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闪耀

爱在闪耀

一、爱意融融 点亮心愿(论文文献综述)

严英秀[1](2021)在《归去来》文中认为楔子五月的江城,河流两岸的风已是暖洋洋的。一路不停步地走到城北的山坡上,凌熠的额上微微渗出了的汗珠。他感慨说,到底年岁不饶人,蔚晨啊,你看我都跟不上你的步伐了。一片空旷的高地,简直要装不下就要溢出去的富丽春色。桃、李、山樱都已花事荼蘼,满枝的新绿蓄势待发,一派油亮。山楂却正开到了最好的时候,满树汪洋恣肆的花朵让人倏地感到一种通体的清凉,仿若与一场纷纷的白雪迎面相遇。

郭艺[2](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李晓洁[3](2020)在《唐代婚恋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婚恋是人类必经的过程,爱情、婚姻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特别是《诗经》中的婚恋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唐代婚恋诗的关注不够,未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对唐代婚恋题材的诗歌研究往往局限在爱情、艳情、宫怨、闺怨等单一角度。唐代婚恋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题材的作品在唐代可谓是佳篇云集,层出不穷,唐代诗坛的名家都参与了婚恋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唐代婚恋状况和唐人的婚恋观,对于了解唐代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婚恋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婚恋诗的搜集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代婚恋诗的创作流变、发展状况、基本类别、艺术特色以及与婚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挖掘与论述。本文所研究的唐代婚恋诗主要是从彭定求所编的《全唐诗》中挑选的符合的诗作,并加以分析探讨。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缘由,其次对唐代婚恋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成果和不足,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文部分由以下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唐前婚恋诗概述。本章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婚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关照唐前婚恋诗发展,追根溯源,一探婚恋诗的写作传统。第二章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本章从制度着眼,考察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对婚恋诗歌书写的影响,以代表性的婚恋诗窥探唐代婚恋制度下唐人的婚姻观念、婚姻缔结以及婚姻解除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第三章唐代婚恋诗的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从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唐诗发展的历史阶段,分别梳理不同时期婚恋诗的创作特征。第四章唐代婚恋诗的基本类别。本章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婚恋诗进行分类,将唐代婚恋诗以恋爱和结婚两个阶段分为恋诗与婚诗两大类,恋诗中既包括婚前的恋情也包括婚后的恋情;婚诗中包含嫁娶、赠内、闺怨、弃妇、离婚、悼亡诗,并分析其中婚诗与恋诗的交叉现象。通过对婚恋诗进行分类,了解婚恋诗创作上的内容倾向。第五章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本章从情感表达、意象使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剖析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韩雪梅[4](2018)在《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文化是观测社会语态和人类行为的解读密码,是人类争夺话语权的世界舞台。自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相遇,百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现实应用,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一批有立场、有理想、有创造的优秀作家,胸中担道义,笔下有乾坤,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紧紧抓住“人类”意义的精神内涵,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神话、自然、民俗等核心符码,作为一个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努力让文学生长在时代文化的深厚土壤里,以“天下观”的总体视域进行“文学民族性”向“文化世界性”的思想创造和文本实践。新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优秀长篇小说,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贯通20世纪的人文动脉,追求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哲学维度和美学向度,越来越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发展趋势,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格局与气度,向普世生命敞开一切存在的可能性。这其中,贾平凹饱含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切关爱和对大地母亲的依恋与期盼,始终根植土地的深处,对社会特殊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时代的深层次思考,同时于城与乡互换视角的基点进行世相变化的交叉认证,在有限的乡土和无限的世界中,树立起“乡土中国”的人文活化石;迟子建在世间冷暖的生命地带,实施“灵魂温度”的普世性观照,寄托能够觉解宇宙奥秘中那至高无上的生命牵挂,有机凝铸文学品质的文化气度和思想高度,执着地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阿来以一种民族情怀的眷恋式给出,史诗性言说民族记忆的存在寓言,拓展民族文学与人类文化“协和万邦”的共融性,自觉建构“民族志”诗学的人类学价值,面对扑面而来的世界,深情对话浩渺的文化宇宙。优秀长篇叙事深入探索与发现人生逻辑与现实存在之间的种种隐秘关系,其核心指向生命“圆融”的灵魂高贵,打造充满张力、智慧和温暖的存在世界,愈加呈现出“文学人类学”升华为“文化人类学”价值的立体性、多维性和开放性,实现由文学“我者”向文化“他者”整体性趋向的辩证拓展。这种独具文化人类学魅力的文学创造,形成了紧贴现实的“生活流”和富有冲击力的“世界波”,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情诠释普世“人学”的社会主题,不仅促进了文学艺术与时代脚步同频共振的繁荣发展,也给世界提供了重新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机会,打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通途,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能见度”显着提高。“中国故事”的世界性叙事,实现了从文学人物的“自我言说”到抢占人类话语权的文化拓展,承载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正在建构起新世纪人类文化的“跨太平洋诗学”,进一步提升世界话语谱系的“中国性”,呈现出时代风云与人类神情多维映照的世间复魅,与世界文化产生强烈共鸣,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中国话语的能极值。新世纪优秀长篇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其人文价值贡献率达到历史性新高,具有里程碑意义。

