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臧子婧[1](2021)在《基于ABC-BP模型的煤层含气量地震属性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含气量预测是煤层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测井数据来约束地震属性反演配合线性映射模型是目前煤层含气量预测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难以控制,普适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常被运用于煤层含气量预测领域,但传统的BP模型在面对复杂情景时往往容易出现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预测结果受网络初始值影响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人工蜂群算法为特征的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联合优选地震属性,将其应用于煤层含气量预测领域。以沁水盆地某工区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研究区的具体地质情况,依据三维地震勘探数据,提取出目标储层的叠前和叠后地震属性切片;其次,利用R型聚类分析法对提取属性进行分类,优选出5种对煤层含气量变化反应最为敏感且相互独立的地震属性;再利用人工蜂群寻优算法(ABC)来确定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与隐含层的最优连接权值和隐含层的最优阈值,构建具有鲁棒性的ABC-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井位置的优选地震属性和含气量数据为样本训练该模型;最后,以整个工区目标储层的优选地震属性为输入,进行工区内煤层含气量的预测。为了进一步验证ABC-BP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改进效果,本次研究以相同的数据带入到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来进行训练与预测,并将两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改进后的ABC-BP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误差范围更稳定,预测效果更加理想。其中:ABC-BP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各井含气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训练井处的平均误差率为0.11%,相比于BP模型低0.72%,验证井处的平均误差率为2.22%,相比于BP模型低1.57%,此外,ABC-BP模型对煤层含气量的预测无论是高值、低值还是中等值,预测精度均较高,误差范围稳定,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高值和低值的预测相较于其他位置的井效果欠佳,误差范围不稳定。因此,本文认为,改进后的ABC-BP预测模型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可有效用于煤层含气量的预测工作。图[33]表[6]参[119]。
秦勇[2](2021)在《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战略思考》文中指出我国煤系天然气(简称"煤系气")"增储上产"空间巨大,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价值显着,然而目前资源探明率及动用率极低,反差极大。鉴于此,分析了煤系气地质内涵和基本特点,论述了近年来生产实践揭示的重大研究需求,思考了新一轮地质科技攻关战略方向,提出了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我国煤系气成藏与开发地质研究近期核心进展体现在3个方面:揭示了煤系气六大基本地质特点,发现了煤系气成藏作用"深度效应",初步建立了煤系气勘查-开发工程一体化地质技术系列。同时,近年来勘探开发实践展示出正反2方面典型实例:煤系气合采井产气量并非随产(储)层组的层数增多、累计厚度增大而增高,"1+n"<n乃至<1的产气效果较为普遍;某些深部煤层气井长期稳定在较高产气水平,颠覆了深部煤储层产能低、产气量衰减快的传统认知;薄互层煤系具有更高的产气潜力,而我国业界长期对此关注甚少。分析认为,我国煤系气目前开发效果不理想的地质原因在于4个方面:(1)煤系气地质条件特殊性认识尚待深化;(2)业界多年来陷入煤系气的非常规属性思维定势,忽略了其常规地质属性,导致新领域新层系探索力度不足;(3)可形成超大型聚集及大规模生产的薄互层煤系气总体上属于常规天然气,开发潜力巨大;(4)对非常规煤系气地质属性了解相对较多,但对常规煤系气地质条件特殊性仍知之甚少。建议围绕"煤系天然气共生聚集系统与有序开发地质原理"这一主题开展研究:(1)揭示深煤层天然气赋存态与解吸机制,形成深部煤层气优质储层预测理论与技术体系;(2)阐明煤系气聚集过程与成藏效应,形成煤系气开发地质条件预测理论体系,完善煤系气甜点区段优选方法;(3)研究薄互层煤系气成藏特点与优质开发层段地质控制,建立薄互层煤系气聚集与配分理论体系,发展薄互层煤系气甜点区段预测方法;(4)探索煤系气有序开发地质原理与技术基础,形成煤系气高效有序合采技术基础。
蔺亚兵[3](2021)在《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西南缘黄陇侏罗纪煤田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局部突破,但规模性建产仍面临诸多地质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机理和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建立了高产地质模式,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揭示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储层高渗发育机理。基于试井资料,提取构造应力场要素,发现深度600m左右煤储层渗透率最高,对应的侧压系数、水平主应力差、有效应力最低。建立了构造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两段式反向耦合(<→D)模型,揭示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特点及其地质控制机理。(2)揭示了第一次煤化跃变作用(FCJ)对早期煤化阶段煤孔结构及其吸附能力的控制特点。黄陇煤田FCJ位于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r)0.60~0.65%之间,对煤吸附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现FCJ之前煤样朗格缪尔体积及游离烃产率随Rr增大呈减小趋势,主控因素为富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组成;之后两个参数显着增大,煤化作用影响更为显着,富惰质组特点对吸附性影响明显减弱。