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南关刀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段庆松[1](2021)在《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岩浆静寂期~2.3Ga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探讨 ——以中条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是全球着名的古老克拉通之一,其在古元古代期间的基底演化过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议的焦点。在2.45~2.20Ga,全球岩浆活动减少和板块构造活动减缓,是一个明显的岩浆“静寂期”。而在华北克拉通部分地区保留有该阶段的岩浆活动记录,对认识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和全球构造体制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取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条山地区~2.3 Ga的冷口变质火山岩、寨子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横岭关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等地质体,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石学、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其中,冷口变质火山岩以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变质酸性火山岩,其形成年龄为2317±11 Ma,并存在2508±7 Ma的捕获锆石年龄。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俯冲作用引发的地幔部分熔融的基性岩浆上侵,并导致地壳物质的熔融加入,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寨子片麻岩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质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夹少量石英闪长质包体,二者侵位年龄接近,为2289~2316 Ma,表现出岩浆混合作用的特征,寨子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TTG和C型埃达克质岩石,推测形成于新太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其中的暗色包体来源于地幔源区的基性岩浆,为新太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提供热源。横岭关花岗质片麻岩主要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侵位年龄为2306~2324 Ma,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推断其形成于挤压环境下地壳加厚事件过程中新太古代TTG岩石的部分熔融。综合分析提出,中条山地区的~2.3 Ga岩浆活动主要受控制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弧构造环境,发生MASH过程,基性岩浆上升过程,经历了陆壳混染作用形成冷口火山岩;古老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酸性岩浆侵入形成横岭关花岗质片麻岩;同时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成分复杂的中、酸性岩浆,即寨子片麻岩。综合华北克拉通同期的岩浆活动,推测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间的古海洋在古元古代早期俯冲到东部陆块之下,洋-陆俯冲构成大陆边缘弧的模式,在东部陆块之上发生大量火山弧活动,形成了在华北克拉通中部从太华-中条-吕梁由南到北分布的~2.3Ga岩浆岩,或许暗示了古元古代早期的大陆边缘轮廓。
朱毓[2](2021)在《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浆成因及深部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华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子板块西缘广泛发育有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花岗岩类与共生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这些岩石被认为是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时期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汇聚与裂解过程的产物,它们记录了该时期扬子西缘地幔属性、地壳增长与重熔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关键信息,从而成为探索Rodinia超大陆演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不同源区花岗岩类岩浆成因的研究对于揭示地壳温压环境及壳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基性岩浆岩的地幔属性及构造意义已经被系统研究,然而,对于不同类型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成因与地质意义的系统研究仍有待加强。前人研究表明,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存在俯冲大洋板片、交代地幔、新生镁铁质下地壳以及加厚下地壳来源的岩浆作用。那么,是否存在成熟地壳源区部分熔融的岩浆作用?此外,基于俯冲构造环境,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存在俯冲流体与大洋板片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那么,是否存在俯冲沉积物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同时,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下的构造转换进程如何?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进程与地幔交代作用、地壳增长与重熔进程的协同演化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亟待约束。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取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四组典型的花岗岩类和岩石组合(包括水陆高Mg#闪长岩、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攀枝花-盐边地区辉长闪长岩-埃达克花岗岩-A型花岗岩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结合前人对于区域地质的研究成果以及实验岩石学的结论,探究四组特征性的花岗岩类和岩石组合的岩浆成因机制,试图系统揭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不同深度层次(交代地幔源区-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源区-成熟大陆地壳源区)的岩浆作用,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流体与沉积物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以及成熟大陆地壳岩浆作用提供证据,并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及构造转换进程(从俯冲进程早–中期交代地幔岩浆上涌引发的地壳增厚到俯冲进程中–后期弧后扩张阶段引发的区域性地壳减薄)提供进一步约束。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流体与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岩浆作用:来自ca.850-835 Ma水陆高Mg#闪长岩的约束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流体与板片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已经被报道,然而,对于俯冲沉积物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的研究较少。高Mg#闪长岩的岩浆成因能够为俯冲背景下的地幔交代作用提供至关重要的见解,因此,我们选取扬子西缘米易地区最新识别的新元古代水陆高Mg#闪长岩进行详细的研究,旨在揭示俯冲流体与俯冲沉积物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水陆高Mg#闪长岩形成于ca.850-835 Ma。它们属于准铝质钙碱性岩石,具有中等的Si O2(57.08 wt.%–61.12wt.%)含量和高的Mg O(3.36 wt.%–4.30 wt.%)含量以及Mg#(56–60)值。水陆高Mg#闪长岩具有低的全岩初始87Sr/86Sr比值(0.703406–0.704157)以及高且正的全岩εNd(t)(+3.3~+4.3)和锆石εHf(t)(+8.43~+13.6)值,指示它们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源区。它们具有富集的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亏损的高场强元素特征,显示典型的弧岩浆属性。考虑到并不重要的地壳混染和Nd-Hf同位素的轻微解耦,水陆高Mg#闪长岩具有的高的Ba含量以及Rb/Y、Th/Ce、Th/Sm、Ba/La和Th/Yb比值说明,它们的地幔源区在部分熔融之前经历了俯冲流体与沉积物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水陆高Mg#闪长岩来源于俯冲流体与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结合之前对于俯冲流体与板片熔体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的研究,我们提出,伴随着俯冲进程的持续,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地幔源区逐渐经历了俯冲流体、沉积物熔体与板片熔体的交代作用。水陆高Mg#闪长岩的识别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时期俯冲沉积物熔体有关的交代地幔岩浆作用提供了具体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2.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成熟大陆地壳的不平衡熔融:来自ca.840-835 Ma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的见解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存在的交代地幔与新生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已经被广泛报道,但是,对于成熟大陆地壳物质重熔的详细研究仍然较为有限。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能够为成熟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提供重要的见解。因此,我们选取最新识别的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进行详细的锆石U-Pb-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旨在揭示其详细的岩浆源区与成因机制,并进一步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成熟大陆地壳岩浆作用提供约束。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产生于ca.840-835 Ma。它们具有高的Si O2(66.88 wt.%–75.56wt.%)、K2O(4.61 wt.%–7.29 wt.%)、K2O/Na2O(1.44–3.25)和A/CNK(1.04–1.18)值。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显示富集的Rb、K、Th、U和Pb以及亏损的Nb、Ta、Sr和Ti,具有类似于中上地壳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它们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9893–0.721704)以及负的全岩εNd(t)(-5.1~-2.9)值,指示一个演化的地壳源区。此外,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具有变化的Ca O/Na2O(0.09–0.65)和Al2O3/Ti O2(25.3–88.4)比值,中等的Rb/Ba(1.68–3.86)和Rb/Sr(0.32–0.85)比值以及高的摩尔Al2O3/(Mg O+Fe OT)(2.04–5.23)和低的Ca O/(Mg O+Fe OT)(0.15–0.48)值,说明它们来源于不均一的变质沉积物源区(变泥质岩+变质杂砂岩)。考虑到缺乏壳幔岩浆混合的证据,它们不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分(εHf(t)=-7.75~+3.31)是由于不均一的变质沉积物源区的不平衡熔融进程导致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提出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代表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进程早期阶段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的不平衡熔融作用。