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大专学生学习精读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梁雪[1](2021)在《形成性评价对中职生法律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首次指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肯定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纠正了社会上认为职业教育层次低下的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2),明确了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主动学习的意识。2020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年)》中提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3)。中职生是青少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中法治教育的质量,培养中职生树立法制观念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大部分中职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法治观念较为淡薄。因此,探究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动机,就成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中职生作为“唯分数论”的升学环境下的“失败者”,应试教育和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教学,显然已经不适合中职生学习的要求。形成性评价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和培养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究形成性评价对中职生的学习法律的动机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了问题的背景、有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及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动机的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在中职学校法律课中应用的现实依据和方法;第四部分是设计调查问卷及信效度的检验、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测、中职法律课的教学应用、中职生法律课学习动机的后测;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文经过实践研究认为,在中职法律课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形成性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注重教师权威的发挥、提供有时效性的反馈和优化教学方法等建议。
赵慧芬[2](2020)在《基于主题式教学的对泰初级汉语饮食类词汇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国的实际教学情况,发现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没有固定教材,学生课堂纪律混乱等现象,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主题式教学提倡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当前这种教学环境。以我所在的职业学校为例,从学校性质、汉语课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角度分析,为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以词汇为切入点,具体把饮食类词汇作为教学内容,从饮食类词汇的特点、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了饮食类词汇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整理分析所选教材《体验汉语》一到四册中饮食类词汇的分布和类型,为之后教学设计的开展做好准备。为了了解师生对主题式教学的认识和具体使用情况分别对汉语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进一步确定主题式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选定《体验汉语》第二册第二课中出现的饮食类词汇与主题式教学相结合进行初级阶段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在轻松的课堂环境氛围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最后对主题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反思,提出不足并给出意见。研究方法上使用了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教学设计中的自我反思与访谈,再加上对老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主题式教学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主题式教学在此类汉语课堂的实际教学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希望能够给其他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提供多一条的思路和建议。
李俊蓉[3](2019)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阅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高职英语阅读课是培养大专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洞悉世界动态,获取全球最新信息,提升对各类文章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阅读理解也是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考查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针对我们工科院校语言环境极弱,学生不会自主进行英文阅读的现状,张学新教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增强了学生对阅读课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本文以高职英语阅读课为例,尝试着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也从中发现一些不足并不断改进。
钱多多(PETCHARAT UANHOME)[4](2019)在《泰国大学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与分析 ——以黎府皇家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当泰国学习者在国内学习外国语言,教师的语言会成为直接影响泰国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水平在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汉语非母语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语言可以说是学习者的最大输入、最可靠的来源之一。由此,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对泰国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是否有影响,有如何影响。本文在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是通过课堂录音的方式来收集泰国黎府皇家大学本土初级阶段的教师课堂语言的语料,再转成文本,最后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范围是泰国本土汉语初级教师课堂语言的汉字课、阅读课和综合课。将教师课堂语言从“组织教学用语”和“教学用语”两个方面来进行划分。从语言特征出发分划出具体类别,并将现有的文本根据设计好的类别进行分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导入相关教学语言研究,泰国汉语教师课堂语言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以及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介绍泰国本土汉语初级阶段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初级不同课型的教师课堂语言,列出通过在课堂实地听课、录音,最后转写成文本的语料。课型范围主要有汉字课、阅读课和综合课,并对每位考察对象做出总结和评价。第三章是根据第二章得出的结果对泰国本土汉语初级阶段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探讨,对所有考察对象的课堂语言特点做出概括性的说明,最后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分析。第四章是以前几章的结果为基础,对教师课堂语言做出评价,并从语言的风格、课堂语言使用、节奏方面等提出建议。第五章是结语,对本文探讨的问题进行总结,说明论文的价值,同时指出令后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发现:(1)教师的单词和口头禅频率使用较高,以使用短句为主,存在许多“半截子话”,自问自答现象普遍存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大多是泰语;(2)有经验和没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特别是课堂组织语言有许多不同点,而且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比没有经验的教师做得更出色;(3)不同课型会影响教师课堂语言,如汉字课教师语言普遍显现为解释语多,提问语少;阅读课的教师课堂语言普遍为导入语少,连接过渡语较多,解释语中出现较多的是单纯的词义解释,提问语多存在于解释词语和课文内容的意义等环节;综合课教师的课堂语言普遍特征显示为导入语数量少,提问语和指令语的数量高于其他课。