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一、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宁政办发[2021]5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9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夏群群[3](2021)在《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建设及水资源保护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资源,而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则是实现水资源的基本条件。本文从水资源保护现状出发,分别从植被建设、水土综合治理以及荒漠化防治三个角度阐述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余俏[5](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骆畅[6](2018)在《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化的过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绿地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客观认识城市绿地的价值,同时还能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其更综合更复杂的空间和环境特征。而近年来,山地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频发,缺乏相应的生态规划和严格监管。目前,对于山地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相对匮乏。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独有特征,因此,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山地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首先,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研究总结了山地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系统地总结和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研究以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案例,以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庆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选取了 12项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通过利用2009年和2015年两期城市绿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提升和优化的策略。分别从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提升、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和绿地规划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研究从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绿地价值的应用出发,讨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的框架和方法;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的策略,以及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针对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提出优化方法。总的来说,在山地城市中,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山地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山水格局构成了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屏障,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山水环境改善和维护了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山地城市中,山脉、丘陵、河流、溪沟等城市绿地区域通常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值得获得更高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城市绿地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绿地覆盖率和绿地面积有多少,而在于绿地在空间上如何分布,应用生态的观点探讨山地地区的城市绿地规划问题才是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可持续绿地规划方式。

常博[7](2018)在《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人类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很注重,但对水与生态系统的恢复比较忽视,研究生态用水是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再认识的必然。本文在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水资源态势和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分区的特征,利用试验研究的植物蒸散模型,计算出祁连山地区不同生态分区的植物耗水与需水系数,再利用桑斯维特公式计算了各生态分区的潜在蒸散发,随后结合不同分区中植被面积,从而计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出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计算出湖泊生态用水量;采用对比分析法,计算出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通过经验公式对河道内的非消耗性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量,并对现状生态用水进行分析。随后,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2020年和2030年生态需水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县市的协调利用程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量地区差异大,年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集中分配在6-9月,所占比例达到68.5%-82.5%。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1.5mm,折合水量330.3558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144.8404亿m3;西北诸河185.5155亿m3,其中河西内陆河68.1712亿m3,青海湖水系117.3443亿m3。青海省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7℃,受地形影响,分布趋势表现为东西高,中间低。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潜在蒸散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总体趋势为东西高,中间低。(2)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总水资源量为48.59亿m3,西北诸河总水资源量为53.23亿m3;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47.30亿m3,西北诸河地表水资源量为50.29亿m3;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3.54亿m3,西北诸河地下水资源量为24.12亿m3。各类工程总供水量为144790.60万m3,调入水量为14015.15万m3,调出水量为20136.10万m3,因此供本地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耗水量为82274.97万m3。(3)从空间分布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NDVI的多年平均值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的趋势,表明东部植被覆盖明显高于西部。从时间变化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1982-2016年年均NDVI值波动上升,平均值为0.218,增长率为0.005/10a,这表明35年来,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处于改善状态。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返青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5月上旬至6月中旬。植被枯黄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生长季长度为4-6.5个月。(4)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212.28亿m3。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为56.5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26.65%;草地生态用水量为123.55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58.20%;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为0.318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5%;湖泊生态用水量为9.9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4.70%;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为0.2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3%;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为6.4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3.05%;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为15.13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7.13%。(5)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0.36亿m3,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76.30亿m3,出境水量为133.27亿m3。水资源总量占总收入(降水资源量和入境水量之和)的25.04%,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为180.13亿m3,占总收入的44.29%。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平衡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水资源有20.09亿m3盈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并考虑平水年、丰水年和枯水年的可能性,预测2020年和2030年为丰水年或平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预测2020年为枯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不能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国民经济发展有可能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6)生态用水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大通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县、天峻县处于可协调利用或准可协调利用状态,湟源县、湟中县、西宁市区、海东市(互助县、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海晏县、共和县、德令哈市协调利用程度较低,用于生态建设的降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包括生态建设用水在内的各行业用水不足,协调利用水平较低。

