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农村金融留下十大悬念(论文文献综述)
姜圣瑜[1](2021)在《打造符合新阅读习惯的新闻标题供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标题有话语魅力,新闻才有阅读的"黏性"。本文以大量新闻标题修改的案例,阐述了符合新阅读习惯的新闻标题要求:剪除蔓叶壮新枝,通过概括与提炼,形成轻盈明快的审美表达;打造更隽永的文字,新闻标题要有思想"在场",还要有思想有声有色的"音响";将文气锐气灵气大气交汇于笔端,让标题有"颜值"也有"言值"。
陈寒梦[2](2020)在《“微公益”行为的育人价值及其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行为,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这有助于形成“人人可捐、时时可捐、事事可参与”良好公益理念,既体现出公众对自我价值提升和满足的精神需要,又为“微公益”行为的育人价值提供了新的平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手段。但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还存在着矛盾,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仍然普遍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微公益”行为,更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微公益”行为的育人价值研究也必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充分把握当下社会现实,研究“微公益”行为的缘起和发展变革,厘清“微公益”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重点从正确引导“微公益”行为育人的价值取向、“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提升方法、“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提升原则、“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创新路径这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建议,积极促进“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路径提升发展。
谢依阳[3](2015)在《抗战时期延安木刻中的风景及权力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讨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木刻风景图像背后的权力关系问题。其理论的研究视角是风景政治,所依据的研究材料是1937年至1945年期间的延安木刻,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的影像资料。作为木刻图像中的风景政治研究,试图借助与大地人文景观相关的木刻图像,阐释其创作动机及意义表征,追究其图像生成的历史必然,建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中风景意象的话语系统。本文写作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当时延安木刻创作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文艺政策之间的关系;二是思考当时民族矛盾、阶级斗争及其政治诉求如何在木刻图像中得以存在。延安木刻中的“延安”,是一个大的区域概念,即在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包括晋察冀边区以及八路军、新四军等活动的区域,因战争的缘故,其区域的界限并不稳定。本文讨论的范围以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为主,因为这两个区域空间意义不同,木刻创作也各具特色。本文共六章,第一章分析区域空间的政治意涵;第二章考察延安木刻群体的组织形态、活动路线及作为共同体成员所经历的思想变化;第三章讨论“进入权”问题,围绕“破交战”和“袭击战”等游击战争题材,分析木刻图像中的意义内涵;第四章讨论“开发权”问题,围绕部队屯垦和农村合作互助等大生产运动题材,分析木刻图像中的意义内涵;第五章讨论大地空间意象的神圣化问题,涉及相关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第六章讨论民主根据地的政治认同问题,涉及“谁在风景”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立场。对美术史的研究而言,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的图像意义远远大于其风格样式的形式审美问题,或者说,图像表达中的政治问题甚至决定了形式语言的转向,这在其他地区或别的历史时期都难以实现。
詹钊[4](2015)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村地区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经过农村金融体系三次大洗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之后有显着的成效,经营管理决策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作为中国金融界“第四梯队”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遍地开花。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因素,农村地区金融体系仍然还不够完善,融资难、高风险等问题依旧是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论是从规模大小还是盈利能力必然无法和其他大银行相比,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开始逐步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时,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以上现状,本文致力于找出影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总结一般竞争力研究原理和方法的同时提出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受政府支持、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对Jacob Yaron的业绩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刻探究。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概况并根据第二部分提供的理论基础,确定了评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有关的实证研究方法。第四部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8家样板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找出竞争力影响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升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若干建议。实证分析结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受到规模大小和创新能力、收益能力和产权结构治理、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市场渗透能力这四个主因子的影响,其中规模和创新能力影响最大。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和实证结果建议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主要从加强自身金融创新能力来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并在稳固自身体制优势的同时,完善公司治理、控制信贷风险,并通过跨区域经营等方式来提升市场渗透能力,最终达到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彭建[5](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提出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王娟[6](2012)在《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日益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群不仅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而且也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经济总量的70-80%,而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只约占到全国的一半。因此,发展城市群对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培育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力量、提升国家竞争力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极为迫切。针对目前国内不少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城市群建设的现象,本文认为研究从城镇密集区向城市群演进的内在机理与规律,对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实现意义。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群的概念、特征、形成条件等问题,提出了研究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视角,并依次研究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和路径,总结了二战后国内外城市群演进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在赞同姚士谋等(2006)最为全面的定义基础上,从更为注重城市群体效应的角度,将城市群界定为“在一定的城镇密集区内,具有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空间等内在联系,呈现出整体发展的关联性、协同化和一体化特征的城市集群”。进一步指出,内在联系和集群性是城市群的本质特征。从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历程比较、城市群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内容与形式相统一3个角度逐一分析相似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与城市群相近的概念存在区别和联系,但联系多于区别,可以通过综合城市群空间形态、功能范围以及动态变化三个方面将众多概念统一在城市群特征的不同层面。第二,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是否为单中心或多中心,即城镇体系、城市群及其更高级别的城市空间形态必然是多中心的,而都市区、都市圈、城市圈和城市经济圈等从中心与腹地关系来看都表现为单中心。