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茂县干旱河谷区域生态畜牧业的现状与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陈洋[1](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赵东亮[2](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认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王军亮[3](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磊[5](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快,基岩大面积裸漏,生态系逆向演替趋势严峻且难以挽回,石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愈演愈烈。林草优化配置与猪的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石漠化地区农户生存压力的有效方式。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矛盾、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失业率。采用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相结合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模式,及精确的技术监测手段是高效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要举措。依据有关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以生态修复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耦合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于2017-2020年以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示范区或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示范区或研究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室内与室外实验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筛选适宜的经济林和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单播与混播,研究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的机理,机制,技术及示范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林草优化配置过程中牧草鲜草及干草产量变化特征,筛选石漠化地区牧草产量最高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在核桃林基础上选取满足适地条件与健康养猪的牧草最优配置方式: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白三叶+黑麦草(3:2)组合,为9458.2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黑麦草(2:3)组合,仅为6716.5 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鸭茅,为2452.1 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为1177.7kg/hm2。花江基于石漠化自然背景及原有经济林(李子树),选取适宜牧草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60446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为10858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9083.73 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菊苣(3:2),为1530.8 kg/hm2。(2)不同林草优化配置方式下牧草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显着,白三叶的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木质素(Lignin)、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钾(K)、磷(P)、钙(Ca)含量显着高于于其他牧草(P<0.05),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说明其营养价值较好。三种混播方式下组合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李子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播紫花苜蓿的Moistur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牧草(P<0.05),而干物质(DM),Ash,CP,Ca,ADF的含量显着高于菊苣、金荞麦、以及紫花苜蓿+菊苣三种混播方式下的含量(P<0.05)。三种混播中,紫花苜蓿含量越高则CP含量越高,三种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2:3)的整体效果与其它2种混播相比较差。(3)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利用天然草地、人工建植草地来“以草养猪”,促进石漠化脆弱生境的改善,同时兼顾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户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以草养猪”在1-2年内可显着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然草质资源及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立地气候生境,“以草养猪”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效益。林草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不同的模式,为林农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带动农、林、牧、副及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4)林草优化配置中不同牧草组合对猪的日增重及增重成本具有不同响应,示范效果明显。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财万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72元/kg)>试验组3(2.89元/kg)>试验组6(2.85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1(2.72元/kg)>试验组5(2.71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63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11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1元/kg。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任万松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83元/kg)>试验组1(2.90元/kg)>试验组6(2.84元/kg)>试验组3(2.83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5(2.74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25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04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6元/kg。(5)基于不同石漠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林草群落生态稳定性、水源涵养、保水保肥等均具有正向作用。以草养猪能改善林草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并能改善猪肉风味与品质,通过林草优化配置的混播牧草来饲喂猪,其饲料消耗率降低了33%,猪的出栏成活率保持在96%左右,农户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在喀斯特生态畜牧业推进中应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结合天然林与人工草地建值,构建“牧草资源为辅+饲料为主”的现代健康养猪饲用生产格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可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对贫困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价值。未来要整合现有林草资源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健康养猪,构建健康养猪品牌效应。
