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开发沙棘资源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主要事迹(论文文献综述)
毛应强[1](2021)在《清水县沙棘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介绍了清水县基本情况、沙棘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清水县沙棘资源建设的优势、开发与利用、项目实施的保证措施,并分析了沙棘资源的效益。
黄乾[2](2020)在《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高寒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ArcGIS处理等工作的基础上,在黄土高寒区的3条小流域(杨家寨、安门滩、塔尔沟)上利用InVEST模型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参数数据库,评估不同造林阶段的3条小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与水源供给功能,并分析土地利用与植被类型尺度上的两种服务功能水平,将两种服务功能叠加综合分析小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小流域经营和调整改造措施,以提升青海黄土高寒地区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解决社会对黄土高寒丘陵区林草植被土壤保持、水源供给等多功能的需求问题。该研究的重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本文指标的计算方法。选用月尺度公式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利用植被覆盖因子分段计算公式计算植被覆盖因子;采用Modified-Hargreaves法计算潜在蒸散量;选用非线性拟合土壤PAWC估算模型估算植物可利用含水量;利用降雨次数公式计算Z值。(2)评估研究区3条小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与水源供给功能。确定了3条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杨家寨小流域为轻度侵蚀,塔尔沟与安门滩小流域为微度侵蚀;在流域水平上,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排序为安门滩(554.28 t/hm2)>杨家寨(526.17t/hm2)>塔尔沟(412.13 t/hm2),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农村宅基地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最大,裸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最低,在林分植被类型上,混交林地的土壤保持效果要好于纯林林地的土壤保持效果。3条小流域水源供给量排序为安门滩(255.36mm)>杨家寨(228.07 mm)>塔尔沟(226.34 mm),在土地利用类型上,林地产水量高于其他几种地类,在林分植被类型上,针叶林地的产水量高于阔叶林地。(3)从小流域上来看,3条小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值排序为安门滩(0.49)>杨家寨(0.48)>塔尔沟(0.44);从林分植被上来看,3条小流域随造林年限的增长,林分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值呈逐渐增加趋势,林分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值排序为塔尔沟(0.62)>安门滩(0.60)>杨家寨(0.56)。
张永进[3](2020)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在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休闲旅游新需求的影响下,国内郊野公园逐步发展完善。然而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因其立地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郊野公园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此类地区试点建设与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情况,重点对国内郊野公园建设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次,本文研究分析了郊野公园与水土保持类绿地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点与可借鉴内容,从而指导研究区的规划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区——陇中丘陵沟壑区的立地条件复杂,常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景观单一。在分析其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在这一地区建设郊野公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阐释了其建设郊野公园的原则,探究了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对场地的地质防护、集雨节水、地域景观塑造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论推演,从而形成陇中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依据这些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本文以陇中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验证在该地区建设郊野公园的可行性。文中对场地的“水”与“土”两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安全生态”与“开源节流”两大设计策略。“安全生态”方面利用GIS平台对场地内多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划定地质安全性分区以指导公园防护,从而按照分级分区制定不同的地质防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开源节流"方面划定汇水分区确定汇水量,利用汇水打造景观水面与灌溉部分植物,无法灌溉区域采用耐干旱不需要浇灌的植物品种,从而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公园用水的自给自足。此外对梯田、谷地等地域性景观进行突出表达,基于此进行公园详细的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与专项设计,从而为相关的规划研究提供支持和有益借鉴。
高田[4](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使传统生态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新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形成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能源工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研究视域,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分析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析榆林市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脱贫等方面的进展,剖析其绿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榆林市发展的目标指向。因此,未来榆林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机制改革保障治理成果,坚持技术创新促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通过教育宣传赋予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行动为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促进西部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向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更新,为绘就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图景提供有力支持。
陈小玮,张国华[5](2020)在《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文中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黄河水少沙多,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90%来自陕西。无疑,陕西的水土保持以及生态修复,是黄河生态治理的一个关键节点。
