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2000年中药材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孙婉萍[1](2021)在《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现执行版的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做描述统计,分析我国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理论筛选出地方标准中的重点差异项,针对重点差异项进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找到规范制定重点差异项标准的方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出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社、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纸质标准或电子影印版材料,查询国内外关于质量标准、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历代本草古籍和中医方书典籍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追本溯源地梳理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临床应用项目的历史应用脉络,客观科学的判断中药本身的准确内涵。2.运用描述统计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布状态、总体差异、标准特征等情况,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中药饮片标准的基本情况。利用“赋值法”将文字内容拆分归类并量化为数值,再计算离散系数,进行差异分析来比较中药饮片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的各个标准项目的差异情况,找到重点差异项。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双维度的来比较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次序性的判断在众多标准内容项中更具明显差异的内容。结果1.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品种3500余种,各地区的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修订的时间、原则、方法等各有不同,没有统一要求;各个地方标准之间的收载情况相比较,重复率在40%以上,中药饮片标准处于“管理多级,地标多杂,重复收载,标准各异”的现实情况。2.通过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重复收载率较高的三个品种芜荑、银耳、甜瓜蒂的各个体例项目的离散系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确定[归经]、[性味]是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存在的重点差异项。3.对医学标准项[归经]、[性味]的规范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中药药性理论、方剂学、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脏腑经络中医理论的综合论证,以确定中药的[主治]为关键,再对[功能]、[性味]进行推导,最后确定[归经],即确定规范制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技术路径。结论1.“性味归经”属于中药饮片医学标准项的主要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药最为重要的学术特征和核心性能。性味归经差异大,就意味着各地方对中药饮片的本质存在较大争议。2.确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规范方法步骤为:(1)通过历代主流本草、代表方剂,确定“主治”,经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应主要参考《中华本草》和《普济方》,将本草内容与方剂应用结果相结合进行考究,确定[主治]。(2)运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中医理论结合已确定的[主治],进行高度概括并提炼出中药[功能]项。(3)通过中药已确定的功能主治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效—性”关系,推导出中药的[性味]项。(4)根据已确定的[主治]和脏腑经络理论,进行“实践+理论”的综合归纳,确定中药的[归经]项。
吴冲[2](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张丽斯[3](2020)在《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平中药材市场位于广州西关地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散地型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清平市场现今的市场规模和地位由西关地区悠久的商业活动、成行成市的中药材行业发展而来,具有较明确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随着旧城更新工作对历史脉络愈加重视,政策影响下市中心批发业态的外迁,以及人们对市场空间更高的公共性需求,清平市场将进入下一个转型阶段。本文通过历史梳理、现状调研,分析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动因和空间特征,从市场与城市、市场与街区、市场建筑自身出发探讨改造措施,使其适应新时期旧城更新需求,为其他专业市场的改造提供借鉴。研究过程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阐述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分类,明确清平市场的类型划分,确定研究范围。第二章引入分析方法,对已有的市场建筑研究、理论进行综述。类型形态学是一种从时间维度阅读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方法,在国外已有较多讨论,对我国研究城市形态有着重要借鉴作用。利用类型形态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市场的演变进行解读。第三章以时间为脉络,系统梳理清平市场发展的各阶段,总结其阶段特征和形成动因,提出市场发展所面临挑战和机遇。第四章着重清平市场物质空间的分析。提炼出各时期中的形态分布特点、典型街道类型和建筑类型,分析各类型的空间特点及优劣。分析其现存物质空间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潜力,为市场改造策略制定提供切入点。第五章为案例借鉴。从城市、社区、建筑三个尺度,分析已有的市场改造的案例,探讨市场如何回应城市需求、处理与社区的关系,并通过形态设计、功能调整等措施视线自我更新,为清平市场的改造提供思路和借鉴。第六章为改造策略研究。以清平市场二期项目为例,明确清平市场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改造潜力,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探讨市场如何回应旧城区历史保护要求,在保持商业活力的同时,为城市创造公共空间,形成新一代清平与城市的对话。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提出不足之处。
