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戈[1](2021)在《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喷射混凝土以其凝结时间短、超早强以及施工工艺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隧道与基坑支护、加固等工程中。现有喷射混凝土存在强度等级低、回弹率大、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且对耐久性无明确要求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可喷性良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已成为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普通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以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分析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合料、聚乙烯醇纤维、速凝剂掺量等对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提高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技术措施,制备出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C50喷射混凝土,形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掺入硫酸铝系列无碱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水化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均加速了水泥中C3A和C3S早期水化,提高了水泥诱导前期和诱导期的水化放热速率,促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和硬化。掺入无碱速凝剂在加速了C3A水化反应速率的同时往溶液中提供了SO42-离子,并没有明显改变溶液中Al3+/SO42-比例,使溶液处于合适硫酸盐体系下,C3A水化速率总体可控,对于C3S后续水化及C-S-H凝胶致密化进程没有阻碍,因此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稳定增长,并未发生明显倒缩。(2)研究了配合比参数、矿物掺合料和聚乙烯醇纤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可喷性能的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及聚乙烯醇纤维是提升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有效措施。当水胶比在0.38~0.40时,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明显降低,当硅粉掺量在10%~15%时,可喷性能提升显着。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有助于提高可喷性能,以体积掺量0.50%~1.0%较为适宜。确定适宜的流变参数范围同时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可喷性能,当屈服应力在190Pa~250Pa之间,塑性粘度在210Pa·S~250Pa·S之间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低于10%,一次喷射厚度大于340mm。(3)研究了掺入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水胶比在0.38~0.40时,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强度较高。掺入硅粉和偏高岭土有助于提高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为10%~15%时,强度提升效果最为显着。对于有抗拉强度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建议掺入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建议的掺量范围为0.25%~0.50%。根据以上研究基础,建立了高强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式fts=0.41·(fcc)0.59,测得C50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C50喷射混凝土本构方程。(4)研究了速凝剂、聚乙烯醇纤维和成型工艺对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喷射工艺的冲击和紧密压缩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因此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高于模筑混凝土。掺入无碱速凝剂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明显增加了1200um以上的气孔体积,降低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冻融循环过程中,聚乙烯醇纤维明显抑制微裂缝的产生与发展,限制基体内气泡的连通和扩展,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掺入无碱速凝剂小幅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降低了喷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且碳化深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5)研究了喷射混凝土材料组成与成型工艺特征,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考虑成型方式、速凝剂和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掺量的共同作用,修正了强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密实度影响系数k和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μi,给出了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的建议取值。基于骨料堆积和润滑协同作用原理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浆体体积含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依据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
徐德儒[2](2021)在《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混凝土衬砌因迭次的冻融作用导致表面剥蚀、开裂等现象严重,直接影响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正常使用。为优化模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合理利用当地工业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混凝土。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固体紫外试验以及热重试验研究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后对其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孔隙结构和内部物质组成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配合比指标和孔隙结构参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为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优化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工业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能够提高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耐久性能。合理双掺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着高于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硅粉组别,且FA15S4(粉煤灰15%、硅粉4%)组力学性能最优。不同介质冻融循环试验表明抗冻性最优组为FA15S4,但经历黄河水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冻胀破坏较严重。(2)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能够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模袋混凝土核磁共振T2谱分布具有三峰结构,左峰信号幅值最高,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的“填充效应”有利于降低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率,优化孔隙结构,FA15S4孔隙面积及孔隙尺寸最小。