本文主要建议:(1)本文主要是针对初级的语言课堂,希望以后向中级和高级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课型进一步进行考察和分析;(2)本土教师的观察对象不多,可能得出的结论的适用范围不广泛;(3)因本论文是笔者独立完成,因此不可避免会有主观看法在其中;(4)调查对象和语料来自一所大学的汉语课堂,可能结论的适用范围不广泛,以后的研究能扩大调查范围,让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陈月[5](2016)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Seminar之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研究》文中指出Seminar是一种教学模式,指师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共同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故被称为研讨式教学法。本文将Seminar与生态英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摸索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以便促进教学目标的细化和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尝试使用Seminar并与英语生态课堂紧密结合,探讨这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广。本研究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Seminar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从而得出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第二部分为主要概念介绍,即:积极心理学、Seminar以及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涵义与特征。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影响Seminar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的因素。主要从不太理想的课堂教学环境、大班授课、教师对英语教学的误解以及教学能力的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接下来实施Seminar教学法提供研究的方向。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实施Seminar教学模式,包括Seminar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教师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的角色扮演,Seminar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参与,积极心理学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的指导作用以及Seminar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的作用。第五部分是推广Seminar教学模式的建议与策略。从seminar教学模式的设计到如何建设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等等,以达到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目的。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Seminar应用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的意义,指出研究结果的不足以及将来对此课题做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总而言之,将Seminar运用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将有助于解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张丽蓉[6](2018)在《高职公共英语精读课阅读文本语言点教学探讨》文中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技能一直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技能之一。其中阅读文本的语言点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借助语料库的发展,深入分析具体的语篇材料中的词汇教学,运用核心词汇记忆策略和语块理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阮氏清河(NGUYEN THI THANH HA)[7](2016)在《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与教学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和越南语都属于孤立语的语言系统。句法意义主要取决于语序和虚词。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同中有异,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容易犯错误,特别是汉语补语这个语法点。补语是现代汉语语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越南学生乃至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现代汉语补语系统里面,数量补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时容易发生错误的一个语法点,因为越南语里面没有“数量补语”这个概念。前人对汉语补语的研究是很多的,但针对数量补语的研究是很少的,特别是专门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数量补语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选择“汉语数量补语”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最终解决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的教学难题。文章首先通过系统对比汉语数量补语及其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来预测对越数量补语教学的难点,接下来分析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数量补语时产生的主要偏误及其原因,最后设计出针对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的教学方案。全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前人对汉语数量补语本体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数量补语的研究概况。第二章主要对比分析汉语数量补语和越南语对应表达形式,分为汉语时量补语与越南语时间状语的对比分析、汉语动量补语与越南语表数量、频率状语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数量补语不同句式的难度等级进行预测。第三章主要分析越南学生学习数量补语时经常发生的偏误及其原因。主要分为时量补语的偏误、动量补语的偏误。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从母语负迁移影响、数量补语本身的难度、教师知识水平及教学方法的限制、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及教材编写的欠缺等五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介绍针对越南学生数量补语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教案设计,最后是对教案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李群群[8](2016)在《艺术类院校公共日语教学法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深入,在大学,将日语作为公共外语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公共日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提升。作者结合艺术类院校非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通过对公共日语学生实施调查问卷,总结了艺术类院校学生对公共日语课堂教学的意见,同时以此为基础对公共日语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张艳菊[9](2015)在《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对日本文学的学习缺乏兴趣的现状,基于日语基础教学的特点,提出低年级基础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并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肖杜娟[10](2014)在《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对英语教学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文章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状况,提出了该类院校公共英语教育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实施的可行性。
二、对大专学生学习精读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大专学生学习精读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形成性评价对中职生法律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新导向 |