廖静仁[5](2017)在《江天暮雪(中篇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室内暖气融融,伊人满怀心事,鹅蛋脸却扑扑地泛出桃红。她叫慕容雪,天生一副能与百灵鸟比歌喉的好嗓子,不过也难怪,她娘家在湘西古丈,那一方山水不但养美人,还养歌唱家。慕容雪就是湘西音乐学院毕业的,如今在长沙的清水塘附小当音乐教师。她原本天真无瑕,就如她的

程青[6](2014)在《天使》文中认为序幕大清早接到吕非老的电话,问我当晚能不能去参加个饭局。他口气热情里透着亲切,就像昨天我们刚见过面般。吕非老本名吕非,因为聪明机灵早年间在北京的媒体圈混得八面玲珑人脉广博,二十几岁就被朋友和同行尊称为"吕非老"。我比他入行稍晚,在某次媒体见面会上和他相识,我们见如故,拍即合,度甚至好得如影随形。不过,接到他这个电话我还是颇觉意外,因为我们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见过面了,差不多就算是相忘于江湖了。而且,现在我远没有从前那样热衷于饭局。我迟疑了片刻,在电话里问他:"啥好事呀?当

竹林[7](2012)在《魂之歌(下)》文中指出二十九华夏的弃儿经过一个星期的跋涉,刘强跟着人民军游击队的小头头一行来到了一个叫"孟帕"的地方。这孟帕窝在起伏的原始林莽中。站在进入孟帕山口的高坡上,奔来眼底的都是绿,连吸口气都是绿莹莹的清爽新鲜。这不由得让刘强想起了山青人的寨子,一样都是半山腰上的一块坝子嘛!想起山青人,他的心就跳得有点不正常。他下意识地把手伸到胸前,隔着衣服摸了摸藏在里面的宝贝,心慢慢安定下来。这一路朝东,又朝南,明明是离山青人越来越远了的。

影照,AKYO[8](2012)在《《陛陛陛下》前传 白莲花》文中研究表明原来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的心上人不喜欢你,而是他一面说着喜欢,一面安排人杀你。原来世界上最绝望的事情,不是你的心上人安排人杀你,而是他生怕你死不了,还要亲手往心口上再捅一刀。

