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余光中诗歌莲意象的空间感(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艳[1](2021)在《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一方面,补充对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选文的研究;另一方面,指出新诗意象教学应该从意象群层面出发,并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意义、教学角度和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首先指明研究缘起,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且,对统编本新诗选文、新诗意象群和新诗意象群教学进行文献研究并做出综述,把握研究现状。正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进行界定,探究意象群与意象、意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新诗意象群与古典诗歌意象群进行比较,深入认识其特点。之后,把握新诗意象群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在整体上对课内现代新诗意象群进行观照,探究诗歌意象群艺术,寻找意象教学的角度。包括考察意象群对诗歌内容主题的建构,典型诗人的个性化意象群选择与呈现,哲理诗的意象群特点,以及意象群的组合方式与效果。从多个角度对诗歌意象群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群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接着,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课堂教学过程为线索,交织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和教学材料,确定四个大策略,即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读写结合,意象群创造性想象;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最后,以九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进行意象群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群角度解读诗歌、理解诗艺,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研究的最后,指明不足与可以进一步探究之处。
史文[2](2021)在《从读诗到看诗——从图像转向论新诗的“造型”特点》文中研究说明在"语言学转向"的浪潮下,"图像转向"在人文学科领域已经初现。本世纪以来,随着视觉技术的发展,图像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图像性与文学的耦合在新诗这一文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新诗相对于旧诗,韵律削弱,而长短句、分行、汉字字形、排版等视觉性元素增加,"造型"成为新诗文体的一大特征,对诗意起到了重要的召唤作用。而在阅读新诗时,"读"与"看"两种行为常常会产生矛盾,读诗与看诗的碰撞与合作成为读者体会诗意的新方式。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林美貌[4](2019)在《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文中指出
孙颖[5](2017)在《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诗歌是现代文学艺术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诗歌是传承古典、融合现代的艺术典范。我国现代诗歌借鉴了西方别样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融会贯通艺术美感。现代诗歌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极强的艺术形式,它充分赋予诗人自由情感倾诉和个性追求表达的可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艺术和文学样式。现代诗歌历经百年的艺术洗礼,流派众多,自成风格,但是诗歌的精魂是渊源相通的。自我主体张扬、表现技巧创新、诗性大于常规,内涵深远无垠等,这些无不打动着热爱现代诗歌的人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不同学段目标中均强调诗歌学习的重要性。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从不曾缺席的主角,是藻雪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途径。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情况差强人意,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淡化文体意识,教学方法单一,审美教学缺失等。为化解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立足现代诗歌文本审美特点,把握诗人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构设基于现代诗歌文本的教学范式或模式。现代诗歌教学在本质上就是审美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审美世界,提升文学文化涵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阐释现代诗歌文本审美特点,着重从内容、形式、语言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全面把握文本美点;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结合第一二部分的辩证分析和整体透视,着眼审美,构思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作为当下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建议和参考;第四部分以文本《星星变奏曲》(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为例,运用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对策,撰写教学设计,佐证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陈燕莺[6](2017)在《郑愁予新诗中的海洋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郑愁予是台湾着名诗人,以一首《错误》享誉诗坛,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本文将围绕郑愁予的诗集《郑愁予诗集Ⅰ》、《郑愁予诗集ⅡⅡ》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展开论述,探讨郑愁予新诗中的海洋书写。