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元舒亚[1](2020)在《北朝邺城城市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邺城历史悠久,筑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三国时期曹操受封邺地,以都城的标准重新营建邺城,开启了邺城短暂而辉煌的一段历史。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政权皆都于此,特别是东魏北齐时期,在曹魏邺北城的基础上创制南城。东魏权臣高欢挟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以达到转移政治中心的目的,随后开始增筑邺南城与修缮邺北城,使邺城的城市规模与繁盛程度更甚于前代。东魏北齐时期筑造的新邺城与北魏洛阳城的形制相仿,并在许多方面有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邺城的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城市布局也更加对称工整。在传统古代都城“营国制度”的理论基础上,邺城有着明确的布局分区,宫城位于整个邺城的中心区域,中轴线上分布着主要宫殿、官署衙门、重要城门道路等,整座城市围绕中轴线设计展开对称布局。城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里坊,是当时的基层管理组织单位。邺城周边除大量农田之外,还分布着园林区与墓葬区。北魏政权虽然未在此建都,但邺城仍是当时重要的军事重镇,曹魏邺城的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魏洛阳城的建设,而东魏北齐的邺城同样吸收借鉴了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北朝邺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对后世的都城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对邺城城市的建设发展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其一是我国古代的堪舆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堪舆风水之学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葬经》《管氏地理指蒙》等众多着名经典堪舆学理论应运而生。这些堪舆学理论体现在邺城的建设之中,比如邺城独特的“龟型”设计,表现阴阳五行方位的城门命名等。对比长安、洛阳等古代都城,邺城从风水堪舆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定缺陷,如缺乏屏障依靠、上游漳水存在威胁等,而邺城的建设者们通过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增筑护城河等来改善邺地的风水条件,充分利用堪舆思想来指导邺城的建设。北朝邺城还有来自佛教因素的影响。随着东魏北齐政治中心的转移,邺城承接洛阳的佛寺、僧尼、古籍等大量佛教资源,成为当时北方中原地区的佛教中心。北朝邺城佛教寺院林立,信教人数十分庞大,上至统治者贵族的支持推崇,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信奉,佛教思想融入邺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邺城数量众多的佛教建筑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邺城佛教建筑遗迹中能够反映当时外来佛教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相互融合。邺城佛教造像坑出土的精美文物更是显示出北朝邺城佛教兴盛的繁荣景象。
佟欣馨[2](2019)在《传统村落理水的“多水源”策略 ——典型案例空间量化解读》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水利遗产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缩影。现阶段国内外水利学研究多集中于大型水利工程遗产,较少提及村落级别的治水策略。传统村落理水的相关研究则分散于人居环境、景观园林、旅游规划等建筑学相关领域,成果缺少专注于理水策略的空间量化分析与系统归纳,缺乏从水利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跨学科视角对理水的科学认知与深入解读。基于此现状,本文对全国六十多个保存较为完好的临水村落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建筑学、规划学、地理信息学、水利学等理论,通过三维点云与GIS量化分析,梳理传统村落从建村选址至水利设施建设的理水智慧;求同存异,总结传统村落理水的基本模式,验证传统村落水利遗产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证明当代传统村落水利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价值之所在。研究首先提出“多水源”策略一词,旨在强调古代村落选址对不同气候环境与综合水源需求做出的精确反馈,一般包括穿越微地形的流域性径流、微地形内形成的地表径流、地下水三类及其他细分水源种类。在此策略导向下,整理历史典籍中的理水技法,得到从规划至水利设施建设的完整理水框架。选取具有地域气候与农业特征的典型案例,从宏观到微观对传统村落理水进行深入研究。宏观规划方面,以村落实例为分析对象,从山水关系、水力作用、河流走向等方面分析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临水村落“多水源格局与稳定村址形成”之间的关系,总结村落多水源格局的界定方法,证明全国范围内,多水源格局都是村落良好基址的重要前提。中、微观层面,以分析归纳农耕社会理水治水中重要的防洪、排蓄、灌溉等理水策略为研究目标,村落农田、林区、街巷,水塘、水池等水利相关空间以及水井、闸门等水利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模拟分析洪水淹没、水塘排蓄走向、农田灌溉布局等各项指标,证明村落水利工程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同时确立传统村落理水技法在各学科领域的重要价值。最后,对不同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多层次理水系统进行总结归纳,结合前人所作理水研究,提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基本理水模式图。以此研究成果看当今社会村落水利工程的建设,证明古代理水“多水源”策略的生态性、科学性、系统性、精确性,以期传统村落水利工程的更新与水利遗产的保护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查缺补漏,走向具有可持续性的未来。
