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基本药物》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有什么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姚尚建,周健[1](2021)在《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的三个维度——药品、准入机制与市场的递进分析》文中指出在医保药品价格谈判中,政府主导、谈判邀请、企业进入形成了公共谈判机制。政府通过购买者与管理者的身份切换,在特定受控的药品市场中给谈判对手以价格压力。从药企的角度,这是一场试图进入特定药品市场的谈判过程,是一个关于市场权利的谈判;从政府的角度,这是一场由政府控制的市场准入的谈判,是一个涉及行政权力的谈判。这一政府主导下的涉及药品价格的公共谈判,同时还是关于企业准入机制和市场功能运行的谈判。在依托行政权的购买方发起的谈判中,行政权力和企业垄断都可能扭曲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医保药品价格谈判要破除"行政权力变谈判能力""医保市场换药品价格"的迷思,要认识到医保谈判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实现机制的谈判。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不仅仅依靠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政府责任并不冲突,任何对权力与市场的执念都无助于企业创新的保护,并最终影响长期的社会福祉。
申曙光,吴庆艳[2](2021)在《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参量改革》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存在制度改革、管理改革和参量改革三种基本路径;我国的医疗保障进入以病有良医为目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参量改革将成为改革的主要路径。要论证以上观点,需要系统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参量体系及其目前改革的基本状况,并从扩大筹资规模、控制待遇过快增长、优化支付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等四个方面分析"十四五"期间医保参量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最后提出医保参量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对策。
刘欣[3](2021)在《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虽已经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但由于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基本医疗保险已经不能满意大病患者的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为了防止因医疗保障水平低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2012年8月由国家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大病保险政策为了缓解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吉林省在2012年末出台了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相关政策,并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并以省为单位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为体现出大病保险政策的普惠性,规定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自动加入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基金来自于基本医疗保险的结余和财政补贴无需参保者进行二次缴费。大病保险是对超出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的合规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提高保障水平。大病保险由商保机构承办,由政府出资。并规定对合规医疗费的报销比例不低于50%。吉林省的经济水平并不高,贫困人群占比较大,大病保险对贫困人群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降低参保成本提高保障水平。本文通过阅读文献整理出2013年—2018年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相关数据,了解现阶段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方式、筹资标准、保障人群、筹资方式,明确该保险的政策现状。后与医疗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了解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受益人数、参保者自付比例等数据了解该保险的实际保障水平,对近几年的保障水平进行对比得知,吉林省的保障水平处于一个中等偏低的位置。由此暴露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筹资方式得知,吉林省大病保险缺少单独的筹资渠道,大病保险基金池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由政策规定得知,该大病保险使用基本医保的目录,补偿水平不高。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大病保险基金浪费严重。由于商保机构的重要性被忽视,大病保险目前的保障水平不尽如人意。本文在明确该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后,希望能够通过拓宽筹资渠道、建立专属目录、加强监管、认识商保机构的重要性解决拉低保障水平的问题。
李枞[4](2021)在《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是世界各国采取行动优先应对的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具有患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群年龄跨度大、并发症种类多且风险高、易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等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系统分析的方法,以全球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卫生支出为背景,呈现我国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峻形势,即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且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也是居于首位,但人均医疗费用偏低,且存在医疗不公正的现象。阐述本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包括对公平、公正、正义的概念辨析,并在本研究框架下界定医疗公正以及健康公正。阐释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在分析作为公平的正义和正义的原则基础上,探讨罗尔斯正义论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可借鉴性。论述丹尼尔斯的医疗保健公正理论,包括平等主义的公正观、医疗保健公正的原则、程序的公正。最后,提出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公正意涵及其基本原则,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基本原则包括糖尿病的基本医疗保险平等原则、获得针对糖尿病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机会平等原则、满足糖尿病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以外其他需求的差别原则、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道德自觉原则。分析了糖尿病医疗保健过程中不公正的表现。首先,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对象的社会分层,指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由于身份不同也会导致享有不同的医疗保障待遇,但这却不符合社会阶层界域中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再从健康权视角论述基本医疗保障对象的社会分层是对糖尿病患者平等健康权的挑战。其次,根据优质医疗资源的分类——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论证符合糖尿病健康管理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从而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糖尿病医疗保健中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存在差异,说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稀缺挑战了糖尿病患者机会平等。再次,从个人健康投资及其影响的理论研究入手,分析医疗保健支出能力对个体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并强调糖尿病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公平和医疗保健市场的获得方面的公正性受到挑战,特别是难以实现丹尼尔斯构想的公正医疗保健市场的第二层次,即患者缺乏为其他医疗需要而投入的自愿的私人保险市场的能力。最后,剖析糖尿病可能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指导、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运动干预、医患沟通、社区健康干预、个体的道德责任等,指出公正获取上述因素的机会受到阻碍,会出现丹尼尔斯所谓的“人们实现特殊选择和人生任务的能力以及幸福就会减少”;以及如果糖尿病患者个体失去健康道德自觉,则会对该领域内其他个体的健康公正形成挑战,从而影响对医疗公正性的追求。