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互补的核磁共振实验来验证

两个互补的核磁共振实验来验证

一、两种互补性的核磁共振实验验证(论文文献综述)

洪智勇[1](2021)在《复杂场景下的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研究》文中认为

许国强[2](2019)在《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研制及其在淋巴和肿瘤成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临床用的主要CT造影剂,水系碘类小分子由于缺乏肿瘤靶向特异性及较短的血液半衰期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而唯一的油系造影剂碘油(Lipiodol)由于较高的粘滞性及疏水性,限制了其作为静脉注射造影的应用。目前虽已发展了多种基于Lipiodol的肿瘤CT造影剂,但纳米颗粒组分的生物安全性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潜能。低效的检测灵敏度是CT成像的主要限性因素之一,而结合高效灵敏度的荧光成像则可为CT成像提供更多互补性信息。因此发展一种包裹Lipiodol和荧光分子、生物相容性好且具肿瘤靶向的CT/荧光双模式纳米颗粒,将有助于提高肿瘤检测水平及临床转化潜能。淋巴系统在肿瘤发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淋巴系统进行非侵入性、系统性、可视化及定量表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可用于系统性淋巴表征的纳米颗粒比较短缺。脂质纳米颗粒以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核心装载、多能化修饰及淋巴靶向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模型的成像检测及治疗。本文以脂质纳米颗粒为基础,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结合不同磷脂的空间互补作用,发展了一种核心共装载Lipiodol和近红外荧光染料的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PL(I/D)NP。以DMPC、DMPE、DSPEPEG2000、MHPC四种磷脂为基础,通过血清孵育实验筛选了PL(I/D)NP的最佳磷脂配比并表征了PL(I/D)NP的纳米特性:750 nm/780 nm激发/发射,60 nm粒径大小,-16 m V电位和SR-B1受体靶向性。(2)在体水平绘制并表征了小鼠深部淋巴系统图谱。间隙注射后,PL(I/D)NP可以从注射部位依次蓄集到腿弯、坐骨、腰椎、肾脏和肠系膜等淋巴结及各淋巴结间的淋巴管,最后进入胸导管。对淋巴结的定量数据表明:小鼠腹股沟淋巴结的体积最大为5.1±1.6 mm3,坐骨淋巴结最小为1.0±0.7 mm3,其它淋巴结体积大小处于中间水平(2.7±1.9 mm3到3.7±2.0 mm3)。对各级淋巴管长度的定量数据表明:从注射部位到静脉角的总距离为68.4±5.1 mm;从腿弯淋到坐骨淋巴结、从坐骨到腰椎淋巴结及(9)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70040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625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61721092)。胸导管的长度分别为8.4±0.3 mm、12.8±1.1 mm、7.9±3.0 mm、20.5±1.3 mm;胸导管长度在所有定量的结果中最大,腰椎到肾脏淋巴结间的淋巴管长度则最小。(3)以脂质纳米颗粒HPPS(Di R-BOA)为基础,验证了LTV多肽对小鼠乳腺肿瘤及转移灶的靶向性能。通过共聚焦成像和流式分析,在细胞水平上检测了HPPS(Di R-BOA)-LTV对E0771的靶向作用。在体、离体和切片水平上的成像结果验证了HPPS(Di R-BOA)-LTV对原位乳腺肿瘤及其肺转移和脑转移的靶向作用。(4)在PL(I/D)NP纳米颗粒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靶向自发乳腺癌的CT/荧光双模式纳米颗粒PL(I/D)NP-LTV。经靶向性磷脂DSPE-PEG5000-LTV修饰PL(I/D)NP后,制备了HER2靶向性纳米颗粒PL(I/D)NP-LTV。DLS粒径为64.9±1.3 nm,且具有较好的血清稳定性。结合自发性肿瘤模型,验证了PL(I/D)NP-LTV对乳腺肿瘤的靶向性能。(5)在PL(I/D)NP纳米颗粒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携载肿瘤抗原并能抑制黑色素瘤生长的多肽-脂质纳米颗粒PL(I/D)NP-AP&Cp G。PL(I/D)NP可有效蓄集到淋巴结并被DC细胞高效摄取。通过装载肿瘤抗原肽R4F-gp100和Cp G-Chol,制备了具有免疫治疗作用肿瘤疫苗PL(I/D)NP-AP&Cp G,显着抑制了黑色素瘤生长。综上所述,通过不同磷脂组合制备了一种稳定包裹Lipiodol和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脂质纳米颗粒PL(I/D)NP。合适的粒径尺寸、负电荷特性及SR-B1靶向等使其在间隙注射后显示了良好的淋巴系统造影效果,为临床淋巴系统的非侵入性在体表征提供了潜在的有力工具。对PL(I/D)NP表面进行LTV修饰后,发展了一种HER2靶向的CT/荧光双模式纳米颗粒PL(I/D)NP-LTV,能够较好地靶向蓄集到自发性乳腺肿瘤部位。最后,基于高效的淋巴蓄集能力,PL(I/D)NP装载肿瘤抗原后有效地抑制了黑色素瘤的生长。PL(I/D)NP的制备简易性、生物相容性、核心装载及表面靶向修饰等特性,使其在肿瘤及淋巴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生物应用前景及临床转化潜能。

王文娟[3](2018)在《非天然核苷酸的组装及其DNA链的结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核酸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核苷酸作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几乎参与了细胞内的每一项重要的生物功能。它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其中,碱基是核苷酸分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生物体内的含氮碱基主要有五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所有生命有机体都是通过这五种碱基来实现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代代相传。然而,生命遗传“字母表”并非是不可改变的。近年来,非天然核碱基的研究备受关注。它的出现,增加了核苷酸的种类,扩大了遗传信息系统字母表,提高了遗传密码的多样性。非天然核苷酸的前生物组装及其DNA链的结构性能研究,对于从微观层面探究生命的化学起源,进而揭示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机制,了解DNA/RNA在生命体中的动态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即以此为目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方法,对核苷酸的前生物组装和非天然核碱基DNA链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2,4,6-三氨基嘧啶(TAP)与(D)-核糖在水溶液中反应形成C-核糖核苷和N-核糖核苷的详细理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D)-核糖的五种异构体(α,β-呋喃糖,α,β-吡喃糖和开链醛)可以在水溶液中平衡共存。与环状异构体所不同的是,开链醛更容易与TAP发生反应。总的来说,C-核苷和N-核苷的形成途径包括亲核加成,脱水和环化三个步骤。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8.8 kcal mol-1和29.2 kcal mol-1。