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测井信息在安棚地区深层系裂缝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蓁[1](2019)在《基于地震反演的趋势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识别与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之一,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顺北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是中石化在碳酸盐岩海相石油勘探的新发现。顺北1井区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已钻井深达7500多米,储层的非均质性强,目的层一间房组(O2yj)表层的地震信息被“红波谷”掩盖,导致振幅强度微弱、储层地震响应特点不明显、定量化精细描述困难。据此,以临近红波谷区的一间房组(O2yj)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子波重构和断层增强预处理,再进行缝洞型储层正演数值模拟,最后应用两种不同的反演预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反演数据体进行趋势分析得到剩余波阻抗,获得了研究区缝洞型储集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断裂控制成藏:垂向上深部热液沿断裂上移,改造断裂周边,形成孔隙,油气从寒武纪烃源岩向上运移充注于孔隙发育的一间房组(O2yj),上方为厚度较大的桑塔木组(O3s)泥岩作为盖层;横向上储层发育沿主干断裂呈带状分布。(2)子波重构对剔除“红波谷”、增强地震信息的分辨率具良好效果,满足后续反演所需要求;断层增强明显削弱了地震数据中的噪音,使地震剖面噪声更少,断层更容易识别;正演表明利于油气发育的缝洞型储集体具备“串珠”反射特征,“串珠”与“串珠”之间有裂缝断层带作为油气运输通道,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3)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结果各有千秋,经趋势分析后的两种剩余波阻抗与井吻合度均为100%,相比单独反演更为可信,模型宽带约束反演剩余波阻抗在平面中对NE向的两条断裂带刻画效果好。(4)叠合两种反演方法计算出剩余波阻抗属性,以重合度为依据圈定出Ⅰ、Ⅱ、Ⅲ和Ⅳ四个有利区,设计的验证点A、B通过拉取十字剖面得到有效验证。结果表明此次储层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下一步油气藏开发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夏炜旭[2](2019)在《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致密储层裂缝识别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致密勘探的目的层为位于核桃园组核3段VII、VIII、IX三个油组。资源总量在2.7-3.4亿吨,目前探明储量为1.9亿吨,勘探潜力巨大。但是致密砂岩裂缝发育特征复杂,在裂缝的类型及分布规律预测上与常规储层具有一定差别。目前,针对研究区的致密储层裂缝测井评价方法体系不完善。因此,本文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裂缝综合测井评价,为后期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利用地质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首先对裂缝特征进行描述,再结合常规测井裂缝回应特征法、孔渗交会图版法、小波高频属性法、电成像人机交互法对裂缝进行识别,计算了相关裂缝参数。接着通过结合应力匹配法、电成像测井和斯通利波对裂缝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最后综合利用沉积相研究、三维地震预测裂缝、成岩演化及有效储层展布研究的研究成果,VII、VIII、IX三个油组的裂缝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并对开发井位部署做出了指导和建议。研究发现:研究区裂缝以高角度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为主,还存在部分低角度裂缝及网状缝,溶蚀现象普遍。裂缝发育主要存在4个组系,其中以近东西组系最为发育,其次北东-南西、北西-南东组系,南北组系最不发育。通过建立渗透率增大系数、小波高频属性及电成像人机交互法均能够较好的识别裂缝。根据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裂缝走向的夹角关系结合试油结果发现,夹角小于10°裂缝有效程度最高,夹角大于15°有效程度较低。成像测井计算的有效裂缝孔隙度下限为0.85%,裂缝宽度下限为0.4mm。结合裂缝类型、裂缝强度、裂缝级别和裂缝组合建立了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评价体系。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属性融合的方法预测VII油组裂缝在东南部发育,VIII油组裂缝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很发育,IX油组裂缝在南部和东部很发育。最后预测了VII油组3个有利目标区,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中部、东南部,面积分别为0.45km2、2.01km2、0.45km2。VIII油组1个有利目标区,面积为3.02km2,呈北东南西向展布。IX油组1个有利目标区,分布在研究区中部,面积大约为1.63km2。
