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球化学意义

中性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球化学意义

一、中性含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化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白玉彬,孙昆[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特征与石油充注》文中提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充注、运移、成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测试技术,研究了志丹油田纸坊区延长组石油充注方向。结果表明:纸坊区延长组原油具有相同的成因和相似的热演化程度;石油总体由中部向西部、东北部发生充注,具体表现为:沿着充注方向,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总量增加、原油成熟度逐渐降低、暴露型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原油充注方向与烃源岩厚度变薄所指示的方向一致,且以短距离充注为主。研究结果对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机理研究及勘探选区评价具有积极意义。

纪红[2](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指出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杨禄[3](2017)在《原油中苯基及含氧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文中指出多环芳烃化合物,以及其烷基取代物系列,已被用于研究石油和烃源岩有机质的沉积环境、成熟度等。然而,这些化合物苯基取代系列的研究则很少。此外,与含硫杂原子多环芳烃相比,含氧杂原子多环芳烃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较少。本论文选取海、陆相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和原油,对部分苯基多环芳烃进行了鉴定,并对苯基系列和甲基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前人提出的地球化学指标,以及提出新的地球化学参数。通过标样共注,首次在湖相页岩有机质中检出苯基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PhDBFs),并提出了2项能判识有机质成熟度的PhDBF比值,即,PhFR-1=4-/2-PhDBF、PhFR-2=4-/(2+3)-PhDBF。分析发现,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2个PhDBF比值也逐渐增加。值得注意的是,PhFR-1、PhFR-2与镜质组反射率的相关系数(R2=0.89和R2=0.88),高于甲基菲指数-1、甲基二苯并噻吩指数与镜质组反射率的相关系数(R2=0.75和R2=0.70),说明2个PhDBF比值能作为有效的成熟度指标。PhFR-1和PhFR-2主要适用于评价成熟阶段的原油和有机质(RO≥0.6)。本次研究发现,陆相沉积环境样品的m/z 182质量色谱图中,4-甲基二苯并呋喃(4-MDBF)、2-和3-MDBF、1-MDBF,4个化合物所形成的三个峰,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倒“V”型;而海相沉积环境样品中,不会呈现出这种分布。根据MDBF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建立了(1+4)-/(2+3)-MDBF与姥鲛烷/植烷(Pr/Ph)的相关关系图版,该图版能将多种沉积环境来源的样品区分开;与以往常用图版相比较(如二苯并噻吩/菲与Pr/Ph的相关图版、或烷基二苯并噻吩/烷基二苯并呋喃与Pr/Ph的相关图版),其优越性在于,新图版能有效区分海相页岩和湖相页岩来源的样品。本论文首次将参数苯并[b]萘并[2,1-d]噻吩/(苯并[b]萘并[2,1-d]噻吩+苯并[b]萘并[1,2-d]噻吩),应用于陆相碎屑岩油藏原油充注与运移路径的研究中。结合其它参数,如4-/1-甲基二苯并噻吩(4-/1-MDBT)与DBTs总量的示踪结果表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油藏的原油,整体上呈现出自东北至西南的运移方向;由此推测出,白莲次凸往白莲次凹的上游方向圈闭为油气的有利勘探区域,研究区的原油来自白莲次凹烃源灶。此外,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化合物分子的表面积发现,相对于1-MDBT,表面积较大的4-MDBT分子,在油气疏导层中的吸附性更强,因此化合物分子表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地色层分馏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马剑,黄志龙,李华明,吴红烛,陈旋,文川江[4](2012)在《马朗凹陷断裂—烃源岩空间配置关系与石油垂向运移特征》文中认为马朗凹陷的原油类型可以划分为3大类,Ⅰ类原油来自二叠系芦草沟组,Ⅱ类原油来自石炭系哈尔加乌组,Ⅲ类原油为Ⅰ与Ⅱ类原油的混源油。通过断裂活动强度、垂向输导断裂与烃源岩的匹配关系的研究,结合原油含氮化合物的分析资料,分析了马朗凹陷油气的垂向运移特征。研究表明,断层的断裂活动强度控制着油气的垂向运移能力,垂向输导断裂与烃源岩相匹配时,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才能向上运移至上覆地层聚集成藏。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厚度中心附近的垂向输导断裂断穿侏罗系,所以,芦草沟组烃源岩生成的Ⅰ类原油可以运移至侏罗系聚集成藏,而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烃源岩附近的断裂大都未断至二叠系和侏罗系,所以哈尔加乌组烃源岩生成的Ⅱ类原油未能运移到侏罗系聚集成藏,而主要在石炭系成藏。与断裂输导分析相配合,含氮化合物可以很好示踪油气的垂向运移方向,沿断裂从深层到浅层,原油含氮化合物总浓度逐渐降低,1,8DMC/1,3-DMC或1,8DMC/2,4-DMC值增大。

