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西黄土残塬区“九五”高产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于卜[1](2019)在《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文中认为土壤水分作为植物需水的直接来源,是晋西黄土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同时也是该区果农间作系统中果树和作物水分竞争的直接对象,严重制约着该区果农间作系统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一些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激烈,影响了果农间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的发挥。而目前对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研究多集中在现象的描述,缺乏对土壤水分竞争机理及管理措施的深入研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果农间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研究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竞争状况、竞争机理及调控管理措施,为高效、稳定及高产的果农间作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单作苹果、单作大豆和单作花生为对照,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状况;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的空间分布、分布变异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探究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竞争机理,量化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提出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田间管理及调控措施;并针对提出的田间管理及调控措施对苹果树和作物的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可以有效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并提高间作系统生产力的措施,旨在使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最小化,降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该地区果农间作系统调控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苹果-花生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且两者的土壤含水量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多,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多,且两间作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在各土层深度均小于相应的单作苹果和单作作物。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较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大,且两者均在作物的开花期-结荚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最大,其次是结荚期-成熟期及苗期-开花期;两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苹果树树龄3、5、7年的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主要竞争区域分别为距果树行南北两侧0.9m、1.3m及1.7m范围内。(2)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苹果细根逐渐减少,而作物细根逐渐增多。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苹果树细根生物量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20-40cm 土层分布最多,且集中分布在0-60cm 土层深度。而作物的细根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主要集中在0-20cm 土层深度。细根分布变异:相比单作苹果和单作作物,间作导致苹果树的细根移向更深的土层,而作物的细根移向更浅的土层,且两者的细根垂直重心均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向更深的土层移动。总细根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两间作系统的总细根生物量密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P<0.01)的负线性关系。土壤水分竞争指数: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较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大,且两者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增强,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苹果树树龄3、5、7年的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分别在距苹果树行0.5-0.9m、0.5-1.3m和0.5-1.7m区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较为激烈,且种间竞争强度指数均大于0.5。(3)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对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分别采用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措施,并对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树行南侧激烈竞争区、中心竞争区及树行北侧激烈竞争区分别进行畦灌,在作物的苗期-开花期、开花期-结荚期及结荚期-成熟期的灌水下限分别设置为田间持水量的55%、85%和70%,对苹果树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新枝生长量有一定的增益作用,且有助于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提高大豆和花生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芦旭[2](2015)在《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10月,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随后,全省各地积极响应,尤其以豫东南地区的平顶山市、许昌市等地率先发展,已经推出了第二代新型农村社区模式,如九龙山模式、张庄模式、柏都模式、东明义模式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乡村由于所处地貌地势地貌复杂,目前尚无适宜本地貌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豫西地区农村经济形势好转以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如何提升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问题。