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N-函数的广义新数量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佳[1](2020)在《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有效激励员工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而服务,是当前国内外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企业绩效考核有一些常用方法,如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360度绩效考核等。从系统角度来看,大多数考核方法忽视了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因关联作用产生的涌现效应,仅强调局部的岗位绩效优化而忽视整体的组织绩效优化,在实践中无法取得期望的效果。针对现有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全面关系流管理定理,在厘清个体绩效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新的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该方法以全面关系流管理定理的基本结论——组织行为是由组织的输入流和组织基层次以上的关系流(两者总称全面关系流)决定的为基础,提出绩效考核应当考核岗位之间的关系流,即考核岗位能否在恰当的时间(T)、在恰当的部分(P)和层次(L)之间建立起具有恰当的内容(C)和数量(A),并以恰当的方式(M)和速度/延时(D)传递的关系流。同时,通过关系流权重和岗位责任系数将关系流评价结果折算为上下游岗位的绩效考核结果,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的依据。为辅助关系流考核体系的设计,提出以关系流分析为基础的岗位概念模型以取代传统的岗位说明书,促使工作分析向战略性、动态性、精确性发展。与既有的考核方法相比,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以关系流及其TPLCAMD维度作为考核指标,以恰当的关系流的实现作为绩效唯一评价标准(即关键绩效指标KPI),并要求上下游岗位共同对关系流绩效考核结果负责。该做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绩效考核的主观性,增强岗位之间的协作性,实现组织整体优化。这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企业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谭坤[2](2020)在《面向动态时变需求的基层警察排班研究》文中指出基层公安机关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实行领导带班、民警值班轮换制度,保证每班次有充足警力值班。但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警力需求与目前警力资源的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实时接处警、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客观需要,要求基层公安机关采取合理的排班模式提高现阶段的警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基层警务工作中,警情案情的发生率随时间动态变化,公安机关现行的固定时间排班模式并不能满足警情案情的时变需求。因此出现警情案情高峰时段警力严重不足,案件等待时间过长,而在警情案情低峰时段公安机关基层民警工作时间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基于警情主导警务的指导思想,考虑动态警力需求,引入排队论理论,并以社会成本最低为目标,对传统模型进行改善,然后建立动态需求下的警力排班模型,得到模型下的优化警力排班计划,为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资源配置优化提供了一个现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本章第一章中引入了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排班存在的问题,整理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研究思路。第二章中介绍了基层公安机关时变动态排班中的相关概念,讨论了现有的基层公安机关排班模式与影响因素,指出动态时变需求排班模式在实践中必要性。第三章通过引入排队论的经典M/M/1/∞警力模型与M/M/N/∞警力模型后,根据公安工作实际特点完善了警力模型成本公式。新模型成本公式明确了社会最优成本与基层公安机关警情处置效率、警情案情发生频率以及处置与滞留成本三个方面有关,并从这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两班制和三班制排班模式优缺点。第四章本文以杭州市某派出所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动态排班模型有效性。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新排班模型在社会成本最低约束条件下,使民警轮休时长明显增加,工作负荷减少。最后关于基层公安机关排班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1)优化排班警力保障,增加警力规模,从而控制警情处置与滞留成本。(2)推广智慧警务应用,提高警务效率,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案情处置效率。(3)健全动态排班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警力配置频率与警情案情发生频率相匹配。
罗奕[3](2018)在《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的分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EEE 1159标准中定义的电能质量扰动事件表征的是电力系统电压和电流信号中存在的暂升、暂降、中断、谐波、暂态振荡、暂态冲击、闪变、陷波、噪声等各类电磁现象。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合格的电能质量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这些负面影响,电力供应公司在消除这些扰动现象前,需要迅速地判断出当前电能质量扰动所属的类别,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准确迅速地识别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对于提升电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对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过程中涉及的特征提取、特征优化、分类器设计以及多分类器组合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升电能质量扰动分类器的各项分类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特征提取:本文对现有的快速S变换特征提取技术作了进一步地改进。通过对不同窗口参数下S矩阵各频率行的筛选,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快速特征提取方案。该方案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还保证了电能质量扰动特征的完整性。本文还总结了几种关于电能质量扰动特征值的数值构造方法,将以矩阵和向量形式存在的特征参数转化为能被分类算法识别的实数形式。同时,针对特征值在监督学习分类器中训练样本内存占用量大、分类算法训练时间长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特征值的概率分布表示方法,为电能质量扰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类思路。(2)分类器设计: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与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相关的观测证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标签分类模型。该分类模型将信号提取的特征值、本地的历史记录数据以及监测点周边的环境状况等因素与各电能质量扰动进行概率上的关联。当这些概率量化模型被确立后,贝叶斯网络分类器就可以用数学的方法,通过各个观测证据的状态计算出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各标签的后验概率,进而实现对各标签的分类判断。与此同时,本文通过深入地挖掘标签之间的相关性来对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简化,进而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3)特征优化: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分类精度,本文根据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的特性提出了四类优化模型,用来寻找最优的特征组合。每类优化模型均能规避相关程度高的特征以满足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的条件独立假设。本文还提出了几类降低适应度函数计算时间的方法。适应度函数计算时间的减少使得优化算法能够设置更多的种群个体数量以及更高的迭代次数上限,从而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4)多分类器组合技术:本文首次将多分类器组合技术应用到了复杂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之中,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上层决策机”。利用贝叶斯网络的“软证据”输入特性,将多个多标签分类器的输出结果进行整合,通过保留各子分类器的排位输出特性来获得更准确的分类器组合结果。为了降低“上层决策机”的计算复杂度,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搜索的分类器选择方法,旨在以更少的分类器数量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
