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疾病就诊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穆晓敏[1](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靳书书[2](2021)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获得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的途径以及首诊机构的分布;2.了解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就诊精神专科的相关因素;3.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首次就诊精神专科时间;4.了解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识别诊断情况和患者对老年抑郁症的知晓状况;5.探讨自行减停药和首诊不同机构对疾病缓解状况的影响;6.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老年抑郁症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7月~12月在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病专科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患者或了解患者患病情况的家属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患者的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对已经调查过的复诊患者不再进行调查,本次研究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26.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通过其他患者或邻居朋友介绍就诊精神专科是老年抑郁症患者获得专科就诊最常见的途径,占38.65%,其次是患者或家属对精神疾病了解和综合医院医生转诊,分别占34.41%、24.69%。2.患者对精神知识的知晓率为48.13%,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老年抑郁症的识别率为33.90%,首诊综合医院的以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脏内科最多见。3.及时就诊精神专科的占33.92%,非及时就诊精神专科的占67.08%,其中精神知识、病耻感、家族史、首诊机构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首诊精神专科(包括综合医院精神心理专科)的占25.19%,首诊非精神专科的占74.81%,其中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精神知识、病耻感、家族史、职业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以是否首诊为因变量,自变量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精神知识、病耻感、家族史、职业是影响患者首诊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女性、婚姻状况稳定、家庭年收入越高、有精神知识、无病耻感、有家族史、非农业患者越容易就诊精神专科。6.首诊精神专科和坚持服药患者较首诊非精神专科和擅自减停药患者疾病缓解状况好。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低、非精神专科医生识别率低影响患者就诊精神专科;精神知识、病耻感、家族史、首诊医疗机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否及时就诊有影响;性别、婚姻、家庭年收入、精神知识、病耻感、家族史、职业等对首诊医疗机构的选择有影响。有无自行减停药、首诊不同机构对疾病缓解状况有影响。因此有必要提高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诊断能力,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以改善患者的求医行为,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知晓率、识别率以及治疗率。
林嘉峰[3](2021)在《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儿童青少年人口持续上升,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环境、学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容易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影响终身。据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00万的儿童青少年正遭受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何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院就诊儿少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解儿少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地域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特点、疾病类型,探寻疾病流行特质。同时针对患儿监护人开展就诊行为问卷调查,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调查,对2018年至2020年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检索、收集与分析,了解近几年来诊儿少患者特点。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2021年1月至4月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背景与就诊行为、监护人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了解情况,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上述分析研究,根据资料类型与研究目的,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至2020年,儿少首诊患者共3282例,其中男性1946例,占59.3%,女性1336例,占比40.7%,男女性别比例为1.5:1。但女性患者数年均增速55.6%,远超男性患者。不同性别患者各年龄组分布(P<0.01)、各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2.儿少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中位数为10岁,人数最多为15岁(占16.4%)。随着个体发育成熟,年龄组就诊人数逐步走高,以青春期组(13-15岁)人数最多,占比39.2%。不同年龄组患病特点不同,在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分布(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3.儿少患者来诊时间具有规律性,集中在下半年,每年第三季度为旺季,其中9月份为高峰月,第一季度为淡季,其中2月为低谷月。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4.受粤东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影响,儿少患者不得不跨市乃至跨省前来就诊,资料显示本市患者比例仅为63.1%,其他城市占比达到36.9%,其中潮州、揭阳患者占比分别为18.4%和12.1%,其他省内外城市患者占比为6.4%;5.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集中在“心理发育障碍”与“心境障碍”两病种大类,共占比56.7%。具体疾病以“广泛性发育障碍”、“抑郁症”为主,占比分别为30%与18.8%,其中抑郁症患者数增长迅速,3年间年均增速109.8%,值得重点关注;6.就诊行为研究共调查153位患儿监护人,其中及时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仅占34%,延误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占比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首选求助措施是患儿就诊的影响因素。其中疾病认知得分越低,患儿就诊延误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59~0.90,P<0.01);相对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增加就诊延误发生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9.55,95%CI:1.31~69.44,P<0.05);在首选求助措施方面,相对于首选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首选综合医院与儿科医院(OR=9.77,95%CI:1.14~83.72,P<0.05)、首选心理咨询机构就诊(OR=11.64,95%CI:1.22~111.31,P<0.05)、不采取求助措施(OR=27.9,95%CI:5.29~147.02,P<0.01)、首选自行休息处理(OR=18.42,95%CI:2.53~134.38,P<0.01)均会增加就诊延误发生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与成长阶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并各具特点,家庭与学校应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予以不同的关注与侧重;2.儿少患者就诊行为具有规律性,考虑到现阶段医疗资源紧张,可作为门诊资源调配、人员进修、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3.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持续增长,应予以重点关注,尤其要重视疫情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4.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与首选求助措施是儿童青少年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