面对上述种种糖尿病医疗保健中的公正性问题,进一步分析其成因。首先,论述社会公正是公共生活领域及其公共结构的基本价值诉求,指出公正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亦符合这一价值诉求,但我国目前根据基本医疗保障对象不同进行的社会分层导致公正地保障糖尿病患者“福宁”和“福利”的获取难以实现。其次,根据糖尿病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以及我国糖尿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存在资源配置层次不均衡、资源配置城乡“二元化”、资源配置区域不均衡等问题,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之间难以达到平衡。再次,论述糖尿病的健康管理要素包括健康教育、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培养良好的自我行为、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监督作用,指出由于不同群体的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管理能力及保障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糖尿病医疗保健的效果不同。最后,基于我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政府对糖尿病医疗保健的投入不均衡以及对各部门的协调与监管责任缺失,论证糖尿病管理中政府责任缺失。提出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实现策略。第一,提出实现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制度公正,通过政府制定以同等的福利惠及全体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糖尿病患者公正地享有健康权、治疗权等权利,均等化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具备自我健康管理的义务,公正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论证制度道德化的可行性。同时,正视不同群体的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天然差别,提出以补偿原则缩小彼此间的差距。第二,通过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普惠而适度”和“三保合一”、取消城乡居民医保“一制多档”、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加强医保政策的基层倾斜,逐步实现糖尿病患者基本医保待遇的统一。第三,鉴于我国糖尿病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提出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应对策略。第四,主张应特别关注糖尿病患者中的弱势人群的权益,为防止其受到不公正的医疗待遇,提出减弱家庭灾难性支出的风险的对策,同时还要保障健康饮食供应、鼓励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第五,在糖尿病的管理中,政府的职责不可或缺,因此应通过增加对糖尿病管理的财政投入、加强糖尿病医疗保健领导体制建设、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糖尿病医疗保健工作,强化糖尿病管理中的政府职责。
王亚辉[5](2021)在《2019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S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采取取消药品加成、药品带量采购、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等一系列举措控制药品价格,试图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但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综合医院药占比接近30%,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院级用药目录,直接影响医疗机构与患者个人的药品使用结构,进而影响患者的药品费用和医疗费用。2019年,国家医保局与人社部组织专家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全面调整。本次目录调整意义重大,而医保药品目录的制定与执行是国家医疗保险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分析2019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患者用药和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总结目录调整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基于本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政策目标,以医保药品目录的重点调整部分为分析重点,采用前后对比法对S医院2019年1-9月与2020年1-9月两个时间段内特定病种住院患者用药差异、医疗费用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评估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S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及医疗费用的影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从而为S医院合理配置药品资源、更好地实现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政策目标提供改进方向,为决策部门进一步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收集部分,定量数据主要包括上述特定时间段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与药品使用信息等,来自S医院的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和费用明细系统。定性数据包括医保药品目录相关政策文件、相关文献和医务人员半结构化访谈记录等。访谈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医生为访谈对象,以数据达到饱和为止,最终共访谈11人。资料分析部分,本研究使用统计软件SPSS25.0和Excel进行定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一,设置2019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住院患者为处理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从对照组中选择与处理组患者基本特征相匹配的患者,以避免新冠疫情等因素对后续研究结果的影响。第二,将匹配成功的患者纳入后续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药品数据库,采用前后对比法分析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前后两组患者所用药品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等指标的差异,分析患者用药结构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原因。第三,对比两组患者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个人医疗负担、个人药品负担等费用相关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患者费用造成的影响。定性分析部分,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与定量研究部分相结合,深入分析患者用药过程中产生的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相关的问题,最终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第一,对照组的药品销售金额为542.25万元,销售总条目数为130118条;处理组的药品销售金额为432.59万元,销售总条目数为113523条。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药品的销售金额与销售数量明显下降,患者药品使用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第二,新增药品总销售金额为59983.73元,用药频度为3344,相较于药品整体的销售和使用情况,新增药品整体使用量较小。部分心血管药物调出目录导致心血管药物的整体销售金额大幅下降,由57.76万降至16.59万,降幅高达71.28%。第三,2020年在药品整体销售金额下降的前提下,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销售金额有所上升,2019年中成药销售金额为8.59万元,中药饮片销售金额为1.08万元,2020年其销售金额分别增长至为12.14万元和2.11万元,这说明国家推进的“中西药并重”理念正在发挥作用。但相较于药品整体销售金额来说,中药使用量基数小,增幅仍然有限。第四,药品的整体首先自付金额由2019年的95.83万元升至2020年的120.58万元,增幅为25.83%。城镇职工医保患者的首先药品自付费用由2019年的719.12元增至2020年的913.49元,增幅为27.03%;城乡居民医保患者的首先药品自付费用由2019年的1859.59元增至2020年的2072.73元,增幅为11.46%。以上数据说明,严格管控药品的医保支付限制条件提高了患者的药品费用自负水平,增加了患者的纯药品支出。第五,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之后,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均有明显下降,经单因素检验,两组参保患者的药品费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但两组患者的药品个人负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3、P=0.06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与药品费用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均有明显下降,但患者个人负担和药品个人负担并未呈现出同等的下降水平。