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 研究院首席专家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党东民,朴松花[1](2020)在《2020甘蔗机械化发展研讨会举办》文中认为9月1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共同组织的"2020年甘蔗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在芜湖市举办。中国农机化协会副会长杨林,广西农机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江垣德,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甘蔗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区颖刚,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内蒙古农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晨,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EO熊焰明等领导嘉宾分别致辞。据了解,
戴飞[2](2020)在《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胡麻,即油用亚麻的俗称,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甘肃省是我国胡麻主产区之一,2019年胡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30%。目前,我国胡麻机械化收获主要以分段收获为主,胡麻联合收获仍处在试验研究阶段,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是其收获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胡麻脱粒物料具有组分构成复杂及其小差异混杂特性,使其在分离清选过程中存在高含杂、难分离、多损失的共性问题,是直接影响其配套农机装备分离含杂率与清选损失率高低的关键核心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胡麻机械化分段收获作业水平与质量,亟需研究并阐明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创制配套高性能机械化分离清选作业装备。为此,对胡麻及其脱粒物料物理机械特性展开研究,测定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清选悬浮速度,针对不同类型胡麻脱粒物料分别研制了气流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和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开展了创制样机作业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应用气固耦合理论对胡麻脱粒物料不同分离清选方式作业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胡麻脱粒物料气流式分离清选机理与风筛式分离清选机理,探知更加适宜于胡麻机械化分离清选的核心技术,为胡麻机械化分段收获分离清选环节作业性能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掌握了胡麻及其脱粒物料物理机械特性。重点对胡麻成熟期脱粒物料各组分性状进行分析认知。对胡麻成熟期茎秆不同部位(根部、中部和颈部)拉伸、弯曲、剪切力学特性进行试验测定,探知在不同类型外力作用下胡麻蒴果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作业模式下胡麻脱粒物料形态及其各组分特征,定义了胡麻脱粒物料包含未充分脱粒与充分脱粒两种物料类型。测定了胡麻籽粒三轴尺寸及表征胡麻脱粒物料流动摩擦特性的堆积角和滑动角参数,应用球形颗粒聚合方式建立了胡麻脱粒物料不同组分的离散元模型,结合其堆积角和滑动角参数数值模拟,验证了构建胡麻脱粒物料不同组分离散元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2)测定获得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不同悬浮阶段的清选悬浮速度。结合农业物料悬浮速度测定装置分别对胡麻脱粒物料中籽粒、蒴果、短茎秆和蒴果壳四种组分在三个悬浮阶段不同的悬浮状态、分布区间及相对应的悬浮速度进行了试验测定与分析计算。其中,胡麻籽粒总体悬浮速度在4.55 m/s8.64 m/s之间,胡麻蒴果总体悬浮速度在6.46 m/s10.90m/s之间,胡麻短茎秆总体悬浮速度在3.23 m/s7.75 m/s之间,胡麻蒴果壳总体悬浮速度在1.06 m/s4.21 m/s之间。明确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在物料悬浮速度测定装置垂直气流流场作用下的迁移规律和运动状态,为后续胡麻脱粒物料气流式、风筛式分离清选理论的研究与关键装备研发提供基础特性参数。(3)阐明了气流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研制了气流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通过对样机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选型,确定了振动喂料系统、籽粒分离装置、吸杂风机及旋风分离器的重要工作参数;分析了杂余自动排料装置作业过程,得出确保该装置实现自动排料的必要条件,并完成了样机作业性能试验。采用数值模拟仿真试验方法对分析获得的单因素参数进行确定,以喂料振幅、物料层调节厚度和吸杂风机转速为自变量,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响应值,分别建立了各因素与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获得了气流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最优工作参数:喂料振幅为16.5 mm、物料层调节厚度为7.0 mm、吸杂风机转速为1775 r/min(即对应的吸杂风机转速变频频率为59.2 Hz)。(4)掌握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在气流式分离清选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及其运动特性,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作业装置内胡麻脱粒物料的分离清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胡麻籽粒在分离清选系统整体区域内数量、平均速度的变化曲线;结合气固耦合物料流线分布,探明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不同区域内随时间的数量变化规律,探知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不同区域内随时间的运动轨迹与平均速度变化趋势。(5)揭示了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研制了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对三级振动筛分装置、双风道杂余集料装置及吸杂除尘装置相关的重要作业部件进行设计选型与计算,获得胡麻脱粒物料不同组分在三级筛面上不同运动状态下振动筛分装置曲柄连杆机构参数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并完成了样机作业性能试验。对样机主要工作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以选取的筛箱振动频率、前风道风量调节档位和后风道风量调节档位为自变量,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各因素与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获得了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最佳工作参数为:筛箱振动频率2Hz、前风道风量调节2档位、后风道风量调节4.5档位。(6)明确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在风选-筛选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及运动特性,通过采用CFD与EDEM单向耦合原理,对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气固耦合仿真模型进行建立,对其分离清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胡麻脱粒物料在风筛系统、振动筛分装置、双风道杂余收集装置和吸杂除尘装置中的分布形态与迁移轨迹,探明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在不同区域内随时间的数量变化规律,探知了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在不同区域内随时间的运动速度变化趋势。综上所述,针对不同脱粒程度胡麻脱粒物料分别提出了气流式分离清选模式与双风道风筛式分离清选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作业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与揭示,研制了配套关键作业装备。研究结果表明,胡麻脱粒物料气流式分离清选模式及其装备更适宜于充分脱粒后基本无完整蒴果粒及较长茎秆的胡麻脱粒物料进行分离清选作业;胡麻脱粒物料双风道风筛式分离清选模式及其装备对胡麻脱粒物料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可应用于不同脱粒效果下的胡麻脱粒物料进行分离清选作业。