田胜男[4](2017)在《不确定供应及需求下单周期库存管理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库存管理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生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库存管理过程中,企业往往要面对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的不确定需求、供应商的不确定供应等.现实生活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难以把握的,当企业无法及时满足市场产生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缺货损失.因此,企业为了不丢失客户资源,可以提前预备库存,这样就可以相应地减少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损失.但同时也会增加相应的费用,如库存成本费用或剩余产品的处理费用.针对含有不确定性的库存管理问题,一方面,本论文在不确定供应下研究单阶段库存管理问题,其中不确定供应比例由模糊变量来表示.进而由可信性优化理论得到可信性等价值凸规划模型.在三角和梯形供应模式下对所得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可行域分解方法进行归纳,最后通过比较子区域的局部最优解得到全局最优解.另一方面,本论文又在供应和需求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多阶段库存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由零售商的多次订购机会建立可信性动态规划模型,其中供应与需求的不确定性都是由模糊变量的可信性分布刻画.本论文分别用期望值与等价值作为衡量指标,得到均值凸规划模型.通过分析可信性动态规划模型,讨论各阶段均值费用的性质,得到各阶段最优订购策略.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模糊环境下,用可信性分布对不确定因素进行描述并建立可信性等价值模型;(2)分析和讨论可信性等价值模型的性质,设计了基于可行域分解的求解方法;(3)针对多阶段库存管理问题,建立可信性动态规划模型;(4)分析和讨论可信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性质,推导出阶段n的最优订购策略的解析解;(5)通过数值实验说明两种模型建模思想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模型中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庄苗苗[5](2017)在《带有服务中断的多服务台的高负荷极限》文中指出排队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中都广泛存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体系的服务需求量日益增长。但服务台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服务中断现象,频繁的服务中断会对服务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带有服务中断模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研究服务中断对队列系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带有服务中断的G/M/n + M模型等待时间的高负荷极限。本文基于G/M/n + M模型,利用首达时间的Pahalskii不变原理推导出了当模型的流体刻画近似于临界负荷和不近似于临界负荷时顾客的虚等待时间。结论显示,顾客的虚等待时间与队长过程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对服务中断进行两种不同的刻画:未刻画的服务中断和渐近可忽略的服务中断,并给出了未刻画的服务中断和渐近可忽略的服务中断情形下模型队长的高负荷极限,进而得到QED和ED极限规则下带有服务中断的G/M/n + M模型等待时间的高负荷极限。基于带有服务中断的G/M/n + M模型的理论,文中给出了服务中断渐近可忽略的M/M/n + M模型在QED和ED极限规则下顾客的虚等待时间和稳态等待时间。最后,本文将带有服务中断的G/M/n + M模型进行推广,研究了带有服务中断的G/G/n + G模型队长的高负荷极限。
赵倩[6](2017)在《走向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方法研究 ——从起源到嬗变》文中认为十九世纪前后工业革命伴随着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一系列社会剧变,进而引发城市空间危机。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和拿破仑三世的巴黎改造标志着现代城市的开端,此后埃比尼泽·霍华德、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各自提出代表折中、集中和分散的城市形态新构想,塑造了自现代以来的城市社会景观。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空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大规模人口迁移,经济生产、消费与再生产循环。同时,激进的空间实践正在改写城市历史。四散蔓延的都市区与相继出现的大型城市群,消解的传统城市形态,这些都对社会生活、环境状况以及能源使用产生了深远影响。移民与身份认同、社会分层与排斥、环境资源耗竭……削弱了社会整体凝聚力。面对城市空间新条件,曾经"集中-分散"的形态范式已经失效。是否存在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方案可以超越城市形态分歧并有效解决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这里实际提出一种假设,基于社会与物理空间连接性,比如人的移动。人的社会(城市)与物理城市(空间)代表主、客体不同视角。社会物理学认为城市从累积的人类行为中出现,而现象学讨论物理城市如何体现在人类经验与行为中,从不同方向架起社会与物理城市之间的桥梁。另外,统一主客体的互动结构从空间角度分析社会行为。凯文·林奇的"认知地图"联系人的认知与其在空间中的行为;弗德里克·詹姆逊"空间组构"探究个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后者包括全球与区域及其相互联系;比尔·希利尔的"空间句法"在林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空间的社会逻辑;社会物理学的新进展是迈克尔·巴迪的"城市空间网络"。城市空间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自组织行为的新框架。米歇尔·福柯将人的城市定义为一种网络关系,暗示这种关系是由空间而非时间生成。他同时强调场所空间的重要性,以及空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亨利·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再只是一种中性背景,而是社会存在形式。自此,"空间转向"影响了几乎所有城市研究领域。空间不再是平坦、均质、静止和抽象的几何地形,而是等级化、差异化、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时空坐标中的网络现象,后者既是一种符号也是空间自身的语言。空间视角下的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是镶嵌在场所地点中。随周期性改变的城市空间,每一个周期阶段中包含一段时间线。托斯坦·哈格斯特朗尝试建立统一时空理论。在他的"时间地理学"中,人的活动是时空坐标轴上一系列点的集合。时空中的行动网络由节点与链接组成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的形式化。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空间。首先空间概念包含四个象限,第一象限"绝对空间"是虚空间;第二象限"相对空间"是物质空间"环境",即"第一自然";第三象限"空间社会"通过"空间的再现"介入城市生活,空间反身社会,代表城市社会的空间性;第四象限"社会空间"是政治制度与权力意志下"再现的空间"。相对空间、空间社会与社会空间划定了城市空间的领域。其次,关于城市空间形成的动力因素,按照主客体空间认识论的两条并行轨迹展开。城市空间组织包含生态系统的组织、机械主义的空间组织和空间权力组织,分别对应相对空间、空间社会与社会空间。因此,关键是认识社会与空间这组关系。城市空间概念包含双重内涵,既是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也通过空间表达社会意图,是制度组成也是空间化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由人的活动建立起来的,空间则是进入社会现象的一种途径。