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论文文献综述)
谢婷婷,王延隆[1](2021)在《共同体视域下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大增量,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崭新场域。文章从共同体的角度探讨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引领、文化渗透、话语认同三个层面的关系,从意识形态的认同力、凝聚力、引领力三个方面厘清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逻辑,从系统性、交互性、符号性、文化性四个维度,把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局性。
郑元景,郝敏[2](2021)在《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领导权已成为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学界重点研究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面临挑战、建构路径等方面。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成果丰硕,路径分析透彻,但仍存在部分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研究体系以及研究内容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学界未来要在不断探索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意识形态领导权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构建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体系,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和国际影响力。
曹睿男[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何美子[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之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侵袭、个体自我意识的萌发,使得人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价值观乃文化之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教育。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系统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文化认同为研究视域,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议题,既拓展了研究思路,又为其提供了学理性依据。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梳理,对其进行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的划分,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上海、武汉、成都、大连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1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的1 1个指标,除“行为体验”之外10个指标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四个自信”的认同度以及样本基本情况变量中的7个变量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当前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的错位、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的不平衡、主体内部差异等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聚焦高校,基于价值性、结构性、群体性、阶段性的目标导向,以“分别提高,协同整合”为基本思路,在“大思政”、文化育人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下,建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认同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一是以认知认同的“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包括认知认同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连续性三个方面;二是以情感认同的“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包括主体融合、情感融合、视域融合、话语融合以及场域融合五个维度;三是以行为认同的“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包括生活化的实践与社会化的实践两个层面。
郎明远[5](2020)在《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小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同时也强调了:“要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由此可见,进一步探索在党的全面领导基础下具有部门高效协同运作、破除部门壁垒、有效应对复杂问题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已成为时代之势。在此背景下,广泛存在于党政体制内的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及议事协调机构在国家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相比于其活跃程度,学界给予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本研究正是基于当前的政治背景而展开,以期进一步把握具有强政治势能进行高位推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应有之义,为实现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中国之治”提供理论支撑。从政治学角度对我国“小组机制”进行研究,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制度层面展现其宏观图景,如果辅以政治文化的观测视野,则有助于洞察制度存在与变革的内在蕴意。所以本研究尝试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对我国“小组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及社会化功效三个维度进行释义,揭示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及内在规律,同时也是为制度与文化二者搭建桥梁的学理性尝试,具有一定的视野新意和理论创新。本研究共分为六大部分,首先从“小组机制”的制度特性入手,了解其制度设计与党政制度的逻辑关系,并阐明其在当前治理体系下的政治价值;其次,基于这种基本认识,展开对我国“小组机制”的文化性研究。本研究选取了政治文化中的政治认同、政治意识及政治社会化三个维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组成研究的核心部分。概括来讲,即透过政治认同维度,揭示来源于“小组机制”内外部政治认同与其组织结构形态的特异性关系,从而给出“小组机制”良好政治生态形成的成长路径;透过政治意识维度,阐明时代背景与社会诉求下“小组机制”存在的制度合理性,并通过其决策模式的变迁来加以印证;透过政治社会化维度,来揭示“小组机制”在政治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政治宣传、政治稳定、文化实现等社会化功效;再次,基于政治文化这三个维度的分析基础,分别指出从强化和贯彻新时代政治意识、巩固组织内外部政治认同力以及增强“小组机制”的政治社会化功效来实现我国“小组机制”在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成长路径。本研究立足于当代政治文化的视角,更加侧重文化力量对政治体系的作用。当代中国社会处于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匹配性决定了国家制度体系的效能与稳定。我国“小组机制”虽然被学界称之为“亚正式制度”,却同样体现出当代中国政治中的一些科学理性思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外,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制度研究的切入,是与传统组织视角进行交叉融合,为制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构建文化与制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其价值在于探索将抽象的文化理论应用到具体政治实践过程,从而为当代中国政治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赵军[6](2020)在《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知识分子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与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与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广大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彰显着民族精神的时代特色,还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民族之魂。面对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多元文化、多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坚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其思想道德觉悟和理论认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文化、文化自信等基本概念入手,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概括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培育目标呈现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培育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深刻把握、培育过程注重借助新媒体的网络载体力量、培育主体彰显在青年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凝聚文化价值共识、培育健康文化心理、促进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功能,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西方学者文化决定论等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对中国文化系统的整体认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践行的基本要求;归纳了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依托、整体性与差异性相协调、文化观念培育与文化安全教育相契合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力量为培育内容;阐发了培育过程中关于文化态度与文化归属、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五个”逻辑关系。