这表明C-和N-核苷都可以在水溶液中形成,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通过设计显式水分子参与反应的模型,发现水分子在质子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最后,我们提出了有利于C-C糖苷键形成的核碱基的结构模型。该研究将为前生物条件下合理的核碱基前体的选择及生命起源的探索提供理论指导。(2)非天然人工碱基对P:Z并入到四种天然存在的DNA碱基中,扩展了遗传信息字母表并产生了人工扩展遗传信息系统(AEGIS)。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表征含有人工碱基对P:Z的寡核苷酸链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天然碱基对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型人工碱基对(P:Z)的加入,基本维持了双螺旋DNA的全局构象特征,仅引起了局部结构的轻微改变。Z碱基上的硝基拓宽了大沟的宽度,赋予了大沟新的性质,可以用作蛋白酶的识别位点。含有错配碱基对的非天然寡核苷酸表现出较低的稳定性,这进一步保证了复制过程的高效率和高保真度。总之,P:Z碱基对的加入增强了所在DNA双螺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也表明,这种热稳定性来源于碱基对之间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Z碱基上的硝基在提高氢键的稳定性和增强P:Z碱基对的堆积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我们的计算结果将为探索人工扩展遗传信息系统,设计新型的多功能蛋白质提提供理论依据。(3)荧光碱基类似物作为探针研究DNA和RNA的动态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来表征含有4AP/4AP?/4AP0:DAP碱基对的寡核苷酸链的结构和荧光性能。计算结果表明,4AP:DAP碱基对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π-π堆积能力,能够比较好的适应B型DNA的整体结构。4AP:DAP碱基对形成面向大沟方向的两个氢键,这足以为引物延伸中的DNA聚合酶提供位点选择性。而4AP?中二甲氨基的存在干扰了碱基配对相互作用。4AP?或4AP0与相邻的腺嘌呤仅在5’方向上有结构堆积重叠,这会干扰双螺旋构象并导致结构偏离标准B-DNA构象。我们还探讨了荧光核碱基单体和其B-DNA链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核糖与碱基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导致核苷的斯托克斯位移(102 nm)要大于碱基单体(92 nm)。由于4AP?中二甲基的立体位阻使它们偏离芳环平面,核苷d4AP?的荧光效率大大降低。此外,我们重点研究了DNA局域环境对核碱基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碱基配对作用会引起光谱的红移而不会改变荧光强度。而π-π堆积作用对光谱有重要的影响,且取决于与4AP堆积的碱基种类。与单环的嘧啶碱基堆积可以更好地保持4AP的荧光特性。总体而言,4AP:DAP在加入到DNA环境中时,结构和荧光性能两方面表都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希望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能够为设计新型的荧光探针,研究生物体内DNA的动态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指导。

徐向南[4](2017)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中的稀疏化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代谢组学是一门以代谢物组分析为基础、以高通量检测为手段、以信息建模与系统整合为目标的新的交叉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代谢组学数据维数高,且涉及多种技术平台,给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数据稀疏化是解决高维数据分析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就代谢组学数据稀疏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SIS(Sure Independence Screening)的稀疏偏最小二乘法,即SIS-SPLS。该方法通过对偏最小二乘法迭代过程中方向向量的求解过程中加入SIS过程,实现了稀疏回归。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 SIS-SPLS具有良好的渐近性质。此外,模拟和真实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结果均说明:SIS-SPLS在建立稀疏模型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二、针对多源数据的稀疏化问题,分别通过G2检验联合多重检验方法和拓展似然比检验联合多重检验方法实现变量相关性和互补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互补性的多源数据稀疏化方法。最后,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多源代谢组学数据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三、通过代谢物定量分析实现核磁共振波谱数据的稀疏化。并设计相应的软件,实现核磁共振氢谱的定量分析。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建立一个稀疏化模型,为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王琳[5](2015)在《基于三角网格的蛋白质分子表面建模及分子能量分布在表面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蛋白质结构被测定出来。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研究其功能的基础,而分子表面作为分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子结构可视化和分子对接等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计算的方法研究蛋白质分子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蛋白质分子表面三角网格模型构造和分子能量分布在表面特征分析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改进了原始的Contour-Buildup算法。将提取表面原子与Contour-Buildup算法相结合,使得分子表面的计算只在表面原子中进行,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效率。在蛋白质分子表面三角化的过程中,利用Contour-Buildup算法的结果,改进了凸球面的三角化方法,不再需要额外计算即可实现马鞍面与凸球面之间的无缝拼接,最终得到分子表面的完整三角网格模型。2)在计算对接生成的新化合物分子表面三角网格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绘制方法。该方法只需重新计算对接部分的分子表面,而非新化合物分子的整个分子表面,从而提高了新化合物分子表面三角网格的生成速度,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3)通过分析分子表面静电势能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分子表面特征区域的能量分布特点,为分子表面特征区域的识别提供帮助,从而可以进一步为分子对接位置的确定提供帮助。

