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ISH Loci of 18-26s rDNA in Four Gossypium Species(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燕,龚志云,蒋甲福,周宝良,娄群峰,曹清河,席梦利,陈佩度,顾铭洪,张天真,陈发棣,陈劲枫,李宗芸,王秀娥[1](2021)在《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段国珍[2](2019)在《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的生态位分化与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它的存在对于内蒙古沙源控制及内蒙古沙源进京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在改善当地农牧区人民生活环境发挥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然而,沙地云杉的分类地位在学术界仍然是争论的焦点,其定名也尚未被多数分类学家认可。因此,本研究以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和白扦(Picea meyeri)共1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气候变量、表型性状和SNP位点,对3种云杉种间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群动态历史,以及表型多样性、表型分化和生态位分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探讨了沙地云杉的进化历史和分类地位,为沙地云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3种云杉共217个分布记录点的气候变量进行生态位差异的量化分析发现,沙地云杉与红皮云杉、白扦的生态位存在显着差异,最湿季度降雨量(Bio 16)、最暖季度降雨量(Bio 18)、最干季平均气温(Bio 9)和最冷季度平均气温(Bio 11)是造成3种云杉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子。生态位模拟表明,3种云杉的潜在分布区在末次盛冰期(LGM)的分布范围相比末次间冰期(LIG)要大,3种云杉在2080s年的潜在分布区相比现在,其最适分布区范围有所减少或不变。(2)对3种云杉共162个针叶横截面的切片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红皮云杉针叶横截面以2个边生树脂道居多,占所观察切片的62.07%;白扦针叶以1个树脂道居多,占观察切片的60.42%;沙地云杉针叶以无树脂道占优势,占观察切片的92.85%。(3)对3种云杉18个群体共540份材料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种云杉16个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沙地云杉变异系数最大(17.90%),红皮云杉次之(14.79%),白扦表型变异最小(13.93%),16个性状中针叶和球果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不同性状中形状指数(各性状的长宽比)的变异系数都大于其单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针叶性状和球果性状的多样性信息指数也较大。红皮云杉、白扦和沙地云杉16个数量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32.371%、29.890%、29.809%,群体间的变异小于群体内,以群体内变异为主。(4)16个数量性状与气候和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经度、纬度、海拔显着影响针叶、球果和种子性状,温度变量与球果宽、种子长、种翅宽、球果长宽比、种鳞长宽比存在显着(r>0.45)或极显着相关关系(r>0.6),降水与种鳞长、种鳞宽、种翅长和千粒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16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球果长、种鳞长、种子长、针叶长以及千粒重为3种云杉表型分化的重要性状,且发现沙地云杉与白扦的形态特征更相似。(5)基于简化基因组(GBS)测序,3种云杉18个群体共152份材料共获得316.29 Gb Clean data,Q20≥97.24%,Q30 ≥92.61%,平均 GC 含量为 40.77%,测序质量较高,碱基质量分布合格。以欧洲云杉(Picea abies)为参考基因组,进行SNPs Calling,共检测到3,104,341 个 SNPs。(6)基于3,104,341个SNPs位点对3种云杉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沙地云杉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e=0.1548,Ho=0.1248,Pi=0.1936),红皮云杉遗传多样性水平次之(He=0.1464,Ho=0.1123,Pi=0.1775),白扦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He=0.1307,Ho=0.1213,Pi=0.1658)。3种云杉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小,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3个物种间的遗传分化也较小,其中沙地云杉与白扦、红皮云杉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 0.0612 和 0.1360。(7)基于3,104,341个SNPs位点,通过Structrue分析、PCA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研究3种云杉的种间关系,发现沙地云杉与白扦、红皮云杉能够清晰划分,且沙地云杉与白扦的亲缘关系较近,3种云杉的种群历史动态分析发现在末次间冰期(LIG)和末次盛冰期(LGM)之间3种云杉均经历过1次种群收缩事件,约2.2万年前沙地云杉与白扦的有效群体大小开始出现明显差异,至此以后,差异越来越大。(8)采用CMLM对3种云杉5个重要数量性状与3,104,341个SNPs进行关联分析,最终共找到35个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与种鳞长显着关联的SNP位点有18个,与球果长关联的位点有8个,与千粒重关联位点为7个,与针叶长和种子长关联的SNP位点分别为2和1个,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在沙地云杉和白扦中的基因型更相似。(9)基于生态位分化、表型分化和遗传分化研究,均可证明沙地云杉可以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种。PSMC模型和Maxent模型可推断沙地云杉在末次盛冰期(LGM)时有效群体大小增大,与末次间冰期时相比,经历过明显地种群扩张,扩张时间和第四纪末次盛冰期的时间对应,其物种形成与第四纪冰期有极大关系。
陈秋惠[3](2019)在《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11号、13号和14号连锁群26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研究》文中指出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一种大戟科橡胶树属的、多年生的、能生产天然橡胶的热带经济乔木。前人已构建有多张遗传图谱,大多数图谱都分为18条连锁群,而少数分为22或23条不等的连锁群。因此,就会存在多个连锁群对应一条染色体的情况,连锁群上的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真实位置也尚未清楚。橡胶树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是研究橡胶树的基因组学和橡胶树遗传发育的重要工具,能够揭示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的排布及真实的物理位置,为橡胶树基因克隆和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了 Lespinasse等(2000)构建的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中的第1 1号、第13号和第14号三个连锁群上的26个遗传标记,其中24个RFLP标记,2个SSR标记。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和原位PCR的定位检测,经核型整合分析,构建了第1 1号、第13号和第14号三个连锁群的分子细胞遗传图。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NCBI上找到26个标记的DNA序列,并通过NCBI的Blast在线比对,获取含有标记在内的2500-3500bp左右大小的DNA序列进行引物设计,经电泳检测、生物公司PCR产物测序和序列比对等过程,最终筛选出特异性最强的26对引物。(2)利用FISH检测方法对第1 1号连锁群上的4个遗传标记MnSoD、M613、gHbCIR295.PB和gHbCIR636进行物理定位,结果全部定位在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第16号染色体上。遗传标记MnSoD和gHbCIR295.PB位于染色体短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的平均百分距离依次是63.82和46.27;gHbCIR636和M613位于染色体长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的平均百分距离分别为28.34和65.82。由此可知,第11号连锁群与第16号染色体存在对应关系,并构建了 16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3)从第13号连锁群中选取了 9个遗传标记gHbCIR671.L2、gHbCIR402、gHbCIR506.L2、gHbCIR31、gHbCIR333、gHbCIR287、gHbCIR360、gHbCIR303 和gHbCIR670.PB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经核型分析,9个标记均定位在了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第18号染色体上,其中gHbCIR671.L2和gHbCIR31位于18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57.22和11.27;而余下7个标记 gHbCIR402、gHbCIR506.L2、gHbCIR287、gHbCIR360、gHbCIR333、gHbCIR303和gHbCIR670.PB均位于18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 8.39、23.51、29.14、40.18、41.65、60.48 和 60.59。由此可知,13 号连锁群与热研7-33-97的第18号染色体对应关系,并构建了 18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4)从第14号连锁群上共选取了 13个遗传标记,gHbCIR686、gHbCIR425、gHbCIR261、gHbCIR682.L2、gHbCIR631.L2、gHbCIR330、gHbCIR412-493、gHbCIR602、gHbCIR20.L1、gHbCIR290、gHbCIR409415 和 gHbCIR644 用 FISH 检测方法,gHbCIR365.L2进行原位PCR检测。结果显示,14号连锁群上的13个遗传标记均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其中gHbCIR686、gHbCIR365.L2、gHbCIR425、gHbCIR261、gHbCIR631.L2位于第12染色体短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 32.67、44.56、31.53、29.10 和1 1.46;gHbCIR682.L2、gHbCIR330、gHbCIR412493、gHbCIR602、gHbCIR20.L1、gHbCIR290、gHbCIR409415和gHbCIR644位于长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9.87、45.59、53.82、48.40、53.24、55.24、65.51和75.74。由此可知,第14号连锁群与第12号染色体存在对应关系,并构建了 12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
