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胡媛春[1](2021)在《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文中提出美国《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同时也是着名的“长尾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曾在《免费:商业的未来》提出,如果说在上世纪“免费”只是一种强有力的推销手段的话,那么在21世纪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新闻免费似乎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新闻的认知,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不过只是吸引受众的一种手段,新闻同样需要成本的。伴随着新媒体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的成本不仅没有办法降低,盈利还有所减少。大部分传统媒体原有受众不断地流失、广告收入不断地下跌以及传统平台影响力的削弱,这些因素都让传统媒体陷入了困境,而新闻内容付费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西方国家以“付费墙”的实践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通过新闻付费的商业模式将内容变现。虽然我国在新闻付费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却也出现不少媒体抓住新闻付费的机会华丽转型,印证着新闻付费这条道路在中国并不是不可行的。本文从新闻内容付费的内涵出发,明确新闻付费的概念,再围绕中外“付费墙”的发展历程,梳理中外新闻付费的发展过程,为之后分析困境和提出解决路径奠定基础。而我国新闻付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存在不少困境阻碍其蓬勃发展,总结新闻内容付费当下的四重困境,一是新闻内容同质,二是品牌忠诚度低,三是付费意识薄弱,四是侵权行为频发。在汲取中外付费墙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国情,从内容、品牌、行为、法律四个维度出发,探寻新闻付费的发展路径。从内容角度出发,打破行业新闻同质现状,追求深度内容;从品牌角度出发,打造新闻社群,加强品牌营销;从行为角度出发,鼓励新闻消费,培养消费习惯;从法律出发,完善法律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伴随着实践中的探索,新闻内容付费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是,新闻付费并不是解决媒体收入降低的唯一出路,媒体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新闻付费,切忌盲目跟风。
郑晓锋[2](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王洪梅[4](2020)在《城市空间视域下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报刊亭发展步履维艰,昔日街头热闹的报刊亭逐渐从我们的视野远去。报刊亭除了销售报纸,在城市空间中是否还有其他功能?在报纸阅读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报刊亭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本文主要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邮政报刊亭进行田野调查,经过实地走访,对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的亭主、读者、管理者进行访谈,并对报刊亭的实践活动进行参与观察,利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从城市空间视角讨论邮政报刊亭的价值与意义。借助西方学界“空间转向”所取得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传播学界发现了媒介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提出空间与媒介在传播本质上都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本文以报刊亭作为媒介形成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研究邮政报刊亭的空间规划、空间管理、空间延伸、空间再造以及蕴含其中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解释影响空间变化的诸多因素,从多个角度呈现报刊亭承载的不同关系。本研究通过报刊亭这一实体建筑的空间演进探讨人、报刊亭、城市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报刊亭不仅是城市空间中的微小建筑,还是信息流动的节点,货物交换的中间站,人与人相互信任的纽带,人与城市融合的中介。报刊亭的空间变化是政策、技术等多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本身又作为一个媒介,勾连着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特有关系。报刊亭承载着城市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体现着城市的阅读生态,是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提升沟通性的物理场所。报刊亭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张舒[5](2019)在《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文中提出闽南为我国着名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繋。《江声报》作为闽南原乡的地方性报纸,发行於闽南、南洋、台湾三地,在闽南人聚集区拥有大量读者。二战时期(1939-1945),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的联繋被迫中断,《江声报》也受战争影响而停刊。战争胜利後,《江声报》复刊。复刊後的《江声报》中载有大量与南洋有关的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本文试图以这部分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1945-1946年《江声报》中有关南洋的报道进行搜集整理,考察其主要内容,结合档案资料、文史资料、华侨志、侨批等资料,探讨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联系的重新建立,思考流通於闽南与南洋之间报纸的意义,并揭示《江声报》对闽南地方性的建构。