整合的城市空间理论是空间、历史与社会的三方辩证,采用量化分析、历史谱系学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空间量化不是经验研究以外的另一种选项,而是一种理解空间结构的分析性框架。它强调空间结构及其原型,旨在发现城市空间的无数形态变体与看似随机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空间法则及形成原因。具体测量方法比如拓扑几何涉及空间特征研究连接性与节点中心性,分形几何旨在认识"空间的复杂性",描述空间参与者及其分配。另外,二者都可以跨越尺度边界同时遵循形态无关原则。上述性质允许我们对城市规则与不规则形态进行比较,揭示其相同的内部秩序。针对城市问题建立的空间基本模型与指标体系被置于数理逻辑的检视之下,并通过经验实例分析验证。发现长时段中城市形态变化所包含的普遍性规律,并对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分裂加以诊断。空间转向的结果是历史谱系学代替进步历史观,前者提供了一种不连续的时间叙事,关注问题起源和社会状况,以及被视为一种回应的转折性思想之间的脉络关系。城市空间研究从认识论角度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提出一种整合的城市空间理论。第一部分动力学第二章依据城市空间演化规律研究城市形成机制包括城市如何形成、组织和演化,以及城市空间组织的三个维度:权力制度、机器理论、生态理论的谱系学研究。第三章关于城市空间累聚过程中的人口与空间问题,通过建立城市空间基本模型分析城市化的空间型,以及城市化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平等后果、相关规律与趋势。第二部分地形学介绍两种互补性的空间测量工具。第四章分形方法测量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分层,包括空间的深度和空间中等级化要素的分配。第五章城市空间水平连接通过空间网络拓扑性质得到反映。第三部分形态学从第六章微观城市空间肌理到第七章关于宏观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研究。第八章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形态既是针对现有城市空间问题的回应也是一种解决方案。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工作创新点与研究发展方向。
王丹竹[7](2015)在《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铁路物流服务需求不断攀升,传统的铁路货运服务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正在成为铁路货运企业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与产品设计方法是企业产品创新的灵魂,在铁路货运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和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展开铁路物流服务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既是对于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研究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于铁路货运企业产品设计方法的丰富和拓展。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是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服务产品设计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应用,可以使铁路货运企业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来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式的铁路物流服务需求,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服务产品设计与模块化设计方法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述并界定了铁路物流服务产品设计的相关概念,阐述了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铁路物流服务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并建立以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方法、模块配置方法、可靠性评价方法和定价方法为核心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2)基于标准化作业流程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模型构建。市场需求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原动力,通过全面分析铁路物流服务市场需求现状并结合产品功能细分结果,对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关键性作业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以作业环节-特征指标关联度矩阵为桥梁,实现服务产品模块划分的量化研究;构建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量子免疫克隆算法(QICA)的模型求解算法;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求解,并通过定量评价五种模块划分方案,得到最优的模块划分结果。(3)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配置方法研究。既有文献中关于服务产品模块配置的研究非常有限,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模块配置方法的特点与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问题的特征,将约束满足问题(CSP)的求解方法引入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配置研究中;在变量设计和约束条件设置及表达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CSP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配置模型,并设计了引入选择性约束过滤机制的改进回溯算法来进行模型求解;在实例分析中,针对特定的客户需求,进行模块配置CSP模型求解并获得相应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配置方案,为铁路货运企业的产品变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4)基于故障分析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可靠性评价模型构建。可靠性是产品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深入分析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产品的各业务模块建立相应的可靠性评价故障树;采用基于关联矩阵的Petri网模型对各模块的故障树进行仿真求解,设计了利用关联矩阵求取最小割集的求解算法,实现产品可靠度计算的程序化、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etri网模型进行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可靠性评价与传统的故障树分析法具有很好的等价性,获得的可靠度计算结果科学、准确,求解过程高效、易行。(5)基于模块化设计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模型构建。价格是铁路物流服务产品面向客户的重要窗口,合理定价对于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收益的提高至关重要。考虑到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各业务模块的属性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难以使用相同方法予以定价,因此依据各业务模块的特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模块展开定价研究;面向以行业间竞争为主的业务模块,建立了基于弹性需求的定价模型;面向以行业内竞争为主的业务模块,建立了基于博弈论的定价模型;面向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个性化业务模块,给出了基于客户协商的合同定价方法;对于向客户提供辅助功能的业务模块,实施免费策略,不予定价。