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是:部分患者急需的药品纳入医保,S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种类增加,药品使用结构得以调整;医保用药管理更加规范,部分具有不合理用药倾向的药品在使用方面得到遏制,促进了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减少过度医疗;S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与药品费用降低,减少了医保资金的浪费。但是,本次目录调整对患者的个人负担减轻程度较弱,患者个人自负水平变化不大,减轻患者药品负担的程度有限。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国家应积极建立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与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联动机制。其次,国家医保部门应及时根据临床实践情况进行目录修正,保障医保药品目录与临床用药实践密切结合。最后,医疗机构应面向临床医生进行医保知识宣传培训,真正把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王俊芳[6](2021)在《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文中指出医保能够报销哪些,主要看医保目录。但很多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三个目录"及其相关管理规定不是特别了解。那么,医保报销的"三个目录"到底是啥?药品目录中的"甲类"和"乙类"有什么区别?下面笔者就来具体科普一下。基本医疗保险的"三个目录"基本医疗保险的"三个目录"是指《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设施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张雄刚[7](2020)在《基于满意度的A公司药品营销策略研究 ——以糖尿病药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增长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类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新的疾病也开始不断地出现,这促使了制药企业对新药品的研发,新的药品开始不断的问世。因中国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及现代膳食结构改变,糖尿病病例普遍上升。2018年,中国糖尿病协会曾做过统计,目前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有1亿多人,且这个数值还在继续增加。随着糖尿病人的增加,糖尿病的有关药物市场需求变大,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加入到这个领域竞争。国内的医药企业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本国企业,目前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糖尿病药品同质化的现象也更加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营销策略组合理论以及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具,针对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讨论与分析。本文主要做了三块内容的研究,具体如下:首先,从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分析A公司糖尿病药品的市场环境;从资源与能力角度分析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的内部环境。其次,在明确A公司糖尿病药品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A公司糖尿病药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后文提出A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基础。最后,根据前文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分析的A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A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发现:A公司糖尿病药品形成了科学的联合用药治疗方式,目标市场为二线城市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市场,其不足之处在于:企业知名度不高、科技研发能力不强,主营产品具有单一性,营销专业化水平不高,影响力不大,营销队伍管理不科学。同时在内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从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方面提出A公司糖尿病药品的市场营销策略,进一步明确了A公司糖尿病药品在新环境下的市场定位。
姚建森[8](2020)在《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我国糖尿病存在着“一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由此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作为一种渐进性、尚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控制要求为患者提供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康复和护理等在内的长期的、多方面、多层级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要求现有的卫生体系适应糖尿病控制的要求,朝着综合性、整合型的方向转变和发展。全球实践经验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是实现糖尿病控制的关键策略。我国糖尿病管理的探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逐渐从以医院为主导的管理方式转向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指导,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社区为优选路径,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管理实施框架。然而,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的错位配置、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薄弱、以及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等,符合患者需要的糖尿病管理服务在现有的实施框架难以有效地发挥出作用;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管理最为关键的血糖控制指标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下也未得到明显改善。如何从社区层面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控制效果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找出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障碍因素,进而总结和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关键策略。通过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和问题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患者层面的,涉及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等;从卫生系统层面的评价研究较少,也缺乏理论的支撑。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这些研究多为定性或者定量的描述,缺少政策评价方法的应用,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的机制揭示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的研究多关注患者个体的因素,较少的研究分析了卫生系统因素对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卫生系统因素与个体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被忽视。因此,现有的研究尚未能全面地提出改善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为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进一步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做出回答: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实施框架下,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如何?影响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卫生系统因素和需求方的因素?