谢玮[3](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缝洞识别及多波联合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已渗透到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对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和新突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尤其是测井和地震勘探,在研究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系列的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本文在调研总结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分类、回归问题的基础上,对分类问题中的裂缝和缝洞充填物识别,以及回归问题中的多波联合反演展开了研究,并分别提出了改进方法。针对裂缝和缝洞充填物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结合FMI电成像测井图像和岩心观测资料,对裂缝和缝洞充填物进行分类;分析裂缝和缝洞充填物的测井响应特征,从众多的测井曲线中挑选出对裂缝和缝洞充填物敏感的测井曲线;由于利用单个测井曲线来识别的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提取对裂缝和缝洞充填物更加敏感的组合参数;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建立裂缝和缝洞充填物的识别模型,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裂缝和缝洞充填物的识别精度。实际资料测试中,该方法的识别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方法,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岩心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针对多波联合反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贝叶斯推断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采用精确Zoeppritz方程进行PP波和PS波正演,避免近似公式在远炮检距和弹性参数纵向变化较大等情况下的误差;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PP波、PS波反射振幅与弹性参数之间的最优非线性模型,以解决多波联合AVO反演的非线性问题;通过改进的贝叶斯推断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超参数的后验概率进行最大化,获得了最优的超参数,从而提高了多波联合反演的精度。模型试算表明,该方法的反演精度和抗噪能力优于常规方法;该方法的实际资料反演结果与实际测井曲线更加吻合,反演误差更小,表明该方法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的实际多波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可行的。
郑金凯[4](2019)在《车排子凸起西翼火成岩储层裂缝发育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储层岩石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与运移通道,开展裂缝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对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区历经多期构造运动作用,裂缝发育期次较多、分布特征复杂,亟需开展裂缝量化预测为井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参考。目前在裂缝量化预测领域已有较多学者进行了探索,但现有的裂缝预测方法仍然存在较多不足,比如对裂缝发育的多期性考虑较少,裂缝预测地质模型简化程度较高等问题。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车排子西翼火成岩储层为例开展了研究区多期次裂缝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研究区总体呈现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断阶式构造格局,成藏条件有利,岩性主要为凝灰质泥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和泥岩,储集空间为裂缝-孔隙型,主要为低孔、中低渗储层。(2)研究区经历的构造运动时期主要有海西运动中晚期、印支运动期、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通过岩心露头观察、铸体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确定研究区至少有三期裂缝发育。研究区石炭系裂缝优势走向为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判断近南北走向裂缝发育时间最早,为海西运动中晚期形成,北东走向裂缝形成时间次之,为印支运动期形成,北西走向裂缝形成时间最晚,为燕山运动期形成。(3)由岩石声发射试验确定了研究区在海西运动中晚期、印支运动期、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以逆断层形成的地应力类型判断了各期构造运动的应力方向;利用测井资料和岩石力学试验确定了研究区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基于蚂蚁追踪构造解释技术得到各时期有限元地质模型并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4)基于成像测井资料裂缝产状统计,从研究区裂缝发育的多期性和有效性出发,在已有的裂缝量化参数计算模型中引入有效裂缝系数与裂缝发育比例系数,建立了新的适用于多期裂缝量化预测的叠加裂缝量化预测模型并应用于研究区储层裂缝量化预测。(5)开展研究区目的储层柱面偏差曲率属性裂缝预测和叠加裂缝量化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裂缝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基于构造应力场模拟的多期次裂缝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确定研究区苏13井、苏1-13井附近及其西部区域、苏1-5井北部区域裂缝相对发育,苏1-5井以西至苏1-3井附近、苏2井及其西部区域为裂缝相对不发育区。
