成绩优异和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对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教学;重视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本质特征来指导学生的学习;重视对学生大学学习策略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大学中后阶段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对于物理学师范生的学习,要重视数学课程的学习;做好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积累。
张鹂[5](2020)在《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 ——以X民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光靠规模是不行的,质量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在2018年,我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其中提出“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有五个评估标准,学生满意度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学生满意度对于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的学生满意度为研究主题,从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与访谈法、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对本科教学总体满意度指数,本研究从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去研究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X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的调查问卷数据以及国家民委所属的其他五所民族高校《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在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当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优质课程;教学形式存在问题,实践教学不足;教学资源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存在问题;教学未达到预期效果,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结合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完善课程设置,增加优质课程;完善实践教学形式,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资源基础设施;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加强教学保障体系建设,以期为民族高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能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
洪文建[6](2019)在《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科生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生群体的最大组成部分,本科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办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生的学业成就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开展本科生的学习与发展研究,既是高等教育管理者亟须关注的实际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两所公民办地方高校83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建立研究框架,应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工具变量、分位回归、多层线性模型等方法技术,对调查对象的生源背景、高中经历、家庭背景、本科生课业、课外活动计划预期与目标认同、就学满意度、学习成绩、能力认知、自信程度、身心健康等行为与心理特征展开实证分析,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从学生、家长、高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对策与建议。在理论研究、质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高校本科生的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学习基础与能力、入学后的体验与投入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室友成绩对学业成绩影响显着。2.地方高校本科生性别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女生成绩显着高于男生。随着学生成绩的提高,性别差异将变小。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同辈影响。其他各影响因素对男、女生亚群体则呈现不同的影响力。3.本科生家庭所在地类型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显着的影响,在同一所地方高校里,农村背景本科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城市背景本科生,并且这种效应在成绩高、低两极的本科生群体中有集中体现。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本科生的学习成绩有显着的影响,在成绩水平低的男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4.所调查的两所地方高校学生专业之间在GPA成绩上存在显着差异。各专业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均值对专业之间GPA成绩差异,以及专业内学生之间的GPA成绩的差异均具有显着的影响和一定的解释力。学生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等均对学生的GPA成绩具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以两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为调查分析对象,以大规模调查数据和实例研究呈现本科生就学经历等现实情况,辅以深度访谈进一步挖掘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有效弥补前人研究不够重视个体的不足,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最新实证证据。2.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和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本科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研究,克服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了经过研究证实的信息,研究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3.研究发现,在同一所地方高校中,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群体相比家庭经济、文化资本优越的学生群体,其学业成就反而更优。这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的研究结论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我国地方高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公平的高考和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等政策,家庭经济与文化资本的差别及其对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力已被大幅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克服了西方学者所发现的家庭经济与文化资本差异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同向影响力。这一研究发现是对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微小补充与修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地方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文化资本匮乏学生的资助与激励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沛[7](2019)在《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在逐步发展的经济和科技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迈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梯,在高等教育学术界,教学质量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急需提升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先解决质量下的人才培养的问题,这样教育质量才会提升。学习质量可以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习投入度则可以作为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学习投入程度不仅能体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评估大学的教育质量,以此来帮助学校改善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也慢慢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映高校的教育质量。