本论文研究面向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转型发展的社会现实,疏理该区域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探讨该区域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途径,并提出适宜的景观规划设计基本策略、设计方法与设计导则。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首先,论文在充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融合地域建筑学思想,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原型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出朴素意识形态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其次,论文基于时代背景,从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以及现代生活需求三个层面对当下该研究区域内的乡村聚落发展趋势以及景观发展转型现实,进行分析疏理,剖析研究区域内乡村聚落的发展趋势及其景观环境建设的转型动因。再次,论文通过分析朴素意识形态下的传统乡村景观建设与当下建设现实之间的差异,疏理出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并针对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建设,形成一套与之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生态气候条件相协调的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设计方法与设计导则。最后,论文选取地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三门峡高庙乡为典型研究基地,结合前文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景观设计实践,探讨其景观发展与建设的本土化途径,试图探寻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转型发展的适宜之路。
赵岩[3](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靳亦冰[4](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张宝林[5](2005)在《晋西旱塬地区覆盖耕作农田水分有效性及其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晋西旱塬区干旱少雨,抗旱、保水是提高该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任务。覆盖耕作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对土壤进行保护性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少免耕、深松、辅之以覆盖措施,实现对旱地土壤环境因子水肥气热的调控,从而达到土壤环境质量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本文通过10年的覆盖耕作试验,对土壤水分及玉米水分利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覆盖耕作能有效避免翻耕过程中造成的土壤水分损失,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促进降水入渗,增加土壤储水量。特别是在玉米苗期,耕层保持了较高的土壤含水率;随着玉米生长发育,覆盖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随土体深度的增加覆盖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减弱。与常规耕作方式相比,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土壤水分增加。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对土壤水分影响的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干旱年型覆盖耕作的效果更明显。 2.覆盖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有效水分,10年平均结果,耕层土壤总有效水量免耕覆盖(10500kg/hm2)比常规耕作高42.4%,比免耕无覆盖高28.8%。土壤有效水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覆盖耕作对于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在不同年型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正常年型作用不突出,干旱年型和特干旱年型效果较好。 3.与常规耕作相比,覆盖耕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蒸散量,但差异不大。从秸秆覆盖量看,总体上随着秸秆量的增加,玉米的蒸散量减少。免耕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蒸发,增加玉米蒸腾量,并随着秸秆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蒸发强度和耗水强度以常规耕作最高,免耕覆盖措施可以降低蒸发强度。不同年型覆盖耕作措施对玉米耗水特征,整体上看,正常年型玉米全生育期耗水最多,干旱年型次之,特干旱年型最少,在玉米播种—出苗阶段表现尤为明显。 4.覆盖耕作明显延长了玉米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时间,拔节后对生育时期影响不明显。随着覆盖量增加,生育时期也越长。秸秆覆盖增加春旱年份的玉米出苗率,随着覆盖量增加,作用越明显。覆盖耕作明显降低玉米苗期和拔节期株高、茎粗与叶面积系数,且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这种效应越明显。在抽雄期秸秆覆盖增加玉米株高、茎粗与叶面积系数,均以秸秆覆盖(7500kg/hm2)最高。 5.覆盖耕作增加玉米产量,随覆盖量增加,产量增加。不同年型之间均以免耕秸秆覆盖量7500kg/hm2至10500kg/hm2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常规耕作和免耕无覆盖最低。特干旱年型增产率最高,免耕覆盖(7500kg/hm2)比常规耕作玉米产量提高了72.96%,干旱年型与正常年型增产率差异不明显,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3.30%和29.68%。从田间生产实际考虑,秸秆覆盖量(7500kg/hm2)为最佳覆盖量。 6.覆盖耕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降水生产率,各种年型下均为随秸秆覆盖量增加,降水生产率提高;年降水生产率和玉米生育期间降水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免耕覆盖(7500kg/hm2)与免耕覆盖(10500kg/hm2)最高,免耕无覆盖降水生产率最低。干旱年型降水生产率高于正常年型和特干旱年型。覆盖耕作水分生产率明显高于常规耕作,随着秸秆量的增加而提高。10年平均,免耕覆盖(10500kg/hm2)最高,较最低的免耕无覆盖和常规耕作提高42.52%和40.99%。正常年型以免耕覆盖(7500kg/hm2)最高,较最低的免耕无覆盖提高36.54%;干旱年型免耕覆盖(10500kg/hm2)最高,较最低的常规耕作提高37.14%;特干旱年型,以免耕覆盖(10500kg/hm2)
胡振华,解明曙,王治国[6](2003)在《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文中认为立足于晋西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进行模式优化设计 ,在设计内容上 ,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 ,水资源高效利用为“轴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初步形成水土资源高效利用 ,粮食高产 ,优质林果生产与畜禽养殖 ,多元庭院开发等技术体系 ,构建了以农、林、果、牧四大产业系统为“纵线”和塬、坡、沟、庭院四大系统为“横线”的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网络系统 ,为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环境改善 ,资源利用 ,经济开发 ,提供一整套方法和技术措施