郑巧静[4](2021)在《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国家文明的表现和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体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是我们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重庆市作为国家西部地区的唯一直辖市,健康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此同时,重庆健康扶贫也进入了攻坚期。彭水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20年2月摘帽),黔江区是重庆市级贫困县(2016年摘帽),两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在重庆市靠后,贫困人口数量较多,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对其展开调查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宏观数据的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分析得出,2017-2020年,全市分年龄需救治人数增长速度减缓,60岁及以上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不同疾病数量患病人数增长速度减缓,患三种及以上疾病人数增长最快;各类疾病患病人数增长速度减缓,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最为严重;3种新增大病患病人数增长速度减缓,重性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最为严重;4类重点慢病患病人数增长速度减缓,高血压患病情况最为严重。从基于微观数据的样本区县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状况来看,贫困居民大病、重病、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疼痛问题较为严重;大多数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总体上自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本文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重庆样本区县农村贫困居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健康改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居民健康不仅受到个体特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存在卫生服务供给(外部)和卫生服务需求(内部)相互制约的困境,应从内外两方面解决影响贫困居民健康的障碍,提高贫困居民健康水平。总的来看,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贫困居民大病、重病、慢性病患病情况较为严重、个体特征对贫困居民健康具有显着影响、每年定期体检能显着提升贫困居民的健康改善水平、保障性收入支持对贫困居民健康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对贫困居民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应重视女性与老年群体健康、增强脱贫发展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期望为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推进农村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陈均恒[5](2021)在《吉林省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吉林省部分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高校学生对常见精神疾病态度,精神障碍的识别、归因、求助方式、态度等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精神卫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吉林省三所高校5个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8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精神疾病态度和精神障碍识别进行分析;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对精神卫生知晓率、精神疾病态度以及精神障碍识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精神卫生知晓水平与精神疾病态度、精神障碍识别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本次调查800人,男性404人(50.50%),女性396人(49.50%),本次以三所高校为例调查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与心里保健知识总体正确率为79.98%,即为总体知晓率。其中基本知晓率达到了77.25%,部分知晓率达到了21.25%,较少知晓率为1.38%。男性知晓率78.71%略低于女性知晓率8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受性别、生源地影响(P<0.05),有统计学差异。2.吉林省高校学校学生对精神疾病态度总得分为35.64±4.53分,有26.45%的学生对精神疾病呈正性态度,43.05%的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呈中立态度,而30.50%的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持负性态度,其中呈中立以及消极态度的占比达到了73.55%,约是正性态度的2.8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散发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对精神疾病态度影响较大,接受精神卫生知识宣发资料的人群对精神疾病认知更好(P<0.05),有统计学差异。3.吉林省高校学生总体精神障碍识别情况较好,部分精神疾病了解不够全面,本次整体学生精神障碍识别基本了解率达到了58.05%,所有受访者每道题得分平均1.49分,参考得分为0-2分。在精神疾病归因的方面,约80%的大学生都认为心理因素导致了精神疾病,在强迫症的疾病名称识别与其临床发病表现中,大多数学生了解程度较高,基本了解达到了76.63%,在焦虑症得分情况来看,为五种疾病最低,基本了解有43.6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得出性别,年级均对精神障碍识别有较大影响。性别为女,年级越高对精神障碍识别程度越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4.调查结果得出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疾病态度总得分及贬低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呈正向关联性,r=0.105。5.调查结果得出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障碍识别总得分及贬低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呈正向关联性,r=0.235。结论: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相关知晓状况良好,部分精神卫生日了解不足;在精神疾病态度方面,负性及中立的态度占比较高,在精神疾病的解释、定义、内容、治疗以及发病人群等条目中与心理问题相比偏低;总体精神障碍识别情况较好,部分精神疾病了解不够全面,在强迫症病症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上了解程度较高,在焦虑症病症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上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努力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不仅是维护个人的精神健康,也是促进政府、社会更加和谐、减少国家卫生财政负担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应与社会各界,如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共同努力提高精神卫生知识水平,转变人群对精神疾病负面的态度,为促进精神卫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刘枫[6](2020)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住院治疗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点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水平,并分析其变化轨迹;探究各个阶段影响病耻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后期实施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从2018年12月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湖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符合纳排标准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急性住院治疗期间(基线)、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随访)四个时间点进行调查。出院后在患者每月的门诊复诊进行调查或采用电话随访方式。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SSCI得分与一般资料、BI得分、SSRS得分、SDS得分进行相关的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各个阶段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随访调查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60例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的随访,失访9人,失访率5.63%,死亡3人,死亡率1.88%。2.不同时间点病耻感水平:(1)研究对象T1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46.31±8.90)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6.43±5.52)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19.89±4.00)分。(2)研究对象T2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52.05±8.19)分,处于中等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7.82±4.76)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4.23±5.03)分。(3)研究对象T3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63.25±14.6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36.57±9.39)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6.68±6.63)分。(4)研究对象T4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60.66±14.8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37.41±9.01)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3.24±7.21)分。3.病耻感变化趋势:研究对象在四个时间点的SSCI评分整体呈随时间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呈不断上升趋势,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也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4.病耻感各时间点的影响因素分析:(1)T1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抑郁状态。(2)T2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抑郁状态。(3)T3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抑郁状态。(4)T4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抑郁状态。研究结论:1.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康复期内的病耻感水平不容乐观,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康复期内的病耻感水平整体呈随时间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3.