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范宾[1](2021)在《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为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远端、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皮瓣蒂部旋转点下移后用于修复中远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评价其疗效和皮瓣的可靠性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1解剖学研究:通过对12例24侧(男8例,16侧;女4例,8侧)冰冻的新鲜成人下肢尸体标本的解剖,观察并记录如下指标: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走行,腓肠神经周围营养血管的组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和腓骨短肌之间的交通联系,并记录其位置和交通血管的口径;腓骨短肌肌内的交通血管,记录其进入腓骨短肌的位置;观察供应腓骨短肌位置最低的肌支血管的来源并记录其位置和口径;在深筋膜下解剖外踝上5cm以内的区域,观察穿支血管的来源并记录离外踝最近的穿支血管的位置和口径。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临床应用研究:2017年6月~2020年7月收治小腿中远端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2例,包括女3例,男9例;年龄27~65岁,平均45.8岁。均采用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随访的内容为:皮瓣的成活、感觉、并发症及患肢功能等情况。结果1解剖学研究:腓肠神经走行过程中,小隐静脉在腓肠神经内侧伴行。由腘窝内、外侧皮动脉和腘窝中间皮动脉发出的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周围伴行血管组成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近端营养血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在走行过程中有腓肠动脉穿支的加入在深筋膜层相互吻合成血管网。在远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和腓动脉发出的4~5支后外侧肌间隔穿支相互吻合,最低吻合支位于外踝上5~7cm之间。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外踝上5cm之内的主要血供来源:第一个血供来源为跟外侧动脉穿支和外踝后动脉穿支,距离外踝最近的穿支血管位置为:外踝上1.00±0.20cm,口径为:0.60±0.10mm。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第二个血供来源为:腓骨短肌的肌穿支营养血管通过腓骨短肌肌内交通血管和位置为:外踝上10.00±0.20cm,口径为:0.52±0.05mm的腓骨短肌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存在的交通联系向皮瓣供血;腓骨短肌最远端肌支营养血管位置为:外踝上2.00±0.09cm,口径为:0.89±0.06mm,为腓动脉发出,与文献中描述的在外踝上0~3cm存在一口径较大的肌支血管供应腓骨短肌相一致。腓骨短肌肌内交通血管入肌位置为:外踝上19.03±0.36cm。2临床应用: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切取皮瓣最大面积为23×8cm,最小面积为18×8cm。皮瓣的旋转点位置为:在外踝上2~7cm范围内,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相交通的腓骨短肌肌皮穿支位置为外踝上10.00±0.19cm;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皮瓣坏死和动静脉危象的发生。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无明显臃肿。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踝关节Olerud和Molander评分,术前评分为:61±9.07分,术后评分为:64±8.64分,术后和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前和术后的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t=3.54,P>0.05,术前术后踝关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根据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的评价标准,皮瓣感觉恢复至S1~S3+,供区无明显瘢痕挛缩。结论1供应腓骨短肌的肌支血管通过腓骨短肌的肌内交通血管和腓骨短肌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之间的交通联系向皮瓣供血,作为皮瓣的第二血供来源,加强了皮瓣的血供。2当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皮瓣蒂部旋转点下移修复中远足软组织缺损时,皮瓣的血供得到保障,为小腿远端、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中远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图24幅;表7个;参114篇。
张国雷[2](2021)在《基于解剖学研究基础上的4种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 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手指指固有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了解了指动脉指背分支发出的位置、走形、数量、分布,并进行测量与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其在指侧方及指背形成的毛细血管网。为临床中设计皮支皮瓣与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0双20只新鲜手标本,分别于前臂尺桡动脉灌注红色填充剂,待其凝固后,解剖寻找指动脉及其指背所有皮支血管,应用游标卡尺对双侧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管径进行测量,记录指背皮支起点的位置,观察其走形分布情况及在指背的网联情况。解剖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血管的来源、走形及供养位置,了解手背第一骨间背侧肌处皮肤供养血管的组成与来源。结果:指固有动脉在手指近节、中节恒定的位置向指背方向发出4条较粗大的皮支,除了这些皮支,指固有动脉还发出多条肉眼可辨的指背方向的毛细皮支,这些毛细皮支位置不定、粗细不等、间距并非恒定(小于0.5cm)。指动脉指背皮支发出多条次级分支,在指侧方及指背形成毛细血管链。掌背桡侧皮肤的血供主要包括:第一掌背动脉发出的皮穿支;拇主要动脉发出的掌背皮支;示指桡侧指动脉的掌背皮支;虎口深部血管发出的肌皮穿支。其中以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为优势血管。结论:指背及掌背第一骨间背侧肌处的皮肤存在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其主要供养动脉均来自指动脉的背侧皮支。据此解剖学基础,可设计指背及掌背桡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第二章 手指皮支皮瓣及皮支链皮瓣的临床应用目的:基于对指动脉系统的解剖学研究,于指背、指侧方及掌背第一骨间背侧肌处设计皮支皮瓣、皮支链皮瓣用以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共33例,设计应用4种皮瓣予以修复,术后定期随访,根据多项评定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3例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病例,皮瓣均成活,4例4指皮瓣局部血运差,经拆线、换药等处理,皮瓣血运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13.5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感觉部分恢复,伤指屈伸活动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对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根据手指创面的位置于指背及掌背桡侧设计皮支皮瓣或皮支链皮瓣,能有效覆盖手指创面。此系列皮瓣具有皮瓣外形美观,副损伤小,对手指活动影响较小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适宜推广。