研究认为,煤化沥青质产物被镜质组吸附或堵塞镜质组孔隙,这是煤吸附性在FCJ前后突变的根本原因。(3)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发现煤层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黄陵矿区北部、焦坪矿区东部、彬长矿区中南部及永陇矿区中北部,埋深300~800m为煤层气富集最佳层段。根据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组成判识,彬长矿区、永陇矿区和焦坪矿区为生物成因气,黄陵矿区发育次生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两种类型。建立了盆缘缓坡水力封堵-生气二元成藏和多源富集成藏两类成藏模式。第一种类型是低阶煤储层在盆地边缘有利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与保存的结果。第二种类型是煤系下伏地层油气资源通过垂向构造裂隙向煤系地层运移,并在煤系地层与煤层气共生成藏。(4)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分析勘探开发试验资料,发现该煤田煤储层渗透率越高、水动力条件越弱,煤层气井产量越高,而资源条件差异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小。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对低阶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U型井效果不甚显着。结合成藏模式,建立了背斜翼部高位、背斜轴部及向斜富集区三种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建议在背斜等构造高部位选择直井,在向斜低部位选择多分支水平井,形成两种井型优势互补的低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该论文包括插图114幅,表格29个,参考文献240篇。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4](2021)在《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经济社会对资源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在采资源正在枯竭,供需矛盾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对陆地盲区、深地和深海的资源勘探极为重视,同时未来勘探对象更为隐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勘探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地球物理方法作为勘查技术中最有效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为满足勘探任务的需求,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在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仪器研发和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详细阐述我国的金属矿、煤矿、油气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归纳了相应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新进展,对深地资源的勘探开发进行了展望,为资源与能源开发提供参考.
毕彩芹,胡志方,汤达祯,陶树,张家强,唐淑玲,黄华州,唐跃,袁远,徐银波,单衍胜,迟焕鹏,刘伟,朱韩友,王福国,周阳[5](2021)在《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中指出煤系气是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总结煤系气研究进展,明确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完善煤系气地质理论、推动煤系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煤系气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基于煤系地层沉积特点,总结了煤系气共生成藏的6个基本地质特征;(2)初步划分了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分析了煤系气4大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的控气作用;(3)分析了煤系含气系统叠置性地质成因,提出了叠置煤系气系统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及控制叠置含气系统合采兼容性的地质要素;(4)总结了煤系"三气"共探合采理论研究、技术方法、产层贡献识别技术及合采产层优化组合与"甜点"评价;(5)在煤系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性研究。在对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系气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1)煤系气储层精细描述及可改造性评价;(2)煤系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有利区优选;(3)煤系气开发甜点区(段)评价技术;(4)叠置煤系气系统合采兼容性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推动煤系气地质理论发展和煤系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叶桢妮[6](2020)在《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文中指出煤储层特征与地质构造复杂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开发效率的基础关键。煤储层孔隙裂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影响着煤层气的吸附和渗流过程,制约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效果。地质构造控制着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和保存条件,决定着煤层气勘探工作的方向。论文以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为研究区,开展了煤储层特征、构造控气特征及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与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研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在煤储层特征方面,分析了煤层含气性、吸附性和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得出3号煤层为弱吸附性、低含气量、低渗透性煤储层的认识。