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思与创新——关于名人故居工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煜[1](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人物类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对外开放——以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例》文中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博物馆行业面临着文物保护与对公众开放的平衡问题,在这其中的人物类博物馆由于自身的特性,相比于其他综合性博物馆,更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考量。名人故居纪念馆作为人物类博物馆的重要组成之一,不仅需要考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对于以名人居住建筑为主体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管也应纳入重点工作之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针对外部的公众参观,应该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之上有考量地开放。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手段等引入博物馆工作中,设置"云展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双线并行发展。此外,针对馆藏的研究与数字化在今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合理规划对外开放,才能不断提升博物馆工作质量,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张时来,吴智萤[2](2021)在《徽文化传承下的古民居数字化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和行业。同样,数字化建设和发展也为徽文化古民居的保护带来不一样的春天。本文通过黄宾虹故居的数字化保护与研究,探索作为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徽派古民居的数字化保护新模式,为徽派古民居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思路。通过数字化的存储和复原为徽派古民居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使徽文化传承下的古民居在使用中得到保护,在发展中得到继承。
姚瑶[3](2021)在《文化基因在徽州名人故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洁莹[4](2021)在《无锡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指出
魏全庄[5](2021)在《德州董仲舒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
李鹏超[6](2021)在《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姚欣欣[7](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研究》文中认为
王智洋[8](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郭婷[9](2021)在《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在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国的经济硬实力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亟待提升。城市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纪念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对城市层面的纪念空间研究还较为匮乏,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对空间进行解读和研讨,关于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的内容就更为匮乏了。实际上,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保护与城市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条文控制、城市宏观经济策略调整、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是能够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的。米兰是全球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身份使得其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等相关城市纪念空间遍布各处,数量众多,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创意时尚文化的加持使得其城市文化建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都极大,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建设是十分有意义的。[2]据此,本研究以米兰为对象,对其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即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所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路线。笔者首先从米兰市的城市区位条件、城市格局演变及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出发对米兰市进行基本的概况介绍,再次通过历史文献搜集、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途径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期的城市纪念空间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厘清各时期城市纪念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纪念形式、政策导向等内容,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其次,本文还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从西方纪念空间和欧洲纪念空间的一般内涵入手,探析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依据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目前国内外纪念空间的分类依据,结合米兰城市特点,将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每一类纪念空间进行细分,解读和阐释各类型纪念空间的一般概念、纪念主题、空间形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对各类别的纪念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梳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数据库。再次,运用定量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对米兰市域内城市纪念空间的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纪念空间的分布形成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各类别城市纪念空间进行专项分析,结合各类型纪念空间的属性及主题,得出纪念性古迹、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墓这六类城市纪念空间每一个单一类型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探究其与城市本体的关系。最后,根据对现有文献调研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和解读,笔者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中的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究其本土管理机制在纪念空间建设和保护中的有效性、适配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的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进程以及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得出适用于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管理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胡杨[10](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二、反思与创新——关于名人故居工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思与创新——关于名人故居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人物类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对外开放——以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孙中山故居的内涵与价值 |
2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文保工作与对外开放 |