本文研究显示,透过复刊後的《江声报》,可以看出:闽南原乡与南洋之间因战争而中断的交通、人员流动及侨汇,在战後初期都开始恢复。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也纷纷开始救济闽南原乡。1946年南洋各国排华风潮渐起,复刊後的《江声报》对此也十分关注,体现出了南洋与闽南信息传递的恢复,以及战後政府和原乡对南洋华侨的关心。复刊後的《江声报》展示了战後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联系恢复的动态过程。《江声报》作为流通於闽南与南洋的报纸,对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的信息传递、文化交流、情感共享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华侨与侨乡之间的通道作用,也建构了闽南的地方性。
陈龙[6](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说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山冰[7](2017)在《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指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成立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以下简称: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民主共和,创立新的新闻管理体系,其对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促进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新闻出版业及民众三方就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的认识和激烈博弈,对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法律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新闻管理体制在我国近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尽管它存在严重缺陷,但仍闪烁着革命光辉。论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为基本视角,对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的产生、形式、内容及其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考察。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西方文化于中国新闻业的推动作用进行考察,对晚清社会尤其是清末新闻管理举措进行梳理,对辛亥革命期间新闻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民国初期的时代发展脉络。第二章对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探索近代国人对西方新闻管理思想的接受和能动改造的实践,考察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内涵。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从这一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的建构及运行两个方面加以具体剖析,前一部分主要从新闻管理机构设置、新闻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加以考察;后一部分则从刊发官报、与记者沟通及法律救济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对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及局限的角度进行了评价。结语部分则对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实践展开反思,探索如何把握管理与新闻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和碰撞力度。本文认为为强化对新闻事业的管理,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层面,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总纲,确认了言论自由的基调;以临时大总统为统领;以内务部、交通部等中央部门为承管者;废除《大清报律》中违反民主共和体制的条款,有选择地沿用相关事务性管理条例;积极制定《中华民国暂行报律》等法律法规,佐以“减免邮资”等行政命令;编辑出版了《临时政府公报》共五十八期,树立政府舆论权威,促进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在地方,由各地都督府负责掌一方新闻事业管理。除执行中央相关新闻宣传管理政令外,各都督府亦会根据自身需要,采取诸如资助报刊创办发行、安排记者专访以占领舆论阵地等举措来协调地方新闻事业的发展。除积极促进配合以外,从中央至地方亦有相关管制措施,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加之行政命令管控和军方的武力压制,主要有取缔、罚款、抓捕拘留甚至枪毙新闻工作者等惩罚措施。南京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新闻管理法律、政策、措施,对民初新闻发展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言论自由的基调为新闻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则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革命党人对新闻事业的重视也是其发展前行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得南京临时政府处处受制于西方列强,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很难摆脱列强阴影,饱受欺凌;南京临时政府组成人员乃至革命党人自身成分十分复杂,导致其无法政令统一,政府不能做出强有力的管控措施,不能有效节制言论,也不能适当引导舆论,甚至反受其掣肘,其权威力和公信力被削弱,无法引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现有法律的执行不当,都使得政府在舆论管控方面相对被动,新闻管理理念得不到贯彻,严重影响了南京临时政府新闻事业管理的实际效果。
