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高俪玮[2](2021)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基于Q市三所小学中高年级的调查》文中认为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改革途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又进一步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以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自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理想追求。那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这些基本的规定和理念是否得到真正的落实?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有针对性地加以优化?这便是该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力图要探讨的问题。该研究以小学语文为学科范围,将文献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有机结合,深入调查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实情况。在梳理分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和表征作为该研究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该研究对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所得结果展开综合分析,并以此总结出当前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目的认识流于浅表、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形式化、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不充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未彰显学科特点。根据调查和分析可知,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局限、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这三大方面。基于此,为了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首先,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深度融合观,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对语文学科本身的研析;其次,学校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保障,学校需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组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系统性培训,引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最后,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着力点,唤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行为,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作用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孟翀[3](2021)在《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围绕为什么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贯穿教育教学变革的始终。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关注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教育当中,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已经由早期的配合者、支持者角色转变为教师教育的参与者,并逐步走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的内核,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视角下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为了预先掌握与呈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实践、认知、情感、元认知、批判以及道德等六个方面的维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法收集样本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在性别属性、年龄、学历背景、教龄、工作职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二,因为具体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离不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决策。因此,研究根据样本的水平将总样本分为低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在分组基础上选择了教师M、N以及O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课堂教学观察法、生活史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阶段理论,凝练与归纳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与次级类属,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并深度描绘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相关因素的本质内涵,以及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定性结构关系。为后续量化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在前期理论框架建构与个案研究相关结论基础上,建构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理论假设,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同样选择个案的样本总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相结合的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结构关系。最后,本研究综合考量个案研究的质化结论与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结构关系与量化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从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文化根基、实践范式、发展逻辑、平台建设、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建议。同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本研究从学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保障措施等提出优化策略。
康雯[4](2021)在《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相关文件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指导和实践运用部分,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国家部署的、教育部力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增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鲜明的典型意义和样本价值,且该活动的初衷和落脚点均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此,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平台中的初中数学优课课例为研究对象,以TPMK知识理论和SAMR模型为指导,采用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相关课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级别“优课”所呈现出的TPMK特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不同级别优课课例呈现出的教师TPMK结构整体差异不大,但TPMK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取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高级别优课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2.初中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均未达到重塑水平,主要集中于替代和增强层次。3.高级别初中数学优课中信息技术应用更为频繁,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较低级别优课更高,多属于增强和修改水平,低级别初中数学优课多属于增强和替代水平。4.各级优课课例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和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两大维度表现突出,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维度主要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表征教学内容、处理学生错误,以及设置任务驱动等;在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维度主要利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少。基于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TPMK水平,本研究提出相关建议:1.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设定,深化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提升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意识。2.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数学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深度融合,适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生成性教学。
牛丽[5](2021)在《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双重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逐渐开启教育现代化时代。在此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得在课堂上使用媒体技术表征教学内容,还要具备将技术灵活应用于更新教学观念、开发教学资源、使用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真正做到整合技术于教学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是如此。TPACK的提出为整合技术于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教育技术学和教师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同样也是分析整合技术于教学的一种视角,为培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能力提供了更明确的发展途径。职前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必要了解职前教师的TPACK状况。TPACK状况的调查方法多元,包括测验法、课堂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法、访谈法和自评量表法。以往国内关于TPACK的调查研究,测查方法单一,主要以自评量表为主,其他测查方法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尤其缺乏测验研究。不同测查方法能够揭示TPACK的不同侧面,自评量表主要是主观评价个人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有局限,无法揭示TPACK全貌。此外,国内TPACK调查研究较少聚焦于具体内容,TPACK是关于具体学科内容和特定技术的教学知识,可能因学科内容和技术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测查TPACK需要聚焦具体主题内容。