因此,调查研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可以看做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映高校的教育质量的一种较好的尝试。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投入度的研究,以“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背景,以学习投入理论和学生发展理论基础,以“学习投入度”为切入点,从学习行为投入、学习方式和生师互动三个这维度,以及这三个维度所对应的“阅读写作量”、“学术参与”、“社会实践”、“课内外主动学习”、“课内外合作学习”、“生涯规划”、“学习期望”和“师生关系”八个方面对问卷进行了编制,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查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情况。通过对该校学生学习投入度数据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度偏低;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师生关系存在一定隐患。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制度保障;二是明确职业规划,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三是加强教师管理制度。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林逢霓[8](2019)在《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日益交融的今天,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的环境下,从学生外部进行的整合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学习者是如何整合外部信息与自身内部认知要素实现又好又快的学习。这也促使我们从新的视角探索整合性学习是否比传统的的渐进性学习更能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但是目前,对学生学习形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从学习者主体的视角考量,探讨大学生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的特点及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对推动当前学习心理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及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从探讨学习者学习形式的角度出发,采用质性研究、问卷调查、行为和眼动实验等方法,选取了2919名(总被试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整合-渐进性学习的结构和特点,对整合-渐进性学习与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阅读理解为实验任务,探讨整合-渐进性学习对大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以期从整合性学习的视角探索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方法。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由整合性学习分问卷和渐进性学习分问卷构成,每个分问卷均包括应用、听课和复习等3个维度;在自编的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问卷中,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2个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7、0.767,重测信度(间隔两周)分别为0.822、0.752;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均表明,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2)大学生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渐进性学习显着高于整合性学习,说明大学生主要以渐进性学习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差异不显着;大学生自豪、满足、焦虑和厌倦等学业情绪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在自豪、满足等积极学业情绪上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大三和大四学生在满足情绪上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说明大学生学业情绪具有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大学生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均与大学生学业成绩显着正相关(r=0.291,0.323);整合性学习与自豪(积极高唤醒)、满足(积极低唤醒)显着正相关(r=0.275,0.375),与厌倦(消极低唤醒)显着负相关(r=-0.275),渐进性学习与自豪和满足显着正相关(r=0.252,0.470),与焦虑和厌倦显着负相关(r=-0.106,-0.248);整合性学习与渐进性学习均显着正向预测学业成绩(β=0.532,0.293),整合性学习的预测效应显着大于渐进性学习;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对自豪、满足等积极学业情绪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98,0.106;0.421,0.067),整合性学习的预测效应大于渐进性学习,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对焦虑、厌倦等消极学业情绪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99,-0.124;-0.106,-0.193)。(4)学习情绪在整合性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满足的中介效应为0.123,占总效应的32.9%,焦虑和厌倦的中介效应均为0.007,占总效应的1.9%;学业情绪在渐进性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满足的中介作用为0.108,占总效应的30.9%,焦虑和厌倦的中介效应均为0.001,占总效应的0.3%。(5)采用实验法考察整合性学习和渐进性学习两种不同学习形式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关键信息上,整合性学习组的注视时间显着长于渐进性学习组(1062.545 vs 655.691);其扫视次数和注视次数显着多于渐进性学习组(3.683 vs 2.237;4.613 vs 2.833)。另外,在测验结果上,整合性学习组的得分(选择题、简答题、总分)都显着更高于渐进性学习组的得分(3.000 vs 2.450;7.175 vs4.925;13.233 vs 10.125)。这些结果表明整合性学习提高了学习者对关键学习信息的注意,促进了文本情境模型的构建,提高了学习效果。综上可知,自编《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问卷具有较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的测量。大学生的学习形式仍以渐进性学习为主,不同学习形式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具体学习任务均具有明显影响,相较于渐进性学习,整合性学习可能是更加高效的学习形式。
魏晓东[9](2019)在《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质量不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还综合体现在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上。《OECD学习框架2030》明确指出学生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37种素养,特别重视态度与责任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而科学态度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关键指标。由于科学态度的培养效果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且科学态度的测评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态度的测评一直是一个难题。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态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已有科学态度测评工具,针对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遵循国际科学教育实证研究的设计理念,分为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三大部分。第一,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文献研究和实测分析,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含有9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一阶因子命名为“好奇”“求实”“质疑”“对科学知识的态度”“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对科学事业的态度”“对科学学习目的的态度”“对科学学习价值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方式的态度”;二阶因子命名为“科学的态度”“对科学本体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的态度”。