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基于卫生系统的视角,从供需双方两个层级,系统地分析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现状,探索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优化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具体目标为:(1)以WHO卫生系统框架和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和实证模型;(2)分析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现状,探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社区管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和机制;(3)从需方层面,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关键的认知和心理因素;(4)从供方层面,分析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状况,探讨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差异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关键卫生体系要素;(5)基于供方和需方两个层面的分析,系统地提出改善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和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横断面的研究设计,以宏观的WHO卫生系统框架和微观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糖尿病社区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和实证模型。三个实证模型紧扣研究目标和分析框架,在关系上相互递进,以全面揭示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具体分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细分为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两个子模型)、患者层面的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和卫生体系层面的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分析模型。实证模型中包含的指标主要有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指标、自我管理行为指标、患者认知和心理因素和宏观的卫生体系要素。本研究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山东省糖尿病社区防治管融合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研究以山东省八个县(区)作为样本地区,数据收集包括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量数据主要为患者空腹血糖测试和问卷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和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定性数据主要为政策文件收集、关键人物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具体而言,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八个样本县(区)的72个社区(村)中,随机选取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0名,对其进行空腹血糖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对为72个样本社区(村)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在机构调查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取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糖尿病管理有关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此外,从每个样本县(区)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社区(村)进行焦点小组讨论(成员: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和卫生室成员6-8人)。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患者空腹血糖和问卷调查数据2166份(完成率86.0%);机构问卷86份,包括24家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和62家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共收集有效的医务人员问卷444份;完成访谈134人,焦点小组讨论8组。本研究中,定量资料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类回归树模型、交互作用分析、多水平模型、潜在类别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等。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影响的主效应;分类回归树模型主要用于识别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并进一步采用交互作用分析,验证和判定交互作用的大小;潜在类别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特征,将多维度的自我管理行为变量转变成单一维度变量;中介效应分析是在潜在类别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我效能在糖尿病知识与自我管理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多水平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卫生体系要素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定性访谈资料主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研究结果(1)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分析:216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8.0mmol/L;血糖控制达标率为42.8%。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依据患病时长和是否有并发症划分)的患者在血糖达标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疾病严重程度轻的患者血糖控制率要高于疾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48.7%v.s36.9%,p<0.05)。(2)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务利用的现状分析: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患者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规律服药和自我血糖监测的比例分别为74.5%、54.6%、50.4%和25.8%。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分为积极自我管理和消极自我管理两个类别;患者归属两个类别的比例分别为65.7%和34.3%。在服务提供方面,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分为由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提供和由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提供两种类型,且以后者占大多数;调查的两类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为患者提供这些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比例均为100%。在服务利用方面,患者主要选择在基层医疗进行药物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之外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6.7%、49.5%和13.9%;患者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规范的随访管理服务的比例为49.6%;患者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为57.9%。(3)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在疾病严重程度轻的患者中,患者是否进行药物治疗(OR=3.07,95%CI:2.05~4.60)、是否利用健康教育服务(OR=1.38,95%CI:1.05~1.80)对血糖控制具有主效应;同时,患者药物治疗服务利用与体育锻炼行为、随访管理服务利用与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以及健康教育服务利用与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患者主要从基层医疗机构之外进行药物治疗且不进行体育锻炼(OR=0.87,95%CI:0.77-0.97),较少地利用随访管理服务且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OR=0.48,95%CI:0.30~0.78),未利用过健康教育服务且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OR=0.62,95%CI:0.41~0.94),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在疾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OR=1.61,95%CI:1.22~2.14)、婚姻状况(OR=1.67,95%CI:1.13~2.47)、人均家庭收入(p<0.05)、是否进行药物治疗(OR=6.22,95%CI:3.36~11.5)、规律服药行为(OR=0.71,95%CI:0.54~0.93)以及自我血糖监测行为(OR=0.62,95%CI:0.45~0.84)对血糖控制具有主效应。