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将TPACK的理论框架确定为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经典框架,该框架由七类知识构成,包括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以及这三类知识交互作用形成的四类复合性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基于此框架,设计了聚焦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两种TPACK测查工具。自评量表改编自土耳其学者Aykut Bulu在2012年编制的“职前小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于几何学教学知识的调查量表”,该量表为六点式李克特量表,围绕上述七个维度,包括51道题目。测试问卷是本研究自主编制的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于数学教学(TPACK)状况测试问卷,围绕四个复合维度展开调查,包括简答题和判断题两种类型,以简答题为主,判断题为辅,共11道题目。本研究使用以上两种工具从不同角度测量解职前小学教师的TPACK状况。本研究的测查对象是某省属师范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四年级的师范生,被试已经完成教育实习和教师教育的大部分课程,属于临近毕业的职前教师。运用自评量表,本研究测查了66名职前教师,调查结果发现: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整体均值为4.44分,各维度状况较好,均值都高于3.5分;其中技术知识(TK)掌握最差,维度均值为4.25分;教学法知识(PK)掌握最好,维度均值为4.62分。在以上测查对象中,50名被试进一步接受了测试问卷的调查。测试结果显示,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整体得分率为56.46%,四个复合维度状况均超过中等水平,平均得分率均超过50%;其中TPACK维度掌握最好,得分率为64.00%;TPK维度较好,得分率为56.88%;TCK维度欠佳,得分率为51.82%。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48名被试的自评结果与他们的测试结果。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职前小学教师自评总分和测试总分之间为强相关,四个维度的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为中等程度相关,各维度相关性按照由低到高排序为:TPK<PCK<TPACK<TCK,TPACK整体和四个维度的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呈显着正相关,职前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结果越高,其客观测试结果也越高。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职前教师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两者的整体状况和四维度状况都存在显着差异,试卷总得分和四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都是自评量表得分高于纸笔测验得分,职前教师自我感觉的TPACK要高于实际水平,其中PCK维度差异最大,自评结果明显高于测验结果,TPACK维度差异最小,自评结果和测验结果之间在综合维度上差异最小。本研究揭示了职前教师的TPACK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前教师整合技术于数学教学的水平。研究结果有助于审视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成效,反思教师培养模式的利弊,从而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通过自评量表和纸笔测验调查职前小学数学教师TPACK状况,发现两种测量工具所揭示的教师TPACK整体水平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具体维度的表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表明TPACK测量有必要综合采用多元的测量工具,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反映教师TPACK的状况。
刘雪然[6](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正融入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所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研究现状更有利于找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而明确问题才能提出解决方案,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科学地被应用,进而推动信息化与课程的整合。本研究从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CNKI等知名数据库,多方搜集中外文学术期刊论文等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了解了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的研究状况,以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自主编制的问卷和课堂观察表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问卷从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四个维度编制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一、不同地区小学设备配置种类不均衡,新旧程度差别较大。二、小学语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欠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别大。三、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不科学,学校设置的多种现代信息设施成摆设。第四,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够专注,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在分析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后,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管理、语文教师自身等几方面深度剖析造成问题的成因。最后参考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的意见,得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学校及教育局、国家三个层面应进行的改进,从而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更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也使得教育现代化有更深一步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也能有进一步地发展。
王姣姣[7](2021)在《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需要传承,教育源自文化,而课程源于人类文化的精华。目前小学课程走向综合化是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河洛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河洛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丰富源泉,依托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对小学课程进行整合,是对河洛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小学课程全面育人的有效举措,通过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将河洛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它包含丰富的物质文化教育资源和非物质文化教育资源等,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洛阳市小学关于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现状的调查,发现洛阳地区小学对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进行整合已有较高认同,但仍然存在诸如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整合路径不清晰等问题。据此,本研究从以下四个路径进行整合:学研整合,将学校教育与研学旅行进行融合,以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培育新一代的小学生;学科整合,把丰富的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各学科进行整合,“以文教化”践行文化育人;活动融合,以河洛文化为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内外生活;环境创设,努力做好社会和校园环境的文化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教育先行”的理念下,河洛文化作为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进行整合,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张健[8](2021)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迭代对于新时代教师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深刻而伟大的教育技术革命,如何培养新时代教师也逐渐成为焦点。通过TPAC K问卷调查,结合文献分析、访谈与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M大学师范生TPACK的培养现状,发现师范院校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师范生培养策略。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不高。通过对平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各维度的平均值处于3~3.7之间,处于中等水平,其中TK的分值最低,说明师范生掌握技术知识的能力最弱。此外,PCK、PK的均值也相对较低。所以,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本研究从性别、学科、教育实习经历、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四个方面对师范生的TPACK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在性别因素上,男生TPACK水平普遍高于女生,其中男女生T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在学科因素上,文理科学生TPC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理科学生各项均值都高于文科学生,但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说明学科差异影响有限。在教育实习经历的差异分析中,相较于无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参与过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而均值上的差异也能说明教育实习经历有着促进作用。在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差异分析中,学习过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是总体上无显着差异。所以,TPACK作为复合型能力,不能只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需要兼顾各个因素。在外部环境影响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水平受教师信息素养、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教育实践体系的影响较大。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对TPACK应用不足。其次,师范生虽然认为教学法课程、学科知识课程、教育技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基本合理,但其学习教育技术的主动性不足。所以,在课程类别的设置和学时分配方面,都需要加强。最后,师范生微格教学次数少、教育实习周期较短。高年级师范生普遍重视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的作用,对教育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自身TPACK水平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因此,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能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策略:一、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通过有效建构TPACK理念,使师范生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在教学中的效益和价值,形成一个良性优化的循环发展阶梯,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TPACK水平;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不仅要注重男女比例均衡,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二、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设置多样化信息化教学课程,并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其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四、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加强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以及实习期间的教育技术支持,合理规划校外教育见习、实习。