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程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注重加强对家庭经济负担重、发病后就诊时间间隔长、合并有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社会支持水平低、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的干预,从而降低其病耻感水平。4.各时间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提示医护人员应注意甄别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及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宫玉哲[7](2020)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甘肃地区成年癫痫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探究生活质量与吸烟、饮酒、职业、病因、发作类型、共患病等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善癫痫患者精细化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癫痫科门诊或住院部确诊癫痫患者的信息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临床特征资料。纳入研究的每位患者完成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AD-7)、癫痫抑郁量表(NDDI-E)、阿森斯失眠量表(AI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国立医院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NHS3)以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测评。对可能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22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QOLIE-31量表的7个子项目得分与总分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2名成年癫痫患者,其中男性61名,女性41名,平均年龄为31.02±12.75岁,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的平均分为58.36±1.51分。2.本组研究对象中癫痫共患焦虑、失眠、抑郁、偏头痛的患病率依次为43.2%、30.4%、6.9%、5.9%。3.单因素分析结果:在所有自变量中,年龄、医保类型、职业,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病程、发作严重程度、脑电图结果,癫痫共患焦虑、抑郁、失眠、偏头痛共12个变量,在QOLIE-31量表子项目的一项或多项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QOLIE-31量表各子项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对发作担忧的影响因素有职业、癫痫共患焦虑、发作严重程度;(2)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癫痫共患焦虑、癫痫共患失眠;(3)情绪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癫痫共患失眠、癫痫共患抑郁、癫痫共患焦虑及病程;(4)精力或疲劳的影响因素有癫痫共患失眠、癫痫共患焦虑及病程;(5)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有癫痫共患焦虑、病程、职业、年龄、发作严重程度;(6)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有职业、癫痫共患焦虑、病程;(7)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有癫痫共患焦虑和职业;(8)生活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有癫痫共患焦虑、病程、发作严重程度、职业以及癫痫共患失眠。结论:1.甘肃省成年癫痫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体较差。2.年龄、职业、病程、发作严重程度、癫痫共患焦虑、癫痫共患抑郁以及癫痫共患失眠是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其中癫痫共患焦虑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影响最为显着。3.病程及发作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共患焦虑、抑郁、失眠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学生群体生活质量优于其他职业的患者,年轻(18岁44岁)癫痫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优于中年(45岁59岁)患者。
何民富[8](2019)在《抑郁在中国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慢性病是当前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挑战。慢性病伴随的精神冲击、躯体症状、生命质量下降、工作能力受限,以及医疗费用支出,都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抑郁的风险升高。另一方面,抑郁导致的负性认知及行为改变反过来可能会对患者生命质量、疾病预后、就医行为等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疾病负担。由于慢性病患者数量巨大,对任何影响其疾病负担的因素进行研究,都具备显着的公共卫生价值。【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描述中国慢性病人群中抑郁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预后、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预防抑郁发生,改善预后和生命质量为目的提出慢性病患者抑郁防控的综合性对策建议,为卫生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2011年基线调查和2013年随访调查。选择2011年基线问卷调查中,所有自我报告患有问卷所列慢性病中至少一种,且抑郁、年龄和性别信息非缺失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基线调查信息,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分析慢性病人群中抑郁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基线调查收集的抑郁状态和影响因素,以及随访调查收集的结局信息,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分析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预后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抑郁影响因素包括社区环境因素、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健康行为及状态。生命质量包括生理状态(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睡眠)、心理状态(认知)、社会功能状态(社会活动参与度),以及主观判断和满意度(自评健康、生活满意度)。预后包括总体健康状况变化、身体机能改变(呼吸功能、握力、平衡能力、步行速度、站起能力)、病情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心脏病发作、中风复发)和患者死亡。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指住院和门诊就诊情况以及相应费用。使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多重填补(Multiple imputation)的方法对相关变量存在缺失值的研究对象数据进行预处理。描述性分析中,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置信区间),数值变量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或分位数表示。两组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频数分布的比较用χ2检验。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抑郁的影响因素以及抑郁对生命质量、预后、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因变量是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时分别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生存资料的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学检验显着性水平设定为0.05。【结果】整体慢性病患者中,抑郁检出率为40.3%(95%CI,38.7-41.9%);同时患2种、≥3种慢性病的患者抑郁风险分别是患1种慢性病者的1.24倍(PR1.24,95%CI 1.17-1.31)和1.55倍(PR 1.55,95%CI 1.47-1.64)。多因素分析显示,中部和西部社区抑郁风险高于东部社区;女性高于男性;教育水平高中或中专者低于初中及以下者;家庭人均年收入位于第4四分位区间者低于第1四分位区间者;从事农业工作、退休、失业/从未工作者均高于从事非农业工作者;未婚/离婚/分居和丧偶者均高于已婚或同居者;过去一个月参加社会活动者低于未参加者;超重和肥胖者均低于正常体重者;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和身体疼痛均增加抑郁风险。其它比较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状态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的慢性病患者,随访时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2.1%和21.1%,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风险高29%(RR 1.29,95%CI 1.12-1.49);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4.6%和39.3%,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风险高26%(RR 1.26,95%CI 1.14-1.40);无抑郁者随访时睡眠时间未减少,有抑郁者减少0.4小时,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减少0.3小时(95%CI 0.2,0.5)。心理状态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的慢性病患者,随访时认知功能电话调查量表评分分别下降0.2和0.6分,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下降0.6分(95%CI 0.4,0.7);字词回忆评分分别上升0.1分和下降0.2分,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下降0.3分(95%CI 0.2,0.4);绘图测试失败率分别为24.1%和32.9%,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风险高32%(RR 1.32,95%CI 1.15-1.50);认知功能总体评分分别下降0.3分和0.9分,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下降0.7分(95%CI 0.5,0.9)。