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蟹人工繁育技术─3: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幼体

关于河蟹人工繁育技术─3: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幼体

一、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三: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大眼幼体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楠,戴飞,庄红根,郭风英,毛辉[1](2021)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钟楼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探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钟楼)推广示范基地为例,以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基地,带动建立示范点5个,对接徐钢春岗位专家,集成示范了诺亚1号河蟹新品种、1龄扣蟹规模化培育技术、成蟹标准化养殖技术,分析了河蟹产业发展现状、示范基地发挥的重要作用、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该地河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田静,巴福阳,刘丹,刘娟[2](2021)在《北方地区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运输放养与苗种培育管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多年养殖生产管理经验,笔者团队构建了我国北方地区河蟹大眼幼体运输、放养与养殖田苗种培育标准化养殖管理技术模式,有效提高了河蟹大眼幼体成活率、苗种产量和质量,并在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蟹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贾延[3](2020)在《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河蟹,其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行业中一大支柱。河蟹生活周期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幼蟹—成蟹,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的中间环节,即大眼幼体养殖成为幼蟹,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在整个养殖阶段处于纽带地位,而幼蟹生长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蜕壳。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5月—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幼蟹生态养殖区水温(T)、溶解氧(DO)、酸碱度(p H)、电导率(EC)、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4+-N)、亚硝酸态氮(NO2--N)、硝酸态氮(NO3--N)、磷酸盐(PO43--P)、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这12项水质因子进行监测与检测,并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探究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变化。通过实验总结,科学评估河蟹幼蟹生态养殖池塘水环境健康状况,在幼蟹生态培育的同时兼顾水体生态环境调查,为完善和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实际指导。1.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大眼幼体经160 d养殖,蜕壳11次成长为幼蟹,T均值为27.0±2.9℃,总有效积温为3085.3℃·d;随蜕壳次数增加,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指数函数y=42.166e0.2644x,R2=0.9629;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二次函数y=33.059x2-98.244x+160.05,R2=0.9992。幼蟹池DO在养殖前期优于水源,NH4+-N、NO2--N、NO3--N总体优于水源,PO43--P在高温季节优于水源,CODMn总体劣于水源。除TN、TP、CODMn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幼蟹池和水源其它水质因子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2.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科31属60种:轮虫25种,枝角类20种,桡足类15种;其中优势种15种。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68—975 ind·L-1、30—353.5 ind·L-1和58.5—413 ind·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5—627 ind·L-1、18—261 ind·L-1和39—333ind·L-1。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12—0.781mg·L-1、2.055—24.190 mg·L-1和3.549—17.871 mg·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7—0.535 mg·L-1、0.870—19.140 mg·L-1和2.643—13.869 mg·L-1。幼蟹池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040—4.100、0.708—0.859和2.615—5.192;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149—4.154、0.729—0.927和2.963—4.771。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EC和NO2--N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6、-0.3555,DO、CODMn和NH4+-N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阶段。3.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8属92种:绿藻门41种,硅藻门16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12种,甲藻门4种,隐藻门3种,金藻门1种,黄藻门1种;其中优势种13种。依据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法,可将优势种分为10个功能群:Lo、TC、H1、C、D、MP、W2、Wo、X1、J。幼蟹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59×106—40.221×106 cell·L-1和15.639—35.463mg·L-1;水源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528×106—29.976×106cell·L-1和11.744—24.097 mg·L-1。幼蟹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674—4.851、0.644—0.799和2.879—3.970;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647—4.822、0.654—0.810和2.395—3.566。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T和DO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4、0.2407,NH4+-N、NO2--N和PO43--P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中污染阶段。上述研究表明,幼蟹生态养殖区各项水质指标基本正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喜旱莲子草长势良好、密度合理,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以目前的池塘水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幼蟹正常蜕壳生长所需。

