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治区续志理论培训班和研讨会合影(论文文献综述)
魏秀娜[1](2020)在《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越来越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音乐文化。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标志性组成部分,拥有舒展悠扬的旋律、自由的节奏,这正是我们辽阔的草原独有的音乐;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将自我情怀与自然界的描绘赞美相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本文以历史时间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舞台化历程进行梳理,正文第一章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长调民歌舞台化的里程碑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长调民歌舞台化探索与断裂阶段(“文革”期)、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长调民歌舞台化非遗化阶段(“非遗”时期)四个阶段。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三个个案,分别为:以宝音德力格尔艺术人生为切入点,她是将蒙古族长调民歌带到世界舞台上的第一人,从其多年的长调艺术实践中来分析宝音德力格尔独有的歌唱风格和舞台化道路,进而来看舞台的空间转换给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后人的影响;阿拉坦其其格是长调民歌“声乐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接下来对阿拉坦其其格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唱技法、所处的时代以及对长调民歌的专业化舞台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从新一代长调民歌代表人物其其格玛从艺之路入手,作为安达组合中的一员,其其格玛与长调演唱进行多元融合、多元并存、多元互动,通过她现代化的舞台表演,将蒙古族长调带向国际舞台,来对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进行分析。
陈启流[2](2019)在《南宋庆元府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宋庆元府城叠压在今宁波市核心城区下,在市区零星的考古工作中常见相关遗存。结合南宋志书的记述,本文对南宋庆元府城城池、交通水网、厢坊、主要建筑场所进行了梳理,推论其布局的基本概况并将部分对象复原到实测图上,最后初步探讨和归纳了南宋庆元府城的布局特征和规律。通过复原,发现南宋庆元府城两重城池和四厢的规格符合唐宋时期中型州府城市的规制,城内交通水网受到江南水乡地形水势的影响,曲折的街道与不对称辟设的城门相互约束,城内主要建筑场所以府治所在的子城为核心,核心衙署区外围有军务场所环绕拱卫,子城以外其他建筑场所整体分布规律不明显。文章绪论部分阐明本文的选题及意义,界定研究对象时空范围,梳缕田野考古工作、相关历史文献和近人研究成果,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交代宁波城史地概况,主要从宁波的自然环境、建置沿革、宁波城的变迁三方面说明。第二章,复原南宋庆元府子城和罗城城池的位置、规格及城门的辟设情况。第三章,复原城内主要交通水网系统,包括街道、水网、桥梁、码头津渡四部分内容。第四章,复原城内厢坊布局,分南宋初期和后期两个时段讨论。第五章,复原城内主要建筑场所布局,分长佐职曹制置司官署、兵官听事营所教场、仓库务场局院、学校、礼祠场所、行业街市、邸舍七部分展开。结语部分在以上复原基础上总结了南宋庆元府城的布局特征和规律。
袁亚婷[3](2019)在《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的影像手段研究》文中认为石河子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高校,因其地缘特点,石大主要承担新疆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研培工作。自2016年4月举办首期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普及培训班以来,石河子大学便积极探索影像手段助力非遗研培工作的实施。本文以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运用的影像手段为研究对象,以参与式观察法为主,结合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法探析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影像手段的应用现状及其价值。作者完整参与了两期石河子大学举办的研培项目,历时两个月,完成了研培记录短片拍摄制作、传承人群肖像拍摄、非遗技艺流程图示拍摄、传承人群工作画面拍摄和研培成果画册拍摄等影像工作;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身影像工作经验对石大非遗研培项目负责人、教育技术学专家、研培授课教师和部分少数民族学员进行访谈;作者收集整理了石大非遗研培项目的所有文献资料,结合研究所得对石大非遗研培中的影像工作进行梳理并作出展望。研究认为,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价值由技艺的历史、传承人的故事和作品的魅力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文化自信缺失、传承链条断裂和市场活力缺乏。非遗研培的实质是为传承手工技艺开创的特殊教育活动,石大非遗研培团队在非遗传承教学过程和文化创新教学过程中运用影像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可视化。