董金鲁[8](2015)在《船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冗余配置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现阶段从海上大国向海上强国的转变,舰船海上工作能力的提升对舰船导航精度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惯性导航系统,其核心部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精度和故障率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导航精度和可靠性,而由于舰船导航系统连续长时间工作的特殊性,其系统需要满足长航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因此,研究有效的提升舰船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鉴于器件级分类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的特点,在同等数量惯性元件下较系统级冗余方案可靠性更高的优势,论文选择器件级冗余方法,以舰船捷联惯导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正交配置方式可靠性低的问题,开展器件级冗余配置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分别对陀螺个数为4、6、9三种冗余配置情况进行了精度和可靠性对比,并利用广义似然比检验法对所提方案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论文在提出了相应配置方案的基础上,将配置准则进行了优化处理,更有利于验证配置方案的合理性。陀螺仪个数为4时,捷联惯导系统从非冗余状态转变为冗余状态,系统可靠性提高为原来的1.75倍,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称斜置配置方案,利用最优准则对安装角度进行优化处理,并与正交方案、斜置方案和圆锥方案进行精度和可靠性两方面的对比,并利用广义似然比检验法对对称斜置配置方案进行单故障仿真,结果显示对称斜置方案可以检测出故障;在考虑系统成本、重量等因素后,提出了陀螺仪个数为6的最佳配置方案,将正十二面体配置方案和伞状方案通过虚警率和漏检率两个方面的对比,并利用GLT方法对伞状方案进行单故障和双故障仿真。针对MEMS惯性器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优势,设计了9个MEMS惯性器件的冗余方案,提出了正交旋转方案,通过提出的正交旋转方案和十八面体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进行单故障和双故障的仿真,结果显示正交旋转方案均能很好的将单故障和双故障隔离出来。
白泉涌[9](2013)在《基于泛协同结构的核电投资的区域发展预测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长期对经济空间中经济活动路径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结合核电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安全要求高与区位选择苛刻的特点,研读了有关经济数学、空间与区域经济学、经济与负荷预测及评价方法等相关学术资料与前沿研究成果。正值国家颁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核电安全规划》之际,提出并完成了本文。本文给出了区别以往电力行业预测的研究方法与实践。在构建网络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基础上,基于泛协同结构各分支特点,对应运用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对本课题进行了预测研究,同时进行了风险管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本课题研究为核电项目投资的前期可行性分析、经济区位抉择与推动项目区域综合发展给出实际可参考的研究方法与衡量标准。本文提出广义关系概念,据此又提出了广义关系知识库并进行等价类分划分析;构建了九大经济要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区域与非区域性经济要素定义,提出与论证了网络空间经济学与泛协同结构理论并贯穿本文应用研究分析;基于扩展定义的广义经济效用函数,定义了广义非线性经济动力控制系统、(非)区域经济动力与经济增长动量并进行基于复杂组合网络聚集经济中心变化研究;提出与实践分析了远期经济效用与测度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与结合现有国家经济统计分类,给出广义关系经济流网络空间定义,提出了经济流网络的GDP$、CIF与人口容积率等定义,构建了(最大)经济规模度模型,并基于上述内容进行了某省区域聚集经济规模发展研究分析;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区位抉择论证了聚集经济综合专业区定位路径算法。鉴于已有单一预测方法都有适合其应用分支的条件与预测效果的优劣,运用ANP决策方法提出基于泛协同结构的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结合上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分析,特别是经济规模度模型,进行了某省核电项目投资区域经济与电力规模发展预测;对泛协同结构的五大产业,基于广义关系知识库的九大经济要素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了五大产业发展预测分析,为后续该区域聚集经济规模度研究给予了支撑;使用动态模糊逻辑系统方法,扩展实施了广义关系知识库内远期经济效用测度的预测研究;依靠提出的基于广义关系知识库的智能深度关联搜索方法支撑,进行了基于因果关联数据挖掘的经济流网络分析研究;基于利用动态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九大经济要素指标体系各影响因素的判定结论,运用模糊ANP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经对该区域6个经济动力系统与5个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确定该省现处于综合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运用基于泛协同结构的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结合已分析的该省经济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经济发展规模预测研究分析,同时也进行了广义电力负荷预测研究分析。基于上述已研究结论与该省综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协同其核电投资的市场环境、选择原则、风险问题及社会反应的综合分析,结合核电投资项目的特殊性与技术安全关键性,经综合研究分析构建了核电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3个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动态模糊AHP层次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风险管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3个综合评估研究分析。
陶桂平[10](2011)在《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分布差异度量与稳健决策数量经济学》文中研究说明在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决策者难以用单一的概率测度来预测未来的经济状态,而是用一族主观概率测度(即先验概率测度集)来预测.其中,如何刻画决策者的先验概率测度集,如何基于多主观概率测度进行决策,是稳健控制与决策的两个核心问题.本论文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纯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率分布差异度量,用来刻画决策者的先验概率测度集.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基本信息度量(熵、相对熵和Fisher信息)的定义与性质,并从度量概率分布差异的角度分析了熵与相对熵、相对熵与Fisher信息的关系,为后文研究做准备.其次,本文具体研究了稳健决策方法中的常用指标——相对熵.其中,分析了正态分布族的相对熵及其收敛性、借助相对熵建立了正态分布族的空间结构及其到参数空间的同胚映射、研究了相对熵的近似计算、计算了常见的静态金融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帕累托分布)的相对熵、计算了特殊随机过程中概率分布的相对熵,主要包括由几何布朗运动驱动的对数股票价格的相对熵、扩散过程中扭曲漂移率的股价的相对熵.这些研究将促进相对熵的应用.再次,鉴于在Knight不确定环境下,经常难以得到具体的概率分布,而比较容易得到分布的各阶矩,本文建立了一个不依赖概率分布形式,仅仅依赖分布的各阶矩的非参数指标来度量概率分布差异,为概率分布差异度量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非参数工具第二部分探讨了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基于多主观概率测度的稳健决策方法.首先,本文总结了多概率测度下常见的多效用模型、探讨了最大最小期望效用与最大乘数效用模型两个经典稳健决策模型.其次,考虑到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决策者的信息不完全,本文基于决策者的信息量研究了最大熵模型和最小相对熵模型;再次,为规避参考分布过于偏离未知的真实分布,结合信息准则与最大最小期望效用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大熵分布与最大最小期望效用的更为稳健的决策模型,即选取客观、无偏的最大熵分布作为参考分布、再最大化相对熵约束下的最小期望效用(或最大化乘数效用).由于该决策模型既考虑了Knight不确定环境下的多主观概率,又合理选取了参考分布,降低了因参考分布过于偏离未知的真实分布的决策风险,使决策更为稳健.Knight不确定性的研究已经深入到许多科研领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每个投资者在决策中面临的问题.本文的理论研究将促进Knight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健决策.