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孔径分布对养护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孔隙度对其冻融损伤度影响最大。(3)水化进程和水化产物显着影响模袋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指标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组的水化速度高于其他组别,且水化产物组成更优。TG试验表明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试件热学性质良好,不易受热分解,FA15S4内CH含量最小,FA15S4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将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提高。(4)综合宏观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指标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引入BP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和冻融损伤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许亚军[3](2021)在《纤维/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水泥基材料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建筑材料,但其也具有抗折强度低、脆性大、韧性差等缺点。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和纤维,是在工程应用中公认的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上述缺点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很好的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工作性能。混凝土结构阻固沙措施需要大量的外来砂石建筑材料,运输成本高,导致混凝土材料结构成本高昂,不利于推广使用。考虑到新疆等西部线路附近有丰富的、廉价的、获取方便的沙漠沙原料,如果能使用沙漠沙为主要骨料,替代普通混凝土中的砂、石骨料,制备新型阻沙、固沙和防沙水泥基材料,将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沙漠沙属于粉细砂,因此,要将其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制备新型的阻、固沙材料,需要开展沙漠沙颗粒粒径分析、沙漠沙密度、含泥量、空隙率等材料基本性能测定,同时,考虑到需要大量用到沙漠沙,为改善其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需要进行矿物掺合料、纤维力学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因此,本文从材料抗折和抗压性能着手,主要以粉煤灰、硅粉、脱硫石膏和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各矿物掺合料掺量、纤维掺量及纤维长度等因素,研究该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内容与试验结论如下:(1)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选择,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深化研究各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28d龄期的抗折强度作为考察依据时,优化配合比是:粉煤灰掺量为5%,硅粉掺量为0%,脱硫石膏掺量为5%,石灰掺量为3%,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为1%,以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作为考察依据时,优化配合比是:粉煤灰掺量为5%,硅粉掺量为20%,脱硫石膏掺量为0%,石灰掺量为3%,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为0%,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在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中的掺量不宜大于12%,硅粉掺量为6%时,材料力学性能最好,脱硫石膏的最优掺量为2%,硅粉的掺入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好。(2)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抗裂砂浆胶粉掺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为指标确定纤维在该材料中的配比,当纤维掺量为0.5%,纤维长度为19mm,抗裂砂浆胶粉掺量为0.3%时,材料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升明显。(3)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28d、45d、60d、90d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的抗压性能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养护方式对抗折性能和抗压性能有较大影响。
吴源[4](2021)在《玻化微珠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建筑节能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传统建材存在自重大,抗拉强度低,保温隔热效果差等问题。我国珍珠岩储量较为丰富,采用电炉加热方式制成的玻化微珠,具有十分稳定的理化性能,且玻化微珠可提高砂浆的流动性,减少材料的收缩,降低综合成本,其优良的特性使它在保温隔墙中得到较多的应用。本文通过试验调整,使玻化微珠混凝土具有力学性能优越、导热系数低的优点,形成新型的玻化微珠混凝土,由于玻化微珠颗粒的加入极大的削弱了混凝土的强度,掺入钢渣粉、微硅粉等工业废料,在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对于节约材料以及保护环境有着积极影响,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玻化微珠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其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进行分析,其拟合关系为:fc,d=0.6041fc,c+5.1029、Ec=0.0455 fc,c+0.8724,且R2均大于0.8。(2)对于玻化微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而言,各因素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水胶比>玻化微珠掺量>钢渣粉掺量>微硅粉掺量>钢纤维掺量,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玻化微珠掺量20%~40%、水胶比0.4、钢纤维掺量1.2%、微硅粉掺量15%、钢渣粉掺量10%。(3)各因素对玻化微珠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水胶比>玻化微珠掺量>微硅粉掺量>钢纤维掺量>钢渣粉掺量,其劈裂抗拉强度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玻化微珠掺量20%、水胶比0.4、钢纤维掺量1.2%、微硅粉掺量10%、钢渣粉掺量10%。(4)各因素对玻化微珠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玻化微珠掺量>水胶比>钢渣粉掺量>微硅粉掺量>钢纤维掺量,其抗折强度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玻化微珠掺量20%、水胶比0.4、钢纤维掺量1.2%、微硅粉掺量5%、钢渣粉掺量20%。(5)对玻化微珠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热阻、传热阻以及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与计算。其导热系数随玻化微珠掺量的增多而出现明显降低趋势,玻化微珠掺量为40%时,玻化微珠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0.99W/(m·K),抗压强度为37.6MPa,玻化微珠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其保温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