徐永清[3](2020)在《小腿穿支皮瓣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小腿穿支皮瓣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及其进展,就小腿穿支血管的数量、分布特点、如何定位穿支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小腿穿支皮瓣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以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肠内侧动脉、腓肠外侧动脉、腓肠外侧浅动脉、腓浅动脉、隐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及腓肠肌内、外侧头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跟腱复合缺损的改进,并就有代表性的手术和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文根[4](2020)在《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以皮下静脉网作为供血系统的特殊类型的组织瓣,具有供区选择范围大,供区损伤小,切取容易等优势。然而也存在静脉淤血、动脉血供不足、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等并发症。为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率,本课题探讨动脉灌注量及灌入位置对其影响,从而指导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第一部分:血管灌注量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取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对照组麻醉后画出皮瓣区域而不进行血管离断处理。实验组36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三组(A/B/C)。首先,建立腹部动脉化静脉皮瓣动物模型:腹部正中设计一个10cm×10cm的动脉化静脉皮瓣,近心端边缘恰好低于双侧第一乳头连线的水平,远心端位于双侧腹股沟连线区域;皮瓣尾端掀起,皮瓣平面包括表皮,真皮,肉膜组织,于皮瓣远端分离右侧胸腹静脉后切断;分离右侧股动脉于膝关节平面结扎,近端向大腿根部游离,扭转后用8-0无损伤缝线与右侧胸腹静脉近端吻合。其次,A、B两组分别以直径1mm、1.5mm血管吻合器限制股动脉直径,以控制动脉血流灌注量,C组不使用血管吻合器。三组均仅保留皮瓣头端胸腹静脉完整以形成皮瓣流出血管,皮瓣游离完全后原位缝合。最后,术后即刻、术后3天以激光多普勒检测皮瓣血流相对值、术后3天取皮瓣局部组织分别测定水、蛋白、乳酸及葡萄糖含量。第二部分:血管灌入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采用12只新西兰兔,每只兔子在腹部依前法设计腹部动脉化静脉皮瓣,再沿腹正中线将皮瓣均分为左、右两块皮瓣,每个皮瓣大小为10cm×5cm。分离双侧股动脉于膝关节平面结扎,股动脉近端向大腿根部游离,使用8-0无损伤缝线将股动脉近端与同侧胸腹静脉近端吻合,所有皮瓣均保留头端胸腹静脉完整以形成皮瓣流出血管。将24块皮瓣均分为两组:边缘蒂组(输入血管位于皮瓣边缘)12块(左右各6)和内部蒂组(输入血管位于皮瓣内部4cm)12块(左右各6)。每只动物两块皮瓣分别纳入边缘蒂组和内部蒂组。皮瓣游离完全后原位缝合。术后即刻、术后3天以激光多普勒检测皮瓣血流相对值、术后3天取皮瓣局部组织分别测定水、蛋白、乳酸及葡萄糖含量。第三部分:改善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根据前二部分的实验结果,在动脉化静脉皮瓣设计及受区血管选择方面进行了适当改进,应用于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在不影响受区远端血供的情况下,尽量选取较粗大的动脉血管进行吻合;其二,静脉皮瓣中灌入动脉血的静脉向皮瓣内部适当游离。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皮瓣血流相对值、皮瓣水含量、葡萄糖含量、乳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通过血管吻合器直径控制血流灌注量,结果显示A、B两组与C相比血流量更小,水含量、葡萄糖含量低、乳酸含量高,两组之间亦有差别。第二部分:皮瓣灌注部位内部蒂与边缘蒂相比,血流量更大,葡萄糖含量更高,水含量及乳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第三部分:12例动脉化静脉皮瓣都完成了重要组织结构的覆盖,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出现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好转。术后随访6-18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观满意,无挛缩。结论:通过新西兰兔腹部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增加血管灌注量和内部灌入均能有效提高静脉皮瓣血流量及改善代谢状态,有利于皮瓣的早期成活;将此实验发现应用于手足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涛[5](2020)在《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及起源分型目的了解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特点与深层血管的交通关系,为临床及改良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制作24侧下肢标本实施显微解剖,观测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发出位置、外径、来源、走形特点;来源为次级分支给予标记,继续观测其发出位置、外径、走形,以及在外踝区与腓动脉主干、终末前穿支、终末支、后交通弓等血管的交通关系等,测量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7侧标本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直接来自主干,在外踝尖上3.8cm-7.8cm范围发出,血管外径为1.36±0.38mm。另7侧直接来自腓动脉次级分支,次级分支在外踝尖上8.4cm-15.4cm范围发出,血管外径为1.69±0.51mm;其中4侧次级分支在外踝区与深层血管存在交通,并共同汇合形成终末支进入外踝后间隙,另外3侧无交通关系。结论腓动脉终末后穿支发出位置及走行相对不恒定,可直接来源于腓动脉主干或次级分支,分析其与外踝区深层血管不同的交通关系,初步提出相关分型(三型六亚型),指导临床应用及皮瓣的转化应用。