诸慧[4](2020)在《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文中研究说明河蟹作为我国典型本土物种,经济价值高,受众广泛。目前,中国的河蟹养殖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然而,河蟹养殖过程中过量投饵、尾水直排和底泥露天堆积等资源环境问题正逐渐凸显。因此,定量评估河蟹养殖系统的环境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有利于甄别河蟹养殖及其输入物料上游各个过程的产污“热点”,以期从系统层面上改善水产养殖活动的环境表现。考虑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的结构特征,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池塘养殖和湖泊养殖两种主要养殖方式的中国河蟹养殖系统模型,涵盖蟹苗培育、蟹种养殖、成蟹养殖等主要养殖阶段。基于对江苏省多个典型养殖基地河蟹养殖户的实地调研、采样监测,辅以文献查阅、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等,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CML2001 Baseline和Cumulative Energy Demand方法评估了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影响类别包括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酸化潜势(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富营养化潜势(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水生态毒性潜势(Freshwater Aquatic Ecotoxicity Potential,FAETP)和能源使用(Cumulative Energy Demand,CED),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池塘养殖和湖泊养殖两种养殖方式的环境影响差异。1.生命周期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每产出1t鲜河蟹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为:GWP7.65 t CO2 eq、AP 0.03 t SO2 eq、EP 0.23 t PO4 eq、FAETP 1.82 t 1,4-DB eq、CED 115.78GJ。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了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的关键贡献过程和关键贡献来源,具体而言:GWP的关键贡献过程为成蟹养殖用电的上游生产过程、生石灰原料运输过程和成蟹商品饲料中大豆的种植;AP的关键贡献环节为成蟹养殖电耗的上游生产过程和成蟹商品饲料中大豆原料的种植。导致EP的关键贡献来源为实际养殖过程中的N、P排放。成蟹养殖阶段使用电力的上游煤灰和煤泥处理产生的金属排放和商品饲料原料大豆种植过程杀虫剂的使用是FAETP的关键贡献来源。成蟹商品饲料生产所需各类原料和发电所需硬煤为CED的关键贡献来源。2.不同养殖方式环境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除EP外,湖泊养殖的GWP、AP、FAETP和CED影响程度均低于池塘养殖,这与湖泊成蟹养殖未使用联网电力相关。若采取措施减少湖泊养殖的N、P排放,湖泊养殖的环境影响将全面低于池塘养殖,全面禁止围网养殖不可取。降低湖泊养殖N、P排放的可能措施包括基于估算的N、P排放量确定适宜的投饵量和实际放养量,降低湖泊养殖户人为高投饵率。池塘养殖则应优化供电方式,降低对联网电力的依赖。3.不同养殖阶段环境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育苗阶段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占比最小,均小于1%,可提升空间较小,成蟹养殖阶段贡献占比最大。由于生物量的增长,成蟹养殖阶段饵料转化系数(FCR)最高,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FCR是降低成蟹养殖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此外,成蟹养殖阶段的环境影响还来源于现场管理过程中的高电耗、大量直排尾水和底泥。由此,针对成蟹养殖应节约用电,降低电耗;增加废水处理设施,回收利用N、P营养元素,减少N、P直排量。4.本研究进一步对比了鱼、虾蟹等水产品与猪、牛等畜禽产品的环境影响差异。总的来说,水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要低于畜禽产品;各类水产品中,鱼类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低于虾蟹等甲壳类水产品。因此,从未来农业发展决策角度出发,可以适当扩大水产养殖的产业占比,且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时,可以适当提高鱼类的规划养殖比例。从食品消费角度出发,甲壳类水产品,特别是河蟹,并非每日必需食物,可适当减少其消费需求。

周军,周刚,李旭光,邓燕飞,许郑超,陆全平[5](2020)在《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产业现状及产品质量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近十年来质量安全状况的前后变化。文章通过对河蟹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风险排查研究,分析了河蟹产业各环节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和主要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河蟹产业及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管理控制措施和监管政策,并对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对突发性的事件提供了应急预案,为中国河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13-28]

巴福阳[6](2019)在《河蟹育苗的发展历程》文中认为河蟹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人繁苗的竞争力,保持河蟹育苗的持续健康发展,该文就人工繁育蟹苗的发展历程作简要阐述。