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时期不仅经历了新生镁铁质下地壳的熔融,也发生了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的重熔。3.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不同地壳层次的岩浆响应:来自ca.780 Ma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的证据I型花岗岩岩浆成因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了解区域地壳增长与熔融进程提供窗口。本文选取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大陆I型复式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岩体进行详细的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地壳层次的岩浆响应,并进一步探讨复式花岗岩岩体的地球化学多样性。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形成于ca.780 Ma。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属于钠质钙碱性,准铝质到轻微过铝质岩石,具有中等的Si O2(60.88 wt.%–68.07 wt.%)含量和高的Na2O/K2O(2.27–3.65)比值以及变化的A/CNK(0.94–1.08)比值。它们具有明显正的全岩εNd(t)(+1.1~+2.3)和锆石εHf(t)(+2.16~+7.39)值,暗示来源于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源区的部分熔融。大陆I型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它们显示出负的全岩εNd(t)(-0.8~-0.6)和不均一的锆石εHf(t)(–4.65~+5.80)值。考虑到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与花岗岩的共生关系,大陆I型花岗岩主要来源于镁铁质下地壳熔体引发的浅部地壳源区变质沉积物的部分熔融。此外,大陆I型复式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多样性是由于源区的差异性与部分熔融温度的差别导致的。4.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区域地壳增厚到减薄:来自ca.810-750 Ma辉长闪长岩-埃达克花岗岩-A型花岗岩的证据A型花岗岩紧随着埃达克花岗岩的出现能够为俯冲背景下区域性的地壳增厚到减薄进程提供独特的见解。本文选取扬子西缘攀枝花-盐边地区新元古代辉长闪长岩-埃达克花岗岩-A型花岗岩组合进行详细的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旨在评估它们的岩石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意义。大尖山辉长闪长岩形成于ca.810 Ma。它们属于钠质钙碱性岩石,具有低的Si O2(52.62 wt.%–53.87 wt.%),中等的Mg O(2.67wt.%–3.41 wt.%)以及高的Fe2O3T(7.18 wt.%–7.49 wt.%)和Ca O(5.68 wt.%–7.50 wt.%)含量。它们显示高的Th/Zr和Rb/Y比值以及低的Nb/Zr和Nb/Y比值,指示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结合它们正的全岩εNd(t)(+1.0~+1.5)和锆石εHf(t)(+3.66~+8.18)值,我们认为大尖山辉长闪长岩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大尖山埃达克花岗岩形成于ca.800 Ma。它们显示高的Si O2(74.08 wt.%–74.82 wt.%)、Na2O(4.76wt.%–5.60 wt.%)、Sr(335–395 ppm)含量和Sr/Y(38.9–54.3)比值以及低的Y(7.04–9.71ppm)和Yb(0.78–1.08 ppm)含量。它们低的Mg O(0.25 wt.%–0.30 wt.%)、Mg#(36–41)、Cr(2.94–3.59 ppm)和Ni(1.32–1.55 ppm)含量以及正的全岩εNd(t)(+0.5~+0.6)和锆石εHf(t)(+1.62~+8.07)值说明它们来源于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攀枝花A型花岗岩形成于ca.750 Ma。它们显示极度高的Si O2(76.61 wt.%–77.14wt.%)和Na2O+K2O(8.55 wt.%–9.69 wt.%)含量以及10000*Ga/Al值(2.56–2.80)与分异指数(95–97)。它们具有负的全岩εNd(t)(–1.6~–1.2)和变化的锆石εHf(t)(–4.65~+5.80)值。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攀枝花A2型花岗岩来源于低压环境下长英质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提出,ca.810 Ma的大尖山辉长闪长岩指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处于俯冲背景,广泛的早–中新元古代交代地幔来源的岩浆(>810 Ma)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加厚了镁铁质下地壳。Ca.800 Ma大尖山埃达克花岗岩到ca.750 Ma攀枝花A型花岗岩的出现代表扬子西缘俯冲背景下地壳增厚到减薄过程。基于上述四组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典型花岗岩类与岩石组合的研究,我们系统揭示了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不同深度层次的壳幔局部熔融作用(交代地幔源区–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源区–成熟大陆地壳源区),并进一步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提供了约束。基于俯冲背景,我们认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地幔源区逐渐经历了俯冲流体、沉积物熔体和板片熔体有关的交代作用。此外,我们提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构造转换进程:扬子西缘早–中新元古代交代地幔来源的岩浆在上升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的同时也加厚了下地壳,中–后期加厚下地壳来源的埃达克花岗岩到A型花岗岩的出现代表了扬子西缘俯冲进程的区域性地壳增厚到减薄过程,区域减薄环境的出现指示了俯冲进程后期的弧后扩张阶段。
惠博[3](2021)在《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文中提出碧口地块位处扬子板块西北缘,保存了丰富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等记录,是探讨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天然窗口。然而,对于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次博士论文选取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系、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镁铁质-长英质深成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碧口地块的构造亲缘性,梳理了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构造属性,厘清了横丹群的沉积时限、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阐明了碧口地块关键岩浆作用的形成时限、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已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了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认识:(1)碧口地块是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前寒武纪构造单元,演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中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属于典型的太古代TTG类岩石,具有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2.1-+8.1)组成,源于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重熔作用,代表了~2.82 Ga改造新生地壳事件。角闪斜长片麻岩属于幔源岩浆序列,锆石Hf同位素(εHf(t)=-0.9-+3.9)组分整体亏损,代表了~2.69 Ga重要的地壳生长活动。花岗片麻岩组分类似于太古代TTG类岩石,整体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3.4-+1.5)组成,由太古代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继承了原岩的组分特征,代表了~2.45 Ga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事件。斜长角闪岩~1.85 Ga的变质年龄代表了古元古代末期重要的区域性变质事件。鱼洞子杂岩物质组成和构造-热演化事件与崆岭杂岩和钟祥杂岩等扬子板块内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具有可对比性,表明鱼洞子杂岩与扬子板块存在潜在的亲缘性。(2)碧口地块至少在新元古代早期~880 Ma已经处于持续俯冲且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背景。碧口地块镁铁质深成岩体花岩沟辉长闪长岩、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约为880 Ma,是目前碧口地块中已识别最早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记录。花岩沟辉长闪长岩与典型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信号相似,属于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原始熔体源区遭受了俯冲沉积物熔体的改造。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具有基本一致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与典型E-MORB的组分特征类似,是与E-MORB源区类似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上涌,并在减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岩沟辉长闪长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属于俯冲洋壳板片发生板片回卷机制的岩浆响应。(3)碧口地块在~860-825 Ma依旧受控于持续俯冲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长英质深成岩体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相似,形成于~860 Ma。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侵位时限稍晚,形成时代为~825 Ma。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分特征,二长花岗岩是石英二长岩熔体发生强烈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和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属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具有幔源特征的锆石Hf(εHf(t)=+4.8-+6.7)和全岩Nd同位素(εNd(t)=+1.7-+2.1)组成,属于俯冲板片回卷机制下,洋壳板片受到上涌软流圈地幔物质持续烘烤发生部分熔融,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εHf(t)=-15.0--10.9)及全岩Nd同位素(εNd(t)=-11.8--11.9)组成,是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致使碧口地块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重熔所形成,代表了碧口地块重要的古老物质再循环事件。(4)碧口地块持续的板片回卷触发了~845-760 Ma弧后伸展活动。碧口地块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种类型。Ⅰ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分特征类似于IAB,形成于地幔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源区受到早期俯冲消减组分的交代;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与E-MORB的配分模式类似,源于上涌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Ⅲ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配分模式类似于OIB,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少量壳源组分的改造。碧口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以划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种类型。