社会功能状态方面:基线调查时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慢性病患者中,无抑郁和有抑郁者随访调查时未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分别为27.2%和34.9%,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不参加社会活动的风险高10%(RR 1.10,95%CI 1.00-1.20,P=0.045)。主观判断和满意度方面:基线无抑郁者随访时健康状况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的比例分别为5.0%、11.0%、56.8%、22.7%和4.5%,有抑郁者相应比例分别为3.2%、8.0%、50.2%、30.5%和8.0%,有抑郁者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风险升高18%(OR 1.18,95%CI 1.06-1.32);无抑郁者随访时生活满意度为极其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一点也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5%、20.9%、65.1%、8.7%和1.8%,有抑郁者相应比例分别为2.9%、16.9%、61.2%、14.1%和4.9%,有抑郁者生活满意度较差的风险升高41%(OR 1.41,95%CI 1.25-1.58)。总体健康状况变化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的慢性病患者,随访时自我报告总体健康状况变差的比例分别为43.3%和57.9%,有抑郁者健康变差的风险比无抑郁者高14%(RR 1.14,95%CI 1.09-1.19)。身体机能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的慢性病患者,随访时呼气峰值流速分别上升11.7升/分和下降4.3升/分,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下降11.9升/分(95%CI5.9,17.9);无抑郁者握力上升0.1千克,有抑郁者握力下降0.8千克,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下降0.7千克(95%CI 0.2,1.2);无抑郁和有抑郁者平衡能力测试失败率分别为18.1%和24.6%,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风险高18%(RR 1.18,95%CI 1.06-1.32);无抑郁和有抑郁者步行速度分别提升4.5米/分和2.7米/分,有抑郁者提升量比无抑郁者少1.7米/分(95%CI-3.1,-0.4);无抑郁者站起测试用时减少0.6秒,有抑郁者站起测试用时增加0.1秒,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多增加0.6秒(95%CI 0.3,0.9)。病情控制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随访时自我报告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比例分别为16.2%和24.8%,有抑郁者风险比无抑郁者高29%(RR 1.29,95%CI 1.12-1.48);无抑郁和有抑郁的糖尿病或血糖升高患者血糖未得到控制的比例分别为23.6%和33.7%,有抑郁者风险比无抑郁者高40%(RR 1.40,95%CI1.12-1.75);无抑郁和有抑郁的心脏病患者发作的比例分别为31.2%和41.3%,有抑郁者风险比无抑郁者高19%(RR 1.19,95%CI 1.02-1.39);无抑郁和有抑郁的中风患者复发的比例分别为12.5%和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患者死亡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的慢性病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038.7/10万人年和1456.6/10万人年,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住院治疗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者随访前一年内住院率分别为15.2%和19.9%,有抑郁者住院风险比无抑郁者高12%(RR 1.12,95%CI 1.00-1.24,P=0.041);无抑郁者一年内住院1次、2次和≥3次的比例分别为10.7%、2.7%和1.7%,有抑郁者相应比例分别为13.3%、3.8%和2.7%,有抑郁者住院次数增加的风险比无抑郁者高14%(OR 1.14,95%CI 1.01-1.29);有抑郁与无抑郁者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门诊就诊方面:无抑郁和有抑郁者随访前一月内门诊就诊率分别为23.9%和31.5%,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门诊就诊风险高10%(RR 1.10,95%CI 1.01-1.20);无抑郁者一月内门诊就诊1次、2次和≥3次的比例分别为12.6%、4.9%和6.3%,有抑郁者相应比例分别为14.8%、6.9%和9.7%,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门诊就诊次数增加的风险高13%(OR 1.13,95%CI 1.02-1.26);有抑郁与无抑郁者门诊总费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结论】(1)慢性病患者中抑郁比较普遍;慢性病共患病数量与抑郁风险呈正相关关系。(2)抑郁风险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慢性病患者中抑郁的风险可能受社区环境(地理位置)、人口学特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职业状态、家庭人均年收入)、社会支持(婚姻状态、社会活动参与度)、健康行为及状态(体重、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身体疼痛)的影响。(3)抑郁可能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有负性影响:抑郁可能对慢性病患者生理状态(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睡眠)、心理状态(认知)、社会功能状态(社会活动参与度),以及主观判断和满意度(自评健康、生活满意度)均有负面影响。(4)抑郁可能增加慢性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抑郁可能对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变化、身体机能改变(呼吸功能、握力、平衡能力、步行速度、站起能力)、病情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心脏病发作)均有不良影响。(5)抑郁可能增加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但对医疗费用影响不明显:抑郁可能增加慢性病患者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但对相应的住院和门诊费用无显着影响。
黄月英[9](2019)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样本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全面探究相关影响因素,并初步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后期根据相应影响因素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法对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300名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护者进行机械随机抽样。采用研究者自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家庭因素、病情因素、治疗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运用t检验、卡方分析、二元log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定量研究结果结合定性分析选取20名患者主要照护者进行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探究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1)样本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次服药、按量服药、按时服药、坚持服药及总用药依从性的依从率分别为50.67%、49.33%、50.67%、43.00%和28.33%。(2)多因素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按次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药费负担,“有点严重”与“较严重”相较于“无负担”类别的OR值分别为0.321、0.251;患者年龄,OR=0.972;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302、0.360;症状控制效果“显着”相较于“无效”的OR为3.862;服药种类OR=1.587;照护者感受压力OR=0.706;实际帮助来源“2种”相较于“无”OR=3.476;照护者服药信念OR=1.104;影响按量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患者年龄,OR=0.961;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352、0.403;服药种类OR=1.409;照护者感受压力OR=0.748;照护者服药信念OR=1.087;影响按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药费负担,“有点”与“较严重”相较于“无负担”类别的OR值分别为0.311、0.233;患者年龄OR=0.968;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308、0.350;服药种类OR=1.527;照护者感受压力OR=0.676;照护者服药信念OR=1.110;影响坚持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照护者与患者关系,“父亲”相较于“母亲”的OR=2.376;与患者共同居住人数OR=1.348;照护者服药必要性OR=1.118;影响总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患者年龄OR=0.975;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431、0.434;照护者面子观OR=0.752;照护者主观支持分OR=1.090。(3)根据半结构访谈结果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冰山模型”,将纳入的影响因素集分为治疗层面、经济层面、支持层面、心理层面四个层面,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层层递进互为一体共同作用影响用药依从性。【结论】(1)药费负担对家庭经济“无影响”、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症状控制效果好、服药种类多、照护者感受压力得分低、实际帮助来源多、照护者服药信念高是按次服药的保护因素;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服药种类多、照护者感受压力小、照护者服药信念高是按量服药的保护因素;药费负担对家庭经济“无影响”、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服药种类多、照护者感受压力小、照护者服药信念高是按次服药的保护因素;照护者为“父亲”、与患者共同居住人数多、照护者服药必要性高是坚持服药的保护因素;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照护者面子观弱、照护者主观支持高是总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2)样本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在治疗层面上应继续大力支持与加强精神卫生药物与治疗的研究与开发;在经济层面上应继续加强与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应补贴政策实施;在支持层面上应加快建立精神卫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治疗管理系统;在心理层面应加大严重精神障碍相关宣传,创建对严重精神障碍包容的社会环境的政策建议。