卢浩,蒋有录,谷国翠,刘华,刘雅利[5](2012)在《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运移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参数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油藏的油气运移路径进行分析。对比各项地化参数,最终选取C29胆甾烷20S/(20S+20R),(C21+C22)/(C28+C29)及∑C21-/∑C22+等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和1,8/2,4-二甲基咔唑、1,8/2,7-二甲基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等含氮化合物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各参数均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首先由烃源岩沿渤深4断层与渤深4北断层进行垂向运移,这2条油源断层与沙三段储层的接触点即为油气进入沙三段的充注点,油气运移至充注点时,分别向洼陷南、北两侧发生侧向分流;同时地层压力对油气运移速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洼陷生烃中心地层压力较大的地区油气快速运移成藏,地化参数变化率很小,洼陷边缘地层压力较小的地区油气运移速率较低,地化参数变化率较大。

陈祖林,张敏,高丽丽[6](2011)在《煤和泥岩不同温度条件下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在密闭体系中,200~450℃的条件下进行了煤和泥岩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产物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特征,并讨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是沉积有机质成岩过程的产物,其含量和组成受有机质成熟度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对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演化机理的认识,而且为更好的应用咔唑类化合物作为指示剂提供更大的帮助。

郑丽辉[7](2010)在《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与世界油气勘探的发展历史相呼应,油气成藏研究日益受到石油地质勘探界的重视。成藏研究以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为基础,从源岩、储层、盖层、输导体系、圈闭等静态要素出发,研究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建立典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有利油气藏的分布区域。大民屯凹陷是中国东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不对称凹陷,古近系分布面积约800km2。四十余年的勘探证实,凹陷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藏类型复杂,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已在太古界、元古界潜山和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探明储量达3.0889×108t,油气主要分布在正向构造单元的主体部位。近年来,在潜山低部位和沙河街组四段浊积扇砂体中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证实了该区勘探潜力仍较大。论文充分利用现有的钻井、取心、分析化验、试油等地质资料,从油气成藏静态要素研究出发,通过精细油源对比,确定高蜡油来源于油页岩生油岩,正常油来源于湖相泥岩;根据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K-Ar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龄等技术确定油气藏的充注时间为沙一段末期至东营组沉积时期;通过系统的含氮化合物含量、比值变化分析,综合原油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变化,确定油气的运移充注方向:安福屯洼陷向西、向南为西部斜坡带注入高蜡油,向东为静安堡构造带注入高蜡油;胜东洼陷向北为东胜堡构造和静安堡构造注入高蜡油,荣胜堡洼陷向西、东、北三个方向分别为前进构造带、法哈牛地区和东胜堡潜山以南地区注入正常油。结合圈闭形成、分布研究,剖析研究区内的输导体系要素及组合模式,建立典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确定不同构造带连接源岩和圈闭之间的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在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输导体系的类型和分布样式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影响圈闭的类型和分布,控制油气藏的层位和平面分布,通过剖面模拟,动态地分析输导体系对不同地质时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出下一步勘探的方向,对东部其它陆相断陷盆地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海华,丁启光[8](2009)在《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方向。对南斜坡油田不同部位油藏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与相对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斜坡原油间运移分馏效应明显,表现为处于同一运移路径上的油藏,随着运移距离的加大,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总量(KC)逐渐减少,1,8-DMC/2,4-DMC值增加,原油中苯并[a]咔唑相对苯并[c]咔唑富集,导致苯并咔唑参数[a]/([a]+[c])值升高。根据上述几项含氮化合物指标的研究,认为:乐安油田油气一部分由博兴洼陷经石村断层充注而来,另一部分由牛庄洼陷充注;纯化油田东部的油气由牛庄洼陷自东北方向注入。