辛尚龙[3](2020)在《立辊式玉米摘穗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具有茎秆有序输送、果穗与摘穗辊组接触时间短、摘穗后的茎秆易实现集中铡切、切碎物料回收方便、割台结构尺寸小等特点。研究表明,立式玉米收获方法符合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机械化收获要求,可以填补目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空白,提高用户的种植积极性与收益。开展立辊式玉米收获摘穗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立式玉米收获的摘穗质量和茎秆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收获时,由于立式割台摘穗间隙的限制立式摘辊对茎秆的压缩程度较大,在一般条件下,工作性能较好,但在茎秆粗大、大小不一致、含水量较多的情况下,茎秆易被拉断而造成摘辊堵塞。为实现立式割台低损摘穗和解决玉米茎秆直径大小的适应性问题,对玉米植株和果穗物理机械特性开展研究,进行了立式割台玉米植株夹持输送机理和摘穗机理研究,设计了间隙自适应立式摘穗装置,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揭示了玉米穗茎兼收植株夹持输送和摘穗机理,研制了适宜西北旱区玉米生产的全膜双垄沟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为玉米穗茎兼收作业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进行了玉米植株物理参数测量、植株抗弯特性测试和茎秆的压缩、拉伸、及摘穗过程力学试验测试与分析。获得了植株茎秆的拉伸、压缩以及摘穗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图,总结分析了含水率对玉米籽粒力学特性的影响。(2)阐明了立式割台玉米植株夹持输送喂入过程与玉米植株姿态自适应夹持输送机理,设计了间隙夹持输送装置。通过分禾器结构及植株适收行距分析,确定了作业机的对行方式为小垄中心对行收获;通过夹持输送状态理论分析与植株姿态自适应仿真模拟分析,确定了夹持输送装置优化改进方法,并确定了割台布置方案:夹持输送装置左右对称布置,引导段聚拢喂入,选取P=15.875的双排夹持链条,夹持输送通道间隔为127 mm,通道宽度39 mm,拨禾星轮直径335 mm。(3)揭示了立式割台间隙自适应玉米摘穗机理,设计了间隙自适应立式玉米摘穗装置。分析了普通玉米立式摘穗装置的摘穗原理及摘穗装置机械损伤因素。并根据玉米植株的统计数据,确定了摘穗部件的结构参数:摘穗辊基圆直径76 mm,摘穗辊上段长400 mm,下段长200 mm,摘穗凸棱(齿)高6 mm,辊组间隙范围为1522 mm,根据传动齿轮模数M=3和齿数Z=31确定了摘穗间隙为17 mm。提出了下摘穗间隙不变上摘穗间隙动态可调的间隙自适应摘穗装置。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摘穗装置和玉米植株刚柔混合模型,通过运用传感器与脚本控制的方法分析了摘穗过程中摘穗时间、果穗碰撞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改变立辊辊组倾角,模拟并统计了割台不同角度下果穗的摘落时间及碰撞力大小,得到了在割台倾角为15°时果穗碰撞力最小。从摘落果穗的运动分析来看,适当增大果穗输送带宽度,采用柔性材质的输送皮带是减少收获损失的有效措施。(4)间隙自适应玉米收获装置试验台架研究。搭建了间隙自适应立式玉米摘穗性能试验台架,通过调节变频电机转速实现植株喂入速度、摘穗辊转速,以及改变挡禾杆安装角度等方法,实现试验过程影响因素的调节。采用Central Composite响应面法设计了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以立式摘穗试验台植株输送装置喂入速度、摘穗辊转速、挡禾杆安装角度为影响因素,果穗损失率、籽粒损失率、籽粒破碎率、断茎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割台收获性能。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建立了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为:喂入速度为3.84 km/h、摘穗辊转速为1 160 r/min、挡禾杆安装角度为73°,并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了室内台架试验,试验表明:在优化参数组合下,果穗损失率为1.86%、籽粒损失率为0.32%、籽粒破碎率为0.25%、断茎率为1.12%,表明间隙自适应玉米摘穗装置符合玉米收获机摘穗割台要求,可以实现玉米植株茎秆直径的适应性,同时明显提升了玉米植株在立式割台的通过性能,符合玉米立式收获割台的设计要求。(5)玉米全膜双垄沟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研制与田间试验。在室内台架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适宜西北旱区玉米生产的全膜双垄沟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并对试验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相近,满足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
史瑞杰[4](2020)在《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升降式搔菌机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荷兰、法国、爱尔兰、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环节分工明确,设施完整、设备精良、工艺精细,双孢菇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已成为该产业未来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手段。欧洲双孢菇工厂化菇厂所使用的搔菌机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故障率低。而我国食用菌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外加双孢菇工厂化产业发展快速,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与生产企业,面对发酵料配料与种植方式的多样性,国产搔菌机表现出适应性差、故障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双孢菇生产效益。本研究针对我国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现状,结合欧美搔菌机设计理念,为提高生产效率、覆土发菌成功率及适应性,发挥“企业+农户”生产模式效力,挖掘农户生产潜力,拟设计一种升降式搔菌机,由市场调研、设计标准、理论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化的设计思路,最终完成升降式搔菌机的设计。本研究所做工作主要有:(1)根据国内多家双孢菇工厂化生产企业二次发酵料的生产技术要求、地方与企业标准及欧洲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交流,对搔菌作业后的效果评判总结有3项标准:(1)搔菌作业后的床面覆土要求完全打散,搔菌深度根据覆土厚土决定,一般为4060mm,发酵料表面应向下疏松10 mm;(2)双孢菇菌丝适宜微环境下的生长,搔菌后覆土形成直径为3 cm左右的球状;(3)镇压高度差不超过1015 mm。