张学玲[4](2020)在《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的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关于医药行业的政策密集出台,在医改政策的调控下,产业结构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全产业链布局、多产品并举成为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在理论及实务界,全产业链模式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并没有达成共识。云南白药作为中医药行业的标杆企业,较早地实现全产业链模式。基于对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现状及绩效的研究,以期为其他医药企业在商业模式的选择和运作上提供一些借鉴价值,也对推进当下中国医改政策落地有所裨益。本文对全产业链模式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在阐明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首先,对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实施的动因及整合路径进行剖析,整体呈现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的现状;其次,结合理论基础对全产业链模式如何影响云南白药的绩效进行剖析,得出全产业链模式运作影响云南白药绩效的内在机理,也为后续绩效的分析提供思考方向;最后,以云南白药构建全产业链模式的清晰时间段为间隔,基于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利用比较分析法,以动态发展的角度全面探究全产业链模式运作对云南白药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基于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案例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和主要观点:云南白药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形成多元化产品集群,提升了抗风险能力以及实现顾客价值创新;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外部市场交易“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并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及实现多方面占领市场;在全产业链模式下,通过价值链优化整合有效发挥经营、管理及财务上协同效应,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正向效果,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通过本案例研究表明,全产业链模式运作对云南白药绩效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其全产业链布局及整合、品牌延伸、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做法均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高宏[5](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武凤阳[6](2019)在《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减贫成果显着,但仍面临着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贵州的贫困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扶贫”的新阶段,脱贫内涵的转变、扶贫资金效果的减弱、顽固型贫困的存在等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从贫困地区内生发展的视角为其赋能、帮助其具备“造血能力”,产业发展则是使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式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贵州省目前的贫困状况和产业发展状况着手,总结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而进一步分析贵州省三次产业及细分行业的减贫效应,发现不同产业在促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中贡献程度不一致,且差别较大。本文认为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良好的产业发展来实现,创新地提出以改善贫困状况为目标的产业选择理论,认为与要素禀赋相适配、市场需求大、具有较好的产业带动作用且一定程度上能够促农增收的产业部门在减贫上具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协同学、投入产出等理论,提出了测算产业与要素适配、市场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产业关联带动、产业促农增收的方法,利用组合指数模型和DEA模型构建的二维优选模型作为产业选择测评方法,同时辅以定性分析方法确定产业选择结果,补充了关于减贫及产业选择的理论成果。运用本文研究的产业选择方法,为贵州省选出以改善贫困状况为目标,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农林牧渔业;食品、酒、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旅游业;中药产业。在充分分析产业选择结果的基础上,测算所选重点部门的投资溢出效应和就业溢出效应,以观测这些产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和改善贫困状况过程中的贡献程度。最后,为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莞[7](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侯超群[8](2019)在《边境文化视角下桂越边境药材贸易发展研究 ——以宁明县爱店口岸为例》文中认为自近代以来,药材贸易逐渐成为中越边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药”在越南人的心目中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威望。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药材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宁明县爱店口岸是桂越乃至中越边境地区主要的药材集散地,是实现桂越边境药材贸易的主要通道。宁明县作为桂越边境县,两国边民有着共同或者相似的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促进了两国边民不曾间断的交流与往来并形成了特定的边境文化。随着国家沿边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等为宁明县边境药材贸易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和战略优势。本文基于边境文化的视角对桂越边境药材贸易发展进行研究,探讨边境文化如何助推宁明边境药材贸易进一步发展。文章分以下几章来分析该问题:第一章,解读边境文化的概念以及对其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涵容性特征的分析。第二章,对爱店口岸、宁明边境贸易、宁明边境药材贸易、桂越边境药材贸易的整体概况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重点论述宁明边境药材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提出在边境文化视角下宁明边境药材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文章结语主要对边境文化在边境口岸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对桂越边境药材贸易发展做进一步的展望。