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乃是21世纪海洋文化研究的兴起,这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新视角,笔者即从这个角度出发,从郑愁予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入手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对目前郑愁予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及理论指导。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第一章介绍海洋文学的渊源,对海洋文学、海洋诗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台湾海洋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二章对郑愁予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整理分类,纵向梳理郑愁予各个阶段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并分析海洋意象的不同。第一节介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郑愁予诗集ⅡⅡ》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中的海洋诗;第二节将郑愁予诗歌中的海洋意象进行梳理,按照50、60年代的海洋意象,70、80年代的海洋意象,及90年代至今的海洋意象进行分类,同时分析不同阶段海洋意象的差异;第三节在海洋意象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体分析郑愁予早晚期诗风的变化及其变化缘由,可知诗人早期的诗歌呈浪漫情怀,多写爱情和乡愁,晚近期因个人经历的缘故,诗歌朝知性发展,多带禅理意味。第三章从郑愁予的海洋意象出发,分析海洋书写中的乡愁主题、爱情主题和生死主题。第一节为乡愁主题,诗人用“船”、“港湾”、“灯火”意象来表现思乡愁绪;第二节为爱情主题,在该主题的表现上,诗人主要通过“贝壳”、“岛屿”意象将爱情写得妙趣横生;第三节为生死主题,先从诗人的无常观谈起,侧面剖析其海洋书写中传达出的生死意识,继而对“大海”意象展开论述。第四章探究郑愁予海洋书写中的时空意识,分析隐藏在乡愁、爱情和生死主题背后的时空意识。第一节侧重时间意识的表现,主要从对过往的回忆、自然时间的变化来展现诗人的时间体验;第二节侧重于空间意识的表现,主要从宏大空间意象及内心空间的广阔性两个方面展开,在宏大空间意象中,又细分为“海洋→陆地”的空间体验、天海辽阔的空间体验和空间的扩缩来表现诗人对现实空间的加工改造。第三节从时空交融入手,探究诗人海洋书写中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在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广阔性中对生命、生死有了超脱的认知,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达到统一,形成了宇宙即我,我即宇宙的认知。第三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
徐妮娜[7](2016)在《蓝墨水中的母亲——余光中诗歌中的“母亲”意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象是诗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母亲意象在中国传统的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远古的母亲神话,到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母亲"是文学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意象之一。在余光中的诗歌作品中,母亲意象也占有重要地位。母亲意象与祖国、故乡等形象密不可分,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的精神原乡密不可分,在余光中的诗歌中"母亲意象"的表达呈现出不同层次。不管是乡愁诗还是悼亡诗中,余光中总能通过对母亲意象的塑造和表现,使其诗歌传达出浓浓的悲情色彩。
聂萍[8](2016)在《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书写——时空交汇下的乡思之情与孺慕之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是诗人余光中在诗作中最热衷书写的地理场域之一,生养诗人、给予他美好童年的江南不仅是一个能唤起浑茫空间感的地理名词,更是熔炼了诗人对母亲、恋人、故土、家园及中国传统文化气韵的追怀与倾慕。本文先是借助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对江南作为一个旧日家宅的存在意义给余光中带来的心灵慰藉做了阐述,随后分别从"亲情江南""爱情江南""文化江南"三个层面对江南在余光中诗歌中的特殊定位进行了解读。江南作为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意象,它不仅代表着诗人的个体经验,更代表了同一代背井离乡的大陆人共同的心理体验。无论江南有着怎样的主题意义,它作为身心庇护所的旧日家宅,都将为人们提供安慰和幸福的力量。
潘水萍[9](2016)在《余光中与“中国新文学”精神的生发》文中研究说明余光中新诗论内含着一个古典传统文学中最重要的原型抒情的主体模式之智慧找寻。他对中国新文学精神的现代建构中时空观念、学理视境、创作技巧和表达旨趣的全貌设想不但极为重视,而且他对中国新文学精神的现当代建构有着较具学术性价值的反思、活力性外射的暗示与批判性意义的提醒。本文着意通过对余光中现代新诗创作与理论的细读,更深度地分析并探究其中关于中国现代新文学精神主体的建构方式和表达机制。以期这一探讨对中国现代新文化精神建构中争论颇多的相关问题有突破性的价值启示。
刘晨,高大伟[10](2016)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戴望舒诗歌的诗性文化构建》文中提出戴望舒出生于江南地域,年少时受过吴越文化的熏陶,因此其诗歌作品大多受到江南民俗文化的影响,富有江南地域文化的特色。本文基于地域文化视角,选取江南地区的民俗物象、田园物象、水物象这三个特有的江南物象探析戴望舒诗歌世界的文化根基,并结合戴望舒的诗作分析戴望舒诗性文化构建的过程,深层次探析戴望舒诗歌诗性文化的组成要素,分析其诗歌独特而浓郁的江南文化底蕴,进而探析戴望舒自身最独特的文化思维。
二、论余光中诗歌莲意象的空间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余光中诗歌莲意象的空间感(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四)主要理论基础 |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 |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 |
(二)现代新诗意象群的特点 |
