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写照与深刻的探索——以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为视角

时代的写照与深刻的探索——以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为视角

一、时代的写照与深邃的探索——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罗庆春,孙阿木[1](2021)在《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发展70年巡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也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彝、藏、羌、苗、回、土家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自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在当代世界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总体趋势的影响和驱导下,四川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日益繁荣。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0月至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21世纪以来。经过这三个发展阶段,

高祎博[2](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陈佩[3](2021)在《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文中认为胡学文是中国中青年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是秉持现实主义风格的中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是河北当代重要的作家,是河北文学“河北四侠”中的领军人物,在文坛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年来,学界对胡学文的评论和研究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在期刊、报纸、会议记录和电子文献中可以找到大量有关他的访谈和创作谈。和以往关注的研究方向不同,本文从作品意象现象入手,对胡学文小说中的意象群进行分析,对意象群的隐喻功能进行挖掘。论文以胡学文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为切入点,在探究其呈现方式、深层意涵和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对作家笔下别具特色的坝上意象群、“飞翔”意象群、“红色”意象群进行整体关照,探究胡学文意象群书写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引言首先介绍胡学文小说创作概况以及该选题的研究价值;其次,对胡学文的个人访谈、创作主题和叙事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接着,指出当下对胡学文小说相关研究中对意象研究关注的空缺点;最后,从意象角度切入,说明意象研究的方法,发现胡学文小说意象群背后的文化关联。第一章以坝上意象群为中心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坝上歌声”、“坝上之风”、“坝上守望者”、“坝上意象群隐喻”四部分进行阐述。坝上意象群书写化生活故乡为文学故乡,歌声是听觉意象,“坝上歌声”唱出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胡学文文学故乡的艺术性;风是触觉意象,“坝上之风”建构了冷硬肆虐的坝上之风与性侵之间的微妙联系,体现了作家的女性关怀和书写小人物的疼痛和苦难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坝上守望者”展现了竭力向上生长的百态人生图,用一批坚守者凸显了坝上草原文化的刚劲和韧性,也突出了中华民族坚守的精神和意志的主题;“坝上意象群隐喻”是胡学文精神故乡的再现,用文学故乡的生命体验建构了独特的精神世界。第二章分析胡学文的“飞翔”意象群,主要从“人的‘飞翔’”、“物的‘飞翔’”和“‘飞翔’意象群隐喻”三部分入手。飞翔意象是向上的生命哲学诉求,“人的‘飞翔’”是超越苦难的抗争,是精神层面的飞升;“物的‘飞翔’”是自由和力量的彰示,寓意着一种梦想崇拜,是生命意识的自我超越,是胡学文展示底层小人物生存困惑主题的艺术符号;“‘飞翔’意象群隐喻”是对抗生存焦虑的姿态,包含着一种有意味的哲学色彩,展现了底层的人性演变。第三章分析“红色”意象所具有的意涵,以作品中出现的核心“红色”意象群:“红灯笼”、“红月亮”、“红房子”、“血梅花”以及“‘红色’意象群隐喻”五个小节展开。“红色”是一种色彩意象,具有多种指向的生命内涵;“红灯笼”是照亮灵魂的物质载体,彰显了理想与人自然天性中美好的矛盾撕扯;“红月亮”是城市异己者自我狂欢式的生命体验,胡学文使月亮这一文学意象在文学观念的变化中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性意蕴;“红房子”是施害者和受害者同体的阴暗性的空间见证,是一种限制和禁锢,亦是囚禁的代名词,囚禁人本身,也囚禁灵魂;“血梅花”是民族大义下的红色理想和血色灵魂,打通了胡学文个人想象与历史时空之间的秘密通道;“‘红色’意象群隐喻”展现了多样的夹缝下的生存者。第四章从意象群功能到主题着手,从前三章的意象总体特征中找出意象群深层意蕴的共性,指向胡学文的精神世界。首先分析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的生存困惑,揭示生活的真相,展示城乡的精神困顿是胡学文努力探寻的重点;其次探讨执拗的生存意志体现的生命张力,丰富的生命力内涵使这些生存困境下的弱者反而显得无比强大;最后揭示胡学文的人文关怀彰显的生命诗学,胡学文照亮底层人生存状况的同时,也给现代人的精神困顿予以慰藉,试图唤醒读者心中的正义感和底层关怀,指出胡学文意象群独特的精神文化意蕴。本文从研究客体,即胡学文的小说文本出发,对胡学文小说中的出现的典型意象进行分类整理;探究以坝上意象、飞翔意象、“红色”意象为线串连起的意象与胡学文作品主题精神的关系,将意象群书写进行由表及里的拆分阐释,分析每个意象群的深层意涵和审美体现;利用社会学的方法对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剖析;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阐释,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胡学文的意象书写进行探讨,归纳意象的隐喻功能对小说主题的呈现。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文化隐喻功能构建了垂直的话语关系,体会他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思,构建了小说世界的理想,提供了独特的审视作品的角度。胡学文作为秉持现实主义风格的中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体现的价值深度和视野广度一直不逊于同代作家。作家的特色意象在文本中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深深地嵌入到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中,探究其作品意象的深刻内涵和作家的创作价值有助于把握胡学文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局限,对于了解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探究胡学文作品中意象群的独特性及其隐喻功能有助于彰显经典化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黄菲蒂[4](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李胜男[5](2020)在《欲海沉沦中的救赎 ——论李贯通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贯通是转型时期具有影响力的鲁军作家之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他的作品在文学界被学者们认可和熟知。道德感和责任感一直是山东作家的创作特色,李贯通也不例外。本文从道德主题这一特定视角,通过对作家创作时期的整体性关照分析作品中具有道德价值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价值。学术界对李贯通及其作品给予高度赞扬,但是至今尚未有硕士学位论文宏观论述李贯通的创作历程、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这为本选题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绪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梳理学术界关于李贯通及其作品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阐释选题理由及意义。第一章从整体上把握李贯通前期和后期文学创作脉络,前期李贯通以“大地歌吟者”形象问世,他的作品反映古老悠久的齐鲁大地文化,同时思考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后期李贯通以“文化寻梦人”形象出现,一方面表达对现代化建设寄寓厚望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则担忧传统人文精神是否丧失的问题并且从创作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探讨由前期创作向后期创作的转变。第二章依据道德评价标准选取权力、金钱、两性三方面典型人物形象进行道德批判并阐释李贯通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李贯通通过批判此类人物的无德行为劝诫当代人如何做有道德的好公民。第三章从个人——家庭——社会这一维度阐释作家认可的道德理想抱负。李贯通高举道德大旗,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弘扬儒家文化中的义利观,告诫现代人要心存正气、坚持道义,学会担当和践行社会责任。对全面构建人文秩序,加强个体自身的修养和家风家规的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章探讨李贯通如何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重塑传统文人品格及其对当下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德治的重要性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辩证看待德治和法治如何在当今社会保持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基于此,李贯通的风格带有厚重道德感且朴实真诚是当下文坛难能可贵的精神追求,他是新时期中国文坛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作家。本文将系统地呈现对于李贯通及其作品的相关论述。