孟宪柱[6](2013)在《光响应性偶氮苯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合成的新型光刺激响应性偶氮苯衍生物为作为主体分子,分别以Ag+和β-CD为客体分子,构建了两种新型的分子识别体系,并成功利用偶氮苯的光响应性质对客体分子实现了控制-释放。第一章简要综述了分子识别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光刺激响应性,从偶氮苯的分类、吸收光谱、及其光化学性质等方面做了介绍;基于偶氮苯官能团的分子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基于偶氮苯官能团的冠醚对金属离子识别和偶氮苯官能团对β-CD识别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研究的进展,提出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及选题意义。第二章以4’-氨基苯并15-冠醚-5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联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冠醚基团和偶氮基团的光刺激响应性的冠醚偶氮苯功能单体,NMR证实了其结构。通过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冠醚偶氮苯分子具有良好的光响应性质;利用动力学拟合方程计算出冠醚偶氮苯分子在异构化过程中的速率常数。冠醚偶氮苯分子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对Ag+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通过不含冠醚偶氮苯的对比试验表明,冠醚基团是Ag+识别的有效基团,而且偶氮苯与Ag+以2:1的比例结合,通过紫外光照射后,冠醚偶氮苯能够将Ag+释放出来。第三章以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反应,还原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4-(6-溴烷氧基)-4’-氨基偶氮苯;对硝基苯酚为原料,通过氧化偶合,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4-(6-溴烷氧基)-4’-羟基偶氮苯;将两种偶氮苯分子分别与β-CD结合,形成两种偶氮苯与β-CD的包结物。通过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两种偶氮苯分子在与β-CD包结前后具有良好的光响应性质:通过DLS测定在溶液中两种偶氮苯分子与β-CD的包结物在相应波长光照射下的粒径分布;通过SEM观察所制备的两种包结物在相应紫外光照射前后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第四章以4,4’-二羟基偶氮苯,4-(6-溴烷氧基)-4’-氨基偶氮苯为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双光刺激响应性的偶氮苯分子-4-(6-烷氧基-4’-氨基偶氮苯)-4’-羟基偶氮苯(OH-AzO-6C-AzO-NH2);将双光响应性偶氮苯分子与2当量β-CD结合,形成偶氮苯与β-CD的包结物。并发现OH-AzO-6C-AzO-NH2在光异构化过程中,能够分阶段的对365nm和405nm光进行响应。通过DLS测定在溶液中双光响应性偶氮苯分子与β-CD的包结物在相应波长光照射下的粒径分布;通过SEM观察所制备的包结物在相应紫外光照射前后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和改进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剑[7](2012)在《溶氧影响谷氨酸发酵代谢的机制及代谢通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应用多尺度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微观代谢流分析方法考察和定量分析了谷氨酸棒杆菌对溶氧变化的代谢响应,分别从酶学、胞内氧化还原电势变化规律及代谢流定量计算分析等角度,详细考察了溶氧影响谷氨酸棒杆菌生长、谷氨酸合成能力的机制。溶氧(DO)是好氧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细胞生理代谢有重要影响。谷氨酸发酵是典型的好氧发酵过程,限制供氧会降低谷氨酸产量并可能导致细胞失活,定量分析此条件下的代谢流变化有助于深入认识发酵过程中谷氨酸棒杆菌的行为。本文通过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对谷氨酸发酵过程有了深入认识,并选择以溶氧为切入点对谷氨酸棒杆菌过量合成谷氨酸的机制进行研究。分别控制0%、5%、30%三个溶氧水平进行谷氨酸分批发酵,考察了这三种溶氧水平下发酵的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响应。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受溶氧影响较小,而谷氨酸生物合成在不同溶氧水平下差异较大;随着溶氧降低,发酵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降低,TCA循环还原臂途径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也有所增加,在溶氧为0%时,乳酸和乙酸大量积累。通过分析不同溶氧水平下的相关酶活和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现随着溶氧降低,谷氨酸脱氢酶酶活降低,乳酸脱氢酶酶活升高,胞内氧化还原电势(NADH/NAD+)升高,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氧限制条件下发酵的代谢流流向TCA循环的还原臂途径和乳酸合成途径,从而导致谷氨酸产量下降。进一步将13C同位素示踪试验技术成功应用于谷氨酸发酵代谢通量计算中,在300mL微型全息式反应器中以含U-13C葡萄糖的合成培养基培养谷氨酸棒杆菌,分别在谷氨酸合成期控制溶氧为30%和0%,计算了这两种条件下谷氨酸棒杆菌代谢途径中关键节点的通量比例。并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全局代谢通量进行了分析,发现氧限制条件(DO=0%)下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途径向还原性TCA循环迁移,同时PP途径、回补途径和乳酸、丙氨酸、赖氨酸的合成途径增强。这表明氧限制条件下流向乳酸和副产物氨基酸合成途径的代谢流通量增加,而流向谷氨酸合成途径的通量减少,从而导致谷氨酸合成量降低。

赵丹[8](2011)在《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文中指出在退相干与非定域性等量子力学理论与实验进展的新视野下,审视量子测量的基本特征与量子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论文通过对量子测量动态过程的语境分析,揭示出非定域性的基本特征,进而构建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对量子测量问题进行了求解。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回顾了量子测量问题及其主要的求解策略,明确了对测量问题的求解需要引入解释的附加因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通过对量子测量的背景理论、测量过程、测量结果解释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量子测量的语境性特征。第六章则把语境性上升到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提出了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并对量子测量问题进行了求解。第一章引入了量子测量及量子测量问题。通过对冯·诺依曼形式化量子力学体系的解读,在量子测量与经典测量的比较中揭示了量子测量的一般特征;指出,量子测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量子力学理论中预设了两种对立的演化方式,其症结在赋予波函数以传统实在观的物理解释与哲学基础的寻求中,存在主观的与客观的两种求解测量问题的思路;回顾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玻姆解释和相对态解释等,分析并比较了这些解释中的不同预设、求解测量问题的不同方案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求解测量问题的新平台,即退相干理论。