仪式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场合履行特定程序,仪式化的非遗研培在各个场合,如教学场所、结业典礼会场和各个程序,如拍摄传承人群肖像与制作研培记录短片等都利用影像手段增强了研培的仪式氛围。石大非遗研培团队利用影像手段实现研培成果的宣传传播,研培纪录短片、成果画册等影像内容在各级媒体平台转发,获得良好反响。教学过程中的影像手段、研培仪式化中的影像手段、宣传传播中的影像手段为研培目标的实现和新疆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发展作出贡献,在解决交流困难、丰富课堂形式、强化仪式氛围、建构研培意义、融入高校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石大非遗研培中的影像工作经验值得借鉴,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在后续的研培工作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从教学手段、仪式性使用、宣传传播三个方面对影像工作进行策划;还应对影像文化内涵提出要求,结合高校学科教育打造兼具影像技术素养与非遗文化素养的影像制作团队。
杨志敏[4](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提出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柳成栋[5](2015)在《深切怀念齐乃忱主任》文中认为2015年6月23日,得知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齐乃忱主任逝世,十分惊诧。记得去年国庆节前夕,志办现任领导招待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欢度国庆节和重阳节,乃忱主任还参加了这项活动,我与他邻座,相互交谈,非常亲切。谁知也就是九个多月的时间他却因患胰腺癌离开了我们,年仅73岁。乃忱主任原任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提到北京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之一,我无缘直接进入学校学习,但却作为北京大
李婧[6](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陈曼平[7](2010)在《广西地方志理论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解放前所编广西地方志书的"序""跋""凡例""叙例"中,散见一些学者、方志修纂者关于方志研究的论断或论述。解放后,广西方志理论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深化。地方志工作者结合修志实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活动。发表了一大批地方志研究论文,产生了一批着述成果,有的获得优秀成果奖,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鄂燕[8](2009)在《达斡尔族乌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达斡尔族乌春的定位是说唱艺术类,文学性的唱词和音乐性的旋律是乌春基本的艺术构成要素,同时具有与曲艺艺术相似的表演性特征,但是这种表演性特征不具有核心作用。本文以整体和相互制约的观点为立论依据,全面论述乌春的音乐、唱词和表演方面艺术特征,其间对一些学术界未下定论的问题作重点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达斡尔族的“乌春”与满族的“朱春”在体裁性质、题材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存在共性,因此两种称谓具有渊源关系。第二,从乌春本体特征与民歌、曲艺和说唱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得出乌春的体裁定位是说唱艺术类。第三,从音乐的角度对乌春作品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乌春的曲体结构、曲调分类、调式、调性、旋律形态、节奏节拍、表演等方面特征,进一步肯定了乌春的音乐性是极其重要的艺术构成要素。其中对曲体结构、旋律形态和表演性特征作重点论述。第四,从文学的角度对乌春唱词的题材内容、整体结构、格律等方面作规律性总结。通过与曲艺艺术格律规则的比较对乌春的句法段落格式、谐声押韵两方面作重点解析。第五,乌春说唱艺术的现状令人担忧,乌春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乌春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说唱艺术形式,其音乐性的曲调是建立在民族五声调式的基础上、以唱词为依据的一种创作,这种具有民族风格的曲调对表达情感、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起重要的作用。唱词的段落、句式结构是乌春曲调的乐段、乐句构成的依据,谐声押韵规律是乌春作品创作的基本要求,从而形成了乌春独特的韵味。因此,本文从音乐和唱词两方面总结乌春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肯定两方面要素的互相制约关系。