张俞[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张顾萍[7](2020)在《近20年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横断山区作为西南诸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西南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建设加快,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显着,加之横断山区独特的地质环境,使得该地区植被变化十分复杂。科学探索该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深入分析植被与气候和非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对气候的响应研究在时空尺度方面较粗,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存在较大差异,对影响植被覆盖的非气候因素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本文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典型地区Landsat遥感影像、气候、植被类型、地形、土地利用及其他辅助数据,采用非参数Sen趋势分析和Mankendall检验、偏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GRA)、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从多个时间尺度(月、季节、生长季)和多个空间尺度(像元、县域、生态区)研究了横断山区2000-2018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和非气候驱动力,并对比了NDVI与EVI在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和驱动力研究中存在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差异显着。生长季年均NDVI和EVI分别为0.47和0.25,因地形、纬度差和植被类型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区2000-2018年间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增速最大的为阔叶林生态区、其次是草甸生态区、针叶林生态区和雨林生态区。低海拔、坡度较小的地区植被改善和退化更加显着。NDVI与EVI均值的差异表现为低覆盖区差异较小、高覆盖区差异较大;生长季年均NDVI和EVI随海拔和坡度的变化差异较小,而随坡向的变化差异较大;NDVI对低覆盖区植被变化趋势更加敏感,EVI对高覆盖区的植被变化趋势更加敏感。(2)研究区植被与气候的相关性较复杂。总体上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微弱负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性最强。高纬度地区植被与气温多呈正相关(春季最明显),低纬度地区多呈负相关(夏季最明显);降水和相对湿度对植被的影响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地形会改变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河谷地区植被与气温多呈负相关、与降水和相对湿度多呈正相关,以夏季最为明显。EVI与气候的正相关性更强、而NDVI与气候的负相关性更强,但会因气候类型和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3)研究区影响植被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气温,纬度和地形会改变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河谷地区,降水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植被的主导气候因子(夏秋季节最明显),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高纬度地区植被主要受气温和降水驱动;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和相对湿度是主要驱动因子。低覆盖植被区NDVI受气候的影响普遍强于EVI,高覆盖植被区EVI受气候的影响更强,但气候因子、植被类型和季节会改变这种关系。(4)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存在0-4个月或更长的滞后期,高纬度地区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最快,其次是降水和相对湿度;低纬度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最快,对温度响应最慢;河谷地区植被对气候的响应普遍快于高海拔地区。总体上对气候响应由快到慢的植被类型依次为沼泽>草甸>灌木>林地>栽培植被,但会因植被指数和气候因子不同而存在差异。高纬度地区NDVI受气温的滞后性作用强于EVI,而受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滞后性作用更弱;低纬度地区,气候对NDVI的滞后性普遍强于EVI。(5)非气候因素是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的重要成因。研究区植被覆盖受气候主导而显着改善的区域面积最大,其次是非气候主导的显着改善区、气候和非气候共同主导的显着改善区,而气候和非气候共同主导而显着退化的区域面积最小。非气候因素总体表现出对植被的正向促进作用远大于逆向抑制作用,且对低海拔地区植被的影响要强于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但人类活动在植被覆盖改善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除人类活动外,地质灾害、火灾等也是植被受非气候因素显着退化的原因之一。
陈璟[8](2019)在《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文中认为久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该县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特殊制约。近年来为响应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国家公园省建设,立足良好地生态基础和优质的畜牧业资源,积极探索草地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应运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浅析了久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和建议。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久治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全年气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暖季,一种是冷季。在冷季时,温度长期低于0℃,甚至会低于-10℃。平均的每年的日照时间约为2000 h,纵观全省日照时间来看偏短,与此同时久治县的降水量比较多,在760 mm左右,在全省降水量中排名第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四大净区之一,2015年来该县各类牲畜存栏24.51万头匹只,相对丰富的牲畜资源和气候资源是规划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基础保障。同时,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畜牧业增产增效难度大。区域优势得天独厚,为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突出,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坚持生态第一、生态和发展共赢的责任更加重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久治县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地,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发展适度生态畜牧业可能是其主要途径,主要发展策略:一是树立生态优先思想,结合州县《生态畜牧业实施方案》,实施草畜平衡,实现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二是借助现代特色畜牧业的相对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绿色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三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式、运行模式、社员档案建立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做好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畅通政府、企业、示范村、合作社及牧户间的合作与沟通体制机制。
赵玮媛[9](2019)在《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有机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全新发展形式,其以实现农业高品质、高收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变革传统生产方式,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改善修复草原生态,在实现地区农业高端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黄南州把加快有机畜牧业发展作为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强化举措,全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州传统畜牧业加速向现代化有机畜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加快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探索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调优黄南州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同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寻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运用SWOT模型系统性的分析黄南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有机畜牧业产业发展为主线,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逐步建立起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产、加工、管理、信息、营销等一体化的完备运行体系并形成完整的有机畜产品开发产业链,从这些角度来看,本文研究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傅籍锋[10](2019)在《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地推广,不仅可以实现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与区域扶贫开发,取得良好的石漠化治理效果,同时还可以优化我国粮油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为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以发展特色木本食用油料产业治理石漠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的内容主要从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以及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油脂提取工艺等三方面展开。本研究旨在为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建设为主线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助力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双脱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情况,认为要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资源和丰富的油料资源优势,把握住国家政策条件和油料市场提供的机遇,依托石漠化山区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推进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等四个方面的产业发展对策。