王海宁[7](2019)在《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4)养殖性能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蟹类之一。近年来河蟹养殖产业已遍布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其中长江流域的河蟹养殖规模最大。由于采用小规格亲本进行人工繁殖,以及不同水系河蟹的盲目引进和杂交等原因,造成长江水系池塘养殖群体一龄早熟率升高、商品蟹规格较小和抗病力下降等种质退化现象。因此对河蟹进行遗传改良显得尤为关键。中国相关科研单位自2000年以来已开展多个河蟹遗传选育项目,且已针对河蟹的养殖性能选育出一批在生长性状上具有优势的新品种,其中五个新品种获得国家良种委员会审定。为了解决河蟹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的问题,本课题组自2010年开始进行二龄早熟群体和二龄晚熟群体的选育研究,目前已选育至第四代。本研究评估了第四代二龄早熟、晚熟群体的养殖性能以及营养组成,以期为选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1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四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评价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群体选育第四代(G4)的扣蟹为研究对象,并以未经选育的养殖群体扣蟹为对照组,采用养殖实验、免疫指标测定和攻毒实验等方法,从生长性能和免疫抗病性能的角度分析并评价不同群体的蟹种质量。结果显示:(1)养殖实验中两选育群体的最终体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优于对照组,且二龄早熟群体在8-11月的平均体重始终低于晚熟群体,但差异不显着(P>0.05);(2)就养殖效果而言,三群体成活率和最终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二龄早熟群体、二龄晚熟群体、对照组,三群体一龄早熟率的大小次序与之相反,其中雌体产量和一龄早熟率差异显着(P<0.05);(3)就免疫指标而言,两选育组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雄体肝胰腺中AKP活性以及雌体血淋巴中T-AOC水平差异显着(P<0.05);(4)两选育群体在攻毒实验中最终死亡率均较低,分别比对照组低29.50%和22.94%。综上,选育G4代扣蟹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抗病相关生理指标都表现出了比未选育群体优良的特性,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广阔。2中华绒螯蟹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4)在成蟹阶段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通过养殖实验与活体解剖,研究中华绒螯蟹选育至第四代的二龄早熟和晚熟群体及对照组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养殖实验中两选育群体的最终平均体重和特定增长率(SGR)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雌体平均体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养殖过程中,三个群体的增重率和SGR均为显着下降趋势;就规格分布而言,二龄晚熟群体大规格成蟹的比例最高,二龄早熟群体次之,对照组大规格成蟹比例最低。(2)就生殖蜕壳速度而言,三群体河蟹雌雄个体的变化规律类似,均为二龄早熟群体生殖蜕壳时间提前于对照组,而晚熟群体的生殖蜕壳时间稍滞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3)三群体雌雄河蟹的性腺指数差异与其生殖蜕壳速度的差异情况相一致,表现为二龄早熟群体的性腺指数始终略高于对照组,二龄晚熟性腺指数始终略低于对照组;三群体雌蟹的肝胰腺指数(HSI)随着性腺发育呈现下降趋势,三群体雄体间的HSI无显着差异。综上,选育G4二龄早熟和晚熟群体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3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晚熟品系群体选育第四代在成蟹阶段的营养品质评价通过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选育到第四代的二龄早熟、二龄晚熟群体和未选育组养成商品蟹的组织系数、可食率、可食组织中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在体重接近的情况下,三群体雄蟹的组织系数及可食率接近,无显着性差异。二龄早熟和晚熟雌体的肝胰腺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并且早熟群体的性腺指数和总可食率显着高于晚熟群体(P<0.05)。(2)就常规生化而言,晚熟躯体卵巢的水分含量最高,但其粗脂肪含量最低,显着低于早熟群体和对照组(P<0.05),三群体的肌肉和肝胰腺的常规生化指标差异不大。晚熟雄体肌肉中的粗蛋白及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均略低于早熟群体和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3)就脂肪酸而言,雄体肌肉脂肪酸含量只在个别指标中表现出差异性。ΣLC-PUFA含量最高的分别是晚熟雌体和对照组的雄体,但三群体中均无显着性差异;雌体肝胰腺中晚熟群体部分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特别是ΣLC-PUFA含量显着高于早熟群体及对照组;早熟群体卵巢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余两群体。无论是雌体还是雄体,早熟群体C22:6n3,ΣPUFA和ΣLC-PUFA含量均最高。综上,两选育群体的可食率和部分营养指标有一定的提升,这说明经过遗传选育的二龄早熟和二龄晚熟群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周桢[8](2019)在《中华绒螯蟹生命周期中历次蜕壳对其能量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分为3个阶段:育苗阶段、一龄幼蟹培育期、成蟹养殖阶段。蜕壳是中华绒螯蟹重要的生理学现象。长江水系河蟹幼体孵化后,一生共需要经历21次蜕壳,其中在育苗阶段蜕壳5次;扣蟹养殖阶段蜕壳11次;成蟹养殖阶段蜕壳5次。河蟹通过摄取食物积储的能量是保证蜕壳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外源因子,蛋白质、脂肪等重要的供能物质与蜕壳周期中的关键点密切相关。目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蜕壳前后的生长指数研究或是对于蜕壳的激素、基因等内源调控因子。而蜕壳对于河蟹能量需求、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影响目前研究很少。本实验利用池塘网箱集中养殖和室内水箱暂养的方式,根据河蟹各个蜕壳阶段的特点,采集到了河蟹从受精卵孵化后至最后一次生殖蜕壳期间每次蜕壳前后的样品,比较了其历次蜕壳前后和历次蜕壳间期的干重、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变化情况。探究了历次蜕壳对河蟹这几种生化指标的影响,补充了河蟹蜕壳的理论研究,并为河蟹各阶段养殖的营养管理提更多依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为了研究蜕壳对河蟹幼体成分和能量的影响,本实验从幼体即将孵化开始,暂养临近蜕壳的幼体且不投喂饵料,采集每次临近蜕壳前和刚刚蜕壳后的幼体作为样品,检测蜕壳对其干物质含量、干样品的粗蛋白、总脂含量和能量密度。结果表明,河蟹在育苗阶段幼体孵化后的干物质含量显着低于孵化前卵的干物质含量(p<0.05),较孵化前降低42.7%。第13次蜕壳后的干物质含量显着低于临近下次蜕壳前(p<0.05)。幼体干样品的能量密度、粗蛋白含量在孵化和每次蜕壳后均显着低于孵化和蜕壳前(p<0.05),孵化到第3次蜕壳阶段每次临近下次蜕壳的能量密度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刚刚蜕壳时(p<0.05)。幼体干样品总脂含量除孵化前后外,其余各阶段均无显着差异(p>0.05)。总脂和粗蛋白两种供能物质中,粗蛋白和能量密度的相关性更大,说明河蟹幼体蜕壳时能量的变化主要受蛋白质供应的影响。因此在育苗的各阶段为了保证能量的供给,应当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以促进蟹苗的蜕壳。本实验用河蟹育苗阶段同样的方法暂养临近蜕壳的幼蟹,采集一龄幼蟹11次蜕壳前后的样品,分别测量其干物质含量、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能量密度,探究了蜕壳对于一龄幼蟹体成分和能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除第4次蜕壳前后,其余各次蜕壳后的干物质含量显着低于蜕壳前(p<0.05)。历次蜕壳前的能量密度显着高该次于蜕壳后(p<0.05);在蜕壳间期每次蜕壳后的能量密度均显着低于临近下一次蜕壳前(p<0.05)。第1次蜕壳后能量密度下降最多,较蜕壳前下降了15.9%;第9次蜕壳后至下一次蜕壳前积累的能量最多,能量密度增长了16.8%。一龄幼蟹历次蜕壳前粗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蜕壳后(p<0.05),蜕壳间期每次蜕壳后的粗蛋白含量均显着低于临近下次蜕壳前(p<0.05)。第1次蜕壳前后蛋白质含量下降最大,下降了15.6%。第1次和第811次蜕壳前幼蟹粗脂肪的含量显着高于该次蜕壳后(p<0.05)。其他各次蜕壳前后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第711次蜕壳的间期,每次刚刚完成蜕壳后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临近下一次蜕壳前,其余各次蜕壳间期无显着差异(p>0.05)。第1次蜕壳前第2次蜕壳前粗脂肪含量下降最快,下降了20.6%。为研究蜕壳对成蟹养殖阶段的幼蟹体成分和能量的影响,暂养临近蜕壳的二龄幼蟹(期间不投喂饲料)蜕壳的幼蟹,采集成蟹养殖阶段河蟹5次蜕壳前后的样品,分别测量其干物质含量、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能量密度。结果显示,雌蟹和雄蟹均除了第4次蜕壳前后外,其余各次蜕壳后的干物质含量均显着低于蜕壳前(p<0.05)。但处在同一蜕壳阶段的雌雄蟹的干物质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雌蟹、雄蟹除第4次蜕壳前后外,其余各次蜕壳后的能量密度均显着低于该次蜕壳前。在第5次蜕壳前雌蟹的能量密度显着高于雄蟹(p<0.05),其余阶段雌雄蟹能量密度无显着差异(p>0.05)。第5次蜕壳前雌蟹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雄蟹(p<0.05),其余各阶段雌雄蟹粗蛋白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除第4次蜕壳外,其余历次蜕壳前雌雄蟹粗蛋白含量显着低于蜕壳后(p<0.05)。因此河蟹历次蜕壳对于其能量和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不同。历次蜕壳间期所积累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也都不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应该考虑蜕壳的影响调整养殖策略和饵料种类才能提高养殖成功率。