(2)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既能适应双孢菇工厂化多层床架生产,又能适应爱尔兰式大棚低层或平铺式生产的搔菌机,该搔菌机包括自走式搔菌车和液压升降平台。自走式搔菌车拨料齿设计为对称双螺旋排列扁平状齿,自走式搔菌车最佳行走速度为0.3m/s,拨料齿转速为200 r/min;计算得搔菌车搔菌速比λ=6.98,搔菌凸起高度h=0.861mm,搔菌节距S=45 mm,控制拨料齿与镇压辊升降的电动推杆行程分别为200 mm、30 mm;液压升降平台采用减速电机控制和节流调速液压回路,升降平台液压缸行程为1 880 mm,提升高度3 550 mm,提升速度550 mm/min。(3)运用SolidWorks建立机架的三维模型,在ANSYS Workbench Model中对机架做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的前10阶固有频率范围在29.64185.161 Hz,振幅在22.62169.822 mm。外部激励频率分析得出:外部激励频率范围0.824 Hz正好落入机架第1阶固有频率可能发生共振现象的频率范围22.2338.533 Hz,优化后的机架第1阶固有频率避开了外部激励频率;机架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机架最大变形为0.005 mm,最大应力为2.029 MPa,最大应变为1.351×10-5,优化后机架应力、应变均远小于该材料屈服强度,满足搔菌机机架的强度及刚度设计要求,可以作为搔菌机机架使用。(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搔菌深度、拨料齿转速、前进速度,搔菌机最佳的作业参数为搔菌深度55 mm、拨料齿转速200 r/min、搔菌机前进速度0.3 m/s。将搔菌机各参数调至最佳状态后进行搔菌效果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业后覆土与发酵料接触面已完全打穿,覆土中发酵料含量为0.028%,搔菌深度合格率97.6%,搔菌后床面老旧菌块或菌皮残留率1.9%,覆土球状直径误差3.9%,镇压后高度差合格率92.62%,作业期间故障率0%。试验过程及搔菌结果表明该机适应性强,安全性高,满足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要求,本研究以期为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装备的后续设计与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仕林[5](2020)在《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青稞作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特色作物,不仅是高原牧民的主要食用口粮,其秸秆也是高原畜牧产业中理想的优质饲料来源,因此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青稞作物本身的生长特性,种植区域大多分为高原大地块和丘陵山地,其中丘陵山地种植地块面积较小且分散,严重降低了机械化作业程度。由于青稞芒秆较长且存在倒刺,牛羊等牲畜在食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扎口、伤胃的现象,同时对青稞秸秆的处理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人工收集、运输,增加了劳动成本与经济成本,而传统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在进行青稞收获作业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实现了青稞收割、脱粒、碎芒、清选及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以现有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基础,提出了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布置方案,设计与之配套的碎芒脱粒装置与秸秆打捆装置,并对整机动力分配进行了合理设计。(2)对传统脱粒滚筒进行改进设计,优化关键部件参数,通过螺栓连接将两根旋向相反的碎芒板条分别安装在凹板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处,同时选择钉齿焊合与纹杆焊合交错排列组合方式,既保证脱净率,更增加了滚筒对作物的冲击、搓擦作用,有效提高碎芒率的同时,对青稞芒杆内表面的倒刺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各脱粒元件、凹板的结构尺寸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进一步提高样机田间综合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3)通过对打捆装置关键部件进行选型设计,确定了打捆装置整体配置方式与动力分配,通过研究草捆长度控制原理设计了打结器离合装置,确定了喂入机构拨叉长度、活塞往复频率、等关键参数。(4)结合有限元法利用ABAQUS软件中对碎芒脱粒滚筒进行模态分析,参考所得模态振型对脱粒元件排列与参数设置进行进一步优化,分析得到结构薄弱部位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可靠性。运用ADAMS对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检查上、侧拨叉工作时的轨迹干涉情况,验证结构设计的参数合理性,以保证喂入机构平稳顺利工作。(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保持在6.0 km/h时,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各项作业指标中:籽粒脱净率为86.49%,平均损失率为1.69%,平均破碎率为0.11%,平均含杂率为6.27%;所得青稞秸秆中含芒率为5.84%,所含芒杆平均长度不足17 mm,整机碎芒率为92.4%。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成捆率达到98.3%,草捆合格率达到94.7%,草捆抗摔率达到90%,整机作业效率达到0.4 hm2/h,平均草捆截面尺寸达到0.8 m×0.6 m,平均草捆密度达到124 kg/m3,纯工作小时生产率达到3860 h。各项指标均优于相关标准要求,其中秸秆芒杆处理性能明显优于对比机型,芒杆内表面倒刺清除效果明显。
本刊讯[6](2018)在《装备升级百家鸣 演示盛会享共赢》文中研究表明(本刊讯)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企业,涉及玉米收获机、穗茎兼收玉米机、青饲机、植保机、深松机、旋耕机、播种机、农用智能监控设备等60多台套的机具齐聚正定,为5000余名观众一一进行演示,演示效果良好,现场热闹非凡。
王艳红[7](2017)在《变革下的中国农机,路在何方》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十几年的农机行业,处于风口浪尖引人瞩目的重要位置,"猪都能飞起来"是对行业高速发展的形象比喻。而近几年,尤其是2016年以来,行业呈现快速下滑之势,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还是增长的,但业内人士对于市场的普遍感受用"腰斩"或者"断崖"来形容都不为过。市场到底怎么了?变革下的中国农机,路在何方?且听2017第五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上的专家、企业家如何解读当下中国农机行业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王道路[8](2017)在《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动掏膛机是家禽自动化屠宰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国外相关的家禽屠宰设备生产企业,如Linco、Meyn、Stork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在该型设备上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设计的自动掏膛机掏膛效果稳定,产量高。国内目前只有吉林艾斯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肉鸡自动掏膛机,并且产量和掏膛效果与国外同类型设备相近。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该领域也进行大量的研究,为家禽自动掏膛机的开发提供了较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从加工对象来看,国内外自动掏膛机主要用于肉鸡的取内脏作业,适用于肉鸭的自动掏膛机很少。