张健伟,王小群,宋宁,王宏伟[9](2009)在《含氮化合物在安丰油田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对海安凹陷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认为,海安凹陷各油藏含氮化合物中屏蔽型-暴露型化合物相关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它们运移过程中的分馏作用互为成因联系,对研究地区的油气运移路径具有示踪作用。据含氮化合物分析认为,安丰油田原油运移存在2个注入点,3个运移方向。

刘华,蒋有录,陈涛[10](2008)在《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地化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辛东地区的油气来源、有效输导体系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东地区主要以沙四型原油为主,构造两翼的油气来源相对单一,主要由相邻的牛庄和民丰生油洼陷供烃;构造核部的油气主要由牛庄、民丰洼陷以及下伏地层的烃源岩提供,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油气的注入方向为西北和西南方向的民丰洼陷和牛庄洼陷。该区油气运移的有效输导体系主要受辛172、辛120和永20断层控制,据此建立的砂体控藏模式、圈闭控藏模式和断、砂匹配关系控藏模式可用来指导该区的油气藏勘探。

二、中性含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化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性含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特征与石油充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油咔唑类化合物组合特征
    3.2 原油咔唑类化合物分布特征与石油充注
        3.2.1 咔唑类化合物绝对浓度变化
        3.2.2 咔唑类化合物异构体相对比值变化
4 结论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原油中苯基及含氧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烷基萘、烷基菲
        1.3.2 含硫、含氧多环芳烃
        1.3.3 苯基多环芳烃
        1.3.4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实验与样品
    2.1 色谱-质谱分析
    2.2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鉴定
    2.3 样品与实物工作量
第3章 地质背景
    3.1 渤海湾盆地烃源岩与原油样品
    3.2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3.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3.4 中西非Termit盆地烃源岩与原油样品
第4章 苯基萘、三联苯、苯基菲、联萘的分布及地化意义
    4.1 苯基萘、三联苯的分布特征
    4.2 苯基菲、联萘的分布特征
    4.3 苯基萘、三联苯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4.3.1 苯基萘作为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4.3.2 三联苯作为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4.4 苯基菲、联萘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第5章 苯基二苯并呋喃的分布及地化意义
    5.1 苯基二苯并呋喃的分布特征
    5.2 苯基二苯并呋喃作为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第6章 甲基二苯并呋喃的分布及地化意义
    6.1 甲基二苯并呋喃异构体的分布特征
    6.2 甲基二苯并呋喃参数判识沉积环境
第7章 福山凹陷油气运移方向与充注途径示踪研究
    7.1 含硫杂原子多环芳烃系列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
        7.1.1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油藏充注的理论依据
        7.1.2 参数4-/1-MDBT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7.1.3 参数DBTS含量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7.1.4 参数[2,1]BNT/([2,1]BNT+[1,2]BNT)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7.1.5 示踪结果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7.2 分子的表面积与吸附性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运移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地化参数指示油气运移路径
    2.1 生物标志化合物
        2.1.1 平面运移特征
        2.1.2 垂向运移特征
    2.2 含氮化合物
        2.2.1 平面运移特征
        2.2.2 垂向运移特征
3 应用地化参数变化率研究油气运移速率
4 结论