畅遥遥[5](2020)在《CF120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井壁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超高强混凝土在井壁结构中的推广应用,其脆性问题愈显明显,混杂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高性能材料,其增韧阻裂效果明显,混杂纤维增韧增强用于矿井井壁混凝土研究尚未有人开展。本文成功配制了适用于立井井壁的CF120超高强高韧性混凝土,研究了不同纤维混杂方式(成排长钢纤维-镀铜微丝型短钢纤维和成排长钢纤维-聚丙烯纤维两种混杂)、纤维掺量等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弯曲韧性,获得混杂纤维混凝土井壁的力学特性,主要研究成果有:1)采用常规工艺,通过掺入高性能减水剂和超细活性矿物掺合料,选择高强优质的骨料,配制出混凝土强度达到105MPa~135MPa,强度等级为CF95~CF120、高强、高韧性、高流态的混凝土,为超高强高韧性混凝土在深井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技术支撑。2)采用长短不同纤维尺寸(成排长钢纤维-镀铜微丝型短钢纤维混杂)、钢纤维与柔性好的纤维(成排长钢纤维-聚丙烯塑料纤维混杂)混杂,研究了混杂方式及其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变化规律。成排长钢纤维(掺量35kg/m3)-镀铜微丝型短钢纤维(掺量20kg/m3)组合时,弯曲韧性指数I5、I10、I20分别是素混凝土的5.12倍、7.55倍、8.87倍,并且比单掺成排长钢纤维混凝土提高了31.3%、53.1%、77.8%。混杂纤维掺入明显改善了混凝土的脆性,获得了各性能优异的高强高韧性的混杂纤维混凝土。3)开展了井壁大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成排长钢纤维-镀铜微丝型短钢纤维混凝土、成排长钢纤维混凝土2种井壁的受力变形规律,获得了混杂纤维超高强混凝土井壁的力学特性。本文研究成果对改善超高强混凝土井壁的韧性,推动超高强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在矿井井壁中的应用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该论文有图77幅,表30个,参考文献83篇。
郝建军[6](2020)在《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3D打印混凝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建造技术,若能将再生混凝土技术和3D打印混凝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绿色建筑+自动化地发展,前景广阔。3D打印混凝土对材料的流动性、可建造性、粘结性、适宜的凝结时间、早期强度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材料对3D打印混凝土技术来说至关重要。本课题以配制满足现有3D打印设备要求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为目标,开展了 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1)根据正交试验完成3D打印所用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试验。得出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材料中再生细骨料取代天然砂的最优取代率为 33%。(2)分析了再生细骨料取代率、水灰比、减水剂、早强剂和缓凝剂等因素对打印材料的流动度经时损失和力学性能的影响。(3)采用再生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砂,并用粉煤灰-矿渣粉-硅粉三种材料组成的复合矿物掺合料(单优化)以及复合矿物掺合料与聚丙烯纤维相结合(双优化)对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打印材料进行优化,得出掺合料取代水泥的最优取代率为20%,聚丙烯纤维最优掺量为0.2%。(4)基于上述配比,利用课题组设计的3D打印混凝土设备打印出试体墙,发现采用矿物掺合料和纤维改性(双优化)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和易性、泵送性能更好,初凝时间更长。测量试体墙切割成的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强度,得出经过矿物掺合料、纤维改性过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打印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劈裂强度都显着提高。
张艺清[7](2020)在《渠道衬砌板修复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缺陷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中,其中又以水下混凝土结构的缺陷最难以修复。针对调水工程输水工况下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修复难题,制备一种既能满足水下浇筑所需工作性能,又有良好力学耐久性能,且对水环境友好的新型混凝土修复材料。本文基于自密实混凝土(SCC)配合比设计方法,重点针对渠道衬砌板混凝土力学耐久设计要求和水下修复施工性能,开展水下自密实混凝土(UWSCC)的工作性、力学、耐久性能研究,提出适用于通水工况渠道衬砌板大面积破损水下修复的UWSCC制备技术。本文首先通过净浆流变试验,采用净浆流变参数与流变特性数学模型,研究了材料组分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兼具高流动性和高粘性净浆的各材料组成的适宜掺量范围,并结合剩余水膜厚度理论,分析了体积水粉比、聚羧酸减水剂、絮凝剂、粉煤灰和硅粉对净浆流变特性的作用机理,为UWSCC工作性能的调整和配合比设计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根据输水渠道衬砌板结构、水下修复施工条件和工程长期运行环境进行了UWSCC工作性、力学和耐久性能指标设计,引入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作为评价UWSCC抗离析性能的标准,并提出了水陆强度比控制指标。结合净浆流变特性研究成果,试配并验证了UWSCC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论证了水工SCC配合比设计方法用于UWSCC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砂率、水粉比等配合比设计参数对UWSC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不同浇筑方式对UWSCC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UWSCC配制技术。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通过理论研究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净浆流变参数的UWSCC工作性能预测模型。最后研究了UWSCC耐久性能,并与普通SCC的耐久性能进行了对比,UWSCC具有优异的抗冻抗渗耐久性,明显优于普通SCC水下成型试件,复掺粉煤灰与硅粉,联掺减水剂与絮凝剂在保持UWSCC流动性的条件下显着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提高了UWSCC的耐久性能。净浆孔结构和微观形貌定性分析,表明UWSCC具有较合理的孔结构和微观结构。
黄坤[8](2020)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预测》文中认为早龄期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是影响其施工期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工程进度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模袋混凝土服役期性能、耐久性及使用寿命。本研究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附近玉石厂、电厂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硅粉和粉煤灰引入模袋混凝土中替代部分水泥,开展力学性能、核磁共振等试验研究。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下模袋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和BP神经网络理论,研究不同比例掺合料模袋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与配合比和孔结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既合理利用固体废弃物,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也为优化河套地区模袋混凝土的配合比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宏观早期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掺入粉煤灰和硅粉替代水泥可以提高模袋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单掺硅粉时,抗压强度随硅粉掺量增加而减小;单掺粉煤灰时,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双掺粉煤灰与4%的硅粉早期抗压强度均高于单掺粉煤灰组、单掺硅粉组,其中F15S4的早期抗压强度优于其他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F15S4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2)核磁共振试验表明适量双掺粉煤灰、硅粉可以改善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合理添加粉煤灰和硅粉代替水泥后,模袋混凝土的孔面积减少,孔隙度降低。实验结果表明F15S4组孔隙度和孔面积低于其他组别。随龄期的增长,各组的凝胶孔逐渐转化为毛细孔、非毛细孔,双掺组的凝胶孔与毛细孔均高于单掺粉煤灰组,其中F15S4的凝胶孔最多。(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了配合比与抗压强度的关联系数、孔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的关联系数。水泥含量与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关联度最大;与7d、14d抗压强度关联度最大的是孔隙度,与28d抗压强度关联度最大的是孔径半径,介于0.1~5μm之间。(4)结合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分别建立配合比、孔结构参数模袋混凝土早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发现孔结构参数预测模型精度较高。