研究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在孔隙形态、BET比表面积、BJH孔隙体积和连通性方面的差异性,得出碎裂结构煤中裂隙孔更为发育,使得碎裂结构煤吸附性和连通性优于原生结构煤的认识。借助数字式X射线影像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中宏观裂隙和微观裂隙的展布特征,认为碎裂结构煤中微观裂隙发育的密度、延展长度和开合度均大于原生结构煤;采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的孔隙、微观裂隙分形维数,揭示了孔隙、微观裂隙分形维数与煤岩有效渗透率的配置关系。在构造控气方面,模拟了研究区沉降史,分析了构造演化和生烃史,认为侏罗系延安组长期稳定沉降,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生烃,但生烃时间较短,煤层气含量较低。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构造精细解释结果,结合修正后的钻孔煤层气含量展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构造部位的煤层含气性特征,提出了宽缓向斜、背斜及次级背斜和正断层三类构造六个构造部位的控气类型,即向斜两翼浅部、向斜轴部、向斜仰起端、向斜与次级向斜交汇部、背斜轴部和次级背斜兼正断层等六个构造部位。进行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精细分区,研究了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含气性的关系,认为构造简单区煤层气含最一般大于3.5m3/t,构造较简单区煤层气含量为2~4m3/t,构造较复杂区煤层气含量为1.5~2.5m3/t,构造复杂区煤层气含量一般小于1.5m3/t。建立了考虑热-流-固耦合效应的地质构造控气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类型构造的煤层气含量、煤储层温度、压力和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褶皱和断层不同部位的煤层气含量变化规律,认为宽缓向斜转折端具有保温保压低渗透的富气特征,背斜转折端和正断层的断层面附近具有低温低压高渗透的贫气特征,进而建立了构造控气模拟方程。通过研究正断层附近煤层气含量和煤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模拟得出煤层内小型正断层控气、控渗范围分别为37m和54m,断层面附近煤层气含量降幅达86%以上而渗透率增幅为2.6%。考虑煤层厚度、上覆地层厚度和围岩岩性等地质因素,选取有钻孔煤层气含量的地质剖面验证了所总结的构造控气特征和控气构造类型。在煤层富气性预测与资源量精细估算方面,基于构造控气模拟方程,提出了考虑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系数,建立了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为煤层富气性预测提供了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估算了 1302工作面煤层气资源量和郭家河井田煤层气资源量。
张二超[7](2020)在《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文中研究表明含煤地层地质评价,对煤系气有利区段的优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后续勘探开发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煤系气开采的成功与否。本文以滇东老厂雨汪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系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计算了煤系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分布特征;选取合适的参数,构建了符合该区的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指标体系,平面上选取有利区,垂向上选取有利段,为后期煤系气的开采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支撑。雨汪区块各煤层全区均有发育,其中主采煤层为3#、7+8#、9#、13#、16#、19#煤层,其埋深、煤厚等变化较大,各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基本相同,多为半亮-半暗煤岩类型,其中16#和19#煤层煤体结构较好,各煤储层的吸附解吸特征差别较小,主要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砂岩储层厚度较小,以长石为主要成分,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泥岩厚度较大,以粘土为主要成分,有机质类型为Ⅲ类。通过分析煤岩、砂岩和泥岩三种储层的平面和垂向的分布规律,依据三者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了煤系储层三种共生关系。在对研究区煤层含气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等温吸附-含气饱和度法,构建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预测了研究区各煤层含气量;利用测井曲线叠加、微电阻扫描成像和多极子阵列声波等测井数据,解释了研究区砂岩含气性,确定了含气砂岩层数;利用测井数据和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了泥岩游离气量和吸附气量,进而计算出各煤层顶底板泥岩含气量。煤层气资源量在研究区占据绝对地位,其资源分布规律代表着煤系气的资源分布规律。计算发现,煤系气资源丰度大于2.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区块中部;砂岩气的含气饱和度为15%左右,主要分布在LC-C1和LC-C4井附近,且两井砂地比较大;好的泥岩层主要为炭质泥岩,在LC-C2和LC-C4井附近较厚。针对煤系气有利储层的优选,选取埋深、资源丰度、构造曲率作为煤层优选指标,以砂地比作为砂岩优选指标,以炭质泥岩厚度作为泥岩优选指标,平面优选了有利区;针对煤层气合采有利段优选,以煤体结构、储层压力和层间距、临界解吸压力和临储比、煤层及顶底板力学性质、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比值为优选指标;针对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和渗透率比值作为优选指标;针对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作为优选指标;在垂向上分别选取了煤层气合采、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有利段。