胡振华,王治国[7](2003)在《晋西黄土残塬区坡面的日蒸散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蒸发的物理机制,分析晋西黄土残塬区影响坡面蒸发的主导因子,提出了可以在不饱和土壤水分情况下应用的坡面土壤蒸发模型。认为坡度、坡向、土壤含水量、最高气温及植被盖度是影响坡面蒸发的主导因子。该模型对精确定量黄土残塬区小流域的生态需水及指导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丛日晨,董爱香,王云平[8](2001)在《晋西地区发展园林生态经济的对策》文中指出本文就在晋西地区发展园林生态经济的对策,提出了走建立园林植物苗圃、结合沟壑区的景观规划和以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重点建设的道路,并对对策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霍斌[9](2001)在《晋西残塬沟壑区农村经济收入问题初探》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晋西残塬沟壑区的区域特征、农村经济收入增长及结构变化、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面临的困难及有利条件等基础上 ,提出了晋西残塬沟壑区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的总体思路、技术途径和对策措施。
陈奇恩,周运宁,张宝林,萧复兴[10](2000)在《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八五”到“九五”10年科技攻关 ,隰县试验示范区在自身建设、研究进展、攻关任务完成、成果转化与技术辐射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 ,对晋西残塬区乃至同类型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晋西黄土残塬区“九五”高产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西黄土残塬区“九五”高产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 |
2.2 农林复合系统细根及生态位特征 |
2.3 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 |
3.1.4 气候 |
3.1.5 植被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试验材料 |
4.3 研究方法 |
4.3.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
4.3.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空间分布 |
4.3.3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4.4 数据处理方法 |
4.4.1 土壤水分效应 |
4.4.2 细根生物量密度 |
4.4.3 细根垂直重心 |
4.4.4 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指数 |
4.4.5 灌水量 |
4.4.6 耗水量 |
4.4.7 水分利用效率 |
4.4.8 数据处理分析 |
4.5 技术路线 |
5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 |
5.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 |
5.1.1 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化 |
5.1.2 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 |
5.2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 |
5.2.1 土壤水分效应时间变化 |
5.2.2 土壤水分效应空间分布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
6.1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空间分布 |
6.1.1 细根水平分布 |
6.1.2 细根垂直分布 |
6.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分布变异 |
6.2.1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 |
6.2.2 苹果-花生间作系统 |
6.3 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
6.3.1 果农间作系统总细根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6.3.2 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指数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7.1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 |
7.1.1 田间管理措施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1.2 田间管理措施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7.1.3 田间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7.1.4 讨论 |
7.2 果农间作系统水分调控 |
7.2.1 有效降水量 |
7.2.2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7.2.3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7.2.4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中作物的影响 |
7.2.5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7.3.1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 |
7.3.2 果农间作系统水分调控 |
8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 |
8.1.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
8.1.3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机遇 |
1.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土地整合 |
1.1.3 套用城市模式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探索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
1.5.1 人类聚居环境学 |
1.5.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研究 |
1.5.3 风景园林中有关乡村景观的美学理论 |
1.5.4 景观形态学理论 |
1.5.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6 本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 |
1.6.1 “景观”、“文化景观”、“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 |
1.6.2 “聚落”、“乡村聚落”与“新型乡村聚落” |
1.6.3 “景观安全格局”与“乡村景观安全途径” |
1.7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 |
1.7.1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
1.7.2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原型及景观特征分析 |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的类型 |