王璞[9](2019)在《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目前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水生甲壳类经济动物。其不仅味鲜肉美,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还有药用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普及推广,苗种生产成本逐渐降低,苗种产量逐年提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中华绒螯蟹苗种产量中,土池生态育苗生产的苗种约占养殖用苗总需求量的95%以上。中华绒螯蟹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胚前、胚胎和胚后三个发育阶段,其中胚后发育阶段又包括幼体、仔蟹、幼蟹和成蟹四个时期,幼体期(包括I-V期溞状幼体和M期大眼幼体)是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的起始,对整个胚后阶段的健康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育苗温度研究方面,应对中华绒螯蟹育苗的胚后发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重点研究。有效积温法则是温度与发育关系的直观体现,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是甲壳动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仅可衡量水产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而且可为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调控温度、发育历期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采用室内水族箱培育和室外温度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观察、记录温度和发育历期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探讨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实验以射阳地区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幼体为实验对象,设计室内单因素三处理三重复恒温试验(三个处理组分别设置恒温为20℃,22℃,24℃),定期监测发育温度和历期。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试验数据和当地五年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试验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以确定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为6.91℃,有效积温为274.18℃·d。(2)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目前关于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培育阶段试验和报告都是集中于研究生产技术流程和室内工厂化育苗水质控制方面。而关于室外土池生态育苗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多数都是单个因子对幼苗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关全面系统对中华绒鳌蟹生态育苗池塘各种因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和对溞状幼体生态育苗水质多年变化规律全面系统报告的试验文章。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2015年-2016年的4-5月育苗期,每四天一次在江苏射阳地区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进行水质监测,记录数据并分析其水质变化情况。检测项目有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氮营养盐、磷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等。并同时取本实验室2013-2014年育苗期的历史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四年的水质因子变化规律。四年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育苗池平均水温较低为17.0℃,2015年为17.4℃,2013和2016年均在18℃以上。育苗池水深保持在2.0m,可以有效保持水温稳定性。温度的高低和稳定性影响到育苗的时间,平均温度低的年份,发育到大眼幼体要晚2-3天,但对育苗产量影响不大。育苗池中溶氧一直高于5mg/L。pH值变化范围在8.34-8.68之间,整个监测期育苗池的变化幅度为0.3左右,变化非常稳定。盐度基本稳定,变化范围为23.2-26.5,符合中华绒螯蟹育苗水质标准。育苗池的盐度始终略高于蓄水池,但二者差异均不显着(p>0.05)。育苗池氨氮均随育苗时间延长有增长趋势,但仍远低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的水质要求。亚硝态氮含量随育苗时间延长稍有增长,但远低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规定的含量。蓄水池和育苗池硝态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0.110 mg/L。硝态氮是硝化反应的最终产物,结合前面指标来看,水体硝化反应效果较好。2013-2016年育苗期,蓄水池和育苗池总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209-0.273 mg/L和0.218-0.514 mg/L;0.220-0.280 mg/L和0.224-0.564 mg/L;0.260-0.345 mg/L和0.261-0.750 mg/L;0.278-0.387 mg/L和0.280-0.860 mg/L。总氮均呈上升趋势,最高监测值和最高平均值出现在2016年,达到0.860 mg/L和0.554 mg/L,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总氮呈逐渐增长趋势,然而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的监测数值较低,说明育苗池中的总氮,主要成分为可溶解性的有机氮。育苗池无机磷浓度变化,2013、2014年上升趋势较之2015、2016年无机磷平缓。四年均随育苗时间增加而升高。四年中COD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着育苗时间延长而升高(图11)。四年中育苗池COD前中期均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COD<2 mg/L),2016后期最高2.793 mg/L,但仍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COD<3 mg/L)。总磷变化趋势与无机磷相近。通过四年监测结果分析,射阳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天然海水pH值、盐度、水温适宜,氮磷营养盐和COD指标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但2013年-2016年试验监测池平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升。2016年试验监测池每667 m2达到47.80 kg。从我们对育苗基地生产记录调查得知,2016年产量最高的两个育苗池每667 m2分别达到了84 kg和104.5 kg。证明了射阳育苗基地在现有的生产模式下,尚有提高育苗池产量的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河蟹生态育苗技术完善和近海湿地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促进河蟹土池生态育苗合理健康发展。