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Mg O、Ni和Cr含量,源于中下地壳的重熔,岩浆演化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Ⅱ组变质酸性火山岩Mg O、Ni和Cr含量低,由碧口地块古老地壳发生重熔所形成。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均属于碧口地块弧后伸展体制的岩浆响应。(5)碧口地块在~720 Ma构造-岩浆活动趋于沉寂,逐步过渡为板内裂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是一套富集火山物质的沉积建造,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结果显示,下部白杨组和上部秧田坝组具有一致的最大沉积时限,约为720 Ma,表明横丹群属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快速堆积的沉积序列。横丹群整体具有类似的物源属性,白杨组和秧田坝组均显示出以新元古代(~915-720 Ma)为主并含有少量古元古代-中元古代(~2450-1750 Ma)年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显示碧口地块和邻近的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缘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弧为主要物源区。横丹群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组成,组分特征与典型弧前盆地浊积岩相似。横丹群是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盆地中发育的产物,沉积时限不早于~720 Ma。(6)综合上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已发表研究数据,提出碧口地块结晶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认为碧口地块属于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寒武纪构造单元。新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构造活动趋于活跃,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80-860 Ma)俯冲板片回卷和岩浆弧逐步发展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45-760Ma)俯冲作用持续进行、弧后伸展机制触发和弧后裂谷发育阶段;新元古代中期(~720Ma)构造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沉寂阶段;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停滞、裂陷-拗陷盆地发展和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李浩然[4](2021)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周缘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中央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东昆仑和祁连两大造山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不仅造就了区内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揭秘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和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想试验地。论文选取了柴达木周缘近年来新发现的产在陆相火山岩区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强调野外实际调研地质现象,结合详细的室内观察分析,系统的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准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对矿区内的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开展岩石学、锆石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结合矿相学、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等一系列实验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柴北缘造山带内牦牛山组酸性火山岩结晶年龄为407Ma、378Ma、377Ma,结合该时期前人的研究资料,系统的总结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陆陆碰撞-后碰撞的动力学演化事件,~410Ma的时间点为重要的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时间,此时柴北缘地区发生板片断离事件,整体从挤压造山环境转为伸展环境,标志着正式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随着地壳持续增厚在~380Ma发生岩石圈拆沉,大量的幔源岩浆上涌。本文获取的柴北缘晚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结晶年龄为240Ma、232Ma、230Ma,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后,柴达木地块已经与祁连地块拼贴完成,本文研究认为该时期并未裂解出新的洋盆,而是与东昆仑造山带一同受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作用影响。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详细研究发现具有明显岩性差异、时代差异和构造背景差异的两期火山岩事件,而非前人认为的均为鄂拉山组,基于上述地质事实,本文建议将鄂拉山组解体,并建立夏河组,与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相区分。夏河组成岩年龄为印支早期,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源区来源于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与熔融的镁铁质地壳形成的混合岩浆,形成于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其成岩年龄为印支晚期,源区具有强烈壳-幔混合岩浆特征,形成于陆陆碰撞之后的后碰撞伸展-强烈的岩石圈拆沉背景。由此可见,柴周缘显生宙存在三期陆相火山岩,而非前人认为的两期。本文对选取的六个典型矿床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和室内工作,研究认为:柴北缘达达肯乌拉山多金属矿为热液脉型矿床,非VMS型矿床。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特征为斑岩型矿床,虽然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但是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东昆仑造山带夏河铜多金属矿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和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矿床。其中夏河,鄂拉山口和哈日扎均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属于H2O-Na Cl-CO2体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多元性,受酸性岩浆和地层共同影响。夏河铜多金属矿床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为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性,演化到晚期大量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硫同位素来源于中酸性岩浆活动。哈日扎和那更康切尔矿床流体包裹体以CO2三相和气液两相为主,C-H-O-S-Pb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幔源初生水特征,铅来源于幔源和地壳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此外首次在那更康切尔矿区发现碲化物的存在,种种迹象体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银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区域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耦合关系,东昆仑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水和金属硫、亲流体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卤素以及其他组分输送到上地幔中,为形成富含Ag、Au成矿物质的幔源C-H-O流体相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控矿构造,该时期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沿断裂上侵携带了成矿物质,在上升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硫化物沉积形成如本文鄂拉山口和夏河矿床。演化到印支晚期洋盆闭合之后,区域经历强烈的构造体制转换,储存在上地幔的大量富含Ag、Au等金属元素的幔源C-H-O流体沿深大断裂运移至浅部地壳,成矿流体运移的过程中,也同样不断萃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在运移至浅部时,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最终沉淀形成银多金属矿床。明确了产在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的矿床的找矿方向,既寻找形成深度较浅的矿床类型,如斑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部分热液脉型矿床。由于中生代柴北缘远离俯冲带,因此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明显强于柴北缘地区。由于陆相火山岩区剥蚀深度较浅,本文认为陆相火山岩区是接下寻找此类Ag多金属矿床的重点靶区。本文以新的视角,内容涵盖丰富,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部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规律。进一步厘清了柴达木盆地周缘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观点、方法、阐述过程及结论方面不足之处,承蒙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赵拓飞[5](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杨浩田[6](2021)在《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取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体(五仗山、花山、蒿坪、斑竹寺、伏牛山)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全岩Sr-Nd-Pb同位素以及单矿物磷灰石Nd同位素和锆石Hf-O同位素分析研究,厘定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格架,探讨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结合区域已发表的数据资料,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结构的变化及其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厘定了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格架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熊耳山地区花岗岩主要分为两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57~130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24 Ma);而伏牛山地区中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44~135 Ma);伏牛山地区花岗岩则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44Ma)和早白垩世晚期(130~116 Ma)。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两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130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30~110 Ma)。2.探讨了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熊耳山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具高的Si O2含量和低的Mg O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具高的Sr含量和Sr/Y比值,低的Y和Yb含量,显示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结合样品相对高的初始206Pb/204Pb比值和低的δ18O值,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起源于深俯冲扬子大陆地壳物质的再造,且存在少量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则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具相对低的Si O2和Mg O含量,富集LREEs、LILEs,亏损HREEs、HFSEs,具明显的Eu、P和Ti负异常。