种昕冉[4](2018)在《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在花卉生产和园林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菊花种质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信息。经过1600多年的栽培育种历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菊花栽培类型,然而这些栽培类型与野生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晰。菊花的许多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制十分复杂。尽管关于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已有相关报道,但至今仍不十分明确。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菊花SNP分子标记,研究不同类型菊花种质资源的系统发生关系、群体结构和群体遗传分化,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菊花主要园艺性状(花型、花色、舌状花类型、栽培类型、花径、舌状花数和开花时间)紧密关联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开发便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dCAPS标记;另外,通过遗传转化等手段进一步鉴定部分候选基因功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解析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菊花分子育种提供重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储备。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来源广泛、性状类型丰富的199份菊花资源进行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了 92,830个高质量SNP。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表明,五种不同类型菊花资源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开。基于群体遗传分化FST、进化距离以及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大菊类菊花品种,小菊类菊花品种与野生近缘种亲缘关系更近,且盆栽及地被菊与之关系最近。此外,通过对盆栽及地被菊与切花大菊和盆栽及地被菊与传统秋菊的这两对群体间进行选择清除分析,鉴定出571个受选择的分化区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88个SNP位点与花型、舌状花类型和栽培类型3个重要园艺性状显着相关,在此基础上挖掘了 6个相关的候选基因,未检测到与花色显着关联的SNP位点。2.以107个切花菊品种群体为材料,基于测序获得的SNP,并结合3个重要的花部性状(花径、舌状花数、开花时间)连续两年的表型观测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来解析3个花部性状的遗传机制。共检测到81个SNP位点与3个目标性状显着相关,单个SNP位点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22.72%~38.67%,其中有44个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在两年中均检测到。通过计算两年均检测到的稳定关联的SNP表型效应值,鉴定出15个与目标性状关联的优异SNP等位变异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优异SNP等位位点存在聚合效应,且与花径、舌状花数和开花时间的表型值之间存在极显着(P<0.01)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42和0.28。与开花时间显着关联的SNP位点Marker7840-50和与花径显着关联的SNP位点Marker7810-165被选择用来开发dCAPS标记,其辅助选择效率分别为82.7%和87.2%。此外,挖掘了 6个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不仅为深入解析菊花花部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还为今后分子聚合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3.对GWAS挖掘的候选基因CmTPL1-1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根据转录组注释的TPL/TPR基因序列,从切花菊‘神马’中克隆得到Cm TPL1-1基因。组织定量显示CmTPL1-1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花。亚细胞定位发现CmTPL1-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转录激活活性验证结果显示,CmTPL1-1无转录激活活性。构建了 CmTPL1-1的植物遗传转化载体pMDC43-CmTPL1-1,并异源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结果发现,拟南芥中,超表达CmTPL1-1后,转基因植株和叶片均变小,呈丛生状,分生组织数目增多,莲座叶数目增多、花型发生改变和雄蕊数目减少。为了进一步研究CmTPL1-1参与生长发育尤其是花发育的调控机制,以CmTPL1-1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CmWOX4、CmLBD38及CmLBD36互作蛋白。CmWOX4和CmLBD38无转录激活活性,而CmLBD36具有转录激活活性。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验证,CmTPL1-1与CmWOX4、CmLBD38及CmLBD36均互作。以上结果表明,CmTPL1-1可能与CmWOX4、CmLBD38及CmLBD36蛋白相互作用来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4.对GWAS挖掘的候选基因CmPUB43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根据转录组注释的PUB基因序列克隆得到了一个编码U-box蛋白的基因,命名为CmPUB43。序列分析发现CmPUB43含有一个U-box保守结构域,C端含有3个ARM重复结构,属于第二类U-box E3泛素连接酶。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表明CmPUB43与青蒿的AaPUB43亲缘关系最近,且同源性达到95.74%。通过多种蛋白质定位预测软件分析发现,CmPUB4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构建pMDC43-CmPUB43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株系表现为植株和叶片均变小,分生组织数目增多,花瓣呈不对称分布,表明该基因也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王戌勃[5](2017)在《粉蚧科昆虫分子鉴定及与长索跳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昆虫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次目Coccomorpha,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该科是蚧次目的第二大科,包括270余属2000余种,因其体型微小、生活隐蔽、繁殖力强,给农林生产带来巨大威胁,并且许多种类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然而粉蚧形态鉴定困难,加之口岸截获的粉蚧多为若虫无法鉴定,所以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来辅助形态分类,比如DNA条形码技术。经典生物防治项目往往依赖专化性高的自然天敌物种,所以了解寄生蜂的寄主专化性至关重要。长索跳小蜂属Anagyrus是粉蚧生物防治应用最成功的的类群,然而,鲜有研究探讨拟寄生蜂(长索跳小蜂)与其昆虫寄主(粉蚧)的协同进化关系。本研究首先以COI(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和28SD2D3(核糖体大亚基D2-D3扩展区)为分子标记,评估其在粉蚧科昆虫鉴定中的效率,并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到槭树绵粉蚧复合种的鉴定上;其次,运用协同系统发育的方法分析长索跳小蜂属同其蚧虫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了解寄生蜂的分化过程,结果如下:(1)中国粉蚧科昆虫的DNA条形码研究。以来自中国49个地点的23属54种粉蚧246个个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距离法(Best close match,BCM)、进化树法(NJ树)和特征法(BLOG)来检验COI和28S两个分子标记对粉蚧科昆虫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在COI数据集中,所有的物种在NJ树上均形成独立且具有高支持率的进化分支,BLOG可以检测到区分所有物种的特征组合,基于距离法和特征法的鉴定成功率为94.12-99.5%。在28S数据集中,除了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大洋臀纹粉蚧P.minor和日本盘粉蚧Coccura suwakoensis,其他粉蚧物种均能在NJ树上形成高支持率的独立分支,BLOG能够在每种粉蚧中发现特有的特征组合,用BCM和BLOG检测其鉴定成功率为98.75-100%。COI数据集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3.54%,种间遗传距离为1.96-21.90%,而28S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55%、0.27%-33.36%,虽然种内遗传距离和种间遗传距离存在重叠,但每个物种与姐妹群的种间距离均大于最大种内距离,因此能够实现对物种的准确鉴定。而基于COI基因的PTP分析在远东安粉蚧Antonina tesquorum,鹤虱黑粉蚧Atrococcus paludinus和一种蚁粉蚧Formicococcus sp.三个物种当中产生了更多的MOTUs,其中鹤虱黑粉蚧的28S序列具有3.55%的种内遗传分化,表明这个物种存在隐存种。该结果表明COI和28S基因不仅能高效准确地鉴定粉蚧科昆虫,还可以快速地识别隐存种。此外,粉蚧科昆虫DNA条码数据库的建立为检疫部门通过序列比对快速鉴定有害粉蚧提供了便利。(2)槭树绵粉蚁种团Phenacoccus aceris species-group的整合分类。槭树绵粉蚧P.aceris(Signoret)是一种全北区常见的多食性害虫,其与一些近缘种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以17个采集点的116头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COI-5’,28SD2D3,EF-1α)和形态(腹脐数量、宽度和管腺在头胸背板的分布格局)数据对该类群进行识别。基于分子数据的分析获取4个高支持率的分支(用PACE1,2,3,4表示),基于此,本研究重新评估了腹脐数用于槭树绵粉蚧种团鉴定的效用。在PACE1,PACE2和PACE4中均发现存在腹脐数的变异,PACE1的变异范围为1-3,PACE2的为3-4,PACE4的为3-5。该结果表明单独以腹脐数不适合槭树绵粉蚧种团的区分。但是,PACE3的所有检视标本有5个腹脐并且第1个的宽度超过第3个宽度的1/3,表明这是一个显着的分类特征。并且背管腺在头胸部的分布格局能将PACE2和PACE4区分开。此外,形态鉴定为槭树绵粉蚧的标本包含3个没有寄主偏好的隐存种(PACE2,3,4),这3种在分子和形态上不同于法国(模式产地)的槭树绵粉蚧,很有可能代表新的物种。基于COI基因的单倍型网络分析发现,我国北方的白蜡树和花椒树同时被多个槭树绵粉蚧种团成员为害,原先根据寄主植物进行鉴定的做法是有误导性的,并且该种团在分类上的混乱很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混生造成的。(3)长索跳小蜂属与蚧虫寄主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从50批次(占总2600余批次蚧虫样本的1.9%)样本中获得长索跳小蜂标本。形态鉴定为21种蚧虫(20种粉蚧,1种毡蚧),18种小蜂。