王曦月[3](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王雨晨[4](2019)在《堪舆学与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堪舆学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古代的生态环境学说,包含了人居环境地理知识体系。堪舆是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地理环境长期实践的经验特征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中国古村落在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营造上都受到堪舆理论的深远影响。堪舆理论对中国人居环境的选择和营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传统堪舆典籍进行通读和整理后,将堪舆中对水环境的描述论断归纳为选址、水形和空间布局这三大类别。并尝试将人居环境科学属下的景观功能、景观美学、人居心理、景观生态、环境地质五个子领域作为基本解读路径,审辨相关论断的科学成分和非科学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理性的分析。然后,分别选取徽州古村落的宏村和西递、楠溪江古村落的芙蓉村和苍坡村以及郴州古村落的板梁古村作为具体的案例研究对象。对各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进行剖析,从选址、水形和空间这三个方面分析堪舆学理论对传统古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的影响及运用。最后,以广州的莲塘古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莲塘古村的水环境景观现存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堪舆学的格局下分别从选址、水形、空间这三大方面对莲塘古村美丽乡村水环境营造提出建议。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演绎法。得出的研究结论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生态观上,堪舆“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古村落选址、水形营造和水环境景观的空间布局,体现古人对自然山水的尊敬和向往;“源于自然,借用自然”的思想体现在对溪水、山泉的引用,以及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上。取自然之水,借自然之地势,引水入村,环村而流。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又很好的改善了居住环境。(2)文化观上,堪舆中“曲水为贵,聚水为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统古村落中,具体体现在对村落的水形营造和“凿池筑塘”上。古人认为水为财气的象征,在自家院内建池聚水,可聚财富;“四水归堂,水汇一方”寓意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其对古村落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天井及其下方空间的设计上。(3)环境观上,“依干附支,临水而建”的思想在传统古村落选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干水蜿蜒绕抱村落,支水由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相结合,引干水入村,在村内凿圳挖塘,形成流遍全村的“水口-水圳-水塘-水井”活水循环水系;“曲直有度,回环有情”的水形体现在古村落的水圳设计上,则很好的将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用时满足了供水和排水的功能;“虚实定量,合乎法度”的空间体现在村落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不同水环境空间层次上。不同的空间层次,其大小、形式,组成要素各不相同。本文旨在研究堪舆学对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产生的影响及应用。研究力求对堪舆理论进行科学性分析,探讨堪舆学的现代价值,呈现具有科学意义的堪舆认知。从而使得有价值的堪舆理念可以运用到现代村落的水环境景观设计中去。以期为当代美丽乡村生态水环境营造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方向。
酒江涛,王艳想,李帅,苏金乐[5](2017)在《基于风水文化视角下淮阳古城的选址和营建》文中研究说明风水思想是我国古代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为了从古代风水营城的经验中得到适合当今城市营建的方法,本文从风水学角度入手,分析了风水学思想在淮阳古城选址及营建中的应用及其蕴含的科学性,认为择高而居、金城环抱的城市选址能给居民提供生活和灌溉用水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水患。在当今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中仍要借鉴古代城市的道路规划和山水格局,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施工效率。
林超慧[6](2017)在《惠州道教建筑研究》文中提出广东惠州的罗浮山一直以来都是岭南道教的祖庭,在岭南道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惠州地区的道教建筑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岭南地区的传统宗教建筑的保护趋势分析,发掘岭南道教祖庭建筑研究的必要性。而岭南道教祖庭罗浮山地处惠州,惠州介于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板块的交接处,在文化碰撞与道教祖庭的作用下,衍生出特有的地域性道教建筑,对岭南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以及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都有重要与实际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填补岭南道教祖庭的道教建筑以及惠州地区性的道教建筑研究的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岭南、惠州本地文献的梳理,确定惠州道教建筑研究的时间区域以清代为实例研究的时间界点,清代以前由于遗存案例稀少,主要通过古文献、图志、碑文等梳理归纳其演变与特征;清代延续至今,通过田野调研对典范案例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以现今惠州地区为第一重核心范围,以明、清惠州府所覆盖的河源、汕尾等城市为二级亲缘范围,以广州、潮汕、港台等道源与惠州道教有相关联系的邻近地区为外缘范围。研究的对象锁定在惠州市域内,分为来自中原江南地区的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来自民间俗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建筑。纵观国内、外道教的研究方法,本文决定采用以跨学科、田野调研、归纳对比、历史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综合进行研究。