王巍[8](2017)在《转型发展的报纸竞争战略 ——《南方周末》个案研究(2006-2016年)》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现代报业百余年良好的发展格局己告终结,而且迅速进入衰退期。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新媒介总是与旧媒介在时间、金钱、注意力以及它所进入的文化忠诚度上展开竞争”,“旧技术或媒介或者经过激烈的变革之后存活下来,或者成为过旧之物,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保存下来”。①那么,作为旧媒介重要代表的报纸要谋求继续存活,它该如何变革?在与新媒体展开的竞争中,它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本论文以《南方周末》为研究个案,适度引入中国另外三家纸媒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南方周末》自2006年以来10年期间竞争战略的规划、变革及其效果。力图通过这项研究,揭示中国报业转型发展的复杂境况及战略变迁的相关逻辑,并对仍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中国报业的价值链重建提出了建议。全文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主要视角,结合传播学、经济学等有关理论,采取深度对话、实地记录、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分析《南方周末》在转型实践中对竞争战略的决策与调整、成效与不足,并从宏观背景和比较研究两个角度进行透视,对个案中有普遍性或公共价值的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与评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提出了核心问题,论述了《南方周末》作为研究个案的理由,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第二章阐述了《南方周末》在报业领域持续领先后遭遇的行业衰退困境;第三章阐述了《南方周末》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转型发展,并分析了其实现转型的潜在优势;第四章选取了中国报业三家既有代表性又与《南方周末》在某些方面相类似的纸媒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竞争战略和实践对《南方周末》的借鉴意义;第五章详细描述了《南方周末》在10年转型发展中对竞争战略的两次大的调整以及相关实践;第六章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对《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竞争战略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述评;第七章(结语)把《南方周末》这一个案放回中国报业转型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提炼这一案例的普遍性,并对报纸转型发展如何重建价值链进行了深度思考。
汪晓梅[9](2016)在《《2014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再思考》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网络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与过去大不相同。新的传播环境对报业的冲击十分严重,2014年底,《中国报业》总结了《2014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目前报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较之前略有好转,但处境依旧艰难。笔者将对此总结进行再思考,并根据相关内容探寻对今后报业的整体发展有指导价值的举措。
向熹[10](2013)在《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文中认为2002年,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全面加速;2012年,因媒体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报业出现行业性下滑;其间的十余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在这个特定阶段,市场力量成为中国报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而市场力量如何作用于中国报业变革?市场力量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效用如何体现?市场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力量极限在哪里?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用“个案研究”法,以《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复盘”一份代表性报纸在2001年至2011年间五次战略性变革的成败来为上述问题求解,即以案例研究成果来回答普遍性问题。本文由六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导论,对论题及产生的背景、既有研究、研究方法、逻辑结构等进行论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南方周末》成功的四项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从“品牌”、“商业模式”、“规模”、“多元化”等四个角度论证市场力量在推动报业变革上如何产生效用及产生怎样的效用。第六章,对《南方周末》未达到目标的“拓展话语边界”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论证市场在推动报业变革上的力量极限。“结语”部分,延伸论述了对本研究的两点认识,即“实践价值有局限性,历史价值大于未来价值”,“研究市场力量的极限不仅对报业变革有意义,还有在其他领域继续研究的价值”。本文对《南方周末》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有解释意义,并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案例呈现的《南方周末》对如何“提升市场化水平”、“走裂变发展之路”、“追求内容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变革商业模式”、“迎接新媒体挑战”、“寻找话语空间”等报业共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对行业有范本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市场力量的效用与极限问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二、2003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与出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内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付费墙模式 |