崔书杰[9](200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钟志环[10](2006)在《提高续志编纂质量的几个方面——以《广西地方志》期刊为例》文中提出第二轮修志要加强抓编纂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续志编纂质量,主要从这几方面做好:一是各级领导重视抓续志编纂质量,保证续修工作正常、稳定进行;二是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续修理论研讨,总结和借鉴先进续志编纂经验;三是加强修志队伍建设和修志人才的培养,提高修志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资料工作也是提高续志编纂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自治区续志理论培训班和研讨会合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续志理论培训班和研讨会合影(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历史溯源 |
(一)前三十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期” |
1.长调民歌舞台化的里程碑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
2.长调民歌舞台化探索与断裂阶段(“文革”期) |
(二)后四十年:前二十年改革开放初期+后二十年“非遗”时期 |
1.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
2.长调民歌舞台化非遗化阶段(“非遗”时期) |
本章小结 |
二、长调民歌舞台化的缔造者:宝音德力格尔 |
(一)宝音德力格尔的学艺经历 |
(二)宝音德力格尔的动人故事 |
(三)宝音德力格尔的长调民歌舞台化之路 |
(四)长调弟子朋友们口中的宝音德力格尔及长调民歌 |
本章小结 |
三、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实践者:阿拉坦其其格 |
(一)阿拉坦其其格的学艺经历 |
(二)阿拉坦其其格长调“声乐化”之路 |
(三)阿拉坦其其格长调教学与培训 |
本章小结 |
四、长调民歌国际化舞台化传播者:其其格玛 |
(一)其其格玛的学艺经历 |
(二)其其格玛的舞台实践与教学实践—以两场音乐会为例 |
1.“安达组合”高校巡演之内蒙古师范大学专场音乐会 |
2.内蒙古艺术学院2016 级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班级音乐会 |
(三)其其格玛心目中的长调国际化舞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采访图片 |
附录2 唱片及节目单 |
附录3 内蒙古现当代歌唱家人物编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
(2)南宋庆元府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宁波城史地概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宁波城的变迁 |
第二章 城池布局 |
第一节 子城 |
第二节 罗城 |
第三章 交通与水网 |
第一节 街道 |
第二节 水网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码头津渡 |
第四章 厢坊布置 |
第一节 南宋初期厢坊的设置 |
第二节 南宋后期厢坊的变化 |
第五章 主要建筑场所 |
第一节 长佐职曹制置司官署 |
第二节 兵官听事营所教场 |
第三节 仓库务场局院 |
第四节 学校 |
第五节 礼祠场所 |
第六节 行业街市 |
第七节 邸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的影像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二)影像手段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项目实施的背景及概况 |
一、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价值与发展困境 |
(一)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价值 |
(二)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困境 |
二、传承人群培养的必要性 |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教学形式 |
四、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项目实施概况 |
第三章 影像手段在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的运用 |
一、研究过程 |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 |
(二)参与式观察 |
(三)深度访谈 |
二、影像手段在研培教学中的应用 |
(一)教育技术学视阈下的影像 |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实质是教育活动 |
(三)石大非遗研培中作为教学手段的影像 |
三、影像手段在研培过程中的仪式性使用 |
(一)作为仪式的传播与作为传播的仪式 |
(二)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的仪式化 |
(三)石大非遗研培场合中的仪式性影像符号 |
(四)石大非遗研培程序中的仪式性影像手段 |
四、影像手段在研培宣传中的使用 |
(一)石大非遗研培的宣传工作概况 |
(二)石大非遗研培宣传中运用的影像手段 |
第四章 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影像手段的价值 |
一、解决交流困难便于学员理解 |
二、丰富课堂形式深化文化认知 |
三、形成记录材料创造共享知识 |
四、召唤文化记忆强化仪式氛围 |
五、发掘非遗价值建构研培意义 |
六、融入高校教育传播研培经验 |
第五章 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影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
一、影像手段存在的问题 |
(一)整体布局思路尚不明确 |
(二)影像团队建设不足 |