李昕升[9](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侯长红[10](2013)在《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研究 ——以杜仲生产为例》文中指出中药材产业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最具中国独特优势、最具(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的产业。木本药材是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2010年中国木本药材产量达到117.43万吨。2011年中国药材播种面积达到137万公顷。以木本药材杜仲为例世界杜仲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2010年中国杜仲产量为23.46万吨杜仲药材出口数量为2315吨。木本药材杜仲以国内中药材市场为主并开始转向规范化栽培阶段。根据本次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意愿调查结果显示约17.23%的林农表示具有木本药材杜仲的供给意愿。由于木本药材(包括木本药材杜仲)的经济价值、自然属性、和市场需求的原因导致野生木本药材资源濒临枯竭。目前中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超过50%的林地面积掌握在8700万林农手中林地做为林农的重要经济资源寻求经济效益较高的林业投资项目成为林农当前的首要问题。木本药材从野生转为家种在其生态位幅度内对于林地资源的立地条件要求并不严格适合荒山荒地绿化造林利国利民;木本药材经济价值高利于山区林农致富发家;木本药材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是保证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济世本草。为了更充分的发挥中国林地资源禀赋充裕优势在当前背景下有必要系统地研究林农与木本药材供给的关系以探求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由此确定本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从木本药材供给者---林农的微观层面入手在深入研究木本药材的种植历史、木本药材产业的发展阶段、木本药材产业政策变迁、木本药材生长习性与地域分布、种植与生产现状、生产栽植技术及推广现状、国际与国内市场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寻找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林农木本药材供给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线性规划法进行不同约束条件下木本药材供给潜力的模拟理论分析结合实证分析为木本药材产业政策与木本药材生产提供指导性建议。为了实现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法寻求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理论依据并在充分研究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以杜仲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学科的市场经济理论分析方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随机抽样法、线性规划法作为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且运用了经济评价方法中的净现值法。根据本研究的具体需要构建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意愿模型并定义相关变量;木本药材---杜仲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构建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模型并定义相关变量。本研究内容包括:利用文献综述法深入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的4个阶段中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变迁、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为研究林农木本药材供给宏观描述产业背景寻求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提出林农理性经济人假设确立林农利润最大化目标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章本章主要构建林农木本药材供给理论分析与模型在充分分析林农供给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林农杜仲供给意愿模型、杜仲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函数模型、以及林农杜仲药材供给决策模型。第五章运用利用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设计、论证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抽样法与随机抽样法在福建省内寻找样本实地问卷调查收集林农供给意愿与影响其供给意愿的因素、收集杜仲种植地块关于林农单位面积投入与产出实际数据通过Excel软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样本林农的基本特征;同时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法研究林农杜仲供给意愿的关键变量的显着程度运用净现值法对比分析杉木与杜仲单位面积的利润净现值。第六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检验杜仲生产函数模型;第七章运用线性规划法求解杜仲最优投入与产出关系并模拟不同约束条件下木本药材杜仲的供给潜力。第八章根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有利于提高林农供给意愿及利于中国木本药材产业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由于木本药材(以杜仲为例)药用价值和相应的原木及其它林副产品的价值比较高林农经营木本药材的经济效益高(与经营杉木相比较)但是供给意愿低。影响木本药材(以杜仲为例)的主要变量包括林农的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土地规模、政策性补贴;由其是林农的中药材背景变量和林农对木本药材(以杜仲为例)了解程度变量对林农木本药材(以杜仲为例)供给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利用木本药材杜仲生产函数分析得出劳动投入变量、种植密度变量对于单位面积木本药材杜仲的产量具有较为显着的影响肥料变量对于单位面积木本药材杜仲的产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仍需要进一步深入跟踪研究。(3)通过不同约束条件的情景模拟得出中国木本药材杜仲主要产区与次要产区(包括福建省在内)木本药材供给的潜力巨大。木本药材杜仲药材的价格变化影响当其价格下降至4.95元/kg时林农将会停止供给。另外生产要素价格与贴现率水平的变化对木本药材供给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中国木本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提高林农对木本药材的认知水平增加科学知识普及的力度定期开设木本药材种植技术推广的培训班。(2)完善木本药材造林扶持政策。针对政策性补贴对于增加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及其对林农经营林地资源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政策性林业补贴的正能量。(3)完善木本药材产业链建设遵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目标要求建立木本药材产业链平台推动木本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4)制定木本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的目标。
二、展望2000年中药材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2000年中药材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中药饮片 |
1.4.2 药品标准 |
1.4.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
1.4.4 国家药品标准 |
1.4.5 地方药品标准 |
2 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理论 |
2.1.1 中药学理论 |
2.1.2 中医学理论 |
2.1.3 中药炮制理论 |
2.1.4 药品监管科学理论 |
2.1.5 统计学理论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 年主席令 13 届第 31 号) |