2.1.1 地表型聚落 |
2.1.2 靠崖型聚落 |
2.1.3 地坑型聚落 |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空间原型 |
2.2.1 合院式民居空间原型要素 |
2.2.2 窑洞式民居建筑原型 |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实态考察 |
2.3.1 靠崖式聚落实态考察——师家沟古村 |
2.3.2 地坑式聚落实态考察——三门峡陕县 |
2.3.3 地表式聚落实态考察——山西襄汾县丁村 |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分析 |
2.4.1 聚落景观的经济性功能内涵 |
2.4.2 聚落景观的传统视觉美表现 |
2.4.3 聚落景观的生态性营建经验 |
2.4.4 聚落景观的地域性建造表达 |
2.4.5 聚落景观的精神性社会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3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的现实与转型 |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集约发展新趋势 |
3.1.1 新型城镇化政策下的研究区域乡村集约发展 |
3.1.2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导引下的景观格局变化 |
3.1.3 现代农业土地流转需求下的乡村集约发展 |
3.2 现代生活新需求影响下的乡村景观转型 |
3.2.1 基层乡村环境的逐步衰落 |
3.2.2 现代生活设施的需求现实 |
3.2.3 现代出行方式的更新发展 |
3.3 城镇休闲新需求策动下的乡村景观附庸 |
3.3.1 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 |
3.3.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现实考察 |
3.4 朴素意识形态下的传统聚落景观与当下建设现实的博弈 |
3.4.1 “缓慢发展”与“快速集约” |
3.4.2 “家园美化”与“景观规划” |
3.4.3 “生活实用”与“理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疏理 |
4.1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构成 |
4.1.1 新型乡村聚落的自然景观 |
4.1.2 新型乡村聚落的人文(风貌)景观 |
4.1.3 新型乡村聚落的生产景观 |
4.1.4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三元属性 |
4.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
4.2.1 气候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2.2 地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2.3 水体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2.4 植物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3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风貌要素 |
4.3.1 物质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3.2 非物质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3.3 色彩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
4.4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生产要素 |
4.4.1 乡村生产景观与风景园林设计 |
4.4.2 乡村生产景观的特点 |
4.4.3 乡村生产景观的相关要素 |
4.5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的疏理流程 |
4.5.1 现场调查——认识解读现状特质 |
4.5.2 分析提炼——提取梳理相关要素 |
4.5.3 分类整合——构建要素体系框架 |
4.5.4 转异升华——明晰要素原型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
5.1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尺度分类 |
5.1.1 研究尺度的分类 |
5.1.2 本研究尺度的界定 |
5.2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基本策略 |
5.2.1 基本理念——“功能主导,四元和谐”的绿色设计理念 |
5.2.2 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循环节约”的绿色规划原则 |
5.2.3 规划设计——“经验更新,适应产业”的本土规划模式 |
5.2.4 建设管理——“动态调控,自我提升”的绿色建设模式 |
5.3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5.3.1 “地域认知”——提取景观要素把握地域特征 |
5.3.2 “交叉融合”——组织景观要素建构景观空间 |
5.3.3 “本土营造”——传承要素内涵延续人文记忆 |
5.4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
5.4.1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
5.4.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内容 |
5.4.3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成果要求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践探索:三门峡高庙乡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规划设计 |
6.1 基地现状信息提取 |
6.1.1 规划的缘起与背景 |
6.1.2 基地景观要素提取 |
6.1.3 基地建设现状把控 |
6.1.4 居民建设意愿调查 |
6.2 基于自然地理的景观格局架构 |
6.2.1 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
6.2.2 景观空间结构架构 |
6.2.3 聚落景观空间细分 |
6.3 场地形态的特色控制:化零为整融入自然 |
6.3.1 场地现实特征分析 |
6.3.2 场地整合设计实践 |
6.4 生态技术适宜性运用:雨水收集低技节能 |
6.4.1 传统雨水收集经验 |
6.4.2 雨水收集利用实践 |
6.5 整体风貌创新延续:记忆延续风貌传承 |
6.5.1 本土材料应用试验 |
6.5.2 历史记忆特色空间 |
6.5.3 新型社区民居更新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待深入与拓展的空间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
(3)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基础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技术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则 |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
2.5.1 区划基本单元 |
2.5.2 技术途径 |
2.5.3 区划方法 |
2.6 小结 |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
3.3.1 区域特征分析 |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
3.4.1 区域特征分析 |
3.4.2 空间叠加分析 |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数据处理 |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