对量子测量与量子力学解释引入退相干理论的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了退相干理论对测量问题的分解与求解,指出退相干理论未彻底解决测量问题,并进而解读了退相干理论的意义;在退相干理论视野下,重新审视了量子力学的标准解释、哥本哈根解释、相对态解释和玻姆解释;最后指出测量问题仍然是开放的,有必要结合实际量子测量的特征提出一种新的解释。第三章分析了量子测量背景理论的语境性。在对理论语境进行层次划分的基础上,用语义上升与语义下降描述测量与不同理论语境间的互动关联;以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为例,分析了实验发生的原理理论语境、操作理论语境和实在解释语境,进而探讨了理论语境与测量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理论语境对测量的制约、生成和解释作用,以及测量对理论语境的检验和再语境化功能。第四章分析了量子测量过程中的语境性。在探讨语义分析之于量子测量的方法论意义基础上,以EPR-玻姆实验为例,分析了该实验从理想实验到真实实验过程中实验的语义表征、语义转换和语义实现,以及非定域性概念从最初的预设,经过数学表述,而后得到实验验证的过程;通过语义分析,澄清了围绕在非定域性概念内涵上的争论,阐述了量子力学中非定域性的表现形式。第五章分析了量子测量结果解释中的语境性。解释语境对于分析科学术语的指称和科学理论的意义非常重要:以能量-时间不确定关系为例,探讨ΔE和Δt的指称、AE·Δt≥h/2的意义要在相应的解释语境下进行,且各种ΔE和Δt的指称、ΔE·At≥h/2的意义分别形成了认识论的解释语境、本体论的解释语境和语义学的解释语境;最后在普遍意义上阐述了语境解释及其功能。第六章构建了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通过分析哥本哈根解释和新哥本哈根解释对测量与测量语境的强调,提出语境论的解释;语境论解释把语境实在作为本体论基础,把测量的语境性作为认识论途径,把语境分析方法作为方法论平台;语境论解释否弃了本征值-本征态关联,把测量的确定结果解释为客体在语境中的显现,给出了非塌缩的、实在论的量子测量问题求解策略。结语部分按照量子力学与实在论的关系这一线索,总结了论文提出语境论解释的过程,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在量子力学要求革新经典实在观这一现实条件下,构建了符合非定域性这一新实在观的量子测量语境论解释。未来,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要接受更多量子理论与实验的挑战,并要为科学实在论作辩护。

邓波平[9](2011)在《双语者言语产生及词汇记忆表征的神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在双语脑成像研究中,双语者如何进行言语产生及词汇记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双语者言语产生及词汇记忆的脑机制进行研究。实验1探讨了双语者言语产生的大脑机制和左额下回激活的坐标位置及信号强度。以黑白线条图为材料,12名粤语大学生进行图片命名,磁共振采集数据。结果显示粤语与普通话共同激活左额下回、右枕中回和右楔前叶。粤语额外激活右额上回、右顶下回和左楔前叶。普通话额外激活左小脑嘴峰、左扣带回、左额上回和左缘上回。左额下回感兴趣区内,粤语激活左前额叶腹外侧皮层(BA47)和背外侧皮层(BA9),普通话只激活额叶背外侧皮层(BA9),粤语激活体积大于普通话。研究表明双语者进行母语(L1)和第二语言(L2)言语产生时存在共同的神经机制,但也有各自的特异神经组织;L1、L2在左额下回具有不同的空间信号特征。实验2通过英文词和汉字在记忆储存和再认作业中的脑激活,探讨双语者储存和提取两类作业中汉字与英文的脑加工差异。使用经典的“学习-再认”实验模式,8名大学生进行英文与汉字学习记忆和再认测验,MRI采集数据,AFNI软件进行预处理、多元回归及ANOVA组分析统计语言差异。结果发现汉字再认减英文再认的差异脑区为右小脑、左顶下小叶(BA40)、左颞中回。汉字学习记忆减英文学习再认在0.05水平上没有脑区差异。8名被试学习记忆总平均激活:汉字激活左小脑(小山)、右舌回、左顶上小叶;英文激活左梭状回、右舌回、左顶上小叶、右小脑(小山)。再认激活区:汉英激活脑区完全不同,汉字再认激活了右小脑(小节)、右额上/中回、左/右顶上小叶、左豆状回、右尾状核、右顶上小叶。英文激活右舌回、右扣带回、左顶下小叶。实验表明在记忆进程的不同阶段中双语脑机制存在差异,汉字与英文在学习记忆阶段差异小,再认阶段差异大。汉字再认比英文再认花费更多的脑资源。英文再认既有储存活动,也有注意和语言活动参与。总之,实验表明双语者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记忆和词汇产生过程中,既共享相同的神经机制,也存在各自特异加工脑区。我们倾向于认为大脑表征母语/第二语言都是以各自特定神经网络模式进行的,而不是定位于某些特殊脑区。本研究结果对理解母语和第二语言存储及产生的脑机制有重要意义。

朱金叶[10](2008)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现实经济活动既属于经济学范畴,又属于哲学范畴。在许多经济学大师的着作中,经济学是与哲学思维交融在一起的。哲学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哲学语言是最抽象也是最精炼的语言。用哲学的思维去理解经济学,去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理论的建构、发展和更新做出反思,能够提升和深化我们对经济学,特别是经济活动本质规律的认识。本文的第一个创新点是从哲学的视角阐明: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建立在主观因素而不是所谓客观因素的基础之上的,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所谓客观经济规律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经济规律就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虽然卢卡斯本人并没有从哲学层面去研究理性预期,但是出于对这位大师的尊重,我们仍然把这一结论称为“卢卡斯推论”。这一结论并不妨碍经济学作为有效的工具用以分析现实经济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是为上述理论寻找自然科学的依据,“卢卡斯推论”可以从自然科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中找到理论支持。现代量子物理学可以说是本文思想的自然科学基础,它给我们的启发是极其深刻而具有冲击力的:任何科学都不能排除主观性,科学实验和观测并不能完全排除人的意识的影响。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物质的实体观”在相对论和量子场论面前显得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甚至是谬误。人们之所以对此感到难以理解,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自己先入之见的俘虏。本文的第三个创新点是从中西方科学文化和经济管理思想的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科学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以及实证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证体系的精髓——“内证”的体系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展开论述了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特色。