样品具有相对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和锆石δ18O值,相对高的全岩和磷灰石εNd(t)值、锆石εHf(t)值和初始Pb同位素组成,暗示它们起源于受地幔物质混染的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3.阐明了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由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它们具高的SiO2含量和低的TFeO和MgO含量,结合相对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初始Pb同位素组成,以及相对低的全岩和磷灰石εNd(t)值、锆石εHf(t)值和锆石δ18O值,暗示它们的原始岩浆起源于俯冲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再造。伏牛山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主要包括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它们具高的SiO2和低的MgO含量,结合高的Sr含量和Sr/Y比值以及低的Y和Yb含量,无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暗示它们属于埃达克质I型花岗岩。岩石中新元古代(851~734Ma)继承锆石的出现、高的初始Pb同位素组成以及低的δ18O值表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起源于俯冲扬子大陆地壳物质的再造。伏牛山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包括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130~116 Ma)和早白垩世晚期高分异花岗岩(126~125 Ma)。前者具有相对高的SiO2含量、相对低的Mg O、Sr含量和Sr/Y比值,具明显的Eu负异常,结合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存在、相对高的初始Pb同位素组成以及低的δ18O值表明,它们的源区既有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也有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再造;后者显示较高的SiO2含量、低的Zr/Hf比值和明显的Eu负异常,结合相对较高的全岩和磷灰石εNd(t)值、锆石εHf(t)值以及初始Pb同位素组成与相对较低的δ18O值表明,早白垩世晚期高分异花岗岩应起源于受地幔物质混染的扬子克拉通大陆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4.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结构的变化及其构造演化历史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130 Ma)中酸性侵入岩整体具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起源于加厚大陆地壳的再造,而早白垩世晚期(130~110 Ma)中酸性侵入岩整体不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主要起源于存在幔源物质涉入的正常厚度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陆地壳的结构在~130 Ma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加厚的地壳变化为正常厚度的地壳。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中扬子克拉通陆壳物质的存在表明,中晚三叠世,扬子克拉通北向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同时也造成了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陆地壳的加厚;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导致俯冲的扬子板片物质和/或加厚的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埃达克质中酸性侵入岩;早白垩世晚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回转和俯冲角度的增加,导致已发生结构变化的正常厚度陆壳发生再造,形成早白垩世晚期中酸性侵入岩。
吴强[7](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钼、金成矿带,已探明的钼资源量超过500万吨、金资源量达1000吨。前人研究表明,区内金成矿事件多发生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Ma),与区内大规模的钼成矿事件(147~120Ma)及岩浆侵位事件(158~124Ma)时代相近,且三者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但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钼、金成矿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矿种,而对区内具有时空一致性的钼矿床和金矿床的成因联系的研究还很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区内钼-金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制约了区域找矿勘查的突破。为了探讨研究区内钼与金的成矿关系,本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矿集区的祁雨沟金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学与矿物学研究,查明其成矿物质的迁移与沉淀和富集规律,构建研究区成岩年代学框架,探讨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其成矿机制。同时,结合区内与祁雨沟矿床具时空一致性的雷门沟斑岩型钼矿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二者的成因联系,分析熊耳山地区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深化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祁雨沟金矿主要由斑岩型、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三种类型金矿组成。区内主要成矿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金-黄铁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成矿作用集中于金-黄铁矿阶段和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一般以可见金的形式(自然金和银金矿)赋存于黄铁矿中,同时也存在少量纳米级自然金或银金矿金包裹体。(2)祁雨沟金矿发育大量与可见金共生的铋矿物,且不同成矿阶段的铋矿物组合存在差异。金-黄铁矿阶段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铋碲矿、Ag-Pb-Bi硫盐(硫铅铋矿系列)和斜方铅铋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铋碲矿、硫铋铜矿和辉铋矿-针硫铋铅矿系列。根据祁雨沟金矿Bi-Te矿物与硫化物的组合特征,其金-黄铁矿阶段的f Te2为~10-11,f S2为10-11~10-12;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f Te2为10-9~10-11,f S2为10-10~10-11。同时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矿物组合特征,本文认为f O2降低导致成矿流体中形成铋熔体,随之在成矿流体中收集金。随着成矿的演化,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硫逸度升高,导致铋熔体发生硫化作用,进而形成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共生组合。根据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赋存状态,本研究认为铋熔体收集金是祁雨沟矿床中金富集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3)祁雨沟金矿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包括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59±5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两件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31±1Ma和130±1Ma,形成于早白垩世。切穿矿体的二长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25±1Ma,形成于早白垩世。根据前人成矿年代学分析结果及矿区内岩浆岩与矿体的产状,本文认为形成于130Ma的花岗斑岩为祁雨沟金矿的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祁雨沟花岗斑岩具富碱(K2O=4.29%~7.69%,Na2O=2.69%~4.65%,K2O+Na2O=8.31%~10.1%),富铝(Al2O3=13.41%~17.02%,A/CNK=0.94~1.18),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20.5~44.7,平均为25.4),弱的Eu负异常(δEu=0.88~0.97)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祁雨沟花岗斑岩的εHf(t)为-22.0~-18.0,tDM2为2300~2600Ma;εNd(t)为-14.6~-15.0,两阶段模型年龄介于2110~2140Ma之间,ISr=0.7082~0.7087,表明该岩体来源于新太古代的太华杂岩的熔融,同时有部分年轻的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加入。其动力学背景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及随后的后撤作用引起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同时幔源岩浆底侵,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4)通过对祁雨沟矿床中成矿岩体(花岗斑岩)与成矿后岩体(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和磷灰石对比研究发现,成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Ce4+/Ce3+(36.1~773,平均为242)和(Eu/Eu*)N(平均为0.70)明显高于成矿后的二长花岗岩的Ce4+/Ce3+(13.9~31.7,平均为23.2)和(Eu/Eu*)N(平均为0.57),显示高氧逸度特征。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具富S特征;磷灰石具有更高的Ce/Pb比值(157~916,平均320),表明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强。当氧逸度较低时,岩浆中的硫主要以S2-形式存在,由于硫化物在硅酸盐熔体中较低的溶解度,导致金以硫化物形式过早沉淀,限制金元素的富集成矿。这些特征指示,高氧逸度、富硫及高流体活动性对金的成矿具有重要意义。(5)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祁雨沟花岗斑岩与雷门沟花岗斑岩具有相似岩浆源区和成因类型,且主、微量元素具连续演化的特征,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母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雷门沟钼矿斑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且挥发分富F、贫Cl和S;祁雨沟金矿斑岩体相较于前者,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且挥发分具富S特征。研究区内钼、金矿床的H、O、S和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钼矿床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钼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而金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综合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具时空一致性的钼、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受相似岩浆源区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浆岩控制。区内钼矿化和金矿化往往与高氧逸度的岩浆岩相关,钼、金等不同的矿化类型可能受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和挥发分含量的影响。