第二,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根据构建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以及对国外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比较研究,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测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实际情况,开发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通过试测分析,确定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是由33个项目组成的五点李克特量表。通过考查项目区分度、Cronbacha系数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通过理论构想、实践调查和专家评估等环节,保证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考查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第三,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通过比较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性别、年级和学校差异,证明该工具的适用性较好。该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生科学态度评估,对我国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具有独特的适用价值。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建议: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视学生科学态度发展的关键期,给予积极正向引导;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多个维度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缩小校际差异,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望开发出一个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帮助科学教育研究者和科学教师诊断初中生科学态度现状和问题,为科学态度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开展初中科学教育工作。
滕曼曼[10](2018)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毕业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高校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观测点。然而,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差异显着,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困惑性,而这不利于探究大学本科毕业率所反映的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放眼全球,大学本科毕业率表现出三点特征:国别差异、院校差异和个体差异。例如,美国与法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率(学制内)不到40%,英国与日本(学制内)则达到80%,而这些国家同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国家内部,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生个体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上同样存在差异。与世界经验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状呈现整体偏高(98%的平均值超过任何一个OECD成员国)且院校间差异不大(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率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高的现状遭到多方质疑,为了追溯根本问题所在,首先需要揭示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探究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直面问题解决之道。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质上,大学本科毕业率,即学生群体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满足程度。因此,客观地说,大学本科毕业率和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并可能引发矛盾。所谓“一元”,指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率仅意味着学生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程度,评价者仅为大学;“多元”指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期望,评价者为多元利益主体。“一元”与“多元”关系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大学评定“合格”的毕业生未必为其他利益主体所认可,由此可能会出现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但高等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反之亦然。因此,不能简单线性地使用大学本科毕业率的高低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严守大学学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首要的一项;由此来看,以上两个条件是密切相关,首尾相合的。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求以复杂性和多元性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院校影响理论”,从大学的外部系统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在“大学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外部力量对高等教育提出自身价值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大学。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仍然支配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简单划一的刚性评价制度和绩效性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就业市场上对“学历本位”的推崇仍然牵制着高校的办学行为,体现为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双证”的要求;我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强有力的“浸润着”大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呈现为社会对大学生不毕业的无法接受。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学不得不追求高的本科毕业率,甚至于采取了一些明知是错和自损质量的措施,例如“清考”制度。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过程,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可预见的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未来仍将保持高走位趋势。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一元与多元”的逻辑关系下,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多元影响因素,表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大学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严格性不足”或“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未达到大学的学业要求或者人才培养目标而毕业,造成毕业率的“虚高”,违背了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一元”本质;而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则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性”的多元需求,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应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和“问题本质”,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学坚守学术标准并不畏艰难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基于质量视角,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协调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达到互融共生。
二、用统计方法讨论大学一年级课程成绩对后继课程成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统计方法讨论大学一年级课程成绩对后继课程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作为经济产业的数字游戏 |
1.1.2 作为文化形态的数字游戏 |
1.1.3 作为社交新媒介的数字游戏 |
1.1.4 我国对数字游戏产业的扶持与引导 |
1.1.5 数字游戏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关于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 |
2.1.3 关于游戏素养的研究综述 |