杨华[9](2012)在《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20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从庞杂的美华文学文本中梳理归纳出四种“中国形象”类型: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这四种形象类型涵盖了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和不同体裁的美国华人文本对中国的表述。选择这几类中国形象进行论述,主要是因为这几种角度可以较好地概括美华文学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性质,从中可以看出海外中国人在文化碰撞时对血缘国多维度的反观视角、表述策略和文化反思样式。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这四种形象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包容,共同构成丰厚复杂的中国形象。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对国内外中国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列出了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这部分辨析了形象、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学、自我与他者等概念。华文文学以汉语写作为核心概念,标示语种文学的界限。华人文学则强调创作主体的族裔身份,涵盖华人用不同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采用“华人文学”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强调“中国”这一血缘背景,强调文化母体在空间“移位者”身份认定中起到的作用。在文本选择上,以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为主,旁及台湾旅美华人文学,以及一些很难归属于某种作家群体但写作卓有成绩的华人作家。本文选取的这些华人作家,其创作有明显的全球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和单一文化背景下的写作相比,这些作家写作的主题、视角、风格都明显不同。论文第一章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命伦理三个层面探讨了伦理中国形象。中国伦理直接映射在海外中国式家庭对人物情感和行动的影响,无论是接受、抗争,或是批判性审视,都脱不掉这个文化传统。第一节家庭伦理部分首先分析了为什么伦理主题在美华文学中很多见,因为它反映了不同时代、教育背景、社会环境、东西文化交织下的一些深层问题。新移民文学经常关涉婚姻对人的束缚;华裔家庭由于异族通婚的可能性较大,文化冲突的尖锐性就更明显,华裔遇到的文化身份认同更加模棱两可。华裔家庭的生活因太过重视人伦关系而具有其他族裔所没有的压力与道德内省,这成为阻碍第二代华裔个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许多华裔作品的描述中,人物希望通过个人努力,通过对长辈的反叛来实现自己的个体意识与尊严。在此类作品中,中国形象以家为本位的特征非常明显。第二节社会伦理部分分析了荒诞岁月的非理性集体人格和居美华人的人格面具问题。人格面具的存在表明了居美国华人文化身份中具有双重人格,论文据此指出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份焦虑,源于不平等的族裔交往,是两种文化体系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拉锯战对人格造成的撕裂所致。第三节生命伦理部分从重生的生死观、乐生的生活观,慎独的内省方式,以柔克刚的处事态度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生命伦理在海外的变异与发展。总之,在美国华人文学中,尽管也书写了中国传统伦理压抑人性、保守封闭的一面,但主导性的价值取向是重情恋家的家庭观念、仁爱友善的道德伦理观和健康进取的生命观。论文第二章讨论了草根中国形象。草根经验的表述和草根移民历史的再现始终是美国华人文学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代表了一个不能忽视的流脉,与留学生文学、知识分子写作或中产阶级文学以及自由主义写作共同构成美华文学的完整的历史图谱。草根中国形象集中体现为底层中国人的形象,这在美华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大陆乡土社会(中原农耕文明)中的贫苦农民,二是岭南文化中的农民通过移民转化而成的异国都市平民,三是八十年代以来赴美打工的低知识阶层新移民。他们所体现的“草根力量”,乃是天然根植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内部力量,带有自发性的生生不息,柔弱的表象内里是坚韧的品质,能够承受巨大的外力。本章首先从左翼叙事海外延伸的角度,重点解读了黄运基的长篇小说,认为无论是人物设计上的引路人形象,还是“革命加恋爱”的结构模式,对场景、人物和心理的速写式勾勒,以及纪实性和自传性等方面,他的小说都对接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左翼叙事的传统。接下来论证了华裔作家书写祖先移民史具有“记忆政治”的意义,指出他们通过回顾祖先在美国采矿、修铁路、开垦种植园的经历,重新发现和再现了百年来“隐匿的历史”,以证明华裔在美国生存的合法权利。唐人街那来自底层的声音,深沉地传递着华人在美国的坎坷经历和艰苦人生,而小人物的韧、善、美也从唐人街叙事中自然呈现出来。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义轻利、礼尚往来、自强不息等方面的集体无意识,在草根们的血液中流淌,也必然长久地照亮着海外华人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本节还注意到,在西方社会,知识分子属于职业化的社会阶层,本身就身处民间社会,所以根本没有草根与精英的分野,他们的平等意识和平视眼光就分外鲜明。这种身份意识被美华作家所汲取;同时,美华作家多有打工经历或至少也熟悉打工生活,所以在他们笔下,劳心与劳力的分野不再是不可跨越,他们所体现的是底层移民虽贫贱如草却仍旧梦想“舞”动人生、鹰击长空的坚定信念。本章还运用跨国移民理论分析反映早期移民生活的作品,认识到出洋的广东乡村农民不是因动荡和穷困而背井离乡的被动者,反而是敢于挑战、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开拓者。早期移民的心态是中华海洋文化特别是珠江文化的典型代表。珠江文化自古以来务实、敏锐、争先,因吸纳海洋文化精华而封闭意识和保守性较少,开放性和先进性成份多。老一代移民及其后代被打上珠江文化的印记,以雄强进取的精神对接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但又抵御极端个人主义的美国文化的侵入,彰显出珠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客观上构成了对闭锁困守的中国形象的一种反驳。第三章诗性中国形象阐述华人对文化中国的审美想象。