张树东[8](2021)在《铁法煤田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富集规律及开发选区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开发利用煤层气既可以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又可以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利于保护环境。因而对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和开发区块优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地质学、渗流力学、实验力学,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实际生产数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铁法煤田及含煤层的地质特征。通过实验揭示煤层气赋存和运移规律,辨识选区评价指标,建立数学评价模型优选勘探开发区块,并对优选区块进行产能预测,为煤层气地面开采提供了依据。通过大量调研和深入分析,阐明了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主要是:(1)位于盆地西南部的大兴井田为盆地的沉降中心区,也是富煤带的发育部位和气煤的分布区,同时还是煤层气的埋深较大的区域。(2)研究区煤层厚度大,可采层多,煤层含气量稳定,可采资源量大。(3)岩浆侵入活动对煤层气的生成和储集均有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提高了煤阶,增加了煤层的生成量,增大了煤层气的储集空间和含气量,改善了煤储层的渗透性。(4)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断层均表现为正断层,断层泥发育,密闭性好;褶皱轴部为裂隙发育带,并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垂直于区内一级褶皱轴向发育的NW方向主裂隙为渗透性优势方位。(5)煤层割理发育,连通性和渗透性较好。(6)煤层埋深适中,具有较好的盖层屏蔽。上述地质条件为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国内外调研与SEM微观试验,渗透率测试,吸附解吸实验,揭示了研究区煤中气孔、粒间孔大量分布,相互连通;孔隙类型主要为中孔、小孔和微孔,它们是吸附甲烷的主要赋存空间。煤层气在储层中的吸附与解吸、运移规律主要表现为: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煤的解吸温度一定时,吸附平衡压力越高,瓦斯解吸总量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体瓦斯吸附量减少,解吸量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加,煤样的渗透率呈现指数递减的趋势;瓦斯在煤体中的渗流具有显着的Klinkenberg效应,在孔隙压力与体积应力比值较小时,煤样的渗透率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瓦斯压力增大,温度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逐渐减小。在分析研究区各井田煤层气开发有利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生气潜力、储层物性、保存条件为煤层气选区评价的一级指标,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含气量、孔隙度、煤层渗透率、埋深、顶板岩性、构造作用、水文地质等为二级指标,并确定了评价指标量化标准。建立组合赋权的层次分析-熵权-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各井田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进行了评价,确认了勘探开发优选区块名列前3的依次是大兴井田、大隆井田和小南井田。该论文有图65幅,表57个,参考文献145篇。
陈世达[9](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指出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侯晓伟[10](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认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二、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BC-BP模型的煤层含气量地震属性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开发的研究现状 |
1.2.2 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煤层气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理论基础 |
2.1 煤层气形成条件及特征 |
2.2 煤层含气性的控制地质因素 |
2.3 煤层含气量地震预测理论基础 |
2.4 研究区基本地质与勘探情况 |
2.5 本章小节 |
3 地震属性的提取与优选 |
3.1 地震属性的分类及物理意义 |
3.1.1 地震属性的分类 |
3.1.2 地震属性参数的物理意义 |
3.2 叠前地震属性的提取 |
3.3 叠后地震属性的提取 |
3.4 地震属性的优选 |
3.5 本章小节 |
4 ABC-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1 BP神经网络 |
4.1.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
4.1.2 BP神经网络分析 |
4.2 人工蜂群算法(ABC) |
4.3 ABC-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测试 |
4.4 预测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系气地质内涵与基本特点 |
2 煤系气成藏与开发地质条件特殊性 |
2.1 煤系气地质研究进展概述 |
2.2 煤系气六大基本地质特点揭示 |
2.3 煤系气成藏作用“深度效应”发现 |
2.4 初步建立了基于开发原理的煤系气勘查-开发工程一体化地质技术系列 |
2.4.1 煤系气合采甜点区优选方面 |
2.4.2 煤系气合采产层组优选方面 |
2.4.3 煤系气合采产层组改造与排采控制方面 |
2.4.4 煤系气合采工艺优化方面 |
3 实践提出的煤系气地质研究新课题 |
4 待解决的煤系气关键地质科学问题 |
5 结 论 |
(3)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及现代地热场 |
2.2 含煤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储层及其基本属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低阶煤储层物性及其地质控因 |
3.1 低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发育特点 |
3.2 低阶煤样吸附性 |
