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1](2015)在《运用多媒体CAI提高法学课堂教学效果》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了,多媒体CAI业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CAI教学具有能够有效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和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及重点的优势。在CAI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多种制作软件的掌握,注意教学效果的实现以及对学生认知学习理论的贯彻。在实际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要结合法学教学特点,注重对框架设计、资料选择和内容编制等过程的关注,并在教学反馈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对CAI课件进行优化。
吴建冰,李作华[2](2013)在《导游素质类课程中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分析——以旅游美学课程为例》文中认为旅游美学是旅游管理的专业拓展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导游课程体系设置中,可将其划归导游素质类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旅游美学存在理论性强、内容枯燥、课堂组织缺乏互动、无法体现导游工作过程的不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解决,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对旅游美学CAI多媒体课件体现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CAI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旅游美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石娜娜[3](2013)在《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等都产生了影响。本文论述了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着重探讨了在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施、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并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有关的建议,希望能对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有所启示。本文通过对驻马店高级中学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深入调查,旨在了解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情况,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调查对象是驻马店高级中学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及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及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及多媒体教学评价情况。调查研究的方式是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对于多媒体教学还是比较欢迎的,但在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需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设施投入及管理水平;(2)多媒体教学的课件资源比较贫乏,课件的内容设置不够合理;(3)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与交流;(4)需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的评价体系。
孙海舒[4](2010)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方案”CAI课件制作与研究思路》文中研究表明介绍"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制定、课件脚本撰写、检索平台设计、媒体素材选择、课件制作技术与流程。指出中医教学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而构成立体化教材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李艳[5](2009)在《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课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因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节省体力的特点备受老师的青睐,然而由于部分老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技能、方法掌握有限,及学校对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管理等存在缺陷,未能使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还出现了一些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以调查研究法(深度访谈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法为辅,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以使本研究成果更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多媒体教学的内涵、特点和优势,在此基础上,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教学为例,从学生视角研究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适应程度、学生对于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总体评价、学生对于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和改进建议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一一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教师日后改进多媒体教学参考。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三个: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态度:大部分比较满意。然后,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媒体、教学信息量与教学节奏、师生互动、硬件设备与课堂环境、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六大方面提出了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吴子旭[6](2008)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技术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主要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信息技术对目前的教育来说必然是一场“革命”,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是整体改革,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将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突破了传统电教手段,克服了传统电教手段存在的不足,传统的电教手段用的是幻灯片、录像等,通常是静止画面,不易从宏观、微观的分析建立时空观,尤其是不易根据教师的思路及课堂要求进行演示——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围绕这些幻灯或录像带教学。而计算机的可控性、逻辑性及参数的可变性,视听等多媒体信息传播功能等,在服务于教学时,都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地理学科的这些基本特征及其其他相关特征与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之间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察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依托我国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就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地理教育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与研究。文章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以面临挑战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为切入点,阐述了地理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基础地理教育中应用计算辅助教学的研究。详细论述了地理教学与计算机服助教学结合的原因,CAI辅助教学与地理教学结合的现实意义,CAI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层次理论与应用原则,以及CAI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以下的研究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第三部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分类和评价。详细论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课件评价的原则及标准等。第四部分:课堂教学型CAI课件制作的研究。重点阐述了课堂教学型CAI制作注意事项、基本流程、以及制作的原则等。第五部分:多媒体地理课件的教学设计。考虑多媒体地理课件的设计应该在地理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应用以及艺术等学科的基础之上构建,从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其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及解决的对策。第六部分:结语。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作者的进一步研究展望。