盛军[5](2016)在《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综合研究及水平井开发对策 ——以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致密砂岩储层与常规储层相比,孔喉结构更为复杂,储层表现在低孔、低渗以及含气饱和度低的特征,单井产能低、气井稳产时间短,气水矛盾突出、开发难度大等特点。致密砂岩储层需要对储层进行一定程度的措施改造下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水平井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大型体积压裂等先进工艺措施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有效合理开发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的关键技术手段,尤其是水平井钻井技术,提高单井产能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增大单井的产能动用程度与储层控制面积,面对逐年增加的产能建设任务及稳产压力,水平井技术必将成为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的重要开发手段之一。本次论文研究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开展综合研究并进行分类评价,通过对研究区水平井开发可行性的分析,以储层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划分水平井开发有利区,为高效、合理、经济开发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致密砂岩气藏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以物性分析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为基础的储层岩石学、物性、成岩作用演化等方面的内容;(2)以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实验为基础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3)以核磁共振、气水相渗为基础的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4)并在以上实验基础之上,开展了储层天然气充注程度研究、储层产能主控因素研究;(5)以各类实验与流动单元划分相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6)水平井适用性及水平井有利区划分研究。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与认识:(1)研究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阶段达到中成岩阶段B期。机械压实作用以及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机械压实作用对储层致密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减孔率高达69.12%,而后经历的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首要因素,溶蚀作用造成的孔隙度增孔率为22.96%。(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隙、溶蚀孔隙,其中溶蚀孔以岩屑溶蚀为主,晶间孔-溶孔型、晶间孔型是研究区的主要孔隙组合类型,喉道整体细小,以管束状喉道为主,并存在一些点状与片状喉道。(3)盒8下2小层以较低的排驱压力与中值压力,较高的退汞效率表明其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相对最大,孔隙之间的连通性较好,渗流能力较强,物性相对其他小层最好。(4)储层划分为孔隙贡献型与喉道贡献型两类,其中孔隙贡献型样品较喉道贡献型具有更大的喉道半径范围,以及最终进汞饱和度。(5)储层的孔隙发育程度差异较小,孔隙半径、与孔隙数量接近。样品间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重要集中在喉道上,从而使得不同类型储层的孔喉半径比差异明显。(6)不同孔隙类型储层T2谱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以单一类型孔隙为主导的样品乃谱分布曲线呈弱双峰形态。(7)对于致密砂岩气藏而言,喉道的发育程度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储层的渗流能力。(8)盒8下2段储层的渗流品质相对最好、但存在着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不同孔隙类型储层样品相渗特征差异较大。(9)早白垩世为研究区目的层天然气充注的主要成藏期,通过采用不同方法确定研究区孔喉流动下限值为0.1μm,并且标定出储层天然气充注物性下限,其中孔隙度下限为6.0%、渗透率下限为0.1×10-3μm2。天然气在充注储层运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以毛细管力为主,生排烃高峰期时古气藏状态下天然气充注的的最大毛细管阻力为1.17MPa。(10)流体过剩压力是本研究区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天然气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研究区目的层天然气充注指数介于0.22~0.90之间,平均值为0.42;总体表现为中等充注强度;强充注程度占到20%。(11)水锁效应是气井生产中产能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控制气井生产压差对于延缓气井见水、减缓气井产能下降有着重要意义。(12)对于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束缚流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气相流体的流速超过某一定值,使得其对于孔喉管壁水膜的拖曳力大于水膜流动的沿程阻力时,从而导致束缚流体变的可动。(13)根据储层评价结果,盒8下相对盒8上优势储层分布比例相对较多,其中盒8下又以盒8下2小层为优,盒8下2小层以一类储层为主,占其所有储层类型的67.12%。(14)成岩作用演化的差异是造就现今不同品质的类型的储层主要原因。(15)通过水平井地质与经济两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盒8下2小层是研究区常规水平井开发的主力目的层,其适合水平井开发的储层比例相对其他小层最大,占到所有储层类型的87.67%。