王克俭[9](2020)在《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材料,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和军用建筑物。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具有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较弱等缺点。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劈拉和抗折强度,可以增加韧性。由于硅粉具有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在混凝土中掺入硅粉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本试验采用硅粉、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作为混凝土增强材料,首先研究单掺硅粉和单掺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结合硅粉的最佳掺量,研究不同配合比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测试单掺硅粉混凝土、单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及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质量腐蚀系数、强度腐蚀系数,研究单掺硅粉、单掺玄武岩纤维、单掺聚丙烯纤维以及三者混掺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论如下:(1)测试了掺量为4%、6%、8%、10%、12%单掺硅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通过数据可知,当硅粉掺量为8%时,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均为最大值;分析了掺量为0.05%、0.10%、0.15%、0.20%、0.25%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纤维掺量0.15%时,立方体抗压强度最大,纤维掺量0.20%时,劈拉和抗折强度为最大值;分析了掺量为0.10%、0.20%、0.30%、0.40%、0.50%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当纤维掺量为0.30%时,抗压强度最大,当纤维掺量为0.50%时,劈拉和抗折强度为最大值。(2)通过抗压、劈拉和抗折强度测试,研究了在最佳硅粉掺量下,不同纤维掺量对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当硅粉掺量8%、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05%、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5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为73.68MPa,当硅粉掺量8%、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5%、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50%时,混凝土的劈拉和抗折强度最大,分别为5.13MPa和8.02MPa,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均提升明显,且强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和单掺纤维混凝土。(3)通过测试质量腐蚀系数、强度腐蚀系数对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粉和纤维的掺入大幅提高了混凝土耐硫酸盐腐蚀性能;对比了7d和28d龄期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当硅粉掺量8%、玄武岩纤维掺量0.15%、聚丙烯纤维掺量0.50%时,质量损失、抗压强度损失和劈拉强度损失均最小,试块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强。本文对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质量腐蚀系数和强度腐蚀系数,研究硅粉、玄武岩纤维以及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协同作用。
王盟盟[10](2020)在《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研制和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废弃物,且产品废弃后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是一种很好的节能环保材料。在透水混凝土中加入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力学和耐硫酸盐侵蚀性能。(1)本文以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优化配合比设计中的粗骨料粒径、水灰比、目标孔隙率、硅粉掺量和减水剂用量,利用体积法计算出单位立方米纤维透水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通过三层插捣法和标准养护制备出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2)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在透水混凝土中的体积掺量对其透水系数和孔隙率的影响规律,确定纤维体积掺量在0.1%时透水系数和孔隙率达到最佳。探究了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孔隙率的影响趋势。同时对养护时间与透水系数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透水系数和孔隙率会逐步降低。(3)在确定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对纤维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体积掺量为0.15%时达到最佳。纤维长度的增加可以适当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时确定了抗压强度破坏类型和抗折强度破坏类型。(4)研究了纤维透水混凝土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当侵蚀龄期为15d时,试块的质量和抗压强度会增加,纤维的体积掺量对质量损失没有影响,但可以降低抗压强度的损失;侵蚀龄期为30d和45d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质量损失率会降低,抗压强度损失在纤维掺量为0.15%时达到最低;增加纤维长度,对质量损失率没有影响,但是抗压强度损失会相对降低。
二、硅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喷射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的影响 |
1.2.2 工作性能 |
1.2.3 力学性能 |
1.2.4 耐久性能 |
1.2.5 组成设计方法 |
1.3 喷射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2.3 试验方法 |
2.3 NaAlO_2和Al_2(SO_4)_3对水泥水化及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
2.3.1 水化特征 |
2.3.2 水化产物 |
2.3.3 硬化浆体微结构及形貌特征 |
2.4 NaAlO_2和Al_2(SO_4)_3对硬化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 |
2.4.1 强度 |
2.4.2 化学结合水 |
2.4.3 矿物组成及含量 |
2.4.4 孔结构特征 |
2.5 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及强度发展的影响 |
2.6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气泡结构特征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 |