张为[9](2021)在《拉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初中物理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为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新动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成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当下所有师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信息素养已成为培养国民综合素质的新内容。为了培养信息化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早已在各种出台的文件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力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内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西藏拉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以及拉萨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拉萨市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都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在此阶段,全国范围内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瓶颈,第一,要将信息技术真正应用于教育和教学中;第二,研究的重点应从笼统整合转移到信息技术与各阶段具体的学科上来,以便更多的教育从业者深入了解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避免无从下手的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因此,为了了解近年来西藏拉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有必要深入到具体学科了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了深入了解拉萨市整合情况,第一,在查阅文献和访谈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电教馆工作人员、拉萨市教育局教育基础科工作人员、一线教师的基础上,梳理了西藏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和拉萨市初中建设情况,同时和导师以及同组成员反复讨论修改后完成两份信效度良好且适合调查拉萨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的问卷(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第二,通过对实施调查后获得的520份学生问卷、89份教师问卷和发放问卷时获取的教师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拉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中还存在着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物理意识不强;教师对整合的内涵、目的和理论认识不全;已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现有的相关培训质量和数量与教师需求不匹配一系列问题。第三,根据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教师树立正确且全面的整合观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继续加大投入;增加培训的数量并注重培训的质量。第四,结合发现的问题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了两个简单的教学案例并实践分析。第五,整理研究结论,总结研究不足和进一步展望研究,以期向西藏自治区教育相关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为西藏其他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完善提供启发和帮助。
闫佳伟[10](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指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基于Q市三所小学中高年级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途径与追求 |
2.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疫情”期间愈加凸显 |
3.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更有利于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
4.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误识与误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与表征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定义 |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特点 |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表征 |
1.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 |
2.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
3.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
4.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工具 |
1.课堂观察记录表 |
2.调查问卷 |
3.访谈提纲 |
(二)调查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1.课堂观察实施 |
2.问卷调查实施 |
3.访谈实施 |
(四)调查结果呈现与分析 |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普遍性 |
2.师生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
3.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表现 |
4.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表现 |
5.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 |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目的认识流于浅表 |
(二)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形式化 |
(三)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局限性 |
(四)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不充分 |
(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未彰显学科特点 |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局限 |
1.信息化教学观念不科学 |
2.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不充足 |
3.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 |
(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限制 |
1.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未精准匹配 |
2.信息化教学培训与引导不力 |
3.信息化教学评价重形式而轻实质 |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 |
1.学习自觉性偏低 |
2.自我控制力有限 |
五、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 |
1.树立科学的深度融合观 |
2.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 |
3.加强对小学语文本身的研析 |
(二)学校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保障 |
1.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 |
2.组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系统性培训 |
3.引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 |
4.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
(三)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着力点 |
1.唤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 |
2.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行为 |
3.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作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契机:回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现实需要 |
(二)教育旨归: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三)教学反思: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
(四)实践基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的教育实践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方法 |
(二)量化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 |
六、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七、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
(一)研究的创新性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差异的研究 |
(二)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策略的研究 |
(三)教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适切性与匹配性的研究 |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工具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
三、技术接受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过程的研究 |
(二)教师采纳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策略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教师教学反思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 |
二、教师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 |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
(二)教师的个人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
(一)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拓展模型 |
(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 |