同时,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利用和规律服药行为、饮食控制和规律服药行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和规律服药行为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患者不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随访管理服务且不规律服药(OR=0.77,95%CI:0.63~0.89),不控制饮食且不规律服药(OR=0.64,95%CI:0.47~0.87),不控制饮食且不体育锻炼(OR=0.58,95%CI:0.35~0.95),不体育锻炼且不规律服药(OR=0.60,95%CI:0.40~0.89),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4)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机制分析: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0.3分(满分16分),正确回答率为64.7%;患者平均的自我效能得分为31.9分(满分40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三者之间均为正向的相关关系(p<0.05)。中介作用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是糖尿病知识对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 25.3%。(5)卫生体系要素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分析: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服务上,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对该服务利用的比例高于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患者(p<0.001);但在随访管理服务上,两类机构的患者服务利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乡镇级医疗机构提供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受到该类机构所在地区、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每千服务人口机构卫生人员数和机构医务人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控制了糖尿病患者个体水平的差异后,患者对村级基层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药物治疗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该类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的影响;随访管理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每千服务人口机构卫生人员数、基层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联通程度和基本公共卫生糖尿病管理绩效考核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基层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联通程度以及机构医务人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山东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差,亟待提升;(2)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病情轻的患者血糖控制主要受到糖尿病管理服务利用因素的影响;病情重的患者血糖控制主要受到自我管理行为因素的影响;(3)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低和自我效能差是阻碍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4)尽管糖尿病药物治疗服务、随访管理服务和健康教育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有着较高的可获得性,但患者对这些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较差;(5)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治疗药品种类不全、信息系统缺乏联通、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和能力较差以及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卫生体系问题制约着患者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影响着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基层慢性病分级管理制度建设,推动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2)重视患者健康赋能教育,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改善患者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本研究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创新:与以往单一地从供方和需方角度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采用了系统的思维,基于卫生体系的视角,从供需双方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运行效果、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策略和建议。(2)分析模型的创新:本研究将宏观的WHO卫生系统分析框架和微观的社会认知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并以此建立了相互关联、彼此递进的三个实证模型,实现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的有效揭示。(3)分析方法的创新: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是依照研究框架,将多水平模型、路径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主题框架法等多种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影响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这在已有的研究中应用较少。本研究的不足:(1)本研究在探究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因素时,重点从卫生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个体层面的因素和服务提供层面的因素;对卫生系统之外的因素,如社会网络和支持、宏观的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较少,仍待进一步的研究。(2)本研究以山东省八个样本县(区)代表山东省整体状况,结论适用于山东,尚不能推广至全国。
齐浩然[9](2020)在《库伦旗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蒙医药是蒙古族上千年来传承和发展形成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医药科技的进步,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传统药物已成为当前世界医药发展的重要趋向。一直以来,国家都非常重视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蒙医药作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库伦旗位于内蒙古东部,隶属于“中国蒙医药之都”的通辽市,2013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库伦旗拥有深厚的蒙医药历史文化和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库伦蒙药厂是全中国第一家蒙药厂。蒙医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库伦人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障,库伦蒙药厂在为全国有蒙药产品需求的地区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为库伦旗的财政税收做出重要贡献。本文在对内蒙古现有蒙药制药企业和医疗服务机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走访调查了内蒙古库伦蒙药有限公司、库伦旗蒙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大部分的蒙医诊所和药店来获取数据。结合民族经济理论和医药产业理论,对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和蒙医药产业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搜集库伦旗蒙医药历史文献,对蒙医老大夫进行访谈,分析库伦旗蒙医药业在蒙医药起步时期、解放初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时期直到现在的发展概况。在实地调研全旗各级医疗服务单位、诊所、药店过程中,发现蒙医药产业化发展中存在蒙药材保护和研发能力乏力、蒙医药专业人才紧缺、企业竞争力不足、“医”“药”分离、产业链松散及产业发展机制不全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库伦旗蒙医药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归纳分析,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蒙药材保护机制、培育蒙医药专业人才、增强蒙医药企业竞争力、“医”“药”联合构筑蒙医药全产业链以及构建产业链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吕玉环[10](2020)在《《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以下简称《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成员编着的国际经营管理类书籍,于2018年3月23日由日本中央经济社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三部分共14个章节阐述了以东亚国家为主的医疗福利制度的构建及医疗经营现状,主要介绍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基本情况、医疗经营及地区医疗福利状况。