(2)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对石漠化治理中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选择,通过建立以不同强度石漠化治理为基础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可产业化开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最后得出在轻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香榧(Torreya grandis)、核桃(Luglans regia)、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油茶(Moringa oleifera)、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而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树种有盐肤木(Rhus chinensis)、花椒、香榧、三叶木通和核桃等五种木本食用油料树种。(3)采用溶剂法提取盐肤木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盐肤木果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原料过40目筛,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5℃,液料比为30:1(mL/g),在此条件下盐肤木果出油率为8.336%。盐肤木果油共有11中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高达72.54%,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占87.14%。(4)采用溶剂法提取青刺尖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青刺尖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青刺尖果粉过100目筛,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45℃,液料比为30:1,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青刺尖果出油率为42.13%。青刺尖果油的折光指数为1.4716、相对密度为0.9314、碘值为50.23 g/100g、皂化值160.96 mgKOH/g、酸价为0.38 mgKOH/g、过氧化值为2.71 mmol/kg。青刺尖果共有11脂肪酸,主要以油酸39.91%和亚油酸37.41%为主,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9%。(5)采用水剂法提取八月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到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八月瓜籽粉末过40目筛,以自然纯水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5:1,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1.2 h的条件下,八月瓜籽油的提取率可达68.85%。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八月瓜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3070.9346,折光指数为1.46241.4628,碘值为71.2274.34 g/100g,皂化值为196.35212.87 mgKOH/g,酸价为1.338.83 mgKOH/g,过氧化值为4.256.39 mmol/kg。八月瓜籽油共有9种脂肪酸,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油酸42.743.19%、亚油酸29.2829.46%和棕榈酸23.1223.3%、总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2.8-73.07%。
二、茂县干旱河谷区域生态畜牧业的现状与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茂县干旱河谷区域生态畜牧业的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2.1 天然草地退化 |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
4.3.1 生物碱提取 |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
4.4 结果 |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指标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
6.1.1 人工防控技术 |
6.1.2 机械防控技术 |
6.1.3 物理防控技术 |
6.1.4 化学防控技术 |
6.1.5 生物防控技术 |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
(二)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3 试验方案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性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背景下林草优化配置机理 |
(一)林草优化配置中牧草混播理论基础 |
(二)林草优化配置中适生性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三)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养分差异性分析 |
2 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差异性分析 |
(四)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养分差异性分析 |
2 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差异性分析 |
四 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耦合机制 |
(一)“以草养猪”的效益耦合机制 |
1 “以草养猪”的生态效益耦合机制 |
2 “以草养猪”的经济效益耦合机制 |
3 “以草养猪”的社会效益耦合机制 |
(二)不同牧草对猪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
五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环境现有成熟技术 |
1 生态养猪技术 |
2 林草间作技术 |
3 干草、青贮饲喂技术 |
(二)石漠化环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牧草留茬试验剪切装置 |
2 生态养猪抽屉式食槽 |
3 土壤植物生长模拟试验取草装置 |
4 加热功能的生态养猪食槽装置 |
5 牧草存活率试验取样装置 |
6 一种仔猪喂料槽 |
7 潜在-轻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
8 中度-强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
9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
(三)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近20年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覆盖的遥感研究进展 |
1.2.2 植被覆盖气候驱动力研究进展 |
1.2.3 植被覆盖非气候驱动力研究进展 |
1.2.4 横断山区植被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趋势分析 |
2.2.2 偏相关分析 |
2.2.3 灰色关联分析 |
2.2.4 残差分析法 |
2.3 数据来源 |
2.3.1 MODIS数据来源 |
2.3.2 Landsat影像 |
2.3.3 ASTER-GDEM数据 |
2.3.4 气象数据 |
2.3.5 其他数据 |
第3章 研究区遥感数据处理 |
3.1 MODIS数据处理 |
3.1.1 MODIS数据预处理 |
3.1.2 MODIS-NDVI/EVI时间序列重构 |
3.1.3 多时间尺度NDVI/EVI数据集生成 |
3.2 Landsat数据预处理 |
3.2.1 辐射定标 |
3.2.2 大气校正 |
3.2.3 云检测及处理 |
3.3 典型区遥感图像信息提取 |
3.4 气象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
4.1 生长季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植被覆盖随地形的分布特征 |
4.2.1 植被覆盖随海拔的变化 |
4.2.2 植被覆盖随坡度的变化 |
4.2.3 植被覆盖随坡向的变化 |
4.3 植被覆盖年际变化特征 |
4.4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 |
4.4.1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NDVI与 EVI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中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研究 |
5.1 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
5.2 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5.2.1 不同时间尺度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相关性统计 |
5.2.2 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相关性空间分布情况 |
5.2.3 偏相关分析中NDVI与 EVI的差异 |
5.3 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1 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2 植被变化的气候驱动力分区 |
5.3.3 比较NDVI与 EVI在驱动力分区的差异 |
5.4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的滞后性分析 |
5.4.1 不同气候因子滞后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4.2 滞后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非气候驱动力研究 |
6.1 植被覆盖受非气候因素影响的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
6.2 植被覆盖残差趋势结果分析 |