通过对文化自信培育现状的调研,看到了当前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但也认识到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在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环境上的不足,并对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提升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即提高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主体自觉,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整体性构建,拓展多样化的文化自信培育阵地,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传播力度展现文化魅力,着力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李鸿凯[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在苦难而又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夺目、鼓舞斗志和洗礼精神的文化景观。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发出革命先声和引领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发革命热忱和磨砺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码。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养,才锻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革命文化中感悟历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继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课题。继承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营养。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阐释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对于涵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特殊功用。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且高校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在把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使大学生在最美好的人生际遇始终保持战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劲头。新时代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把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而切实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时代感和实效性。第一部分,分析了革命文化以及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内涵。本章在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成规律和文化品格的基础上,阐释了革命文化的本质和历史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化是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文化支撑,也是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要把握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主要特征,从而使革命文化教育成为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练就成事本领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阐明了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等。重视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借鉴历史经验,还要立足新的时代坐标,充分挖掘革命文化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从而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正确指引。第三部分,基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检视与反思。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的下降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此外,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探究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进行恰当归因,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凝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最大合力。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凝聚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崇高品格。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感悟光荣的革命历史、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从而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第五部分,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要畅通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相关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等;要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发挥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创产品和革命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陈苏珍[8](2020)在《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环境,如何寻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方式和文化载体?这涉及到当前大学生价值培育的主导内容和主要路径的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大融合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和多样的社会心态。借助大众媒介的传播,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滋生、衍变,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导致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时的迷茫。如何做好青年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从中国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传统,就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极其重要的任务,并且找到了能够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塑造、文化知识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紧密且充分结合的文化融合点。“价值观培育成效”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瓶颈”,本文试图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运用红色家风这个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特殊文化载体,为提升当代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提供有益尝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一脉相承的文化形态,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量之源。其中,革命文化传承升华了优秀传统文化,并滋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家风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革命前辈关于家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融合了家风的基本内涵与革命文化意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为底蕴,以革命家庭为场域而形成的共产党人齐家实践风貌,是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优质教材。红色家风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倡扬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抵御不良思潮、提升实践能力,是引领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智慧宝典。要实现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就必须理直气壮地弘扬红色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把握红色家风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关系,借鉴革命前辈齐家实践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探寻新时代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内容和新路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实践回归,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个人,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以文化“涵养”价值观,贴合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中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意涵。红色家风区别于单一的宏大叙事方式,实现与个体日常生活的融合,形成饱含亲情的生活性和伦常性实践智慧,独具细腻又切近日常生活的道德涵育优势,契合时代新人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涵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目标具有文化同源性,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直观的生动性让大学生接受革命文化的涵养和革命精神的熏陶,同时也是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和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旨归。