以177个长索跳小蜂标本为研究对象,获取COI和28SD2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物种界定(GMYC,同域标准,单系性)识别出23个假定种,在5个形态种中发现隐存种,其中,Anagyrussimlaensis和An.rugas各自被分为两个寄主专化的假定种,表明这些类群中存在潜在的寄主专化性。此外,利用TreeMap和Jane4探讨其与寄主的协同进化关系。基于TreeMap的分析表明长索跳小蜂同其寄主的系统发育树并不完美的匹配。基于Jane4的协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在三种代价模型中蚧虫和小蜂都能显着拟合,并且分选事件和寄主转移事件的数量最多,表明这两个进化事件在跳小蜂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杨冰洁[6](2013)在《几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原位杂交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隶属于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盛夏开花,花期长,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目前,关于紫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繁殖栽培、育种及园林应用等方面。由于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小(1-2μm),且细胞质厚、细胞质浓,采用传统的压片法染色体制片效果非常不理想,限制了紫薇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其分子细胞学领域的研究更是空白。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依据碱基互补原理,能够准确获得特殊修饰的核苷酸分子探针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为小染色体提供可识别的标记。基于此,本研究在优化紫薇属植物的制片方法基础上,对紫薇属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过程各个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建立了适于紫薇属植物的FISH体系,初步分析了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中期染色体上分布特点,进行核型分析,并初步建立紫薇属植物基因组原位杂交体系,对紫薇属种间杂种进行了杂种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优化了紫薇属植物的染色体制片方法:取当年生枝条茎尖生长点或初冬剪下的经冷藏处理的枝条水培后萌发的茎尖生长点最内侧长度为0.5-1.0cm的部分为材料,置于改良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分析纯):三氯甲烷(分析纯)=5:3:2,Ⅴ/Ⅴ)中于-20℃温度固定过夜后的制片效果最好;常规压片法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在浓盐酸与乙醇混合液(1:1)中于室温下解离2h;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的最佳酶液及酶解时间是在2.5%纤维素酶:2.5%的果胶酶:0.01%蛋白酶K=2:1:3(Ⅴ/Ⅴ)的混合酶液中37℃水浴酶解4-5h。成功获得紫薇、尾叶紫薇(L. caudata)、福建紫薇(L. limii)、屋久岛紫薇(L.fauriei)等4种紫薇属植物清晰的中期染色体制片。2、建立紫薇属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体系:染色体制片前处理:65℃烘箱内染色体玻片干燥1h,0.1mg/m1RNA酶溶液37℃温育1h,0.1mg/ml胃蛋白酶K37℃温育10min;杂交探针制备:20μl体系中探针3μl,95℃金属浴避光变性10min。染色体变性:85℃恒温处理3.5min;信号检测:20μl2mg/ml DAPI荧光染液染色5min。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中位于比较长的染色体短臂近端部,紫薇、福建紫薇、尾叶紫薇、屋久岛紫薇与45SrDNA探针杂交后均得到一对位点,分别位于第2、1、4、2号染色体上,并获得4种紫薇属植物的核型公式。3、建立了紫薇属植物基因组原位杂交体系,在紫薇与尾叶紫薇种间杂种F1代的染色体上发现了紫薇和尾叶紫薇的杂交信号,确定为真杂种,获得紫薇属杂种鉴定新方法。研究结果为紫薇属植物分子细胞学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
陈卫娅[7](2013)在《枇杷DNA纤维制备及Fiber-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Fibe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ber-FISH)是一项重要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技术,在染色体高分辨率物理图谱构建、基因精细定位、基因序列分析以及全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普通二倍体枇杷‘兴宁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枇杷DNA纤维制备技术研究,并以SSR标记序列与45S rDNA为探针,开展了枇杷Fiber-FISH相关技术体系的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进行了枇杷DNA纤维制备技术的摸索,包括细胞核提取方法、试验材料的选取与DNA纤维伸展等技术要点。对“刀切法”与“液氮研磨法”进行细胞核提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枇杷不同发育时期的黄化子叶为试验材料进行细胞核提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采用“刀切法”相对于“液氮研磨法”进行细胞核提取效果较好,前者简便无毒,细胞核完整、无破损,且提取率为100%,后者操作复杂、有毒,且杂质多,细胞核易破损不完整,得率相对较低。通过“刀切法”进行不同发育时间的黄化子叶提取细胞核的效果比较发现,发育4d的黄化子叶提取的细胞核含有杂质,提取效果不好;发育10d的黄化子叶由于趋于老化且可能腐烂,因此不能提取得到细胞核;发育7d的黄化子叶提取细胞核效果最好,杂质少、细胞核完整,且提取率为100%。对提取的细胞核浓度进行了比较,发现取80mg的黄化子叶,加入30μl的细胞核贮存液所获得的细胞核浓度为5×106-7个/ml,适宜进行DNA纤维的制备,而加入60μl的细胞核贮存液获得的细胞核浓度则过低,不适宜于DNA纤维的制备。对DNA纤维的伸展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重力自然拉伸法与载玻片推动涂抹法制备的DNA纤维质量相对较差,重力自然拉伸法制备的DNA纤维,可能会出现DNA纤维交叉、重叠且分布不均匀,而载玻片推动涂抹法则可能会导致DNA纤维交叉、堆积、断裂与丢失;效果较好的是载玻片前端引流法,这种方法制备的DNA纤维伸展平直、分布均匀、无交叉重叠、无断裂且较为完整。(2)以‘大渡河枇杷’SSR标记序列SSR1与SSR2,以及45S rDNA为探针分别进行了中期染色体与DNA Fiber上的FISH研究,同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了FISH体系的优化,并结合这两种FISH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FISH体系优化主要针对杂交与变性、杂交后洗脱严谨度以及杂交信号检测等技术要点。SSR-FISH与Fiber-FISH流程相同,在45S rDNA-FISH基础上,第一,严格控制变性温度与时间;第二,杂交后洗脱温度由37℃降为35℃,洗脱次数由3次降为2次;第三,Anti-Dig-FITC抗体浓度由2μg/ml提高至4μg/ml,且反应时间由1h增加至1.5h;另外,DNA纤维衬染时,DAPI浓度由2μg/ml提高至5μg/ml,染色时间由10min增加至20min。SSR1与SSR2在中期染色体与间期细胞核中均分别检出2个位于2条染色体且信号强弱相同即均较弱、大小类似且位置相同即均位于近着丝粒区域的杂交信号,推测可能是1对同源信号;45S rDNA在中期染色体与间期细胞核中检出了4个杂交信号,其中2个较强、分布区域较大且位于染色体近端部,另2个相对较弱、分布区域较小且位于染色体近端部,推测可能为2对同源信号,并推测供目标染色体组发生了染色体与基因的重组;同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杂交信号的检测,获得了清晰的扫描图片,确定了信号在中期染色体上的区域、大小及表面形貌。SSR1、SSR2与45S rDNA在DNA纤维上均呈现典型的非连续念珠状杂交信号,3种探针在DNA纤维上杂交信号的长度分别为15~30μm、20~35μm、30~45μm,且根据信号的非连续性与念珠状认为杂交信号是真实的。结合SSR1、SSR2与45S rDNA这3种探针在枇杷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与DNA纤维上的FISH研究结果,初步总结认为:①SSR1与SSR2探针可清晰准确地定位在中期染色体与DNA纤维上,Fiber-FISH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认为所用大渡河SSR标记片段在供试‘兴宁1号’的2条染色体中可能呈现不同拷贝数的分布;②45S rDNA探针也可清晰准确地定位在中期染色体与DNA纤维上,认为两种FISH结果是可靠的和一致的,且45S rDNA在供试材料基因组中的分布区域、位置以及拷贝数均存在明显差异。
胡志琴[8](2013)在《赖草属植物ITS序列分析及Xm染色体组起源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其产量在粮食作物中位居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逆境越来越严重,例如:干旱、贫瘠、高盐碱、病虫害等,给农作物产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的一个重要多年生属。细胞学遗传学资料表明染色体从四倍体(2n=4x=28)到十二倍体(2n=12x=84)变化不等。染色体组组成为NsXm,含有许多优良的特性:穗大、粒大、抗病虫害、抗风沙、耐旱抗冻等,是麦类作物基因改良的巨大基因库,以及重要的三级基因源。然而,自赖草属建立以来,属的系统地位、属内等级划分、物种界限和数目、种间亲缘关系、起源和演化等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研究利用nrDNA ITS序列对赖草属植物及其近缘属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赖草属植物Xm染色体组的来源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nrDNA ITS序列系统发育树中,可以推测赖草植物的ITS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着方向性。L. racemosus、L. chinensis、L. triticoides、L. komarovii的ITS序列进化方向偏向于Ns类型;L. arenarius和L. angustus的ITS序列朝着Ns和Xm两个方向进化;而L. tianschanicus的ITS序列进化方向偏向于Xm类型;因此,在不同赖草属植物其ITS序列的进化方向可能不同。2、以Pseudoroegneria libanotica (2n=2x=14, St)基因组DNA作为探针,Psathyrostachy juncea (2n=2x=14, Ns)基因组DNA为封阻,对赖草属植物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材料Leymus arenarius (2n=4x=28),6条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2)材料Leymus chinensis (2n=4x=28),24条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3)材料Leymus angustus (2n=12x=84),4条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4)材料Leymus racemosus (2n=8x=56),1条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表明以上赖草属植物的Xm染色体组与St染色体组存在同源关系的DNA重复片段。