第二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及转化应用目的结合穿支分型分析带蒂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相关转化应用。方法自2017年3月到2019年8月均采用带蒂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及相关皮瓣移植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共34例。创面位置:跟骨后侧15例,跟骨外侧7例,踝关节前侧5例,外踝4例,中足3例。创面缺损范围2.0cm×1.5cm-9.0cm×8.0cm。皮瓣切取范围4.0 cm×3.0 cm-15.0 cm×9.0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供区恢复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价愈后功能。结果采用单纯穿支螺旋桨皮瓣19例,其中转化应用3例。采用携带腓肠神经改良穿支筋膜皮瓣15例。31例顺利成活,3例边缘小部分坏死。术后获得随访3-18个月,18例不臃肿,13例稍臃肿,3例臃肿。32例恢复保护性感觉,2例感觉无明显恢复。AOFAS踝-后足评价,优良率85.2%。结论根据穿支解剖分型可指导带蒂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的切取及临床应用,还可改良进一步转化应用,扩大修复范围,丰富修复方法,拓宽手术适应症,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李成虎[6](2020)在《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文中指出目的 目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的方法很多,其中选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为佳,因其组织坚韧,耐磨耐压,受区感觉佳,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术后足部扒滑能力明显减弱,雨雪天尤盛,这是由于大踇指感觉功能减退导致的。针对此类状况,笔者设计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以期探讨患者足部扒滑能力减弱及大踇指感觉欠佳的原因,并力求弥补传统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的缺点。方法 笔者先用四只足标本做相关解剖研究,以探查足底内侧神经血管的走向与分布,尤其神经的分支及其规律,为设计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做好相关解剖准备。传统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需要切断第1足趾足底的内外侧固有神经以便获取足够长的蒂部,才能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笔者设计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即保留第1趾足底内侧固有神经的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再从2017年9月-2019年8月足跟部缺损的患者中选取12例进行研究术后第一踇指感觉恢复情况。患侧踇指感觉为实验组;健侧踇指感觉为对照组。术后感觉功能恢复,选用两点辨别觉及音叉震动觉来评价,术后随访6-12个月,取术后第2、4、6个月的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例病例均采用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及供区皮片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未影响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经两点辨别觉、“Y”形的钢质音叉测试后,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术后2月、术后4月、术后6月的`X±S值分别是10.99±1.17、10.36±1.17、9.44±1.15;对照组术后2月、术后4月、术后6月`X±S值分别是10.10±0.88、10.49±1.27、9.90±1.33。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月、术后4月、术后6月进行配对对比,P值分别是P<0.05、P>0.05、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月有统计学差异,术后4月与术后6月无统计学差异。音叉震动觉均相同或相似。结论 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即保留第一趾足底内侧固有神经的足底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具有明显优势,覆盖修复创面并保留患者患足踇趾感觉、运动功能,术后供区第一趾感觉恢复良好,扒滑能力无明显影响;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李鹏飞[7](2020)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为更好修复患者足踝部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7例(A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9例(B组)。按照Boyden足踝部功能评价、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以及感觉恢复情况等,并参考术中手术时间、患者出血量、皮瓣可切取面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平均年龄40.8岁(459岁)。B组平均年龄40.8岁(1170岁)。通过比较发现,A组与B组在手术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A组手术平均时间为6.67h(4.58.5h),B组手术平均时间为3.43h(2.27h),术中出血量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中,两组优良率均在90%以上。A组可切取皮瓣平均面积为164.6cm2(9cm×9cm26cm×14cm),B组可切取皮瓣平均面积为69.8cm2(3cm×3.5cm13cm×18cm)。A、B两组术区皮瓣感觉恢复在S1S2之间,感觉恢复较差。结论:A组皮瓣设计灵活,可选择性高,可切取皮瓣面积较大,但耗费手术时间较长,对临床医师显微技术要求高。B组皮瓣设计简便,手术时间短,皮瓣血管较为恒定,对手术医师显微技术操作要求不高。A、B两组足踝功能总体评价及康复时间无明显差异。皮瓣外观A组较B组更有优势。若创面较大建议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若创面较小,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理想术式。