文化层面的中国和现实中国构成了某种对立与补充关系,换言之,美国华人作家不满社会生活层面的中国时,“文化的中国”往往成了他们想象性的精神补偿,成为他们的诗意家园。本章分析了林语堂的多部英文作品,认为林语堂有意识地将优雅、闲适、安详的中国形象传递给西方人,对于改观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疲弱、愚昧的形象起到了良好作用。林语堂对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注重审美感受的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阐扬,也有其不足之处。他展示给外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经过萃取和删减的雅化中国。美国读者可以借“闲适”的趣味来慰藉忙碌的现实所导致的精神紧张,却很难以此增进对现代中国的了解。王鼎钧在抗战的纷飞战火中离家再未能返回,所以中国形象在他笔下美则美矣,却有着乱世罹忧的大哀痛,也因此造就了他沉郁顿挫的乡愁美学。诗人张错则沉潜古文物,在现代时空中考察过往历史事件,抒发怀古幽情并对存在进行哲学追问。裴在美将昔日台北和今日纽约并置,揭示喧嚣骚动的的都市永远无法取代宁静悠长的原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片面发展经济所导致的价值混乱发展给不少作家带来精神的冲击,他们选择了文化返身,向古老的诗意中国致敬,将乡愁提升到文化乡愁的层次。本章还解读了木心的诗歌和散文,认为木心通过在观念世界里漫游,执着地表达出他的怀乡诉求。在不断回望人类曾经拥有的文明、文化甚而精英个体生命矜贵的品性的同时,过去的文化在木心的选择性书写中获得再一次的想象性的生成,生成为木心理想的精神故园。第四章分析了现代中国形象在美国华人文学中的构建与缺席。从19世纪中叶至今,劳工潮、留学热、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到美国去”的潮流方兴未艾,根本动因在于中美经济的巨大落差,国人对于现代性的急切追求和渴望。华人文学首先流露出中国人追寻现代化的心理。本章第一节探讨华人作家怎样为国内读者展示了他们眼中的“美国”。越界后的“中国人”塑造的“美国”形象,既说明了中国对西方“怎么看”和“看什么”,也表现出中国对自我的想象方式。美国被视为现代化的终点,各类型的移民面对西方时震惊、失落、艳羡种种情绪交织一体。本节还从“人的体验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这一视角出发,论证了体验的现代性从根本上代表着现代中国人(民族群体和个体)在世界上的生存价值或地位问题。移民作为第三世界的个体目击和亲历第一世界的故事,更为直接和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中国的现代性焦虑。他们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强调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但又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诸如文化差异、文化反思、追求财富、追求感受的丰富等等很多崭新的现代性体验。第二节分析了新移民作家观察和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弊病的角度。本文认识到,叙述者依据西式的文化参照体系和价值标准审视作为国族象征的罗坎村(袁劲梅)、史屯(严歌苓)、大岛(刘索拉),既包含着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刻洞见,又保留了启蒙话语那种对中国文化结构的批判思路。他们反思东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寻找中国人爱面子、讲人情、特权意识等为现代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有其共性特征。美国作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现在”,正预示着启动“改革”、全面加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的“将来”。华人作家们意识到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弊病,并做了理性的反思,希望中国不要再重蹈其覆辙,走出符合带有自己特性的现代化之路。第三节从视域扩大、华人女性在西方“再社会化”的成功、世界人新质的获得三个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现代身份的构建。现代“职场”取代了传统的社群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场景和生存体验之所,新一代华人在身份上完成了他们的“现代化转型”。他们不仅获得了对于现代人而言是立身之本的专业技能,更关键地是获得了对职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体认。第四节探讨美国华人作家构建中国形象的缺失不足。指出无论是新移民作家还是华裔作家,均未逃脱美国社会对中国所持主流话语的影响,在局部和细节上难免有“自我东方化”之嫌。然而应该看到,华人文学可以启发我们采取“互为主观”的认识方法。很有价值的一点是,我们在外国文学中看到了“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化”(无论扭曲程度如何)。于是,本民族作为他者被观察和被投射,这种被看的意义非常重要。突破我们视界的封闭,或许能发现许多曾经是盲点的部位,进行一些有益的思索。通过对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归纳,本文在结语中指出,写作使用的语种及作品指向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文化语境中,除了种族、族裔以及性别这三种主要的身份标志以外,作者的社会阶层、政治倾向、职业特征、在中国的境遇等因素,也对塑造中国形象有直接的影响。华人文学在书写中国题材和异域华人生活时,实际上内含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变迁。美国华人塑造的中国形象展示出中国的各种面相:它既可以描写中国历史的阴暗面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揭露“文革”的残酷面影和对人性的毁灭性打击,刻画底层民众的生活习性和劣根性;它也可以书写记忆缅怀中的虚实相间的审美之乡,或展示草根移民雄强进取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或回顾中国现代化之路上的艰难前行。前者不是“新东方主义”,后者也不是“东方中心主义”。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是美华作家回应主流文化的一种叙事策略和生存策略。美国华人文学最醒目的成就并不是中国形象的完美呈现,而是海外作家直面自己母体文化时大胆的精神挑战。美国华人文学具有双重文化视野、双重文化传承,用双重视角描写出的中国形象表述着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和态度,同时述说着他们在居住国的生活境遇、生活欲望和梦想。实际上恰恰是多重形象才能无限趋近完整的中国形象。