此外,对城市群的特征、形成条件和范围界定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通过总结空间经济学对研究内容的启示与不足,提出研究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个理论视角: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作用。其中,“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总体机制,影响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各种因素最终都通过集聚与扩散作用得以反映;而“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基础机制,相关因素首先通过市场与政府调控发生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另一总体机制,它为中国城市群演进提供各个层面的基础和条件。论文以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角度,从总体和局部分别研究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并反思这一空间模式得出相应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中心-外围”的总体特征;既而按演进顺序具体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外部空间、城市群体空间的形态和扩展模式,认为城市群空间形态为等级化、网络化的多中心,扩展模式以网络扩展为主,同时仍有轴向扩展的交替作用。得出中国城市群空间模式的五点反思:第一,中国城市群演进大多还处于具有分散的多中心空间形态、以轴向扩展为主的空间扩展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城市群空间演进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二,中国城市群空间外延式增长的弊端在显现。第三,应为中国城市群空间的轴向扩张创造条件,其中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是重要途径。第四,中国国城市群空间演进仍以集聚力量为主导。第五,中国城市群空间拓展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论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提出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其中,企业空间行为、居民空间行为是微观动力机制;产业集聚与扩散、区域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以及文化知识驱动是中观动力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是宏观动力机制。论文提出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四个转变”路径。根据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视角,结合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充分考虑各种动力机制作用的发挥,认为中国城市群由于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演进路径表现为“四个转变”,即从“行政驱动”转向“市场主导、行政引导”;从“注重个体城市发展”转向“整体一体化发展”;从空间“粗放蔓延低效”扩展转向空间“合理紧凑高效”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并分别对四种路径的具体实现方式做了细致分析。论文在介绍中外城市群发展概况及演进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欧洲、北美、日本和我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次介绍了它们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群发展的7条经验:科学规划是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保障、建立协调治理机制对城市群良性发展至关重要、高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保障、一体化是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协调是城市群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民间力量是城市群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市群发展的临时之举。论文在分析中国城市群发展成效和不足之后,研究了未来促进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群集聚效应明显、功能定位日益清晰、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开始均衡和极核功能有所提升;但也存在城市群之间发展差异明显、极核功能仍总体不强、资源环境消耗较大、“大城市病”倾向加深、行政化力量作用较深、区域协调机制还不健全等弊端。而这与我们在城市群发展中理念存在偏颇、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保障不健全以及区域治理缺失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应在科学编制城市群规划、规范概念和统计标准数据、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健全协调治理机制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努力。
彭思源[7](2011)在《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四大国有银行设立的完成、从央行的分离、全国范围内股份制银行的崛起、城市商业银行的形成,金融领域也经历也一次转型。市场永不停息地变化,银行永无休止地变革。而体制机制差异较大,银行正面临着来自不断变化的压力,银行等金融领域竞争加剧。品牌形象是银行的生命力所在,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企业效益,更不可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当前银行企业品牌形象没有凸显整体的优势形象,对塑造银行品牌形象的意识淡薄,银行企业之间形态差异不明显、金融产品之间相互模仿、缺乏思考与创新等现象。针对目前银行品牌形象现状,在贝尔品牌形象理论的指导下,梳理银行品牌形象研究成果,根据成都市设置详尽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大量调查数据,从中找出驱动银行品牌形象的关键因素,解析塑造银行品牌形象的基本规律,提出提高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的策略。全文具体架构如下:第1章是导论。介绍本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第2章是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理论基础。对品牌形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的塑造,对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第3章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塑造现状分析。本章介绍了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概况,围绕分行品牌形象塑造现状、与成都同业比较、存在不足3个方面展开分析。第4章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中的主干要素分析,主要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形象分析;第二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消费者的形象分析;第三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产品及服务的形象分析。总结出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塑造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第5章是在前面对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对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品牌形象塑造的对策与建议。
卞克文[8](2011)在《穆塞韦尼与乌干达的发展研究(1986-2006)》文中研究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由于历史上殖民主义的长期影响,以及独立后经济政策的失误和政治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大多数的国家至今仍非常的落后。实现良性的发展,摆脱贫穷落后状态,需要这些国家探索出一条适合非洲实际情况的非洲道路或是非洲发展模式。这种探索,在过去、现在甚至是以后很长的时期,都困扰着这些国家。“东非明珠”的乌干达,在1962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从1962年到1986年,乌政治一直是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阻碍,社会各项事业停滞不前。历经多年战乱的乌干达人心思治,人们企盼国家能从战争的泥淖中走出来,国家的发展摆脱不正常的状态,从而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穆塞韦尼于1986年夺取了政权后,领导人民开始探索有乌干达特色的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模式,从而在乌现代历史上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很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都存在一种现象,即总统一人身系国家命运。乌干达各项事业的发展,能取得一定成功,与穆塞韦尼的治国之道有很大的关系。他用灵活务实的政策,推动乌干达的运转。历经1986——2006二十年的探索,乌终于走上发展的正轨。笔者认为,从乌干达的历史进程的角度看,穆塞韦尼领导的乌干达的发展之路是比较成功的,实绩有目共睹。综合分析穆塞韦尼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政府主导与自由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用模式。至少目前看来,他的模式比较适用于部族、宗教复杂、缺乏民主传统和经济上传统成分占很大比重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具体的说,穆塞韦尼政府领导下的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政治方面,1986年全国抵运胜利后,建立基础广泛的新政府;化解国内矛盾和冲突;长期实行无政党的“运动制”;用法制推动民主化等。