6.3 植被受非气候因子的驱动力分析 |
6.3.1 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非气候驱动力制图 |
6.3.2 影响植被覆盖的非气候驱动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主要研究进展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 生态畜牧业的涵义 |
1.2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及生产模式 |
1.3 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1.3.1 生态型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 |
1.3.2 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现状 |
1.3.3 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的发展现状 |
1.4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调查研究 |
第二章 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3 调查范围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查阅法 |
2.4.2 实地调研法 |
2.4.3 分析归纳法 |
第三章 久治县基本概况与经济产业发展 |
3.1 地理地貌 |
3.1.1 地理 |
3.1.2 地貌 |
3.2 自然资源 |
3.2.1 土地土壤 |
3.2.2 气候资源 |
3.2.3 水资源 |
3.2.4 植物资源 |
3.2.5 野生动物资源 |
3.3 经济发展 |
3.4 特色优势产业 |
3.4.1 生态畜牧业 |
3.4.2 有机畜牧业 |
3.4.3 特色种植业 |
3.4.4 循环产业 |
3.4.5 中藏药材产业 |
第四章 久治县畜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4.1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
4.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生产现状 |
4.2.1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情况 |
4.2.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品牌企业发展情况 |
4.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
4.3.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
4.3.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劣势 |
第五章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
5.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
5.1.1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 |
5.1.2 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落后,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
5.1.3 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5.1.4 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理解不深 |
5.1.5 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
5.1.6 草原生态退化日趋突出 |
5.1.7 经营方式粗放,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
5.1.8 基础设施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
5.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机遇 |
5.2.1 政策机遇 |
5.2.2 资源基础 |
5.2.3 社会基础 |
5.2.4 科技基础 |
5.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途径 |
5.3.1 减少牲畜总量上做文章 |
5.3.2 提高牲畜品质上做文章 |
5.3.3 在加速产业化经营步伐上做文章 |
5.3.4 在打造品牌上做文章 |
5.3.5 在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上做文章 |
5.4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策略 |
5.4.1 以草场流转为基础,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建强做实牧民合作社 |
5.4.2 以合作社为主体,细化生产分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
5.4.3 合理配置资金、草地资源,推进草畜平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畜牧业的研究 |
1.4.2 关于有机产业发展的研究 |
1.4.3 关于有机畜牧业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机畜牧业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有机畜牧业的相关概念 |
2.1.1 农业 |
2.1.2 生态畜牧业 |
2.1.3 有机畜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布局理论 |
第3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 |
3.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 |
3.1.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 |
3.1.2 黄南州的经济社会条件 |
3.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草地资源、畜种及畜产品资源现状 |
3.2.2 草蓄平衡、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耕地资源现状 |
3.2.3 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服务体系及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
3.2.4 生态环境现状 |
3.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 |
3.3.1 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
3.3.2 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转变 |
3.3.3 可借鉴推广的“拉格日模式” |
第4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 |
4.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
4.1.1 环境、资源及区位优势 |
4.1.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势 |
4.1.3 发展良好的产业基础 |
4.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
4.2.1 草原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
4.2.2 有机饲料产业及有机生产技术薄弱 |
4.2.3 经济发展及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
4.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
4.3.1 政府政策带来的机遇 |
4.3.2 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带来的推动力 |
4.3.3 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带来的供给增加 |
4.4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
4.4.1 不同地区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
4.4.2 有机畜牧业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 |
4.4.3 有机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及品牌影响力不足 |
4.5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SWOT矩阵选择 |
第5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区域布局 |
5.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战略定位 |
5.1.1 定位基本原则 |
5.1.2 定位总体目标 |
5.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5.2.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5.2.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思考 |
5.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5.3.1 有机畜牧业发展核心区 |
5.3.2 有机畜牧业发展示范区 |
5.3.3 有机畜牧业发展辐射区 |
第6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对策及建议 |
6.1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
6.2 着力推广“拉格日模式”,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 |
6.3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助推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
6.4 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建设,提升有机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 |
6.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有机畜牧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 |
6.6 加快生产与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6.7 强力推进有机畜牧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