马华舰[10](2019)在《立法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了解立法后上海市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现况的基础上,探索非自愿住院的影响因素,并初步制定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方式的评估操作指引,为完善地方性精神卫生立法及医院规章制度、更好地保障医患权益提供科学支撑。【方法】该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精神卫生法颁布后上海市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现况后,分别从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两个方面探索患者发生非自愿住院的影响因素,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初步制定非自愿住院评估操作指引:1.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的医学影响因素研究:纵向调查立法后一年内上海市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现况,然后再通过横断面研究比较分析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方式的医学影响因素;2.从家属及医生两个角度进行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的非医学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家属进行住院决策时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意见征询的方法探索医生进行非自愿住院决策时的影响因素;3.在前期研究及专家意见征询的基础上初步制定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评估操作指引,进行小范围测试后进行内容调整与评估临界值的确定。【结果】1.《精神卫生法》颁布后一年内,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比例出现下降,第一个月下降最明显(约下降20%),但非自愿住院仍是精神障碍患者主要的住院方式,且随着时间推移非自愿入院比例呈现上升趋势,逐渐与立法前水平趋近;在所有非自愿入院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未达到精神卫生法中非自愿住院的危险性标准。2.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医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攻击行为、自知力状况及入院诊断,与国内外既往研究基本一致;3.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非医学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属的意愿,而并非医生的建议;其中家属/监护人做出住院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疾病状况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家属对患者的情况判断及直面应对、社会支持状况、家属对外界的回避,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家属的住院决定;在同一情景案例下不同医生做出的住院建议可能存在较大分歧,除外法律规定,医生对于非自愿住院标准的理解、医疗角色定位、家属意愿影响及医疗管理均影响着医生的非自愿住院建议。4.形成《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评估操作指引》,该评估表结合了精神卫生法对于非自愿住院标准的规定,将医生、患者及家属的评估项目进行了量化和整合,适用于成年精神障碍患者,通过13个条目完成医生对精神障碍患者住院的情况评估,其中患者情况的权重为0.8333,家属情况的权重为0.1667,该权重分配情况符合本研究关于限制家属决策意愿的最初设想,且该操作指引内容精练、实用性好,符合医生操作评估习惯,能够辅助医生做出更合理的住院建议,使住院建议更具客观性。【结论】1.精神卫生立法后上海市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比例虽出现下降,但仍以非自愿入院为主要入院方式。2.立法后,影响精神障碍患者发生非自愿住院的医学因素与国内外既往研究发现基本一致。3.立法后,非医学因素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发生非自愿住院的主要因素,而家属在入院决定中起了主要决定作用。4.半定式评估可协助医生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做出更合理的住院建议,住院建议更具客观性。
二、精神疾病就诊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疾病就诊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共病的概念 |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
2.3 复杂网络理论 |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
2.4 协同管理理论 |
2.4.1 协同理论 |
2.4.2 协同管理理论 |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物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3.1.4 生活行为因素 |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
3.4.1 DIKW体系 |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
4.4.1 评价原理 |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
5.3.1 共病关系抽取 |
5.3.2 共病网络 |
5.3.3 共病模式 |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
5.4.1 结果评价 |
5.4.2 方法对比评价 |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存在问题 |
6.2 共病防控机制 |
6.2.1 基本原则 |
6.2.2 模式构建 |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
6.3.1 政府层面 |
6.3.2 医疗机构层面 |
6.3.3 社区层面 |
6.3.4 个人层面 |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就诊情况分析 |
2.2 就诊行为调查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儿少患者人群分布特点 |
3.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
3.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
3.4 儿少患者主要疾病种类 |
3.5 就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儿少患者群体特点 |
4.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
4.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
4.4 儿少患者病种特点 |
4.5 儿少患者就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患儿家庭与就诊情况问卷 |
附录二 疾病态度问卷 |
附录三 精神卫生知识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框架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健康 |
2.1.2 贫困人口 |
2.1.3 健康贫困 |
2.2 农村居民健康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2.2.1 内部影响因素 |
2.2.2 外部影响因素 |
第3章 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现状分析 |
3.1 基于宏观数据的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 |
3.1.1 分年龄组患病情况 |
3.1.2 不同疾病数量患病情况 |
3.1.3 疾病分类患病情况 |
3.1.4 3 种新增大病患病情况 |
3.1.5 4 类重点慢病患病情况 |
3.2 基于微观数据的样本区县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状况 |
3.2.1 生理健康状况 |
3.2.2 心理健康状况 |
3.2.3 自评健康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4.1.1 模型构建 |
4.1.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4.2 贫困居民健康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4.2.1 生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交互结果分析 |
4.2.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交互结果分析 |
4.2.3 健康改善影响因素的交互结果分析 |
4.3 贫困居民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3.1 生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4.3.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4.3.3 健康改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总体上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
5.1.2 贫困居民大病、重病、慢性病患病情况较为严重 |
5.1.3 个体特征对贫困居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健康改善具有显着影响 |
5.1.4 每年定期体检能显着提升贫困居民的健康改善水平 |
5.1.5 保障性收入支持对贫困居民心理健康和健康改善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5.1.6 基本养老保险对贫困居民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 |
5.2 对策建议 |
5.2.1 重视女性与老年群体健康 |
5.2.2 增强脱贫发展能力 |
5.2.3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
5.2.4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5.2.5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重庆市健康扶贫实施成效评估家户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5)吉林省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1.1 设计 |