2.2.2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 2018 年第 16 号) |
2.2.3 《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2 号) |
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9]15号) |
2.2.5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1987 年原卫生部) |
2.3 本草学概述 |
2.3.1 本草、本草学、本草考证的内涵 |
2.3.2 本草学的研究内容 |
3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研究 |
3.1 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概述 |
3.1.1 《中国药典》的历史沿革 |
3.1.2 《中国药典》(2020 版)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及内容情况 |
3.1.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内容及收载情况 |
3.2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 |
3.2.1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颁布时间及修订情况 |
3.2.2 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执行情况 |
3.2.3 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
3.3 小结 |
4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分析 |
4.1 地方标准体例情况 |
4.1.1 地方标准之间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1.2 地方标准与《中国药典》(2020 版)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2 以三种中药饮片标准为例的差异化分析 |
4.2.1 离散度分析法 |
4.2.2 定性资料量化方法与赋分规则 |
4.2.3 芜荑的差异化分析 |
4.2.4 银耳的差异化分析 |
4.2.5 甜瓜蒂的差异化分析 |
4.2.6 分析结果 |
4.3 小结 |
5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的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
5.1 医学标准项确定的方法研究 |
5.1.1 确定[主治]项与[功能]项 |
5.1.2 依据中医药理论确定[性味与归经]项 |
5.2 以“芜荑”为例,确定医学标准项 |
5.2.1 芜荑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项的比较 |
5.2.2 芜荑“主治”的确定 |
5.2.3 芜荑“功能”的确定 |
5.2.4 芜荑“性味”的确定 |
5.2.5 芜荑“归经”的确定 |
5.2.6 芜荑的医学标准项的制定结果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
1.1.3 社会空间 |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
4.1.2 数据获取 |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
7.1.1 保护还是发展 |
7.1.2 谁的乡村 |
7.1.3 谁的遗址 |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3)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建筑的转变 |
1.1.2 类型形态学的引入及作用 |
1.1.3 选取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原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1.3.1 专业市场 |
1.3.2 形态演变 |
1.4 专业市场发展沿革、分类及特点 |
1.4.1 专业市场发展沿革 |
1.4.2 专业市场分类及特点 |
1.5 研究对象、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市场建筑研究综述 |
2.1.1 清平中药材市场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市场建筑相关研究 |
2.1.3 国外市场建筑相关研究 |
2.2 类型形态学研究概述 |
2.2.1 国外类型形态学理论缘起及特点 |
2.2.2 国内类型形态学引入 |
2.2.3 类型形态学理论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平中药材市场发展历史 |
3.1 市场前身:形态成型期 |
3.1.1 明清以前 |
3.1.2 明清时期(1368-1912) |
3.1.3 民国至建国初期(1913-1977) |
3.2 清平1.0:清平农副产品市场(1978-2000) |
3.2.1 自发形成与政策推动 |
3.2.2 与需求相适应的丰富业态 |
3.3 清平2.0:清平中药材市场(2000-2019) |
3.3.1 管理模式转变 |
3.3.2 规划中的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 |
4.1 区位演变 |
4.1.1 演变特点 |
4.1.2 形成动因 |
4.2 街道形态 |
4.2.1 清平市场街道分布 |
4.2.2 清平市场街道平面演变特点 |
4.2.3 近代以来医药街形态类型 |
4.2.4 街道剖面尺度 |
4.2.5 小结:街道的主角 |
4.3 建筑类型 |
4.3.1 类型一:组成市场街的建筑单元 |
4.3.2 类型二:街市空间 |
4.3.3 类型三:多层综合体建筑 |
4.3.4 类型四:高层综合体建筑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市场的改造策略 |
5.1 规划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
5.1.1 构建市场网络的城市策略 |
5.1.2 将市场打造成城市名片 |
5.2 社区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
5.2.1 容纳社区活动 |
5.2.2 营造街道公共空间 |
5.2.3 织补街区肌理 |
5.3 建筑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
5.3.1 形态升级:大屋顶策略 |
5.3.2 功能升级:复合化 |
5.3.3 历史价值的挖掘和再策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平3.0:清平市场二期改造策略研究 |
6.1 现状问题梳理及改造策略框架 |
6.1.1 现状梳理 |
6.1.2 改造策略框架 |
6.2 宏观策略 |
6.2.1 基于旧城保护的开发强度数值制定 |
6.2.2 区域发展定位 |
6.2.3 区域内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
6.2.4 构建慢行街区 |
6.3 中观策略 |
6.3.1 渐进式更新:分区分时序建设 |
6.3.2 区域统筹:优化市场与交通的相互关系 |
6.3.3 文化提升:打造多功能文化社区 |
6.4 微观策略 |
6.4.1 首层营造城市广场空间 |
6.4.2 屋顶空间利用 |
6.4.3 建筑立面回应旧城区风貌 |
6.4.4 单体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全产业链的内涵 |
1.2.2 全产业链模式实施的动因 |
1.2.3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效果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全产业链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价值链理论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全产业链模式理论分析 |
第3章 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现状 |
3.1 云南白药概况 |
3.2 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实施的动因 |