二、关于N-函数的广义新数量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N-函数的广义新数量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全面关系流管理研究 |
2.2 绩效考核研究 |
2.3 工作分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岗位描述 |
3.1 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组织系统分析 |
3.2 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岗位分析 |
3.3 岗位概念模型 |
3.4 岗位概念模型的实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4.1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基础 |
4.2 关系流评价方法 |
4.3 岗位责任系数 |
4.4 综合权重体系 |
4.5 绩效考核结果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 |
5.1 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
5.2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面向动态时变需求的基层警察排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警力资源优化研究现状 |
1.3.2 动态时变理论研究 |
1.3.3 警察排班研究现状 |
1.3.4 排队论理论在公安学中运用研究 |
1.3.5 研究现状评述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阐述 |
2.1.1 基层公安机关 |
2.1.2 警察排班 |
2.2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警力公共物品理论 |
2.2.3 排队论理论 |
2.3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问题影响因素 |
2.3.1 派出所排班基本分工 |
2.3.2 工作量 |
2.3.3 派出所排班基本分工 |
2.3.4 派出所排班基本分工 |
2.4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现状 |
3 基层公安机关排队问题分析与模型构建 |
3.1 排队论模型简介 |
3.2 M/M/1/∞警力模型 |
3.2.1 M/M/1/∞警力模型简介 |
3.2.2 M/M/1/∞警力模型构建 |
3.2.3 M/M/1/∞警力模型成本 |
3.3 M/M/N/∞警力配置模型 |
3.3.1 M/M/N/∞警力模型构建 |
3.3.2 M/M/N/∞警力模型成本 |
3.4 基于排队论的排班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问题的实证研究 |
4.1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问题描述 |
4.1.1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优化 |
4.1.2 基层公安机关排班问题约束条件 |
4.2 实证研究-以X派出所为例 |
4.2.1 X派出所辖区基本状况 |
4.2.2 X派出所警力配置现状 |
4.2.3 X派出所受理警情分析 |
4.3 数据整理与处理 |
4.3.1 确定模型参数 |
4.3.2 数据分析 |
4.4 结论分析 |
5 政策建议 |
5.1 优化排班警力保障 |
5.1.1 利用市场力量完善公安机关人力资源体系 |
5.1.2 辅警人员纳入排班执勤 |
5.1.3 民警轮岗培训打破警种隔阂 |
5.2 推广智慧警务应用 |
5.2.1 智慧警务保障排班运行机制 |
5.2.2 智慧警务创新排班方法 |
5.2.3 智慧警务创新排班理念 |
5.3 健全动态排班的法律法规体系 |
5.3.1 完善基层公安机关排班工作运行体系 |
5.3.2 制定动态排班的实施细则 |
5.3.3 完善排班考核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的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特征提取及相关分类器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特征选择研究现状 |
1.4 多标签分类技术在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中的研究现状 |
1.5 多分类器组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复杂电能质量扰动分类中的特征值处理技术 |
2.1 引言 |
2.2 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器的基本框架 |
2.3 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仿真模型 |
2.4 基于复杂电能质量扰动特性的快速S变换特征提取技术 |
2.5 特征值的数值构造方法 |
2.6 特征值的概率表示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标签分类器 |
3.1 引言 |
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复杂电能质量扰动分类器 |
3.3 标签相关性分析 |
3.4 实验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中的特征选择方法 |
4.1 引言 |
4.2 适应度函数 |
4.3 特征优化模型 |
4.4 实验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分类器组合技术在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多分类器组合技术 |
5.3 基于组合多样性的分类器优选策略 |
5.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上层决策机” |
5.5 实验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IEEE1159.2工作组提供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波形图 |
附录2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实验室生成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波形图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4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4)不确定供应及需求下单周期库存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现状 |
1.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可信性测度 |
2.2 动态规划 |
第3章 不确定供应下的单阶段库存管理问题 |
3.1 等价值库存管理模型的建立 |
3.2 可信性等价值模型分析 |
3.2.1 三角可信性分布下的供应模式 |
3.2.2 梯形可信性分布下的供应模式 |
3.3 可行域分解方法 |
3.4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成本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
3.4.2 分布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供应和需求下的多阶段库存管理问题 |
4.1 均值库存管理模型的建立 |
4.2 可信性动态规划模型分析 |
4.2.1 阶段1的最优订购决策 |
4.2.2 阶段2的最优订购决策 |
4.2.3 阶段n的最优订购决策 |
4.3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阶段2预订成功时的最优决策 |
4.3.2 阶段2预订失败时的最优决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5.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带有服务中断的多服务台的高负荷极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记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
1.2 带有服务中断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解决方法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随机过程 |
2.2 连续性定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有服务中断的G/M/n+M模型的高负荷极限 |
3.1 服务中断的刻画 |
3.1.1 多服务台的高负荷极限规则 |
3.1.2 未刻画的外源性服务中断 |
3.1.3 渐近可忽略的服务中断 |
3.2 等待时间的高负荷极限 |
3.2.1 临界负荷时的等待时间 |
3.2.2 非临界负荷时的等待时间 |
3.3 队长的高负荷极限 |
3.3.1 G/M/n+M队长过程极限 |
3.3.2 无限服务台队列 |
3.3.3 G/M/n/m_n+M模型的高负荷极限 |
3.4 M/M/n+M在QED和ED下的等待时间 |
3.4.1 QED |
3.4.2 ED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有服务中断的G/G/n+G模型的高负荷极限 |
4.1 模型简述 |