乌总体上保持政治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其次,经济方面,穆塞韦尼执政初期,尝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取得一定恢复,但依然困难重重。1987年,他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并开始大量接受外部援助和吸引外资;结构调整以私有化为重心展开,激发了乌的民间的经济活力,乌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在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乌的减贫事业在发展中国家中较为成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乌经济初步实现振兴。再次,在社会发展方面,战乱之后,穆塞韦尼政府促进社会的重组,重视传统机制的调节,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乌在艾滋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直是防艾的典型;妇女解放有了可喜进展,妇女积极参与政治,地位提高;另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国民受教育水平有效提升。尽管乌干达的发展势头强劲,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由于历史与现实条件所限,乌十达的发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乌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的道路上依然充满变数。穆塞韦尼个人因素在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本身就孕育极大的风险,他将把乌干达引向何方,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李振远[9](2011)在《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流转权益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对于人类具有重要价值,在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条件下,对我国农民更是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兼具生存保障等命脉功能。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加速等各种背景条件的急遽变化,“三农”问题中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创制愈发凸显,制约了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亟待规范与创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进行了一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实践探索,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也由此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各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根本差异。而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研究则更为庞杂,内容涉及耕地流转、建设用地流转、失地农民问题、土地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等诸多方面,既有经济、社会、管理、法律视角,又有一定理论分析、定量分析、具体乡村个例,但实际上大多停留在对微观层面的定性描述上,缺乏政策性引领的深度和广度。本论文希望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可允许引证的一些内部个案数据和总体规划资料为数据来源,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部分省市农村土地流转实践探索为例,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综述性研究,从而进一步形成有效对策,使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正确进行。第一,通过阐释资源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旁引有关学者对中国农用土地利用行为的观点,明确指出现行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机制存在缺陷,政策法规制度滞后于土地承包经营过程,在解决一些矛盾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提出要慎重对待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总结和分析现阶段土地流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第二,对新中国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历史变迁,包括土地改革、初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等四次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进行阐述,以及内在历史逻辑分析,进一步例举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的“两田制”模式、发达地区的“反租倒包”模式、浙江等地的土地信托模式、贵州等地的湄潭模式等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概貌、运行方式效果、历史经验以及缺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阐释了在我国土地是农民的最重要资产的情况下,农业发展所需资金最终还必须依靠农地制度创新来解决。第三,对影响我国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结合福建省部分县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从农户农地转入与转出两方面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状况、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对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的正效果进行深入考查。第四,重点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户的收益权、增值收益等生存权益与保护机制,结合农村土地流转侵权案例逐步阐明:在现阶段,农地流转政策是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法律制度构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强化农地流转的审核与监督,赋予农民享有公平的土地流转收益、参与集体土地事务权利以及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要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以公益诉讼保护农地流转合法权益,把农地使用的受益权真正交给农民,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法律制度也是实现农地流转政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第五,选取介绍日本、印度、智利、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土地交易制度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分析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认清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认识不清、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行为不规范、个别地方绕过国家土地法规、农村土地流转监督机制不健全。进而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中国农村改革,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处理好土地的农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关系。土地承包制度中诸如土地流转不畅、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还有待解决。第六,结合国外有关经验教训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探讨提出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政策性思考与建议,从政治、经济、法律等视角,研判农地流转在未来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政策规制可能性等。提出规范农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建议,要建立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培育和规范农地流转市场,正确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农地流转基础配套制度建设,协调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