3.2.1 政府政策因素 |
3.2.2 行业发展因素 |
3.2.3 企业内部因素 |
3.3 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整合路径分析 |
3.3.1 纵向整合路径分析 |
3.3.2 横向整合路径分析 |
3.3.3 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结构图 |
第4章 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绩效的机理分析 |
4.1 产业链纵向延伸寻求利润增长 |
4.1.1 交易内部化节约成本 |
4.1.2 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 |
4.2 产业链横向延伸创新顾客价值 |
4.2.1 逐渐完善产品及服务 |
4.2.2 创新服务方式和途径 |
4.3 价值链优化整合获得竞争优势 |
4.3.1 择取优质资产 |
4.3.2 强化整合促协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的绩效分析 |
5.1 财务效应分析 |
5.1.1 全产业链布局助力长期成长 |
5.1.2 周转优于行业经营效率可观 |
5.1.3 深化战略布局提升偿债能力 |
5.1.4 经营状况改善呈现盈利优势 |
5.2 基于EVA指标的综合绩效分析 |
5.2.1 EVA指标计算方法 |
5.2.2 样本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
5.3 非财务效应分析 |
5.3.1 客户层面 |
5.3.2 内部流程层面 |
5.3.3 学习与成长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案例启示 |
6.2.1 掌控原料确立全产业链源头优势 |
6.2.2 构建全产业链模式下的核心竞争力 |
6.2.3 完善相关多元产品群实现利润增厚 |
6.2.4 强化品牌效应增益产业经济效益 |
6.2.5 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加强资源整合 |
6.2.6 优化组织结构促进业务板块平衡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贫困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选择的研究 |
1.2.3 关于贵州省贫困问题及产业发展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贵州省贫困及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2.1 贵州省贫困状况分析 |
2.1.1 整体贫困状况 |
2.1.2 省内贫困状况 |
2.1.3 省内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域贫困状况 |
2.1.4 贫困问题的主要特征 |
2.1.5 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 贵州省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产业结构变化 |
2.2.2 第一产业的发展概况 |
2.2.3 第二产业的发展概况 |
2.2.4 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 |
3 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贡献分析 |
3.1 分析改善贫困状况的指标选取及说明 |
3.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
3.3 产业减贫贡献的测度 |
3.3.1 第一产业各行业的减贫贡献 |
3.3.2 第二产业各行业的减贫贡献 |
3.3.3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减贫贡献 |
4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 |
4.1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理论研究 |
4.1.1 产业选择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
4.1.2 产业选择思路 |
4.2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基准 |
4.2.1 产业发展应与要素禀赋适配 |
4.2.2 产业发展应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
4.2.3 产业发展应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
4.2.4 产业发展应具有促农增收作用 |
4.3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方法研究 |
4.3.1 产业选择模型设计 |
4.3.2 产业选择基准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3.3 DEA模型构建 |
4.3.4 其他方法补充分析和选择 |
5 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结果 |
5.1 产业选择基准的测度及综合评价结果 |
5.1.1 要素禀赋适配基准测度结果 |
5.1.2 市场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基准测度结果 |
5.1.3 产业关联带动基准测度结果 |
5.1.4 产业发展促农增收基准测度结果 |
5.1.5 产业综合评价选择结果 |
5.2 DEA模型评测结果 |
5.3 二维优选模型选择结果 |
5.4 定性分析补充选择结果 |
5.4.1 中药产业 |
5.4.2 旅游业 |
6 所选重点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6.1 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
6.1.1 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
6.1.2 投资溢出效应的测度 |
6.2 就业溢出效应分析 |
6.2.1 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
6.2.2 就业溢出效应的测度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8)边境文化视角下桂越边境药材贸易发展研究 ——以宁明县爱店口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多学科研究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边境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边境文化的概念 |
第二节 边境文化的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民族性 |
三、历史性 |
四、涵容性 |
第三节 边境文化的类型 |
一、边境地域文化 |
二、边境特质文化 |
第二章 桂越以及宁明边境药材贸易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桂越边境药材贸易的整体概况 |
一、边境贸易政策 |
二、贸易整体规模 |
第二节 宁明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 |
第三节 爱店边贸口岸的出现与发展 |
一、口岸边贸出现阶段 |
二、口岸边贸快速发展阶段 |
三、口岸边贸重步正轨阶段 |
四、口岸边贸升格阶段 |
第四节 宁明边境药材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五节 爱店边境药材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
一、爱店口岸形成以药材贸易为主的成因 |
二、爱店边境药材贸易政策 |
三、药材来源与流向 |
四、药材贸易交易形式 |
第三章 宁明边境药材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缺乏有竞争力的“桂药”品牌 |
第二节 药材产品高附加值低、利润薄 |
第三节 口岸文化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
第四节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
一、交通建设需继续推进 |
二、金融机构有待完善 |