其中,第一部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简介”主要从六个视角介绍了日本、韩国、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介绍了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之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医疗经营”主要从三个视角分别介绍了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护士离职的因素、老后所需资金的推测分析;第三部分“地区医疗养老”则从五个视角分析了日本各地区预防医疗的动向、医疗地域变迁及其可持续性、地区全民医疗的公私协作及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必要医疗合作。本书属于企业管理专业类书籍,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医疗·福利系统的构建与相关设施的有效经营。以日本为首,从经营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东亚医疗与养老的可持续性方案。本翻译报告通过分析原文,将专业术语和长句分为经济、医疗、护理3类。文中专业词汇表述严谨、准确,需要准确充分的把握原文信息,避免漏译、错译。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中文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例如直译、变译、加注解释法等。此外,由于中日语言上的差异,且日语文章的逻辑性与汉语不同,因此翻译时语言的逻辑转换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文的逻辑性如果直接套用在译文上,原文的本意可能会有所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翻译时需要通过逻辑补充、逻辑转换、逻辑重构等翻译方法来保障译文的逻辑性。此外,该文本由不同作者共同编着而成,所以各章节之间的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所以本翻译报告在保证译文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尽力还原作者的语境语气及写作风格?只有把握医疗、养老类书籍的文体特征,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其语言结构特色,并做到有的放矢,翻译出更为地道、专业的译文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参考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文本中所出现的专有名词、复杂长句等翻译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原文要遵守“信”,对译文要保证“达”,对译文表达要追求“雅”。原文主要是以医疗为研究目的的着作,在本次翻译中对“信、达、雅”的理解为:“信”是对原文的理解;“达”是译文与原文的契合度;“雅”是译文表述的可接受度。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时,针对专业词汇采用了直译、变译及加注解释的翻译方法;针对文本翻译采用了逻辑增补、逻辑转换与逻辑重组的翻译策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保证行文流畅,处理好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文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进而翻译出译文读者所能接受的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笔者所选文本的执笔机关、文本特点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参考的翻译理论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从词语和句子两个方面结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分析,简析医疗经营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第三章: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及感想。随着现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快速发展,为促进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医疗、福利制度相关书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翻译报告的目的是了解东亚各国的医疗及福利制度,分析原文语言的特征和表达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以编写专业且易懂的译文为目标。
二、《国家基本药物》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有什么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基本药物》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有什么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的三个维度——药品、准入机制与市场的递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缘起与文献回顾 |
二、基于药品价格的谈判与政府的角色切换 |
三、基于准入机制的谈判与政企关系调整 |
四、基于市场功能的谈判与新垄断的遏止 |
五、结语 |
(2)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参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路径 |
(一)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确立 |
(二)医疗保障制度管理改革的推进 |
(三)医疗保障参量改革的新阶段 |
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参量体系 |
(一)筹资参量 |
(二)待遇参量 |
(三)支付参量 |
(四)监管参量 |
(五)其他重要参量 |
(六)参量之间的关联性 |
三、医疗保障制度参量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
(一)扩大筹资规模 |
(二)控制待遇增长 |
(三)优化支付结构 |
(四)提升管理效率 |
四、我国医疗保障参量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对策 |
(一)参量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参量改革的关键对策 |
(3)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病 |
2.1.2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 |
2.1.3 灾难性支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多元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共服务外包理论 |
第3 章 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及实施现状 |
3.1 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 |
3.1.1 筹资方式 |
3.1.2 参保对象 |
3.1.3 保障标准 |
3.1.4 承办方式 |
3.2 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现状 |
3.2.1 筹资规模逐年增大 |
3.2.2 参保人数逐年增加 |
3.2.3 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
3.2.4 承办方式逐渐完善 |
第4 章 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资金来源稳定性较差 |
4.1.2 大病保险补偿水平低 |
4.1.3 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浪费严重 |
4.1.4 商保机构未充分发挥优势 |
4.2 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筹资机制不健全 |
4.2.2 大病医保目录范围窄 |
4.2.3 监管制度不完善 |
4.2.4 对商保机构的重要性认知不清 |
第5 章 国内典型省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经验及启示 |
5.1 青岛市大病保险的经验 |
5.2 湛江市大病保险的经验 |
5.3 江苏省大病保险的经验 |
5.4 国内典型省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对吉林省的启示 |
第6 章 完善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对策 |
6.1 拓宽筹资渠道 |
6.2 建立大病医疗保险专属目录 |
6.3 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各方职责 |
6.4 赋予商业保险机构实质性的权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一)学术思想创新 |
(二)学术观点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公平、公正、正义的辨析 |
(二)医疗公正 |
(三)健康公正 |
二、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 |
(一)作为公平的正义 |
(二)正义的原则 |
(三)罗尔斯正义论在医疗领域的可借鉴性 |
三、丹尼尔斯医疗保健公正理论 |
(一)平等主义的公正观 |
(二)适度的最低限度医疗保健的权利 |
(三)医疗保健资源公正分配与获得 |
四、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的理论构建 |
(一)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公正意涵 |
(二)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糖尿病医疗保健中的公正性问题 |
一、糖尿病患者医保类型差异挑战公平的正义 |
(一)基于医保类型对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分层 |
(二)糖尿病患者社会分层的公正性评价 |
(三)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分层挑战平等健康权 |