3、以Eremopyrum tritice um (2n=2x=14, F)基因组DNA作探针,Psa. juncea基因组DNA为封阻,对赖草属植物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材料L. arenarius,染色体未显示杂交信号;2)材料Leymus triticoides (2n=4x=28),染色体未显示杂交信号。表明这两种赖草属植物的Xm染色体组与F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性。4、以Agropyron cristatum (2n=2x=14, P)基因组DNA作为探针,Psa. juncea基因组DNA为封阻,对赖草属植物L. arenarius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14条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表明赖草属植物L. arenarius的Xm染色体组与P染色体组存在同源关系的DNA重复片段。5、以Pse. libanotica (St)基因组DNA、Ag. cristatum (P)基因组DNA、Er. triticeum(F)基因组DNA作探针,Psa. juncea (Ns)基因组DNA为封阻,对Leymus komarovii (2n=4x=28)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染色体没有显示杂交信号;用Psa. juncea (Ns)基因组DNA作为探针时,不添加封阻,对L. komarovii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染色体全部显示黄绿色的杂交信号,表明L. komarovii的染色体组与P、F和St染色体组关系较远,与Ns染色体组关系较近,推测L. komarovii的染色体组可能是同源四倍体(NsNsNsNs)。6、结合ITS序列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推测赖草属植物在演化历史上与近缘属拟鹅观草属植物(St)和冰草属植物(P)是发生重复杂交, P、St染色体组可能不同程度的渗入到赖草属染色体组中,参与了赖草属植物的多倍体起源。
黄新琦[9](2012)在《生物有机肥防控黄瓜土传立枯病效果及防控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土传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每年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土传立枯病的防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传统的化学和农业防控措施通常会带来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因此不能成功的应用于农业生产。而利用生物防控土传病害由于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筛选出了对土传立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哈茨木霉SQR-T37(T37)和短小芽孢杆菌SQR-N43(N43).利用这两株高效拮抗菌及其生物有机肥进行黄瓜土传立枯病盆栽防控试验,并检测了施用拮抗菌后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拮抗菌的数量,以及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研究了两株高效拮抗菌在黄瓜根系的定殖作用,以及对病原菌拮抗的作用机理。继而研究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两株高效拮抗菌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科赫法则验证立枯丝核菌Q1是黄瓜土传立枯病的致病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从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400余株细菌菌株中筛选出16株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抑菌带直径在0.8~1.9cm之间;并从中选出3株抑菌带直径在1.6cm以上的菌株N33、N35和N43,三株拮抗菌均能产生可溶性和挥发性的拮抗物质,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N33菌株(登录号HM439651)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N35和N43菌株(登录号GQ465936和GQ465935)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复筛确定短小芽孢杆菌SQR-N43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SQR-T37菌株用于后续试验。2.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拮抗菌及其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的促生效果和土传立枯病的生物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SQR-N43和哈茨木霉SQR-T37能显着增加黄瓜地上部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8.6%和55.9%。拮抗菌N43和T37可以防控黄瓜土传立枯病,而且T37第二季的防效是第一季防效的1.25倍;此外,生物有机肥的防效(68.2%和81.8%)显着高于单独施用拮抗菌N43和T37的防效(22.7%和27.3%)。施用拮抗菌后,植物根际病原菌的数量由每克土106ITS拷贝数降低到每克土104ITS拷贝数。单独施用拮抗菌T37,接种后第0天到第20天哈茨木霉的数量从的每克土107ITS拷贝数降低到每克土105ITS拷贝数;生物有机肥的使用维持了拮抗菌T37的数量在每克土107ITS拷贝数;生物有机肥处理N43总数和N43芽孢数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67×108CFU g-1土和51.9%,与单独施用拮抗菌N43的处理(2.20×107CFUg-1土和78.6%)相比有显着差异。拮抗菌N43和T37及其生物有机肥降低了土壤中有害真菌的种类,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sp和油瓶霉Lecythophora;增加了土壤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综上所述,拮抗菌和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黄瓜生长、防控黄瓜土传立枯病、降低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和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其中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效果最好。3.为了阐述哈茨木霉SQR-T37和短小芽孢杆菌SQR-N4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机理,显微观察了两株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的作用,并检测了T37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N43菌株分泌的拮抗物质。结果表明:T37菌丝缠绕并穿透病原菌菌丝,造成病原菌菌丝细胞质渗漏和细胞皱缩。新鲜的和烘干的病原菌细胞壁都可以诱导T37菌株几丁质酶(9.49和10.80nkat ml-1粗酶液)和p-1,3-葡聚糖酶的产生(37.57和43.18nkat ml-1粗酶液)。N43菌株在对数生长期产生对立枯丝核菌Q1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物质,这种物质造成了病原菌菌丝的顶端膨大和细胞质的渗漏。当培养基中NaCl浓度为1%(w/v)时,拮抗物质的活性达到最大值。70%饱和度的硫酸铵可以完全沉淀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拮抗物质经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活性显着下降,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79%和53%。这种物质分子量在500-1000Da之间,对高温敏感,对碱性条件具有耐受性。拮抗物质与N43细胞悬液对土传立枯病的防控效果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T37菌株对立枯丝核菌Q1的拮抗机理为重寄生作用;N43菌株产生对立枯丝核菌Q1具有拮抗作用的短肽类活性物质。4.本章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标记的短小芽孢杆菌SQR-N43菌株(GFP-N43),并研究了GFP-N43菌株和哈茨木霉SQR-T37在黄瓜根系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构建的GFP-N43菌株能发出绿色荧光;生长到89代时,还有43.33%的菌株含有pHAPⅡ质粒;GFP-N43菌株对立枯丝核菌Q1的抑制效果较N43菌株相比无显着差异;在每克土107和108GFP-N43CFU处理中,GFP-N43在植物根尖和伸长区定殖并形成了稳健的生物膜,保护植物根系不受病原菌侵害;定量结果表明在每克土107和108GFP-N43CFU处理中,GFP-N43菌体浓度有所下降,接种后14天的菌体浓度分别是每克土4.6×106CFU和1.1×107CFU;0到14天,105和106浓度的处理中GFP-N43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第14天菌体浓度分别是第0天的3.55和2.09倍;T37菌丝可以缠绕黄瓜根系,在黄瓜根表形成保护层。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了黄瓜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并检测了拮抗菌短小芽孢杆菌SQR-N43对有机酸的趋化作用、哈茨木霉SQR-T37对有机酸的利用和有机酸对T37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主要有草酸、苹果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N43菌株对苹果酸和柠檬酸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正向趋化作用,趋化系数分别为3.1和2.3。除琥珀酸外,另4种有机酸都对T37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30μgm1-1的草酸具有最大促进作用,T37孢子萌发数较对照处理提高了39%。5种有机酸对T37菌丝生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80μgm1-1的苹果酸具有最大促进作用,T37菌落直径是对照处理的1.1倍。在5种有机酸都存在的情况下,T37优先利用乙酸、草酸和苹果酸。