孙晨阳[8](2021)在《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 ——花岗岩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亚造山带东段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为研究区,选取了区内不同时代和不同出露位置的代表性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不同单矿物进行了元素和多重同位素分析测试工作,包括长石原位Sr-Pb同位素、磷灰石原位Nd同位素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依据单矿物Sr-Pb-Nd-Hf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异,并结合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地壳属性;通过锆石Hf同位素数据,建立了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地壳生长和再造曲线,揭示了两个地块地壳生长与再造的时间和机制,并初步查明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的地壳演化历史;本文还通过区分微陆块和碰撞拼贴带内不同的地壳演化过程,提出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地壳生长量需要被重新评估。
周皓[9](2021)在《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成因 ——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文中指出本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北东部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察,并结合室内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研究,厘清了华北克拉通北东部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和分布规律,查明了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岩浆源区性质和岩浆演化过程,探讨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北东部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深部过程,进一步结合地质及地球物理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演化模型。
张笑鸣[10](2021)在《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事件 ——对多构造体系演化的制约》文中提出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的中生代火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以及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单矿物Sr-Nd-Pb-Hf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期次,探讨了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各期次火成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揭示了中生代期间多构造体系(包括扬子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陆-陆俯冲碰撞、古亚洲洋构造体系以及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影响的空间范围。主要认识如下:1.将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划分为四期通过详细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将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划分为四期:包括1)晚三叠世(232205 Ma),2)早侏罗世(189173 Ma),3)晚侏罗世(161156 Ma),和4)早白垩世(125120 Ma)。2.确定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晚三叠世(232–205 Ma)岩浆作用分别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和扬子与华北克拉通陆-陆俯冲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晚三叠世火成岩主要由埃达克质花岗岩和双峰式侵入岩组合构成。吉南地区晚三叠世(约220 Ma)花岗质岩石以高Sr、低Y、亏损重稀土元素为特征,具有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石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吉南地区晚三叠世花岗质岩石中锆石的εHf(t)值(–17.9–7.2)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3871708 Ma)以及磷灰石的εNd(t)值(–14.4–9.2)和TDM2(21681739 Ma)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古老的加厚深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吉南地区晚三叠世花岗质岩石形成于扬子和华北克拉通陆-陆俯冲碰撞之后的伸展环境,并与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快速折返阶段相适应。研究确定扬子与华北克拉通陆-陆俯冲碰撞的影响的空间范围为胶东-辽南-辽东-吉南地区。延边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范围内的晚三叠世(约232 Ma)花岗质岩石也具有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石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15.6–7.1)和TDM2(19321718 Ma)表明其原始岩浆起源于古元古代深部陆壳的部分熔融。延边地区晚三叠世花岗质岩石与华北克拉通北缘三叠纪碱性岩带以及兴蒙造山带南缘晚三叠世基性-超基性岩一起构成了典型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并平行于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分布,表明该期岩浆作用形成于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并揭示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影响的空间范围主要在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的两侧以及华北克拉通北缘。3.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侏罗世(189–173 Ma)钙碱性岩浆作用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在欧亚大陆下起始俯冲作用的发生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侏罗世侵入岩主要由一套钙碱性侵入岩组合构成。吉南地区花岗质岩石具有高SiO2、低TiO2和Mg#值的特征,结合其中锆石的εHf(t)值(–16.7–4.2)和TDM2(22821491 Ma)以及磷灰石的εNd(t)值(–9.3–6.7)和TDM2(17041502 Ma),表明吉南地区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深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与吉南地区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相比,位于兴蒙造山带范围内的延边地区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具有相对较低的SiO2含量以及较高的TiO2含量和Mg#值以及高的锆石εHf(t)值(+8.0+9.6),表明延边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新元古代深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东北亚陆缘早侏罗世火成岩成分的空间变化以及陆缘增生杂岩的研究结果,得出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并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的开始。4.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晚侏罗世(161–156 Ma)岩浆作用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的小角度斜向俯冲的挤压环境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晚侏罗世侵入岩主要由一套埃达克质花岗岩组成。该期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19.7–17.2)和TDM2(24592299 Ma)以及磷灰石的εNd(t)值(–17.6–13.9)和TDM2(23882088 Ma),表明研究区晚侏罗世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古老加厚深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研究区晚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小角度斜向俯冲的挤压环境,并揭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东北亚陆缘主要处于走滑的构造属性。5.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白垩世(125–120 Ma)岩浆作用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弧后伸展环境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主要由一套A型花岗岩和双峰式火成岩组合构成,在化学上属于高钾钙碱性以及偏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其中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暗示它们形成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中锆石的εHf(t)值(–14.3–1.4)和磷灰石的εNd(t)值(–13.8–7.3)表明其原始岩浆起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深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期的石英闪长岩具有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幔源与壳源岩浆构成的双峰式岩浆作用与同期的A型花岗岩一起揭示了区域伸展环境的存在,该期伸展作用应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对应。6.确定华北克拉通东北缘陆壳的增生主要发生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而兴蒙造山带的陆壳增生发生在新元古代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克拉通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TDM2介于26101306 Ma、磷灰石TDM2介于23891456 Ma,揭示该区深部陆壳增生主要发生在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其次为中元古代;而兴蒙造山带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TDM2介于718618 Ma,暗示其深部陆壳增生发生在新元古代。克拉通区中生代花岗岩主要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再造所成,而造山带区中生代花岗岩则是新元古代增生陆壳物质再造的产物。
二、川西南关刀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南关刀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岩浆静寂期~2.3Ga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探讨 ——以中条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 |
2.2 涑水杂岩的地质特征及解体 |
第三章 中条山~2.3 Ga地质体的岩石学特征 |
3.1 冷口变质火山岩 |
3.2 寨子片麻岩 |
3.3 横岭关花岗质片麻岩 |
第四章 中条山~2.3 Ga地质体的锆石年代学及Lu-Hf、O同位素 |
4.1 锆石U-Pb年代学 |
4.2 锆石Hf-O同位素 |
第五章 中条山~2.3 Ga地质体的岩石地球化学 |
5.1 冷口变质火山岩 |
5.2 寨子片麻岩 |
5.3 横岭关花岗质片麻岩 |
第六章 中条山~2.3 Ga地质体的成因与构造背景讨论 |
6.1 冷口变质火山岩 |
6.2 寨子片麻岩 |
6.3 横岭关花岗质片麻岩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 |
(2)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浆成因及深部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花岗岩类研究热点、现状及进展 |
1.2.2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意义研究现状 |
1.2.3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 研究成果及意义 |