3.2.2 试件制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3.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4 速凝剂掺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试验设计 |
3.5.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5.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5.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6.1 试验设计 |
3.6.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6.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6.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7 聚乙烯醇纤维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8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和可喷性能的影响 |
3.8.1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的影响 |
3.8.2 流变参数对可喷性能的影响 |
3.9 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调控方法 |
3.9.1 回弹率控制方法 |
3.9.2 一次喷射厚度提升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4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4.2.2 试验方法 |
4.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劈裂抗拉强度 |
4.4 速凝剂掺量及成型工艺对强度的影响 |
4.4.1 抗压强度 |
4.4.2 劈裂抗拉强度 |
4.4.3 速凝剂反应对强度的作用 |
4.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强度的影响 |
4.5.1 抗压强度 |
4.5.2 劈裂抗拉强度 |
4.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 |
4.6.1 抗压强度 |
4.6.2 劈裂抗拉强度 |
4.7 聚乙烯醇纤维对强度的影响 |
4.8 可喷性能对强度的影响 |
4.9 高强喷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
4.10 高强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10.1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4.10.2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4.11 喷射混凝土强度提升方法 |
4.11.1 早期强度 |
4.11.2 后期强度 |
4.12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5.2.2 试验方法 |
5.3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 |
5.3.1 电通量 |
5.3.2 水渗透性能 |
5.4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 |
5.4.1 质量损失率 |
5.4.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4.3 抗压强度 |
5.4.4 劈裂抗拉强度 |
5.4.5 气泡特征参数 |
5.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碳化性能 |
5.5.1 碳化深度 |
5.5.2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组成设计原则 |
6.3 强度影响系数研究 |
6.3.1 密实度影响系数 |
6.3.2 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 |
6.4 组成设计 |
6.4.1 混凝土配制强度 |
6.4.2 水胶比 |
6.4.3 浆体体积含量 |
6.4.4 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用水量 |
6.4.5 砂率 |
6.4.6 粗细骨料用量 |
6.4.7 速凝剂用量 |
6.4.8 组成设计流程图 |
6.5 组成设计方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袋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矿粉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细骨料 |
2.1.4 粉煤灰 |
2.1.5 工业废弃硅粉 |
2.1.6 减水剂 |
2.1.7 试验用水 |
2.2 试验方案 |
2.2.1 方案设计 |
2.2.2 配合比设计 |
2.3 试验方法与仪器 |
2.3.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3.2 抗压强度试验 |
2.3.3 耐久性能试验 |
2.3.4 核磁共振试验 |
2.3.5 固体紫外试验 |
2.3.6 热重试验 |
2.3.7 主要试验仪器 |
3 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 |
3.1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1 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
3.1.2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破坏形态 |
3.2 模袋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
3.2.1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试验质量损失率结果与分析 |
3.2.2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试验相对动弹性模量结果与分析 |
3.2.3 模袋混凝土清水-黄河水冻融损伤度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3.3.1 力学性能 |
3.3.2 抗冻耐久性能 |
4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研究 |
4.1 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
4.2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发育特征 |
4.2.1 工业废弃硅粉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
4.2.2 粉煤灰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
4.2.3 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对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发育的影响 |
4.2.4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对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发育的影响 |
4.2.5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对不同龄期模袋混凝土渗透率的影响 |
4.3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冻融损伤特征 |
4.3.1 清水冻融作用下模袋混凝土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变化规律 |
4.3.2 黄河水冻融作用下模袋混凝土T_2谱图和孔隙面积变化规律 |
4.3.3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模袋混凝土孔径分类的损伤规律 |
4.3.4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的损伤规律 |
4.3.5 清水-黄河水冻融循环下模袋混凝土渗透率的损伤规律 |
4.4 基于孔隙特征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4.1 灰色关联度的介绍 |
4.4.2 GRA算法的MATLAB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模袋混凝土理化试验研究 |
5.1 固体紫外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1 单掺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
5.1.2 单掺工业废弃硅粉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
5.1.3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紫外可见光谱 |