吴雄周[10](2010)在《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后,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在稳步推进。要顺利推进湖南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需要对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程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比较准确地找到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为此,我们首先简要探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概念、特征、意义和目标,分析了湖南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的必然性、必要性,指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需要借助众多的指标才能评价,在科学性、操作性、系统性和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下,构建了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活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描述性指标体系,并精简提炼出评价性指标体系。介绍了给本文的指标赋权的两种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指出用来衡量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是城乡协调度。在查阅统计年鉴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与各市、州的指标数据线性加权的结果就是该市、州2008年的城乡协调度绝对水平评价值。结果表明,湖南2008年14个市、州的城乡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发展局面,东部地区的协调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度。各个市、州协调度的高低为我们判断该市、州处于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验证网络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的相对科学性,我们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南14个市、州2008年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情况。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支持了网络分析法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如此,我们进一步对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因子综合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同样支持网络分析法的结论。上述分析只是横向层面的分析,要全面认识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情况,需要做纵向分析。从数据的获取性要求下,我们只选择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城乡居民居住面积之比、支农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共五个指标,以期最大程度地代表原来的评价性指标体系。指标选定后,我们首先分析了每个指标的历史演化趋势,作出了相应的演化趋势图,并做了简要的结果分析。许多指标的演化结果都表明,湖南的城乡差异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的,尽管在少数年份某些指标的演化朝城乡差异不断缩小的方向演化。显然,这种多指标纵向分析不能使我们形成一个对湖南城乡差异演化的总体认识。据此,我们继续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1978-2008年的城乡协调发展情况作了单指标纵向分析。该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从相对还是从绝对综合得分来看,湖南1978-2008年的城乡协调发展都不容乐观,湖南尚处于二元结构阶段。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显然不利于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破除二元结构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艰难任务。据此,必须认清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韩国新村运动是破除二元结构的成功例子,经验值得借鉴;拉美过度城市化是失败的佐证,教训应该谨记。基于正反两方面的考虑,我们探讨了韩国新村运动和拉美过度城市化的过程,总结了成功的经验,思考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既要认清现实,又要借鉴经验。应建立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城乡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城市群形成培育机制以及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推动机制,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活状态、生态环境等多角度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尽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
二、2003农村金融留下十大悬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农村金融留下十大悬念(论文提纲范文)
(1)打造符合新阅读习惯的新闻标题供给(论文提纲范文)
剪除蔓叶壮新枝——标题呼唤轻盈明快的审美表达 |
概括与提炼,打造更隽永的文字——要有思想的“在场”,还要有思想有声有色的“音响” |
将文气锐气灵气大气交汇于笔端——让标题有“颜值”也有“言值” |
(2)“微公益”行为的育人价值及其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微公益”行为 |
2.1.2 “微公益”行为的育人价值 |
2.2 “微公益”行为特征 |
2.2.1 纯粹性 |
2.2.2 草根性 |
2.2.3 高效性 |
2.2.4 自发性 |
2.3 “微公益”行为的缘起及发展变革 |
2.3.1 “微公益”行为的缘起 |
2.3.2 “微公益”行为的发展变革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理论 |
2.4.2 儒家“仁爱”思想 |
2.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
3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分析 |
3.1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生成 |
3.1.1 网络时代育人模式多元化的环境效应 |
3.1.2 网络社会化交往模式的促进效应 |
3.1.3 网络支付手段完善的推动效应 |
3.2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表现 |
3.2.1 理想信念的激励价值 |
3.2.2 人生价值观的导向价值 |
3.2.3 个人品德的示范价值 |
3.2.4 民族精神的教化价值 |
3.2.5 生命价值观的陶冶价值 |
3.3 实现“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需要把握的三个关系 |
3.3.1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
3.3.2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和个人思想变化的关系 |
3.3.3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和隐性教育的关系 |
4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实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调查分析 |
4.1.1 对微公益的了解程度及是否认同 |
4.1.2 参与微公益及未参与微公益的原因分析 |
4.1.3 参与微公益活动后个人情感的变化 |
4.1.4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分析 |
4.2 影响“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实现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从主体来看,“微公益”行为主体认知与结构的不确定性 |
4.2.2 从载体来看,“微公益”行为组织运营存在问题 |
4.2.3 从环境来看,“微公益”行为价值实现的氛围营造有待提高 |
5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提升路径 |
5.1 正确引导“微公益”行为价值取向 |
5.1.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5.1.2 培养正确“微公益”行为意识 |
5.1.3 加强“微公益”行为理念教育 |
5.1.4 提升大众对“微公益”行为的辨别能力 |
5.2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提升方法 |
5.2.1 丰富“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内容 |
5.2.2 创新“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手段 |
5.2.3 建立“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载体 |
5.3 提升“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行动原则 |
5.3.1 打造阳光运营机制,提升“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真实性 |
5.3.2 打造监管机制,提升“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有效性 |
5.3.3 打造用户参与机制,提升“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丰富性 |
5.3.4 打造法律保护机制,提升“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公正性 |
5.4 “微公益”行为育人价值的创新路径 |
5.4.1 推进“微公益”行为品牌化,拓宽育人广度 |
5.4.2 推动“微公益”行为多样化,丰富育人深度 |
5.4.3 推动“微公益”行为增添科技力量,加强育人维度 |
致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抗战时期延安木刻中的风景及权力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关键词 |
二、与本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区域概念及社会空间 |
引言 |
第一节 “边区”的政治意涵 |
第二节 “后方”的生产属性 |
第三节 根据地的游击战略 |
第二章 木刻组织与共同体意识 |
引言 |
第一节 木刻协会与木刻运动 |
1. 从鲁艺出发:三条发展路线 |
2. 前方与后方:两个“边区美协” |
第二节 “美术工作者” |
1. 代言者:方法论的洗礼 |
2. 批判者:被批判的对象 |
3. “一切宣传并非全是艺术” |
4. 一个木刻家的思想转化 |
第三章 有关“进入权”的木刻风景 |
引言 |
第一节 “不让敌人通过” |
1. 哨卡:凭路条通行 |
2. 破袭:打断敌人的脚骨 |
第二节 “战斗的原野” |
1. 风的意象:夜行军 |
2. “转战古长城内外” |
3. 东渡黄河 |
第四章 有关“开发权”的木刻风景 |
引言 |
第一节 “南泥湾”大生产 |
1. 垦荒屯戍 |
2. 纺线线 |
3. 兴建水利 |
4. 骡马运输队 |
第二节 组织起来 |
1. “开荒任务完成了” |
2. “牛犋变工队” |
3. “帮助老乡扬场” |
第五章 文化赋值:从往昔之地到文化恒产 |
引言 |
第一节 跨地域的文化想象 |
1. 延安:革命的“圣地” |
2. 窑洞:重建的记忆 |
第二节 真实记忆与神话记忆 |
1. “红太阳”的意象 |
2. “圣经时代结束了” |
第六章 文化认同:一块民族情绪的共鸣板 |
引言 |
第一节 被删减的景物与被排斥的人 |
1. 明朗的天:政治认同下的民主根据地 |
2. “逃亡地主又归来”:离不去的家园 |