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引出了本文的主体思想,并对现有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分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为后面的展开做好了准备和铺垫;第三部分主要叙述了本文的自然科学基础——现代量子理论,并从哲学上讨论了其意义和价值;第四和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四部分从多方面反复论证了我们的观点,不论从经济学基本假定上,还是理性预期学派与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神经元经济学的观点上看,都可以印证我们的观点——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所谓客观经济规律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经济规律就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第五部分从中西方科学文化的比较的角度上把中国的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体系与西方的实证主义体系加以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证体系的特色和精髓是内证体系,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是首先管理好自己,然后再去管理别人,这一点又与内证体系和方法紧密联系。一个连自己都没有管好的人甚至没有管理别人的起码资格,而国外的管理理论绝大多数都是讲如何管理别人的;第六部分从现实的角度举例说明,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只有遵循和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才有可能做到和谐。任何背离大多数人主观意志的政策都将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按照大多数人的主观意志(预期)去制订经济政策、法规,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更应该按照大多数人的主观意志(预期)去构建和谐社会。

二、两种互补性的核磁共振实验验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互补性的核磁共振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2)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研制及其在淋巴和肿瘤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Abbreviation)
1 绪论
    1.1 脂质纳米颗粒的应用
    1.2 纳米颗粒对肿瘤的靶向
    1.3 淋巴系统造影成像
    1.4 选题背景和本文主要内容研究
2 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的研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用于淋巴系统示踪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多肽-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用于肿瘤靶向诊疗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非天然核苷酸的组装及其DNA链的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生命的化学起源—DNA/RNA的前生物组装研究
        1.2.2 非天然DNA碱基对—人工扩展遗传信息系统
        1.2.3 新型DNA荧光碱基—核酸动态结构和功能探针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计算基础
    2.1 理论计算方法简介
    2.2 量子化学理论
        2.2.1 密度泛函理论
        2.2.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2.2.3 TD-DFT线性响应理论
        2.2.4 过渡态理论
        2.2.5 分子轨道理论
        2.2.6 自洽反应场理论
    2.3 分子模拟
        2.3.1 分子力场中的势能函数
        2.3.2 常见的分子力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嘧啶核苷酸的前生物组装机制及形成糖苷键碱基的化学结构设计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核糖在水溶液中的构象转化
        3.3.2 C-核苷酸的组装机制
        3.3.3 N-核苷酸的组装机制
        3.3.4 C-C糖苷键形成的化学驱动力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非天然碱基与天然碱基的相互作用及其DNA链的结构性能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有P:Z碱基对的DNA序列的收敛性
        4.3.2 含有P:Z碱基对DNA序列的构象特征
        4.3.3 P或Z碱基的错配对DNA序列构象特征的影响
        4.3.4 非天然碱基对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氢键和π-堆积
        4.3.5 Z-硝基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4.4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非天然荧光碱基与DNA链的结构适配性及其荧光性能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含有荧光碱基对的DNA序列的结构性能
        5.3.2 荧光核碱基及其B-DNA双螺旋的光物理学性能
        5.3.3 DNA双螺旋环境对荧光的影响:氢键作用和π-堆积作用
    5.4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4)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中的稀疏化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代谢组学及其数据分析
    1.2 代谢组学单源数据分析方法
    1.3 代谢组学多源数据分析方法
    1.4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
    1.5 论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SIS的稀疏偏最小二乘回归新方法
    2.1 引言
    2.2 偏最小二乘法
    2.3 稀疏偏最小二乘法
    2.4 SIS-SPLS新方法的理论及其性质
        2.4.1 SIS-SPLS回归模型
        2.4.2 SIS-SPLS的渐近性质
        2.4.3 SIS-SPLS的算法
    2.5 数值分析
        2.5.1 模拟数据结果与分析
        2.5.2 真实数据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变量互补性的多源数据稀疏化方法
    3.1 引言
    3.2 假设检验相关理论
        3.2.1 G2检验
        3.2.2 拓展似然比检验
        3.2.3 多重假设检验
    3.3 多源数据变量相关性与互补性
        3.3.1 变量相关性
        3.3.2 变量互补性
    3.4 基于互补性的多源数据稀疏化方法
    3.5 数值分析
        3.5.1 模拟数据变量相关性
        3.5.2 模拟数据变量互补性
        3.5.3 真实多源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核磁共振氢谱的定量分析
    4.1 引言
    4.2 定量分析软件的功能模块
    4.3 定量分析软件的使用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附录 定理证明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三角网格的蛋白质分子表面建模及分子能量分布在表面特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2.1 蛋白质数据库