1.6 论文工作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扬子西缘古元古代火山沉积序列 |
2.2 扬子西缘中元古代火山沉积序列 |
2.3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序列 |
第三章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流体与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岩浆作用:来自ca.850-835 Ma水陆高Mg~#闪长岩的约束 |
3.1 引言 |
3.2 岩体地质与样品岩相学 |
3.3 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结果 |
3.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3.3 全岩Sr-Nd同位素 |
3.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3.4 讨论 |
3.4.1 水陆高Mg~#闪长岩的岩浆源区 |
3.4.2 水陆高Mg~#闪长岩:俯冲流体与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作用 |
3.4.3 水陆高Mg~#闪长岩的地质意义 |
3.5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成熟大陆地壳的不平衡熔融:来自ca.840-835 Ma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的见解 |
4.1 引言 |
4.2 岩体地质与样品岩相学 |
4.3 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结果 |
4.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4.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3.3 全岩Sr-Nd同位素 |
4.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4.4 讨论 |
4.4.1 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的岩浆源区 |
4.4.2 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岩浆混合与不平衡熔融? |
4.4.3 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 |
4.5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不同地壳层次的岩浆响应:来自ca. 780 Ma大陆Ⅰ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的证据 |
5.1 引言 |
5.2 岩体地质与样品岩相学 |
5.3 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结果 |
5.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5.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3 全岩Sr-Nd同位素 |
5.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5.4 讨论 |
5.4.1 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 |
5.4.2 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不同地壳源区的部分熔融 |
5.4.3 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多样性 |
5.4.4 大陆I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的形成 |
5.5 本章 小结 |
第六章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区域地壳增厚到减薄:来自ca.810-750 Ma辉长闪长岩-埃达克花岗岩-A型花岗岩的证据 |
6.1 引言 |
6.2 岩体地质与样品岩相学 |
6.3 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结果 |
6.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6.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6.3.3 全岩Sr-Nd同位素 |
6.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6.4 讨论 |
6.4.1 大尖山辉长闪长岩:俯冲流体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 |
6.4.2 大尖山埃达克花岗岩:加厚新生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
6.4.3 攀枝花A型花岗岩:低压环境长英质地壳的部分熔融 |
6.4.4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下区域性地壳增厚到减薄 |
6.5 本章 小结 |
第七章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地质意义 |
7.1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构造环境 |
7.2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下的地壳增长与重熔 |
7.3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俯冲背景下的构造转换进程 |
7.4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交代地幔演化及不同深度层次的局部熔融作用 |
第八章 主要认识和下一步工作设想 |
8.1 主要认识 |
8.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
1.2.2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
1.2.3 碧口地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分析测试方法 |
1.4.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1.4.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1.4.3 全岩Sr和Nd同位素分析 |
1.4.4 MC-ICP-MS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
2.1 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 |
2.2 扬子板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
2.2.1 扬子板块北缘 |
2.2.2 南秦岭构造带 |
2.2.3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2.4 扬子板块西缘 |
2.3 扬子板块中元古代岩石单元 |
2.3.1 扬子板块北缘 |
2.3.2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3.3 扬子板块西缘 |
2.4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岩石单元 |
2.4.1 扬子板块北缘 |
2.4.2 南秦岭构造带 |
2.4.3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4.4 扬子板块西缘 |
2.4.5 江南造山带 |
2.5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石单元 |
第三章 碧口地块地质概况 |
3.1 碧口地块构造格架 |
3.2 碧口地块物质组成 |
3.2.1 鱼洞子杂岩地质特征 |
3.2.2 碧口群地质特征 |
3.2.3 横丹群地质特征 |
3.2.4 深成岩体地质特征 |
3.2.5 沉积盖层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太古代-古元古代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4.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2 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
4.2.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
4.2.2 角闪斜长片麻岩 |
4.2.3 花岗片麻岩 |
4.2.4 斜长角闪岩 |
4.3 鱼洞子杂岩地球化学 |
4.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
4.3.2 角闪斜长片麻岩 |
4.3.3 花岗片麻岩 |
4.4 鱼洞子杂岩成因探讨 |
4.4.1 鱼洞子杂岩演化时限 |
4.4.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岩石成因 |
4.4.3 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成因 |
4.4.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元古代早期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背景 |
5.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5.2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 |
5.2.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 |
5.2.2 变质酸性火山岩 |
5.3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成因探讨 |
5.3.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5.3.2 变质酸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元古代早-中期横丹群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6.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6.2 横丹群碎屑岩同位素年代学 |
6.3 横丹群碎屑岩地球化学 |
6.4 横丹群碎屑岩盆地属性探讨 |
6.4.1 沉积时限 |
6.4.2 物质源区化学属性 |
6.4.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6.4.4 沉积盆地构造背景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元古代早期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7.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7.2 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
7.2.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
7.2.2 林后坝辉长岩 |
7.2.3 坪头山辉长岩 |
7.3 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 |
7.3.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
7.3.2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 |
7.4 镁铁质岩体成因探讨 |
7.4.1 镁铁质岩体形成时限 |
7.4.2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岩石成因 |
7.4.3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岩石成因 |
7.5 小结 |
第八章 新元古代早期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8.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8.2 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
8.2.1 白雀寺石英二长岩 |
8.2.2 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
8.2.3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
8.2.4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
8.3 长英质岩体地球化学 |
8.3.1 白雀寺、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
8.3.2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
8.3.3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
8.4 长英质岩体成因探讨 |
8.4.1 长英质岩体形成时限 |
8.4.2 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成因联系 |
8.4.3 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 |
8.4.4 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 |
9.1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事件构造-年代学格架 |
9.1.1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形成及演化期 |
9.1.2 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快速增生及构造活动期 |