(三)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价值 |
二、教材中的新诗意象群特点与教学角度探究 |
(一)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中的意象群特点 |
(二)个性化意象群:艾青的“土地”意象群 |
(三)哲理诗的意象群:审美意象与哲学思辨的融合 |
(四)意象群结构技巧:意象组合 |
(五)意象群个案分析: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
三、新诗意象群教学策略 |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 |
(二)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 |
(三)创作新诗,意象群创造性想象 |
(四)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 |
四、意象群教学设计——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群教学为例 |
(一)课标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文本分析 |
(四)学情分析 |
(五)设计思路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六)教学目标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
(八)课时 |
(九)教学方法:朗读法、文本细读、比较阅读、读写结合 |
(十)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从读诗到看诗——从图像转向论新诗的“造型”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诗的语言造型 |
二、“读诗”与“看诗”的合作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分析 |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考察 |
(一)教师“教”的情况 |
(二)学生“学”的情况 |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分析 |
(一)文体特点淡化 |
(二)教学方法单一 |
(三)审美教学缺失 |
第二章 现代诗歌教学的文本特点 |
一、内容特点 |
(一)自我主体的觉醒 |
(二)主观情感客观化 |
二、形式特点 |
(一)诗行的自觉化建构 |
(二)表现技巧创新求变 |
三、语言特点 |
(一)语言高度精炼 |
(二)诗性大于常规 |
第三章 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对策 |
一、打开诗歌的审美通道 |
(一)创设审美情境 |
(二)启发联想想象 |
二、感悟诗歌的内在美点 |
(一)咀嚼情律美 |
(二)品味言语美 |
(三)体悟主体美 |
三、探寻诗歌的意象构成 |
(一)弄清意象的张力联系 |
(二)把握意象的有序组合 |
(三)透视意象的审美蕴含 |
四、加强诗歌的审美体验 |
(一)触摸画面意境 |
(二)注重诗歌类比 |
(三)鼓励诗歌仿写 |
第四章 现代诗歌教学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致谢 |
(6)郑愁予新诗中的海洋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动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理论指导 |
第一章 海洋文学的文化意涵 |
第一节 “海洋文学”的渊源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台湾海洋文学 |
第二章 郑愁予诗歌中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郑愁予的海洋诗 |
第二节 郑诗海洋意象梳理 |
一 郑愁予50、60年代的海洋意象 |
二 郑愁予70、80年代的海洋意象 |
三 郑愁予90年代至今的海洋意象 |
第三节 郑愁予早晚期海洋诗变化 |
一 早晚期诗风特点 |
二 诗风变化缘由探析 |
第三章 郑愁予海洋诗的主题 |
第一节 乡愁主题 |
一 船 |
二 港湾 |
三 灯火 |
第二节 爱情主题 |
一 贝壳 |
二 岛屿 |
第三节 生死主题 |
一 无常观下的海洋诗创作 |
二 大海 |
总结 |
第四章 郑愁予海洋书写中的时空意识 |
第一节 郑诗中时间意识的表现 |
一 对过往的回忆 |
二 自然时间的变化 |
第二节 郑诗中空间意识的表现 |
一 宏大的空间意象 |
二 内心空间的广阔性 |
第三节 时空交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9)余光中与“中国新文学”精神的生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余光中论宗教精神与诗学人生 |
二、余光中论“何谓中国之现代化?” |
三、余光中论“古典自觉的新精神在现代的扬起” |
四、余光中思想在现代的影响张力 |
(10)地域文化视角下戴望舒诗歌的诗性文化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影响研究 |
2. 比较研究 |
3. 文本研究 |
(二) 文化地域性概述 |
二、戴望舒诗性文化下江南民俗物象及其解读 |
(一) 江南民俗物象及其文化影像 |
(二) 民俗意象的解读 |
1. 民俗意象中的物质民俗意象 |
2. 民俗意象中的精神民俗意象 |
三、江南田园物象及其解读 |
(一) 江南田园物象及其文化影像 |
(二) 诗歌空间结构与宇宙意识的解读 |
1. 空间艺术建构 |
2. 宇宙意识建构 |
四、江南水物象及其解读 |
(一) 江南水物象及其文化影像 |
(二) 柔性美学风格的解读 |
1. 阴性意象的艺术建构 |
2. 柔婉清丽的语言风格 |
结论 |
四、论余光中诗歌莲意象的空间感(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D]. 徐艳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从读诗到看诗——从图像转向论新诗的“造型”特点[J]. 史文.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01)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D]. 林美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5]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郑愁予新诗中的海洋书写研究[D]. 陈燕莺. 厦门大学, 2017(08)
- [7]蓝墨水中的母亲——余光中诗歌中的“母亲”意象[J]. 徐妮娜. 华文文学评论, 2016(00)
- [8]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书写——时空交汇下的乡思之情与孺慕之思[J]. 聂萍. 华文文学评论, 2016(00)
- [9]余光中与“中国新文学”精神的生发[J]. 潘水萍. 学术探索, 2016(09)
- [10]地域文化视角下戴望舒诗歌的诗性文化构建[J]. 刘晨,高大伟. 现代交际,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