5.1.2 基础功能类型 |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5)晋西旱塬地区覆盖耕作农田水分有效性及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不足与存在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 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
2.3 水分平衡与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覆盖耕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
3.1 正常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
3.2 特干旱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
3.3 一般干旱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耕作农田土壤水分有效性 |
4.1 旱塬农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 |
4.2 覆盖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
4.3 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的农田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耕作的玉米耗水特征 |
5.1 覆盖耕作玉米的耗水特征 |
5.2 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对玉米耗水及耗水组成的影响 |
5.3 三种降水年型覆盖耕作玉米耗水特征比较 |
5.4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耕作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分析 |
6.1 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覆盖耕作农田水分生产率 |
7.1 降水生产率 |
7.2 玉米水分生产率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附件 其它覆盖耕作玉米试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残塬区基本情况 |
1.1 地形起伏大, 水土流失严重 |
1.2 光能资源较丰富, 但干旱缺水 |
1.3 人均耕地多, 以种植业为主, 林、收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发挥 |
1.4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农副产品加工水平和层次低 |
1.5 粮食人均占有量较高, 但单产水平低而不稳 |
1.6 果品及林、牧业的人均生产水平较高, 但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
1.7 庭院面积较大, 发展庭院经济有一定基础 |
1.8 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小, 农村市场建设滞后 |
2 设计原则, 指导思想 |
2.1 设计原则 |
2.2 指导思想 |
3 模式设计 |
4 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
4.1 塬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
4.1.1 拦蓄庭院自产径流, 减轻塬面冲刷 |
4.1.2 塬面径流控制技术 |
4.1.3 道路集雨技术 |
4.1.4 塬面农田防护林网 |
4.1.5 护埂植物 |
4.1.6 耕作措施 |
4.2 塬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
4.2.1 坡面工程措施—修筑梯田 |
4.2.2 坡面集水, 保水工程 |
4.2.3 护坡植物配置 |
4.2.4 护埂植物配置 |
4.2.5 耕作措施 |
4.3 沟坡防治技术 |
4.4 沟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 |
4.4.1 工程措施 |
4.4.2 生物措施 |
(1) 沟头防护林。 |
(2) 沟底防护林。 |
(3) 坝坡防冲林。 |
4.4.3 排灌系统 |
4.4.4 黄土残塬沟壑区道路设计 |
5 模式功能与推广 |
5.1 模式功能 |
5.2 模式推广 |
(1) 多渠道集资: |
(2) 树立起规模效益观点: |
(3) 开展技术培训: |
(4) 预防、监督、管护补充治理, 以开发为主, 治理与管护并重。 |
(9)晋西残塬沟壑区农村经济收入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特征 |
(一) 地形起伏大, 水土流失严重 |
(二) 经济发展水平低, 区内县域间差异较大 |
(三) 光能资源较丰富, 但干旱缺水、热量相对不足 |
(四) 人均耕地多, 以种植业为主, 林、牧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发挥 |
(五)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农副产品加工水平和层次低 |
(六) 粮食人均占有量较高, 但单产水平低而不稳 |
(七) 果品及林、牧业的人均生产水平较高, 但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
(八) 农业科技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但仍属薄弱环节 |
(九) 庭院面积较大, 发展庭院经济有一定基础 |
(十) 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小, 农村市场建设滞后 |
二、农村经济收入变化分析 |
(一) 农村经济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 |
(二) 农村经济收入结构变化 |
三、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面临的困难及有利条件 |
(一) 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面临的困难 |
(二) 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的有利条件 |
四、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的对策措施 |
(一) 基本思路 |
(二) 技术途径与对策措施 |
四、晋西黄土残塬区“九五”高产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D]. 孙于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2]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芦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3]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4]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5]晋西旱塬地区覆盖耕作农田水分有效性及其利用研究[D]. 张宝林.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6]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 胡振华,解明曙,王治国. 水土保持研究, 2003(02)
- [7]晋西黄土残塬区坡面的日蒸散模型[J]. 胡振华,王治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01)
- [8]晋西地区发展园林生态经济的对策[J]. 丛日晨,董爱香,王云平. 中国园林, 2001(04)
- [9]晋西残塬沟壑区农村经济收入问题初探[J]. 霍斌. 农业技术经济, 2001(03)
- [10]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J]. 陈奇恩,周运宁,张宝林,萧复兴. 水土保持研究,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