3.3 低阶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地质控制 |
3.4 低阶煤储层流体能量 |
3.5 小结 |
4 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与模式 |
4.1 延安组油气显示与分布 |
4.2 延安组油气成因与来源 |
4.3 延安组煤层气控藏地质要素 |
4.4 延安组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式 |
4.5 小结 |
5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 |
5.1 煤层气可采性地质控制 |
5.2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工程控因 |
5.3 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 |
5.4 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开发对策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资源能源勘探现状 |
1.1 金属矿产勘探 |
1.1.1 电 法 |
1.1.2 重力法 |
1.1.3 磁 法 |
1.1.4 地震法 |
1.2 煤炭勘探 |
1.2.1 地震法 |
1.2.2 电 法 |
1.2.3 难点及发展趋势 |
1.3 油气藏勘探 |
1.3.1 非震技术 |
1.3.2 地震技术 |
1.4 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
1.4.1 页岩气 |
1.4.2 天然气水合物 |
1.4.3 致密砂岩气 |
1.4.4 煤层气与油砂 |
2 总结与展望 |
2.1 仪器设备自主化 |
2.2 环境安全问题 |
2.3 资源勘探难度增加 |
2.4 多学科、多方法联合勘探 |
2.5 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在即 |
(5)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煤系气勘探开发现状 |
3 国内外煤系气研究进展 |
3.1 煤系气基本地质特征 |
3.1.1 生烃量大,持续充注能力强 |
3.1.2 多相态气体共存,气藏类型多样 |
3.1.3 源储相依、储盖交互、多重封闭 |
3.1.4 气水分布关系复杂 |
3.1.5 系统间动态平衡关系脆弱 |
3.1.6 储层改造难度大 |
3.2 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及成藏要素 |
3.2.1 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 |
3.2.2 煤系气成藏要素 |
3.3 叠置煤系气系统 |
3.3.1 叠置煤系气系统地质成因 |
3.3.2 叠置煤系气系统识别与评价 |
3.4 煤系气共探合采 |
3.4.1 煤系气共探合采理论研究 |
3.4.2 煤系气合采产层组合优化 |
3.4.3 煤系气共探合采技术方法 |
3.4.4 煤系气合采贡献识别技术 |
3.5 煤系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方法 |
3.5.1 煤系气资源评价 |
3.5.2 煤系气有利区预测 |
4 煤系气地质研究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 |
4.1 煤系气储层精细描述及可改造性评价 |
4.2 煤系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有利区优选 |
4.3 煤系气开发甜点区(段)评价技术 |
4.4 叠置煤系气系统合采兼容性评价 |
5 结论 |
(6)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储层孔隙结构特性研究 |
1.2.2 煤储层裂隙结构特性研究 |
1.2.3 地质构造对煤层气控制作用研究 |
1.2.4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与矿井概况 |
2.1 地层 |
2.2 含煤地层 |
2.3 构造 |
2.4 水文地质 |
2.5 矿井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煤储层特征研究 |
3.1 煤储层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 |
3.2 煤储层吸附性和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
3.2.1 煤样采集 |
3.2.2 煤储层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 |
3.2.3 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
3.3 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
3.3.1 煤储层孔隙结构测定 |
3.3.2 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
3.3.3 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
3.3.4 煤体结构对煤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 |
3.4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
3.4.1 煤储层裂隙识别 |
3.4.2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
3.4.3 煤储层微观裂隙分形特征 |
3.4.4 煤体结构对煤储层裂隙特征的影响 |
3.5 煤储层孔隙裂隙分形特征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构造控气研究 |
4.1 地质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与复杂程度评价 |
4.1.1 地质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
4.1.2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方法 |
4.1.3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 |
4.2 构造演化 |
4.2.1 构造层划分 |
4.2.2 地质构造演化 |
4.2.3 沉降史恢复与生烃史分析 |
4.3 构造控气特征 |
4.3.1 3号煤层含气量特征 |
4.3.2 构造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 |
4.3.3 构造演化控气特征 |
4.4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含气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热-流-固耦合效应的构造控气数值模拟 |
5.1 热-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构建 |
5.1.1 热-流-固耦合机理 |
5.1.2 原始构造模型和数值模型 |