5.2 模袋混凝土热重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单掺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
5.2.2 单掺工业废弃硅粉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
5.2.3 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热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能预测模型 |
6.1 人工神经网络介绍 |
6.2 BP神经网络 |
6.2.1 BP神经网络介绍 |
6.2.2 BP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
6.3 Elman神经网络 |
6.3.1 Elman神经网络介绍 |
6.3.2 Elman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
6.4 模袋混凝土神经网络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
6.5 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
6.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
6.5.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模型 |
6.5.3 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抗冻性预测模型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纤维/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掺合料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1.5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及原材料 |
2.1 试验主要原材料 |
2.2 试件制作与养护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掺合料配合比试验研究 |
3.1 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3.2 掺合料增强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配合比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硅粉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脱硫石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粉煤灰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丙烯纤维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基于正交试验的聚丙烯纤维配合比试验研究 |
5.2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玻化微珠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玻化微珠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4 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4.1 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4.2 复合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玻化微珠混凝土试验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2.2.1 配合比设计概述 |
2.2.2 计算初步配合比 |
2.2.3 初步配合比的调整 |
2.3 试验使用仪器设备 |
第3章 玻化微珠混凝土正交试验 |
3.1 正交试验方法概述 |
3.2 试验内容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破坏形态 |
3.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3.2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3.3.3 抗折强度试验 |
3.3.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4 正交试验数据 |
3.5 基本力学性能关系的分析 |
3.5.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3.5.2 劈裂抗拉强度 |
3.5.3 抗折强度 |
3.5.4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3.5.5 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玻化微珠混凝土保温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
4.1 试件的制备 |
4.2 导热系数试验 |
4.3 热工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1 热工参数的计算方法 |
4.3.2 保温性能分析 |
4.4 玻化微珠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保温外墙墙体厚度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CF120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井壁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CF120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2.1 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
2.2 混杂纤维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 混杂纤维混凝土搅拌工艺研究 |
2.4 混杂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设计 |
2.5 CF120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混杂纤维混凝土井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3.1 相似准则的推导和模化设计 |
3.2 试验系统 |
3.3 试验准备 |
3.4 试验步骤 |
3.5 成排长钢纤维-镀铜微丝型短钢纤维井壁试验结果分析 |
3.6 成排长钢纤维混凝土井壁试验结果分析 |
3.7 两种纤维混凝土井壁的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3D打印混凝土材料的发展现状 |
1.3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
1.4 矿物掺合料和纤维对混凝土材料的优化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3D打印装置 |
2.1 试验材料选用 |
2.1.1 水泥 |
2.1.2 再生细骨料 |
2.1.3 混凝土外加剂 |
2.1.4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
2.1.5 聚丙烯纤维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试验 |
2.2.2 水泥强度试验 |
2.2.3 流动度试验 |
2.2.4 砂的基本性能试验 |
2.2.5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 |
2.2.6 矿物掺合料试验 |
2.2.7 再生细骨料物理性能试验 |
2.2.8 再生混凝土打印试块的力学性能试验 |
2.3 3D打印装置 |
2.3.1 控制系统 |
2.3.2 XYZ运动系统 |
2.3.3 挤出系统 |
2.3.4 数据处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试配 |
3.1 概述 |
3.2 试配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因素对3D打印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4.3 各因素对3D打印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1 再生细骨料取代率 |
4.3.2 水灰比 |
4.3.3 减水剂 |
4.3.4 早强剂 |
4.3.5 缓凝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打印材料的优化及打印墙体试验 |
5.1 概述 |
5.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打印材料的优化 |
5.2.1 优化试验设计 |
5.2.2 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5.3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墙体打印试验 |