杨建辉[6](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丹,徐楠,李蓉,刘长涛,常杰,梁月,杨松[7](2012)在《陕西省志丹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与做法》文中研究说明志丹,黄土高原上一颗绿色的明珠,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总土地面积3781km2,总人口14.11万人。水土流失面积达3346km2,占总面积的88.5%。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气温8.1℃,多年平均降水量474.2mm,属资源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的地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土壤贫瘠,属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夏静芳[8](2012)在《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蒙砒砂岩区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被称作是“地球环境的癌症”。沙棘(Hippophae)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是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先锋树种之一。该文结合国家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在内蒙古准旗项目区,进行了沙棘林人工林的(以下简称“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分析;同时,基于沙棘单一植物种类的植被配置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乔灌草合理配置的准旗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可获得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以期为砒砂岩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文的试验采用了“标准地法”等方法,对实验区域沙棘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多年观测和研究,采用GPS作为重要更新手段对调查样地进行定点,运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SPSS辅助等方法,分别进行沙棘在不同林龄(2-8a)和不同立地类型(沟坡、梁峁顶、沟底)的水土保持功能对比,取沙棘林木的林下草本、枯落物层、地表土壤层的生态特征作为对比参照,进行了沙棘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多样性分析,涵养水源功能分析、改良土壤功能分析以及保水减沙功能分析。还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同时,根据对样地调查的成果,根据地貌、土壤侵蚀特性和分布特点,将准旗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水土植被配置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沙棘林下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及Gleason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均匀度则相反,都遵循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体现了沙棘在砒砂岩区的适生性;丰富度、Gleason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按梁峁顶>沟坡>沟底顺序排列,而优势度指数则相反,按沟底>沟坡>梁峁顶顺序排列。这一结果既说明了土层厚度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也说明立地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为如何优化配置沙棘人工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对比4年生的沙棘林在不同坡位的截留量,总体呈梁峁顶,阳沟坡,阴沟坡,沟谷底递增趋势。在不同林冠层上的截留量,沙棘层明显高于下木及草本层,同时,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植被的截留量随林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其中4年生的草本层截留量为沙棘层的40%,7年生的草本层截留量为沙棘层的60%。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延续,沙棘和其下木草本之间取得了更好的互补性,其生态作用也都发挥得更有效。沙棘林在不同土壤类型的截留量,呈现由黄土—砒砂岩—冲积土递增的趋势。3.当立地条件相同时,枯落物持水率和持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同一林龄的沙棘林,不同的立地条件下,2002年种植的沙棘,在沟底种植,枯落物干重蓄积量是7.25t,持水量是12.62t;在阳坡上,枯落物的干重蓄积量是1.43t,持水量是3.25t;在阴坡上,枯落物的干重蓄积量是4.5t,持水量是5.2t。枯落物为沟底>阴坡>阳坡。土壤渗透率为砒砂岩>砂壤>冲积土,呈递增趋势。4.3年生及以上的沙棘,每年根可向周围扩展1-2cm,根蘖苗可达20株以上,平均每年水平扩展速度为0.5-2.5m。沙棘根系对土壤抗冲性有极明显的增强作用,其增强土壤抗冲能力的大小与≤1mm须根的密度密切相关。当8-12年生沙棘林的有效根密度为60个/100cm2以上时,对于坡度≤20°条件下的任何暴雨强度的径流冲刷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在准格尔旗西南部砒砂岩沟壑区、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库布齐沙漠区及黄河南岸平原区的四个区域,分别提出不同以沙棘为主、为辅和相关的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配置,在选取沙棘为主要树种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乔、灌、草种类,与油松、杨树等乔木,柠条、山杏等灌木,苜蓿、草木樨等牧草构成复合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系统,建立了14种砒砂岩地区水土保持植物治理模式,为今后在晋陕蒙甘地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郭建英[9](2010)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李锦华,韩广臻[10](2009)在《西部高地——鄂尔多斯发展报告(节选)》文中指出第一章绿色的图腾对绿色的图腾与崇拜是鄂尔多斯人久往的精神期待,也是鄂尔多斯人生生不息的梦想和追求。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为绿色而奋争,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绿色并没有青睐草原,草原仍然在呻吟中呼唤绿色。时至上世纪末与本年纪初的世纪之交,一场绿色风暴在鄂尔多斯草原上掀起,这是一场革命性的根本变革,它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让绿色重新回归草原,使多少年来鄂尔多斯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并以此为开端,奏响了绿色与人文的乐章,让绿地、白云和蓝天共生,让绿色与和谐共鸣,从而开创了绿色新纪元。
二、建设开发沙棘资源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主要事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开发沙棘资源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主要事迹(论文提纲范文)
(1)清水县沙棘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清水县基本情况 |
2 清水县沙棘资源现状 |
3 沙棘资源建设的优势 |
4 沙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5 项目实施的保证措施 |
5.1 组织措施 |
5.2 制度措施 |
5.3 技术措施 |
6 沙棘资源效益分析 |
6.1 生态效益 |
6.2 社会效益 |
6.3 经济效益 |
(2)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高寒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分类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
1.3.3 利用InVEST模型评估服务功能现阶段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条件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确定小流域InVEST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
3.1.2 评估不同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3.1.3 提出调整或改造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InVEST模型简介 |
3.2.2 样地设置 |
3.2.3 基础数据调查 |
3.3 技术路线 |
4 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 |
4.1 土壤保持模块(SDR) |
4.1.1 模块运行原理 |
4.1.2 数据获得与参数处理 |