2.形成性评价能够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形成性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学习动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形成性评价促学习动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1.实践意义 |
2.理论意义 |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创新点 |
3.研究思路 |
一、形成性评价与学习动机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形成性评价及学习动机的概念 |
1.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
2.学习动机的概念 |
(二)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1.多元智力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三)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
1.需要层次理论 |
2.韦纳的归因理论 |
3.成就动机理论 |
二、中职法律课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依据和方法 |
(一)形成性评价在中职法律课中的现实依据 |
1.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
3.形成性评价对中职生法律学习的重要性 |
(二)形成性评价常用的方法 |
1.访谈记录 |
2.成长档案袋 |
3.学习日记本 |
三、中职法律课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1.设计调查问卷 |
2.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过程 |
1.学习动机的前测 |
2.形成性评价的使用 |
3.学习动机的实验后测 |
(四)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育问题 |
四、中职法律课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建议 |
(一)注重教师威信的发挥 |
1.教师威信的必要性 |
2.建立教师威信的方法 |
(二)优化教学反馈,激发学习动机 |
1.提供正确的归因 |
2.提供有效的反馈 |
(三)优化教学方法,保持学习动机 |
1.关注热点案例 |
2.开展法律主题教育 |
3.开展体验式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职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测试) |
致谢 |
(2)基于主题式教学的对泰初级汉语饮食类词汇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主题式教学研究综述 |
2.国内主题式教学研究综述 |
3.主题式教学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4.对外汉语中饮食类词汇研究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1.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
2.主题式教学的优势 |
3.主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五)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课堂观察法 |
3.统计分析法 |
一、呵叻技术学院相关情况介绍 |
(一)学校性质 |
(二)课程设置 |
(三)师资情况 |
(四)学生特点 |
二、对泰初级汉语饮食类词汇选取的情况分析 |
(一)饮食类词汇选取的原因 |
1.实用性强 |
2.覆盖面广 |
3.接受度高 |
(二)饮食类词语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 |
1.饮食类词语与区域位置文化 |
2.饮食类词汇与菜品命名文化 |
3.饮食类词语与民俗礼仪文化 |
(三)《体验汉语》教材中饮食类词汇例析 |
1.《体验汉语》教材中饮食类词汇分布 |
2.《体验汉语》教材中饮食类词汇类型分析 |
三、主题式教学在对外汉语初级词汇教学中的调查分析 |
(一)从教师角度的调查与分析 |
(二)从学生角度的调查与分析 |
四、主题式教学在对泰初级汉语饮食类词汇课中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
1.教学对象 |
2.教学目标 |
3.教学内容 |
4.教学方法 |
5.教学课时安排 |
(二)教学设计 |
1.教学对象 |
2.教学目标 |
3.教学重难点 |
4.教学用具 |
5.教学时间 |
6.教学过程 |
7.总结活动 |
8.布置作业 |
(三)教学评价 |
1.从教师角度评价 |
2.从学生角度评价 |
五、主题式教学在对泰初级汉语饮食类词汇教学的应用反思 |
(一)创新之处 |
1.教学方式多样化 |
2.教学词汇选取宽泛 |
3.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 |
4.实际应用范围广 |
(二)存在的不足 |
1.对饮食类词汇了解不全面 |
2.活动中对时间的把控不足 |
3.课后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少 |
(三)教学建议 |
1.主题式教学下,词汇选取的方式 |
2.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加强合作式教学 |
3.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题式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版(中文版) |
附录2 主题式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中文版) |
附录3 主题式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英文版) |
附录4 主题式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泰文版) |
附录5 主题教学设计检查表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阅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对分课堂的概述 |
二、对分课堂在精读课中的实践 |
步骤1:教师讲解——Presentation。 |
步骤2:学生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
步骤3:学生讨论——Discussion。 |
三、课后评价反思——Reflection |
1.实践。 |
2.“对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四、结束语 |
(4)泰国大学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与分析 ——以黎府皇家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师语言研究 |
1.2.2 第二语言教学教师语言研究 |
1.2.3 泰国汉语教师课堂语言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 |
2.1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类 |
2.2 初级汉语汉字课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 |
2.2.1 被试的选取 |
2.2.2 语料样本的收集 |
2.2.3 样本的分类 |
2.2.4 小结 |
2.3 初级汉语阅读课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 |
2.3.1 被试的选取 |
2.3.2 语料样本的收集 |
2.3.3 样本的分类 |
2.3.4 小结 |
2.4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 |
2.4.1 被试的选取 |
2.4.2 语料样本的收集 |
2.4.3 样本的分类 |
2.4.4 小结 |
3.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索讨 |
3.1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
3.1.1 词汇上的特点 |
3.1.2 语法的特点 |
3.2 教师个体差异与课堂语言 |
3.2.1 教师年龄差异与课堂语言 |
3.2.2 教师的经验差异与课堂语言 |
3.3 课型差异与教师课堂语言 |
3.4 教材差异与教师课堂语言 |
4. 关于泰国本土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评价与建议 |
4.1 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评价 |
4.2 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建议 |
5. 结语 |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积极心理学视域下Seminar之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介绍 |
2.1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涵义 |
2.2 Seminar的涵义及特征 |
2.3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涵义及特征 |
第三章 影响Seminar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的因素 |
3.1 教学环境因素 |
3.2 教学班级因素 |
3.3 教育观念因素 |
3.4 教学能力因素 |
第四章 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 |
4.1 Seminar在教学中的设计流程 |
4.2 Seminar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扮演 |
4.2.1 Seminar教学的设计者 |
4.2.2 Seminar教学的监控师 |
4.2.3 Seminar教学的评估者 |
4.3 Seminar教学中学生的参与 |
4.4 积极心理学在Seminar实施中的作用 |
4.5 Seminar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的应用 |