文章结构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确定选题的必要性、实际性与创新性;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为惠州道教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和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在时间上贯通始终地研究惠州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民间信仰建筑在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演变,梳理祖庭道教与惠州地区民间信仰的关系。第三部分(第三章)为惠州道教环境的分析,通过跨学科、历史分析、田野调研等方法,对惠州丰富的地貌做出分析。首先,得出惠州道教建筑分布与地貌特征的关系。然后,对罗浮山道教祖庭建筑群的整体格局做出分析,得出其格局的演变与道源更替的关联与特征。再次,发现罗浮山道教建筑群的环境特征对滨水民间信仰建筑选址环境与布局的影响。最后,发现军事、商业对城、镇、村的民间信仰建筑环境的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为惠州道教建筑特征,通过田野调研、归纳对比等方法,主要研究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民间信仰建筑基本型的的延续与演变,在外缘、亲缘、核心三重地缘的道教文化叠加作用下,所形成的平面、空间组合,立面造型等地域特征,以找寻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寻求宗教思想根源与祭祀中轴序列空间的关系。第五部分(第五章)为惠州道教建筑装饰,通过田野调研与归纳对比等方法,对惠州罗浮山道教与民间信仰建筑的主要的装饰特征的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罗浮山道教的建筑装饰在清代道教俗化后所形成的带有民俗化的简版广府特色,而民间信仰建筑除了州府级别的延续部分广府装饰的特征,主要受惠州地区内不同语系的民系文化认同感影响对工艺、装饰主题、材料等择优简化的特征。最后,得出惠州清代遗存的罗浮山道教建筑是岭南灵宝派祖庭转化为全真教祖庭时期的过渡产物,标志着两个道派更替过程中,道教建筑的环境布局、单体特征的转变,而它的整体格局融合了灵宝派与全真教的堪舆风水格局,并渗透了外丹、内丹对自然环境的不同理解;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惠州民间信仰建筑历代互相渗透,罗浮山道教建筑更是在建筑布局、建筑平面、建筑装饰上与惠州的民间信仰建筑发生交集。民系上的思想根源与民系上的认同感都决定了惠州在不同语系环境下,道教建筑所呈现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因此,惠州道教建筑承载着岭南道教文化的历史性、科学性、美观性、社会性,应该给于整体的保护,对于该地域的道教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应通过深入的细化分析,分级保护,以保证其多元、创新、简化、固本求新的建筑特征。
赖燕琳[7](2017)在《基于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山地城镇选址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形势派风水理论为研究内容,目的在于探讨形势派风水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对形势派风水理论古代经典文献进行总结,追溯风水理论的源流,界定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地位与价值,探索形势派风水理论的操作方法和思想原型,系统梳理形势派风水的古代文献内容和探索研究古代文献的方法,为下文建立形势派风水理论模型打下理论基础。从人居环境科学角度阐释形势派风水理论的科学性,环境与人的关系中从地理学、生态学、人类学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山地城镇环境的构成。然后分析现存的山地城镇环境评价方法,分析出形势派风水理论的综合性与对山地城镇选址评价的借鉴价值。系统总结形势派风水理论中对环境要素的分类原则,把形势派风水学的五个要素龙、砂、穴、水、向分解为山体、水体、其他要素等几个类别,通过形势派风水理论的经典书籍的整理归纳形成评价体系。然后把每个形势派风水理论评价标准用人居环境科学从地理学、生态学、人类学三个角度来分析其科学原理。最后本文以实际调研阆中保宁镇为例,用实际的例子与形势派风水理论做对比,发现阆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的山体、水体等其他自然环境要素与形势派风水山地城镇选址评价体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可见形势派风水山地城镇城镇选址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应用价值。
李凯[8](2016)在《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曲阜自古以来一直是齐鲁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周王朝建立伊始,周公旦被封于此,由此展开了曲阜古城的营建历史。“圣人”孔子生于曲阜,其生平大部分育人事业及着作撰写均在此进行,逝世后其弟子建孔庙祭祀。西汉时期汉平帝首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祭孔上升到国家层面,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曲阜孔庙的地位逐渐突出,古城中的“城-庙”空间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将以“强干弱枝”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社会思想作为主线,对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对曲阜古城及曲阜孔庙的营建历史进行了梳理,从营建时间、空间位置及规模比例(用地规模)三方面,对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合曲阜古城等级变化、历代孔子被封谥号及儒学发展特征,对“城-庙”空间关系的总体特征进行总结,并且将这一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初期城庙过渡阶段、城庙相合发展阶段、城庙相分过渡阶段、城庙独立发展阶段、终期定型阶段。其次,以封建社会末期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庙"轴线关系、空间肌理、建筑色彩三个方面进行要素研究,在总结“城-庙”空间关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强干弱枝”的封建统治思想的长期影响下曲阜古城“庙为干、城为枝”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城-庙”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在以“强干弱枝”为特征的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城-庙”空间关系的特征,望能为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提供方向及思路。