一、硬付费墙 |
二、软付费墙 |
第三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方新闻付费发展历程 |
一、初期摸索阶段(1993-2000年) |
二、中期探索阶段(2001-2010年) |
三、后期普及阶段(2011年至今) |
第二节 中国新闻付费发展历程 |
一、数字开端,默然离场 |
二、专业模式,峰回路转 |
第四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 |
第一节 内部困境 |
一、新闻内容同质 |
二、品牌忠诚度低 |
第二节 外部困境 |
一、付费意识薄弱 |
二、侵权行为频发 |
第五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出路 |
第一节 打破同质现状,追求深度内容 |
第二节 打造新闻社群,加强品牌营销 |
第三节 鼓励新闻消费 培养消费习惯 |
一、降低物质成本 |
二、减少精神成本 |
第四节 完善法律保护,打击侵权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关于新闻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2)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城市空间视域下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田野历程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邮政报刊亭的发展概述 |
一、我国邮政报刊亭的发展 |
二、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的发展 |
第二章 邮政报刊亭作为微小建筑的空间演进 |
一、报刊亭的空间规划 |
二、报刊亭的空间管理 |
三、报刊亭的空间延伸 |
四、报刊亭的空间再造 |
第三章 邮政报刊亭在城市空间中的关系生产 |
一、信息的流动 |
二、商品的交换 |
三、粉丝与明星的虚拟关系 |
四、顾客与亭主的彼此信任 |
五、人与城市的互动融合 |
六、报刊亭与城市的相互建构 |
第四章 邮政报刊亭在城市空间中的价值思考 |
一、承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
二、体现城市的阅读生态 |
三、提升可沟通性的物理场所 |
四、展现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兰州市邮政报刊亭访谈材料(部分) |
致谢 |
(5)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与思路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基本资料与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战後交通的恢复 |
第一节 轮运 |
第二节 空航 |
第三章 战後初年《江声报》所报道的南洋排华事件 |
第一节 菲律宾排华事件 |
第二节 印尼排华事件 |
第三节 越南排华事件 |
第四章 战後人员流动的恢复 |
第一节 华侨归国 |
第二节 归侨复员 |
第五章 战後侨汇的恢复 |
第一节 南洋各国侨汇恢复情况 |
第二节 战後闽南侨乡关於侨汇的一些问题及举措 |
第六章 战後初年南洋华侨对家乡的救济 |
第一节 1946年闽南原乡受灾情况 |
第二节 1946年菲律宾华侨对闽南原乡的救济 |
第三节 1946年其他南洋华侨对闽南原乡的救济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7)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创新及意义 |
第一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起步 |
一、西方传教士开启中国近代报刊之门 |
二、外媒本土化促进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发展 |
三、领事裁判权——租界报业发展的双刃剑 |
第二节 进步思想的宣传兴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 |
一、早期维新派——借助报刊看世界 |
二、百日维新——借助报刊宣扬温和的君主立宪制度 |
三、激烈的思想论战——保皇抑或革命 |
第三节 清末政改:强化新闻管理 |
一、清廷新闻管理的宗旨 |
二、清廷新闻管理的举措 |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转折 |
一、辛亥革命准备过程中的民主自由思想传播 |
二、革命党人新闻宣传实践 |
三、革命党人主导临时政府执行资产阶级共和政策 |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言论出版自由是新闻管理体制的核心 |
一、自由主义思潮对专制思想的冲击 |
二、专制制度对民主思潮的妥协 |
三、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充分保障 |
第二节 对清末新闻法制的继承与改进 |
一、相似的新闻宣传方式 |
二、相近的报纸创刊程序 |
三、相仿的新闻管理措施 |
第三节 革命党新闻民主思想的实践 |
一、追求民主共和 |
二、保护言论自由 |
三、重视舆论宣传 |
第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建构 |
一、新闻管理机构设置 |
二、新闻管理法律法规制定 |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运行 |
一、刊发官报 |
二、建立与记者沟通机制 |
三、设立新闻宣传纠纷的法律救济 |
第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
第一节 对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 |
一、促进新闻职业理念转向倡言国事 |
二、政府与报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
三、新闻事业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