2.1.4 研究现状及趋势剖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游戏成瘾与素养教育的传播学理论溯源 |
2.2.2 游戏素养理论模型的建构 |
第三章 我国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情况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目标与研究假设 |
3.1.2 问卷结构与题目编制 |
3.1.3 专家调查 |
3.2 问卷试测与修改 |
3.2.1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
3.2.2 问卷试测与质量分析 |
3.2.3 问卷修改 |
3.3 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
3.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2 数据的预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3.3.3 差异检验与相关分析 |
3.4 调查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我国青少年游戏素养教育现状访谈 |
4.1 访谈资料的收集 |
4.1.1 访谈对象的确立 |
4.1.2 访谈提纲的确立 |
4.1.3 访谈的实施 |
4.2 访谈资料的分析 |
4.2.1 家庭、学校、社会对游戏素养教育的不同认知 |
4.2.2 家庭、学校、社会对游戏素养教育的不同态度 |
4.2.3 家庭、学校、社会在游戏素养教育中的具体行动 |
4.2.4 家庭、学校、社会在游戏素养教育中的面临困难 |
4.3 访谈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改进策略 |
5.1 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
5.1.1 转变不良教育心态,满足孩子合理娱乐需求 |
5.1.2 提升家长自身游戏素养,当好游戏把关人 |
5.1.3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 |
5.1.4 为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丰富生活议题 |
5.2 学校教育的改进策略 |
5.2.1 合理开设必要课程,探索多元教育路径 |
5.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联动教育模式 |
5.2.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校园法制教育 |
5.3 社会教育的改进策略 |
5.3.1 公正报道,倡导娱乐有度的价值观 |
5.3.2 立法督促,实施公众游戏素养提升工程 |
5.3.3 创新模式,推动游戏成为教育的助力 |
5.3.4 整合资源,创建协同联动的防成瘾体系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的总体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问卷初测版》 |
附录2 :《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问卷正式版》 |
附录3 :《青少年游戏素养教育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适宜性游戏理论对我国6-7岁儿童(幼小衔接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
1.1.2 实现3-5岁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完整性,满足幼小衔接的现实需求 |
1.1.3 满足6-7岁儿童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4 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需 |
1.2 研究问题 |
1.2.1 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体系转换与路径选择 |
1.2.2 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
1.2.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实践成效验证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体育课程 |
1.4.2 幼小衔接 |
1.4.3 课程体系 |
1.4.4 适宜性游戏 |
1.4.5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8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小学体育课程相关研究 |
2.1.1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与发展观研究 |
2.1.2 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研究 |
2.1.3 小学体育课程研发研究 |
2.1.4 小学体育游戏与足球游戏研究 |
2.1.5 小结 |
2.2 儿童群体特征相关研究 |
2.2.1 儿童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
2.2.2 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研究 |
2.2.3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规律研究 |
2.2.4 儿童认知过程研究 |
2.2.5 儿童行为构建研究 |
2.2.6 儿童人格形成及发展研究 |
2.2.7 儿童智力、潜能开发研究 |
2.2.8 儿童少年体育兴趣培养研究 |
2.2.9 儿童性格形成及培养理论 |
2.2.10 小学6-7岁儿童足球课程需求研究 |
2.2.11 小结 |
2.3 儿童足球运动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儿童足球教学相关研究 |
2.3.2 儿童足球课程相关研究 |
2.3.3 儿童足球竞赛相关研究 |
2.3.4 小结 |
2.4 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与适宜性课程研究 |
2.4.1 DAP理论思想起源、理论背景、核心主张 |
2.4.2 DAP理论的课程观、教师观研究 |
2.4.3 DAP理论对我国体育课程创编实施的启示 |
2.4.4 小结 |
2.5 研究评述 |
2.5.1 研究的主要观点 |
2.5.2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3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发展趋势 |
2.5.4 创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我国 6-7 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现状及中外对比分析 |
3.1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分析 |
3.1.1 课程要素调研分析 |
3.1.2 课程调研方案设计 |
3.1.3 课程调研结果与分析 |
3.1.4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特征 |
3.2 小学足球课程模式的分析框架 |
3.2.1 “课程模式”概念分析 |
3.2.2 比较教育理论模型分析 |
3.2.3 足球课程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 |
3.3 国外学校足球课程模式现状 |
3.3.1 日本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
3.3.2 德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
3.3.3 英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
3.3.4 中外6-7岁儿童足球课程模式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
4.1 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
4.1.1 系统论:哲学基础 |
4.1.2 课程论:课程设计模式基础 |
4.1.3 适宜性游戏理论:课程理念基础 |
4.1.4 儿童足球教学理论:教学论基础 |
4.1.5 校园体育游戏创编理论:方法论基础 |
4.2 课程设计的原则 |
4.2.1 特异性 |
4.2.2 系统性 |
4.3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
4.3.1 促进儿童足球全面发展 |
4.3.2 实现课程幼小衔接 |
4.3.3 促进功能不断优化 |
4.4 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与模式 |
4.4.1 设计思路 |
4.4.2 设计模式 |
4.5 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4.5.1 课程体系的要素分析 |
4.5.2 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
4.5.3 课程体系的功能规划 |
第五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 |
5.1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指导思想 |
5.1.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
5.1.2 “适宜性游戏”理念 |
5.1.3 “全面教育发展”理念 |
5.1.4 “融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
5.1.5 发展适宜性课程理念 |
5.2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 |
5.2.1 基本课程目标 |
5.2.2 全面教育发展课程目标 |
5.2.3 各阶段课程目标 |
5.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结构 |
5.3.1 数量结构 |
5.3.2 内容结构 |
5.3.3 组织结构 |
5.3.4 课程长期发展结构 |
5.4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内容创编 |
5.4.1 基本规律 |
5.4.2 逻辑演变 |
5.4.3 游戏分类与内容体系搭建 |
5.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与课程大纲创编 |