9.2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单元动力学意义 |
9.2.1 鱼洞子杂岩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2 镁铁质-长英质岩体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3 碧口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4 横丹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3 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进展与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0.1.1 项目依托及选题来源 |
0.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0.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3.1 陆相火山岩区矿床研究现状 |
0.3.2 研究区区域地质和矿产研究工作 |
0.3.3 存在问题 |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5 主要工作量 |
0.6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柴周缘东昆仑造山带 |
1.2.2 柴北缘造山带 |
1.3 区域构造 |
1.3.1 昆南断裂 |
1.3.2 昆中断裂 |
1.3.3 昆北断裂 |
1.3.4 柴达木南缘隐伏断裂 |
1.3.5 柴达木北缘隐伏断裂 |
1.3.6 丁字口-乌兰断裂 |
1.3.7 宗务隆山南断裂 |
1.3.8 宗务隆-青海南山断裂 |
1.3.9 阿尔金断裂 |
1.3.10 哇洪山-温泉断裂 |
1.4 区域岩浆岩 |
1.4.1 东昆仑地区 |
1.4.2 柴北缘地区 |
第2章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及动力学演化研究 |
2.1 前加里东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 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1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期强烈构造体制转化和构造迁移 |
2.2.2 柴北缘造山带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3.1 华力西-印支期东昆仑造山带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
2.3.2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北缘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3 柴周缘中生代相邻板块时空演化关系 |
2.4 关于中生代火山岩问题 |
2.4.1 印支早期夏河组火山岩 |
2.4.2 印支晚期鄂拉山组火山岩 |
2.4.3 夏河组和鄂拉山组火山岩差异性对比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柴周缘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1.1 鄂拉山口铅锌矿床 |
3.1.2 夏河铜多金属矿床 |
3.1.3 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 |
3.1.4 那更康切尔银矿床 |
3.2 柴周缘古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2.1 达达肯乌拉山铜铅锌矿床 |
3.2.2 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金多金属矿床 |
第4章 区域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
4.1 柴周缘成矿带的时空结构 |
4.2 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解析 |
4.3 柴周缘印支早期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 柴周缘印支晚期陆相火山岩区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1 幔源C-H-O流体与银、金元素的关系 |
4.4.2 成矿深源性问题探讨 |
4.4.3 东昆仑富Ag幔源流体向地壳活化运移成矿过程分析 |
4.4.4 成矿模式 |
4.4.5 矿床的剥蚀保存条件 |
4.5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 |
1.2.2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 |
1.2.3 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结晶基底-太华群 |
2.2.2 沉积盖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3.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3.2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 |
3.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3.4 磷灰石Nd同位素 |
3.5 锆石Hf-O同位素 |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岩石成因 |
4.1 熊耳山地区地质背景 |
4.2 岩体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4.2.1 五丈山岩体 |
4.2.2 花山岩体 |
4.2.3 蒿坪岩体 |
4.2.4 斑竹寺岩体 |
4.3 五丈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3.1 五丈山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3.2 五丈山岩体地球化学 |
4.3.3 五丈山岩体的岩石成因 |
4.3.4 小结 |
4.4 花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4.1 花山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4.2 花山岩体地球化学 |
4.4.3 花山岩体的岩石成因 |
4.4.4 小结 |
4.5 蒿坪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5.1 蒿坪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5.2 蒿坪岩体地球化学 |
4.5.3 蒿坪岩体的岩石成因 |
4.5.4 小结 |
4.6 斑竹寺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6.1 斑竹寺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6.2 斑竹寺岩体地球化学 |
4.6.3 斑竹寺岩体的岩石成因 |
4.6.4 小结 |
第5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伏牛山地区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岩石成因 |
5.1 伏牛山地区地质背景 |
5.2 岩体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5.2.1 伏牛山中性岩体 |
5.2.2 伏牛山酸性岩体 |
5.3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5.3.1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 |
5.3.2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 |
5.3.3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5.3.4 小结 |
5.4 伏牛山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5.4.1 伏牛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 |
5.4.2 伏牛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 |
5.4.3 伏牛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5.4.4 小结 |
第6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
6.1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6.2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的减薄和再造 |
6.3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钼、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3 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岩系 |
2.2.2 盖层岩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断裂构造 |
3.2.2 爆破角砾岩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
3.4.2 斑岩型金矿体 |
3.4.3 石英脉型金矿(公峪) |
3.5 成矿阶段 |
第4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3 全岩Sr-Nd同位素 |
4.4 锆石U-Pb测年 |
4.5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4.6 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 |
4.7 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7.1 黄铁矿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4.7.2 磷灰石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第5章 祁雨沟金矿成矿机制 |
5.1 矿石矿物学特征 |
5.1.1 硫化物矿物特征 |
5.1.2 可见金特征 |
5.1.3 铋矿物特征 |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3 铋熔体对金成矿作用的分析 |
5.3.1 铋熔体收集金在祁雨沟金矿中的作用 |
第6章 祁雨沟矿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及成因 |
6.1 岩浆岩中的锆石特征 |
6.1.1 锆石U-Pb年龄 |
6.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6.1.3 锆石微量元素 |
6.2 岩浆岩中的磷灰石特征 |
6.3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6.4 全岩Sr-Nd同位素 |
6.5 讨论 |
6.5.1 祁雨沟矿区成岩时代 |
6.5.2 成矿岩体成因 |
6.5.3 成岩成矿关系研究 |
6.5.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雷门沟钼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7.1 矿床地质特征 |
7.2 雷门沟花岗斑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7.3 雷门沟斑岩体中磷灰石的特征 |
7.4 雷门沟花岗斑岩的成因讨论 |
7.5 矿床成因 |
第8章 熊耳山地区Mo-Au成矿关系 |
8.1 成矿岩体成因对比 |
8.2 钼、金成矿物质来源 |
第9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 ——花岗岩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大陆地壳生长演化——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中亚造山带地壳生长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及工作量 |
1.3.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2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亚造山带东段概况 |
2.2 额尔古纳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兴安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3.1 缝合线位置 |
2.3.2 区域地层 |
2.3.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花岗岩样品的选择及其岩石学特征 |
3.1 样品的选择原则 |
3.2 额尔古纳地块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3.2.1 前寒武纪花岗岩 |
3.2.2 古生代花岗岩 |
3.2.3 中生代花岗岩 |
3.3 兴安地块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3.3.1 前寒武纪花岗岩 |
3.3.2 古生代花岗岩 |
3.3.3 中生代花岗岩 |
第4章 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单矿物Sr-Pb-Nd-Hf同位素组成 |
4.1 分析方法 |
4.1.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4.1.2 长石原位主微量元素与Sr-Pb同位素 |
4.1.3 磷灰石原位主微量元素与Nd同位素 |