崔子恩[10](2010)在《北斗有七星》文中研究指明骨肉血亲,是我们在人世间最近缘的时空。用柔软的记忆相互慰暖,用坚硬的光芒相互照耀,无论近远,无论死生。——题记爸爸冬春春天里出生的,是天祥,是路明,是天宝,他与三个名字一同出生,俗世的,还有一个天国的名,叫亚巴郎,一个让人吃惊的名字,来自旧约时代。

二、爱意融融 点亮心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意融融 点亮心愿(论文提纲范文)

(1)归去来(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尾声

(2)《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3)唐代婚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婚恋诗界定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本文研究重点
第一章 唐前婚恋诗概述
    第一节 先秦婚恋诗
        一 《诗经》中的婚恋诗
        二 楚辞中的婚恋诗
    第二节 两汉婚恋诗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婚恋诗
    第四节 隋朝婚恋诗
第二章 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
    第一节 婚恋观念
    第二节 婚姻缔结
    第三节 婚姻解除
第三章 唐代婚恋诗发展概况
    第一节 初唐婚恋诗
    第二节 盛唐婚恋诗
    第三节 中唐婚恋诗
    第四节 晚唐婚恋诗
第四章 唐代婚恋诗的主题与类别
    第一节 恋诗
        一 婚前恋诗
        二 婚后恋诗
    第二节 婚诗
        一 嫁娶诗
        二 闺怨诗
        三 赠内诗
        四 弃妇诗
        五 离婚诗
        六 悼亡诗
    第三节 恋诗与婚诗的交叉
        一 婚前恋与婚后恋
        二 婚后夫妻的恋爱
        三 既有恋爱又有婚
第五章 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第二节 意象使用丰富贴切
        一 动物类意象
        二 植物类意象
        三 自然类意象
        四 生活类意象
    第三节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一 巧用典故
        二 穿插回忆
        三 合理想象
        四 生动比喻
    第四节 艺术风格深挚温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唐代婚恋诗歌选编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致谢

(4)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要义与外延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人类学”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在现代中国:相遇与接受
    第四节 “初始阶段”文化价值的涵濡奠基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文化人类学
    第一节 商州:“人文活化石”的精神母体
    第二节 《秦腔》:农耕文化的“乡土碑铭”
    第三节 “城与乡”:人类家园的失魂与寻觅
    第四节 “乡土中国”:人类文化的积淀与丰实
第三章 “文化人类”灵魂的普世性观照
    第一节 迟子建:“中国北极”的人文体温
    第二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经典意义
    第三节 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
    第四节 普世性观照的文化宇宙
第四章 “民族志”建构文化人类学价值
    第一节 藏地文化的传奇营造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文化人类学”新高
    第三节 “民族志”诗学的独特价值
    第四节 “民族文学”升华“民族志”文化
第五章 文学“文化人类学”整体性建构与拓展
    第一节 《蛙》:敬畏社会政治中的人类生命
    第二节 《马桥词典》:通向人类学的文学路径
    第三节 《九月寓言》:寓言化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第四节 《狼图腾》:警醒人类生态的“文化危机”
    第五节 整体性建构的全局趋向与存在价值
第六章 新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文学“世界观”
    第一节 贯通20世纪的新世纪建构与拓展
    第二节 铸就哲学高度的“存在世界”
    第三节 创造美学建构的“审美人类学”
    第四节 从“文学人类学”走向“文化人类学”
    第五节 中国故事“世界性”叙事
    第六节 新世纪文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江天暮雪(中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6)天使(论文提纲范文)