5.3.1 墙体打印试验设计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渠道衬砌板修复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南水北调工程 |
1.1.2 输水渠道衬砌主要破坏形式及成因 |
1.1.3 渠道衬砌板水下修复混凝土 |
1.2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定义 |
1.2.2 配合比设计 |
1.2.3 制备技术 |
1.2.4 流变特性 |
1.2.5 工作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
1.2.6 力学性能 |
1.2.7 耐久性能 |
1.2.8 微观结构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依据 |
2.1 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质 |
2.1.1 胶凝材料 |
2.1.2 骨料 |
2.1.3 外加剂 |
2.1.4 水 |
2.2 试验依据 |
2.2.1 净浆流变特性试验 |
2.2.2 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
2.2.3 成型及养护 |
2.2.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2.2.5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2.2.6 微观结构试验 |
第三章 UWSCC净浆流变特性及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理论模型 |
3.2.1 流变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
3.2.2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特性模型 |
3.3 试验设计 |
3.3.1 净浆流动过程 |
3.3.2 流变参数的计算 |
3.4 试验结果 |
3.4.1 减水剂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2 絮凝剂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3 掺合料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
3.5 不同组分对净浆流变特性影响机理分析 |
3.5.1 剩余水膜厚度理论 |
3.5.2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
3.5.3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3.5.4 减水剂与絮凝剂复掺的作用机理 |
3.5.5 粉煤灰的作用机理 |
3.5.6 硅粉的作用机理 |
3.5.7 粉煤灰和硅粉复掺的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WSCC性能指标设计与初步制备 |
4.1 概述 |
4.2 UWSCC性能设计准则 |
4.2.1 工作性能 |
4.2.2 力学性能 |
4.2.3 耐久性能 |
4.3 UWSCC配合比设计步骤 |
4.3.1 粗骨料最大粒径及单位体积用量 |
4.3.2 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粉比和单位体积粉体量 |
4.3.3 含气量 |
4.3.4 单位体积细骨料用量 |
4.3.5 单位体积胶凝材料用量 |
4.3.6 单位体积活性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
4.3.7 水胶比 |
4.3.8 外加剂掺量 |
4.3.9 配合比的调整及确定 |
4.4 UWSCC配合比初步设计 |
4.4.1 设计步骤 |
4.4.3 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WSCC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设计 |
5.2.1 配合比设计参数 |
5.2.2 基准配合比及性能指标 |
5.2.3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掺合料对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2 体积水粉比对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体积砂率对工作性能及力学强度的影响 |
5.3.4 水下浇筑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净浆配合比参数—UWSCC 工作性能预测方法 |
5.4.1 剩余砂浆膜厚理论 |
5.4.2 UWSCC 流变特性与砂浆流变特性的关系 |
5.4.3 砂浆流变特性与净浆流变特性的关系 |
5.4.4 净浆配合比参数与净浆流变特性的关系 |
5.4.5 基于净浆配合比参数的 UWSCC 工作性能预测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UWSCC耐久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
6.1 概述 |
6.2 UWSCC 耐久性能研究 |
6.2.1 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
6.2.2 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 |
6.2.3 抗冻性 |
6.2.4 抗渗性 |
6.3 UWSCC 微观结构研究 |
6.3.1 试验配合比及成型方法 |
6.3.2 孔结构分析 |
6.3.3 扫描电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核磁共振在混凝土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
1.2.3 模袋混凝土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细骨料 |
2.1.4 矿粉 |
2.1.5 外加剂 |
2.1.6 试验用水 |
2.2 实验方案 |
2.2.1 方案设计 |
2.2.2 试验配合比 |
2.2.3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3 主要试验仪器 |
3 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1 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1 单掺合料时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 |
3.1.2 双掺时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 |
3.1.3 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变化特征 |
3.2 模袋混凝土早期应力-应变特征 |
3.3 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破坏形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模袋混凝土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
4.1 核磁共振试验 |
4.2 模袋混凝土早期孔隙变化特征 |
4.2.1 模袋混凝土早期T_2谱的变化特征 |
4.2.2 模袋混凝土早期孔径分类的变化特征 |
4.2.3 模袋混凝土早期流体饱和度与孔隙度的变化特征 |
4.2.4 模袋混凝土早期孔隙半径的变化特征 |
4.3 孔隙度、渗透率与早期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1 孔隙度与早期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2 渗透率与早期抗压强度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早期强度预测 |
5.1 灰色关联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介绍 |
5.1.1 灰色关联分析介绍 |
5.1.2 BP神经网络介绍 |
5.2 配合比、孔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关联分析 |
5.2.1 配合比与强度的关联 |
5.2.2 孔结构参数与强度的关联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配合比、孔结构参数对早期抗压强度的预测 |
5.3.1 配合比与早期抗压强度预测 |
5.3.2 孔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预测 |
5.3.3 模型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硅粉 |
2.1.3 减水剂 |
2.1.4 粗集料 |
2.1.5 细集料 |
2.1.6 拌合水 |
2.1.7 玄武岩纤维 |
2.1.8 聚丙烯纤维 |
2.2 试验准备 |
2.2.1 原材料准备 |
2.2.2 配合比设计 |
2.3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4 试验测试方法 |
2.4.1 工作性能测试 |
2.4.2 力学性能试验 |
2.4.3 硫酸盐侵蚀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硅粉及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3.1 抗压性能结果及分析 |