同时,本文对曲阜古城城址及曲阜孔庙营建历史的梳理与总结,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赵银姬[9](2016)在《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东亚水意象》文中研究指明日渐发达的物质文明和不断升级的生态危机是一个物体的两面,它带来了人们对西方文化、西方分析思维的反思以及东方"天人合一"自然观的水涨船高。"天人合一"自然观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同时它作为一种自然智慧,又是处于同一汉字文化圈的人们,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下的生存体验历史。西方危机带来的人与自然的思考,是人与生存环境、人与文化传统的思考,它应该是直接的、具象的、多元化的。因此本文通过水这一与人们的生存、生活、审美实践密切相关的自然元素,从比较文化视角对东亚中日韩水意象进行比较,以求能够重塑东亚"天人合一"自然观的传统生命意识。就东亚内部的文化比较而言差异性重于共性,差异性其根源是文化的内在自生性。然而由于东西比较范式的影响,"东亚"很容易被简单划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文化范畴,从而忽略了日韩文化的内在特质。基于这一点,本文提出以差异性为基础探讨东亚自然观的文化传统,并试图构建新的东亚水原型意象比较模式。为此,首先从三国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原始宗教信仰出发,考察了中日韩"天人合一"自然观,发现了其不同特点。即中国强调主客体统一的天人合一自然观,注重向天的自然媒介作用;日本从万物源于"心"的宇宙观出发,强调神人"和"与本性;韩国的"天人相舆"自然观则注重人的主体实践对自然(天)产生的积极作用。其次,追溯到中日韩文化中的水思想源头,论述了中日韩水思想与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以此构筑了中日韩水意象比较的内在理论体系。在东亚水原型意象比较上,本文通过神话、民俗文化、文学等三种诠释方式,考察了水在中日韩各自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审美实践中的文化意象。从共性来看,东亚水原型意象都具有生命意义、女性意义、时空意义,而差异性在于各自水生命意义的不同内涵,以及由此产生的三个文化意象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水原型意象追求来自生命源头的永恒性;日本文化的水原型意象体现生命更新意识,通过灵魂的净化获取无限的能量;韩国水原型生命意义体现两性结合原理,强调生命形态的完整性,这是用人的生命形态观照自然的结果。这些差异性是东亚文化圈的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根本性思考的结果,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内化为一定文化群体的水精神。
范露[10](2016)在《风水水法着作《水龙经》初探》文中提出风水水法是风水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方面,对中国人的环境观、居住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水龙经》是风水中关于相水理论的重要着述,由明末清初的风水大师蒋平阶所编撰,被称为“中国相水第一书”,是风水水法的集大成者。《水龙经》以文配图的形式展现了繁多的水格局,以“水”为主体,将风水水法的吉凶论断囊括在书中,对后世研究风水水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水龙经》为重要着眼点,通过全面考究《水龙经》的成书背景、写作方式、作者履历,更客观、深刻的全面理解《水龙经》所述的水法。从水法理论、基本自然水格等方面重点剖析和解读《水龙经》的水法精要,为人们展现中国传统风水水法的基本要义,并尝试基于水动力学、生态学、环境学、美学、文化学等方面做出理性分析,审辨其中的科学成份和非科学成份。此外,本论文将《水龙经》中的杂乱水格做了整理分类,使研究《水龙经》水法更系统和清晰。综合对《水龙经》中水法分析,做出相关问题探讨和思考,分析出《水龙经》水法内容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指出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风水水法提供参考。总结风水水法对当代环境营建的启示,并结合案例分析水法在环境和水文化中的应用,为当代环境的水处理方式提供借鉴。
二、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北朝邺城城市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文章创新点与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邺城的营建历史 |
第一节 北朝之前邺城的营建历史 |
一、先秦时期 |
二、汉魏时期 |
三、十六国时期 |
第二节 北朝时期邺城的营建历史 |
一、北魏时期 |
二、东魏北齐时期 |
第三节 邺城城市的隶属沿革 |
第二章 北朝邺城的城市探究 |
第一节 邺城的舆图 |
一、清代舆图中的邺地与邺城 |
二、邺城遗址的考古实测图 |
三、邺南北城的布局复原图 |
第二节 北朝邺城的城市形制 |
一、邺城的城市规模 |
二、邺城的布局分区 |
三、邺城的“中轴线设计” |
第三节 邺城的三台建筑 |
一、北朝时期对三台的修缮 |
二、对古代高台建筑的探究 |
第三章 北朝邺城的堪舆学探析 |
第一节 邺地的地形因素 |
第二节 邺地的水文条件 |
第三节 北朝邺城的“龟型”城制 |
第四节 堪舆对邺城的影响 |
第四章 佛教因素对北朝邺城的影响 |
第一节 佛教思想在北朝邺城的流传 |
第二节 北朝邺城的佛教建筑 |
第三节 邺城北吴庄佛教造像坑的发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传统村落理水的“多水源”策略 ——典型案例空间量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趋于成熟,传统村落理水研究存在缺环 |
1.1.2 大型水利遗产引起广泛重视,村落水利遗产保护现状堪忧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典型案例归纳法 |
1.4.4 实地调查法 |
1.4.5 空间数值量化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1.5.1 传统村落完整三维数据获取 |
1.5.2 基于多源基础资料,完善修正现有数据 |
1.5.3 基于三维数据的空间量化分析 |
1.5.4 村落“理水”空间量化特征综合评价与验证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关于村落的研究概述 |
2.1.2 水利遗产与世界灌溉\排水工程遗产(ICID)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与水相关研究现状 |
2.2.2 与“理水”有关的相关研究 |
2.2.3“风水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2.2.4“水利遗产”相关研究综述 |