(三)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 |
(四)社会认知理论(SCT)模型 |
(五)整合TAM与 TPB(C-TAM-TPB)模型 |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理论 |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关系的理论构建 |
(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核心目标 |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动的中介力量 |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是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前提的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绩效预期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困难预期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群体影响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便利条件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意向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行为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及差异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 |
(二)问卷编制与问卷题项修订 |
(三)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选择 |
(四)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总体发展水平 |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比较 |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的差异比较 |
三、调查研究结论 |
(一)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 |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个案实证研究 |
一、个案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与确定 |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三)三级编码结果及信息饱和度检验 |
(四)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 |
二、小学语文教师M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三、小学语文教师N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四、小学语文教师O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五、个案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 |
六、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与测量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测量 |
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一)影响因素PLS-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二)影响因素PLS-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三、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一)影响因素CB-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二)影响因素CB-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四、实证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 |
(一)创设适宜教师采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情境 |
(二)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弱化教学困惑 |
(三)提供更为健全且系统的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
(一)个人哲学: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文化根基 |
(二)实践批判: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实践范式 |
(三)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 |
(四)虚拟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平台建设 |
(五)技术参与监控: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监控体系建设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
二、研究展望 |
(一)开发更为完善的研究工具 |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选择范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访谈提纲 |
(一)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访谈提纲 |
(二)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访谈提纲 |
(三)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 |
(三)视频课例研究 |
二、研究综述 |
(一)视频课例研究综述 |
(二)信息技术融合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及启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一)TPMK理论 |
(二)SAMR模型理论 |
(三)教学结构理论 |
(四)交互影响距离理论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确定 |
(一)课例选取说明 |
(二)视频课例的整理分类 |
三、研究工具 |
(一)编码体系 |
(二)编码分析软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4章 编码系统的制定与实施 |
一、《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设计依据 |
(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 |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制定 |
三、《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实施 |
四、信效度检验 |
第5章 广西初中数学优课课例分析与结果 |
一、广西初中数学课例视频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
(一)平台中不同级别优课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
(二)不同教学模块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二、基于TPMK视角的信息技术融合初中数学教学情况分析 |
(一)整合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分析 |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结果与分析 |
三、部级优课课例《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旋转的性质》分析 |
(一)教学路线图 |
(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师TPMK行为表现统计分析 |
(三)《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过程局部分析 |
(四)小结与启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方面 |
(二)不同级别优课教师的TPMK特征方面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反思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数学教师 TPACK 观察记录表 |
附录2 探索旋转的性质(第一课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双重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
(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
(三)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理论的丰富发展 |
(四)小学数学教师TPACK测查研究亟待加强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编制聚焦于小学数学TPACK测试工具 |
(二)双重测查职前小学教师TPACK状况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TPACK概念产生的背景 |
(一)PCK定义 |
(二)PCK构成要素 |
(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源起 |
二、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与框架 |
(一)国外TPACK内涵与框架研究 |
(二)国内TPACK内涵与框架研究 |
三、TPACK的调查研究 |
(一)表现性评价法 |
(二)量表法 |
(三)测验法 |
(四)访谈法 |
四、TPACK发展研究 |
(一)教师TPACK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
(二)影响教师TPACK发展因素研究 |
五、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TPACK的测查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自评量表的改编 |
(二)纸笔测验的编制 |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被试的选择 |
(二)调查的组织实施 |
(三)评分标准和评分信度检验 |
(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状况分析 |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的整体状况 |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的各维度具体状况 |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状况与分析 |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的整体水平 |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的各维度表现 |
三、职前小学教师自评结果与测试结果的比较 |
四、对职前教师TPACK状况的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状况较好 |
(二)职前小学教师TPACK测试结果整体和各维度状况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
(三)职前小学教师TPACK自评结果和测试结果之间相关且存在显着差异 |
二、讨论 |
(一)职前小学教师技术知识(TK)较差,亟待提高 |
(二)职前小学教师制作课件能力薄弱 |
(三)职前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不够完整 |
(四)职前小学教师缺乏运用技术于教学过程后的反思工作 |
(五)职前小学教师TPACK水平存在两级分化状况 |
(六)目前TPACK状况调查缺乏多元测量研究 |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
(一)被试样本数量有限 |
(二) “图形与几何”对数学内容的代表性有限 |
(三)对TPACK状况的成因研究有待深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职前小学数学教师TPACK自评量表 |
附录2 职前小学教师TPACK现状调査问卷 |
附录3 研究邀请信 |
附录4 职前小学教师TPACK调查问卷的评分标准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1.信息技术发展应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改变 |
2.当下我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国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2.国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3.国内外研究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信息技术 |