第二节 经验共同体与等级世界 |
1. 民族主义 |
2. 风景剧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录 |
附录: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美术活动年表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剖析 |
2.1 竞争力相关概念 |
2.1.1 企业竞争力的界定 |
2.1.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界定 |
2.1.3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界定 |
2.2 竞争力评价体系 |
2.2.1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2.2.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 |
2.2.3 农村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 |
第3章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3.2 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及相关指标选取 |
3.2.1 构建的原则 |
3.2.2 指标的选取 |
3.3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 |
3.3.1 因子分析法 |
3.3.2 层次聚类法 |
第4章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对象的确定 |
4.2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 |
4.3 因子分析实证结果分析 |
4.3.1 规模和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
4.3.2 盈利能力和产权结构因子分析 |
4.3.3 流动性和安全性因子分析 |
4.3.4 市场渗透力因子分析 |
4.3.5 综合竞争力评价 |
4.4 层次聚类分析 |
第5章 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
5.1 扩大经济规模实施金融创新 |
5.2 巩固体制优势完善公司治理 |
5.3 控制信贷风险提高安全性和流动性 |
5.4 跨区域经营提升市场渗透能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
1.1.1 Motivation |
1.1.2 The Significance |
1.2 Research Scope |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
1.2.2 The Main Content |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Basis |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
3.3.4 Case Stud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
4.3 Data Analysis |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Contribu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6)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基于现实层面的考察 |
1.1.2 基于理论层面的考察 |
1.1.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 |
2.1.1 城市的产生 |
2.1.2 城市地区的发展 |
2.1.3 城市未来的发展 |
2.2 西方学者对城市群演进的研究 |
2.2.1 对城市群演进的空间组织形态研究 |
2.2.2 对城市群演进的理论研究 |
2.3 我国学者对城市群演进的研究 |
2.3.1 对城市群概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
2.3.2 对国外城市群演进规律及经验的研究 |
2.3.3 对城市群演进的重要理论研究 |
2.3.4 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 |
2.3.5 对城市群演进动力机制的研究 |
2.3.6 对国内特定城市群演进的分析 |
2.3.7 促进城市群演进的政策建议 |
2.4 文献简评 |
2.4.1 对国外研究文献的简评 |
2.4.2 对国内研究文献的简评 |
2.4.3 对我国城市群演进研究的思考 |
3. 城市群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概念等基本问题研究 |
3.1.1 城市群概念界定及辨析 |
3.1.2 城市群特征 |
3.1.3 城市群形成条件 |
3.1.4 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 |
3.2 城市群演进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发展阶段 |
3.2.1 城市群演进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3.2.2 城市群演进的阶段 |
3.3 城市群演进的理论基础:以空间经济学为重点 |
3.3.1 空间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
3.3.2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型 |
3.3.3 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
3.3.4 空间经济学对城市群演进研究的理论启示 |
3.4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透视 |
3.4.1 理论透视一: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 |
3.4.2 理论透视二: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 |
3.4.3 理论透视三: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同作用 |
4.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 |
4.1 我国城市群演进的总体空间特征 |
4.1.1 城市群空间联系重力模型及方法实现 |
4.1.2 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状态与节点分布 |
4.2 城市群空间构成要素 |
4.3 城市群空间演进的三个层次 |
4.3.1 城市内部空间的演进成长 |
4.3.2 城市外部空间的演进成长 |
4.3.3 城市群空间形态和扩展模式 |
4.4 对我国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反思 |
5.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 |
5.1 城市群演进的微观动力机制 |
5.1.1 企业的空间行为的驱动 |
5.1.2 居民空间行为的驱动 |
5.2 城市群演进的中观动力机制 |
5.2.1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驱动 |
5.2.2 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驱动 |
5.2.3 农村城镇化的驱动 |
5.2.4 文化与知识的驱动 |
5.3 城市群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 |
6.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路径 |
6.1 从“行政驱动”转向“市场主导、行政引导” |
6.1.1 我国城市群“行政驱动”发展模式的主要成因 |
6.1.2 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6.1.3 注重政府对城市群发展的合理引导 |
6.2 从“注重个体城市发展”转向“整体一体化发展” |
6.2.1 推进城市群产业布局一体化 |
6.2.2 推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 |
6.2.3 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6.2.4 推进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 |
6.3 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
6.3.1 实现城市群经济转型 |
6.3.2 重视城市群社会事业发展 |
6.3.3 发挥城市群文化的凝聚力 |
6.3.4 建设低碳型城市群 |
6.4 从空间“粗放蔓延低效”扩展转向“合理紧凑高效”发展 |
7. 二战后国内外城市群演进的启示 |
7.1 国外主要城市群现状及演进特征 |
7.1.1 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现状 |
7.1.2 国外城市群演进发展的总体特征 |
7.2 国内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 |
7.2.1 我国主要城市群发展现状 |
7.2.2 国内城市群演进发展的总体特征 |
7.3 主要城市群演进发展比较 |
7.3.1 中外城市群发展比较 |
7.3.2 国内城市群演进发展比较 |
7.4 国外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4.1 欧洲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经验 |
7.4.2 北美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4.3 日本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4.4 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的演进发展 |
7.4.5 我国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5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中外经验借鉴 |
8. 促进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
8.1.1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成效 |
8.1.2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
8.2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障碍 |
8.2.1 理念存在偏颇 |
8.2.2 基础工作薄弱 |
8.2.3 制度保障较弱 |
8.2.4 区域治理缺失 |
8.3 促进我国城市群演进的对策建议 |
8.3.1 科学编制城市群规划 |
8.3.2 规范概念、统计标准数据等 |
8.3.3 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 |
8.3.4 健全协调治理机制 |
8.3.5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发展概况 |