四、萌生近代新闻教育和新闻专业主义思想 |
五、催生“党报”现象 |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局限 |
一、新闻管理权限模糊 |
二、新闻管理软弱无力 |
三、新闻管理力度失衡 |
结语: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启示 |
一、尊重新闻规律 |
二、辩证地看待自由与责任 |
三、重视制度系统化设计 |
四、提高管理的执行力 |
五、引导行业自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转型发展的报纸竞争战略 ——《南方周末》个案研究(2006-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框架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 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对报业转型的研究 |
1.3.2 对报业竞争战略的研究 |
2 《南方周末》的现实困境:一直在领先,行业却衰退 |
2.1 《南方周末》是传统报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成功者 |
2.1.1 《南方周末》在传统报业始终保持着领先优势 |
2.1.2 《南方周末》在传统报业的成功是坚持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成功 |
2.2 传统报业在本世纪整体进入衰退期 |
2.2.1 新进入者威胁巨大直接拉低行业价值 |
2.2.2 替代品威胁巨大已成实质性主流产品 |
2.2.3 买方议价能力大增并快速向替代品转移 |
2.2.4 供应商形势艰难且成本居高难下 |
2.2.5 现存竞争者大量退出行业加速萎缩 |
2.3 加速中国报业衰退的特殊因素 |
2.3.1 政策因素 |
2.3.2 体制机制因素 |
2.3.3 人力资源因素 |
3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竞争力分析 |
3.1 转型发展是《南方周末》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
3.2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竞争劣势 |
3.2.1 在传统报业的竞争中从绝对优势变成相对优势 |
3.2.2 参与互联网媒体行业竞争面临的主要挑战 |
3.3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竞争劣势的形成原因 |
3.3.1 传统惯性思维强大,产业布局过于单一 |
3.3.2 体制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发展阻碍既多又大 |
3.4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潜在优势 |
3.4.1 “美的品牌+小的规模”是独特优势 |
3.4.2 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是坚实基础 |
3.4.3 多元化布局的数字化建设有一定经验 |
4 对三家有代表性纸媒的比较研究 |
4.1 人民日报社:发挥中国报业第一品牌影响力 |
4.1.1 人民日报转型发展思路沿革 |
4.1.2 人民网概况及其竞争战略 |
4.1.3 人民网的主要竞争实践 |
4.1.4 人民网的成效与不足 |
4.1.5 人民日报社的转型发展实践对《南方周末》的借鉴价值 |
4.2 《东方早报》:内容依旧为王 |
4.2.1 澎湃新闻概况 |
4.2.2 澎湃新闻的竞争战略 |
4.2.3 澎湃新闻的主要竞争实践 |
4.2.4 澎湃新闻的成效与不足 |
4.2.5 《东方早报》的转型发展实践对《南方周末》的借鉴价值 |
4.3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多元化典范 |
4.3.1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概况 |
4.3.2 浙报集团转型发展的竞争战略 |
4.3.3 浙报传媒的主要竞争实践 |
4.3.4 浙报传媒的成效与不足 |
4.3.5 浙报集团的转型发展实践对《南方周末》的借鉴价值 |
5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竞争战略与实践 |
5.1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竞争战略 |
5.1.1 第一次调整:进入替代行业,开发系列新产品拓展竞争领域 |
5.1.2 第二次调整:全面融合,品牌成为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支点 |
5.2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主要竞争实践 |
5.2.1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 |
5.2.2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三项重点工程 |
6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成效与不足 |
6.1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成效 |
6.1.1 品牌逐渐成为转型发展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石 |
6.1.2 内容优势在融合传播中差异化竞争力不断增强 |
6.1.3 营销结构发生质变经营转型初获成功 |
6.2 《南方周末》转型发展的不足 |
6.2.1 传统路径依赖过于强大 |
6.2.2 缺乏重量级的互联网媒体拳头产品 |
6.2.3 技术能力后劲不足 |
6.3 进一步提升《南方周末》转型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
6.3.1 构建品牌生态圈 |
6.3.2 以付费墙理念提升优质内容经济价值 |
7 结语:报纸转型发展的价值链重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2014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从政策上支持媒介融合 |
二、行业从制度上打击新闻敲诈 |
三、传统媒体框架下新媒体产品异军突起 |
四、传统媒体注重保护版权 |
五、结语 |
(10)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2002年至2012年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特定阶段 |
1.1.2 对“市场力量”的信任 |
1.1.3 为什么是《南方周末》 |
1.2 对相关问题的既有研究 |
1.2.1 对“报业市场化变革”的相关研究 |