甘仪梅[10](2011)在《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基因组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文中指出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经济作物,也是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进化研究的模式植物。目前其四倍体供体种尚存在争议,研究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种有利于了解棉属多样性和棉花全基因组测序,为在利用野生棉基因库中有目的地开采更多基因应用于棉花育种。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是棉花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也为棉属进化和确定四倍体棉供体种提供有力的证据。本文以两套陆地棉染色体特异BAC克隆(AhDh)为主体探针,结合D基因组着丝粒一个特异BAC克隆、45SrDNA和5S两种rDNA,对四倍体基因组及其二倍体供体的A和D两个基因组共18个棉种的单染色体进行FISH鉴别,将两个rDNA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和染色体臂上,并整合了遗传连锁图和物理图。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筛选自陆地棉A亚组单染色体所对应BAC克隆的13对特异SSR引物,分别对四倍体海岛棉和达尔文氏棉A亚组,以及二倍体A基因组草棉和阿非利加棉等4个基因组(亚组)进行PCR扩增;采用筛选自陆地棉D亚组单染色体所对应BAC克隆的13对特异SSR引物,分别对四倍体这两个棉种D亚组以及二倍体D基因组瑟伯氏棉、三裂棉、克劳茨基棉、戴维逊氏棉、辣根棉、旱地棉和雷蒙德氏棉等9个基因组(亚组)进行PCR扩增,以检测这两套SSR标记对于这13个基因组(亚组)的有效性。尽管PCR扩增产物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致的片段和非特异性片段,但总的结果证实了这些标记在相应的棉种基因组(亚组)中的存在,大部分标记能扩增出与预期对应的目的片段。这也说明了陆地棉A和D亚组两套BAC克隆(Ah01-Ah13和Dh01-Dh13)可以用作FISH标记,用来探讨四倍体海岛棉和达尔文氏棉A与D两个亚组,以及二倍体A与D两个基因组的单染色体鉴别。2、在有丝分裂中期,采用BAC-FISH (BAC克隆做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分别鉴别了海岛棉和达尔文氏棉,以及瑟伯氏棉、三裂棉、克劳茨基棉、戴维逊氏棉、辣根棉、旱地棉和雷蒙德氏棉、草棉和阿非利加棉等11个棉种的全套单染色体。结果显示,Ah的13个特异BAC克隆都很好地定位在四倍体棉A亚组或A基因组棉种单染色体上,Dh的13个特异BAC克隆也都很好地定位在四倍体棉D亚组或D基因组棉种染色体上。在所鉴别的11个棉种中,雷蒙德氏棉比较特殊,有3个BAC克隆(48F11、78G20和78O17)在多对染色体上出现杂交信号。因此,这两套陆地棉染色体特异BAC克隆作为上述棉种(雷蒙德氏棉除外)的单染色体鉴别标记是可靠的。通过四倍体A亚组间及其与A基因组间、D亚组间及其与D基因组间的同源转化关系,确定了这些棉种单染色体的命名:四倍体棉A(D)亚组At(Dt)染色体为At01-At13(Dt01-Dt13);,海岛棉A(D)亚组染色体分别为Ab01-Ab13(Db01-Db13);达尔文氏棉A(D)亚组染色体分别为Ad01-Ad13(Dd01-Ddl3);A基因组(Ag)染色体为Ag01-Ag13;草棉(A1)染色体为A101-A113;阿非利加棉(Ala)染色体为Ala01-A1a13;D基因组(Dg)染色体为Dg01-Dg13;瑟伯氏棉(D1)染色体为D101-D113;三裂棉(D8)染色体为D801-D813;克劳茨基棉(D3k)染色体为D3k01-D3k13;戴维逊氏棉(D3d)染色体为D3d01-D3d13;辣根棉(D2-1)染色体为D2-101-D2-113;旱地棉(D4)染色体为D401-D413和雷蒙德氏棉(D5)染色体为D501-D513。3、在有丝分裂中期,采用BAC-FISH以染色体Ah07、Ah09、Dh07和Dh09特异BAC克隆鉴别了毛棉的部分单染色体,以及以染色体Ah05、Ah07、Ah09、Dh03、Dh07、Dh09和Dh12特异BAC鉴别了黄褐棉的部分染色体。结果显示这些BAC克隆都很好地定位在毛棉和黄褐棉染色体上。以染色体Ah05、Ah07和Ah09特异BAC克隆鉴别了亚洲棉的部分单染色体。以染色体Dh05、Dh07、Dh09和Dhl2特异BAC克隆分别鉴别了松散棉、施温迪茫氏棉和拟似棉的部分单染色体。结果显示这4个Dh特异BAC克隆都很好地定位在这3个D基因组棉种染色体上。通过四倍体D亚组间及其与D基因组间的同源转化关系,确定了这些棉种部分单染色体命名:毛棉A和D两个亚组染色体分别为Ato07、Ato09、Dto07和Dto09;黄褐棉A和D两个亚组染色体分别为Am05、Am07、Am09、Dm03、Dm07、Dm09和Dm12;亚洲棉(A2)染色体为A205、A207和A209;松散棉(D9)染色体为D905、D907、D909和D912;施温迪茫氏棉(D11)染色体为D1105、D1107、D1109和D1112;拟似棉(D6)染色体为D605、D607、D609和D612。4、基于单染色体鉴别,完成了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基因组共18个棉种的45S和5S两种rDNA的染色体及其臂位的鉴别分析。总体上,两种rDNA在所检测的棉种的位点数目、拷贝数、染色体位置和线性关系等有很多的一致性,也有多态性。四倍体棉基因组的45S rDNA都是3对,黄褐棉的都分布在A亚组染色体上(其中两对在染色体Am07和Am09上),其它4个四倍体棉种的染色体定位相同,都分别A与D两个亚组染色体上(At09、Dt07和Dt09)。二倍体A基因组3个棉种的45SrDNA,都是3对,在第5、7和9号染色体上(Ag05、Ag07和Ag09)。二倍体D基因组的45S rDNA,除了拟似棉只有2对(分布于染色体D607和D609)外,9个棉种都有3或4对,且大多数主要分布在第5、7、9和12号染色体上(Dg05、Dg07、Dg09和Dg12)。45S rDNA的拷贝数,在同一棉种的不同染色体上或不同棉种间相同序号的染色体上都存在差异。5S rDNA的拷贝数,除二倍体D基因组(Dg)明显多于四倍体D亚组(Dt)以外,在所研究棉种中在位点数目、拷贝数和染色体位置等高度保守,即都是只有一对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At09/Dt09和Ag09/Dg09)。45S和5S两种rDNA的线性关系,在所检测的二倍体A、D基因组和四倍体A、D亚组上明显存在,仅黄褐棉D亚组特殊,不存在线性关系(黄褐棉D亚组上没有检测到45S rDNA)。5、本文研究了18个棉种rDNA定位,综合分析的结果支持四倍体D亚组为多起源的论点,认为黄褐棉与其它4个四倍体棉种的供体种不同。黄褐棉的供体种可能已经灭绝或未发现,而其它4个四倍体棉种的供体种可能是拟似棉、戴维逊氏棉、克劳茨基棉、辣根棉、旱地棉、松散棉和施温迪茫氏棉,可能不是雷蒙德氏棉、瑟伯氏棉和三裂棉。四倍体A亚组的供体种可能是阿非利加棉。6、BAC克隆在不同棉种间(雷蒙德氏棉除外)的定位存在保守的共线性关系,说明了D基因组与四倍体D亚组间、A基因组与四倍体A亚组间分别存在大片段的染色体同源区段。通过遗传图与物理图的对比分析,调整了四倍体棉种D亚组的遗传图(Dt03、04、06、09、10和12)的排列方向,并发现尽管染色体Dt04上的SSR标记存在于连锁群的中间,但相应的BAC却由FISH定位到了对应染色体的近末端。7、有3个单染色体特异BAC(48F11、78G20和78017)在雷蒙德氏棉染色体上没有出现预期的单染色体特异杂交信号,而在多对染色体上出现杂交信号。这种非染色体特异的验证结果,表示雷蒙德氏棉染色体间部分同源现象更突出,部分同源片段更多。雷蒙德氏棉第7和11号染色体(D507和D511)上的BAC克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与其它棉种的不同,说明这两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染色体重排事件。这些都表明雷蒙德氏棉在D基因组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棉种。
二、FISH Loci of 18-26s rDNA in Four Gossypium Spec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ISH Loci of 18-26s rDNA in Four Gossypium Species(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1.1 小麦及近缘物种染色体鉴定技术 |
1.2 小麦–远缘新种质创制与利用 |
2 水稻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2.1 水稻染色体鉴定技术 |
2.2 水稻染色体生物学 |
2.3 稻属远缘新种质创制 |
3 甜瓜属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3.1 甜瓜属染色体鉴定技术 |
3.2 甜瓜属物种起源与进化 |
3.3 甜瓜属物种种质创新 |
4 棉花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4.1 棉花染色体鉴定技术 |
4.2 棉花染色体生物学 |
4.3 棉花远缘杂交与新种质创制 |
5 菊花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5.1 菊属染色体鉴定技术 |
5.2 菊属起源与演化 |
5.3 菊属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 |
6 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6.1 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 |
6.2 杨树性染色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 |
7 甘薯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7.1 甘薯染色体鉴定技术 |
7.2 甘薯起源与进化 |
7.3 甘薯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 |
8 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展望 |
说明 |
(2)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的生态位分化与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云杉属的分类简史 |
1.2 云杉属的系统发育 |
1.3 植物群体遗传学研究 |
1.3.1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
1.3.2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1.3.3 云杉属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 简化基因组技术的研究 |
1.4.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简介 |
1.4.2 简化基因组(GBS)在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 |
1.5 生态位模拟 |
1.6 沙地云杉与近缘种的研究现状 |
1.6.1 沙地云杉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1.6.2 白扦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1.6.3 红皮云杉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1.6.4 沙地云杉分类地位的争议 |
1.6.5 沙地云杉林的生态条件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沙地云杉及近缘种的生态位分化 |
2.1 群体调查和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物气候变量筛选 |
2.2.2 生态位差异量化分析 |
2.2.3 3种云杉潜在分布区的生态位模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3种云杉的生态位分化 |
2.3.2 3种云杉潜在分布区的生态位模拟 |
2.4 小结 |
3 沙地云杉及近缘种的表型分化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数量性状测定 |
3.2.2 针叶解剖结构观察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3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特征 |
3.3.2 3种云杉数量性状的变异特征 |
3.3.3 3种云杉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 |
3.3.4 3种云杉数量性状群体间的分化 |
3.3.5 3种云杉数量性状与生物气候变量的相关分析 |
3.3.6 3种云杉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3.7 3种云杉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
3.3.8 3种云杉的表型差异性分析 |
3.4 小结 |
4 沙地云杉及近缘种的遗传分化 |
4.1 试验材料和采样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试剂药品 |
4.2.2 仪器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3.2 酶切方案设计 |
4.3.3 文库构建及GBS测序 |
4.3.4 下机数据质控和过滤 |
4.3.5 基因组比对和SNP检测 |
4.3.6 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
4.3.7 种群历史动态 |
4.3.8 表型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建库评估 |
4.4.2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
4.4.3 SNP检测与注释 |
4.4.4 3种云杉群体遗传多样性 |
4.4.5 3种云杉群体遗传分化 |
4.4.6 3种云杉群体结构分析 |