1.1.2 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建设发展概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
1.7.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品牌及品牌形象相关理论 |
2.1 品牌的诠释 |
2.1.1 品牌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品牌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
2.2 品牌形象理论分析 |
2.2.1 品牌形象相关理论综述 |
2.2.2 贝尔(A.L.Biel)品牌形象测量理论 |
2.2.3 国内学者对品牌形象测量理论的研究 |
2.3 国内外品牌形象测评模型的比较分析 |
2.4 银行品牌形象理论 |
2.4.1 银行品牌形象的界定 |
2.4.2 银行品牌形象的特性 |
第3章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问卷设计 |
3.1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概况 |
3.2 品牌形象调研说明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内容 |
3.2.3 问卷抽样说明 |
3.2.4 调研方法 |
3.2.5 调研实地执行情况 |
3.2.6 数据的收集 |
3.2.7 分析工具与方法 |
3.3 问卷设计 |
3.3.1 测度模型 |
3.3.2 本次研究的品牌形象测度模型 |
第4章 数据统计分析 |
4.1 样本统计特征 |
4.1.1 年龄分布 |
4.1.2 性别分布 |
4.1.3 教育程度分布 |
4.1.4 职业类型分布 |
4.1.5 月收入水平 |
4.2 成都市银行品牌形象分析 |
4.2.1 成都市银行品牌第一提及率 |
4.2.2 成都市银行企业使用频率分析 |
4.2.3 成都市消费者使用银行产品及服务分析 |
4.2.4 银行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原因分析 |
4.2.5 银行信息认知渠道分析 |
4.3 成都市银行品牌的综合分析 |
4.4 建设银行企业品牌形象识别 |
4.5 用户分类特征分析 |
4.6 用户满意度分析 |
4.7 用户品牌忠诚度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现状及其原因 |
5.1.1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现状 |
5.1.2 原因分析 |
5.2 建设银行品牌形象发展的新思路 |
5.2.1 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定位 |
5.2.2 加强品牌形象的传播推广 |
5.2.3 金融品牌形象的持续创新 |
5.2.4 注重品牌危机管理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8)穆塞韦尼与乌干达的发展研究(1986-200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范围与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 乌干达独立后的国情概况 |
(二) 政治方面的发展 |
(三) 经济方面的发展 |
(四) 社会方面的发展 |
(五) 理论的提炼部分 |
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乌干达的政治发展 |
第一节 穆塞韦尼政权的建立 |
一、乌干达概况 |
二、穆塞韦尼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三、政权的建立 |
小结 |
第二节 谋求政治稳定 |
一、巩固新政权 |
二、化解国内冲突 |
三、控制军队 打击反政府武装 |
个案分析:圣灵抵抗军 |
第三节 独创新型政党制度 |
一、运动制的建立 |
二、运动制与多党制的博弈 |
三、运动制的结束 |
四、运动制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节 探索宪政之路 |
一、宪法的制定过程 |
二、制宪中传统王国的处置 |
三、乌宪法与宪政评价 |
小结 |
第五节 参与式民主——穆塞韦尼政府民主的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乌干达的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背景 |
一、经济概况 |
二、政治稳定为乌经济发展奠基 |
小结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与结构调整 |
一、1986—1987年的经济恢复 |
二、以私有化为重点的结构调整 |
小结 |
第三节 争取外部援助——以国际发展协会组织对乌干达的援助为例 |
一、建立健全公共开支和财政管理体系 |
二、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三、促进卫生事业的进步 |
四、限制与挑战 |
第四节 开展有计划的减贫 |
一、消除贫困行动计划的出台 |
二、减贫中的政府主导 |
三、存在的挑战 |
小结 |
第五节 实现经济的初步振兴 |
一、宏观经济表现 |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乌干达社会的发展 |
第一节 战乱后的社会重建 |
一、社会重建的任务 |
二、传统机制的调节作用 |
小结 |
第二节 艾滋病防治初见成效 |
一、防艾的业绩 |
二、乌防艾的做法与经验 |
三、防艾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妇女地位的改善——以妇女参政为例 |
一、妇女参政的表现与原因 |
二、妇女参政的意义 |
小结 |
第四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1986年前教育发展概况 |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战略 |
三、教育发展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乌发展过程中的穆塞韦尼模式 |
一、什么是穆塞韦尼模式? |
二、穆塞韦尼与穆塞韦尼模式的形成 |
三、穆塞书尼模式走出国门 |
第二节 穆塞韦尼治国模式的特征 |
一、新生代特征 |
二、平民主义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流转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
1.3.2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
1.3.3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能够刺激城市工业的增长 |
1.3.4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点和创新 |
1.6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6.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6.2 已有研究的评述 |
2 理论基础 |
2.1 资源配置理论 |
2.1.1 资源配置的基本内涵 |
2.1.2 资源配置的方式 |
2.1.3 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 |
2.2 公共政策理论 |
2.2.1 政策的实质及特点 |
2.2.2 公共政策及属性 |
2.2.3 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 |
2.3 农户行为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 |
2.3.1 土地与土地利用 |
2.3.2 农户与农户行为理论 |
2.3.3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理论 |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模式和方式分析 |
3.1 新中国农村土地基本制度变迁 |
3.1.1 第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土地改革 |
3.1.2 第二次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初级合作社 |
3.1.3 第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人民公社制度 |
3.1.4 第四次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家庭联产承包制 |
3.1.5 变革的内在历史逻辑 |
3.2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模式 |
3.3.1 最早发端于山东的"两田制" |
3.3.2 曾一度盛行于发达地区的"反租倒包" |
3.3.3 广东等地的"股田制" |
3.3.4 浙江等地的土地信托模式 |
3.3.5 贵州等地的湄潭模式 |
3.3.6 对上述几种模式的小结 |
3.4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方式分析 |
3.4.1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包与出租 |
3.4.2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与互换 |
3.4.3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入股 |
3.4.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 |
3.4.4.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
3.4.4.2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建议措施 |
3.4.5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继承 |
3.4.6 代耕与反租倒包 |
4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探讨 |
4.1 我国农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及农地流转的总体情况 |
4.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选择的理论分析 |
4.2.1 农户决策行为的理论基础 |
4.2.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分析 |
4.2.2.1 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理论基础 |
4.2.2.2 农户农地经营的收益分析 |
4.2.2.3 农户农地经营的成本构成分析 |
5 我国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实证研究 |
5.1 调研的基本情况 |
5.1.1 调研区域简况 |
5.1.2 调研方法和数据 |
5.2 农户农地流转情况的描述统计分析 |
5.2.1 调研样本农户的一般情况 |
5.2.2 农户农地流转情况分析 |
5.3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3.1 研究变量的选取 |
5.3.2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5.4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效应分析 |