2.1.2 样本量的确定 |
2.1.3 调查前质量控制 |
2.2 调查工具 |
2.2.1 一般人口学问卷 |
2.2.2 精神卫生与心里保健知识问卷 |
2.2.3 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 |
2.2.4 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识别问卷 |
2.3 调查内容 |
2.4 方法 |
2.4.1 问卷调查 |
2.4.2 文献法 |
2.4.3 统计分析法 |
2.5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3.1.1 调查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城乡分布 |
3.1.2 调查人口的学校,专业,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 |
3.2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现状 |
3.2.1 精神卫生知识总体知晓情况 |
3.2.2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得分及分布 |
3.2.3 吉林省大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现状 |
3.3.1 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总体现况 |
3.3.2 对精神疾病态度分布及得分情况 |
3.3.3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对精神障碍识别问卷现况 |
3.4.1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的总体情况 |
3.4.2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的得分及分布 |
3.4.3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疾病态度、精神障碍识别的相关分析 |
3.5.1 精神卫生知识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相关分析 |
3.5.2 精神卫生知识对精神障碍识别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本调查采用的各量表问卷的权威性 |
4.2 吉林省大学生(以三所高校为例)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 |
4.2.1 总体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好,仍需进一步巩固加强 |
4.2.2 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知晓率的分布水平不一 |
4.2.3 精神卫生知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
4.3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态度及影响因素 |
4.3.1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总体不够包容和接纳 |
4.3.2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的关系 |
4.4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 |
4.4.1 总体精神障碍识别情况较好,部分精神疾病了解不够全面 |
4.4.2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受多种因素影响 |
4.5 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疾病态度呈正向关联性 |
4.6 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障碍识别关系呈正向关联性 |
第五章 建议 |
5.1 多渠道,多种方式向全年级学生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相关内容 |
5.2 政府应与下属卫生机构携手正向引导学生对精神疾病认识 |
5.3 .精神卫生工作重在预防,教育机构扮演重要角色 |
第六章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1.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
1.1.2 病耻感的内涵与相关理论 |
1.1.3 病耻感研究现状 |
1.1.4 病耻感的测量工具 |
1.1.5 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1.1.6 脑卒中与病耻感 |
1.2 提出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2.1 对象来源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样本量计算 |
2.3 资料收集 |
2.3.1 基线资料调查收集 |
2.3.2 随访资料调查收集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 |
2.4.3 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 |
2.4.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
2.4.5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
2.5 质量控制 |
2.5.1 研究设计阶段 |
2.5.2 研究实施阶段 |
2.5.3 数据处理阶段 |
2.6 伦理原则 |
2.6.1 自愿参与原则 |
2.6.2 保密原则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随访完成情况 |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
3.3 研究对象急性住院治疗期(T_1)基线资料分析 |
3.3.1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3.2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3.3 T_1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3.4 T_1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3.5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4 研究对象出院后1个月(T_2)随访资料分析 |
3.4.1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4.2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4.3 T_2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4.4 T_2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4.5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5 研究对象出院后3个月(T_3)随访资料分析 |
3.5.1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5.2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5.3 T_3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5.4 T_3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5.5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6 研究对象出院后6个月(T_4)随访资料分析 |
3.6.1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6.2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6.3 T_4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6.4 T_4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6.5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7 研究对象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的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纵向变化趋势分析 |
3.7.1 研究对象四个时间点病耻感的趋势分析 |
3.7.2 研究对象四个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况的趋势分析 |
4 讨论 |
4.1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四个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4.2 四个时间点病耻感的变化趋势 |
4.3 各阶段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4.4 减轻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措施 |
5 小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纳入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
3.1.1 社会人口学特征 |
3.1.2 临床特征 |
3.2 癫痫患者QOLIE-31量表得分分析 |
3.3 QOLIE-31量表得分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1 性别 |
3.3.2 年龄 |
3.3.3 婚姻状况 |
3.3.4 文化程度 |
3.3.5 家庭人均月收入 |
3.3.6 医保类型 |
3.3.7 体育锻炼时间 |
3.3.8 职业状况 |
3.3.9 吸烟习惯 |
3.3.10 饮酒习惯 |
3.3.11 病因 |
3.3.12 癫痫发作类型 |
3.3.13 脑电图 |
3.3.14 药物依从性 |
3.3.15 癫痫共患偏头痛 |
3.3.16 癫痫共患失眠 |
3.3.17 癫痫共患抑郁 |
3.3.18 癫痫共患焦虑 |
3.3.19 QOLIE-31 量表各项得分与癫痫发作频率、病程、服用AEDs数量、发作严重程度间的关系 |
3.4 QOLIE-31量表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1 对发作担忧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2 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3 情绪健康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4 精力或疲劳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5 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6 AEDs副作用影响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7 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3.4.8 生活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抑郁在中国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慢性病的患病和死亡现状 |
1.1.2 抑郁的评估、疾病负担及影响因素 |
1.1.3 抑郁在慢性病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1.1.4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 |