4.4.7 3种云杉的有效群体大小分析 |
4.4.8 表型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4.5 小结 |
5 讨论 |
5.1 3种云杉生态位分化和生态位模拟 |
5.2 沙地云杉及近缘种的表型分化 |
5.2.1 3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特征 |
5.2.2 3种云杉数量性状的变异特征 |
5.2.3 3种云杉数量性状与生物气候变量的相关分析 |
5.2.4 基于数量性状3种云杉的分类 |
5.3 沙地云杉及近缘种的遗传分化 |
5.3.1 GBS技术在3种云杉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
5.3.2 3种云杉群体遗传多样性 |
5.3.3 3种云杉遗传分化和种间关系 |
5.3.4 3种云杉的种群历史动态 |
5.3.5 表型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5.4 沙地云杉分类地位探讨 |
5.5 沙地云杉的保护策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11号、13号和14号连锁群26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橡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 |
1.2 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图谱概述 |
1.2.2 遗传标记分类 |
1.2.3 巴西橡胶树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研究现状 |
1.3 细胞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胞遗传图谱概述 |
1.3.2 细胞遗传图谱在植物中的应用 |
1.3.3 巴西橡胶树细胞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4 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构建的几种关键技术 |
1.4.1 荧光原位杂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4.2 原位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3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1.4.4 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生化试剂 |
2.1.3 主要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橡胶树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2.2.2 橡胶树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2.2.3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合成和筛选 |
2.2.4 特异性引物的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2.2.5 特异性条带回收纯化 |
2.2.6 序列比对 |
2.2.7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
2.2.8 原位PCR操作流程 |
2.2.9 荧光原位杂交操作流程 |
2.2.10 染色体上信号位点的位置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度的检测 |
3.2 26个遗传标记特异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比对结果 |
3.3 巴西橡胶树11号连锁群的4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3.1 M613和MnSoD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3.2 gHbCIR295.PB和gHbCIR636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 巴西橡胶树13号连锁群的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4.1 gHbCIR33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2 gHbCIR402和gHbCIR506.L2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 巴西橡胶树14号连锁群的9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5.1 gHbCIR365.L2遗传标记原位PCR检测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2 gHbCIR425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3 gHbCIR602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4 gHbCIR330和gHbCIR412_49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5 gHbCIR261和gHbCIR20.LI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6 gHbCIR290和gHbCIR409_415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 巴西橡胶树13号和14号连锁群8个遗传标记的双探针物理定位分析 |
3.6.1 gHbCIR671.L2和gHb_CIR644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2 gHbCIR631.L2和gHbCIR670.PB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3 gHbCIR686和gHbCIR31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4 gHbCIR682.L2和gHbCIR360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7 巴西橡胶树连锁群的物理定位与其对应染色体的整合 |
4 讨论 |
4.1 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的优化 |
4.2 橡胶树幼叶的采摘和适于制片时间的讨论 |
4.3 荧光原位杂交(FISH)注意事项的讨论 |
4.4 遗传标记在连锁群与染色体上位置关系的讨论 |
4.5 对含有已定位遗传标记的基因组scaffold的染色体归属问题的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附图5 |
附图6 |
附图7 |
附图8 |
附图9 |
附图10 |
附图11 |
附图12 |
附图13 |
附图14 |
附图15 |
附图16 |
附图17 |
附图18 |
附图19 |
附图20 |
附图21 |
附图22 |
附图23 |
附图24 |
附图25 |
附图26 |
附录Ⅰ 主要试剂的配制 |
附录Ⅱ 缩略语 |
附录Ⅲ 项目来源与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菊花的起源与演化 |
2 菊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2.1 菊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
2.2 菊花遗传多样性 |
3 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4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主要应用 |
4.1 全基因组重测序 |
4.2 简化基因组测序 |
4.3 单核苷酸多态性 |
5 关联分析方法与应用 |
5.1 关联分析概念及优势 |
5.2 关联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 关联分析的策略及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5.4 关联分析与功能标记开发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类型菊花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及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观赏性状表型数据的调查 |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酶切建库和测序 |
1.5 SLAF标签的开发和SNP标记的鉴定 |
1.6 进化树和群体结构分析 |
1.7 群体遗传学统计分析 |
1.8 选择性清除区段的鉴定 |
1.9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SLAF测序的SNP标记开发 |
2.2 基于SNP标记的进化树分析 |
2.3 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 |
2.4 亲缘关系分析 |
2.5 不同类型菊花资源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
2.6 不同栽培类型菊花间的差异化选择分析 |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8 相关候选基因确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切花菊花部性状相关优异SNP位点挖掘与dCAPS标记开发及候选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及花部性状表型值的获得 |
1.2 SNP分型和群体遗传学研究 |
1.3 GWAS和优异SNP等位位点的确定 |
1.4 CAPS/dCAPS标记开发及验证 |
1.5 花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切花菊品种花部性状的表型分析 |
2.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3 花部性状的GWAS分析 |
2.4 优异SNP等位位点的确定 |
2.5 优异SNP等位位点的聚合效应 |
2.6 dCAPS标记的开发及验证 |
2.7 3个花部性状的候选基因确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菊花花型相关候选基因功能验证 |
第一节 菊花CmTPL1-1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载体与菌株 |
1.2 候选基因TPL/TPR1对应的SLAF标签序列的验证 |
1.3 菊花CmTPL1-1基因克隆 |
1.4 菊花CmTPL1-1蛋白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1.5 菊花CmTPL1-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1.6 菊花CmTPL1-1亚细胞定位 |
1.7 菊花CmTPL1-1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1.8 CmTPL1-1基因遗传转化表达载体构建 |
1.9 CmTPL1-1基因遗传转化拟南芥 |
1.10 菊花CmTPL1-1互作蛋白的筛选 |
1.11 互作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
1.12 CmWOX4、CmLBD38和CmLBD36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1.13 CmTPL1-1与CmWOX4、CmLBD38及CmLBD36互作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mTPL1-1基因的克隆 |
2.2 CmTPL1-1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 |
2.3 CmTPL1-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4 CmTPL1-1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2.5 CmTPL1-1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及表型观察 |