韦铁梅[6](2020)在《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迅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它与“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组成中国作协四大全国文学奖项。它以自己的评价标准评选出某一时段最高创作水平的短篇小说作品。论文努力从“场域”视野出发,从它的评奖标准等方面研究奖项和获奖短篇小说之间的关系,探究“鲁迅文学奖”对参评短篇小说作品的取舍标准,和隐藏在背后的对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态度,分析奖项对短篇小说创作方向的引导。对“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进行分析,研究在评奖标准的不断修改和调整、奖项价值取向的变异与获奖短篇小说、获奖作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对获奖短篇小说作品的特征以及相应作家的研究发现,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作品的先锋性在逐渐被淡化,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程度也在减弱,并且评选出来的作品越来越难以代表评奖时段国内整个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有些获奖作品甚至还不能称作该作家同时段、同类型相对而言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获奖短篇小说作品在各方面都呈现出平、稳的姿态,这样的评选结果与“鲁迅文学奖”本身的评奖机制有密切关系。此外,“鲁迅文学奖”光环背后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延伸性,不仅仅因为奖项自身所配备的高额奖金,作家因获该奖而得到的一系列“利益场”中的东西,也反作用于作家创作,同时,“鲁迅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往往也会在作家心理上产生一定影响,促使作家对自己未来创作作出一定调整。分析评奖结果对短篇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关键之处就是这些影响因子,它们时刻作用在“鲁迅文学奖”评奖过程里和短篇小说生产活动中。“鲁迅文学奖”评选委员对评奖标准的多元化解读,体现评选标准具备了丰富的内涵。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对标准的不同把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评选结果的倾斜程度。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考量,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了因对评选标准的认识片面或单一,而可能导致的文学自主性发展受限的局面发生。“鲁迅文学奖”对自身的评奖机制各方面的不断调整,实则是一种担当责任的表现。笔者肯定该奖项为促进国内文学朝着更健康、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时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并报以期待。