    2.2 分子表面
    2.3 表面原子与内部原子
        2.3.1 基于扩展球的表面原子提取算法
第三章 基于Contour-Buildup算法的蛋白质分子表面三角化
    3.1 相关工作
    3.2 基于表面原子与Contour-Buildup算法计算SES
        3.2.1 计算SAS上弧的列表
        3.2.2 生成马鞍面
        3.2.3 生成三角凹球面
    3.3 三角化SES的三类面片
        3.3.1 凸球面三角化
        3.3.2 凹球面和马鞍面三角化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使用SAEES提取表面原子
        3.4.2 基于Contour-Buildup生成SAS上弧列表的实验
        3.4.3 计算分子SES及三角化的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B方法的对接分子表面三角网格绘制
    4.1 基本介绍
        4.1.1 分子对接
        4.1.2 局部重绘
    4.2 具体实现
        4.2.1 获取数据源
        4.2.2 局部绘制的实现过程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局部重绘实验结果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静电势能的蛋白质分子表面特征分析
    5.1 相关工作
    5.2 分析蛋白质分子表面特征区域处的能量分布
        5.2.1 基本介绍
        5.2.2 寻找位于分子表面附近的能量点
        5.2.3 分子表面特征区域处能量分布情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寻找分子表面能量点的实验
        5.3.2 能量值可视化
        5.3.3 分子能量分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光响应性偶氮苯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沦
    1.1 分子识别技术概述
        1.1.1 分子识别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2 分子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2 分子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光刺激响应性
        1.3.1 偶氮苯的介绍及理论基础
        1.3.2 偶氮苯的光化学性质
    1.4 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光刺激响应性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
        1.4.1 偶氮苯官能团的冠醚对金属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4.2 偶氮苯官能团对β-CD识别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含冠醚官能团光刺激响应性偶氮苯的合成与其对Ag~+识别的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仪器
        2.2.3 4,4’-(4-hydroxyphenylazo)benzo-15-crown-5(HPABC)的合成
        2.2.4 冠醚偶氮苯分子(CEAzO)的合成
        2.2.5 4-羟基-偶氮苯(HAB)的合成
        2.2.6 4-(6-溴烷氧基)偶氮苯(BCAB)的合成
        2.2.7 冠醚偶氮苯的光响应性测试
        2.2.8 金属离子识别性能测试
        2.2.9 冠醚偶氮苯与Ag~+结合曲线的测定
        2.2.10 冠醚偶氮苯分子与Ag~+控制-释放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响应性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异构化过程的动力学拟合
        2.3.2 冠醚偶氮苯分子的金属离子识别性质
        2.3.3 冠醚偶氮苯分子与Ag~+结合滴定曲线图
        2.3.4 冠醚偶氮苯分子与Ag~+控制-释放的测定
        2.3.5 冠醚偶氮苯结合Ag~+的理论解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长链的氨基、羟基活性官能团偶氮苯的合成及与β-环糊精识别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仪器
        3.2.3 4-羟基-4’-硝基偶氮苯的合成
        3.2.4 4-羟基-4’-氨基偶氮苯的合成
        3.2.5 4-(6-溴烷氧基)-4’-氨基偶氮苯(NH_2-AzO-6C-Br)的合成
        3.2.6 对羟基偶氮苯的合成
        3.2.7 4-(6-溴烷氧基)-4’-羟基偶氮苯(OH-AzO-6C-Br)的合成
        3.2.8 4-(6-溴烷氧基)-4’-羟基偶氮苯与β-CD络合物(OH-AzO-6C-Br&β-CD)的制备
        3.2.9 4-(6-澳烷氧基)-4’-氨基偶氮苯与β-CD络合物(NH_2-AzO-6C-Br&β-CD)的制备
        3.2.10 系列偶氮苯及其包结物的光响应性能的测定
        3.2.11 系列偶氮苯及其包结物的DLS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系列偶氮苯分子光刺激响应性性质研究
        3.3.2 系列偶氮苯分子与β-CD包结物粒径分布的DLS研究
        3.3.3 系列偶氮苯分子与β-CD包结物表面形貌的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两种波长光刺激响应性的偶氮苯的合成与及对β-环糊精识别的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仪器
        4.2.3 双光响应性偶氮苯(OH-AzO-6C-AzO-NH_2)的制备
        4.2.4 双光响应性偶氮苯与β-CD络合物(OH-AzO-6C-AzO-NH2&β-CD)的制备
        4.2.5 双光响应性偶氮苯及其包结物的光响应性能的测定
        4.2.6 双光响应性偶氮苯及其包结物的DLS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光响应性偶氮苯分子光刺激响应性性质研究
        4.3.2 双光响应性偶氮苯分子与β-CD包结物粒径分布的DLS研究
        4.3.3 双光响应性列偶氮苯分子与β-CD包结物表面形貌的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在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7)溶氧影响谷氨酸发酵代谢的机制及代谢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谷氨酸的性质与用途
    1.2 谷氨酸棒杆菌简介
    1.3 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产谷氨酸的研究现状
        1.3.1 细胞表面结构对谷氨酸分泌的影响
        1.3.2 谷氨酸合成途径中α-酮戊二酸节点处的调控作用
        1.3.3 回补途径对谷氨酸合成的重要影响
        1.3.4 谷氨酸棒杆菌过量合成谷氨酸的机理
        1.3.5 溶氧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及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
    1.4 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及其对谷氨酸发酵的调控作用
    1.5 代谢流分析
        1.5.1 化学计量学和流平衡分析
        1.5.2 ~(13)C代谢流分析