6.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 |
1.1.2 我国食用油料安全的国内外形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动态发展 |
1.3.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 |
1.3.2 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与衍生生态产业 |
1.3.3 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1.3.3.1 压榨法 |
1.3.3.2 溶剂法 |
1.3.3.3 水剂法 |
1.3.3.4 水酶法 |
1.3.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3.6 其他辅助方法 |
1.3.4 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
1.3.4.1 石漠化治理特色资源植物的发掘与利用 |
1.3.4.2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生态化建设 |
1.3.4.3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产业化开发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2.1 前言 |
2.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生态产业建设意义 |
2.2.1 促进石漠化地区的扶贫开发,社会经济显着 |
2.2.2 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生态效益显着 |
2.2.3 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 |
2.2.4 合理开发石漠化山地资源,优化粮油生产布局 |
2.3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
2.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1.1 土地资源供给优势 |
2.4.1.2 可开发木本食用油料资源丰富 |
2.4.1.3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2.4.2 劣势分析 |
2.4.2.1 石漠化土地水土条件劣势 |
2.4.2.2 贫困问题、资金缺乏 |
2.4.3 机会分析 |
2.4.3.1 国家政策支持 |
2.4.3.2 市场前景广阔 |
2.4.3.3 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参与 |
2.4.4 威胁分析 |
2.4.4.1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
2.4.4.2 国外油料市场的冲击 |
2.5 石漠化治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 |
2.5.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SWOT策略分析 |
2.5.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 |
2.5.2.1 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 |
2.5.2.2 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 |
2.5.2.3 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
2.4.2.4 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
3.1 前言 |
3.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 |
3.2.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原则 |
3.2.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初步选择结果 |
3.3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其等级划分 |
3.3.1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
3.3.2 基于农业工程实施的石漠化强度划分 |
3.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
3.4.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1.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
3.4.1.3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3.4.2.2 各层次指标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
3.4.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筛选 |
3.4.3.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赋值标准 |
3.4.3.2 指标赋值 |
3.4.3.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筛选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盐肤木(Rhus chinens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提取工艺流程 |
4.3.2 单因素考察 |
4.3.3 正交实验设计 |
4.3.4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考察结果分析 |
4.4.1.1 过筛情况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2 提取时间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3 提取温度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4 料液比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2 盐肤木果油溶剂法提取工艺优化 |
4.4.3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流程 |
5.3.2 单因素考察 |
5.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
5.3.4 青刺尖果油理化特性分析 |
5.3.5 青刺尖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5.3.6 数据分析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5.4.1.1 提取溶剂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2 过筛情况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3 回流次数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4 提取温度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5 液料比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6 提取时间对青刺尖出油率的影响 |
5.4.2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 |
5.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
5.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5.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
5.4.3 青刺尖果油的理化性质 |
5.4.4 青刺尖果油的脂肪酸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八月瓜(Akebia trifoliate)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八月瓜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6.3.2 单因素考察 |
6.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6.3.4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测定 |
6.3.5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6.3.6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6.4.1.1 pH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2 液料比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3 提取温度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4 提取时间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5 离心转数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2 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分析 |
6.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
6.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6.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
6.4.3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分析 |
6.4.4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茂县干旱河谷区域生态畜牧业的现状与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D]. 陈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近20年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张顾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D]. 陈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D]. 赵玮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D]. 傅籍锋. 贵州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