4.2 产水量模块(Water Yield) |
4.2.1 模块运行原理 |
4.2.2 数据获得与参数处理 |
4.3 小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与分析 |
5.1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
5.1.1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
5.1.2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
5.2 水源供给服务功能评价 |
5.2.1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2 水源供给服务功能评价 |
5.3 小结 |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
6.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6.2 小流域经营与调整措施 |
6.2.1 杨家寨小流域 |
6.2.2 安门滩小流域 |
6.2.3 塔尔沟小流域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
7.3.1 不足 |
7.3.2 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背景下郊野公园建设意义 |
1.1.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水资源浪费严重 |
1.1.3 黄土高原地区绿地建设困难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计算分析法 |
1.5.5 归纳演绎与模式推导法 |
2 郊野公园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
2.1 郊野公园的相关概念 |
2.2 郊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
2.3 郊野公园的主要分类 |
2.4 国外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
2.4.1 英国 |
2.4.2 美国 |
2.4.3 加拿大 |
2.4.4 日本 |
2.5 国内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
2.5.1 香港 |
2.5.2 上海 |
2.5.3 北京 |
2.5.4 我国郊野公园建设与实践的主要问题 |
2.6 我国郊野公园的营建策略探究 |
2.6.1 区域统筹,助力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
2.6.2 资源保护,打造郊野景观特色 |
2.6.3 设施完善,构建复合的功能体验 |
2.6.4 社区参与,完善管理运营体系 |
2.7 本章小结 |
3 郊野公园与地质防护类绿地案例研究 |
3.1 斯达本郊野公园 |
3.1.1 项目简介 |
3.1.2 项目特色及借鉴意义 |
3.2 坎珀当郊野公园 |
3.2.1 项目简介 |
3.2.2 项目设计特色 |
3.2.3 借鉴意义 |
3.3 上海闵行浦江郊野公园 |
3.3.1 项目简介 |
3.3.2 项目设计特色 |
3.3.3 借鉴意义 |
3.4 晋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项目特色 |
3.4.3 项目经验 |
3.5 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特色 |
3.5.3 借鉴经验 |
3.6 本章小结 |
4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与营建技术研究 |
4.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2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概况 |
4.2.1 自然条件 |
4.2.2 人文条件 |
4.3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公园建设现状 |
4.4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4.5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 |
4.5.1 生态脆弱,地质灾害常发 |
4.5.2 降雨稀少,水资源短缺 |
4.5.3 植被缺乏,景观单一 |
4.6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设计原则 |
4.6.1 生态安全的原则 |
4.6.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6.3 因地制宜的原则 |
4.6.4 突出特色的原则 |
4.6.5 三生共融的原则 |
4.7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设计方法探究 |
4.7.1 地质安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护 |
4.7.2 雨水收集节水栽植方法探究 |
4.7.3 地域性景观塑造 |
4.8 本章小结 |
5 秦安县西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
5.1 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现状综合分析 |
5.2 设计策略 |
5.2.1 “安全生态”,兼顾地质防护与水土保持 |
5.2.2 “开源节流”,统筹雨水收集与节水栽植 |
5.2.3 “美观实用”,并重景观塑造与功能完善 |
5.3 规划设计 |
5.3.1 总平面图 |
5.3.2 鸟瞰图 |
5.3.3 总体分区与结构 |
5.3.4 分区详细规划设计 |
5.4 节水专项 |
5.5 节水型植物研究与应用专项 |
5.5.1 节水型植物群落的配置 |
5.5.2 基于节水视角的植物景观分区 |
5.6 其它专项设计 |
5.6.1 竖向设计专项 |
5.6.2 道路专项设计 |
5.6.3 驳岸专项设计 |
5.6.4 服务设施设计 |
5.6.5 标示体系设计 |
5.6.6 节事活动专项 |
5.7 用地平衡表 |
6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成果 |
2.2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2.1 绿色发展的含义 |
2.2.2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
2.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发展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现状 |
3.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 |
3.1.1 生态环境恶劣 |
3.1.2 产业畸形发展 |
3.1.3 地区发展不平衡 |
3.1.4 城市建设落后 |
3.1.5 三农问题严重 |
3.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1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
3.2.2 能源工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3.2.3 居民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 |
3.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 |
3.2.5 绿色脱贫工作稳步开展 |
第四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4.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
4.1.1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短板 |
4.1.2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困难 |
4.1.3 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滞后 |
4.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对策 |
4.2.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绿色发展目标 |
4.2.2 完善生态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成果 |
4.2.3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化工经济绿色发展 |
4.2.4 加强教育宣传,赋予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生态治理与制度创新 |
打造绿色矿山 |
引入民间资金 |
水土保持离不开科技支撑 |
水土保持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准格尔旗的生态环境建设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进展 |
1.2.1 水土流失与植被建设 |
1.2.2 林草植物措施研究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土壤侵蚀类型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及分布 |
2.2.3 经济情况 |
2.3 土地利用概况 |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2.3.2 土地利用系统特征 |
2.3.3 土地结构调整 |