(6)煤和泥岩不同温度条件下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和实验分析
2 结果和讨论
    2.1 咔唑类化合物随温度变化
    2.2 咔唑类化合物甲基咔唑异构体随温度变化
    2.3 咔唑类化合物二甲基咔唑异构体随温度变化
    2.4 咔唑类化合物苯并咔唑异构体随温度变化
3 结语

(7)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难点和关键性问题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进展
        1.4.3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大民屯凹陷基本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勘探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盆地发育演化
    2.3 地层层序
    2.4 沉积特征
        2.4.1 沉积相类型
        2.4.2 沉积体系展布
    2.5 源岩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2.5.1 源岩特征
        2.5.2 储集层、盖层特征
        2.5.3 生储盖组合类型
第3章 大民屯凹陷构造格局及圈闭发育演化
    3.1 构造特征
        3.1.1 构造格局
        3.1.2 二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3 断裂展布特征
        3.1.4 断层活动期次
    3.2 圈闭类型和分布
        3.2.1 圈闭类型
        3.2.2 圈闭的形成和分布
第4章 大民屯凹陷输导体系类型及组合模式
    4.1 输导体系定义
    4.2 输导体系要素
        4.2.1 断裂型输导体系
        4.2.2 砂体型输导体系
        4.2.3 不整合面型输导体系
    4.3 输导体系组合模式
        4.3.1 砂体—断层型(T型)输导体系
        4.3.2 阶梯型输导体系
        4.3.3 网毯状输导体系
    4.4 大民屯凹陷不同构造带输导体系特征
        4.4.1 前进断裂背斜构造带
        4.4.2 静安堡断裂鼻状构造带
        4.4.3 法哈牛断阶带
第5章 油源对比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5.1 油源对比
        5.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1.2 原油特征
        5.1.3 油源对比
        5.1.4 油气成藏期次与运移路径
    5.2 油气成藏模式
        5.2.1 潜山油藏的成藏模式
        5.2.2 砂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5.3 主要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第6章 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
    6.1 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点
        6.1.1 油气藏类型
        6.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6.1.2.1 中央构造带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6.1.2.2 斜坡型复式油气聚集带
        6.1.2.3 陡坡(断阶)型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6.2 油气运聚主控因素研究
        6.2.1 生烃洼陷控制油气藏的分布
        6.2.2 有利储集相带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6.2.3 输导体系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6.3 下一步勘探方向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8)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咔唑类化合物指标的筛选
2 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的应用
    2.1 含氮化合物在乐安油田的应用
    2.2 含氮化合物在纯化油田的应用
3 结论

(9)含氮化合物在安丰油田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分馏机理
3 安丰油田油气运移方向探讨
4 结 语

(10)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油气运移讨论
    2.1 石油运移分馏机理
    2.2 油源对比分析
    2.3 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与原油注入方向
    2.4 有效输导体系分析
        2.4.1 输导要素
        2.4.2 有效输导体系
3 成藏模式及勘探有利地区预测
    (1) 砂体控藏模式。
    (2) 圈闭控藏模式。
    (3) 断、砂匹配关系控藏模式。
4 结 论

四、中性含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化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特征与石油充注[J]. 李媛,白玉彬,孙昆.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3)
  •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原油中苯基及含氧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D]. 杨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4]马朗凹陷断裂—烃源岩空间配置关系与石油垂向运移特征[J]. 马剑,黄志龙,李华明,吴红烛,陈旋,文川江. 沉积学报, 2012(06)
  • [5]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运移路径分析[J]. 卢浩,蒋有录,谷国翠,刘华,刘雅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3)
  • [6]煤和泥岩不同温度条件下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特征[J]. 陈祖林,张敏,高丽丽. 沉积学报, 2011(03)
  • [7]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D]. 郑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中的应用[J]. 王海华,丁启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9]含氮化合物在安丰油田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J]. 张健伟,王小群,宋宁,王宏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2)
  • [10]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J]. 刘华,蒋有录,陈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标签:;  ;  ;  ;  ;  

中性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球化学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