3.1.1 硅粉掺量对混凝土抗压、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1.2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1.3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 劈裂抗拉性能结果及分析 |
3.2.1 硅粉掺量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2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3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4 各因素对混凝土拉压比的影响分析 |
3.3 抗折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硅粉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 |
3.3.2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 |
3.3.3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 |
3.3.4 各因素对混凝土折压比的影响分析 |
3.4 破坏形态分析 |
3.4.1 立方体抗压试验破坏形态 |
3.4.2 劈裂抗拉试验破坏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立方体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4.1.1 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 |
4.1.2 单掺硅粉、纤维与复合混掺混凝土抗压对比分析 |
4.2 劈拉强度结果分析 |
4.2.1 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分析 |
4.2.2 混杂掺量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拉压比的影响 |
4.2.3 单掺硅粉、纤维混凝土与复合混掺混凝土劈拉对比分析 |
4.3 抗折强度结果分析 |
4.3.1 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分析 |
4.3.2 混杂掺量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拉压比的影响 |
4.3.3 单掺硅粉、纤维与复合混掺混凝土抗折强度对比分析 |
4.4 破坏形态分析 |
4.4.1 立方体抗压试验破坏形态 |
4.4.2 劈裂抗拉试验破坏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1 侵蚀机理分析 |
5.1.1 混凝土硫酸盐化学侵烛机理 |
5.1.2 混凝土硫酸盐物理侵蚀机理 |
5.2 立方体试块侵蚀后的质量变化 |
5.2.1 硫酸盐浓度为5%下的质量腐蚀系数 |
5.2.2 硫酸盐浓度为15%下的质量腐蚀系数 |
5.3 硫酸盐侵蚀对抗压、劈拉强度的影响 |
5.3.1 硫酸盐侵蚀下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2 硫酸盐侵蚀下劈拉强度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研制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试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2.1 概述 |
2.2 原材料 |
2.2.1 水泥 |
2.2.2 粗骨料 |
2.2.3 纤维 |
2.2.4 硅粉 |
2.2.5 水 |
2.2.6 减水剂 |
2.2.7 硫酸钠 |
2.2.8 凡士林 |
2.3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
2.3.1 拌和工艺 |
2.3.2 成型方法 |
2.3.3 养护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粗骨料表观密度 |
2.4.2 有效孔隙率 |
2.4.3 透水系数的测定 |
2.4.4 抗压强度 |
2.4.5 抗折强度 |
2.4.6 硫酸钠溶液侵蚀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概述 |
3.2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 |
3.2.1 粗骨料的粒径 |
3.2.2 孔隙率 |
3.2.3 水灰比 |
3.3 配合比设计方法的选取和优化设计 |
3.3.1 体积法 |
3.3.2 骨料粒径、目标孔隙率和水灰比的确定 |
3.3.3 硅粉掺量和减水剂用量的确定 |
3.3.4 纤维透水混凝土各材料用量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纤维掺量和长度对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 |
4.2.1 纤维掺量对孔隙率的影响 |
4.2.2 纤维长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
4.2.3 养护时间对孔隙率的影响 |
4.3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 |
4.3.1 纤维掺量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4.3.2 纤维长度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4.3.3 养护时间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纤维掺量和长度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5.2.1 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2 纤维长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3 抗压强度破坏类型 |
5.3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5.3.1 纤维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5.3.2 纤维长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5.3.3 抗折强度破坏类型 |
5.4 本章小结 |
6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步骤 |
6.3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后的质量损失 |
6.3.1 纤维掺量对纤维透水混凝土质量损失的影响 |
6.3.2 纤维长度对纤维透水混凝土质量损失的影响 |
6.4 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后的抗压强度试验 |
6.4.1 纤维掺量对纤维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的影响 |
6.4.2 纤维长度对纤维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的影响 |
6.5 侵蚀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硅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 张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模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试验研究[D]. 徐德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纤维/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许亚军.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玻化微珠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 吴源.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CF120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井壁力学特性研究[D]. 畅遥遥.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郝建军. 南昌大学, 2020(01)
- [7]渠道衬砌板修复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艺清. 长江科学院, 2020(01)
-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袋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预测[D]. 黄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硅粉/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D]. 王克俭.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10]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研制和性能试验研究[D]. 王盟盟. 中原工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