二、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阻碍糖尿病医疗保健机会平等 |
(一)优质医疗资源及其稀缺性 |
(二)糖尿病健康管理所需优质医疗资源 |
(三)糖尿病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表现 |
(四)糖尿病医疗保健中优质医疗资源稀缺挑战机会平等 |
三、糖尿病患者个体的差异限制弱势群体多样医疗需求 |
(一)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投资能力及其影响 |
(二)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支出能力及其影响 |
(三)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投资与医疗保健支出水平的差异 |
(四)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机会均等下的不公正 |
四、患者身份与履行道德责任的差异导致不同疾病转归 |
(一)糖尿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
(二)不同人群糖尿病转归影响因素的差异 |
(三)糖尿病转归的不同挑战结果公正性与正义德性 |
第四章 糖尿病医疗保健中公正性问题的成因 |
一、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医保待遇有待完善 |
(一)社会根本价值的实现需要公正的基本医保制度 |
(二)糖尿病患者社会根本价值的实现遇阻 |
二、糖尿病的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与需求尚未平衡 |
(一)糖尿病所需医疗资源分配的整体情况 |
(二)糖尿病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
(三)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与需求失衡影响糖尿病医疗保健 |
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保障存在差异 |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机会不同 |
(二)糖尿病患者医疗资源利用的差异 |
(三)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能力不同 |
(四)糖尿病患者家庭监督能力不同 |
(五)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保障能力不同 |
四、糖尿病管理中政府责任缺失 |
(一)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 |
(二)政府部门对糖尿病医疗保健的投入不均衡 |
(三)政府部门对糖尿病管理的协调责任缺失 |
(四)政府部门对糖尿病管理的监管职责缺位 |
第五章 实现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的策略 |
一、实现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制度公正 |
(一)确保糖尿病医疗保健制度道德化 |
(二)保障糖尿病患者享有公正的基本医疗权利 |
(三)以补偿原则缩小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天然差别 |
二、逐步实现糖尿病患者基本医保待遇的统一 |
(一)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普惠而适度”的基本医保 |
(二)逐步实现“三保合一”惠及糖尿病患者 |
(三)取消城乡糖尿病患者医保的“一制多档” |
(四)提高医保统筹层次,降低糖尿病致贫风险 |
(五)通过医保政策倾斜引流糖尿病患者回归基层 |
三、合理配置糖尿病管理的医疗卫生资源 |
(一)合理配置城乡糖尿病医疗卫生资源 |
(二)推进糖尿病管理的医联体模式 |
四、为弱势人群开展多种糖尿病管理渠道 |
(一)减弱糖尿病患者家庭灾难性支出的风险 |
(二)保障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供应 |
(三)鼓励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
五、强化糖尿病管理中的政府职责 |
(一)增加对糖尿病管理的财政投入 |
(二)加强糖尿病医疗保健领导体制建设 |
(三)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 |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糖尿病医疗保健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5)2019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S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国内外医保药品目录管理与研究现状 |
1.2.1 其他国家的典型药品目录遴选政策 |
1.2.2 国外药品目录研究现状 |
1.2.3 中国医保药品目录研究现状 |
1.2.4 2019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特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1.1 病种选取 |
2.1.2 病例纳入与排除 |
2.2 资料来源 |
2.3 概念界定 |
2.3.1 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概念 |
2.3.2 药物利用研究相关概念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方法 |
2.4.2 资料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患者的纳入排除与倾向评分匹配结果 |
3.1.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描述 |
3.1.2 倾向评分匹配结果 |
3.2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患者用药的影响 |
3.2.1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前后S医院药品总体使用情况对比 |
3.2.2 药品新增/调出对患者用药的影响 |
3.2.3 中药目录调整对患者用药的影响 |
3.2.4 药品医保支付限制条件调整对患者用药的影响 |
3.2.5 谈判药制度对患者用药的影响 |
3.3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
3.3.1 患者医疗费用与个人负担变化情况 |
3.3.2 患者费用结构分析 |
3.3.3 患者费用指标的多重线性回归——以脑梗为例 |
第4章 讨论 |
4.1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分析 |
4.2 患者纳入排除结果的探讨 |
4.3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影响患者药品使用的分析 |
4.4 患者医疗费用分析 |
4.4.1 患者药品费用明显降低,药品自负水平未见明显降低 |
4.4.2 不同类型医疗保险的医保保障能力差异显着 |
4.5 特色与不足 |
4.5.1 特色 |
4.5.2 不足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国家层面 |
5.2.2 医疗机构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患者用药与医疗费用的影响医生访谈提纲 |
附表2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描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医疗保险的“三个目录” |
自理、自付、自费各不同 |
(7)基于满意度的A公司药品营销策略研究 ——以糖尿病药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药品的概念及特征 |
2.1.1 糖尿病药品 |
2.1.2 药品市场营销的特征性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营销组合理论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STP分析 |
第三章 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A公司的现状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公司结构 |
3.1.3 产品结构 |
3.1.4 市场份额 |
3.2 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技术环境 |
3.2.4 社会文化环境 |
3.3 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
3.3.1 糖尿病药品需求市场现状 |
3.3.2 同类型糖尿病药品竞争分析 |
3.3.3 主要竞争对手 |
3.4 A公司糖尿病药品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会 |
3.4.4 威胁 |
3.4.5 SWOT分析矩阵 |
第四章 A公司糖尿病药品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4.1 糖尿病药品满意度调查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发放 |
4.2 问卷统计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2.3 受访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
4.2.4 影响糖尿病患者用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
5.1 A公司糖尿病药品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2 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思路 |
5.3 A公司糖尿病药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5.3.1 产品策略 |
5.3.2 渠道策略 |
5.3.3 价格策略 |
5.3.4 促销策略 |
第六章 A公司糖尿病药品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营销队伍的保障 |
6.1.1 营销队伍的招募 |
6.1.2 营销队伍的培训 |
6.2 营销渠道的保障 |