施晓成[8](2019)在《腓动脉穿支血管的超声研究及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腓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探讨腓动脉穿支的解剖及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研究15例健康志愿者腓动脉穿支血管的数目、分布、类型、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2.利用超声定位技术,对25例患者行体表标记,观察不同类型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结果】1.15例健康志愿者共30侧腓动脉,检出穿支总数为110支,近段有29个穿支,中段有53个穿支,远段有28个穿支。肌皮穿支45支(40.9%),肌间隙穿支65支(59.1%)。肌皮穿支主要分布在小腿中上部,肌间隙穿支主要分布在小腿中下部。穿支起始处内径平均为1.06±0.21mm。穿支起始处及穿深筋膜处的频谱为高阻三相波。2.25例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其中17例行逆行岛状腓动脉皮瓣,4例行顺行岛状腓动脉皮瓣,4例行游离腓动脉皮瓣。患者平均年龄52.4岁,缺损大小4.0×3.0cm15.0×10.0cm,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其中7例皮瓣局部坏死,4例采用皮肤移植而愈合,另3例采用换药创面自愈。【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稳定可靠的血管蒂,薄而柔软的皮肤,是重建软组织损伤的良好方法,同时具有建立嵌合组织瓣的可能性。
郝陆瑶[9](2019)在《足跟分区及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各区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足跟分区的新方法,对比研究各种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等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解剖研究12例无再植条件的新鲜足跟,根据跟骨周围皮肤的生理解剖特点不同,将其分为负重区和非负重区,负重区位于足跟底部,非负重区为足跟内、外和后侧区域。依据足跟部创面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胫后动脉皮瓣6例,腓动脉皮瓣7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15例,外踝上穿支皮瓣7例,内踝上穿支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5例,足拇展肌肌皮瓣4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后期跟踪随访,记录相关数据,于术后一年应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综合评定后足的功能。结果: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3.5个月。49块皮瓣中,47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表皮部分坏死,经过二次清创换药后愈合。修复足跟非负重区的38块皮瓣,外观、质地、色泽恢复较好,无溃疡,感觉功能部分恢复;修复足跟负重区的11块皮瓣,其中2例出现压迫性溃疡,其余9块皮瓣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与跟骨贴附紧密,均可形成一定厚度的角质层,无负重后滑动等情况,未出现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依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综合评定后足功能:优26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8%。结论:根据跟骨周围皮肤的生理解剖特点将其分为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对临床上修复各部位创面的皮瓣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非负重区的创面,各种皮瓣的修复效果无显着差异,而对于足跟底部负重区的创面,足底内侧皮瓣和足拇展肌肌皮瓣是较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完成创面的修复,而且能够完全恢复足底的感觉功能,通过神经传导重新建立协调反应,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使站立和行走等运动更加平稳。
杨伟超[10](2018)在《游离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背景自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理念被提出以来,该皮瓣受到广泛关注,临床医生对该皮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不断做出改进,它被用于带蒂治疗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以及游离移植治疗上肢软组织缺损。尽管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研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报道,但是,对该皮瓣的神经伴行血管的应用和感觉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目前仍然存在可探索的空间。本研究着重对小腿后外侧的腓肠外侧皮神经与腓肠外侧皮动脉进行解剖学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这两者的解剖特点,并设计新型游离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将其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重建,为四肢软组织重建的游离移植技术提供新思路。2方法和资料本研究对4例尸体小腿标本进行乳胶灌注和解剖学分析,对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肠外侧皮动脉的走行及相互关系进行记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新型游离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5名患者不同部位的软组织缺损进行重建,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例,机器伤2例。皮肤缺损部位:足底(足跟)3例,手背2例。皮肤缺损面积:9x7cm-20x10cm。术后进行跟踪随访。3结果在所有4具肢体标本中,均探明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肠外侧皮神经走行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腓肠神经交通支的分出。腓肠外侧皮动脉均伴皮神经走行,在腓骨头上约4.1±1.5 mm处直接起自腘动脉,随后与皮神经伴行。血管起始处外径为1.08±0.14 mm。在腓肠外侧皮动脉的走行过程中,数支穿支血管和皮动脉之间存在吻合,共同建立了血管网系统。所有5例皮瓣均存活,无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42个月。无患者需要二期手术。4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有一条明确的营养血管与之伴行。营养血管不仅发出分支营养沿途的皮肤,还发出分支营养皮神经的终末支;营养血管沿途与深部发出的穿支血管有广泛的吻合,在皮神经周围形成一条血运丰富的轴行血管网,这一血管网构成了游离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该皮瓣血管蒂长、血运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方便、携带皮神经,是一种新型的感觉皮瓣。
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解剖学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标本 |
1.1.2 实验设备及器械 |
1.1.3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术前准备 |
2.1.3 手术方法 |
2.1.4 术后处理 |