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一种新的适用于肉鸭的自动掏膛机。通过对比各种家禽自动掏膛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可以看出,家禽自动掏膛机的关键技术在于两个方面:掏膛机械手单元和多轨迹空间凸轮。由于肉鸡夹取式掏膛机械手在作业过程中与其他类型的机械手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掏膛效果稳定,内脏破损率低等特点,本文首次以肉鸭为对象,研发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首先通过家禽胴体腹腔内脏冷冻造型试验和家禽腹腔轮廓蜡模造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肉鸭和肉鸡腹腔内脏的差异以及腹腔轮廓的差异,并以此为掏膛机械手的设计依据,设计了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通过夹取式掏膛机械手试验台试验研究,获取了肉鸭夹取式掏膛机械手的运动位置参数和速度参数,同时通过验证三组不同宽度的仿形机械手手指的掏膛效果,获取了一组较优的掏膛机械手宽度尺寸74mm。借助creo3.0软件强大的建模和仿真分析能力,一方面在其simulation模块中对机械手关键部件之一——机械手前端连接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连接板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在其"机构"模块中,结合夹取式掏膛机械手试验台试验数据设计了肉鸭夹取式掏膛机械手单元各执行机构的运动曲线,利用运动仿真建立了多轨迹空间圆柱凸轮三维模型,并对肉鸭夹取式掏膛机的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显示,24组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单元的掏膛机,最高产量理论值为5000只/h。
杨炳南,张小燕,赵凤敏,杨延辰,刘威,李树君[9](2015)在《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不同加工产品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2015年初,国家农业部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提升马铃薯重要地位和推进马铃薯加工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系统研究马铃薯原料性状与制品品质间关系,对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升级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试验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方法将马铃薯油炸薯片、油炸薯条及雪花全粉各个品质指标转化为一维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与44个马铃薯原料品种的特征指标进行拟合并建立回归模型,建立的马铃薯油炸薯片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802,调整后决定系数R2=0.776,随机误差估计值σ=0.101;马铃薯油炸薯条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731,调整后R2=0.704,随机误差估计值σ=0.141;马铃薯雪花全粉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705,调整后R2=0.682,随机误差估计值σ=0.170;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44个品种按加工用途划分为最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类,得出最适宜加工油炸薯片的15个品种,最适宜加工油炸薯条和雪花全粉各10个品种。结果表明,3个综合品质评价模型拟合度较高,误差较小,模型效果可靠,可用于实际马铃薯加工制品品质评价;K-means聚类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可为筛选加工专用品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钟秋波[10](2013)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国内农业资源的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有效的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创新,更重要的取决于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也是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组织体系、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总体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推广、生产三者衔接不紧密,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与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典型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与弊端,对我国超级稻推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推广组织的作用,建立高效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系统;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保障机制;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进行试构建,研究制度框架中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与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的文献和推广理论研究,包括国外主要研究动态、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问题研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资机制、推广人员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我国超级稻推广的典型调查,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研究提供依据。第三,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考察,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和印度推广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第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研究。探索和创建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第五,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研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法律保障体系、投入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研究,力求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坚强的后盾。第六,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试构建。以发挥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潜能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创新。第七,我国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实践与探索,分析大学农业推广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以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案例,分析我国大学推广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我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和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的理论依据。