王海宁,姜晓东,邓登,吴旭干,王少兵,成永旭[10](2019)在《野生和野生亲本子一代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养殖实验,比较野生捕捞大眼幼体(G0)和野生亲本人工繁育大眼幼体(G1)在扣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成活率、早熟率和最终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生群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一直低于野生子一代群体,其中雌体120和150日龄时规格差异显着(P <0. 05);(2)两群体的增重率(weight growth rate,WGR)均呈下降趋势,且野生群体在扣蟹阶段的WGR总体低于人工繁育群体,仅雌体150~180日龄及180~210日龄这两个时间段内高于人工繁育群体;特定增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变化趋势及差异性与WGR类似;(3)野生群体养成扣蟹的最终平均规格和一龄早熟率均低于人工繁育群体,但平均成活率和最终产量却高于人工繁育群体;(4)野生群体养成的最终扣蟹体质量主要集中于0~4. 00 g(36. 76%),并且显着高于野生G1人工繁育群体(P <0. 05),人工繁育群体体质量主要集中于4. 00~5. 99 g(26. 93%)和6. 00~7. 99 g (25. 43%)这两个范围内,两群体扣蟹在≥12 g体质量范围内的占比均较低,分别为8. 46%和7. 60%。野生亲本繁育子一代的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较大,但成活率和平均产量相对较低。通过养殖实验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来源的野生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养殖效果,为合理选育和利用野生大眼幼体提供实践依据。

