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郭靖宣[1](2020)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且少数民族文学始终以其独特的风格盘踞重地,并自成体系。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北方三个较为独特的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习惯称“三少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即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异军突起,作为草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对我国七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三少民族”文学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总括;第二章“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三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第三章“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这三个少数民族的作家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述介;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重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整体概况的总结和问题查摆。
姜山[2](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王海霞[3](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周庆生,赵杰,郑炜明,丁石庆,呼和,双山,何晓芳[4](2019)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开题实录》文中研究说明满通古斯语言口语是研究民族语言文化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往研究的最大缺憾是由于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导致调查研究未能进行濒危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对调查语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故此,"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8ZD300)旨在全面开展系统调查研究,完成濒危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语料数字化处理,建设语料数据库,永久保存珍贵语言文化遗产。该课题不仅可以整合队伍,建设濒危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并可以撰写相关研究的5部专着,进行五种语言词汇结构分析、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增添学术研究创新成果。同时对其濒危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相关民族濒危语言提供参考。本栏目选刊的两篇文章在"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的论证报告和开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分别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学术性与现实意义、业已存在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及具体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展开论述,对该课题及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某些见解具有新意。我们期待更多的学人参与到该议题讨论中来。
孙作东[5](2018)在《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满族民歌发展的历史性回顾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结合已有的相关音乐文献资料,对满族民歌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和演唱研究。进而,对当代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应对之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满族民歌的产生、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当代遗存与满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俗、语言等密切相关。清代是我国民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远超前代。在清代民歌获得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满族民歌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也正是在清代,满语濒临消亡,满族民歌也呈现出与满族人口数量不相称的发展态势。第二章呈现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调查成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民歌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首要的是要对满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详细记录了田野调查的过程,采访地域遍布东北地区,采访对象不仅有民歌传承人,还包括相关的文化工作者、音乐教师的调查采访。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采访,为考察东北满族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第三章深入剖析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本章重点探讨满族民歌的题材和音乐形态。萨满神歌深刻影响了满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章还着力考察了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通过分析和研究,满族民歌具有主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化,调式的丰富性,旋律的优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价值。第四章分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本章考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方式下、各种展演场景中的满族民歌演唱。为深刻理解满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发展特点和衍变趋势,本章还对比分析了满语民歌和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从两个同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族群的具体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和逻辑来开展研究,进而找到满族与鄂温克民歌在音乐形态方面的异同和文化渊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展现了满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独创的深邃内涵。第五章针对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提出理论思考和具体策略。满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民间化的自然传承、展演中的传承和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生态变化、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以及文化趋同化等挑战。对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既要有理论上的进一步创新和指导,也要在实践中切实把传承人权益的维护、保护机制的完善、“非遗”保护意识的建构落到实处。
王丙珍[6](2014)在《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从远古的森林文化走来,其内涵主要是指存在于鄂伦春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涵盖了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其形成的要素包括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原始宗教和森林文化,涉及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四个层面。在全球化时代,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在流变,原因在于多元文化的交融、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三次历史跨越和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鄂伦春族审美观念具有生态文化内涵及原始文化特征,探寻鄂伦春族审美观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异同,可充实中华美学研究范畴。鄂伦春族文化现象中的绘画、音乐和舞蹈归属于艺术门类,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宗教、民俗、文学和工艺既有综合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或审美形式;两个层面均体现了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体现在宗教信仰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呈现出鄂伦春族的神灵意识、本族意识和审美意识;以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的口述及经历为例,探讨萨满在民族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和职能;在请神仪式、降神仪式、娱神仪式、送神仪式中,凸显了净化与对话、迷狂、歌舞与摹仿和共享的审美构成与表现。鄂伦春族文化的审美特性贯穿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之中,在日常生活语境中,对当代口述传统展开美学思考。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在于绘画的审美意识、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及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触及生命的体验、情感的表露和信仰的思考;鄂伦春族民间工艺的审美标准存在功利性和审美性两个维度,在审美意象的延续中,审美主体在创造过程得到审美享受。通过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多维度阐释,本论文关注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危机,全球文化西化、中国文化汉化的趋势、人类对话方式的改变、传承主体的渐渐消失、加上鄂伦春族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类型的急剧变化,导致鄂伦春族文化艺术的碎片化,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事项已然有些模糊,尤其不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多元发展。最后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进行了反思,揭示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的功能与意义,并叙述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困境和未来展望,得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发展是要找到民族精神栖居的家园的目的。
戴克良[7](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斯仁巴图[8](2011)在《中国鄂温克语言研究概述》文中认为国外学者对中国鄂温克语言的研究已有160年的历史,19世纪50年代初,俄国语言学家阿里克桑德尔对鄂温克语在内的通古斯诸语言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于1856年撰写成了《通古斯语语法教科书》。之后,相继有很多鄂温克语言研究的成果面世,包括俄罗斯、日本、韩国、芬兰、美国等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对鄂温克语言研究事业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学术成绩。我国的鄂温克语研究事业有100余年的研究历程,取得了不小成绩,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鄂温克语言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尤其是鄂温克本民族的学者,在鄂温克语言的学术研究领域里取得可喜的成就。为鄂温克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赵阿平[9](2007)在《人类学民族学与语言学研究——关于满—通古斯学研究》文中指出满—通古斯学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学科与学术热点,极具民族文化特色与国际学术交流优势。本文指出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该族群至今仍保存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诸多形态和特性;另一方面,该族群中的满族及其先人,在历史发展中以其突出的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与教训。本文对中国满—通古斯学的研究及发展从研究人才、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发展等进行分析论述,科学阐明了满—通古斯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提出深入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