2.1.5 皮瓣术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2.1.6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结果 |
2.2.2 典型病例 |
2.3 讨论 |
2.3.1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远端、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2.3.2 大面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远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3.3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2.3.4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中远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
2.3.5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机制 |
2.3.6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适应证 |
2.3.7 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优势及不足 |
2.3.8 手术注意事项和关键点 |
2.4 全文小结 |
2.5 结论 |
2.6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3章 综述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改良方法 |
3.1 传统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3.2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各种改良方法 |
3.2.1 蒂部包含部分腓肠肌袖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3.2.2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超回流技术” |
3.2.3 延迟切取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3.2.4 保留腓肠神经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3.2.5 低旋转点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3.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解剖学研究基础上的4种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手指动脉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
第一节 新鲜标本解剖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铸型标本的制作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指固有动脉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与手术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指固有动脉指背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与手术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手指皮支链皮瓣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手指筋膜蒂指动脉皮支链皮瓣的临床应用 |
1 引言 |
2 研究内容 |
3 资料与手术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指背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内容 |
3 资料与手术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综述 |
一、皮瓣发展史 |
二、皮瓣应用于手部的现状 |
三、临床中常见皮瓣的特点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血管灌注量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结论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管灌入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及方法 |
二、结果 |
三、结论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改善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提高动脉化静脉皮瓣早期成活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
一、手术方法 |
二、典型病例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一 静脉皮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动脉化静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及起源分型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及转化应用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根据不同穿支分型) |
2.5 讨论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外踝区”腓动脉源带蒂轴型皮瓣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仪器与设备 |
2 纳入标准 |
3 一般资料 |
4 手术方法 |
5 数据分析 |
6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足底内侧皮瓣的历史来源 |
2 足部相关解剖 |
3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形成的原因 |
4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 |
5 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 |
6 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价值 |
7 保留第一趾足底固有神经的重要性 |
8 供瓣区的处理及预后 |
9 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分组 |
2.内容与方法 |
2.1 病例采集 |
3.质量控制 |
3.1 相关诊断标准 |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手术方法 |
4.1 手术器械 |
4.2 麻醉方法 |
4.3 手术方法 |
5.术后处理 |
6.随访 |
7.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腓动脉穿支血管的超声研究及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腓动脉穿支皮瓣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情况 |
致谢 |