欧阳秀敏[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应当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而需要深入探析的“新课题”。说它“老”,因为从本质上看,中国共产党自孕育与诞生以来就已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逐步探索并不断丰富着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活动。说它“新”,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新时代命题的提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对象特征、领域载体、实践目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基于守正创新的原则,处理好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中“变”与“不变”的关联问题?如何围绕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把牢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如何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自信与践行?如何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与成才需要,以革命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从而真正培养出既堪担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之大任,又具有国际情怀的时代新人?这些显然都是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都具有理论解析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的紧迫性。从本质上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应当在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研究需从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实践、现实境况、实践目标、特征原则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加以阐释。在理论基础上,文章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从源头上探索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品格、核心要义和价值旨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由此,以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时代创新性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论证基础。在历史实践上,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以革命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在现状分析上,文章在对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认知、认同、自信、践行以及具体的教育情况展开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因分析。在路径建构上,文章基于“时移备变”的理念,在探析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特征、原则的前提下,明晰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进而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强调要通过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全课程”育人体系、“多样式”实践平台和“常态化”发展模式,构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总而言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项融合着“古”与“今”、“内”与“外”、“魂”与“体”、“显”与“隐”、“主”与“次”、“旧”与“新”等辩证逻辑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工程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融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发展的时代性诉求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性需要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是既能够彰显时代价值,又极有必要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析的新时代的“新课题”。
冯旭[10](2020)在《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为意识形态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既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风险,也面临着内部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适应性挑战。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它们对中国歪曲、颠倒的宣传报道,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实践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升。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习近平围绕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创造性回答,如何从理论上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无疑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主要内容,意识形态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事关党心、民心,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安全一旦失守,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威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坚持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任务。如何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形、不走样就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安全又属于文化安全,它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意识形态安全指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包括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或指导思想的安全、信仰体系的安全、行为规范体系的安全,其实质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受损害的可能性,在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认同力削弱的风险、凝聚力下降的风险、抵御力失效的风险、话语权旁落的风险、主导力失控的风险;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意识形态安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使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风险考验。新时代,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必须厚植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基础,培养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能力、完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论文提纲范文)
(1)共同体视域下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构成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渗透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认同 |
二、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逻辑 |
(一)意识形态的认同力 |
(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
(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
三、把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四个维度 |
(一)系统性维度 |
(二)交互性维度 |
(三)符号性维度 |
(四)文化性维度 |
(2)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概念内涵 |
(一)基于利益实现视角,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阶级利益实现的手段 |
(二)基于意识形态特性视角,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非强制性的国家权力 |
(三)基于价值理念视角,意识形态领导权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领导权 |
二、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特征 |
(一)立足本质特征研究 |
(二)围绕区别特征研究 |
三、关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妄图弱化马克思主义权威力 |
(二)多元社会思潮发展,不断降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 |
(三)网络信息“碎片化”传播,侵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 |
四、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路径 |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创新 |
(四)坚持思想宣传与制度保障并行 |
五、关于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深化研究的展望 |
(一)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评价 |
(二)深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的展望 |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理论阐释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大学生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
2.2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辩证关系 |
2.2.1 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
2.2.2 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的根本性质与深层意义 |
2.2.3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
2.3 文化认同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
2.3.1 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
2.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
2.3.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
2.3.4 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维度 |
2.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 |
2.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维度 |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设计 |
3.1 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
3.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3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1.4 主体维度的全面分析 |
3.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与修正 |