5.4.1 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 |
5.4.2 农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
5.4.3 农地流转能够有效遏制土地撂荒,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
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户的权益与保护机制 |
6.1 与农地流转相关的权益分析 |
6.1.1 农村土地生存权益 |
6.1.2 农村土地收益权 |
6.1.3 农地的流转增值收益 |
6.2 农地流转中的权益侵害问题 |
6.2.1 地方政府主导的农地权益侵害 |
6.2.2 工商企业主导的大规模土地入股 |
6.2.3 对农地流转收益的侵占损害 |
6.2.4 对农民特殊群体的农地权益侵害 |
6.3 建立流转农户权益的保障机制 |
6.3.1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
6.3.2 强化农地流转的审核与监督 |
6.3.3 确保农户享有公平的土地流转收益 |
6.3.4 确保农民参与集体土地事务权利 |
6.3.5 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 |
6.3.6 以公益诉讼保护农地流转合法权益 |
6.3.7 把农地使用的受益权真正交给农民 |
7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
7.1 日本的农地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7.1.1 日本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7.1.2 日本农地流转交易对我国的启示 |
7.2 印度的农地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7.2.1 印度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7.2.2 印度农地流转、交易对我国的启示 |
7.3 智利的农地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7.3.1 智利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7.3.2 智利农地流转、交易对我国的启示 |
7.4 美国的农地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7.4.1 美国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7.4.2 美国农地流转、交易对我国的启示 |
7.5 菲律宾的农地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7.5.1 菲律宾失败的土地入股制度 |
7.5.2 菲律宾土地入股制度失败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8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性思考与建议 |
8.1 我国应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
8.1.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8.1.2 我国进一步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
8.2 对改革完善农地制度规范农地流转的主要思考 |
8.2.1 从政治视角看待农地流转 |
8.2.2 从经济视角看待农地流转 |
8.2.3 从法律视角看待农地流转 |
8.3 研判农地流转未来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政策规制可能性 |
8.3.1 我国农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
8.3.2 一些相关的政策规制可能性分析 |
8.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4.1 研究结论 |
8.4.2 规范农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地流转调查表 |
致谢 |
(10)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3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
3.1 二元结构理论 |
3.2 "中心外围区"论 |
3.3 增长极理论 |
3.4 田园城市理论 |
4 本文的分析框架和结构 |
4.1 分析框架 |
4.2 论文结构 |
5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采用的主要方法 |
5.1 本文的基本思路 |
5.2 采用的研究方法 |
6 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
6.1 重点和难点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及其协调发展关系 |
1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一般认识 |
1.1 新农村建设的一般认识 |
1.2 城镇化的一般认识 |
2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 |
2.1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
2.2 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2.3 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3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辩证关系 |
3.1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
3.2 城镇化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 |
4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目标 |
4.1 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目标 |
4.2 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内容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
1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
1.1 指标选择的原则 |
1.2 指标体系的组成 |
2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描述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经济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
2.2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社会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
2.3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生活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
2.4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
3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性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论:累计贡献率因子分析法 |
3.2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性指标体系的具体组成 |
4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赋权 |
4.1 网络层次分析法 |
4.2 主成分分析法 |
5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 |
5.1 综合评价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5.2 综合评价的内容: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多指标横向综合评价 |
1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处理 |
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1.2 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和处理 |
2 基于ANP方法的城乡协调发展绝对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2.1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网络层次模型 |
2.2 构建网络体系图 |
2.3 专家判断矩阵的输入和指标权重的计算 |
2.4 指标权重的输出 |
2.5 各城市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综合协调度的计算 |
2.6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乡协调发展相对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3.1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因子分析 |
3.2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聚类分析 |
3.3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单指标和多指标纵向综合评价 |
1 湖南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 |
1.1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及其差异演化分析的意义 |
1.2 湖南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及其演化趋势 |
1.3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2 湖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 |
2.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差异演化分析的意义 |
2.2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及其演化趋势 |
2.3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3 湖南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 |
3.1 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演化分析的意义 |
3.2 湖南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及其演化趋势 |