2.4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
3.1.2 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 |
3.1.3 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4 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配置的理论与经验 |
4.1 原理 |
4.1.1 生态学原理 |
4.1.2 物质循环平衡原理 |
4.1.3 三大效益互相协调原理 |
4.2 原则 |
4.2.1 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
4.2.2 造林种草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 |
4.2.3 植被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原则 |
4.2.4 整体优化原则 |
4.2.5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
4.2.6 典型示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原则 |
4.2.7 最小风险与最大效益原则 |
4.2.8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目标 |
4.4 经验与主要问题 |
4.4.1 经验 |
4.4.2 主要问题 |
5 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
5.1 生物多样性分析 |
5.1.1 草本群落特征值计算 |
5.1.2 不同林龄间林下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
5.1.3 不同立地类型间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
5.1.4 灌草层的单位而积生物量对比 |
5.2 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
5.2.1 林冠层截留性能 |
5.2.2 枯落物溶水性能 |
5.2.3 表土层渗吸性能 |
5.3 改良土壤功能分析 |
5.3.1 沙棘根系固土作用 |
5.3.2 有利于土壤剖面的形成 |
5.3.3 改良土壤化学性质 |
5.3.4 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
5.4 保水减沙功能分析 |
5.4.1 保水减沙监测数据分析 |
5.4.2 保水减沙效益 |
5.5 经济效益分析 |
5.5.1 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
5.5.2 经济效益分析 |
5.6 社会效益分析 |
5.6.1 社会效益分析 |
5.6.2 社会效益评价 |
6 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 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 |
6.1.1 黄土区梁峁坡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2 黄土区沟谷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3 黄土区阳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1.4 黄土区阴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2 西南部砒砂岩沟壑区 |
6.2.1 砒砂岩区盖土缓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2.2 砒砂岩区陡急沟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2.3 砒砂岩区沟道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3 北部库布齐风沙区 |
6.3.1 半固定沙丘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3.2 盖沙土沙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4 黄河南岸平原区 |
6.5 共有立地条件类型 |
6.5.1 川台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5.2 河涧地生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5.3 河谷漫坡盐渍化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5.4 盐碱河滩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4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
1.4.2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
1.5.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
1.5.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论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质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及动物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社会经济结构 |
2.2.4 历史文化 |
2.3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
2.4 退耕还林概况 |
2.4.1 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及成效 |
2.4.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
3 研究方法 |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
3.2 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调查 |
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
3.3.1 环境条件调查 |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
3.3.3 生物量调查 |
3.4 土壤调查 |
3.4.1 土壤剖面调查 |
3.4.2 样地设置及取样 |
3.4.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4.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3.5 林地水文调查 |
3.5.1 冠层截留 |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
3.6 遥感监测方法 |
3.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7.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
3.7.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4.1.1 影像资料 |
4.1.2 影像预处理 |
4.1.3 影像裁剪 |
4.1.4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
4.1.5 波段选取 |
4.2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2.1 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
4.2.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4.3 遥感图像分类 |
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4.1 误差源分析 |
4.4.2 样本容量的确定 |
4.4.3 采样设计 |
4.4.4 Kappa一致性检验 |
4.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分析 |
4.5.1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
4.5.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
4.6 吴起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4.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 |
4.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
4.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
4.8 小结 |
5 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
5.1.1 数据处理 |
5.1.2 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
5.1.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物种的α多样性分析 |
5.1.4 不同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研究 |
5.2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5.2.1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5.2.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均匀性分析 |