1.1.5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现状 |
1.1.6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2.1 慢性病患者抑郁检出率 |
1.2.2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 |
1.2.3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1.2.4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
1.3 理论基础 |
1.3.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1.3.2 应激-抑郁理论 |
1.3.3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
1.3.4 生命质量理论 |
1.3.5 认知行为理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样本选择 |
2.1.3 样本量 |
2.2 研究方法 |
2.2.1 总体设计 |
2.2.2 慢性病患者中抑郁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3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2.2.4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2.2.5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
2.3 研究工具与评价标准 |
2.3.1 慢性病 |
2.3.2 抑郁 |
2.3.3 结局变量 |
2.3.4 协变量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1 总体思路 |
2.5.2 缺失值的多重填补 |
2.5.3 关联强度指标 |
2.5.4 协变量筛选 |
2.5.5 一般统计方法 |
2.5.6 多水平模型 |
2.5.7 统计分析程序 |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抑郁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3.1.2 慢性病患病情况 |
3.1.3 社区水平特征 |
3.1.4 个体水平特征 |
3.2 抑郁检出情况 |
3.2.1 抑郁总体检出情况 |
3.2.2 不同共患病数量群体中抑郁的检出情况 |
3.3 抑郁的影响因素 |
3.3.1 社区水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2 个体水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3 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第4章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4.1 抑郁对BADL的影响 |
4.1.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1.2 协变量对BADL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1.3 抑郁对BADL的影响 |
4.2 抑郁对身体疼痛的影响 |
4.2.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2.2 协变量对身体疼痛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2.3 抑郁对身体疼痛的影响 |
4.3 抑郁对睡眠的影响 |
4.3.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3.2 协变量对睡眠时间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3.3 抑郁对睡眠时间的影响 |
4.4 抑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TICS评分 |
4.4.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4.2 协变量对TICS评分下降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4.3 抑郁对TICS评分下降的影响 |
4.5 抑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字词回忆评分 |
4.5.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5.2 协变量对字词回忆评分下降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5.3 抑郁对字词回忆评分下降的影响 |
4.6 抑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绘图测试 |
4.6.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6.2 协变量对绘图测试结果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6.3 抑郁对绘图测试结果的影响 |
4.7 抑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总体评分 |
4.7.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7.2 协变量对认知功能总体评分下降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7.3 抑郁对认知功能总体评分下降的影响 |
4.8 抑郁对社会活动参与度的影响 |
4.8.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8.2 协变量对社会活动参与度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8.3 抑郁对社会活动参与度的影响 |
4.9 抑郁对自评健康的影响 |
4.9.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9.2 协变量对自评健康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9.3 抑郁对自评健康的影响 |
4.10 抑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4.10.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4.10.2 协变量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4.10.3 抑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第5章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5.1 抑郁对总体健康状况变化的影响 |
5.1.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1.2 协变量对总体健康状况变化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1.3 抑郁对总体健康状况变化的影响 |
5.2 抑郁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5.2.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2.2 协变量对呼气峰值流速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2.3 抑郁对呼气峰值流速的影响 |
5.3 抑郁对握力的影响 |
5.3.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3.2 协变量对握力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3.3 抑郁对握力下降的影响 |
5.4 抑郁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
5.4.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4.2 协变量对平衡能力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4.3 抑郁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
5.5 抑郁对步行速度的影响 |
5.5.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5.2 协变量对步行速度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5.3 抑郁对步行速度测试成绩提升的影响 |
5.6 抑郁对站起能力的影响 |
5.6.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6.2 协变量对站起用时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6.3 抑郁对站起用时的影响 |
5.7 抑郁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 |
5.7.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7.2 协变量对血压控制情况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7.3 抑郁对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 |
5.8 抑郁对糖尿病或血糖升高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
5.8.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8.2 协变量对血糖控制情况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8.3 抑郁对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
5.9 抑郁对心脏病患者发作情况的影响 |
5.9.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9.2 协变量对心脏病发作情况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9.3 抑郁对心脏病发作情况的影响 |
5.10 抑郁对中风患者复发情况的影响 |
5.10.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5.10.2 协变量对中风复发情况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10.3 抑郁对中风复发情况的影响 |
5.11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死亡的影响 |
5.11.1 总体死亡情况 |
5.11.2 协变量对慢性病患者死亡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5.11.3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死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第6章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
6.1 研究对象选择情况 |
6.2 抑郁对住院的影响 |
6.2.1 协变量对住院率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6.2.2 抑郁对住院率的影响 |
6.2.3 抑郁对住院次数的影响 |
6.2.4 抑郁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 |
6.3 抑郁对门诊就诊的影响 |
6.3.1 协变量对门诊就诊率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6.3.2 抑郁对门诊就诊率的影响 |
6.3.3 抑郁对门诊就诊次数的影响 |