赖锦[6](2016)在《库车坳陷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文中提出通过岩心观察并综合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压汞测试和常规、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性岩相、成岩相、裂缝相和孔隙结构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沉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为主,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在沉积微相划分的基础上,优选粒度中值辅以沉积层理和成分成熟度指数对沉积微相进行进一步细分和量化,将巴什基奇克组储层进一步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中砂岩、水下分流河道细砂岩、水下分流河道粗砂岩、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河口坝中砂岩、河口坝细砂岩和水下分流间湾泥岩共7种岩性岩相类型。通过成像测井以及常规测井曲线形态观察与描述,结合常规测井资料粒度中值和成分成熟度等参数的计算,建立了不同岩性岩相的测井表征方法。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经历压实、胶结、溶蚀和破裂等成岩作用,现今正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A期。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等将储层划分为压实致密、伊蒙混层充填、碳酸盐胶结、不稳定组分溶蚀和成岩微裂缝5种成岩相。选取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和中子等测井曲线,通过岩心薄片资料刻度测井归纳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并结合元素俘获ECS测井所获得的岩石矿物组合剖面,由此建立了各成岩相的测井识别准则。岩心观察以及成像测井解释均表明,巴什基奇克组储层裂缝极为发育,根据裂缝角度和裂缝密度等参数将其划分出网状缝、高角度斜交缝、低角度斜交缝、近水平缝4种裂缝相类型。通过常规、成像以及阵列声波测井等资料实现了裂缝相的综合识别与划分。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且喉道细小,孔喉组合类型主要以中孔细喉和小孔微喉型为主。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和排驱压力、最大孔喉半径及平均孔喉半径参数等,可将储层基质孔隙结构划分为Ⅰ类中孔中喉型、Ⅱ类中孔细喉型、Ⅲ类小孔细喉型和Ⅳ类微孔微喉型4种类型。通过抽提反映孔隙结构类型较灵敏的最大孔喉半径等参数,建立了孔隙结构相的测井评价方法。通过岩性岩相、成岩相、裂缝相和孔隙结构相的叠加与复合对储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中砂岩-不稳定组分溶蚀-网状缝-I类中孔中喉型等多种不同的岩石物理相。然后通过对岩性岩相、成岩相、裂缝相和孔隙结构相与物性分析或产能资料的标定与拟合分别形成各相的定量表征参数,再根据四者对“甜点”发育影响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其不同的权值,由此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建立了岩石物理相的定量划分标准。并按照岩石物理相对储层品质的建设与破坏作用归纳总结出PF1-PF4四大类岩石物理相。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及试气结论等阐明了岩石物理相对储层有效性的定量控制作用。最后对各单井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岩石物理相进行了测井定量划分,阐明了各单井岩石物理相纵向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岩石物理相进行横向剖面对比分析,并以小层为单位对岩石物理相进行平面成图。由此通过有利岩石物理相的纵、横向展布规律实现了优质储集体的预测目标。
赖锦,王贵文,孙思勉,蒋晨,周磊,郑新华,吴庆宽,韩闯[7](2015)在《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致密砂岩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由于其岩性致密、基质孔隙结构复杂且非均质性强.储层含油气性和产能对裂缝的依赖性强,裂缝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是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致密砂岩储层本身的非均质性以及裂缝分布复杂、规律性差导致目前尚缺乏一个能全面解决裂缝精细描述与刻画的研究方法,在地下裂缝识别和裂缝参数定量表征方面都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理论体系.本文由此拟从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出发,对裂缝分类方案进行归类总结,最后就测井资料在裂缝定性识别和裂缝参数定量表征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能弥补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的薄弱现状,并有助于裂缝空间分布预测的研究.
刘晓鹏[8](2015)在《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油田位于伊朗西南部,于1908年发现、1911年投入开发,为中东地区第一个发现并投产的商业油田,Asmari组碳酸盐岩储层为其主力层位。近百年开发过程中,油田历经下部侏罗系高含H2S气体窜入及大量气体漏出地面等历史事件,造成目前上有气顶、下带边水的流体分布态势,油藏压力极低(压力系数仅为0.344左右),储层非均质性强。论文研究开展之前,油田已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为使百年油田焕发活力并实现有效、持续、规模开发,有必要对该油田Asmari组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综合评价研究,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论文以M油田Asmari组碳酸盐岩储层为对象,野外露头观察、实验分析、录井、测井、测试等资料为基础,借助直方图、交会图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其沉积微相和发育特征,识别了有效储层和流体,标定了有效储层下限,研究了有利储层展布规律,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前人研究认为,M油田Asmari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即"Asmari limestone",论文发现并验证了储层岩性以云岩、灰质云岩、云质灰岩和灰岩为主,同时建立了岩性识别图版。