5.5.1 课程创编的设计与调查 |
5.5.2 游戏分类 |
5.5.3 创编与组织实施 |
5.5.4 新创编游戏的评估与甄选 |
5.5.5 课程大纲创编 |
第六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 |
6.1 课程实施的目标 |
6.1.1 课程实施过程体系目标 |
6.1.2 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目标 |
6.2 课程实施的原则 |
6.2.1 游戏规则合理性原则 |
6.2.2 趣味与安全性原则 |
6.2.3 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原则 |
6.2.4 分组分队原则 |
6.2.5 练习变形应用原则 |
6.3 课程实施的阶段划分 |
6.3.1 课前设计准备 |
6.3.2 课程实施阶段 |
6.3.3 课程评价调整阶段 |
6.4 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
6.4.1 实施过程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
6.4.2 实施保障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
6.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教学方法 |
6.5.1 体育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6.5.2 适宜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
6.6 课程实施的步骤 |
6.6.1 微观实施过程步骤 |
6.6.2 宏观实施保障步骤 |
第七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 |
7.1 适宜性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
7.1.1 构建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
7.1.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
7.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7.2.1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
7.2.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
第八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与论证 |
8.1 课程实施方法 |
8.1.1 试点课程基本安排 |
8.1.2 试点课程评价方法 |
8.1.3 试点课程评价模式 |
8.2 课程实施效果实验论证 |
8.2.1 实验方案 |
8.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8.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3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评价结果 |
8.3.1 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
8.3.2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
8.3.3 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
8.4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效益分析 |
8.4.1 “课程体系”指标评估效益 |
8.4.2 “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效益 |
8.4.3 适宜性课程理论理念贯彻执行效益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高考成绩对物理学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以某地方高师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流程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流程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信度与效度 |
1.5.2 学业成绩 |
1.5.3 教育评估 |
第2章 理论依据 |
2.1 相关分析 |
2.1.1 相关 |
2.1.2 相关系数 |
2.2 决定系数 |
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章 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1.1 年级的选择 |
3.1.2 学生和课程成绩的选择 |
3.1.3 数据处理程序 |
3.2 2015级物理师范生的数据分析 |
3.2.1 高考总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系数分析 |
3.2.2 高考各单科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系数分析 |
3.3 2016级物理学师范生的数据分析 |
3.3.1 高考总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系数分析 |
3.3.2 高考单科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系数分析 |
3.4 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程度的比较分析 |
3.4.1 高考总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程度的比较分析 |
3.4.2 高考单科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相关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的线性回归分析 |
4.1 样本、课程的选择 |
4.2 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的线性回归分析 |
4.2.1 高考成绩与专业必修课成绩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2.2 高考成绩与公共必修课成绩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高考成绩对物理学师范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5.1 高考成绩对物理学师范生学业成绩影响的数据分析结果 |
5.1.1 相关性分析结果 |
5.1.2 线性回归性分析结果 |
5.2 高考成绩对物理学师范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原因分析 |
5.2.1 问卷调查 |
5.2.2 访谈调查 |
第6章 基于高考成绩对大学学业成绩影响的物理学师范教育对策 |
6.1 高校招生的对策 |
6.2 物理学(师范)专业教育的对策 |
6.3 物理学师范生学习的对策 |
第7章 问题与展望 |
7.1 问题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5)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 ——以X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
1.2.2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研究 |
1.2.3 学生满意度的研究 |
1.2.4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民族高校 |
2.1.2 民族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
2.1.3 学生满意度 |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样本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调查样本 |
3.2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3.2.1 问卷信度检验 |
3.2.2 问卷效度检验 |
3.3 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 |
第4章 X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X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整体情况 |
4.2 X民族大学中本科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各维度情况 |
4.2.1 教学内容 |
4.2.2 教学形式 |
4.2.3 教学资源 |
4.2.4 教学管理 |
4.2.5 教学效果 |
4.3 人口学变量对学生满意度影响的分析 |
4.3.1 学生的性别对民族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学生满意度影响 |
4.3.2 学生的年级对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影响 |
4.3.3 学生的专业对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影响 |
4.3.4 学生是否参加科研对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影响 |
4.3.5 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影响 |
4.4 调查结果及其讨论 |
第5章 民族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5.1 民族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1 课程设置不合理,优质课程缺乏 |
5.1.2 教学形式存在问题,实践教学不足 |
5.1.3 教学资源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5.1.4 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问题 |
5.1.5 教学未达到预期效果,质量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加强 |