2.2.5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3章 农耕社会理水的“多水源”策略的由来 |
3.1 农耕社会的水需求与水源分类 |
3.2 水源与农耕社会区域划分 |
3.2.1 水源与地理区域划分 |
3.2.2 水源与农耕文明分区 |
3.3 多水源影响下的古代理水策略 |
3.4 多水源理水策略量化分析框架 |
3.5 多水源理水策略指导下的传统村落典型案例 |
3.5.1 跨地域村落“多水源”格局典型案例 |
3.5.2 村落水功能需求差异下的典型村落 |
第4章 传统村落选址的“多水源”格局可视化分析 |
4.1 湿润区村落多水源格局——以流坑村为例 |
4.1.1 湿润区——流坑村的多水源格局 |
4.1.2 湿润区凸岸村址形成与多水源格局 |
4.2 半湿润区村落多水源格局——以花园村为例 |
4.2.1 半湿润区——花园村的多水源格局 |
4.2.2 半湿润区凸岸村址形成与多水源格局 |
4.3 干旱、半干旱区村落多水源格局——以麻扎村、北长滩村为例 |
4.3.1 干旱区——麻扎村的多水源格局 |
4.3.2 半干旱区——北长滩村的多水源格局 |
4.3.3 干旱、半干旱区绿洲6的形成与多水源格局 |
4.4 跨地域传统村落多水源选址策略与选址模式图 |
4.4.1 传统村落多水源选址策略概述 |
4.4.2 传统村落多水源格局的形成原理概述 |
4.4.3 多水源格局选址模式图 |
第5章 传统村落水利空间设计的科学性解读 |
5.1 以农田林区作为滞洪区的防洪策略 |
5.1.1 平原型农田的防洪策略可视化分析 |
5.1.2 阶梯型农田的防洪策略可视化分析 |
5.2 以人工水利作为排蓄主体的防洪策略 |
5.2.1 临靠山脉地带湖塘的排蓄功能解读 |
5.2.2 以村内人工湖塘为主体的排蓄防洪系统 |
5.2.3 农田内陂塘的防洪排蓄功能解读 |
5.3 村落防洪排蓄策略的精确性概述 |
5.3.1 村落高程设计的精准性概述 |
5.3.2 人工水利排蓄系统的精准性概述 |
5.4 农田灌溉策略可视化解读 |
5.4.1 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解读 |
5.4.2 人工引水灌溉工程解读 |
5.4.3 塘渠一体化的农田灌溉系统 |
5.5 多水源策略下的传统村落“理水”模式细化图 |
5.5.1 单坡型村落理水模式图 |
5.5.2 V型村落理水模式图 |
5.5.3 岛型村落理水模式图 |
5.5.4 理水模式细化图特征总述 |
第6章 多水源策略对水利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
6.1 缺乏生态可持续性的水利工程更新与重建 |
6.1.1 追求短期效益的现代水利工程 |
6.1.2 破坏水循环系统的现代水利工程 |
6.2 多水源策略对水利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
6.2.1 古代理水策略的因地制宜——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 |
6.2.2 多水源策略——古代理水对自然的细致考察与尊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
附录B 传统村落基本信息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4)堪舆学与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程 |
1.2.1 国外研究历程 |
1.2.2 国内研究历程 |
1.2.3 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堪舆学概述 |
2.1.1 堪舆概念 |
2.1.2 堪舆发展过程 |
2.1.3 形势宗与理气宗 |
2.2 水环境概述 |
2.2.1 水环境及村落水环境 |
2.2.2 水环境景观及村落水环境景观 |
2.2.3 村落水环境景观构成要素 |
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1 人居环境 |
2.3.2 堪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联系 |
2.4 堪舆学理论的辩证 |
2.4.1 堪舆学中的吉凶观辨析 |
2.4.2 堪舆学的价值所在 |
3.堪舆学对传统村落水环境建设布局的影响及相关论断 |
3.1 堪舆学中论水的相关典籍 |
3.1.1 《水龙经》 |
3.1.2 《地理人子须知》 |
3.1.3 《地理五诀》 |
3.1.4 其他书类 |
3.1.5 总结 |
3.2 各典籍关于水环境营造的相关论断及科学性分析 |
3.2.1 选址 |
3.2.2 水形 |
3.2.3 空间 |
3.3 本章小结 |
4.基于堪舆学角度的传统村落水环境建设布局案例研究 |
4.1 调研对象及研究思路概述 |
4.2 徽州古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剖析 |
4.2.1 区域概况及选择依据 |
4.2.2 宏村 |
4.2.3 西递 |
4.3 楠溪江古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剖析 |
4.3.1 区域概况及选择依据 |
4.3.2 芙蓉村 |
4.3.3 苍坡村 |
4.4 郴州古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剖析 |
4.4.1 区域概况及选择依据 |
4.4.2 板梁古村 |
4.5 古村落堪舆格局下水环境景观营造启示 |
4.5.1 布水道法自然 |
4.5.2 用水尊重自然 |
4.5.3 引水顺应自然 |
4.5.4 水景师承自然 |
4.6 本章小结 |
5.堪舆学对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的影响及应用 |
5.1 生态观方面 |
5.1.1 和谐共生,天人合一 |
5.1.2 源于自然,借用自然 |
5.2 文化观方面 |
5.2.1 曲水为贵,聚水为富 |
5.2.2 四水归堂,水汇一方 |
5.3 环境观方面 |
5.3.1 依干附支,临水而建的选址 |
5.3.2 曲直有度,回环有情的水形 |
5.3.3 虚实定量,合乎法度的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6.堪舆学在现代美丽乡村水环境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
6.1 当前美丽乡村水环境景观营造的现状与缺失 |
6.2 莲塘古村水环境景观存现的问题 |
6.2.1 莲塘古村区域概况 |
6.2.2 莲塘古村水环境景观现存问题 |
6.3 堪舆格局下对于莲塘古村美丽乡村水环境营造的建议 |
6.3.1 “枕山傍水”的水环境选址 |
6.3.2 “以曲为美”的水形营造 |
6.3.3 “层次丰富”的水环境空间布局 |
6.4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7.3 研究的创新点和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风水文化视角下淮阳古城的选址和营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淮阳古城概况 |
(一) 地理位置 |
(二) 历史沿革 |
二、淮阳古城中风水文化 |
(一) 风水文化中水法的含义 |
(二) 风水文化在淮阳古城选址中的应用 |
(三) 风水文化在淮阳古城营建中的应用 |
1.“四位一体”的包绕格局 |
2. 道路规划的风水内涵 |
三、风水文化在淮阳古城营建中的启示 |
(一) 淮阳古城营建的科学性 |
1. 便于防洪排涝 |
2. 利于防城御敌 |
3. 便于居民用水 |
4. 利于城市防火 |