农业科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要发挥农业高校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路径依赖决定并影响着推广制度变迁的轨迹,因此对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不能完全抛开既成的体制和运行机制。(2)美国、日本、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的经验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应建立健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企业、组织与个人参与农业推广投资,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建立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协会、涉农企业等市场组织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制度,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3)我国现行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职能不清,管理体系不规范;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衔接不紧密;投资机制不健全;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迫在眉睫。(4)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应明确实行分类推广,公益性推广服务主要由政府推广机构承担;经营性推广服务主要由市场型推广组织承担;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5)提出加强政策法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保障措施。(6)高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的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优势显着,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多年来我国大学推广模式创新实践为构建新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奠定了基础。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过程中大学理应当仁不让。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是我国一项可行而有益的举措。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设计必须突显农业大学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特征,调动科教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论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从推广体系和保障制度两个方面探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框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进行试构建,从体制创新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在研究视角方面较以往研究可能具有一定创新。(2)以四川省超级稻推广实地调研为例,从种植效益、农技人员推广积极性、政府经费和补贴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户种植超级稻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加快超级稻的推广速度和效果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结论,这部分的实证研究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有力证明。(3)提出了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确立了政府型主导模式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农业高校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进行了试构建,这些创新性设计主要包括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推广模式。(4)从实践层面提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顺利进行的保障机制,即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5)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法。用调研个案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在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三个不同类型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创新的案例,深化了农业推广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弥补了我国农业推广研究案例分析不足的缺陷。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 研究院首席专家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 研究院首席专家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胡麻机械化收获国内外现状 |
2.1 国外胡麻机械化收获现状 |
2.2 国内胡麻机械化收获现状 |
3 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3.1 国内外气流分离清选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3.2 国内外风筛式分离清选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4 研究的目的与技术路线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胡麻及其脱粒物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
1 胡麻的生长与收获特性 |
1.1 胡麻的生长过程 |
1.2 胡麻植株总体结构特点 |
1.3 胡麻植株各部分结构特点 |
2 胡麻茎秆、蒴果力学特性 |
2.1 胡麻茎秆力学特性 |
2.2 胡麻蒴果力学特性 |
3 胡麻脱粒物料物理特性 |
3.1 不同作业模式下胡麻脱粒物料形态 |
3.2 胡麻脱粒物料组分分析 |
3.3 胡麻籽粒三轴尺寸测定 |
3.4 胡麻脱粒物料流动特性 |
3.5 胡麻脱粒物料离散元模型建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清选悬浮速度测定 |
1 悬浮速度测定的意义 |
2 脱粒物料各组分悬浮速度测定 |
2.1 试验材料准备 |
2.2 物料悬浮速度测定装置与方法 |
2.3 试验测量过程与结果 |
2.4 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悬浮速度对比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流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及装备研究 |
1 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1.1 样机结构与组成 |
1.2 工作原理 |
2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确定 |
2.1 振动喂料系统 |
2.2 胡麻籽粒分离装置 |
2.3 杂余自动排料装置 |
2.4 吸杂风机转速确定 |
2.5 旋风分离器 |
3 作业性能试验与分析 |