        1.5.3 代谢流的计算方法
        1.5.4 其它代谢流分析方法
        1.5.5 对谷氨酸棒杆菌过量合成谷氨酸的代谢流分析研究进展
    1.6 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糖蜜、玉米浆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培养基配方
        2.2.1 保藏斜面
        2.2.2 活化斜面
        2.2.3 一级种子
        2.2.4 二级种子
        2.2.5 发酵培养基
    2.3 培养方法
        2.3.1 菌种保藏及活化
        2.3.2 斜面培养
        2.3.3 种子培养方法
        2.3.4 发酵罐补料分批培养
    2.4 分析测定方法
        2.4.1 发酵过程在线数据的采集
        2.4.2 离线pH
        2.4.3 OD测定
        2.4.4 菌体干重与OD值之间的换算
        2.4.5 谷氨酸、乳酸测定方法
        2.4.6 发酵液中残糖的测定
        2.4.7 耗氨量
        2.4.8 发酵液中氨基酸的测定
        2.4.9 发酵液中有机酸的测定
        2.4.10 发酵液中有机酸、氨基酸的测定步骤
        2.4.11 酶活测定方法
第三章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时的代谢途径通量差异
    3.1 典型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参数曲线
    3.2 不同溶氧水平的控制策略
    3.3 不同溶氧水平对菌体生长和产谷氨酸的影响
    3.4 溶氧对耗氧速率、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谷氨酸合成速率及糖耗速率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3.5 不同溶氧水平对有机酸、氨基酸积累量的影响
        3.5.1 丙酮酸的积累量
        3.5.2 胞外乳酸和乙酸的浓度变化趋势
        3.5.3 胞外TCA循环途径中有机酸的浓度变化趋势
        3.5.4 胞外副产物氨基酸的浓度变化趋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氧对谷氨酸合成路径中关键酶酶活及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
    4.1 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的关键酶酶活差异
        4.1.1 谷氨酸脱氢酶简介
        4.1.2 乳酸脱氢酶简介
        4.1.3 GDH酶活和LDH酶活的测定原理
        4.1.4 不同溶氧水平下发酵谷氨酸脱氢酶(GDH)酶活和乳酸脱氢酶(LDH)酶活的变化趋势
    4.2 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过程中胞内氧化还原电势的差异及其对代谢的影响
        4.2.1 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碳源溢流现象(Overflow Metabolism)
        4.2.2 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
        4.2.3 胞内辅酶的定量测定
        4.2.4 溶氧对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3)C-MF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代谢通量分析中的应用
    5.1 微型全息式生物反应器
    5.2 合成培养基组成
    5.3 微型反应器的特性考察
        5.3.1 Mini反应器的缺陷
        5.3.2 对mini罐的改进
        5.3.3 改进后的结果
    5.4 快速取样方法的建立
        5.4.1 冷盐水包裹的离心管淬灭法
        5.4.2 冷甲醇淬灭法
        5.4.3 快速离心法
    5.5 几种胞内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
        5.5.1 四种胞内物质提取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
        5.5.2 破碎效果的比较
    5.6 ~(13)C标记实验
        5.6.1 参数检测
        5.6.2 胞内游离氨基酸检测步骤
        5.6.3 GC-MS测定氨基酸的设定条件
        5.6.4 可测得的代谢物浓度变化速率的测定方法
    5.7 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产谷氨酸的代谢模型的建立
    5.8 运用FIATFLUX软件计算关键节点处的代谢比例
        5.8.1 根据同位素标记信息计算代谢流比率
        5.8.2 高溶氧与氧限制条件下发酵过程中关键节点的代谢通量比例比较分析
    5.9 全局代谢通量的计算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域的划定
    二. 量子测量哲学研究的现状
    三.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四. 本论文的思路和框架
    五. 论文的主要内容
    六. 论文新的认识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量子测量问题的产生与传统求解
    1.1 量子测量问题的理论基础
        1.1.1 形式化的量子力学体系
        1.1.2 量子测量的特征
    1.2 量子测量问题的产生
        1.2.1 量子测量问题的根源
        1.2.2 量子测量问题的症结
        1.2.3 测量问题求解的各种思路
    1.3 量子测量问题的求解体系
        1.3.1 哥本哈根解释的求解
        1.3.2 玻姆解释的求解
        1.3.3 相对态解释的求解
    小结
第二章 量子测量问题求解的新平台——退相干理论
    2.1 量子测量的退相干理论
        2.1.1 退相干理论迟到的原因
        2.1.2 退相干理论与测量问题
        2.1.3 退相干理论的意义分析
    2.2 退相干理论视野下的量子测量问题求解
        2.2.1 退相干理论下的标准解释
        2.2.2 退相干理论下的哥本哈根解释
        2.2.3 退相干理论下的相对态解释
        2.2.4 退相干理论下的玻姆解释
    小结
第三章 量子测量背景理论的语境性——以SG实验为例
    3.1 测量理论语境的层次
    3.2 SG实验的理论语境
        3.2.1 SG实验发生的原理理论语境——旧量子论
        3.2.2 SG实验操作的理论语境——电磁理论
        3.2.3 SG实验的实在解释语境——量子力学中的自旋
    3.3 理论语境与测量
        3.3.1 理论语境对于测量的作用
        3.3.2 测量对理论语境的作用
    小结
第四章 量子测量过程的语境性——以EPR-玻姆实验为例
    4.1 测量过程的语义分析
        4.1.1 语义分析方法
        4.1.2 测量过程语义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4.2 EPR-玻姆实验的语义分析
        4.2.1 EPR-玻姆实验的语义表征
        4.2.2 EPR-玻姆实验的语义转换
        4.2.3 EPR-玻姆实验的语义实现
    4.3 非定域性的语义分析
        4.3.1 非定域性的内涵
        4.3.2 非定域性的外延
    小结
第五章 量子测量结果解释的语境性——以ETUR为例
    5.1 ETUR语境考察的合理性论证
        5.1.1 ETUR的提出
        5.1.2 围绕ETUR的争论
        5.1.3 ETUR语境考察的合理性论证
    5.2 ETUR的解释语境
        5.2.1 认识论的解释语境