(2)论文建立了M油田Asmari组沉积模式,识别并划分了三种沉积微相(局限、开阔和蒸发台地),分析了不同微相的物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开阔台地为有利相带,为后续开展储层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3)从宏观到微观,以不同尺度和不同角度,论文深入研究了M油田Asmari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与特征,提出研究区内发育溶蚀孔洞和裂缝,其中溶蚀孔洞为油气储集空间、裂缝为运移通道。(4)论文总结Asmari储层发育四类孔喉,依次为大、中、小和微孔喉,研究不同孔隙度区间孔喉分布特征,建立其对应的孔喉分布模板,分析不同孔隙度区间孔喉发育规律,对深化储层认识极具指导意义。(5)论文研究M油田Asmari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并借助地球化学指标和生产过程中压力变化等资料,研究油藏连通性特征,有力指导了井位部署和优化射孔等后续工作。(6)论文应用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处理裂缝参数的技术方法,分析总结储集空间分布与岩性组合的特征规律:溶蚀孔洞发育与白云化程度成正比,裂缝发育与白云化程度成反比,并建立储集空间类型与岩性关系识别模板。(7)综合利用相渗资料、孔隙度-饱和度交会、含油产状、压汞资料等资料,确定了M油田Asmari组储层下限,为后续有效储层统计及储量评估提供了有利依据。(8)钊对M油田Asmari储层,论文从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指标出发,建立了适合其储层的致密层、泥岩、水层及含油层识别模板,其可靠性得到生产资料证实。(9)针对异常低压储层流体识别这一国际性技术难题,论文研究了Asmari组异常低压油藏的流体判别技术和流体界面识别方法,明确了流体空间分布规律,该认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钻井及开发技术人员的技术瓶颈。(10)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指标,针对M油田,首次建立了Asmari组油藏储层划分和识别标准,据此将其分为四类,研究了各类储层分布特征,借助日产量、稳产期等指标,研究了高产井分布规律,有利指导了井位部署,也为优化钻井轨迹提供了技术依据。综合上述各项研究结果,首次建立了M油田Asmari三维地质构造及常规物性模型,其可靠性得到了水平井实钻、试油和生产资料证实,水平井测试产量及各项生产指标均超过预期目标;找到了针对全世界范围内、诸多缺少地震等关键资料的老油田,建立符合地下客观规律地质模型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手段,形成了一套针对类似复杂储层油田的综合评价流程、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提高目前诸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迈入后期、亟待恢复生产的边际油田整体效益,指明了方向。
李玮[9](2014)在《HB油田碎屑岩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储层产能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储层品质、储层流体含油性质和其产油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地质学家、油藏工程师和测井分析专家们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测井产能预测多为静态预测,通过储层性质评价和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来预测储层的产液能力,这种产能预测代表的是储层的天然产液能力,是不考虑施工方面因素和生产条件改变的,比如油嘴半径和生产压差等。测井储层产能预测包括了自然产能预测和压裂后产能预测两部分。自然测井产能预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思路有三种:一、通过测井响应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区块自然产能评价指数,得到区域性自然产能经验公式;二、通过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建立测井曲线与自然产能间关系,预测油气层自然产能;三、通过测井方法提供必要储层参数,再通过平面径向流公式预测油气层自然产能。本次研究主要集中在前面两种方法中。压裂后产能预测主要是建立在储层弹性力学性质分析和地应力分析基础上的。本研究中依照不同脆性储层压裂后易形成的改造缝的情况,分类对压裂后产能进行了预测。本文有两个研究区块,Jz地区和EL地区,都属于典型中低孔中低渗砂岩储层。JZ地区目前开发程度还较低,主要产量来源于储层的自然产出,该区块主要研究任务是自然产能评价。但是EL地区大量发育有砂砾岩且部分岩石有凝灰质胶结,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Jz地区更低,孔隙度在5%-15%,渗透率在0.1mD-70mD,几乎口口井压裂。在该区域自然产能评价仍延续Jz地区的方法,再在岩石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压裂后产能预测。文中致力于建立储层产能预测流程、规范,并开发一套适用于华北研究区域的自然产能和压裂后产能预测软件,挂接于LEAD3.0,在目标区块应用并进行效果分析,取得了以下成果:1建立研究区产能评价参数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在孔隙结构分析和储层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该区块了合适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基本参数的计算模型。2建立适合HB油田自然产能预测模型针对研究区储层特点,结合核磁测井和MDT资料,优选测井参数,通过分析地层压力、孔隙特征等与储层产液量的关系,利用多元统计、神经网络推理系统等方法,建立适合饶阳中北部自然产能预测模型和压裂后产能预测模型,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见到一定效果。3进行压裂高度预测研究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相结合,建立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剖面,计算地层破裂压力,并进行压裂高度预测,从而为压裂施工设计提供有效参数支持。4建立适合的产能评价标准利用岩心分析数据、测井及测试资料对储层产液能力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储层产能级别划分标准。针对JZ地区储层中含有高密度(大于0.9g/cm3)、粘度大,含蜡导致凝固点高的原油特点,建立适合的产能评价标准。5编制产能预测和产能评价程序根据研究成果,完善不同测井系列条件下产能评价模型,整合不同储层分类和产能评价方法(产能指数、神经网络等),确定产能评价流程、成果规范和出图模式等,形成完整的产能评价技术体系;编制适合的产能预测和产能评价程序,与课题整体研究成果集成,挂接到LEAD3.0。