刘佳惠[7](2020)在《肖亦农文学年谱》文中认为肖亦农是内蒙古文坛颇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肖亦农与路远、邓九刚被誉为内蒙古文坛的“三架马车”。四十多年来,肖亦农笔耕不辍,并以其执着的创作追求,得到了读者的诸多赞誉,其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论文为肖亦农文学年谱,主要对肖亦农生活经历和创作活动进行编年史式的归纳、梳理,并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力图全面反映作家文学活动,展现作家的成长及创作演变之路。同时,本论文结合肖亦农大量文本创作实践,首次对肖亦农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分期,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肖亦农作品不同阶段的审美价值及独特的审美意蕴,挖掘肖亦农作品的精神实质。本文拟通过对肖亦农文学创作的整理、归纳、总结,对其创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概括性的中肯分析,为以后的肖亦农研究提供资料线索和事实依据。

严毓棋[8](2020)在《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试图弥合格非研究中先锋批评与知识分子写作批评之间的割裂,还原格非迄今三十年的完整写作历程,分析格非的写作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格非的写作中包含着对自我与历史关系的思考与表达,是为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包含着格非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认知及构成这一状态来由的追溯,更包含着对这一状态的超越意图。由此格非的写作作为个人主体的行动构成了对历史进程的介入力量。基于此种判断,本研究依据自然时间对格非的写作历程分段,通过对各时期格非作品的细读与思想状态的一般把握,勾连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呈现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格非80年代小说以先锋形式实验闻名,其短篇小说写作表征了一代人呼之欲出的自我意识与对既定历史叙述的挑战精神。而90年代的长篇小说写作构成了对前一时期的反题,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与外部局势的变化拓展了格非历史意识的结构,他将自我置于更大的历史格局中思考后,感知到的是一个无力的个人。对这种失败体验的接受构成了新世纪以来格非历史意识与写作的起点,格非将自己置于一种弃权者的状态下重新思考和写作历史。格非不再将自我定义为先验的或必须完成的终极,而是以对话的姿态面向历史,始终保持自我与历史的紧张思考。这样的思考尽管有行动力不足的隐患,但足以为人们反思当下生活提供启迪。