5. 利于城墙的筑造 |
(二) 淮阳古城营建的启示 |
1. 合理选址 |
2. 合理布局 |
3. 合理利用和规划水域 |
四、结语 |
(6)惠州道教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道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2 岭南道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3 惠州道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范畴 |
1.3.1 时间范畴 |
1.3.2 区域范畴 |
1.3.3 对象范畴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惠州道教建筑历史文化背景 |
2.1 东晋前惠州道教混沌期 |
2.2 东晋惠州道教萌芽期 |
2.2.1 葛洪归隐罗浮的三个原因 |
2.2.2 罗浮山道教建筑雏形 |
2.2.3 山中道教与民间信仰始融 |
2.3 唐、宋惠州道教的鼎盛 |
2.3.1 唐、宋罗浮山道人的活动 |
2.3.2 罗浮山道教的扩展 |
2.3.3 经济繁荣与民间信仰建筑的发展 |
2.4 明惠州道教的两极发展 |
2.4.1 罗浮山道教的持续发展 |
2.4.2 城、镇民间信仰的曲折发展 |
2.4.3 海上信仰与海防御城的民间信仰 |
2.5 清代惠州道教复苏期 |
2.5.1 罗浮山龙门祖庭的形成 |
2.5.2 罗浮道教城市分支与民间信仰交汇 |
2.6 民国的衰败与新中国的复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惠州道教建筑环境分析 |
3.1 惠州总体地形地貌 |
3.2 山地道教建筑的环境分析 |
3.2.1 昆仑、蓬莱、洞天 |
3.2.2 罗浮山道教建筑环境分析 |
3.3 蓬莱格局的滨水延续 |
3.3.1 湖滨蓬莱格局的延续 |
3.3.2 滨江民间信仰蓬莱格局的延续 |
3.4 其他滨水族群的道教建筑环境 |
3.4.1 防御性城廓中的庙观环境 |
3.4.2 商圩民间信仰建筑环境 |
3.4.3 宗族民间信仰建筑环境 |
3.5 道教建筑与植物 |
3.5.1 罗浮山道教的宫观植物 |
3.5.2 民间信仰的宫观植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惠州道教建筑特征 |
4.1 惠州道教建筑制度的演变 |
4.1.1 道教建筑制度的演变 |
4.1.2 本章节常用的概念 |
4.2 罗浮山道教建筑及基本型的分析 |
4.2.1 冲虚观平面组成的分析 |
4.2.2 冲虚观立面造型的分析 |
4.2.3 空间组合的特征 |
4.3 基本型的延伸与变异 |
4.3.1 酥醪观案例分析 |
4.3.2 九天观案例分析 |
4.3.3 黄龙观案例分析 |
4.3.4 罗浮山道教建筑城市分支堂横式的演化 |
4.4 罗浮山道教建筑的共性 |
4.4.1 平面的共性特征 |
4.4.2 祭祖与祭神空间的共性 |
4.4.3 罗浮山宫观立面的广府共性 |
4.4.4 民间信仰的影响 |
4.5 民间信仰建筑的特征 |
4.5.1 民间信仰的祭祀单元中的正殿组合 |
4.5.2 外缘民间信仰建筑的影响 |
4.6 罗浮山道教与民间信仰建筑的差异 |
4.6.1 管理制度导致功能空间的差异 |
4.6.2 祭祀空间序列上的差异 |
4.6.3 民系文化的差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惠州道教建筑装饰特征 |
5.1 营造特征 |
5.1.1 基础材料 |
5.1.2 多元民系工艺的汇流 |
5.1.3 装饰工艺的分布特点 |
5.2 多元的装饰艺术 |
5.2.1 屋顶做法与装饰 |
5.2.2 墙体构造与装饰 |
5.2.3 梁架结构形式与装饰 |
5.2.4 柱式做法与装饰 |
5.2.5 台基做法与装饰 |
5.3 装饰题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山地城镇选址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及问题研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可行性 |
1.3.3 研究的创新性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风水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山地城镇选址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1.4.3 总结与研究角度选取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形势派风水理论基础研究 |
2.1 风水理论的演进过程 |
2.1.1 风水理论的思想源头 |
2.1.2 风水理论的发展演化 |
2.1.3 风水理论派别与争议 |
2.2 形势派风水理论源流与价值 |
2.2.1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发展 |
2.2.2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体系 |
2.2.3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价值 |
2.3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1 形势派风水理论当代研究概要 |
2.3.2 形势派风水理论古代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居环境科学与形势派风水理论关系研究 |
3.1 山地城镇自然环境构成 |
3.1.1 自然环境要素 |
3.1.2 景观功能类型 |
3.1.3 物种演进理论 |
3.1.4 总结 |
3.2 现有山地城镇选址评价方法综述 |
3.2.1 山地城镇选址景观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方法 |
3.2.2 山地城镇选址人居环境自然适应性评价方法 |
3.2.3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山地城镇选址评价方法讨论 |
3.3 形势派风水理与现有选址评价方法的对比 |
3.3.1 评价目的与原则对比 |
3.3.2 评价方法与体系对比 |
3.3.3 结论 |
3.4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形势派风水评价体系研究路径 |
3.4.1 山地城镇因素限定 |
3.4.2 人居环境科学解释 |
3.4.3 评价体系重新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山地城镇选址评价体系 |
4.1 总述 |
4.1.1 组成成分 |
4.1.2 研究方法 |
4.2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山体评价体系 |
4.2.1 山脉——龙 |
4.2.2 山体——砂 |
4.3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水体评价体系 |
4.3.1 地理防灾性——水体与城镇的关系 |
4.3.2 生态和谐性——水体的形态 |
4.3.3 生命演进性——水的其他性状 |
4.3.4 总结 |
4.4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其他自然要素评价体系 |
4.4.1 穴——土壤 |