        5.2.2 本体论的解释语境
        5.2.3 语义学的解释语境
    5.3 解释语境及其功能
    小结
第六章 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
    6.1 量子测量语境论解释的本体论基础——语境实在论
        6.1.1 客观实在论与主观实在论
        6.1.2 语境实在论
    6.2 量子测量语境论解释的认识论途径——测量的语境性
        6.2.1 哥本哈根解释的测量与语境依赖
        6.2.2 新哥本哈根解释中测量的语境依赖性
        6.2.3 语境论解释的测量语境性
    6.3 量子测量语境论解释的方法论平台——语境分析方法
        6.3.1 语境分析方法
        6.3.2 测量的语境分析
    6.4 测量问题的语境论求解
        6.4.1 测量问题的语形求解
        6.4.2 测量问题的语义求解
        6.4.3 测量问题的语境论求解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双语者言语产生及词汇记忆表征的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思路
    1.1 引言
    1.2 双语者概念及分类
        1.2.1 双语者的界定
        1.2.2 双语者类型
    1.3 双语者语言加工的脑成像研究
        1.3.1 双语神经机制研究的基本问题
        1.3.2 双语加工的脑机制研究
        1.3.3 影响双语者脑机制的因素
    1.4 言语产生的脑成像研究
        1.4.1 双语者言语产生的研究现状
        1.4.2 双语加工中额下回激活信号的研究
    1.5 记忆的脑成像研究
        1.5.1 词汇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
        1.5.2 双语者词汇记忆的研究现状
    1.6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1.6.1 问题提出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双语者言语产生的脑加工特征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材料与程序
        2.2.3 磁共振扫描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行为结果
        2.3.2 脑成像结果
    2.4 讨论
        2.4.1 双语激活的共同脑区和差异脑区
        2.4.2 左额下回信号特征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双语者词汇记忆及再认的脑加工机制
    3.1 研究目的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和程序
        3.2.3 图象采集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汉字和英文记忆编码阶段的脑加工区
        3.3.2 汉字和英文再认阶段的脑加工区
        3.3.3 汉字与英文再认阶段加工差异脑区
    3.4 讨论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及创新
    4.2 研究不足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10)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实践意义
    1.3 文章的结构内容和主要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评述
    2.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评述
    2.3 行为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理论评述
第三章 自然科学基础——量子物理学的启示
    3.1 科学巨人的世纪之争引发的思考
        3.1.1 爱因斯坦——玻尔的量子理论之争
        3.1.2 玻尔的概率解释
        3.1.3 双缝干涉实验与延迟试验
        3.1.4 贝尔不等式的检验
    3.2 量子理论的哲学意义
第四章 理性预期的再认识——卢卡斯推论
    4.1 经济学基本假定的思考
    4.2 理性预期学派与博弈论的反思
    4.3 行为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的反思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证体系
    5.1 源于“轴心时代”的东西方两大科学文化和经济管理思想体系
    5.2 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证体系
        5.2.1 西方的实证主义体系及其困境
        5.2.2 中国的实证体系是一种“内证”的体系
        5.2.3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特色之一:首先管好自己
        5.2.4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特色之二:简洁化、凝炼化、文学化
    5.3 启示与可能的交汇点
第六章 实例检验和政策思考
    6.1 历史上的实例检验
        6.1.1 “凯恩斯悖论”的因素分析
        6.1.2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化解因素
    6.2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经济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6.2.1 建国以来的部分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6.2.2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两种互补性的核磁共振实验验证(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场景下的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 洪智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CT/荧光双模式脂质纳米颗粒研制及其在淋巴和肿瘤成像中的应用[D]. 许国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3]非天然核苷酸的组装及其DNA链的结构性能研究[D]. 王文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中的稀疏化新方法[D]. 徐向南. 厦门大学, 2017(10)
  • [5]基于三角网格的蛋白质分子表面建模及分子能量分布在表面特征分析中的应用[D]. 王琳. 上海大学, 2015(02)
  • [6]光响应性偶氮苯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D]. 孟宪柱. 西南大学, 2013(12)
  • [7]溶氧影响谷氨酸发酵代谢的机制及代谢通量分析[D]. 刘剑.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3)
  • [8]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D]. 赵丹. 山西大学, 2011(06)
  • [9]双语者言语产生及词汇记忆表征的神经机制[D]. 邓波平. 广州大学, 2011(05)
  • [10]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D]. 朱金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两个互补的核磁共振实验来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