王辉[8](2017)在《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柴达木盆地社会总用水量急剧增长,从而加剧了盆地内水资源利用危机。基于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了盆地内气象、水文和森林等诸多背景资料后,通过本人在柴达木盆地野外实验研究所得的植物蒸腾模型和植物系数,采用定额法和经验公式估算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总量,随后采用生态用水系数Cu和生态用水模数Mu对盆地内生态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未来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资源供水态势表明:以1994年为序列年的第一年,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S)与序列年限(x)满足:S=0.0123x2-0.067x+5.4516(R2=0.73);地下水资源供水量(G)与序列年限(x)满足:G=0.4872x+0.5208(R2=0.82)。据此可以推断,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12.36×108m3,2030年为19.48×108m3;盆地地下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2.71×108m3,2030年为3.19×108m3。盆地供水量与用水量预测表明:柴达木盆地现状供水与用水基本持平,但到2020年以后开始亏缺,2020年亏缺0.87×108m3,2030 年亏缺 3.05×108m3。(2)采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柴达木盆地林木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并计算得到冠层蒸腾速率(Ec),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冠层蒸腾变化的主导要素,Ec对Rs和VPD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且Ec与VPD)存在明显的类似“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的图形。去耦系数(Ω)的结果表明盆地内林木冠层蒸腾极大地受控于冠层导度(gc)。冠层导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很显着,但主要受VPD和Rs和温度T的影响,相关系数大小为VPD>Rs>T。(3)通过树干液流结合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和Jarvis-type模型,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内林木冠层的蒸腾日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Jarvi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无论青杨还是沙棘,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8以上,模型相对误差分别在25%以内(青杨)、12%以内(沙棘),模拟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考虑时滞后所有的误差系数变小,Jarvis模型的决定系数变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 6%。其模拟精度明显高于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所模拟得蒸腾日变化过程。(4)根据上述理论及方法,得出柴达木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111.14×108m3,其中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是盆地生态用水总量的主体(63.21%)。从水资源消耗情况来看,盆地内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107.97×108m3,其中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70.25×108m3,径流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7.72×108m3,而非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17×108m3。(5)从生态用水状况的空间分布来看,一个地区的生态用水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森林植被与河川分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生态用水量(67.95×108m3)明显高于盆地西部(43.19×108m3),且盆地西部生态用水模数明显低于东部,说明盆地东部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盆地西部地广人稀、植被覆盖率低,还有很大的生态建设空间。从行政分区来看,整个盆地格尔木生态用水模数较小,生态用水系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用于植物生长的水分较少;都兰县和乌兰县的生态用水模数和系数均较大,说明这些地区植被分布面积较大,生态的建设走在了前列;而位于盆地西北部的海西地区,其生态用水系数和模数均为盆地最低,说明该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生态建设发展还有很大空间。(6)以2020年为例,从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三个不同角度对预测年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水资源平衡关系,从而对柴达木盆地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进行标准量化,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这三个不同年份盆地内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41.56×108m3、17.50×108m3和11.11×108m3,即最低也要保证盆地内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为11.11×108m3。

方松林[9](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梁明武,高春荣[10](2012)在《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植被承载力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防护已成为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系统的主要功能。然而,随着大规模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首先担心不当的造林和森林经营会导致水资源减少,如流域产水量降低,水库水容量减少,从而限制区域发展;其次,天然雨水资源所能支撑的植被承载力有限致使新建森林植被随着生长出现稳定性下降、健康退化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基于此,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必要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加强植被承载力的研究。