第五章 推广Seminar的建议与策略 |
5.1 优化教学环境22 |
5.2调整课程类型 |
5.3 营造课堂气氛 |
5.4 改变教育观念 |
5.5 培养教师素质 |
5.6 转换师生角色 |
5.7 提高监管力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Seminar应用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的意义 |
6.1.1教师层面的意义28 |
6.1.2学生层面的意义 |
6.1.3 教学层面的意义 |
6.2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3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6)高职公共英语精读课阅读文本语言点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阅读文本语言点教学中的问题 |
(一) 词汇的教学完全独立于阅读文本语境 |
(二) 语言点的教学中过于强调单词 |
(三) 语言点中的词汇运用缺乏有效的练习 |
二、语言点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 美国教育家Bloom等人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 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目标的行为表现, 由低到高包括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
(二) 根据奥苏伯尔的先行学习者策略和有意义学习理论:新知识的学习应该与旧知识产生“挂钩效应”。 |
(三) 学生对词汇的输入通常不是孤立的单个的单词, 而以词组, 惯用法或习语的方式出现的频率更高。 |
三、语言点教学的策略探讨 |
(一) 核心词汇学习策略 |
(二) 语块运用的策略 |
结语 |
(7)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与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缘由 |
0.2 选题意义及价值 |
0.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0.4 研究方法 |
0.4.1 对比分析法 |
0.4.2 偏误分析法 |
0.4.3 问卷调查法 |
0.5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1 现代汉语数量补语研究现状 |
1.1 现代汉语数量补语本体研究现状 |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量补语研究现状 |
1.2.1 数量补语的偏误研究 |
1.2.2 数量补语的教学研究 |
1.3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研究现状 |
1.4 小结 |
2 汉语数量补语与越南语对应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及难度等级预测 |
2.1 汉语数量补语与越南语状语简述 |
2.1.1 汉语数量补语简述 |
2.1.2 越南语状语简述 |
2.2 汉语数量补语与越南语对应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 |
2.2.1 汉语时量补语与越南语时间状语的对比分析 |
2.2.2 汉语动量补语与越南语表数量、频率状语的对比分析 |
2.3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数量补语的难度等级预测 |
2.3.1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难度等级预测的依据 |
2.3.2 越南学生汉语时量补语不同句式的难度等级预测 |
2.3.3 越南学生汉语动量补语不同句式的难度等级预测 |
3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
3.1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偏误情况调查 |
3.1.1 研究基础 |
3.1.2 调查设计 |
3.1.3 调查结果 |
3.2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
3.2.1 时量补语的偏误类型 |
3.2.2 动量补语的偏误类型 |
3.2.3 小结 |
3.3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
3.3.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3.3.2 数量补语本身的难度 |
3.3.3 教师的知识水平及教学方法的限制 |
3.3.4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
3.3.5 教材编写的欠缺 |
4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课堂教学设计 |
4.1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的教学策略 |
4.1.1 按照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
4.1.2 加强汉越对比,减少越南语的负迁移影响 |
4.1.3 针对学生偏误进行高效率教学 |
4.1.4 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
4.1.5 科学使用翻译法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
4.2 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的课堂教学设计 |
4.2.1 教学对象 |
4.2.2 教学目标与原则 |
4.2.3 教学内容 |
4.2.4 教学教材、工具与课时分配 |
4.2.5 汉语时量补语的教学步骤 |
4.2.6 汉语动量补语的教学步骤 |
4.3 教案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艺术类院校公共日语教学法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现状分析 |
二、调查与统计 |
三、结果分析 |
四、教学法启示与思考 |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二)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
(三)在日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日语语境 |
1. 对象性,即符合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
2. 实用性,即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
3. 文化性,即在课堂中适当导入文化知识; |
4. 趣味性,即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这也将是我们今后要不断充实探索的课题。 |
(9)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文学的重要性 |
二、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的可能性 |
三、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方法的探讨 |
1、精读课中的导入方法 |
2、视听说课中的导入方法 |
(10)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高专类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
二、分层教学的政策与理论支持 |
三、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
(一) 综合确定分层标准 |
(二)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
(三) 完善评估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督导 |
四、对大专学生学习精读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形成性评价对中职生法律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D]. 梁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主题式教学的对泰初级汉语饮食类词汇教学设计[D]. 赵慧芬. 渤海大学, 2020(05)
- [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阅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 李俊蓉. 校园英语, 2019(37)
- [4]泰国大学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考察与分析 ——以黎府皇家大学为例[D]. 钱多多(PETCHARAT UANHOME).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5]积极心理学视域下Seminar之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研究[D]. 陈月.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9)
- [6]高职公共英语精读课阅读文本语言点教学探讨[J]. 张丽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 [7]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与教学对策研究[D]. 阮氏清河(NGUYEN THI THANH HA). 辽宁大学, 2016(02)
- [8]艺术类院校公共日语教学法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J]. 李群群. 高教学刊, 2016(05)
- [9]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 张艳菊.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12)
- [10]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肖杜娟.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