王峥嵘[10](2015)在《川西凹陷新场须二段深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岩体破裂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川西凹陷新场须二段深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岩体破裂规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场地区及临区已有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等资料,同时结合深部岩体钻井岩芯裂缝发育特征编录、录井测井地应力和裂缝分析成果、完井报告资料的对比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的地质模型。结合已有的井孔崩落、钻井诱导缝分析、水压致裂曲线分析、岩石Kaiser效应测试等技术所获得的地应力资料,综合分析了新场须二段各运动期次的构造应力。然后利用工程地质的系统工作方法和构造地质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地应力场特征,预测研究深部岩体结构面的特征及其发育分布规律。通过以上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综合区域研究资料,研究区须家河组二段的地层在历史上共经历了印支运动中期(安县运动)、印支运动中期印支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早幕燕山运动中幕、燕山运动晚幕喜山运动早幕、喜马拉雅运动等5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2)将传统的构造地质学与现代岩石力学、地应力测试技术、大型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套深部地应力场分析及裂缝预测评价的方法体系。(3)根据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的地表露头调查、测井曲线、成像测井、钻孔岩芯分析说明,须二段储层裂缝发育特征为以低角度裂缝为主,同时发育斜交缝、高角度缝、网状缝等,裂缝走向主要有NEE、NE、SEE三个方向。(4)开展了多期Kaiser试验,建立了利用多期Kaiser试验提取古地应力的思路和初步方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研究区地层在历史上至少经历过四期构造运动作用,获得的各期主应力方向、大小与区域资料较为吻合。(5)采集须家河组砂岩在地表出露的岩样,进行了室内单轴、三轴物理力学试验,获得了相应物理力学参数,并统计了区内各地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相应资料。(6)研究区地形相对平坦,区内断裂构造是影响研究区应力场分布特点的重要因素。三个目的层中,由于均发育较多断裂构造,因此其应力场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在断层端部和转折部位表现出较明显的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集中现象,而在断层两盘部位则出现应力消散特点,最小主应力在断裂周围表现较明显的拉应力。从纵向剖面上看,研究区应力场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具体表现为千佛崖以上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多近于水平,应力场分布较连续;须家河组地层受断层影响,主应力方向在不同部位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在断层周围,主应力方向往往多变,应力场部分大多不连续;须家河底板以下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大多转为近竖直向,应力场分布也较为连续。(7)根据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参考研究区现有岩芯观察、测井分析等资料,确定出研究区裂缝发育分布的预测标准,对区内三个目的层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须家河二段第七、第四、第二砂组岩层顶板中裂缝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翼部较陡的转折端及构造高点区域。研究区裂缝总体方向主要是北东(NE)向、近南北(SN)向、北西(NW)向和东西(EW)向,以低角度剪切缝为主;此外在构造高点地区,发育也有较大部分张性裂缝。
二、多测井信息在安棚地区深层系裂缝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测井信息在安棚地区深层系裂缝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震反演的趋势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识别与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地球物理特征 |
2.2.3 基底岩性及断裂构造特征 |
2.2.4 油气地质特征 |
3 地震资料预处理与缝洞型储层正演数值模拟 |
3.1 地震数据图像增强 |
3.1.1 子波重构去除红波谷 |
3.1.2 断层增强 |
3.2 缝洞型储层正演数值模拟 |
3.2.1 地震波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3.2.2 缝洞型储层正演模拟 |
4 储层预测方法 |
4.1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
4.1.1 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4.1.2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流程 |
4.1.3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结果 |
4.2 基于模型的宽带约束反演 |
4.2.1 基本原理与优缺点 |
4.2.2 基于模型的宽带约束反演流程 |
4.2.3 基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结果 |