3.2.1 预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预调查样本的构成 |
3.2.3 统计分析工具 |
3.2.4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构成 |
3.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总量表设计 |
3.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量表设计 |
3.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量表设计 |
3.3.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量表设计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结果 |
4.1 正式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
4.1.1 学校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3 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正式调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假设检验 |
4.3.1 量表的相关分析 |
4.3.2 量表的回归分析 |
4.3.3 假设检验结果 |
4.4 理论模型的修正与解释 |
4.4.1 理论模型的修正 |
4.4.2 理论模型的解释 |
4.4.3 实证研究小结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成效 |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高的知晓度与情感认同度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较高认同度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内涵的较高认同度 |
5.1.4 “四个自信”的较高认同度 |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
5.2.1 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之间存在错位 |
5.2.2 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存在不平衡性 |
5.2.3 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性认同 |
5.2.4 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存在价值认同的危机 |
5.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主体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2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效性与思想文化主阵地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3 国家发展的现实性与大学生的理想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4 世界大变局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6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
6.1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目标 |
6.1.1 抓牢价值性目标 |
6.1.2 实践结构性目标 |
6.1.3 发展群体性目标 |
6.1.4 夯实阶段性目标 |
6.2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原则 |
6.2.1 全面坚持“大思政”的原则 |
6.2.2 全域落实文化育人的原则 |
6.2.3 全程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 |
6.3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施路径 |
6.3.1 以认知认同“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 |
6.3.2 以情感认同“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 |
6.3.3 以行为认同“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小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联性研究概述 |
1.2.2 议事协调机构的结构特征与政治认同 |
1.2.3 议事协调机构的类型功能与政治意识 |
1.2.4 议事协调机构与政治社会化 |
1.2.5 研究动态评析 |
1.3 主要概念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概念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性与不足 |
第二章 政治文化视阈下“小组机制”的制度逻辑与政治特征 |
2.1 “小组机制”的制度逻辑 |
2.1.1 “小组机制”:一个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 |
2.1.2 “小组机制”具有党的组织制度逻辑特征 |
2.1.3 “小组机制”具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逻辑特征 |
2.2 政治文化下我国“小组机制”的政治特征分析 |
2.2.1 以合法性为主要特征的制度正当性 |
2.2.2 以合理性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意识引导 |
2.2.3 以社会化有效性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发展 |
2.3 “小组机制”的“文化——制度”相关性分析 |
2.3.1 政治认同如何影响组织结构稳定性 |
2.3.2 政治意识如何改变组织决策 |
2.3.3 政治社会化如何体现组织的文化价值 |
第三章 政治文化视阈下“小组机制”的合法性与结构稳定性分析 |
3.1 政治认同:“小组机制”的合法性来源 |
3.1.1 现代政治下的合法性释义 |
3.1.2 合法性角度下“小组机制”的政治认同 |
3.2 “小组机制”的内部政治认同 |
3.2.1 身份认同:源自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3.2.2 体制认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
3.2.3 价值认同:根植于统一的意识形态 |
3.3 “小组机制”的外部政治认同 |
3.3.1 身份认同:以权力依附为主要特征 |
3.3.2 体制认同:以横向独立部门对组织制度和规则接纳为主要特征 |
3.3.3 价值认同:以价值契合的有效性指标为主要特征 |
3.4 双重认同主体下“小组机制”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
3.4.1 双重认同主体:影响“小组机制”结构稳定的两个变量 |
3.4.2 双重认同主体下“小组机制”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四章 政治文化视阈下“小组机制”的合理性及功能分析 |
4.1 政治意识:“小组机制”的合理性来源 |
4.1.1 政治意识概念的界定 |
4.1.2 “小组机制”实现政治意识合理性的途径 |
4.2 政治意识对“小组机制”科学决策的指导作用 |
4.2.1 政府决策模式与政治意识的关联性 |
4.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组机制”决策模式的三个阶段 |
4.3 政治意识确保“领导小组”的政策实现 |
4.3.1 “小组机制”体现了政治意识的有效性 |
4.3.2 “小组机制”体现了政治意识的科学性 |
4.4 政治意识引领“小组机制”的价值取向 |
4.4.1 “小组机制”代表了政治意识的引领性 |
4.4.2 “小组机制”体现了政治意识的时代性 |
4.4.3 “小组机制”实现了政治意识的统一性 |
第五章 政治文化视阈下“小组机制”的有效性及政治价值透视 |
5.1 “小组机制”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
5.1.1 “小组机制”影响个体政治行为 |
5.1.2 “小组机制”进行政治体系的价值引导 |
5.1.3 “小组机制”推动政治文化变革与形成 |
5.2 “小组机制”影响政治社会化的方式 |
5.2.1 通过政治宣传传播执政理念 |
5.2.2 通过结构性优势实现政治教育 |
5.2.3 通过政治实践加深组织认同 |
5.2.4 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强制力保障组织稳定 |
5.3 “小组机制”保障政治稳定与重塑政治文化 |
5.3.1 体现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
5.3.2 推动文化与价值取向的统一 |
5.3.3 促进政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维持稳定 |
第六章 从政治文化看我国当代“小组机制”的成长路径 |
6.1 强化“小组机制”的政治意识,开创“中国之治”新局面 |
6.1.1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内涵指导科学决策 |
6.1.2 以政治意识的思想创新力探索高效的治理模式 |
6.2 提高“小组机制”的政治认同力,促进良好组织生态的形成 |
6.2.1 提高身份认同,提升政治凝聚力 |
6.2.2 增强体制认同,保持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
6.2.3 提升价值认同,维护政党执政的合法性 |
6.3 增强“小组机制”的政治社会化功效,展现新时代的执政魅力 |
6.3.1 以制度优势为保障,提升执政理念的影响力 |
6.3.2 以规范运行为基础,提高组织稳定性 |
6.3.3 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强化政治传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
2.1.1 文化 |
2.1.2 文化自信 |
2.1.3 青年知识分子 |
2.1.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 |
2.2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2.2.1 培育目标呈现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 |
2.2.2 培育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深刻把握 |
2.2.3 培育过程注重借助新媒体的网络载体力量 |
2.2.4 培育主体彰显在青年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
2.3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功能 |
2.3.1 凝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共识 |
2.3.2 培育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文化心理 |
2.3.3 促进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觉 |
2.3.4 坚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 |
2.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重要论述 |
2.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
2.4.4 西方文化决定论及相关理论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分析 |
3.1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要求 |
3.1.1 中国文化系统的整体认知 |
3.1.2 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 |
3.1.3 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践行 |
3.2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原则 |
3.2.1 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 |
3.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3.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依托 |