4.2 高负荷极限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走向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方法研究 ——从起源到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持续城市研究缘起 |
1.1.1 可持续概念及问题由来 |
1.1.2 城市化、能源使用与气候变化 |
1.1.3 中国城市可持续问题 |
1.2 可持续城市研究对象 |
1.2.1 城市概念界定 |
1.2.2 城市构成要素 |
1.2.3 从城市到"城市生活" |
1.2.4 城市理论的空间转向 |
1.3 城市空间理论研究框架 |
1.3.1 空间概念 |
1.3.2 空间领域 |
1.3.3 空间与社会 |
1.3.4 时间概念 |
1.3.5 空间与时间 |
1.3.6 社会、空间与时间 |
1.4 城市空间研究范围 |
1.5 城市空间研究现状 |
1.5.1 城市空间动力学 |
1.5.2 城市形态学 |
1.6 城市空间研究方法 |
1.6.1 建立城市空间数理模型 |
1.6.2 阐释性的城市空间理论 |
1.6.3 历史谱系学研究 |
1.7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7.1 三个目标 |
1.7.2 研究的意义 |
1.8 结构编排与研究内容 |
1.8.1 结构编排 |
1.8.2 研究内容 |
1.9 研究创新点 |
1.9.1 可持续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
1.9.2 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与量化 |
1.9.3 可持续城市空间指标体系 |
第一部分 动力Dynamics |
第二章 城市形成与空间组织 |
2.1 城市形成 |
2.1.1 主体视角下城市的起源 |
2.1.2 客体视角下环境的选择 |
2.1.3 主客体统一的有机城市 |
2.2 城市空间组织 |
2.2.1 权力组织 |
2.2.2 功能组织 |
2.2.3 自组织 |
2.3 城市空间组织的可持续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累聚:人口增长、空间扩张与城市化 |
3.1 城市化的社会条件 |
3.1.1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 |
3.1.2 社会转型与城市化 |
3.2 城市化的回应 |
3.2.1 现代计划:乔治-欧仁·奥斯曼与"巴黎美化" |
3.2.2 折衷主义:埃比尼泽·霍华德与"花园城市" |
3.2.3 激进集中派:勒·柯布西耶与"光辉城市" |
3.2.4 激进分散派: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广亩城市" |
3.2.5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谱系 |
3.3 城市化的空间模式 |
3.3.1 城市空间性 |
3.3.2 城市节律 |
3.4 城市化的后果 |
3.4.1 城市化、居民收入与城市人口增长 |
3.4.2 城市化、居民收入与分配平等问题 |
3.4.3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可持续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地形Topography |
第四章 城市空间:分层与分形 |
4.1 分形: 一种普遍性法则 |
4.1.1 分形维数与标度维数 |
4.1.2 尺度与自相似 |
4.1.3 有限与无限 |
4.2 城市形态与分形几何学 |
4.2.1 城市分形问题 |
4.2.2 两种城市分形 |
4.2.3 分形城市模型 |
4.2.4 分形城市计算 |
4.2.5 城市实例研究 |
4.3 分形规划与可持续城市 |
4.3.1 城市网络与分形规划 |
4.3.2 道路设计与分形规划 |
4.3.3 项目投资与分形规划 |
4.4 小结 |
4.4.1 分形理论的局限性 |
4.4.2 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
4.4.3 量化指标与信息反馈 |
4.4.4 如何界定系统范围? |
4.4.5 局部与整体系统 |
第五章 城市空间网络:移动、图与指标 |
5.1 城市空间网络研究 |
5.2 空间网络的形成 |
5.2.1 网络是什么? |
5.2.2 随机现象还是逻辑选择? |
5.2.3 点、路径与物理空间描述 |
5.3 空间网络的结构 |
5.3.1 功能节点 |
5.3.2 连接逻辑 |
5.3.3 递归逻辑 |
5.4 空间网络方法研究 |
5.4.1 图论与拓扑几何 |
5.4.2 "城市不是一棵树" |
5.4.3 空间句法 |
5.4.4 路径结构 |
5.5 空间网络方法整合 |
5.5.1 初始地图的空间分析 |
5.5.2 网络连接:连接性与连接度 |
5.5.3 网络层级:深度与中心性 |
5.6 小结 |
第三部分 形态Morphology |
第六章 城市空间肌理 |
6.1 理论研究框架 |
6.1.1 何谓"肌理"? |
6.1.2 城市肌理 |
6.1.3 认知地图 |
6.1.4 街道句法 |
6.2 城市肌理组成 |
6.2.1 地块 |
6.2.2 街道 |
6.2.3 街区 |
6.3 城市肌理演化 |
6.3.1 理想格网城市 |
6.3.2 从X型到T型街区 |
6.3.3 放射型街区的起源 |
6.3.4 比较正交与放射型街区 |
6.4 城市肌理分析 |
6.4.1 量化指标总结 |
6.4.2 量化指标与实例分析 |
6.4.3 网络效应:连接性、连接度与圈 |
6.5 城市肌理可持续 |
6.5.1 中国城市的两个实例 |
6.5.2 国家计划与城市肌理 |
6.5.3 城市肌理的时间延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类型与拓扑网络 |
7.1 城市形态模式语言 |
7.1.1 一种"设计模式" |
7.1.2 "模式语言"的问题 |
7.1.3 从模式到模式语言 |
7.1.4 模式语言的基本模块 |
7.1.5 模式研究的现状 |
7.2 城市形态类型学 |
7.2.1 类型学的困难 |
7.2.2 分类的完备性 |
7.2.3 混合与叠加 |
7.2.4 形态还是结构? |
7.2.5 实体与虚体 |
7.2.6 形态连续体 |
7.3 城市形态网络拓扑 |
7.3.1 "树"与"叶" |
7.3.2 网络拓扑系统 |
7.3.3 网络拓扑类型 |
7.3.4 量化网络拓扑 |
7.4 形态综合与网络拓扑 |
7.4.1 形态的基本模块 |
7.4.2 模块生长与模式转换 |
7.4.3 城市形态的组合模式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 |
8.1 走向可持续城市 |
8.1.1 各国政府的回应 |
8.1.2 可持续发展状况 |
8.1.3 可持续发展框架 |
8.1.4 可持续城市模型 |
8.2 可持续城市空间方案 |
8.2.1 紧缩城市的出现 |
8.2.2 紧缩城市概念 |
8.2.3 紧缩城市规划 |
8.2.4 适宜的紧缩城市形态? |
8.2.5 紧缩规划策略 |
8.3 可持续城市交通组织 |
8.3.1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 |
8.3.2 交通能耗与城市密集化 |
8.3.3 城市形态的交通组织 |
8.3.4 城市空间的交通组织 |
8.3.5 交通组织与可持续目标 |
8.4 可持续城市空间量化 |
8.4.1 紧缩城市与城市蔓延 |
8.4.2 空间量化:集中或分散? |
8.4.3 可持续的区域城市 |
8.5 可持续城市空间容量 |
8.5.1 城市容量阈限 |
8.5.2 城市能耗问题 |
8.6 可持续发展:一个共同目标 |
8.6.1 生态环境 |
8.6.2 社会公平 |
8.7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研究总结 |
9.1.1 研究对象问题:城市形式与空间结构 |
9.1.2 研究范围问题:局部组织与整体系统 |
9.1.3 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
9.2 成果及意义 |
9.2.1 从空间到社会 |
9.2.2 量化"不可量化之事物" |
9.2.3 "万变"中的"不变"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我国铁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服务产品定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既有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体系 |
2.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
2.1.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基本概念 |
2.1.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 |
2.1.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 模块化设计方法概述 |
2.2.1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
2.2.2 模块化设计的技术及经济意义 |
2.2.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
2.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
2.3.1 基于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模块划分方法 |
2.3.2 基于约束满足的产品模块配置方法 |
2.3.3 基于故障分析的产品可靠性评价方法 |
2.3.4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产品定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模型 |
3.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需求分析 |
3.1.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宏观市场需求分析 |