3.1 试验条件与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样机工作参数优化 |
4.1 工作参数分析 |
4.2 单因素参数确定 |
4.3 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试验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基于CFD-DEM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过程解析 |
5.1 仿真数学模型 |
5.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5.3 气流式分离清选过程模拟及分析 |
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及装备研究 |
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1.1 结构组成 |
1.2 分离清选工艺与工作原理 |
1.3 主要技术指标 |
2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确定 |
2.1 三级振动筛分装置 |
2.2 双风道杂余集料装置 |
2.3 吸杂除尘装置 |
3 性能试验与分析 |
3.1 试验条件与材料 |
3.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样机工作参数优化 |
4.1 工作参数分析 |
4.2 单因素试验分析 |
4.3 作业性能试验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双风道风筛式分离清选机内胡麻脱粒物料运移规律研究 |
5.1 仿真数学模型 |
5.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5.3 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 试验验证 |
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立辊式玉米摘穗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玉米联合收获机割台关键部件研究现状 |
1.3.1 收获方式及摘穗装置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玉米植株特性研究 |
2.1 玉米生产概况 |
2.2 玉米植株物理特性 |
2.2.1 玉米植株的物理特性及参数特征 |
2.2.1.1 玉米植株的物理特性 |
2.2.1.2 玉米植株的参数特征统计 |
2.2.2 玉米茎秆的微观结构 |
2.3 玉米植株的机械特性 |
2.3.1 玉米植株的抗弯特性 |
2.3.2 玉米茎秆的拉伸、压缩及摘穗试验 |
2.4 玉米籽粒的力学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植株夹持输送机理研究 |
3.1 玉米植株夹持喂入机理分析 |
3.1.1 夹持输送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2 拨禾链与植株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1.3 分禾器结构分析 |
3.1.4 植株挠性变形与割台对行方式的确定 |
3.2 玉米植株姿态调整机理分析 |
3.3 玉米植株夹持通道通过性能机理分析 |
3.4 基于ADAMS的玉米植株夹持输送过程仿真分析 |
3.4.1 仿真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3.4.2 模型约束、驱动的添加 |
3.4.3 夹持输送过程模拟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间隙自适应立式摘穗机理研究 |
4.1 立式摘穗装置 |
4.1.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4.1.2 摘穗部件结构参数确定 |
4.1.2.1 立式摘穗辊直径的确定 |
4.1.2.2 立式摘穗辊长度的确定 |
4.1.2.3 立式摘辊辊组间隙及凸棱高度的确定 |
4.1.3 立式摘穗辊摘穗过程分析 |
4.1.4 立式摘穗装置机械损伤因素分析 |
4.2 间隙自适应立式摘穗装置的设计 |
4.2.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4.2.2 摘穗段茎秆适应性分析 |
4.3 摘穗过程仿真分析 |
4.3.1 玉米植株与摘穗装置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 |
4.3.2 仿真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3.3 仿真过程控制 |
4.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5 不同倾角收获仿真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间隙自适应玉米收获装置试验台架研究 |
5.1 结构与工作原理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2.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5.2.2.2 响应函数 |
5.2.2.3 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试验结果回归分析 |
5.3.2 试验结果对果穗损失率的影响 |
5.3.3 试验结果对籽粒损失率的影响 |
5.3.4 试验结果对籽粒破碎率的影响 |
5.3.5 试验结果对断茎率的影响 |
5.3.6 最佳工作参数确定与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全膜双垄沟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的研制 |
6.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6.1.1 结构组成 |
6.1.2 传动方案与工作原理 |
6.2 田间试验 |
6.2.1 试验条件 |
6.2.2 试验方法 |
6.2.3 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升降式搔菌机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搔菌机研究现状 |
1.3 搔菌机发展前景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设计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设计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升降式搔菌机的设计 |
2.1 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现状及搔菌要求 |
2.1.1 生产现状 |
2.1.2 搔菌要求 |
2.2 整机设计 |
2.3 工作原理 |
2.4 技术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部件设计 |
3.1 自走式搔菌车 |
3.1.1 结构设计 |
3.1.2 传动系统 |
3.1.3 控制系统 |
3.1.4 拨料齿的设计 |
3.1.5 电动推杆的参数选择 |
3.2 升降平台的设计 |
3.2.1 结构设计 |
3.2.2 液压升降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架模态分析 |
4.1 模态分析 |
4.1.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1.2 施加约束与求解 |
4.2 有限元分析 |
4.3 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4.4 外部激励频率分析 |
4.5 优化设计 |
4.5.1 结构优化 |
4.5.2 模态分析 |
4.5.3 优化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搔菌机作业性能优化与验证试验 |
5.1 试验材料 |
5.2 优化试验与结果 |
5.2.1 正交试验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验证试验 |
5.3.1 试验方法 |
5.3.2 试验结果 |
5.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1.1 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现状 |
6.1.2 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搔菌机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秸秆打捆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总体结构设计 |