3.2.4 整体性与差异性相协调 |
3.2.5 文化观念培育与文化安全教育相契合 |
3.3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3.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
3.3.2 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支撑 |
3.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力量 |
3.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逻辑理路 |
3.4.1 文化态度与文化归属 |
3.4.2 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 |
3.4.3 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 |
3.4.4 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 |
3.4.5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调研基本情况 |
4.1.1 调查方法 |
4.1.2 调查过程 |
4.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2.1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的调研分析 |
4.2.2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情感认同的调研分析 |
4.2.3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积极践行的调研分析 |
4.2.4 青年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比较、接纳、认同的调研分析 |
4.3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 |
4.3.1 青年知识分子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不断得到增强 |
4.3.2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文化怀有深厚情感 |
4.3.3 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文化发展与繁荣充满信心 |
4.3.4 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积极投身参加社会文化实践 |
4.3.5 青年知识分子能够辩证地接纳和包容西方外来文化 |
4.4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
4.4.1 培育对象的文化认知迷茫 |
4.4.2 培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 |
4.4.3 培育方式的创新性不足 |
4.4.4 培育环境的营造未能协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5.1 青年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有待提升 |
5.1.1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
5.1.2 青年知识分子从众心理导致主体意识缺失 |
5.1.3 青年知识分子社会阅历不丰富导致社会责任感不足 |
5.2 培育力量的整体作用力仍需加强 |
5.2.1 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5.2.2 文化自信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
5.2.3 教育者自身的培育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5.3 融媒体网络载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
5.3.1 融媒体网络载体建设的融合力不足 |
5.3.2 融媒体网路载体队伍建设薄弱 |
5.3.3 融媒体网路载体主流文化价值引领不到位 |
5.4 西方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冲击 |
5.4.1 以普世价值为外衣的精神迷惑 |
5.4.2 以新干涉主义为内容的文化霸权 |
5.4.3 以多种文化形态为手段的价值渗透 |
5.5 社会因素的影响 |
5.5.1 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
5.5.2 社会尚存落后文化及消极文化思维 |
5.5.3 家庭教育中文化培育功能的弱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
6.1 提高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主体自觉 |
6.1.1 在国家民族认同中培养文化根源意识 |
6.1.2 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增强文化守护意识 |
6.1.3 在文化碰撞与选择中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
6.2 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整体性构建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6.2.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
6.2.4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渠道 |
6.3 拓展多样性的文化自信培育阵地 |
6.3.1 夯实中国文化自信的利益基础 |
6.3.2 筑牢中华文化自信的思想防线 |
6.3.3 探索现代新颖的文化自信培育方式 |
6.3.4 形成科学的文化自信培育常态 |
6.4 增强传播新时代文化力度展现文化魅力 |
6.4.1 正面宣传引导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力 |
6.4.2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提高文化吸引力 |
6.4.3 创作优秀的精神产品增强文化感染力 |
6.4.4 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
6.5 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 |
6.5.1 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激发联动效应 |
6.5.2 发挥社会大众传媒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
6.5.3 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
6.5.4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方法 |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3 比较研究方法 |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
2.1 革命文化概述 |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3.1.3 人的发展理论 |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
5.1 革命历史教育 |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
5.1.3 革命英雄教育 |
5.2 革命理想教育 |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5.3 革命传统教育 |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
5.4 革命精神教育 |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红色家风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
(三)关于红色家风和大学生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红色家风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家风的演变与育人价值 |
一、家风的历史演变 |
二、家风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定义与类型 |
一、红色家风的定义 |
二、红色家风的类型 |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精神与特征 |
一、红色家风的精神基因 |
二、红色家风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红色家风的孕育与生成 |
一、红色家风的孕育条件 |
二、红色家风的生成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红色家风涵养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的本质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主要思想 |
一、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基本内容 |
二、中华优秀家文化的核心功能 |
三、中华优秀家文化的现代传承 |
第三节 革命前辈关于家庭建设的论述 |
一、打破封建的家长专制 |
二、摧毁腐朽的婚姻制度 |
三、重视家庭教育之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红色家风的理论品格 |
一、红色家风的内容要素具体明确 |
二、红色家风的价值基因持久稳定 |
三、红色家风阐扬的精神与时俱进 |
四、红色家风的社会传播引领风尚 |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时代功能 |
一、坚定理想信念 |
二、砥砺道德品格 |
三、抵制不良思潮 |
四、提升实践能力 |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育人经验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二、亲情感化与严格家规相结合 |
三、说理训诫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
四、追求进步与联系群众相结合 |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紧迫性 |
一、家风文化建设缺位 |
二、红色基因传承式微 |
三、社会心态复杂多样 |
第二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一、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 |
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诉求 |
三、大学生价值观“涵养”的优势 |
第三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可行性 |
一、红色家风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目标的一致性 |
二、红色家风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内容的共同性 |
三、红色家风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方法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
第一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国家情怀 |
一、忠诚爱党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理想信念培育 |
第二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
一、崇尚奉献的精神 |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 |
三、清正廉洁的作风 |
第三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家庭美德 |
一、志同道合的爱情 |
二、健康和谐的婚姻 |
三、家规严格的亲情 |
第四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
一、发扬学习精神 |
二、塑造劳动品格 |
三、力行勤俭节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路径 |