三、餐饮娱乐设施有待提高 |
四、电商物流需进一步完善 |
第四章 对宁明边境药材贸易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突出边境文化特色,打造“桂药”着名品牌 |
一、引进有影响力的药材企业 |
二、推动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 |
第二节 深度挖掘边境文化,建立完整的药材深加工体系 |
一、建立中药材文化产业园 |
二、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 |
第三节 打造边境口岸文化,吸引人、财、物的流动 |
一、边境口岸历史文化 |
二、边境口岸民族文化 |
三、边境口岸旅游文化 |
第四节 依托跨境民族文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一、在国际交往中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 |
二、在国际交往中加强双边口岸基础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研究 ——以杜仲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林农木本药材供给的概念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农户的分类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木本药材产业科学技术研究综述 |
2.1.2 木本药材产业市场前景的研究综述 |
2.2 林农供给与林农供给行为决策研究综述 |
2.2.1 供给理论与供给弹性理论研究综述 |
2.2.2 农户供给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
2.2.3 农产品供给决策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本药材产业概况 |
3.1 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木本药材种植历史 |
3.1.2 木本药材产业发展阶段 |
3.1.3 木本药材产业政策变迁 |
3.2 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木本药材的生长习性与地域分布 |
3.2.2 木本药材种植与生产现状 |
3.2.3 木本药材产业生产栽植技术及推广现状 |
3.2.4 木本药材国际与国内市场供需现状 |
3.2.5 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目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农木本药材供给理论与模型构建 |
4.1 林农木本药材供给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 |
4.1.2 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 |
4.1.3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分析 |
4.2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意愿模型构建 |
4.2.1 统计分析 |
4.2.2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
4.3 木本药材杜仲单位产量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4.3.1 木本药材杜仲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木本药材杜仲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4.4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模型构建 |
4.4.1 假设 |
4.4.2 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林农杜仲供给意愿实证分析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1.1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
5.1.1.2 调查问卷内容构成 |
5.1.1.3 问卷调查实践时间 |
5.1.2 样本数据收集 |
5.1.2.1 调查样本地选择 |
5.1.2.2 调查样本地简介 |
5.1.2.3 调查步骤与调查方法 |
5.1.3 调查数据整理 |
5.1.3.1 数据的取得和整理 |
5.1.3.2 样本林农基本情况 |
5.1.3.3 样本林农经营杜仲基本情况 |
5.1.4 实证分析逻辑 |
5.1.5 林农木杜仲供给意愿研究方法 |
5.1.5.1 数据 |
5.1.5.2 统计分析 |
5.1.5.3 模型与变量定义 |
5.1.6 结果与讨论 |
5.1.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6.2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
5.2 林农杜仲供给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生产函数估计与供给决策实证研究 |
6.1 木本药材杜仲生产函数实证模型与参数估计 |
6.1.1 木本药材杜仲生产函数实证模型 |
6.1.2 木本药材杜仲种植地块已投产样本数据描述 |
6.1.3 木本药材杜仲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检验 |
6.2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模型构建 |
6.2.1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模型的目标函数 |
6.2.2 供给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决策变量和求解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优化与供给潜力模拟 |
7.1 方法选择和程序介绍 |
7.2 木本药材杜仲供给决策模拟方案与参数设定 |
7.2.1 方案设定 |
7.2.2 参数设定 |
7.3 基准方案下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潜力分析 |
7.3.1 单位面积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最优投入产出 |
7.3.2 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潜力估计 |
7.4 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敏感性分析与供给潜力模拟 |
7.4.1 杜仲药材价格对杜仲供给影响的分析 |
7.4.2 杜仲生产活劳动工资对杜仲供给的影响分析 |
7.4.3 杜仲生产要素投入弹性对杜仲供给的影响分析 |
7.4.4 贴现率水平对杜仲供给的影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展望2000年中药材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D]. 孙婉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3]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D]. 张丽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云南白药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的绩效研究[D]. 张学玲. 华侨大学, 2020(01)
- [5]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6]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研究[D]. 武凤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边境文化视角下桂越边境药材贸易发展研究 ——以宁明县爱店口岸为例[D]. 侯超群.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研究 ——以杜仲生产为例[D]. 侯长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