陈春阳,王恒厂[7](2008)在《浅议数控机床工程训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教育心理学原理对数控机床工程训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利用Authorware针对训练内容进行课件开发。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田书凤[8](2007)在《硅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等工科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硅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是一门重点讲述硅集成电路工艺的物理基础和基本原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研究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在学习并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素材创作方式的基础上,基于Dreamweaver平台制作了用于本教学的多媒体教材。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通过将教材内容化解为适于多媒体展示的知识点,建立了课件的结构框架;利用多种计算机软件完成了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尤其是使用Flash软件完成了相关图片及动画的设计与制作,以增加课件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可理解性;合理安排、使用超文本及导航图标等链接功能,实现了课件的交互性。经运行与测试,本教材可用于今后的本科教学实践,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杨薇[9](2007)在《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文中认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内容。电动力学是高等院校物理学以及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针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称作“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研究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对于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利用访谈、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研究等方法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教育信息化以及高等教育创新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原则和层次。第三部分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从电动力学课程特点出发,并结合我校电动力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提出并详细探讨了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基于CAI课件的情境——探究模式”、“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协作学习模式"和“基于课程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模式”。对基于CAI课件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对电动力学专题网站和课程辅助学习网站进行了设计创建。
汪玉永[10](2006)在《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制作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当前中学课程改革精神,在比较国内外、传统与现今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当代教育的建构主义理论和课件制作的积件思想为理论指导,以设计制作中学物理力学实验中的《平抛运动》网络课件为例,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应以教学设计为先导,以视听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不是用课件代替实验课,而是通过网络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传统实验教学课件制作,为全面执行新课程标准、推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素材和方法。
二、浅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运用多媒体CAI提高法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CAI的含义及优点分析 |
1. CAI的含义 |
2. CAI教学的优点 |
二、CAI法学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 |
三、CAI法学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
1. 课件框架的设计 |
2. 课件资料的搜集 |
3. 课件内容的编制 |
四、CAI法学课件制作的优化——课件反馈 |
(2)导游素质类课程中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分析——以旅游美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导游素质类课程在导游课程群中的地位 |
2 旅游美学课程介绍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2.1 旅游美学课程介绍 |
2.2 旅游美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
3 旅游美学CAI多媒体课件体现的先进教育理念 |
4 CAI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旅游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
4.1 关于多媒体CAI |
4.2 旅游美学CAI课件制作的原则 |
4.3 旅游美学CAI课件的特色 |
5 旅游美学CAI课件教学技术应用的效果 |
(3)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1 概述 |
1.1 多媒体概述 |
1.1.1 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
1.1.2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
1.2 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
1.2.1 课件制作的“亮点利器”—— PowerPoint |
1.2.2 课件制作的“编辑圣手”—— Author ware |
1.2.3 课件制作的“明星向导”—— Director |
1.2.4 课件制作的“闪客新秀”——Flash |
2 中学物理多媒体教学 |
2.1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 |
2.2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2.2.1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
2.2.2 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
2.3 高中物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 |
3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
3.1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
3.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流程 |
3.3 多媒体课件《牛顿第一定律》的制作 |
3.4 多媒体课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教学效果分析研究 |
3.4.1 测试卷的编写 |
3.4.2 调查研究的实施过程 |
3.4.3 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 |
4 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以驻马店市高级中学为例 |
4.1 驻马店市高级中学的基本情况 |
4.2 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情况 |
4.3 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 对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思考 |
5.1 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
5.2 改善和提高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
5.2.1 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5.2.2 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与管理 |
5.2.3 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
5.2.4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
5.2.5 改善师生双边作用,促进双方互动交流 |
5.2.6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
5.2.7 建立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致谢 |
(5)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文献综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框架 |
2.2 研究方法 |
2.3 访谈说明 |
2.4 数据处理 |
2.5 研究效度 |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
3.1 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 |
3.2 二级编码——“关联式编码” |
4 问题及对策 |
4.1 教学观念 |
4.2 教学媒体 |
4.3 教学信息量与教学节奏 |
4.4 师生互动 |
4.5 硬件设备、课堂环境 |
4.6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 |
5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综述 |
1.3.1 CAI 在国外的研究概况 |
1.3.2 CAI 在国内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础地理教育中应用计算辅助教学的研究 |
2.1 地理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的原因 |
2.1.1 地理科学的特征 |
2.1.2 结合的优势分析 |
2.2 CAI 辅助教学与地理教学结合的现实意义研究 |
2.2.1 CAI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研究 |
2.2.2 CAI 贯彻地理课堂教学原则的研究 |
2.3 CAI 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层次分析 |
2.3.1 初级应用层次 |
2.3.2 高级应用层次 |
2.3.3 Internet 应用层次 |
2.4 CAI 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2.4.1 操作原则 |
2.4.2 简洁原则 |
2.4.3 运用原则 |
2.4.4 信息量原则 |
2.5 多媒体地理CAI 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2.5.1 课件与板书之间的矛盾 |
2.5.2 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
2.5.3 无止境地降低难度,让学生失去思考的余地 |
2.5.4 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
2.5.5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2.5.6 忽视教学节奏的合理性 |
2.5.7 忽视传统媒体的使用 |
2.5.8 忽视体验的真实性 |
2.6 地理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程中的关系处理 |
2.6.1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
2.6.2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