6.3 客户服务体系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术语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糖尿病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模型 |
2.2 糖尿病管理全球实践和经验探索 |
2.3 糖尿病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2.4 糖尿病管理研究的总结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2 理论框架 |
3.3 实证模型 |
第四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
4.1 资料来源 |
4.2 样本地区和调查对象 |
4.3 调查工具和调查内容 |
4.4 资料收集过程和质量控制 |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6 医学伦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患者基本情况与血糖控制 |
5.1 调查患者的基本特征 |
5.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患者自我管理与服务利用的现状分析 |
6.1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 |
6.2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状况 |
6.3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自我管理行为和卫生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
7.1 患者血糖控制单因素分析 |
7.2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 |
7.3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 |
7.4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
8.1 糖尿病患者认知和心理特征的分析 |
8.2 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路径分析 |
8.3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卫生体系要素对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分析 |
9.1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要素特征分析 |
9.2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力特征分析 |
9.3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9.4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定性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10.1 方法学讨论 |
10.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讨论 |
10.3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与机制的讨论 |
10.4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与利用差异的讨论 |
10.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附录1 样本县(区)基本情况 |
附录2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附录3 样本县(区)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政策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库伦旗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梳理 |
第一章 库伦旗蒙医药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库伦旗蒙医药业的起步时期 |
一、自发认同时期 |
二、自觉起步时期 |
三、自我发展时期 |
第二节 解放初期蒙医药业的发展 |
一、建立蒙医学会 |
二、建设基层医疗单位 |
三、组建医药公司 |
第三节 计划经济形成时期蒙医药业的发展 |
一、成立库伦蒙药厂 |
二、建立合作医疗站 |
三、设立卫生学校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蒙医药业的发展 |
一、蒙药厂整顿改造 |
二、蒙医医院建立 |
三、开办私人诊所 |
第五节 市场经济之后蒙医药业的发展 |
一、蒙药厂现代化发展 |
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三、医疗体系逐渐健全 |
第二章 库伦旗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库伦旗蒙医药行业基本概况 |
一、管理机构 |
二、库伦蒙药厂 |
三、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蒙医药原料生产与供应 |
一、企业原料种植基地 |
二、合同定购基地 |
三、产业扶贫基地 |
四、区外药材市场 |
第三节 蒙医药品生产与临床使用 |
一、蒙药厂制剂室 |
二、蒙医医院制剂室 |
三、卫生院制剂室 |
四、私人诊所制剂室 |
第四节 库伦旗蒙医药品市场流通 |
一、蒙药厂药品流通 |
二、库伦地区药品市场流通 |
三、主要竞争企业 |
第五节 蒙医药科研培训情况 |
一、医药资源开发 |
二、科研机构发展 |
三、蒙医人才培训 |
第三章 库伦旗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药材保护和蒙药研发能力乏力 |
一、蒙药专用药材紧缺 |
二、蒙药材质量标准滞后、内容不全 |
三、蒙药研发能力弱 |
第二节 蒙医药专业人才紧缺 |
一、蒙医药服务人才匮乏 |
二、蒙医药科研和管理人才稀缺 |
三、蒙医药人才培养滞后 |
第三节 蒙医药企业竞争力不足 |
一、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
二、蒙医药“医”“药”分离 |
三、行业竞争激烈,替代品增多 |
第四节 蒙医药产业链松散 |
一、蒙医药产业链效能低 |
二、产业主体间关联较差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五节 产业链运行机制不健全 |
一、产业主体博弈关系复杂 |
二、缺乏合作激励机制 |
三、市场管理不规范 |
第四章 库伦旗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蒙药材保护机制 |
一、加强药材保护 |
二、完善质量标准 |
三、研发蒙药新药 |
第二节 培育蒙医药专业人才 |
一、引进专业人才 |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三、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
第三节 增强蒙医药企业竞争力 |
一、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二、发展“康养”产业 |
三、“互联网+”宣传销售 |
第四节 构筑全产业链条 |
一、规范医药行业 |
二、提升价值链 |
三、构建产业链 |
第五节 构建产业链联动机制 |
一、互惠互利机制 |
二、激励合作机制 |
三、监督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任务の绍介 |
1.1 原书の绍介 |
1.2 原书の特徴 |
1.3 厳复の翻訳理论 |
第二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
2.1 语汇の翻訳 |
2.1.1 医疗?福祉専门用语 |
2.1.2 组织名称 |
2.1.3 その他の语汇 |
2.2 文の翻訳 |
2.2.1 论理补完 |
2.2.2 论理変换 |
2.2.3 论理再构成 |
第三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
3.1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3.2 翻訳についての心得 |
参考文献 |
付録Ⅰ:原文 |
付録Ⅱ:訳文 |
谢辞 |
四、《国家基本药物》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有什么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的三个维度——药品、准入机制与市场的递进分析[J]. 姚尚建,周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04)
- [2]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参量改革[J]. 申曙光,吴庆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吉林省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欣.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问题研究[D]. 李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
- [5]2019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S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D]. 王亚辉. 山东大学, 2021(12)
- [6]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J]. 王俊芳.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01)
- [7]基于满意度的A公司药品营销策略研究 ——以糖尿病药品为例[D]. 张雄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姚建森. 山东大学, 2020
- [9]库伦旗蒙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 齐浩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D]. 吕玉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糖尿病论文;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论文; 国家基本药物论文; 基层医疗机构论文; 血糖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