2.1 整机设计要求 |
2.2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作业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整机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粒碎芒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 碎芒脱粒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1.1 整机结构组成 |
3.1.2 工作原理 |
3.2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3.2.1 脱粒滚筒 |
3.2.2 凹版筛 |
3.3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 |
3.3.1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3.3.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3.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3.4 滚筒振动特性分析 |
3.3.5 模态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碎芒装置田间对比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机型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数据与分析 |
4.4 芒杆倒刺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打捆装置设计与优化 |
5.1 秸秆打捆装置整体布局 |
5.2 打捆装置整机结构 |
5.3 打捆装置传动系统与工作原理 |
5.4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5.4.1 草捆打结器离合装置 |
5.4.2 草捆尺寸控制原理 |
5.4.3 草捆压缩装置 |
5.5 打捆机架振动特性分析 |
5.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5.2 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5.5.3 机架结构优化及对比分析 |
5.6 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设计及参数优化 |
5.6.1 喂入机构传动计算 |
5.6.2 喂入机构拨叉干涉检查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秸秆打捆装置田间试验 |
6.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指标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6)装备升级百家鸣 演示盛会享共赢(论文提纲范文)
No.1勇猛机械: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
No.2石家庄美迪:美好未来共同启迪 |
No.3河北农哈哈:为了农民兄弟农哈哈正全力以赴! |
No.4河北牧泽:新品问世牧泽天下 |
No.5中农博远:博大精深志存高远 |
No.6益丰泰:提产品质量创知名品牌 |
No.7石家庄五业:质量保证性能优良 |
No.8克拉斯:收获专家勇攀高峰 |
No.9中机美诺:装备升级品质为先 |
No.10河北利裕丰:利农民裕农业丰天下 |
(7)变革下的中国农机,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市场怎么了 |
原因分析 |
变革可行性研究 |
1. 补贴该怎么走 |
2. 产业该如何升级 |
3. 产品质量如何提升 |
4. 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 |
5. 电商不是救命稻草 |
6.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
(8)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分析与设计 |
2.1 夹取式掏膛机械手 |
2.1.1 夹取式掏膛机械手机构 |
2.1.2 夹取式掏膛机械手的掏膛工作原理 |
2.2 肉鸭掏膛机械手结构设计 |
2.2.1 腹腔内脏冷冻造型试验 |
2.2.2 腹腔蜡模造型试验 |
2.2.3 机械手结构设计 |
2.3 胴体定位夹紧装置结构设计 |
2.3.1 胴体定位装置结构设计 |
2.3.2 胴体夹紧装置结构设计 |
2.4 机械手前端连接板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
2.4.1 creo3.0 simulate简介与模型分析 |
2.4.2 材料属性的定义及网格划分 |
2.4.3 定义约束及施加载荷 |
2.4.4 分析求解与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肉鸭掏膛机械手掏膛试验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试验条件及指标的选取 |
3.2 机械手运动参数试验 |
3.2.1 试验目的及方案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机械手展开宽度单因素试验与方差分析 |
3.3.1 试验目的及方案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掏膛机空间凸轮曲线设计与建模 |
4.1 空间凸轮曲线的设计与修正 |
4.1.1 各执行机构工作循环图的设计 |
4.1.2 凸轮曲线修正与曲线压力角校核 |
4.2 多轨迹空间圆柱凸轮的建模 |
4.2.1 凸轮建模的方法 |
4.2.2 掏膛机凸轮的建模 |
4.3 虚拟样机运动学仿真分析 |
4.3.1 虚拟样机的运动设置 |
4.3.2 结果分析与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不同加工产品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主要仪器设备 |
1.3试验方法 |
1.3.1原料主要成分测定方法 |
1.3.2主要产品的加工工艺 |
1.3.3主要产品的品质指标测定 |
1.4数据处理方法 |
1.4.1逐步回归分析 |
1.4.2K-means聚类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基础数据分析 |
2.1.1原料基础数据分析 |
2.1.2马铃薯制品基础数据分析 |
2.2品质指标归一化 |
2.3马铃薯加工制品品质评价模型建立 |
2.3.1逐步回归模型建立 |
2.3.2逐步回归模型有效性评价 |
2.4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适宜性分类 |
3结论 |
(10)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
2.1.1 关于农业推广作用的研究 |
2.1.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研究 |
2.1.3 关于政府投资的研究 |
2.1.4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的研究 |
2.2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
2.2.1 关于国外农业推广体制的研究 |
2.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现状研究 |
2.2.3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 |
2.2.4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农业科技推广 |
3.1.2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
3.1.3 体系与体制 |
3.2 公共产品理论 |
3.2.1 公共产品 |
3.2.2 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3.2.3 农业科技推广的经济学性质 |
3.2.4 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3.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3.4.1 技术创新理论 |
3.4.2 农业创新的采用 |
3.4.3 农业创新的扩散规律 |