5.2 提高民族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
5.2.1 完善课程设置,增加优质课程 |
5.2.2 完善实践教学形式,更新教学理念 |
5.2.3 完善教学资源基础设施 |
5.2.4 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
5.2.5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
附录二 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相关衡量指标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衡量指标 |
第二章 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大学生学业成就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渊源 |
二、大学生学业成就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二、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家庭影响因素 |
三、大学生学业成就的个人影响因素 |
四、大学生学业成就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总结与拓展方向 |
一、本科生学业成就研究的成果贡献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章 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
一、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
二、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评析 |
三、布尔迪厄社会文化资本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 |
一、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的核心观点 |
二、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评析 |
三、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三节 期望理论 |
一、期望理论的核心观点 |
二、期望理论评析 |
三、期望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四节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核心观点 |
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评析 |
三、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一、分析框架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内容 |
二、样本高校和样本本科生特征 |
三、访谈设计 |
四、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 |
第四节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
一、多元线性回归 |
二、包含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 |
三、分位回归 |
第五章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
一、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调查分析 |
二、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特点访谈分析 |
三、对城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的讨论 |
第二节 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
一、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调查分析 |
二、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特点访谈分析 |
三、对不同性别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的讨论 |
第三节 不同个性特征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
一、不同期望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
二、不同职业兴趣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
第四节 不同家庭背景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
一、本科生家庭经济背景与学业成就的分析 |
二、本科生家庭文化背景与学业成就的分析 |
三、本科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 |
四、本科生学业成就特点访谈分析 |
五、对不同家庭背景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的讨论 |
第五节 不同专业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分层分析 |
一、第一个模型:带有随机效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二、第二个模型:以均值为结果的回归分析 |
三、第三个模型:随机系数分析 |
四、第四个模型:以截距和斜率作为结果的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讨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关于研究结论的讨论 |
第三节 提升本科生学业成就的对策与建议 |
一、本科生:合理设定期望目标,致力提升学业成就 |
二、家长:正视家庭文化资本差异,积极督促子女发展学业 |
三、地方高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
四、政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平衡城乡教育差异 |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与相关文献评述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问卷编制与初步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 |
(一) 问卷设计的理论分析 |
(二) 研究假设 |
(三) 问卷编制 |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 信度分析 |
(二) 效度分析 |
三、问卷的实施与样本情况 |
(一) 样本的选取 |
(二) 问卷的发放 |
(三) 问卷的回收 |
第三章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调查结果 |
一、学习投入度整体描述性分析 |
二、学习行为投入、学习方式及生师互动分析 |
(一) 学习行为投入 |
(二) 学习方式 |
(三) 生师互动 |
三、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分析 |
(一) 学习收获 |
(二) 在校满意度分析 |
(三) 学习投入度、学习收获自评和在校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个人背景的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分析 |
一、性别对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一) 性别对整体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二) 性别对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的影响 |
(三) 显着原因分析 |
二、年级对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一) 年级对整体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二) 年级对学习投入三个人维度的影响 |
(三) 显着原因分析 |
三、学习成绩对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一) 学习成绩对整体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二) 学习成绩对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的影响 |
(三) 显着原因分析 |
四、学科类别对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一) 学科类别对整体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二) 学科类别对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的影响 |
五、生源地对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一) 生源地对整体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二) 生源地对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的影响 |
六、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一)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整体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二)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的影响 |
第五章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一、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
(一) 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度偏低及其归因分析 |
(二) 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归因分析 |
(三) 师生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及其归因分析 |