2.信息技术应用 |
3.小学语文教学 |
(五)理论依据 |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简介 |
1.课堂观察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
1.观察表的设计及应用 |
2.问卷的设计及应用 |
3.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应用 |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
1.学校现代信息设施拥有情况 |
2.现代信息设施的新旧情况 |
(二)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的调查与分析 |
1.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情况 |
2.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 |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
1.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信息设施的看法及依赖程度 |
2.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使用现代信息设施情况 |
3.不同课型使用的现代信息设施及其应用 |
4.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设施备课的情况 |
(四)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
1.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专注度情况 |
2.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情况 |
3.学生的语文形成性练习完成情况 |
4.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变化情况 |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
1.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2.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
3.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学校现代信息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 |
3.缺乏完备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
4.语文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高 |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不足 |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改善对策 |
(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
1.制定帮扶政策或财政支持政策 |
2.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考核 |
(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改进的方面 |
1.制定完善的现代信息设施使用计划 |
2.为教师减少非教学工作负担 |
3.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有的改进 |
1.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
2.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观察表 |
附录B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D 访谈记录1 |
附录E 访谈记录2 |
附录F 访谈记录3 |
附录G 访谈记录4 |
致谢 |
(7)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河洛文化教育资源 |
2.课程整合 |
四、概念界定 |
(一)河洛文化教育资源 |
(二)课程整合 |
五、理论基础 |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在小学中的整合应用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结果说明 |
(二)调查数据SPSS分析 |
(三)调查结论分析 |
1.高认知,重整合 |
2.有实施,需优化 |
3.多路径,统资源 |
第二章 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 |
一、学研融合,以城育人 |
(一)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
(二)政策稳步实施,传承城市文化 |
(三)博物馆研学课,领航学研教育 |
二、学科整合,以文养人 |
(一)特色生活教育,向文而化发展 |
(二)河洛文化为脉,促进学科整合 |
三、活动结合,以动宜人 |
(一)文化活动整合,落实立德树人 |
(二)依托综合课程,促进文化育人 |
四、环境创设,以美化人 |
(一)教育生态环境,共育儿童生命 |
(二)河洛文化环境,同创特色教育 |
(三)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河洛文化 |
第三章 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案例 |
一、课程整合方法 |
二、整合案例设计理念 |
(一)课程设计原则 |
(二)课程内容选择 |
(三)课程内容组织 |
三、整合案例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二)教学评价与反思 |
第四章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二、TPACK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TPACK概念界定 |
(二)TPACK各构成因子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三)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TPACK理论内涵相关研究 |
二、TPACK测量工具相关研究 |
三、TPACK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四、TPACK提升策略相关研究 |
(一)开发专门的TPACK培训课程 |
(二)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设计 |
(三)创设技术感知环境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一章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提纲设计 |
三、课堂观察表设计 |
第二节 师范生TPACK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实施 |
三、课堂观察 |
第二章 师范生TPACK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现状 |
一、师范生TPACK各维度情况 |
二、师范生TPACK现状的差异 |
三、职业认同情况 |
第二节 TPACK培养情况 |
一、课程设置情况 |
二、教师指导情况 |
三、教育实践情况 |
四、TPCK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调查结论及分析 |
一、师范生TPACK整体水平不高 |
二、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 |
三、师范生TPACK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
第三章 师范生TPACK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 |
一、强化师范生TPACK信念 |
二、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 |
第二节 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 |
一、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目标及原则 |
二、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内容 |
第三节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第四节 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 |
一、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 |
二、合理规划校外教育实习 |
三、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技术支持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量表 |
附录2 访谈内容框架 |
附录3 师范生教学活动观察表 |
致谢 |
读硕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
(9)拉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初中物理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
1.1.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3 西藏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西藏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技术”概念 |
2.1.2 “课程整合”概念 |
2.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理论 |
2.2.4 创造性思维理论 |
第三章 拉萨市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3.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3.2 问卷编制与实施 |
3.2.1 问卷的编制 |
3.2.2 调查的实施 |
3.3 访谈对象与实施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实施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1 学生数据统计分析 |
3.4.2 教师数据统计分析 |
3.4.3 访谈结果整理 |
第四章 拉萨市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弱 |
4.1.2 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
4.1.3 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
4.1.4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理论认识不全 |
4.1.5 教育信息化投入大产出小 |
4.1.6 培训的质量与数量有待提高 |
4.2 建议与对策 |
4.2.1 家校共育学生的独立能力 |
4.2.2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进而提升信息素养 |
4.2.3 提升教师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以及信息技能 |
4.2.4 着眼教学实际,完善教师的整合观念 |
4.2.5 充分利用资源,继续加大投入 |
4.2.6 增加培训数量并提升培训质量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案例 |
5.1 案例一《压强》 |
5.2 案例二《透镜》 |
5.3 实践结果 |
第六章 结语与反思 |
6.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拉萨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 拉萨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调查问卷 (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课后反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基于Q市三所小学中高年级的调查[D]. 高俪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D]. 康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职前小学教师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双重测量研究[D]. 牛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 刘雪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研究[D]. 王姣姣.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8]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张健. 喀什大学, 2021(07)
- [9]拉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初中物理课程为例[D]. 张为. 西藏大学, 2021(12)
- [10]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