2.6 CmTPL1-1转基因拟南芥分生组织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 |
2.7 酵母双杂筛选获得CmTPL1-1互作蛋白 |
2.8 CmTPL1-1互作蛋白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2.9 CmTPL1-1相关互作蛋白验证 |
3 讨论 |
第二节 菊花CmPUB43基因功能初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载体与菌株 |
1.2 候选基因PUB43对应的SLAF标签序列的验证 |
1.3 候选基因CmPUB43在‘神马’中的克隆 |
1.4 菊花CmPUB43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1.5 CmPUB43超表达载体构建 |
1.6 CmPUB43转基因拟南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mPUB43基因的克隆 |
2.2 CmPUB43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分析 |
2.3 CmP UB43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及表型观察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粉蚧科昆虫分子鉴定及与长索跳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粉蚧科昆虫概述 |
1.1.1. 分类地位、系统学及组成格局 |
1.1.2. 经济意义 |
1.1.3. 生物学特性 |
1.1.4. 形态鉴定难点 |
1.2. DNA条形码技术概述 |
1.2.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
1.2.2. DNA条形码技术流程及方法 |
1.2.3. DNA条形码与整合分类 |
1.2.4. DNA条形码技术在粉蚧鉴定中的应用 |
1.3. 协同系统发育研究概述 |
1.3.1. 背景介绍 |
1.3.2. 协同成种的概念 |
1.3.3. 检测协同成种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
1.3.4. 粉蚧的寄生性天敌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中国粉蚧科昆虫的分子鉴定 |
2.1. 粉蚧科昆虫的DNA条形码应用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槭树绵粉蚧种团的整合分类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3. 长索跳小蜂与蚧虫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 |
3.1. 四突跳小蜂亚科寄主专化性研究 |
3.1.1. 材料及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2. 长索跳小蜂属与粉蚧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4. 总结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几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原位杂交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薇属研究进展 |
1.1.1 紫薇属种质资源调查 |
1.1.2 分子标记技术 |
1.1.3 新品种培育 |
1.1.4 其他 |
1.2 探针标记及其应用 |
1.2.1 染色体作图 |
1.2.2 基因组分析 |
1.2.3 体细胞突变分析 |
1.2.4 相异染色质的检测 |
1.2.5 染色体畸变的检测 |
1.3. 原位杂交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1.3.1 原位杂交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 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染色体制片前处理的相关因子对制片的影响 |
2.2.2 不同制片方法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 |
2.2.3 4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数目 |
2.3 讨论 |
2.3.1 紫薇染色体制片技术探讨 |
2.4 小结 |
3 紫薇属植物染色体FISH技术建立与核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染色体制片前处理方法对杂交效果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探针对杂交结果的影响 |
3.2.3 不同变性时间对杂交结果的影响 |
3.2.4 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 |
3.2.5 紫薇属植物核型分析 |
3.3 讨论 |
3.3.1 荧光原位杂交的影响因素 |
3.3.2 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分析 |
3.3.3 紫薇属植物核型分析 |
3.4 小结 |
4 紫薇属植物GISH技术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尾叶紫薇与紫薇属间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4.3 讨论 |
4.3.1 基因组原位杂交在紫薇属植物杂种鉴定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发表文章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枇杷DNA纤维制备及Fiber-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荧光原位杂交概述 |
1.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
1.1.3 荧光原位杂交在植物中的应用 |
1.2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Fiber-FISH) |
1.2.1 Fiber-FISH特点及杂交信号的特点 |
1.2.2 Fiber-FISH技术要求 |
1.2.3 Fiber-FISH技术的应用 |
1.3 枇杷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1.3.1 枇杷属植物概述 |
1.3.2 枇杷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第二章 引言 |
2.1 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枇杷DNA纤维的制备 |
2.2.2 枇杷中期染色体FISH研究及AFM检测 |
2.2.3 枇杷Fiber-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探针制备与标记 |
3.2.2 中期染色体制备 |
3.2.3 DNA纤维制备 |
3.2.4 中期染色体FISH技术流程 |
3.2.5 Fiber-FISH技术流程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探针制备与标记 |
4.2 DNA纤维制备 |
4.2.1 细胞核的提取 |
4.2.2 DNA纤维的制备 |
4.3 中期染色体FISH结果 |
4.3.1 SSR-FISH结果 |
4.3.2 45S rDNA-FISH结果 |
4.3.3 AFM检测 |
4.4 Fiber-FISH结果 |
4.4.1 SSR1与SSR2为探针的Fiber-FISH结果 |
4.4.2 45S rDNA为探针的Fiber-FISH结果 |
4.5 中期染色体与Fiber-FISH比较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关于DNA纤维制备方法 |
5.2 关于Fiber-FISH杂交信号的特点与真实性 |
5.3 关于SSR-FISH及其在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5.4 FISH技术与先进显微镜技术的结合 |
5.5 关于枇杷Fiber-FISH技术体系建立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
5.6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论文 |
(8)赖草属植物ITS序列分析及Xm染色体组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赖草属的分类简史 |
1.2 赖草属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1.3 赖草属的研究进展 |
1.3.1 赖草属的核型研究 |
1.3.2 赖草属的染色体组组成 |
1.3.3 赖草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1.4 多倍体基因组进化 |
1.4.1 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机制 |
1.4.2 多倍体植物基因组的进化方向 |
1.4.3 多倍体植物进化过程中基因变异 |
1.4.4 多倍体化对小麦育种的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nrDNA ITS序列 |
1.5.2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nrDNA ITS序列实验方法 |
2.2.1 提取总DNA |
2.2.2 PCR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回收及纯化 |
2.2.4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2.2.5 连接产物的转化和培养 |
2.2.6 序列测定 |
2.2.7 序列分析 |
2.2.8 系统发育分析 |
2.2.9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置 |
2.3 基因组原位杂交 |
2.3.1 培根及其预处理 |
2.3.2 制片 |
2.3.3 提取DNA(参照ITS提取DNA的方法) |
2.3.4 探针的制备 |
2.3.5 封阻的制备 |
2.3.6 染色体与探针的杂交 |
2.3.7 洗脱及杂交信号检测 |
2.3.8 常用药剂及配制 |
3 结果 |
3.1 ITS序列分析 |
3.2 ITS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赖草属GISH分析 |
4 讨论 |
4.1 L.arenarius与L.racemosus种间关系 |
4.2 赖草属的ITS序列的进化方向 |
4.3 赖草属植物与Ns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 |
4.4 赖草属植物与Xm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 |
4.5 关于基因组原位杂交的分析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生物有机肥防控黄瓜土传立枯病效果及防控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苗期土传立枯病概述 |
1.1 苗期土传立枯病 |
1.2 黄瓜土传立枯病的病原微生物学研究 |
1.3 土传立枯病的防控现状 |
2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关系 |
2.1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
3 拮抗菌拮抗机理 |
3.1 抗生作用 |
3.2 竞争 |
3.3 重寄生作用和胞外酶的产生 |
3.4 诱导抗性 |
4 生防菌根系定殖 |
4.1 根际定殖作用 |
4.2 根际定殖影响因子 |
4.2.1 细菌基因及其本身的特性 |
4.2.2 植物根系分泌物 |
4.2.3 植物种类对细菌根际定殖的影响 |
4.2.4 非生物因素 |
4.3 根际定殖的检测 |
5 土壤微生物区系 |
6 本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6.1 研究内容 |
6.2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瓜土传立枯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性状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回接试验 |
1.2.2 病原菌的鉴定 |
1.2.3 病原菌生长速率测定 |