序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尾声

(9)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华人文学”和“中国形象”相关概念辨析
        一、美国华人文学和美国华文文学
        二、国家形象和中国形象
        三、自我与他者的并存互视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伦理中国形象
    第一节 “家庭本位”伦理的正向与反向
        一、家庭伦理对华人的守护与桎梏
        二、家族和人伦社会的同构
    第二节 社会伦理
        一、群体非理性——荒诞岁月里“乌合之众”的集体人格
        二、面具——身份的表象
        三、华裔的两难——黄皮肤白面具
    第三节 生命伦理
        一、幽灵叙事和原始主义
        二、民间伦理的实用性和包容性
        三、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
        四、敬畏感的缺失和慎独的意义
    小结
第二章 草根中国形象
    第一节 劳动力离散:追索海外移民的民间记忆
        一、沿袭左翼叙事的传统
        二、重塑美国华裔历史
        三、为小人物立传:底层移民的民族根性
    第二节 唐人街:文化潜流与历史动感
        一、异国都市里的乡村家园
        二、唐人街的常与变
        三、岭南民风民俗的整体移植
        四、新“中国城”——法拉盛众生相
    第三节 乡土中国的后现代赋格
        一、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图景
        二、狂欢化叙事创造的混沌历史
        三、草鞋权贵的现代曝光
    小结
第三章 诗性中国形象
    第一节 沉郁顿挫的乡愁美学
        一、战乱动荡的破碎家园
        二、文化乡愁
        三、诗言回忆
    第二节 再现东方文明之邦
        一、逍遥容与的艺术生存
        二、承载文化理想的淑女形象
        三、花园异托邦和奇岛乌托邦
    第三节 中国风骨,世界观念
        一、审智
        二、神游
    第四节 体悟汉语之美
    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国形象的构建与缺失
    第一节 中国人的域外现代性体验
        一、金山、金元帝国与物欲世界
        二、异国婚恋模式背后的隐喻
        三、对现代自由、民主、“理性”的新体认
    第二节 对国内现代化路径的审视
        一、变化中的中国
        二、对大陆生态环境、健康人性、都市文明的反思
        三、追随型现代化的危机
    第三节 现代性身份的建构
        一、扩大了的视域
        二、中国女性在西方的“再社会化”
        三、世界人的新质
    第四节 现代中国形象的缺席
        一、将旧时中国和当代美国并置
        二、自我东方化:现代语境中的前现代中国
        三、普世主义“普适”的虚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北斗有七星(论文提纲范文)

骨肉血亲,
爸爸冬春
妈妈夏天
尘埃间七星流转
3大件, 3小件
不出离家的方圆
童初神秘主义
生病曾经是一种奢侈
母源父泉
两种叙事
慈母手中针与线
家禽的脏器
关于乞丐的表样
上班的工蜂
至交无二三
爸爸给我做手术
饼干和金子
天祥个人贵重物品清单
钓鱼和小鱼
杯酒人生
多语文, 子语和母语
绞 痛
挥舞辫子去战斗
小学是仙境
数学课代表的命运
烙糖饼和遗憾的太妃糖
日记的终结
学 徒 工
父亲的主宰与放弃
娘家, 婆家, 自家
年长的男人
稻收时节, 姐姐来了
扫地主义, 擦地板至上
泪是大水, 哭是长钟
抗父情结
鸽子不远不高飞
蔷薇蔷薇兀自开
弟弟在外星
动植物的金钱观
信 心
最后, 到了最后
葬 别
安魂弥撒
爸爸的笔记
对爸爸的抒情
爸爸的遗嘱
天祥的人间履历
没想到, 癌会来访
准 备
2004年11月2日, 追思已亡节
突然的改变
妈妈来到
是否每个家庭都有一支敢死队
灰 烬
小燕子万里飞行记
从高高的云梯上飞速滑下
后 记

四、爱意融融 点亮心愿(论文参考文献)

  • [1]归去来[J]. 严英秀. 民族文学, 2021(03)
  • [2]《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3]唐代婚恋诗研究[D]. 李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D]. 韩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5]江天暮雪(中篇小说)[J]. 廖静仁. 创作与评论, 2017(07)
  • [6]天使[J]. 程青. 当代, 2014(02)
  • [7]魂之歌(下)[J]. 竹林. 中国作家, 2012(19)
  • [8]《陛陛陛下》前传 白莲花[J]. 影照,AKYO.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2012(10)
  • [9]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杨华. 山东大学, 2012(12)
  • [10]北斗有七星[J]. 崔子恩. 花城, 2010(06)

标签:;  ;  ;  ;  ;  

爱在闪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