3.1.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客户需求细分 |
3.1.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业务开展现状 |
3.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预划分 |
3.2.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影响因素分析 |
3.2.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业务功能分解 |
3.2.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作业环节细分 |
3.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模型及求解算法设计 |
3.3.1 作业环节与特征指标关联度矩阵建立 |
3.3.2 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产品模块划分模型 |
3.3.3 量子免疫克隆求解算法设计 |
3.3.4 量子免疫克隆算法的基本步骤 |
3.4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划分方案评价 |
3.4.1 客户需求满足率计算 |
3.4.2 组合复杂度计算 |
3.4.3 作业复杂度计算 |
3.5 模型求解与实证分析 |
3.5.1 模块划分模型求解 |
3.5.2 模块划分方案评价及模块划分结果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约束满足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配置模型 |
4.1 服务产品模块配置的概念及特征 |
4.1.1 服务产品模块配置的内涵 |
4.1.2 服务产品模块配置的特征 |
4.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资源供给标签定义及接口设计 |
4.2.1 模块资源供给标签定义 |
4.2.2 模块衔接接口设计 |
4.3 基于CSP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配置模型建立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变量定义 |
4.3.3 约束条件设置 |
4.3.4 模型建立 |
4.4 模块配置CSP模型求解算法设计及案例分析 |
4.4.1 求解算法设计 |
4.4.2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故障分析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可靠性评价方法 |
5.1 服务产品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5.1.1 可靠性及其度量 |
5.1.2 可靠性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
5.1.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可靠性评价的基本思路 |
5.1.4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5.2 故障树分析法及Petri网基础知识概述 |
5.2.1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
5.2.2 故障树的建立方法 |
5.2.3 最小割集在故障树分析中的作用 |
5.2.4 Petri网建模方法的基本内容 |
5.3 基于故障树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可靠性评价Petri网模型 |
5.3.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运输服务模块”的故障树建立 |
5.3.2 故障树的Petri网模型表示 |
5.3.3 利用基于关联矩阵的Petri网模型求取最小割集 |
5.4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可靠性评价模型 |
5.4.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运输服务模块”可靠性评价模型 |
5.4.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其他业务模块可靠性评价模型 |
5.4.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的整体可靠性评价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模型 |
6.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业务模块定价策略分析 |
6.1.1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业务模块特征分析 |
6.1.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 |
6.1.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各业务模块定价策略选择 |
6.2 弹性需求条件下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模型 |
6.2.1 弹性需求条件下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的基本思路 |
6.2.2 弹性需求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模型建立 |
6.2.3 模型转化及求解算法设计 |
6.2.4 算例分析 |
6.3 基于博弈论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模型 |
6.3.1 基于博弈论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模型概述 |
6.3.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及求解 |
6.3.3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定价的合作博弈模型及求解 |
6.3.4 算例分析 |
6.4 基于客户协商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合同定价法 |
6.4.1 基于客户协商的合同定价法概述 |
6.4.2 铁路物流服务产品合同定价的基本原则及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船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冗余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冗余设计与故障管理 |
2.1 引言 |
2.2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概述 |
2.2.1 常用坐标系 |
2.2.2 捷联矩阵的即时修正算法 |
2.2.3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2.3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误差分析 |
2.3.1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误差源 |
2.3.2 静基座下的捷联惯导误差方程及分析 |
2.4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冗余设计 |
2.4.1 问题的提出 |
2.4.2 冗余系统可靠性计算 |
2.4.3 导航的精度分析 |
2.4.4 冗余系统最优测量性能指标 |
2.5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故障检测与隔离 |
2.5.1 真值表法 |
2.5.2 广义似然比检测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对称斜置的四陀螺冗余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优化设计性能指标 |
3.3 冗余配置方案性能分析 |
3.3.1 正交、斜置、圆锥配置方案 |
3.3.2 对称斜置式配置方案 |
3.3.3 导航性能比对 |
3.3.4 可靠度比对 |
3.4 实验仿真验证 |
3.4.1 虚警率和漏检率 |
3.4.2 故障检测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六陀螺冗余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陀螺仪数目的选择 |
4.3 正十二面体方案和伞状方案性能分析比较 |
4.3.1 正十二面体方案 |
4.3.2 伞状配置方案 |
4.3.3 不同工作模式下量测精度 |
4.4 实验仿真验证 |
4.4.1 单故障情况 |
4.4.2 双故障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正交旋转的九陀螺MEMS冗余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正交旋转的九陀螺配置方案 |
5.3 系统精度和可靠性比对分析 |
5.3.1 精度比对分析 |
5.3.2 可靠性比对分析 |
5.4 故障检测与隔离性能比对分析 |
5.4.1 故障检测与隔离方程 |
5.4.2 单故障仿真 |
5.4.3 双故障仿真 |
5.5 实验仿真验证 |
5.5.1 单故障仿真 |
5.5.2 双故障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泛协同结构的核电投资的区域发展预测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性回归预测方法 |