2.1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 |
2.2 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 |
2.3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众开放 |
3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上海孙中山纪念馆工作的若干反思 |
(2)徽文化传承下的古民居数字化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建筑数字化保护现状 |
1.1 国外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 |
1.2 国内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 |
2 传统徽派建筑保护现状 |
2.1 建筑实体保护与文化保护脱节 |
2.2 建设性破坏状况严重 |
2.3 保护传统古建筑的经费和专业人才有限 |
2.4 保护传统古建筑的技术标准不完善 |
3 徽派建筑的传统保护方案 |
3.1 迁建式保护 |
3.2 冻结式修缮 |
3.3 博物馆式保护 |
4 数字化保护的特点 |
4.1 运用高精度快速扫描技术,在快速、高效、便捷的同时精准记录古建筑留存细节 |
4.2 实行大范围扫描技术,可以系统完整的保障实景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
4.3 优化非遗建档手段,促进文物资源共享 |
5 黄宾虹故居数字化保护 |
5.1 数字技术对黄宾虹故居的资料存档与采集 |
5.2 数字技术对黄宾虹故居的虚拟修复 |
5.3 数字技术对黄宾虹故居的资源共享 |
6 结语 |
(8)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
一、审美与怀旧 |
二、休闲与娱乐 |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
四、遁世逃避 |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
1.1.2 中国当代城市纪念空间体系亟待完善 |
1.1.3 意大利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
1.2 研究对象阐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城市纪念空间的定义 |
1.6.2 城市纪念空间的意义 |
1.6.3 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 |
1.6.4 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研究 |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米兰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
2.1 米兰市概述 |
2.1.1 城市区位条件 |
2.1.2 城市历史简述 |
2.1.3 城市格局演变 |
2.1.4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
2.2 纪念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2.2.1 第一阶段:起源期 |
2.2.2 第二阶段:沉寂期 |
2.2.3 第三阶段:高潮期 |
2.2.4 第四阶段:成熟期 |
2.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
2.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 |
2.3.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主题 |
2.3.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价值 |
2.4 小结 |
第三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1 城市纪念空间的一般类型划分 |
3.1.2 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分类 |
3.1.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2 纪念性古迹 |
3.2.1 纪念性古迹定义 |
3.2.2 纪念性古迹功能及分类 |
3.2.3 代表性案例 |
3.3 纪念性建筑 |
3.3.1 纪念性建筑定义 |
3.3.2 纪念性建筑功能及分类 |
3.3.3 代表性案例 |
3.4 纪念性构筑物 |
3.4.1 纪念性构筑物定义 |
3.4.2 纪念性构筑物功能及分类 |
3.4.3 代表性案例 |
3.5 纪念性广场 |
3.5.1 纪念性广场定义 |
3.5.2 纪念性广场功能及分类 |
3.5.3 代表性案例 |
3.6 纪念性公园 |
3.6.1 纪念性公园定义 |
3.6.2 纪念性公园功能及分类 |
3.6.3 代表性案例 |
3.7 纪念性公墓 |
3.7.1 纪念性公墓定义 |
3.7.2 纪念性公墓功能及分类 |
3.7.3 代表性案例 |
3.8 小结 |
第四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
4.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依据及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现状统计 |
4.2.1 数量统计 |
4.2.2 面积统计 |
4.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
4.3.1 特征1 中心集聚、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
4.3.2 特征2“强中心集聚、点状分散”分布 |
4.3.3 特征3 内密外疏、各圈层差异明显 |
4.4 米兰各类型纪念空间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
4.4.1 纪念性古迹分布特征 |
4.4.2 纪念性建筑分布特征 |
4.4.3 纪念性构筑物分布特征 |
4.4.4 纪念性广场分布特征 |
4.4.5 纪念性公园分布特征 |
4.4.6 纪念性公墓分布特征 |
4.5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格局分布的动因解析 |
4.5.1 历史因素 |
4.5.2 规划保护 |
4.5.3 专项计划 |
4.5.4 民间因素 |
4.5.5 空间辐射 |
4.6 小结 |
第五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及启示 |
5.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体系概述 |
5.1.1 立法 |
5.1.2 政府支持 |
5.1.3 民间组织 |
5.1.4 相关机构 |
5.1.5 职能分配 |
5.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的动力机制 |
5.2.1 城市历史空间的传承 |
5.2.2 城市精神纪念活动的举行 |
5.2.3 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 |
5.2.4 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
5.2.5 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 |
5.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干预策略 |
5.3.1 纪念空间传承历史空间体系,增强可识别性 |
5.3.2 赋予景观资源纪念属性,提升空间吸引力 |
5.3.3 城市纪念空间日常化,增加公众参与度 |
5.3.4 城市纪念空间功能复合化,提高空间兼容性 |
5.3.5 融合文化片区,借力创意产业的发展 |
5.4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5.4.1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现状 |
5.4.2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的问题 |
5.4.3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反思与创新——关于名人故居工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人物类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对外开放——以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例[J]. 马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16)
- [2]徽文化传承下的古民居数字化保护研究[J]. 张时来,吴智萤.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1(04)
- [3]文化基因在徽州名人故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姚瑶.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4]无锡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刘洁莹. 江南大学, 2021
- [5]德州董仲舒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 魏全庄.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D]. 李鹏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7]新时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研究[D]. 姚欣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8]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9]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D]. 郭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