二、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3)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1 涵蓄水分
    1.2 调节河川径流
    1.3 影响河川总径流量
    1.4 控制土壤侵蚀
    1.5 净化水源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1 增加蓄水能力
    2.2 控制洪峰
    2.3 影响总径流量
    2.4 改善水环境
3 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 结语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1.1.2.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3.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问题
        1.1.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支持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3.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需要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案例研究
        1.4.3. 综合统计分析
    1.5. 论文创新点
        1.5.1. 重构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
        1.5.2. 基于多源大数据改进了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5.3 凝练了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1.5.4. 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2.1.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2.1.2.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2.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2.3.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
        2.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2.3.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4.1. 功能价值法
        2.4.2. 当量因子法
        2.4.3. 模型评估法
    2.5. 小结
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 山地城市绿地的概念与发展
        3.1.1. 相关概念辨析
        3.1.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3.2. 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特征
        3.2.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3.2.2.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2.3. 山地城市文化结构特征
    3.3. 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
        3.3.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3.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3.3.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内容
    3.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3.4.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计量方法
    3.5.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3.5.1. 国外研究进展
        3.5.2. 国内研究进展
    3.6. 小结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背景
        4.1.1. 基本概况
        4.1.2. 区域位置
    4.2. 社会经济与人口
        4.2.1. 经济发展
        4.2.2. 人口状况
        4.2.3. 行政区划
    4.3. 自然地理
        4.3.1. 气候特征
        4.3.2. 地形地貌
    4.4. 环境资源特征
        4.4.1. 自然资源
        4.4.2. 植被条件
    4.5. 生态系统特征
        4.5.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4.5.2. 山地城市景观结构特征
    4.6. 研究范围
    4.7.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7.1. 数据来源
        4.7.2. 数据初步处理
    4.8. 城市绿地类型分类
        4.8.1. 遥感影像的分类
        4.8.2. 城市绿地类型分布
5.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
    5.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5.1.1. 城市绿地地形地貌
        5.1.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5.1.3. 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特征
        5.1.4.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指数
    5.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变化情况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类型变化
        5.2.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
    5.3. 小结
6.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
        6.1.1. 绿地的供给服务价值
        6.1.2. 绿地的调节与支持服务价值
        6.1.3. 绿地的文化服务价值
    6.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2.1. 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析
        6.2.2. 各类型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3. 主城各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4. 单位面积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3.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6.3.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2. 不同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3. 绿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关系
    6.4.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
    7.1. 山地城市城市绿地问题分析
        7.1.1.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7.1.2. 绿地景观格局尚待完善
        7.1.3. 城市绿地价值缺乏准确体现
        7.1.4. 绿地景观特征欠缺有效保护
    7.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价值的提升
        7.2.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7.2.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分析
        7.2.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应用
    7.3. 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优化
        7.3.1. 构建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7.3.2. 完善山地城市系统绿化
        7.3.3.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
    7.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
        7.4.1.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
        7.4.2. 营造适宜城市小气候
        7.4.3. 提高雨洪调节能力
        7.4.4. 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7.5. 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
        7.5.1. 山地城市绿地发展的调控机制
        7.5.2. 山地城市绿地综合生态价值的提升
        7.5.3. 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2.1 国内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2.2 国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与土地利用特征
        2.1.6 水文特征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源
        2.4.2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4.3 水资源态势分析
        2.4.4 植被NDVI的分析
        2.4.5 生态用水的界定及分区
        2.4.6 生态用水计算
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降水特征分析
        3.1.1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1.2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3.1.3 分区降水量
    3.2 气温特征分析
        3.2.1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2.2 气温时间序列分析
    3.3 潜在蒸散发特征分析
        3.3.1 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3.3.2 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3.3 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分析
    3.4 小结
4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态势分析
    4.1 径流特征分析
        4.1.1 径流年际变化
        4.1.2 径流年内变化
        4.1.3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4.2.1 水资源分区划分
        4.2.2 地表水资源量
        4.2.3 地下水资源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出入境水量
    4.3 水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
        4.3.1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