王佳力[9](2020)在《“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70后”作家作为出生于1970年代的创作群体,长时间处于“50后”、“60后”与“80后”作家的夹缝中,新世纪以来他们凭借自己的创作实绩走出了被遮蔽的状态,逐渐从文坛的“中间代”走向了“中坚代”。鲁迅文学奖作为具有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极高的要求,“70后”作家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正是其创作能力提升的体现。结合“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状况,审视“70后”作家的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可以发现“70后”作家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学观念的转变。他们在小说创作的精神立场上选择将个人化与公共性结合,公共意识的强化让小说具备了更强的思想特质与社会功能,同时“70后”作家看重小说的文学性,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承载丰厚的思想内涵,总结“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本文以“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及其相关创作谈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五个部分对“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分别对鲁迅文学奖、“70后”作家与文学观念进行界定,阐明鲁迅文学奖的概况,“70后”作家的范围以及文学观念,介绍选题的研究概况,指出选题的创新之处,阐明全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一章集中探讨“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生成语境,从“70后”成长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生产环境、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学资源四个方面分析“70后”作家文学观念形成与转变的原因。第二章分析“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与鲁迅文学奖的获得。首先对“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指出其在“出场——被遮蔽——崛起”的流变中由“中间代”走向“中坚代”的过程,接着联系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指出“70后”作家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于他们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之中。第三章探讨“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与精神立场。指出“70后”作家的精神立场由个人化走向公共性与个人化的结合,结合作家对现实介入的创作姿态、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与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三方面分析“70后”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公共意识的增强。第四章分析“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与艺术探索。阐明“70后”作家对文学性的坚守,从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叙事风格的多元选择与语言风格的个性呈现三方面探讨“70后”作家的审美追求。第五章探讨“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意义,并对其文学观念进行反思。指出“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对其走向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公共意识的增强和对“小叙事”的突围上,文学观念的局限集中体现于历史意识的“缺乏”,“70后”作家积极探索历史叙事的新方式,力图重构历史意识。

伍丹[10](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二、时代的写照与深邃的探索——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代的写照与深邃的探索——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坝上意象群:化生活故乡为文学故乡
    第一节 坝上歌声:唱出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第二节 坝上之风:建构“风”与性侵的微妙联系
    第三节 坝上守望者:展现竭力生长的百态人生图
    第四节 坝上意象群隐喻:精神故乡的再现
第二章 “飞翔”意象群:向上的生命哲学诉求
    第一节 人的“飞翔”:超越苦难的抗争
    第二节 物的“飞翔”:生命意识的艺术符号
    第三节 “飞翔”意象群隐喻:对抗生存焦虑的姿态
第三章 “红色”意象群:多重指向的生命内涵
    第一节 红灯笼:照亮灵魂的物质载体
    第二节 红月亮:自我狂欢式的生命体验
    第三节 红房子:施害与受害同体的囚禁空间
    第四节 血梅花:民族大义下的血色灵魂
    第五节 “红色”意象群隐喻:夹缝下的生存者
第四章 精神指向:意象群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生存困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境
    第二节 生命张力:执拗的生存意志
    第三节 生命诗学:胡学文的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胡学文作品集目录
附录二:胡学文小说创作年表
附录三:胡学文研究汇编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5)欲海沉沦中的救赎 ——论李贯通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贯通创作分期
    第一节 前期创作——“大地歌吟者”
    第二节 后期创作——“文化寻梦人”
    第三节 由前期创作向后期创作的转变
第二章 李贯通作品中的道德现实观照
    第一节 权力欲望导致道德沦丧
    第二节 物欲膨胀导致道德滑坡
    第三节 两性失衡导致道德堕落
第三章 李贯通作品中的道德理想诉求
    第一节 从个人角度分析作品中真善美
    第二节 从家庭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真善美
    第三节 从社会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真善美
第四章 李贯通的文化坚守及其作品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李贯通的文化坚守
    第二节 德治与法治两者相辅相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作品发表情况
附录一 创作年谱