4.4.2 向——阳光、气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山地城镇选址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
5.1 形势派风水理论城镇选址评价体系因子构建 |
5.1.1 构建目标 |
5.1.2 评判标准 |
5.1.3 体系构建 |
5.2 形势派风水理论城镇选址评价体系运用方法 |
5.2.1 山体评价步骤 |
5.2.2 水体评价步骤 |
5.2.3 其他要素评价步骤 |
5.3 保宁镇基本概况与自然环境 |
5.3.1 保宁镇的历史沿革 |
5.3.2 保宁镇的自然环境 |
5.4 基于形势派风水理论的保宁镇选址实证研究 |
5.4.1 保宁镇山体要素评价研究 |
5.4.2 保宁镇水体要素评价研究 |
5.4.3 保宁镇其他自然要素评价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与建议 |
6.1 辩证视角 |
6.1.1 形势派风水存在非理性因素 |
6.1.2 城镇选址的复杂性与全面性 |
6.2 研究结论 |
6.3 存在问题 |
6.4 启示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会议论文类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古城城址研究的意义 |
1.1.2 曲阜古城研究的意义 |
1.1.3 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空间界定 |
1.2.2 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古代城市城址演变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强干弱枝”思想影响下城址营建特征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曲阜古城城址的研究综述 |
1.3.4 关于曲阜孔庙营建历史的研究综述 |
1.3.5 现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址及曲阜孔庙的营建概况 |
2.1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址的营建历史概况 |
2.1.1 西汉时期 |
2.1.2 东汉时期 |
2.1.3 魏晋时期 |
2.1.4 北魏至隋唐时期 |
2.1.5 北宋金元时期 |
2.1.6 明清时期 |
2.2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孔庙的营建历史概况 |
2.2.1 西汉时期 |
2.2.2 东汉至隋朝时期 |
2.2.3 唐朝至金朝时期 |
2.2.4 元朝时期 |
2.2.5 明清时期 |
2.3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变化的初步分期 |
2.3.1 空间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朝代 |
2.3.2 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变化的初步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研究 |
3.1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主要营建时间节点的对比分析 |
3.1.1 曲阜古城城址营建的主要时间节点 |
3.1.2 曲阜孔庙营建的主要时间节点 |
3.1.3 曲阜古城城址及曲阜孔庙营建时间节点的对比分析 |
3.2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位置关系的演变 |
3.2.1 曲阜古城城址空间位置的演变 |
3.2.2 曲阜孔庙空间位置的演变 |
3.2.3 曲阜古城“城-庙”空间位置关系演变的特征分析 |
3.3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规模比例关系的演变 |
3.3.1 曲阜古城城址规模的演变 |
3.3.2 曲阜孔庙规模的演变 |
3.3.3 曲阜古城“城-庙”规模比例关系演变的特征分析 |
3.4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的特征 |
3.4.1 总体特征 |
3.4.2 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的要素研究 |
4.1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轴线关系分析 |
4.1.1 曲阜古城的轴线特征 |
4.1.2 曲阜孔庙的轴线特征 |
4.1.3 曲阜古城“城-庙”轴线的对比分析 |
4.2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肌理分析 |
4.2.1 曲阜古城的空间肌理特征 |
4.2.2 曲阜孔庙的空间肌理特征 |
4.2.3 曲阜古城“城-庙"空间肌理的对比分析 |
4.3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建筑色彩分析 |
4.3.1 曲阜古城的建筑色彩 |
4.3.2 曲阜孔庙的建筑色彩 |
4.3.3 曲阜古城“城-庙”建筑色彩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特征 |
5.1.2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要素关系特征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表格目录 |
附录二 插图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东亚水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3.1 东亚自然观比较研究 |
1.3.2 东亚水意象比较研究 |
1.3.3 中日韩各国水意象研究 |
2 东亚文化背景 |
2.1 东亚地理环境特点 |
2.2 东亚"天人合一"自然观 |
2.2.1 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 |
2.2.2 日本"神人和一"自然观 |
2.2.3 韩国"天人相与"自然观 |
2.3 东亚"水"的自然观 |
2.3.1 水不发昆山,不能扬洪流 |
2.3.2 川水流淌不绝,但非源头之水 |
2.3.3 吾情似青山,君意似流水 |
3 东亚神话水意象 |
3.1 中国神话水意象 |
3.1.1 胞胎水--创世神话中的源水意象 |
3.1.2 母体的象征-水生神话 |
3.1.3 能量与德的象征-治水神话 |
3.2 日本神话水意象 |
3.2.1 生命力的象征之海中苇芽---开天辟地神话 |
3.2.2 仪礼的象征之顺水流去的水蛏子—创国与人类起源神话 |
3.2.3 死亡与重生的象征—诸神的诞生神话 |
3.2.4 丰饶的象征—海幸山幸洪水神话 |
3.3 韩国神话水意象 |
3.3.1 合露而生—天地王本puli |
3.3.2 天水之合之身份的象征—建国神话 |
3.3.3 重生与水的空间旅行—BALI公主神话 |
3.3.4 重生的仪式—兄妹婚洪水神话 |
3.4 水意象与生命动力—东亚神话水意象比较 |
4 东亚文化水意象 |
4.1 东亚语言水意象 |
4.1.1 水的词源 |
4.1.2 水的语言使用 |
4.2 东亚风水文化水意象 |
4.2.1 东亚风水理论小考 |
4.2.2 "得水"法—以古城风水为例 |
4.2.3 小结 |