        4.3.2 用水状况分析
        4.3.3 耗水状况分析
    4.4 小结
5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和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分析
    5.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5.1.1 研究区NDⅥ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NDⅥ时间变化特征
        5.1.3 不同植被类型NDⅥ年际变化特征
    5.2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
        5.2.1 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5.2.2 反青期
        5.2.3 枯黄期
        5.2.4 生长季长度
        5.2.5 不同植被类型物候年际变化趋势比较
    5.3 小结
6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计算与态势分析
    6.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分区
        6.1.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6.1.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6.2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6.2.1 林木蒸腾的测定和计算
        6.2.2 林木蒸腾实测与模拟
        6.2.3 林地蒸散量的计算
        6.2.4 林草植被需水系数Kc和耗水系数K的确定
    6.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6.3.1 各生态分区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6.3.2 各生态分区Kc与K的确定
        6.3.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6.4 湖泊生态用水量计算
        6.4.1 青海湖湖面降水
        6.4.2 青海湖湖面蒸发
        6.4.3 青海湖湖泊面积
        6.4.4 青海湖生态用水量
    6.5 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计算
    6.6 河道内生态系统用水量计算
        6.6.1 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
        6.6.2 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
    6.7 现状生态用水及分析
        6.7.1 现状生态用水
        6.7.2 现状生态用水分析
    6.8 小结
7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需水预测
    7.1 生态需水量预测
        7.1.1 平原绿化生态需水量
        7.1.2 水土保持生态需水量
    7.2 国民经济需水量预测
    7.3 生态需水的降水平衡分析
    7.4 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7.5 小结
8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
    8.1 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8.1.1 评价内容
        8.1.2 评价指标体系
    8.2 评价模型
        8.2.1 水量支持度
        8.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控度
        8.2.3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8.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协调利用评价
        8.3.1 生态用水协调利用度
        8.3.2 生态用水可持续利用评价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用水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水研究历程
        1.2.2. 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划分
        1.2.3. 生态用水理论基础研究
        1.2.4. 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1.2.5.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系
        2.2.4. 气候概况
        2.2.5. 土壤
        2.2.6. 植被类型及分布
        2.2.7. 水文地质
        2.2.8. 水土流失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3.2. 水资源态势研究
        3.2.1. 降水量的计算
        3.2.2. 水资源态势分析
    3.3. 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3.3.1.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3.3.2. 分区依据
    3.4. 数据取样点布设
    3.5. 生态用水计算
        3.5.1. 林木蒸腾估算
        3.5.2. 生态用水计算
    3.6. 研究技术路线
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
    4.1. 降水分析
        4.1.1. 水汽来源
        4.1.2. 降水量统计
        4.1.3.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4.1.4.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4.2.1. 柴达木盆地水系河流基本情况
        4.2.2. 地表水资源量
        4.2.3. 地下水资源量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供水与用水状况统计与现状分析
    4.3. 存在问题及生态用水的关系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水资源与生态用水的关系
    4.4. 小结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5.1.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5.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5.2.1. 生态分区及特征
6. 柴达木盆地林木蒸腾耗水和冠层蒸腾模拟
    6.1.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
        6.1.1. 液流动态(F_s)
        6.1.2. 冠层蒸腾(E_c)
        6.1.3. 冠层导度(g_c)
    6.2. 冠层蒸腾模拟及验证
        6.2.1. 应用理论和模型——Penman-Monteith&Jarvis法
        6.2.2. 交互验证和误差分析
        6.2.3. 时滞效应和参数率定
    6.3. 小结
7.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计算
    7.1.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7.1.1. 实际蒸散量
        7.1.2. 潜在蒸散量和植物系数
    7.2. 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计算
        7.2.1. 各生态区潜在蒸发散计算
        7.2.2. 林草植物需水系数K_c与耗水系数K的确定
        7.2.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7.3. 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
    7.4. 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7.5. 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汇总及统计分析
    7.6. 小结
8.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现状及预测分析
    8.1. 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8.1.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8.1.2. 降水平衡分析
        8.1.3. 水资源平衡分析
    8.2. 生态需水量的预测及分析
        8.2.1.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量预测
        8.2.2.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关系
    8.3. 小结
9. 结语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0)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植被承载力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环境对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要求
    1.1 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需要满足生态功能
    1.2 都市水源涵养林可持续发展研究
2 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植被承载力矛盾的研究
    2.1 气候变化使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面临新挑战
    2.2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植被承载力的矛盾
    2.3 森林植被稳定性受到威胁
    2.4 确定有限土壤水分下植被承载力
    2.5 森林水文生态作用的集水区研究
    2.6 生态需水研究
3 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应更多考虑水资源管理
    3.1 行政管理方面
    3.2 技术措施方面
4 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4.1 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现状
    4.2 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5 小结

四、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20)
  • [3]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 夏群群.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15)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6]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骆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D]. 常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D]. 王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10]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植被承载力问题探讨[J]. 梁明武,高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8)

标签:;  ;  ;  ;  ;  

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