二、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三: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大眼幼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三: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大眼幼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钟楼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1.1 良种选育初见规模,但覆盖率低
    1.2 标准化养殖技术应用率低
    1.3 品牌发展不均衡
    1.4 产业链发展失衡
2 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的作用
    2.1 河蟹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窗口
    2.2 基层推广体系的对接平台
    2.3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3 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钟楼)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3.1 示范基地建设内容
    3.2 示范基地技术创新及集成情况
        3.2.1 大规格扣蟹规模化繁育技术。
        3.2.2 大规格成蟹生态养殖技术。
    3.3 示范基地带动效应
4 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人员结构单一
    4.2 示范点布局集中
    4.3 示范养殖模式少
    4.4 示范管理维系困难
5 优化建议
    5.1 完善人才补充、培养与创新驱动模式
    5.2 因地制宜,开发与示范推广多种养殖模式
    5.3 发挥龙头效应,延伸整合产业链
    5.4 打造区域品牌

(2)北方地区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运输放养与苗种培育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蟹大眼幼体的运输
    (一)苗箱运输
    (二)网袋运输
    (三)注意事项
二、河蟹大眼幼体的放养
    (一)直接投放养殖田
    (二)先暂养后放入养殖田
三、养殖田的培育管理
    (一)科学投饵
    (二)调控水质
    (三)日常管护
        1. 巡田工作
        2. 防逃防敌害
        3. 蜕壳期管理

(3)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养殖中水环境影响及浮游生物作用的综述
    1.1 河蟹养殖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1.2 浮游动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1.3 浮游植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1.4 研究展望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2.1.2 实验设计
        2.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养殖产量
        2.2.2 蜕壳间期、有效积温和累计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2.2.3 幼蟹生态养殖区T、DO、p H、EC的变化特征分析
        2.2.4 幼蟹生态养殖区COD_(Mn)的变化特征分析
        2.2.5 幼蟹生态养殖区“三氮”和TN的变化特征分析
        2.2.6 幼蟹生态养殖区PO_4~(3-)-P和TP的变化特征分析
        2.2.7 幼蟹生态养殖区Chl-a的变化特征分析
    2.3 讨论
        2.3.1 幼蟹蜕壳与T及有效积温的规律
        2.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综合评价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3.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3.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密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3.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3.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3.2.6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3.3 讨论
        3.3.1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3.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3.3.3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4.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4.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4.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4.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
致谢