二、提高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对策研究 |
(一) 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制度保障 |
(二) 明确职业规划,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
(三) 加强教师管理制度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一) 总体学习投入度处于中上的水平 |
(二) 学习收获及在校满意度较高 |
(三) 个人背景因素在学习投入度上的影响存在差异 |
(四) 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程度呈正相关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三) 展望未来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大学生学习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
2.有关整合的研究应以学生为主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 |
2.1.1 学习的概念 |
2.1.2 学习形式与特点 |
2.1.3 学习形式与学业成绩 |
2.2 有关“整合”的相关研究 |
2.2.1 整合的性质 |
2.2.2 不同领域下的整合概念界定 |
2.2.3 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 |
2.2.4 整合性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元认知的相关研究 |
2.3.1 元认知的起源及定义 |
2.3.2 元认知的结构 |
2.4 学业情绪 |
2.4.1 学业情绪的概念 |
2.4.2 学业情绪的测量 |
2.4.3 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3.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1.1 重教学研究,轻学习研究 |
3.1.2 缺乏相应的测量工具 |
3.1.3 不同学习形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确认 |
3.2 概念界定 |
3.2.1 整合性学习与渐进性学习的概念 |
3.2.2 整合性学习与渐进性学习的特点 |
3.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意义 |
3.4 整体研究设计 |
3.4.1 研究内容 |
3.4.2 研究假设 |
3.4.3 研究框架 |
第四章 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结构的探索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程序 |
4.3 研究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问卷的编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统计方法 |
5.4 研究过程及结果 |
5.4.1 问卷维度的确立与设计 |
5.4.2 项目选编与评估 |
5.4.3 问卷预测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
5.4.4 问卷正式施测与信效度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工具 |
6.3.3 统计方法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 研究结果 |
6.4.1 描述统计 |
6.4.2 差异分析 |
6.4.3 相关分析 |
6.4.4 回归分析 |
6.4.5 中介效应分析 |
6.5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整合性-渐进性学习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 |
7.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7.1.1 研究目的 |
7.1.2 研究假设 |
7.2 研究方法 |
7.2.1 被试 |
7.2.2 实验设计 |
7.2.3 实验仪器与参数 |
7.2.4 实验材料 |
7.2.5 实验程序 |
7.2.6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测验结果 |
7.3.2 眼动结果 |
7.4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总讨论 |
8.1 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的结构与测量 |
8.1.1 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的结构 |
8.1.2 整合-渐进性学习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
8.2 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的特点 |
8.3 整合-渐进性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及机制 |
8.3.1 整合-渐进性学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机制 |
8.3.2 整合-渐进性学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
8.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趋势分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态度 |
(二)科学态度 |
二、理论基础 |
(一)科学哲学理论 |
(二)科学学习理论 |
(三)教育测量理论 |
(四)结构方程理论 |
第二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
(一)模型的内涵与类型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成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目的 |
(一)凝结理论:整体结构的直观体现 |
(二)细化内涵:要素内部关系的总结 |
(三)引领框架:推动测评工具的开发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原则 |
(一)科学合理原则 |
(二)符合实际原则 |
(三)可测可评原则 |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 |
(一)常用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评价维度 |
(二)科学素养大型测评理论框架 |
(三)初中科学类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 |
五、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形成模型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的表现模型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 |
第三章 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比较研究 |
一、国际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
(一)SAI测评工具分析 |
(二)STAQ测评工具分析 |
(三)TOSRA测评工具分析 |
(四)mATSI测评工具分析 |
(五)ROSE测评工具分析 |
二、国际科学素养评价项目中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
(一)PISA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
(二)PCAP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
三、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
第四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开发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框架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原则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模式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方法 |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的构建 |
二、科学态度量表初稿的编制与第一次试测 |
(一)编制初稿 |
(二)第一次试测 |
(三)问卷修改 |
三、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二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问卷修订 |
四、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三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
(五)问卷修订 |
第五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验证 |
一、目的与对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二、数据与分析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总体情况 |
(二)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三)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四)不同学校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五)科学态度与科学能力的关系研究 |
三、主要结果与培养建议 |
(一)主要结果 |
(二)培养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存在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是数据拟合较好的模型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是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本土化测评工具 |