1.2.2 在媒介发展方向上对《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 |
1.3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1.3.1 “市场力量” |
1.3.2 “南方周末” |
1.3.3 “战略性变革” |
1.3.4 “2001年至2011年”时间段的选取 |
1.4 论题的研究意义 |
1.4.1 史实意义 |
1.4.2 范本意义 |
1.4.3 方法意义 |
1.5 理论依托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依托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
2 品牌效能:以“品牌”为核心的变革 |
2.1 变革前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报刊广告市场变化呈现两个挑战 |
2.1.2 政策环境的变化带来转型压力 |
2.2 “尊重市场的传统”与“内部压力”分析 |
2.2.1 《南方周末》尊重市场的传统 |
2.2.2 变革前的内部压力 |
2.2.3 2001年改革为2002年变革奠定基础 |
2.3 将“品牌”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 |
2.3.1 品牌内核是变革的目标——“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 |
2.3.2 品牌表述是变革的号召——“6000000知识型读者的选择” |
2.4 战略性变革成功的三个支柱 |
2.4.1 产品变革——一年中两次引领风气的报纸改革 |
2.4.2 营销渠道变革——“有效发行”的提出与实施 |
2.4.3 品牌管理模式变革——从“品牌管理”到“品牌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3 模式效能:“两个市场盈利”的商业模式变革 |
3.1 战略性变革背景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1 中国传媒格局的变化 |
3.1.2 中国广告市场的变化 |
3.1.3 报纸行业头上“三把悬剑”的出鞘 |
3.2 内部资源分析与业务层战略的制定 |
3.2.1 《南方周末》核心竞争力的认定 |
3.2.2 关于“内容直接盈利”可能性的论证 |
3.2.3 “第一市场盈利”目标的提出 |
3.3 战略执行的“关键五步”分析 |
3.3.1 品牌诠释的提升——“在这里,读懂中国” |
3.3.2 产品质量的提升——分板块改革的成效 |
3.3.3 营销观念的提升——从“有效发行”到“聪明发行” |
3.3.4 时机选择——2008年8月7日,零售提价 |
3.3.5 决定性战役——2009年邮局大收订 |
3.4 本章小结 |
3.4.1 “利润池”检验 |
3.4.2 《南方周末》的三件急务 |
4 规模效能:在纸媒领域的扩张 |
4.1 变革启动前的经验分析 |
4.2 作为变革背景的“多品牌战略”辨析 |
4.3 《南方周末》的多品牌战略规划 |
4.3.1 “两报两刊”规划的提出 |
4.3.2 未实现项目概述 |
4.4 《南方周末》在纸媒领域扩张的变革路径——以《名牌》为例 |
4.4.1 创办的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
4.4.2 以改制求变革的论证与实践 |
4.4.3 以创新实现突围的路径与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元化效能:向相关领域延伸的变革 |
5.1 变革背景与战略变革目标的提出 |
5.1.1 经济危机爆发后,纸媒的外部环境变化 |
5.1.2 《南方周末》全媒体之路的基础和构想 |
5.1.3 从构想出发的战略布局 |
5.2 低成本的新媒体实验 |
5.2.1 作为背景的认识与现实 |
5.2.2 “南方周末模式”的新媒体探索 |
5.3 专注于策划环节的出版模式 |
5.3.1 对进入出版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5.3.2 进入出版领域的模式论证 |
5.3.3 《南方周末》图书出版产业的实践 |
5.4 视频节目领域的探索 |
5.4.1 《南方周末》进入视频节目制作业务的机会分析 |
5.4.2 《南方周末》视频项目的模式论证 |
5.5 整合营销型业务探索 |
5.5.1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出台的背景 |
5.5.2 “绿色工作室”的模式 |
5.5.3 《南方周末》“绿色”实践 |
5.6 本章小结 |
6 市场力量的极限:为拓展话语边界的变革 |
6.1 报纸的话语边界 |
6.1.1 法律法规关于报纸话语边界的规定 |
6.1.2 实践中对报纸话语的政策限制 |
6.2 “以有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2.1 典型报道的参与者 |
6.2.2 取得全国“两会”报道资格 |
6.2.3 国办“信息专报”的开通 |
6.2.4 与部队的互动 |
6.3 “以取得外宣媒体性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3.1 广东媒体“走出去”的现状与局限 |
6.3.2 并购境外媒体的尝试 |
6.3.3 “借港出海”思路的提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2003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 胡媛春.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城市空间视域下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研究[D]. 王洪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5]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D]. 张舒. 厦门大学, 2019(08)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7]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研究[D]. 高山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转型发展的报纸竞争战略 ——《南方周末》个案研究(2006-2016年)[D]. 王巍. 武汉大学, 2017(07)
- [9]《2014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再思考[J]. 汪晓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3)
- [10]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D]. 向熹. 武汉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