(4)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产养殖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综述
    2.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2.2 水产养殖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蟹养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对象
    3.3 系统边界
    3.4 生命周期模型
    3.5 模型计算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蟹养殖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1 数据来源
        4.1.1 实地调研
        4.1.2 采样监测
        4.1.3 文献和报告数据
        4.1.4 数据库数据
    4.2 各过程清单
        4.2.1 育苗阶段
        4.2.2 育种阶段
        4.2.3 成蟹阶段
    4.3 生命周期清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蟹养殖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
    5.1 环境影响类别选择
    5.2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5.2.1 全球变暖潜势
        5.2.2 酸化潜势
        5.2.3 富营养化潜势
        5.2.4 淡水生态毒性潜势
        5.2.5 能源使用
    5.3 池塘养殖与湖泊养殖对比
    5.4 养殖阶段间对比
    5.5 饵料生产环境影响
    5.6 不确定性分析
    5.7 系统减缓措施
    5.8 水产养殖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8.1 经济发展水平
        5.8.2 单养和混养
    5.9 养殖结构优化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5)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1.1 所属科目与种类
    1.2 养殖特点
2 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2.1 河蟹产业总体概况
    2.2 河蟹产业质量概况
    2.3 近十年河蟹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
3 河蟹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3.1 河蟹苗种
        3.1.1 河蟹育苗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3.1.2 蟹种培育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3.1.3 蟹种捕、运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3.2 渔用药物
        3.2.1 河蟹养殖用药对产品质量的风险隐患
        3.2.1.1 常用药物
        3.2.1.2 偶用药物
        3.2.1.3 混养用药
        3.2.1.4 周围农田及其他用药
        3.2.1.5 非药品
        3.2.2 禁用药物对河蟹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
        3.2.2.1 孔雀石绿
        3.2.2.2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
        3.2.2.3 氯霉素
        3.2.2.4 五氯酚钠
    3.3 养殖环境
        3.3.1 外源水对河蟹产品质量的风险隐患
        3.3.2 池塘淤泥带来的潜在风险
        3.3.3 稻田养蟹存在的质量风险
        3.3.4 池塘施肥不当造成的潜在风险
    3.4 河蟹饲料
        3.4.1 饲料添加抗生素造成的质量安全风险
        3.4.2 饲料添加激素对河蟹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
        3.4.3 饲料重金属超标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3.4.4 生物性饵料对河蟹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3.4.5 饲料掺假造假对河蟹质量带来的安全风险
        3.4.6 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河蟹对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
    3.5 非规范用药
        3.5.1 超剂量用药
        3.5.2 使用禁用药物
        3.5.3 超病程使用药物
        3.5.4 使用不合格药品
    3.6 生物毒素
    3.7 生物危害
    3.8 水产品流通
        3.8.1 河蟹暂养对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
        3.8.2 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风险
        3.8.3 药物清洗商品蟹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3.8.4 加工环节河蟹质量安全隐患
4 对策和建议
    4.1 管理措施建议
        4.1.1 实行市场准入制,保证种苗的质量
        4.1.2 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河蟹安全用药评价体系
        4.1.3 建立河蟹饲料的安全生产和监控体系
        4.1.4 推行渔药的安全使用
        4.1.5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4.1.6 加强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
        4.1.7 推进河蟹产业化经营并规范河蟹养殖技术
    4.2 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
        4.2.1 进一步加强河蟹药物及相关制品的基础研究
        4.2.2 加强和强化河蟹营养饲料的基础研究力度
        4.2.3 加强对渔用非药品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4.2.4 开展新型渔药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和开发研究
        4.2.5 研究建立河蟹质量追溯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4.2.6 河蟹产业重大公共灾害预警机制研究
    4.3 河蟹产业应急预案
        4.3.1 重大突发性涉渔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4.3.2 成立中国河蟹重大事件处理工作组
        4.3.3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事件处理程序
        4.3.4 建立对外宣传及媒体沟通机制
        4.3.5 建立质量安全事件备忘录制度
    4.4 前瞻性建议

(6)河蟹育苗的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配制海水进行河蟹育苗
2 天然海水土池人工育苗
3 天然海水工厂化人工育苗