二、影像手段的改善对策 |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影像工作 |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稳定的专业影像团队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
第六节 现代戏 |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
第一节 宗教品格 |
第二节 民俗品格 |
第三节 乡土品格 |
第四节 艺术功用 |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
结语 |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广西地方志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第一, 主要是通过会议形式进行方志理论与应用研讨。 |
第二, 组织开展志书评论, 结合评书举行学术讨论。 |
第四, 办地方志期刊, 为发表地方志理论研究文章提供载体。 |
第五, 出版研究文集。 |
(三) |
1. 发表了一大批地方志研究论文。 |
2. 随着地方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产生了一批着述成果。 |
3. 有一批广西方志理论研究成果获得优秀成果奖。 |
4. 方志理论研究成果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
(8)达斡尔族乌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达斡尔族社会文化概述 |
一、人口分布 |
二、民族称谓 |
三、民族渊源 |
四、历史变迁 |
五、传统文化 |
第二章 乌春的称谓及体裁定位 |
一、乌春称谓的渊源 |
(一) 乌春称谓的历史根源 |
(二) 存留作品中“乌春”称谓的例证 |
(三) “乌春”与“朱春”艺术特征上的异同 |
二、乌春的体裁定位 |
(一) 乌春体裁定位的总结 |
(二) 乌春体裁定位的解析 |
第三章 乌春的音乐与表演 |
一、曲体结构特征 |
(一) 乌春的曲体结构与曲牌体的异同 |
(二) 乌春的曲体结构特征分析 |
第一类:单曲体 |
第二类:多曲体 |
二、曲调分类及其类属特征 |
(一) 具有民歌特征的曲调类型 |
(二) 吟诵性曲调类型 |
(三) 关于长篇“扎恩达勒”的异议 |
三、调式、调性特征 |
四、旋律形态特征 |
五、节奏节拍特征 |
六、乌春的表演 |
(一) 曲艺的表演性特征 |
(二) 乌春的表演与曲艺表演的共性特征 |
(三) 乌春的表演与曲艺中表演性特征的差异 |
第四章 乌春的唱词 |
一、题材内容 |
二、整体结构 |
三、唱词格律 |
(一) 唱词的句法段落格式 |
(二) 唱词的谐声押韵规律 |
1、谐声押韵的分类 |
2、谐声押韵的实例分析 |
(三) 乌春押韵和谐声现象的规律总结 |
四、语言运用 |
第五章 乌春的保护与发展 |
一、乌春说唱艺术的现状 |
二、乌春说唱艺术的保护 |
三、乌春说唱发展的原则: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于《首批国家级名录“哈库麦勒”、“乌钦”学术研讨会》的报告 |
附录2:达斡尔族乌春说唱艺术传承人斯琴挂访谈录 |
附录3: 图片资料 |
后记 |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
(一) 围绕修志工作的中心任务, 努力办好《新疆地方志》 (维吾尔文、汉文版, 下同) 刊物。 |
(二) 深入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 |
(三)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不断加强修志队伍建设。 |
(四) 积极参与学术活动, 广泛交流地方志学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
二、学会组织发展 |
(一) 组织机构。 |
(二) 学会经费。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今后的工作任务 |
(一)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地方志工作条例》。 |
(二) 继续加强方志理论研究, 培养方志理论专家。 |
(三) 努力办好《新疆地方志》刊物, 将《新疆地方志》定位为探索总结研究方志理论的重要平台。 |
(四) 下大力气狠抓会费的收取工作。 |
四、自治区续志理论培训班和研讨会合影(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D]. 魏秀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南宋庆元府城布局研究[D]. 陈启流. 厦门大学, 2019(08)
- [3]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中的影像手段研究[D]. 袁亚婷.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4]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深切怀念齐乃忱主任[J]. 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 2015(20)
- [6]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7]广西地方志理论研究综述[J].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 2010(02)
- [8]达斡尔族乌春研究[D]. 鄂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06)
-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J]. 崔书杰. 新疆地方志, 2006(04)
- [10]提高续志编纂质量的几个方面——以《广西地方志》期刊为例[J]. 钟志环. 广西地方志,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