3.4.4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 |
3.5 制度变迁理论 |
3.5.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3.5.2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
3.5.3 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研究 |
4.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
4.1.1 创建阶段(1949-1957年) |
4.1.2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 |
4.1.3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年) |
4.1.4 改革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 |
4.2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探析 |
4.2.1 管理体制分析 |
4.2.2 运行机制分析 |
4.2.3 投资机制分析 |
4.2.4 推广人员分析 |
4.3 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效 |
4.3.1 推广农业科技重大技术 |
4.3.2 推介作用发挥明显 |
4.3.3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4.3.4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4.3.5 参与执法监督,促进农业安全 |
4.4 其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概述 |
4.4.1 农业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 |
4.4.2 农民专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 |
4.4.3 农业企业型推广组织 |
4.5 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超级稻推广现状的调查 |
4.5.1 调查方案设计 |
4.5.2 调研点基本情况 |
4.5.3 超级稻推广现状 |
4.5.4 影响超级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农业科技推广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考察 |
5.1.1 农业推广立法 |
5.1.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1.3 推广内容与方式 |
5.1.4 推广经费来源 |
5.1.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2 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考察 |
5.2.1 农业推广立法 |
5.2.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2.3 推广的内容 |
5.2.4 推广经费来源 |
5.2.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3 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考察 |
5.3.1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3.2 推广经费来源 |
5.4 经验及启示 |
5.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4.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5.4.3 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 |
5.4.4 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 |
5.4.5 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 |
6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的构建 |
6.1 分类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
6.1.1 公益性服务是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任务 |
6.1.2 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采取市场化机制 |
6.1.3 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
6.2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 |
6.2.1 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
6.2.2 投入保障机制创新 |
6.2.3 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
6.2.4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 |
7.1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设想 |
7.1.1 组织体系设计 |
7.1.2 运行机制创新 |
7.1.3 推广模式创新 |
7.2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7.2.1 我国农业科教体系概况 |
7.2.2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 |
7.2.3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瓶颈 |
7.3 我国高校推广模式创新案例 |
7.3.1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
7.3.2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
7.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 |
7.3.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 研究院首席专家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甘蔗机械化发展研讨会举办[J]. 党东民,朴松花. 农机科技推广, 2020(09)
- [2]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D]. 戴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3]立辊式玉米摘穗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D]. 辛尚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1)
- [4]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升降式搔菌机的设计与试验[D]. 史瑞杰.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5]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D]. 张仕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装备升级百家鸣 演示盛会享共赢[J]. 本刊讯. 河北农机, 2018(08)
- [7]变革下的中国农机,路在何方[J]. 王艳红. 农业机械, 2017(08)
- [8]夹取式肉鸭掏膛机械手的设计研究[D]. 王道路.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7(12)
- [9]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不同加工产品适宜性评价[J]. 杨炳南,张小燕,赵凤敏,杨延辰,刘威,李树君.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0)
- [10]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钟秋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