(四)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总体表现较积极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 |
(五)初中生的科学能力对科学态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
二、研究反思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二)测试样本量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
(三)争取建立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常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初稿 |
附录2: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二稿 |
附录3: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三稿 |
附录4: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四稿 |
附录5: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初稿 |
附录6: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正式稿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10)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理论探究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内涵 |
一、本科和本科教育 |
二、本科毕业 |
三、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质量意蕴 |
一、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的分析框架 |
二、本科毕业率的内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三、本科毕业率的外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关系探究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本质指向一元: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向多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
三、一元与多元——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冲突 |
第三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全球图景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世界图景——以OECD成员国为例 |
一、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及特征 |
二、OECD的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说明 |
三、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毕业率状况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典型国家——以美、法、英、日为例 |
一、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法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英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四、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域下的典型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率特征分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国别差异 |
二、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院校差异 |
三、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个体差异 |
第四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回溯与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演变 |
一、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状研究 |
一、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
二、2015年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三、2015年中国大学不同学科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第三节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历史与现状的反思 |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本科毕业率统计制度 |
二、从发展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演变呈现历史延续性 |
三、从现状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且院校之间呈弱差异性 |
第五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机制探析 |
第一节 政府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行政管理体制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教育政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政府评估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就业市场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民众心理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三节 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学生的课程考核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生的就业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四节 大学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 |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严格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四、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性”与“灵活性”的反思 |
第六章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探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象剖析与趋势研判 |
一、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特征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复杂原因 |
三、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发展的趋势研判 |
第三节 基于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实问题的思考 |
一、回归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 |
二、妥善处理大学组织本质与现实外部社会多元需求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用统计方法讨论大学一年级课程成绩对后继课程成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策略研究[D]. 朱钰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5)
- [3]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段炼.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高考成绩对物理学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以某地方高师院校为例[D]. 谭平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民族高校本科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 ——以X民族大学为例[D]. 张鹂.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地方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就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两所地方高校为例[D]. 洪文建. 厦门大学, 2019(08)
- [7]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D]. 张沛. 云南大学, 2019(03)
- [8]大学生整合-渐进性学习、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 林逢霓.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D]. 魏晓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D]. 滕曼曼.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