唐戈,陈伯霖[10](2007)在《通古斯人类学论纲》文中指出通古斯人类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通古斯诸民族及其文化的一门科学。它是通古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通古斯人类学的历史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其内容涉及文化人类学的一切主要方面。
二、首届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达斡尔族文学研究 |
二、鄂温克族文学研究 |
三、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起点秩序与最初框架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学”名称的确立与文学史书写 |
第四节 “三少民族”文学整理与创作 |
第二章 “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萌芽蓄力期 |
二、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转型多元期 |
第二节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
二、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过渡期 |
三、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繁荣期 |
第三节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
二、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冰冻期 |
三、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回暖期 |
第三章 “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始创期 |
二、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生长期 |
三、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平稳期 |
第二节 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初创期 |
二、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发展期 |
第三节 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准备期 |
二、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成熟期 |
三、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多元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2)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
一、鄂伦春族源 |
二、鄂伦春族称 |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
一、桦皮镶嵌画 |
二、桦皮剪刻画 |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
一、婚丧与祭祀 |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
一、自然美 |
二、功利美 |
三、形式美 |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
一、比例与尺度 |
二、粗犷与细腻 |
三、抽象与具象 |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传承风险 |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
三、窘迫的现状 |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
一、认识与观念 |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
第三节 当代意义 |
一、艺术地位 |
二、学术价值 |
三、“非遗”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5)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满族史略 |
一、族源及分布 |
二、人口、语言文字 |
三、民俗、宗教信仰 |
第二节 满族民歌 |
一、满族民歌的产生 |
二、满族民歌的当代遗存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寻踪 |
第一节 辽宁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新宾县 |
二、岫岩县 |
第二节 吉林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吉林市 |
二、九台市 |
第三节 黑龙江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 |
二、孙吴县四季屯 |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民歌田野调查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题材 |
一、劳作歌 |
二、时政歌 |
三、仪礼歌 |
四、生活歌 |
五、情歌 |
六、童趣歌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音乐组织形式 |
一、旋律 |
二、节奏、节拍 |
三、曲式 |
四、歌词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分析 |
第一节 语言环境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满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二、汉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三、满汉语交融演唱的满族民歌 |
第二节 多元形态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一声众和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半吟半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三、哼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三节 展演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民俗信仰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媒体推崇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四节 鄂温克民歌及其与满族民歌的比较 |
一、鄂温克民歌的演唱 |
二、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 |
三、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演唱比较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
一、民间化的自然传承 |
二、展演中的传承 |
三、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变化 |
二、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 |
三、文化趋同化中的民族认同 |
第三节 对满族民歌传承的对策 |
一、维护文化持有人的基本权益 |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 |
三、呼唤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学理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理论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生成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探源 |
一、鄂伦春族的族称、族源、人口及聚居地 |
二、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 |
第二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形成的要素 |
一、地理环境的审美基础 |
二、民族迁徙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
三、原始宗教的审美心理 |
四、森林文化的审美根基 |
第三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流变 |
一、多元文化的交融 |
二、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 |
三、三次历史跨越、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的审美意蕴 |
第一节 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 |
一、自然崇拜:神灵意识 |
二、图腾崇拜:本族意识 |
三、祖先崇拜:人文意识 |
第二节 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
一、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 |
二、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
第三节 宗教仪式的审美构成 |
一、请神仪式:净化与交流 |
二、降神仪式:迷狂 |
三、娱神仪式:歌舞与摹仿 |
四、送神仪式:共享与轮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伦春族日常生活与文学的审美传统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
一、民族服饰的审美形态 |
二、饮食的审美感受 |
三、民居建筑的审美追求 |
四、交通运输的审美发生 |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传统 |
一、鄂伦春族文学的审美品格 |
二、当代口头传统的美学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绘画的审美意识 |
一、鄂伦春族地区原始岩画 |
二、现代油画 |
第二节 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 |
一、生活的体验 |
二、情感的表露 |
三、信仰的思考 |
第三节 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 |
一、审美标准的两个维度 |
二、审美意象的传承 |
三、创造过程的审美享受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图目和图谱 |
二、鄂伦春族田野调查路线图及鄂伦春族在中国分布示意图 |
三、鄂伦春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一览表(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11) |
四、被访谈人情况及访谈内容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
三、 老满文的创制 |
四、 新满文的改制 |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
一、 满语民间文学 |
二、 满语翻译文学 |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蒙古族 |
二、 达斡尔族 |
三、 鄂温克族 |
四、 鄂伦春族 |
五、 赫哲族 |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结论 |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9)人类学民族学与语言学研究——关于满—通古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满-通古斯学研究的人类学价值 |
二、满-通古斯学的研究及发展 |
1.研究成果 |
2.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 |
3.学术交流 |
4.研究发展 |
四、首届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D]. 郭靖宣.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2]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开题实录[J]. 周庆生,赵杰,郑炜明,丁石庆,呼和,双山,何晓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5]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6]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丙珍. 黑龙江大学, 2014(04)
- [7]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8]中国鄂温克语言研究概述[J]. 斯仁巴图.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1(04)
- [9]人类学民族学与语言学研究——关于满—通古斯学研究[J]. 赵阿平. 甘肃理论学刊, 2007(06)
- [10]通古斯人类学论纲[J]. 唐戈,陈伯霖.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