3.3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4 湖南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 |
4.1 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及其差异演化分析的意义 |
4.2 湖南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差异的演化趋势 |
4.3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5 湖南支农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比重的单指标纵向分析 |
5.1 支农支出的作用及其差异演化分析的意义 |
5.2 湖南支农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及其演化趋势 |
5.3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6 湖南城乡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多指标纵向分析 |
6.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6.2 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的计算 |
6.3 因子载荷矩阵及公共因子的提取和解释 |
6.4 各年份的因子得分 |
6.5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7 湖南城乡协调发展绝对水平的多指标纵向分析 |
7.1 专家打分 |
7.2 权重计算 |
7.3 城乡协调度绝对水平的测度 |
7.4 结果分析和问题归纳 |
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 |
1 湖南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分析 |
1.1 区位优势较明显 |
1.2 资源优势较明显 |
2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劣势分析 |
2.1 小城镇难以发挥对农村的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 |
2.2 城镇化的滞后发展遏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对流 |
2.3 区域严重不均衡发展弱化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合力 |
3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3.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的历史机遇 |
3.2 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提供的历史机遇 |
4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打通城乡协调发展的劳动力流动渠道将困难重重 |
4.2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巩固城乡协调发展的粮食基础将任重道远 |
4.3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疏通有利于城乡收入差异缩小的各种渠道将遥遥无期 |
4.4 金融抑制造成的农村金融空洞化严重,搭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资金均衡供给平台不能一蹴而就 |
4.5 长株潭城市群发育不成熟,彰显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引擎作用需假以时日 |
4.6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提升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的层次将举步维艰 |
4.7 二元户籍制度根深蒂固,打破城乡协调发展中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须付出高昂的制度变迁成本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外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教训 |
1 韩国"新村运动":背景、过程及其经验借鉴 |
1.1 韩国"新村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
1.2 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经验 |
2 "拉美陷阱":界定、特征、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
2.1 "拉美陷阱"的界定和特征 |
2.2 "拉美陷阱"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教训 |
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 |
1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
1.1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1.2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
2 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
2.1 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2.2 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的主要内容 |
3 城乡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 |
3.1 城乡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3.2 城乡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的主要内容 |
4 城市群形成培育机制 |
4.1 城市群形成培育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4.2 城市群形成培育机制的主要内容 |
5 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推动机制 |
5.1 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5.2 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机制的主要内容 |
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
1 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
1.1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
1.2 加速城乡产业集群,提升城乡产业核心竞争力 |
1.3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融合 |
1.4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城乡粮食安全 |
1.5 规划城镇体系,发挥中心城镇对新农村的辐射作用 |
2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推进 |
2.1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
2.2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城乡医疗卫生协调发展 |
2.3 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
2.4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
3 统筹城乡生活,促进城乡生活的协调改善 |
3.1 加强城乡水电路气房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状况 |
3.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4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护和建设 |
4.1 加大宣传和教育,创新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观念 |
4.2 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工作 |
4.3 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
4.4 完善城乡统筹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建立生态环保管理体制 |
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附录B评价指标解释及其数据来源 |
附录C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2003农村金融留下十大悬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打造符合新阅读习惯的新闻标题供给[J]. 姜圣瑜. 城市党报研究, 2021(11)
- [2]“微公益”行为的育人价值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 陈寒梦.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抗战时期延安木刻中的风景及权力关系[D]. 谢依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02)
- [4]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视角[D]. 詹钊. 湘潭大学, 2015(06)
- [5]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 [6]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D]. 王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7]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分析[D]. 彭思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8]穆塞韦尼与乌干达的发展研究(1986-2006)[D]. 卞克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9]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流转权益保障研究[D]. 李振远.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10]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吴雄周.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9)
标签:微公益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