6.3.4 抑郁对门诊总费用的影响 |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 |
7.1 抑郁在慢性病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 |
7.1.1 流行情况 |
7.1.2 影响因素 |
7.2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7.2.1 生理状态 |
7.2.2 心理状态 |
7.2.3 社会功能状态 |
7.2.4 主观判断和满意度 |
7.3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7.3.1 总体健康状况 |
7.3.2 身体机能 |
7.3.3 病情控制 |
7.3.4 患者死亡 |
7.4 抑郁对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
7.4.1 住院 |
7.4.2 门诊就诊 |
7.4.3 医疗费用 第8章 慢性病人群抑郁防控的对策与建议 |
8.1 健全慢性病患者抑郁防控机制 |
8.1.1 完善政策和行动计划 |
8.1.2 丰富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 |
8.1.3 加强多部门合作 |
8.2 强化社区在慢性病患者抑郁防控中的职能 |
8.2.1 建立社区支持环境 |
8.2.2 打造多部门合作平台 |
8.2.3 加强慢性病管理能力 |
8.3 建设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
8.3.1 以家庭作为健康干预单元 |
8.3.2 加强慢性病患者家庭支持 |
8.3.3 家庭成员参与健康管理 |
8.4 慢性病患者抑郁防控项目实施 |
8.4.1 建立慢性病患者抑郁防控团队 |
8.4.2 创建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档案 |
8.4.3 心理健康及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
8.4.4 制定慢性病人群抑郁的防控方案 |
8.4.5 慢性病人群抑郁防控的措施 |
8.4.6 干预措施效果评估 第9章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社区调查表 |
附录二 :个人调查表 |
附录三 :体检调查表 |
附录四 :血样采集、运输与储存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用药依从性理论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 |
2.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 |
2.1.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 |
2.1.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护者人口学资料 |
2.1.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基本情况 |
2.1.4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基本信息 |
2.1.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护者治疗相关知识及服药信念结果 |
2.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情况 |
2.2.1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
2.2.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
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3.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集 |
3.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1 按次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2 按量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3 按时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4 坚持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5 总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多因素分析 |
3.3.1 按次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2 按量服药依从影响因素性多因素分析 |
3.3.3 按时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4 坚持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5 总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4.1 定性研究访谈资料编码结果 |
4.2 严重精神障碍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5.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治疗层面 |
5.1.2 经济层面 |
5.1.3 支持方面 |
5.1.4 心理层面 |
5.2.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政策建议 |
5.2.1 继续加强与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应补贴政策实施 |
5.2.2 加快建立精神卫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治疗管理系统 |
5.2.3 加大严重精神障碍相关宣传,创建对严重精神障碍包容的社会环境 |
6.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研究创新性 |
6.2.2 研究的局限性 |
6.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表 |
附件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10)立法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
1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历史沿革 |
2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必要性及该举措的不足 |
3 我国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立法保障 |
4 我国非自愿住院法律规定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
5 立法前国内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实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6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一部分 立法后非自愿住院实施现况及医学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非自愿住院现况研究 |
2.2 非自愿住院医学影响因素研究 |
3 结果 |
3.1 立法后一年内非自愿住院标准实施情况 |
3.2 立法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医学影响因素探索 |
4 讨论 |
4.1 立法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标准实施现况分析 |
4.2 立法后精神障碍患者发生非自愿住院的医学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 第二部分 立法后非自愿住院的非医学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现状 |
2 对象和方法 |
2.1 家属在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精神科医生进行非自愿住院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
3 结果 |
3.1 家属在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 精神科医生进行非自愿住院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
4 讨论 |
4.1 家属在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决策中的作用 |
4.2 医生进行非自愿住院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 第三部分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评估操作指引形成 |
1 研究现状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立法与权利保护 |
4.2 对于非自愿住院操作指引的解析 |
5 结论 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的局限性 |
4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家属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2 首轮非自愿住院决策因素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3 第二轮非自愿住院决策因素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4 第三轮非自愿住院决策因素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5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评估操作指引 |
附录6 综述 |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及主要学术活动 |
四、精神疾病就诊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2]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靳书书.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3]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 林嘉峰. 汕头大学, 2021(02)
- [4]重庆农村贫困居民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巧静.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吉林省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D]. 陈均恒.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刘枫.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7]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宫玉哲. 兰州大学, 2020(01)
- [8]抑郁在中国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研究[D]. 何民富. 吉林大学, 2019(10)
-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黄月英.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立法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马华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