4.1.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4.2 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单矿物同位素组成 |
4.2.1 额尔古纳地块 |
4.2.2 兴安地块 |
第5章 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陆壳性质及其不均一性 |
5.1 额尔古纳地块 |
5.1.1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存在 |
5.1.2 显生宙增生还是再造? |
5.1.3 额尔古纳地块陆壳的不均一性 |
5.2 兴安地块 |
5.2.1 微陆块内部 |
5.2.2 碰撞拼贴带——多宝山岛弧 |
第6章 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对中亚造山带地壳演化的意义 |
6.1 额尔古纳地块 |
6.1.1 地壳生长过程 |
6.1.2 地壳再造过程 |
6.1.3 区域地壳演化历史 |
6.2 兴安地块 |
6.2.1 地壳生长过程 |
6.2.2 地壳再造过程 |
6.2.3 区域地壳演化历史 |
6.3 对中亚造山带地壳演化的意义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成因 ——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及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地质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2.3.1 古元古代地层 |
2.3.2 古生代地层 |
2.3.3 中生代地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三叠纪岩浆岩 |
2.4.2 侏罗纪岩浆岩 |
2.4.3 白垩纪岩浆岩 |
第3章 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岩相学特征 |
3.1 通化盆地果松组 |
3.2 果松盆地果松组 |
3.3 桓仁小岭组 |
3.4 岫岩小岭组 |
3.5 丹东小岭组 |
3.6 桂云花组 |
第4章 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
4.1 样品制备 |
4.2 样品分析方法 |
4.2.1 锆石U-Pb年龄 |
4.2.2 全岩主量元素 |
4.2.3 全岩微量元素 |
4.2.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第5章 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学 |
5.1.1 通化盆地果松组 |
5.1.2 果松盆地果松组 |
5.1.3 桓仁小岭组 |
5.1.4 丹东小岭组 |
5.1.5 桂云花组 |
5.2 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通化盆地果松组火山岩 |
5.2.2 果松盆地果松组 |
5.2.3 桓仁小岭组 |
5.2.4 丹东小岭组 |
5.2.5 岫岩小岭组 |
5.2.6 桂云花组 |
第6章 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
6.1 蚀变作用、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 |
6.1.1 蚀变作用 |
6.1.2 分离结晶作用 |
6.1.3 同化混染作用 |
6.2 地幔源区性质 |
6.2.1 软流圈地幔的交代作用 |
6.2.2 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影响 |
6.2.3 地幔源区的熔融条件 |
6.3 桂云花组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成因 |
6.4 果松盆地果松组埃达克质粗面岩的成因 |
6.5 小结 |
第7章 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
7.1 早白垩世地幔源区的交代富集 |
7.2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岩石圈拆沉 |
7.3 大地幔楔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
第8章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事件 ——对多构造体系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多构造体系演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地壳增生与再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侵入岩的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
3.1 吉南地区 |
3.1.1 闪长质岩体 |
3.1.2 花岗质岩体 |
3.2 延边地区中生代花岗质岩体 |
第4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事件的年代学格架与岩石组合 |
4.1 锆石U-Pb定年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4.2.1 闪长质岩体的锆石U-Pb定年结果 |
4.2.2 花岗质岩体的锆石U-Pb定年结果 |
4.3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岩石组合与时空分布 |
4.3.1 晚三叠世火成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2 早侏罗世火成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3 晚侏罗世火成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4 早白垩世火成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第5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分析方法 |
5.1.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锆石O同位素分析方法 |
5.1.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1.4 磷灰石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5 磷灰石Nd同位素分析方法 |
5.1.6 斜长石Sr同位素分析方法 |
5.1.7 长石Pb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晚三叠世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 |
5.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2.2 锆石Hf-O同位素 |
5.2.3 磷灰石微量元素 |
5.2.4 磷灰石Nd同位素 |
5.2.5 长石原位Sr-Pb同位素 |
5.3 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 |
5.3.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2 锆石Hf-O同位素 |
5.3.3 磷灰石的微量元素 |
5.3.4 磷灰石Nd同位素组成 |
5.3.5 长石原位Sr-Pb同位素 |
5.4 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 |
5.4.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4.2 锆石Hf-O同位素 |
5.4.3 磷灰石微量元素 |
5.4.4 磷灰石Nd同位素 |
5.4.5 长石原位Sr-Pb同位素 |
5.5 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地球化学 |
5.5.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5.2 锆石Hf-O同位素 |
5.5.3 磷灰石微量元素 |
5.5.4 磷灰石Nd同位素 |
5.5.5 长石原位Sr-Pb同位素 |
第6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1 磷灰石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组成限定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 |
6.2 晚三叠世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6.3 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6.4 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6.5 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5.1 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因 |
6.5.2 早白垩世闪长岩成因 |
第7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火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多构造体系演化 |
7.1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多构造体系演化 |
7.1.1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7.1.2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与多构造体系演化 |
7.1.3 晚三叠世多构造体系影响的空间范围 |
7.2 早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古太平洋板块起始俯冲 |
7.2.1 早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7.2.2 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起始俯冲 |
7.2.3 早侏罗世多构造体系影响的空间范围 |
7.3 晚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东北亚陆缘走滑构造属性 |
7.3.1 晚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7.3.2 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小角度斜向俯冲 |
7.3.3 晚侏罗世多构造体系影响的空间范围 |
7.4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 |
7.4.1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7.4.2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 |
第8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深部陆壳增生与再造过程 |
8.1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深部陆壳组成的不均一性 |
8.1.1 同时代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以及磷灰石Nd同位素的空间变异 |
8.2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深部陆壳的增生时间 |
8.2.1 克拉通区 |
8.2.2 造山带区 |
8.3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深部陆壳的再造过程 |
8.3.1 克拉通区 |
8.3.2 造山带区 |
第9章 结论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川西南关刀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岩浆静寂期~2.3Ga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探讨 ——以中条山地区为例[D]. 段庆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浆成因及深部动力学意义[D]. 朱毓. 西北大学, 2021
- [3]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D]. 惠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4]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李浩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5]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6]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D]. 杨浩田. 吉林大学, 2021
- [7]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D]. 吴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8]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地壳生长及再造过程 ——花岗岩证据[D]. 孙晨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9]吉南—辽东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成因 ——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D]. 周皓. 吉林大学, 2021
- [10]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岩浆事件 ——对多构造体系演化的制约[D]. 张笑鸣.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