(9)足跟分区及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各区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病例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足跟部皮肤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游离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部分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一章 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标本来源 |
1.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3 实验方法 |
1.2.3.1 标本预处理 |
1.2.3.2 乳胶色料调制 |
1.2.3.3 标本灌注 |
1.2.3.4 标本解剖步骤 |
1.3 实验结果 |
1.3.1 腓肠外侧皮神经的走行 |
1.3.2 腓肠外侧皮神经伴行动脉的走行 |
1.3.3 腓肠外侧皮动脉和穿支血管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
引言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手术方法 |
2.1.2.1 术前准备 |
2.1.2.2 皮瓣移植方法 |
2.1.2.3 术后处理 |
2.1.2.4 结果 |
2.2 典型病例 |
2.3 讨论 |
2.3.1 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探讨 |
2.3.2 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上肢软组织缺损的探讨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结束语 |
3.1 局限与不足 |
3.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Introduction |
Chapter Ⅰ Anatomical study of nutrient vascular flaps of the lateralcutaneous cutaneous nerve |
1.1 Introduction |
1.2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2.1 Specimen source |
1.2.2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nd instruments |
1.2.3 Methods |
1.2.3.1 Specimen pretreatment |
1.2.3.2 Latex color modulation |
1.2.3.3 Specimen infusion |
1.2.3.4 Specimen dissection procedure |
1.3 Results |
1.3.1 The lateral cutaneous nerve of the calf |
1.3.2 The lateral sural cutaneous nerve is accompanied by arterialvessels |
1.3.3 Percutaneous lateral cutaneous artery and perforator artery |
1.4 discussion |
1.5 Summary |
Chapter Ⅱ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utrient Vascular Flap with LateralPeroneal Nerve Nucleus for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s of Limbs |
2.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1 normal information |
2.1.2 Surgical technique |
2.1.2.1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
2.1.2.2 Flap transplantation method |
2.1.2.3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
2.1.2.4 Results |
2.2 case report |
2.3 discussion |
2.3.1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s of Lower Extremities with NutrientVascular Flap of Lateral Proximal Cutaneous Nerve |
2.3.2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 of Upper Limb with NutrientVascular Flap of Lateral Flap |
2.4 summary |
Chapter Ⅲ Ending |
3.1 Limitations and Insufficiency |
3.2 Follow-up research work |
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腓骨短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范宾.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解剖学研究基础上的4种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国雷.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3]小腿穿支皮瓣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徐永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0(06)
- [4]血管灌注量及位置对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早期成活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D]. 文根. 苏州大学, 2020(06)
- [5]腓动脉终末后穿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D]. 杨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6]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D]. 李成虎.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7]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D]. 李鹏飞.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腓动脉穿支血管的超声研究及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D]. 施晓成.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9]足跟分区及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各区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D]. 郝陆瑶.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游离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杨伟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