(6)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评奖标准变异与获奖短篇小说创作
    (一)“鲁迅文学奖”的价值取向
    (二)评奖标准变异与作品取舍
二、评奖标准与获奖短篇小说特征
    (一)获奖短篇小说的先锋性
    (二)获奖短篇小说的批判性
    (三)获奖短篇小说的平庸化
三、“鲁迅文学奖”影响力的衍生
    (一)“鲁迅文学奖”的奖金
    (二)奖项与获奖作家社会处境
    (三)奖项与获奖作家、作品号召力
    (四)奖项与作家创作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肖亦农文学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
第二章 肖亦农创作发轫期
    第一节 1973年-1995年间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第三章 肖亦农创作攀升期
    第一节 1996年-2016年间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第四章 肖亦农创作成熟期
    第一节 2018年-2020年间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格非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
    第一节 感觉、经验、理论:格非历史意识的由来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语言踪迹
    第三节 小说的历史意识与知识分子写作问题
    第四节 无边的意识与有限的写作
第三章 挑战者身份的认同与阴影——以格非80年代小说创作为例
    第一节 为自我创造历史——挑战秩序与隐藏介入
    第二节 为历史寻找形式——历史意象与抒情语言
    第三节 抒情的极限——游戏、欲望与汉语韧性问题
第四章 失败者的自觉——格非90年代小说中的精神困境
    第一节 代际的断裂或连续——时代文化氛围与个人文学表达
    第二节 虚无感的始末——论《敌人》《边缘》的恐惧与孤独主题
    第三节 主体反思之难——以《欲望的旗帜》中的死亡与爱情为例
    第四节 失败者的出路——通过反讽对话
第五章 弃权者的精神史——略论格非新世纪历史题材小说
    第一节 80年代的故事:对理想主义的追忆与反思
    第二节 “江南”历史的寓言:乌托邦精神的母系传承
    第三节 “别处”的生活:知识分子的底层个人史书写
余论:弃权者的“假面”——关于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格非未结集作品二种
附录二:格非创作年表(1985年—2019年)
后记

(9)“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阐释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与方法
1 “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生成语境
    1.1 “过渡的一代”:“70后”作家的成长背景
    1.2 以文学期刊为主:“70后”作家的文学阵地
    1.3 “中年写作”:“70后”作家的创作心态
    1.4 中西结合:“70后”作家的文学资源
2 “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与“鲁奖”的获得
    2.1 “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
        2.1.1 尴尬的“中间代”:“70后”作家的出场与被遮蔽
        2.1.2 崛起的“中坚代”:“70后”作家的重塑与突围
    2.2 鲁迅文学奖与“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转变
        2.2.1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标准
        2.2.2 鲁迅文学奖:“70后”作家文学观念转变的体现
3 公共意识的强化:“70后”作家文学观念与精神立场
    3.1 正面强攻:介入现实的创作姿态
        3.1.1 现实主义精神的在场:“70后”作家的精神内核
        3.1.2 “中国式问题”的呈现:介入现实的具体表现
    3.2 举重若轻: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
        3.2.1 把日子过好:日常生活书写的温情性
        3.2.2 社会转型的微观呈现:日常生活书写的时代性
        3.2.3 历史的“后视镜”:日常生活书写的历史感
    3.3 以人为本: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3.3.1 挂在时代巨躯上的“苍耳”:小人物的类型构建
        3.3.2 “想活得有点儿人样”:小人物的精神困境
4 文学性的坚守:“70后”作家文学观念与艺术探索
    4.1 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4.1.1 “贴着人物写”:平视的创作视角
        4.1.2 “内心的纹理”:细致的心理刻画
    4.2 叙事风格的多元选择
        4.2.1 日常化倾向:散文化叙事与细节描写的突出
        4.2.2 先锋性探索:陌生化叙事与重复手法的运用
    4.3 语言风格的个性呈现
        4.3.1 千人千面:语言风格的个性化
        4.3.2 地域色彩:语言风格的地域性
5 “70后”作家的获奖意义与文学观念反思
    5.1 走向经典化:“70后”作家的获奖意义
    5.2 “小叙事”的突围:“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突破
    5.3 历史意识的“缺失”:“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一、中和之美
        二、回归“真实”
        三、理性忧思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一、焦虑与沉沦
        二、苍凉与迷惘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时代的写照与深邃的探索——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发展70年巡礼[J]. 罗庆春,孙阿木. 阿来研究, 2021(01)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D]. 陈佩.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欲海沉沦中的救赎 ——论李贯通创作[D]. 李胜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D]. 韦铁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肖亦农文学年谱[D]. 刘佳惠.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D]. 严毓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D]. 王佳力. 辽宁大学, 2020(01)
  • [10]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时代的写照与深刻的探索——以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