1.2.2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1.2.3 灰色预测方法及组合预测方法 |
1.2.4 智能预测方法 |
1.2.5 现有研究方法的局限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路径 |
1.3.1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网络空间经济学基础理论构建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
2.2.1 相关基本概念介绍 |
2.2.2 九个重要经济要素与广义关系定义 |
2.3 梅奥经济模型扩展应用研究 |
2.3.1 区位与经济空间概念简介 |
2.3.2 基于T.Miyao经济模型的土地要素增长研究 |
2.3.3 基于T.Miyao模型的非均质经济空间证明 |
2.4 复杂网络曲面带经济空间论证 |
2.4.1 客观现实经济地理环境的三维网络空间 |
2.4.2 二维球面上复杂网络曲面带经济空间论证 |
2.5 网络空间经济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
2.5.1 网络空间经济学基础理论阐述 |
2.5.2 网络空间经济学研究方法简介 |
2.6 网络空间经济学研究具体实践 |
2.6.1 泛协同结构理论构建 |
2.6.2 广义非线性经济动力控制系统定义 |
2.6.3 区域性与非区域性经济要素定义 |
2.6.4 经济动力与经济增长动量定义 |
2.6.5 基于经济动力控制系统的聚集经济研究 |
2.6.6 基于泛协同与经济动力系统的复杂网络聚集经济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经济指标体系与广义关系知识库研究 |
3.1 引言 |
3.2 网络经济空间经济指标体系建立 |
3.3 广义关系知识库构建 |
3.3.1 知识概念简单介绍 |
3.3.2 广义关系知识库定义与分划 |
3.4 基于九大经济要素的广义关系知识库构建 |
3.4.1 区域性广义关系知识库构建 |
3.4.2 区域性广义关系知识库经济要素分划 |
3.4.3 区域性广义关系知识库的等价类分划及系统化 |
3.5 广义关系知识库的元概念与系统化研究方法 |
3.5.1 广义关系知识库的元概念提出与研究 |
3.5.2 广义关系知识库智能深度关联搜索方法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远期经济效用研究 |
4.1 远期经济效用提出 |
4.2 基于动态模糊逻辑系统的知识库研究方法 |
4.3 动态模糊逻辑系统的远期经济效用测度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流网络经济规模模型研究 |
5.1 图论的基本知识与算法介绍 |
5.2 经济流网络与最大经济规模度定义 |
5.3 基于经济要素流网络经济规模模型研究 |
5.3.1 分数规划介绍 |
5.3.2 最大权闭合图算法 |
5.3.3 无点边权流网络最大密度子图算法 |
5.3.4 聚集经济流网络经济规模模型研究分析 |
5.3.5 聚集经济综合专业区定位路径算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核电投资区域经济与电力规模预测研究 |
6.1 基于广义关系知识库的预测方法概述 |
6.1.1 基于广义关系知识库因果关联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
6.1.2 基于知识库模糊粗糙集与BP网络预测简介 |
6.2 核电项目投资区域经济与电力规模预测研究 |
6.2.1 九大经济要素与网络经济空间五大产业关系分析 |
6.2.2 基于广义关系知识库的经济产业粗糙分划研究 |
6.2.3 基于聚集经济流网络的经济动力控制系统研究 |
6.2.4 基于因果关联数据挖掘的经济流网络研究 |
6.2.5 基于动态模糊逻辑的远期经济效用预测研究 |
6.2.6 基于模糊粗糙集与BP网络区域产业预测研究 |
6.2.7 基于泛协同结构区域经济与电力规模预测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核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估 |
7.1 目标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介绍 |
7.2 核电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与实证分析 |
7.2.1 国际核电状况和风险形势 |
7.2.2 目标市场环境分析 |
7.2.3 投资市场选择原则 |
7.2.4 核电站管理风险与社会反应 |
7.2.5 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
7.2.6 核电项目投资风险综合评估与实证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核电投资项目社会与经济效益评估 |
8.1 核电投资项目社会效益评估研究 |
8.1.1 核电项目社会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
8.1.2 核电项目社会效益综合评估和实证分析 |
8.2 核电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研究 |
8.2.1 核电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
8.2.2 核电项目经济效益综合评估与实证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分布差异度量与稳健决策数量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模型的概率分布的研究现状 |
1.2.2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基本信息度量及相互关系 |
2.1 基本信息的定义与性质 |
2.1.1 熵的定义与性质 |
2.1.2 相对熵的定义与性质 |
2.1.3 Fisher信息的定义与性质 |
2.2 连续概率分布的相对熵与熵的关系 |
2.3 参数分布族的相对熵与Fisher信息阵的关系 |
2.4 小结 |
3 概率分布族的相对熵 |
3.1 正态分布族的相对熵 |
3.1.1 正态分布族的相对熵及其收敛性 |
3.1.2 正态分布族的相对熵的邻近分析及空间结构 |
3.2 任意连续概率分布的近似相对熵 |
3.3 常用的静态金融分布的相对熵 |
3.4 常用的金融随机过程与随机模型 |
3.4.1 广义维纳过程与伊藤过程 |
3.4.2 布朗运动模型与几何布朗运动模型 |
3.4.3 分数布朗运动与几何分数布朗运动模型 |
3.5 特殊金融随机过程的相对熵 |
3.5.1 由几何布朗运动驱动的对数股价的相对熵 |
3.5.2 扩散过程中扭曲漂移率的股价的相对熵 |
3.5.3 分数布朗运动的相对熵 |
3.6 小结 |
4 基于矩母函数的概率分布差异度量 |
4.1 常见的概率分布差异度量 |
4.1.1 Csiszar f-度量 |
4.1.2 Bregman度量 |
4.2 矩与矩母函数 |
4.2.1 矩与分布的关系 |
4.2.2 矩母函数的性质 |
4.3 基于矩母函数的概率分布的差异度量 |
4.3.1 l~2空间中概率分布的差异度量 |
4.3.2 无穷维实数空间中概率分布的差异度量 |
4.4 小结 |
5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健决策 |
5.1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经典的稳健决策模型 |
5.1.1 稳健决策模型的背景 |
5.1.2 多效用模型 |
5.1.3 最大最小期望效用与最大乘数效用模型 |
5.2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基于信息准则的稳健决策模型 |
5.2.1 最大熵原理 |
5.2.2 最小相对熵准则 |
5.2.3 基于最大熵分布与最大最小期望效用的稳健决策模型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对熵在严格单调且可导的变换下是一个不变量 |
附录B:Fisher信息阵在严格单调且可导的变换下是一个不变量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四、关于N-函数的广义新数量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研究[D]. 王思佳. 暨南大学, 2020(04)
- [2]面向动态时变需求的基层警察排班研究[D]. 谭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3]复杂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的分类方法研究[D]. 罗奕.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不确定供应及需求下单周期库存管理问题的研究[D]. 田胜男. 河北大学, 2017(01)
- [5]带有服务中断的多服务台的高负荷极限[D]. 庄苗苗. 长安大学, 2017(02)
- [6]走向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组织与量化方法研究 ——从起源到嬗变[D]. 赵倩. 东南大学, 2017(12)
- [7]铁路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D]. 王丹竹.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8]船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冗余配置方法研究[D]. 董金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9]基于泛协同结构的核电投资的区域发展预测与评估研究[D]. 白泉涌.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1)
- [10]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分布差异度量与稳健决策数量经济学[D]. 陶桂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