5.2.3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
5.3 小结 |
6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
6.1 退耕还林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 |
6.1.1 退耕还林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6.1.2 退耕还林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6.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6.2 退耕还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土壤有机质变化 |
6.2.2 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化 |
6.2.3 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 |
6.3 退耕还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6.4 封育措施对土壤恢复效果的研究 |
6.4.1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水分状况得变化 |
6.4.2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变化 |
6.4.3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养分变化 |
6.5 小结 |
7 退耕还林(草)地水文效应研究 |
7.1 冠层截留量 |
7.1.1 不同退耕还林地冠层的截留量 |
7.1.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截留量对比 |
7.1.3 不同层次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
7.1.4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
7.2 土壤渗透性 |
7.2.1 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渗透性 |
7.3 小结 |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8.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8.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
8.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
8.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8.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
8.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
8.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
8.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
8.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
8.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
8.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
8.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
8.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
8.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
8.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
8.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
8.4.3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
8.5 改善小气候价值 |
8.5.1 气候变化现状 |
8.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
8.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
8.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
8.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
8.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8.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
8.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
8.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
8.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
8.9 小结 |
9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9.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9.1.1 直接经济效益 |
9.1.2 间接经济效益 |
9.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9.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
9.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9.2.3 生态意识转变与能源结构调整 |
9.2.4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9.3 小结 |
10.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
10.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
10.1.1 AHP判断分析的数学模型 |
1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10.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10.2.2 构造判断矩阵 |
10.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10.2.4 层次总排序 |
10.2.5 一致性检验 |
10.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
10.3.1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构模型 |
10.3.2 构造矩阵的标度 |
10.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11 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孙保平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建设开发沙棘资源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主要事迹(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水县沙棘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J]. 毛应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22)
- [2]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高寒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D]. 黄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D]. 张永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D]. 高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J]. 陈小玮,张国华. 新西部, 2020(13)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陕西省志丹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与做法[J]. 王丹,徐楠,李蓉,刘长涛,常杰,梁月,杨松.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2(04)
- [8]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D]. 夏静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9]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西部高地——鄂尔多斯发展报告(节选)[J]. 李锦华,韩广臻. 中国作家,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