4.3 东亚阴阳五行文化水意象 |
4.3.1 中国阴阳五行文化水意象 |
4.3.2 韩国阴阳五行文化水意象 |
4.3.3 日本阴阳五行文化水意象 |
4.3.4 小结 |
5 东亚文学水意象—以古典诗歌为例 |
5.1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水意象 |
5.1.1 润物细无声--水与生命感 |
5.1.2 不饮浊泉水—水与道德 |
5.1.3 滔滔江水与时间意蕴 |
5.1.4 洞在清溪何处边—水与隐逸 |
5.1.5 抽刀断水水更流—水与爱情、忧愁 |
5.2 日本和歌中的水意象 |
5.2.1 水底梅—水与生命本能 |
5.2.2 水镜染芳尘—水与四季变化 |
5.2.3 树隐山阴水—水与爱恋 |
5.2.4 水涨三途川—水与哀伤 |
5.3 韩国古时调中的水意象 |
5.3.1 青山绿水的"合一"与生命意蕴 |
5.3.2 公无渡河歌—水与空间意蕴 |
5.3.3 观水有术—水与修身 |
5.4 东亚文学水意象比较 |
5.4.1 水与生命意蕴 |
5.4.2 水与时空意蕴 |
5.4.3 水与情感意蕴 |
6 结论:东亚水意象—生命·女性·时空 |
6.1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中国水原型意象 |
6.2 "禊"与"秽"—日本水原型意象 |
6.3 "太阳"与"水"之合—韩国水原型意象 |
6.4 东亚水意象与"天人合一"生命意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10)风水水法着作《水龙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 |
1.2.1 已有对《水龙经》本身研究回顾 |
1.2.2 已有对《水龙经》的水法研究回顾 |
1.2.3 研究《水龙经》水法的必要性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水龙经》综述 |
2.1 写作背景 |
2.1.1 社会背景 |
2.1.2 风水学历史背景 |
2.1.3 成书背景 |
2.2 内容概述 |
2.2.1 各版本内容剖析 |
2.2.2 《水龙经》主旨内容 |
2.2.3 编排结构 |
2.3 写作方式 |
2.3.1 《水龙经》水格名称研究 |
2.3.2 《水龙经》内容与其他论着的关系示例 |
2.4 作者履历考证 |
2.4.1 概述 |
2.4.2 蒋平阶生平考证 |
第三章 《水龙经》水法理论认知初探 |
3.1 《水龙经》的水龙观 |
3.2 《水龙经》气机妙运论 |
3.2.1 气是天地本源 |
3.2.2 水气同运观 |
3.2.3 阴阳化生万物 |
3.3 《水龙经》的干支观 |
3.3.1 穴法宜取支 |
3.3.2 干水绕抱,支水止息 |
3.3.3 干支论的延伸 |
3.4 《水龙经》的五星观 |
3.4.1 金体水 |
3.4.2 土体水 |
3.4.3 水体水 |
3.4.4 木体水 |
3.4.5 火体水 |
3.4.6 小结 |
3.5 《水龙经》的四兽观 |
3.5.1 朱雀水 |
3.5.2 玄武水 |
3.5.3 青龙水与白虎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龙经》自然基本水格初探 |
4.1 干支分合 |
4.1.1 干水水格 |
4.1.2 枝水交界格 |
4.2 曲水与缠水 |
4.2.1 曲水朝堂格 |
4.2.2 曲水单缠格 |
4.2.3 曲水斜飞格 |
4.2.4 水缠玄武格 |
4.2.5 小结 |
4.3 界水 |
4.3.1 顺水界抱格 |
4.3.2 界水外抱格 |
4.3.3 界水无情格 |
4.3.4 小结 |
4.4 聚水 |
4.4.1 湖荡聚砂格 |
4.4.2 流神聚水格 |
4.5 反跳与撞水 |
4.5.1 水城反跳格 |
4.5.2 来水撞城格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龙经》一般水格整理研究 |
5.1 托物比类之星垣 |
5.2 托物比类之动物 |
5.2.1 图腾类 |
5.2.2 雌雄类 |
5.2.3 陆生动物类 |
5.2.4 水生动物类 |
5.3 托物比类之植物 |
5.3.1 灵性植物 |
5.3.2 普通植物 |
5.4 托物比类之拟人 |
5.4.1 比拟人的动作水格 |
5.4.2 比拟人的静态特征水格 |
5.5 托物比类之文字 |
5.6 托物比类之事物 |
5.7 其他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龙经》水法问题探讨与思考 |
6.1 《水龙经》内容的矛盾问题 |
6.1.1 水格吉凶的自我矛盾 |
6.1.2 水法依据的杂乱 |
6.2 平洋地区水法特性问题 |
6.2.1 有水无山,以洲为砂 |
6.2.2 尺度问题及宽度推测 |
6.2.3 图示方位问题 |
6.2.4 水流方向问题 |
6.2.5 水深问题 |
6.2.6 水边陆地用途及地表物问题 |
6.2.7 地形和水形改造问题 |
6.3 口诀的问题 |
6.3.1 歌诀研究 |
6.3.2 命理与地理相应问题 |
6.4 水龙经应用问题 |
6.4.1 适用性问题 |
6.4.2 与科学相左诸处 |
6.4.3 建筑形式问题 |
6.5 《水龙经》水法与水环境评价 |
6.5.1 《水龙经》水法的水形评价体系 |
6.5.2 《水龙经》水法所缺失的水质评价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龙经》水法对环境营建的启示 |
7.1 环境应用方面 |
7.1.1 邻水而建,依干附支 |
7.1.2 五星水应用启示 |
7.1.3 曲直水的应用启示 |
7.1.4 聚水的应用启示 |
7.1.5 界水的应用启示 |
7.1.6 改造的应用启示 |
7.2 水文化应用方面 |
7.2.1 曲水为贵的文化观应用 |
7.2.2 聚水为富的文化观应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朝邺城城市地理研究[D]. 元舒亚. 郑州大学, 2020(02)
- [2]传统村落理水的“多水源”策略 ——典型案例空间量化解读[D]. 佟欣馨. 天津大学, 2019
- [3]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堪舆学与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研究[D]. 王雨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5]基于风水文化视角下淮阳古城的选址和营建[J]. 酒江涛,王艳想,李帅,苏金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6)
- [6]惠州道教建筑研究[D]. 林超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基于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山地城镇选址评价研究[D]. 赖燕琳.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8]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D]. 李凯.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9]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东亚水意象[D]. 赵银姬. 浙江大学, 2016(07)
- [10]风水水法着作《水龙经》初探[D]. 范露. 天津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