5 趋势分析 |
5.1 趋势分析原理 |
5.2 约束系数脉冲反演波阻抗数据体趋势分析计算 |
5.3 基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波阻抗数据体趋势分析计算 |
5.4 趋势分析单井识别解释 |
5.4.1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单井识别 |
5.4.2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单井解释 |
6 目的层预测 |
6.1 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
6.2 储层有利区划分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致密储层裂缝识别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致密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国内外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1.2.3 国内外致密储层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国内外裂缝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性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论文创新性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3 致密砂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3.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发育特征 |
3.2 裂缝产状及组系特征 |
3.3 裂缝发育程度及规模 |
3.4 裂缝填充特征 |
3.5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3.5.1 岩性因素 |
3.5.2 岩层厚度因素 |
3.5.3 构造变形因素 |
3.5.4 应力因素 |
3.6 小结 |
4 致密砂岩裂缝识别及参数计算 |
4.1 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 |
4.1.1 渗透率增大系数法识别裂缝 |
4.1.2 小波高频识别裂缝 |
4.2 电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及参数计算 |
4.2.1 电成像测井原理及应用简介 |
4.2.2 图像人机交互识别法 |
4.2.3 裂缝参数计算 |
4.3 小结 |
5 裂缝有效性评价 |
5.1 应力匹配法评价裂缝有效性 |
5.1.1 地应力方位的求取及研究区地应力的分布 |
5.1.2 地应力分布与裂缝产状对比评价裂缝有效性 |
5.2 电成像测井评价裂缝有效性 |
5.3 斯通利波评价裂缝有效性 |
5.3.1 斯通利波原理及裂缝回应特征 |
5.3.2 声成像评价裂缝有效性 |
5.4 小结 |
6 研究区裂缝分布规律预测及有利目标优选 |
6.1 裂缝评价标准研究 |
6.1.1 裂缝类型 |
6.1.2 裂缝强度 |
6.1.3 裂缝级别 |
6.1.4 裂缝组合 |
6.2 裂缝分布规律预测 |
6.3 有利目标优选 |
6.3.1 Ⅶ油组有利目标综合评价 |
6.3.2 Ⅷ油组有利目标综合评价 |
6.3.3 Ⅸ油组有利目标综合评价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机器学习的缝洞识别及多波联合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器学习 |
1.2.2 机器学习在测井技术中的应用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
1.2.4 裂缝及缝洞充填物识别 |
1.2.5 多波联合AVO反演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
2.1 BP神经网络 |
2.2 支持向量机 |
2.2.1 分类问题 |
2.2.2 回归问题 |
2.2.3 核函数 |
2.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2.3.1 分类问题 |
2.3.2 回归问题 |
2.4 三种方法的对比 |
2.5 改进的贝叶斯推断参数优化方法 |
2.5.1 贝叶斯方法 |
2.5.2 改进的贝叶斯推断 |
2.5.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3 裂缝及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 |
3.1 裂缝及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 |
3.1.1 基于PSO-LSSVM的识别方法 |
3.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区域地质概况 |
3.2.2 储集空间类型 |
3.2.3 岩心裂缝统计 |
3.2.4 FMI成像测井裂缝统计 |
3.3 裂缝识别应用实例 |
3.3.1 样本的选取 |
3.3.2 裂缝识别模型的建立 |
3.3.3 裂缝识别结果分析 |
3.4 缝洞充填物识别应用实例 |
3.4.1 样本的选取 |
3.4.2 缝洞充填物识别模型的建立 |
3.4.3 缝洞充填物识别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多波联合AVO反演方法研究 |
4.1 AVO理论 |
4.1.1 Zoeppritz方程 |
4.1.2 Zoeppritz方程近似公式 |
4.1.3 近似公式计算精度对比 |
4.2 纵波贝叶斯反演 |
4.3 非线性多波联合AVO反演 |
4.4 模型试算 |
4.4.1 模型背景资料 |
4.4.2 无噪模型试验 |
4.4.3 抗噪性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多波联合AVO反演应用实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区域地质概况 |
5.1.2 储层特征 |
5.2 多波地震资料处理 |
5.2.1 多波叠前处理 |
5.2.2 多波同相轴匹配 |
5.2.3 部分角度道集叠加 |
5.3 实际资料应用 |
5.3.1 多波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5.3.2 训练样本构建及非线性建模 |
5.3.3 非线性多波联合反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车排子凸起西翼火成岩储层裂缝发育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