2.6.3 抽象和形象之间的关系 |
3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的分类和评价 |
3.1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的分类 |
3.1.1 授课辅导型模式 |
3.1.2 自学复习型模式 |
3.1.3 知识测验型模式 |
3.1.4 模拟实验型模式 |
3.1.5 趣味游戏型模式 |
3.1.6 智能开发型模式 |
3.2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的评价 |
3.2.1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评价的原则 |
3.2.2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评价的标准 |
4 课堂教学型CAI 课件制作的研究 |
4.1 制作注意事项 |
4.1.1 明确教学内容 |
4.1.2 确定教学目标 |
4.1.3 选择教学媒体 |
4.1.4 教学模式选择 |
4.1.5 编写脚本 |
4.1.6 材料收集 |
4.1.7 选材构思 |
4.2 制作的基本流程 |
4.2.1 创作工具的选择 |
4.2.2 主界面及程序设计 |
4.2.3 材料处理 |
4.2.4 动画设计 |
4.2.5 调式运行 |
4.3 具体制作的原则 |
4.3.1 先设计后制作原则 |
4.3.2 科学性原则 |
4.3.3 可控性原则 |
4.3.4 艺术性原则 |
5 多媒体地理课件的教学设计 |
5.1 多媒体地理课件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
5.1.1 空间概念 |
5.1.2 时间概念 |
5.1.3 数量概念 |
5.2 多媒体地理课件程序设计的技术性分析 |
5.2.1 多媒体对象类型的选择 |
5.2.2 程序流程的控制 |
5.2.3 计算机特点的突出 |
5.2.4 友好使用环境的创造 |
5.3 多媒体地理课件的界面设计艺术性分析 |
5.3.1 视觉美感 |
5.3.2 听觉美感 |
5.3.3 操作美感 |
5.4 多媒体地理课件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之间辩证性分析 |
5.4.1 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
5.4.2 技术性与科学性、艺术性的关系 |
5.5 地理课件制作中问题的研究 |
5.5.1 课件软件和资料库问题 |
5.5.2 制作课件理解偏差出现的问题 |
5.6 具体制作地图应用CAI 课件 |
5.6.1 地图素材的准备 |
5.6.2 地理课件制作中的地图处理 |
5.6.3 各类地理示意图制作(powerpoint) |
5.6.4 立体效果的制作(flash 动画) |
6 结语 |
6.1 本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软件应用的阻力及其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浅议数控机床工程训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控机床工程训练课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一)教学性原则 |
(二)技术性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四)艺术性原则 |
二、数控机床工程训练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 |
(一)需求分析 |
(二)概要设计 |
(三)详细设计 |
(四)课件制作 |
(五)课件应用情况 |
(8)硅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 |
1.3.2 丰富教学内容与展现最新动态 |
1.3.3 推进教材建设与实现网络教学 |
第2章 多媒体课件平台的选择 |
2.1 计算机硬件的选择 |
2.2 操作系统的选择 |
2.3 课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3章 课件的总体构思和设计 |
3.1 研究教材整体构思 |
3.2 课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
第4章 课件的选材制作 |
4.1 FLASH MX2004简介 |
4.2 素材的选择与制作 |
4.2.1 文字 |
4.2.2 图形和图像 |
4.2.3 动画 |
4.2.4 视频 |
第5章 课件的运行与测试 |
5.1 正确性测试 |
5.2 可操作性(交互性)测试 |
5.3 可移植性测试 |
5.4 稳定性测试 |
第6章 主要解决的问题 |
6.1 知识点的化解 |
6.2 动画的制作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9)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创新 |
1.1.1 知识经济的内涵 |
1.1.2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
1.1.3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
1.2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
1.2.1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支持 |
1.2.2 信息技术对教育创新的作用 |
1.2.3 信息技术与教育革新中的课程发展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论 |
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
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依据 |
3.2 多元智能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指导 |
3.3 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论基础 |
3.4 教育传播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力支撑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
4.1 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 |
4.1.1 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
4.1.2 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4.1.3 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模式探索 |
4.2 基于 CAI课件的课堂情境—探究模式 |
4.2.1 方法指导 |
4.2.2 教学案例 |
4.2.3 技术支持 |
4.3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协作学习模式 |
4.3.1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指导 |
4.3.2 “电磁波”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
4.3.3 技术支持 |
4.4 基于课程网站的自主学习模式 |
4.4.1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指导 |
4.4.2 基于电动力学课程网站的自主学习设计 |
4.4.3 技术支持 |
结束语:研究还在继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制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1 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制作研究的意义 |
2 网络课件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
3 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概念及目标 |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前后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 |
1.1 中外物理实验教学比较 |
1.2 传统实验方式与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方式比较 |
1.3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比较 |
1.4 课程改革过程中物理实验学习方式的转变 |
1.5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 |
第二部分: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
2.1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发展概况 |
2.2 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有效整合 |
2.3 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模式 |
第三部分:网络课件制作工具的结构特性与选择研究 |
3.1 网络课件制作工具的结构特性 |
3.2 网络课件制作工具优化选择 |
3.3 网络课件制作系统 |
第四部分: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设计制作分析 |
4.1 网络课件的设计思想 |
4.2 网络课件制作的分析与设计 |
4.3 网络课件制作的评价 |
4.4 网络课件开发流程图 |
第五部分: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的实现 |
5.1 课件制作方案选择 |
5.2 课件屏幕框架的制定 |
5.3 平抛运动模拟实验的制作 |
5.4 网络课件的整体制作 |
5.5 课件结构的实现和关键技术 |
5.6 教学录像的实现 |
5.7 实验动态演示的实现 |
5.8 自测题库的实现 |
结论: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制作研究体会 |
英文摘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浅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多媒体CAI提高法学课堂教学效果[J]. 李跃. 求知导刊, 2015(18)
- [2]导游素质类课程中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分析——以旅游美学课程为例[J]. 吴建冰,李作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30)
- [3]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 石娜娜. 河南大学, 2013(02)
- [4]“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方案”CAI课件制作与研究思路[J]. 孙海舒.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10)
- [5]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D]. 李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3)
- [6]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吴子旭. 河南大学, 2008(09)
- [7]浅议数控机床工程训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J]. 陈春阳,王恒厂.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8(01)
- [8]硅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实现[D]. 田书凤. 河北大学, 2007(S1)
- [9]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 杨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10]中学物理实验网络课件制作研究[D]. 汪玉永. 辽宁师范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