第一节 日常向度构建生活化的价值观涵养路径 |
一、传承红色基因的“涵养”主旋律 |
二、巩固日常教育的“涵养”主阵地 |
三、增强生活关注的“涵养”感召力 |
第二节 实践养成构建个性化的价值观涵养路径 |
一、以环境营造聚焦价值观认知 |
二、以主体参与深化价值观认同 |
三、以知行合一促进价值观践行 |
第三节 通俗话语构建大众化的价值观涵养路径 |
一、回归历史:建构大众化叙事逻辑 |
二、课程浸润:掌握大众化话语主导 |
三、显隐结合:完善大众化教化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教育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生成轨迹 |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逻辑框架 |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影响 |
第二节 列宁的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 |
一、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内容解析 |
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 |
三、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文化教育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宣传阵地,激发革命斗争意识 |
二、组织学生运动,坚持意识形态领导 |
三、创办各类学校,培养革命需要人才 |
四、开展整风运动,促进革命思想发展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
一、以马克思主义奠定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石 |
二、以党的革命历史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
三、以革命英雄主义涵育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
一、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
二、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发展 |
三、丰富革命文化教育的仪式化活动 |
四、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法治化水平 |
五、发展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化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经验启示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化教育的全面领导 |
三、坚持革命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
四、坚持一以贯之地发挥革命精神的涵育功能 |
五、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革命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样态-基于福建省 7 所高校的调查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主要特征 |
三、样本情况 |
四、工具与方法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数据分析 |
一、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态势 |
二、对革命文化的认同程度 |
三、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心理 |
四、对革命文化的践行情况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一、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评价度高与主动关注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
二、党对革命文化理论教育重视度高与现实成效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
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弱与学生实践体验诉求强之间存在矛盾 |
四、学校革命文化教育方式单一与传播媒介多元之间存在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约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面临挑战 |
一、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本质消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崇尚心理 |
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弊端削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
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冲击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政治认同 |
第二节 文化多元化发展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
一、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同 |
二、多重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践行 |
三、各群体信仰的多元化加大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崇尚与学习的难度 |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趋势给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带来新的冲击 |
一、虚拟空间的难控性削弱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正向传播的有效度 |
二、网络舆论的复杂性降低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兴趣度与认知度 |
三、信息平台的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线下教学的参与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具有新旨归 |
一、在阐释复兴使命中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
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
三、在强化初心指引中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呈现新特征 |
一、革命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定位更加鲜明 |
二、革命文化涵育人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
三、以革命文化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更加全面 |
四、革命文化教育的场域和载体更加丰富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原则 |
一、坚持教育内容的历史性与教育目标的政治性相统一 |
二、坚持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环境建设的创新性相融合 |
三、坚持线下教育的主导性与线上教育的辅助性相促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 |
第一节 打造革命文化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 |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
二、以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打造革命文化校本课程 |
三、以“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确立革命文化的价值自觉 |
第二节 创设革命文化教育“多样式”实践平台 |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革命文化育人品牌 |
二、创建各类活动组织,提升革命文化育人实效 |
三、打造红色研学精品,强化革命文化精神体验 |
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自觉践行意识 |
第三节 构建革命文化教育“常态化”发展模式 |
一、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信息场” |
二、构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共同体” |
三、优化革命文化教育的国际“软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基本概念分析 |
(一)意识形态 |
(二)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
二、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表现 |
(一)意识形态认同力削弱的风险 |
(二)意识形态凝聚力下降的风险 |
(三)意识形态抵御力失效的风险 |
(四)意识形态话语权旁落的风险 |
(五)意识形态主导力失控的风险 |
三、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形成的原因 |
(一)全球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
(二)市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
(三)网络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
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
(一)厚植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基础 |
(二)强化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意识 |
(三)提高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 |
(四)健全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
(五)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同体视域下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谢婷婷,王延隆. 教育评论, 2021(08)
- [2]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回顾与展望[J]. 郑元景,郝敏.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3]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力研究[D]. 曹睿男. 宁夏大学, 2021
-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何美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小组机制”研究[D]. 郎明远. 山西大学, 2020(12)
- [6]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赵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李鸿凯. 辽宁大学, 2020(01)
- [8]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 陈苏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9]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欧阳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10]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研究[D]. 冯旭. 延安大学, 2020(02)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