(7)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4)养殖性能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甲壳动物遗传育种的进展
    1 甲壳动物生长选育进展
    2 甲壳动物抗病选育进展
    3 甲壳动物营养品质选育进展
    4 甲壳动物成熟时间选育进展
    5 中华绒螯蟹选育进展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四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眼幼体来源
        1.2 养殖管理
        1.3 数据采集
        1.4 免疫指标测定
        1.5 攻毒实验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
        2.2 成活率、早熟率、产量及规格分布
        2.3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比较
        2.4 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
    3 讨论
        3.1 生长性能
        3.2 养殖效果
        3.3 免疫抗病性能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晚熟品系群体选育第四代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
    1.材料方法
        1.1 扣蟹的来源
        1.2 蟹种放养及养殖管理
        1.3 数据的采集
        1.4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
        2.2 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
    3.讨论
        3.1 生长性能
        3.2 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晚熟品系群体选育第四代在成蟹阶段的营养品质评价
    1.材料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生化分析
        1.3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组织系数和总可食率
        2.2 常规生化组成
        2.3 脂肪酸组成
    3.讨论
        3.1 组织系数及常规生化组成比较
        3.2 脂肪酸组成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中华绒螯蟹生命周期中历次蜕壳对其能量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的蜕壳生长及期间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1.1 河蟹的蜕皮、蜕壳周期及过程
        1.1.1 河蟹的蜕皮、蜕壳周期
        1.1.2 河蟹的蜕皮过程
    1.2 河蟹蜕壳期间的营养变化
        1.2.1 河蟹蜕皮期前后脂类含量的变化
        1.2.2 河蟹蜕皮前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1.2.3 河蟹蜕壳前后能量的变化
    1.3 讨论
第二章 蜕壳对中华绒螯蟹幼体能量密度及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时间和地点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1.4 生化测试方法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历次蜕壳对河蟹幼体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2.2.2 历次蜕壳对河蟹幼体能量密度的影响
        2.2.3 历次蜕壳对河蟹幼体总脂含量的影响
        2.2.4 历次蜕壳对河蟹幼体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2.2.5 历次蜕壳前后的粗蛋白含量、总脂含量间与能量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蜕壳对河蟹幼体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2.3.2 蜕壳对河蟹幼体总脂含量、粗蛋白含量及能量密度的影响
第三章 蜕壳对中华绒螯蟹一龄幼蟹能量密度及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时间与地点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3.1.4 生化测试方法
    3.2 结果
        3.2.1 一龄幼蟹历次蜕壳对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3.2.2 一龄幼蟹历次蜕壳对能量密度的影响
        3.2.3 一龄幼蟹历次蜕壳对蛋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2.4 一龄幼蟹历次蜕壳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蜕壳对一龄幼蟹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3.3.2 蜕壳对一龄幼蟹能量密度和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蜕壳对中华绒螯蟹成蟹能量密度及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4.1.4 生化测试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成蟹养殖阶段蜕壳对河蟹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4.2.2 成蟹养殖阶段蜕壳对河蟹能量密度的影响
        4.2.3 成蟹养殖阶段蜕壳对河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4.2.4 成蟹养殖阶段蜕壳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蜕壳次数对同种性别河蟹物质积累和能量密度的影响
        4.3.2 蜕壳对不同性别河蟹的能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9)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与环境因子研究综述
    1.1 水环境因子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1.1.1 温度和盐度
        1.1.2 溶解氧、pH值
        1.1.3 氮、磷、COD
    1.2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方式沿革
        1.2.1 工厂化育苗
        1.2.2 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
    1.3 历年对水质因子研究概况
    1.4 中华绒螯蟹繁育温度研究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有效积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供试幼体
        2.1.3 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设计
        2.1.4 历史监测数据
        2.1.5 监测指标
        2.1.6 数据计算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与其他相近研究的异同点
        2.3.2 幼体阶段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和发育历期特点
        2.3.3 幼体阶段影响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其他因素
    2.4 结论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设计
        3.1.4 育苗水质评价参照标准
        3.1.5 采样方法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育苗池产量
        3.2.2 水温
        3.2.3 溶解氧、pH值、盐度
        3.2.4 氮
        3.2.5 磷
        3.2.6 COD
    3.3 讨论
        3.3.1 温度
        3.3.2 溶解氧、pH值和盐度
        3.3.3 氮、磷
        3.3.4 COD
        3.3.5 结论
        3.3.6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10)野生和野生亲本子一代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眼幼体来源
    1.2 幼蟹放养和养殖管理
    1.3 数据采集
        1.3.1 生长性能
        1.3.2 存活率、平均体质量、产量、早熟率和规格分布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情况
    2.2 成活率、平均体质量、产量和规格分布
3 讨论
    3.1 生长性能
    3.2 最终养殖效果和早熟率比较

四、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三: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大眼幼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钟楼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探析[J]. 刘亚楠,戴飞,庄红根,郭风英,毛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7)
  • [2]北方地区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运输放养与苗种培育管理技术[J]. 田静,巴福阳,刘丹,刘娟. 中国水产, 2021(04)
  • [3]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D]. 贾延.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4]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D]. 诸慧. 南京大学, 2020(04)
  • [5]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风险研究[J]. 周军,周刚,李旭光,邓燕飞,许郑超,陆全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1)
  • [6]河蟹育苗的发展历程[J]. 巴福阳. 现代农业, 2019(08)
  • [7]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4)养殖性能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D]. 王海宁.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中华绒螯蟹生命周期中历次蜕壳对其能量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D]. 周桢.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D]. 王璞.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野生和野生亲本子一代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J]. 王海宁,姜晓东,邓登,吴旭干,王少兵,成永旭.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1)

标签:;  ;  ;  ;  ;  

关于河蟹人工繁育技术─3:低成本培育优质河蟹幼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