5.1.3 模型基本参数 |
5.2 基于热-流-固耦合效应的构造控气模拟分析 |
5.2.1 构造控气模拟分析 |
5.2.2 构造控气控渗范围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与资源量估算方法 |
6.1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方法 |
6.1.1 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构建 |
6.1.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系数 |
6.1.3 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精度评价 |
6.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 |
6.2.1 基于体积法的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
6.2.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 |
6.2.3 研究区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主要工作量 |
附录2 地质构造等级分区评价统计表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的获奖 |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7)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小结 |
3 研究区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 |
3.1 煤储层地质特征 |
3.2 煤系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
3.3 煤系泥岩储层地质特征 |
3.4 煤岩及顶底板力学性质 |
3.5 地应力及储层压力特征 |
3.6 煤系气储层共生组合模型 |
3.7 小结 |
4.煤系气资源特征 |
4.1 煤层气含气量 |
4.2 砂岩含气性 |
4.3 泥岩含气量 |
4.4 煤系气资源分布特征 |
4.5 小结 |
5 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 |
5.1 平面有利区优选 |
5.2 垂向有利段优选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铁法煤田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富集规律及开发选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煤层气成藏地质特征 |
2.1 地质概况 |
2.2 煤层和煤岩煤质特征 |
2.3 水文地质 |
3 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 |
3.1 煤层气储层孔隙特征 |
3.2 煤层气储层渗透性 |
3.3 煤层气储层吸附、解吸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煤层气富集及运移规律 |
4.1 煤层含气量控制因素及其规律 |
4.2 煤层气渗流数学模型 |
4.3 煤层渗流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可靠性验证 |
4.4 煤层气单井开采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 |
5.1 煤层气地面开采工艺 |
5.2 煤层气选区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
5.3 评价方法及数学模型建立 |
5.4 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有利条件 |
5.5 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 |
5.6 评价结果及开发选区排序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煤系沉积作用 |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2 煤层发育特点 |
2.3 煤岩煤质特征 |
2.3.1 宏观煤岩类型 |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
2.3.3 显微煤岩组分 |
2.3.4 煤质变化 |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
6.1.2 产层跨度 |
6.1.3 地层供液能力 |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
6.3 排采管控方式 |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
3.4 小结 |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
4.5 小结 |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5 小结 |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BC-BP模型的煤层含气量地震属性预测方法研究[D]. 臧子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2]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战略思考[J]. 秦勇. 煤炭学报, 2021(08)
- [3]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D]. 蔺亚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J].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5)
- [5]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J]. 毕彩芹,胡志方,汤达祯,陶树,张家强,唐淑玲,黄华州,唐跃,袁远,徐银波,单衍胜,迟焕鹏,刘伟,朱韩友,王福国,周阳. 中国地质, 2021(02)
- [6]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D]. 叶桢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7]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D]. 张二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铁法煤田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富集规律及开发选区评价[D]. 张树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9]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