1.2.4 立枯丝核菌拮抗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1.2.5 拮抗菌的鉴定 |
1.2.6 盐浓度和pH对拮抗菌N43生长的影响 |
1.2.7 拮抗菌N43和T37拮抗效果 |
1.2.8 拮抗菌N43生长曲线和拮抗菌T37生长速率测定 |
1.3 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 |
2.1 回接试验 |
2.2 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
2.3 病原菌生长速率测定 |
2.4 拮抗菌的筛选 |
2.4.1 拮抗菌拮抗效果测定 |
2.4.2 拮抗菌对黄瓜种子出芽率的影响 |
2.4.3 拮抗菌拮抗作用相关测定 |
2.5 拮抗菌的鉴定 |
2.5.1 形态学鉴定 |
2.5.2 生理生化鉴定 |
2.5.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6 盐浓度与pH对拮抗菌N43生长的影响 |
2.7 拮抗菌B.pumilus SQR-N43和T. harzianum SQR-T37拮抗效果 |
2.8 拮抗菌N43生长曲线和拮抗菌T37生长速率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拮抗菌及其生物有机肥对黄瓜促生效果和土传立枯病生物防控效果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菌N43和T37促生效果试验(盆栽试验1) |
1.2.2 拮抗菌T37生防效果试验(盆栽试验2) |
1.2.3 拮抗菌N43和T37及其生物有机肥生防效果试验(盆栽试验3) |
1.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 |
2.1 拮抗菌N43和T37对黄瓜根系的促生效果 |
2.2 拮抗菌T37生防效果 |
2.2.1 拮抗菌T37对土传立枯病防控作用 |
2.2.2 拮抗菌T37对黄瓜幼苗长势的影响 |
2.2.3 土壤中立枯丝核菌和哈茨木霉数量测定 |
2.3 拮抗菌N43和T37及其生物有机肥生防效果 |
2.3.1 拮抗菌及生物有机肥对土传立枯病防控效果及对植株长势影响 |
2.3.2 土壤中病原菌和拮抗菌数量的测定 |
2.3.3 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拮抗菌拮抗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菌对立枯丝核菌Q1菌丝的作用观察 |
1.2.2 拮抗菌T37分泌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
1.2.3 拮抗菌N43生长与拮抗物质产生关系 |
1.2.4 拮抗菌N43培养NaCl浓度与拮抗物质产生的关系 |
1.2.5 拮抗菌N43拮抗物质的提取纯化 |
1.2.6 拮抗菌N43拮抗物质理化性质分析 |
1.2.7 拮抗菌N43拮抗物质对黄瓜土传立枯病的防控效果 |
1.3 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 |
2.1 拮抗菌T37对病原菌菌丝的作用 |
2.2 拮抗菌T37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 |
2.3 拮抗菌N43对病原菌菌丝的作用 |
2.4 拮抗菌N43生长与拮抗物质产生的关系 |
2.5 拮抗菌N43培养NaCl浓度与拮抗物质产生的关系 |
2.6 最适硫酸铵饱和度的确定 |
2.7 拮抗菌N43拮抗物质理化性质 |
2.8 拮抗菌N43拮抗物质对土传立枯病的防控效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拮抗菌在黄瓜根际的定殖效果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拮抗菌N43的GFP标记 |
1.2.2 GFP-N43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1.2.3 GFP-N43菌株在黄瓜根际的定殖效果 |
1.2.4 活体检测GFP-N43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1.2.5 拮抗菌T37在黄瓜根际的定殖效果 |
1.3 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 |
2.1 N43菌株的GFP标记 |
2.2 质粒遗传稳定性检测 |
2.3 GFP-N43菌株拮抗作用 |
2.4 GFP-N43菌株的根系定殖 |
2.5 活体检测GFP-N43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2.6 拮抗菌T37在黄瓜根际的定殖效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黄瓜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鉴定及其对拮抗菌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黄瓜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1.2.2 黄瓜根系分泌物有机酸的鉴定 |
1.2.3 拮抗菌N43对有机酸趋化作用定性分析 |
1.2.4 拮抗菌N43对有机酸趋化作用定量分析 |
1.2.5 有机酸对T37孢子萌发作用测定 |
1.2.6 有机酸对T37菌丝生长作用测定 |
1.2.7 拮抗菌T37对有机酸的利用 |
1.3 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 |
2.1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鉴定 |
2.2 拮抗菌N43的趋化作用 |
2.2.1 定性分析 |
2.2.2 定量分析 |
2.3 有机酸对拮抗菌T37孢子萌发影响 |
2.4 有机酸对拮抗菌T37菌丝生长影响 |
2.5 拮抗菌T37对有机酸的利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明专利 |
致谢 |
(10)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基因组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属的起源与进化 |
1.1.1 二倍体棉种的分类 |
1.2 部分棉种的特异性状与作物改良 |
1.2.1 野生棉的特异性状 |
1.2.2 野生棉的利用 |
1.3 植物的rDNA及其在进化上的应用研究 |
1.3.1 rDNA序列的结构 |
1.3.2 rDNA在植物进化中的研究 |
1.3.3 棉花rDNA位点研究 |
1.4 FISH及其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1.4.1 FISH技术及其发展 |
1.4.2 FISH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1.4.3 FISH在棉花中的应用研究 |
1.5 棉花染色体的命名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靶标DNA |
2.1.2 探针和SSR标记 |
2.1.3 部分试剂和仪器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提取 |
2.2.2 SSR标记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2.2.3 荧光原位杂交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SSR筛选标记在11个棉种基因组中的鉴定 |
3.1.1 SSR标记在四倍体基因组棉种中的鉴定 |
3.1.2 SSR标记在A基因组棉种基因组中的鉴定 |
3.1.3 SSR标记在D基因组棉种基因组中的鉴定 |
3.2 十一个棉种全套单染色体鉴别及rDNA的定位 |
3.2.1 四倍体和二倍体A与D基因组棉种rDNA的初步定位 |
3.2.2 海岛棉和达尔文氏棉全套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的FISH定位 |
3.2.3 A基因组草棉和阿非利加棉全套单染色体和rDNA的FISH定位 |
3.2.4 D基因组瑟伯氏棉等7个棉种全套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 |
3.3 其它7个棉种的部分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 |
3.3.1 四倍体其余3个棉种的部分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 |
3.3.2 亚洲棉的部分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 |
3.3.3 D基因组松散棉等3个棉种的部分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 |
3.4 rDNA在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基因组棉种的定位比较分析 |
3.4.1 45S rDNA信号模式 |
3.4.2 5S rDNA信号模式 |
3.5 特异BAC信号的位点比较及与筛选标记间的比较 |
3.5.1 四倍体A亚组与二倍体A基因组间的比较 |
3.5.2 四倍体D亚组与二倍体D基因组间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种染色体的鉴别与系统命名 |
4.1.1 以特异BAC克隆和rDNA鉴别棉花染色体 |
4.1.2 根据同源转化关系确定染色体的系统命名 |
4.2 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种基因组rDNA的定位 |
4.2.1 rDNA位点研究 |
4.2.2 四倍体棉的rDNA位点进化 |
4.2.3 rDNA位点与二倍体D基因组的系统发生 |
4.2.4 45S rDNA和5S rDNA间的线性关系分析 |
4.3 四倍体棉种的A、D亚组供体种 |
4.3.1 四倍体A亚组供体种 |
4.3.2 四倍体D亚组供体种 |
4.4 基于特异BAC的棉种间的比较及其与遗传图SSR标记的比较 |
4.4.1 特异BAC在不同棉种间的比较分析 |
4.4.2 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 |
4.5 雷蒙德氏棉间部分同源片段分析 |
4.6 SSR筛选标记在不同棉种中的鉴定及其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FISH Loci of 18-26s rDNA in Four Gossypium Species(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王海燕,龚志云,蒋甲福,周宝良,娄群峰,曹清河,席梦利,陈佩度,顾铭洪,张天真,陈发棣,陈劲枫,李宗芸,王秀娥. 遗传, 2021(05)
- [2]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的生态位分化与群体遗传学研究[D]. 段国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3]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11号、13号和14号连锁群26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研究[D]. 陈秋惠. 海南大学, 2019
- [4]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鉴定[D]. 种昕冉.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5]粉蚧科昆虫分子鉴定及与长索跳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D]. 王戌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几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原位杂交体系的建立[D]. 杨冰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9)
- [7]枇杷DNA纤维制备及Fiber-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 陈卫娅. 西南大学, 2013(12)
- [8]赖草属植物ITS序列分析及Xm染色体组起源研究[D]. 胡志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9]生物有机肥防控黄瓜土传立枯病效果及防控机理[D]. 黄新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棉属四倍体及其供体基因组单染色体鉴别和rDNA定位[D]. 甘仪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