1.2.2 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准噶尔盆地地质概况 |
2.1.2 车排子凸起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研究区构造、圈闭特征 |
2.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储层特征概况 |
2.3.1 岩性特征 |
2.3.2 物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裂缝发育期次研究 |
3.1 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 |
3.2 裂缝发育分期特征 |
3.2.1 露头与岩心裂缝分期特征 |
3.2.2 成像测井裂缝期次识别 |
3.3 岩石声发射试验 |
3.3.1 声发射试验概况 |
3.3.2 岩石破裂期次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多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
4.1 储层岩石力学参数确定 |
4.1.1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
4.1.2 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4.2 多期地质模型建立 |
4.2.1 Petrel软件简介 |
4.2.2 地震数据构造解释 |
4.2.3 地质模型建立 |
4.3 研究区构造应力场模拟 |
4.3.1 海西运动中晚期 |
4.3.2 印支运动期 |
4.3.3 燕山运动期 |
4.3.4 喜马拉雅运动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裂缝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
5.1 裂缝量化参数 |
5.1.1 裂缝密度 |
5.1.2 张裂缝破裂率 |
5.1.3 剪裂缝破裂率 |
5.1.4 裂缝发育指数 |
5.2 研究区多期裂缝量化预测 |
5.2.1 各期次裂缝量化预测 |
5.2.2 多期裂缝叠加裂缝预测 |
5.3 裂缝量化预测结果对比验证 |
5.3.1 3Dmove曲率属性裂缝预测 |
5.3.2 裂缝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综合研究及水平井开发对策 ——以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以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气藏研究进展 |
1.2.2 储层综合研究进展 |
1.2.3 水平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小层划分与对比 |
2.3 构造特征 |
2.4 岩心观察特征 |
2.4.1 岩心颜色 |
2.4.2 岩石类型 |
2.4.3 沉积构造 |
2.5 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2.6 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及致密化成因分析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组分及其特征 |
3.1.2 填隙物组分及其特征 |
3.1.3 碎屑结构特征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3.2.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3.2.2 储层孔、渗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
3.2.3 储层物性相关性 |
3.3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3.3.1 成岩作用类型 |
3.3.2 成岩阶段划分 |
3.4 储层致密化成因分析 |
3.4.1 薄片规模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贡献分析 |
3.4.2 研究区孔隙演化模式定量分析 |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 |
4.1 孔、喉结构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孔隙组合类型 |
4.1.3 喉道类型 |
4.2 高压压汞实验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4.2.1 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
4.2.2 高压压汞实验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
4.3 恒速压汞实验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4.3.1 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
4.3.2 恒速压汞实验结果分析 |
4.4 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4.1 孔喉大小参数与物性的关系 |
4.4.2 孔喉分选性参数与物性的关系 |
4.4.3 孔喉连通性参数与物性的关系 |
4.4.4 孔喉配置关系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
4.4.5 孔喉非均质程度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
4.4.6 有效孔喉体积、个数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
4.5 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 |
4.5.1 核磁共振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4.5.2 不同孔隙类型储层可动流体特征 |
4.6 储层气、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
4.6.1 气水相渗实验结果 |
4.6.2 气水相渗曲线分类 |
4.6.3 不同孔隙类型储层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充注程度研究 |
5.1 天然气充注期次 |
5.2 天然气充注下限研究 |
5.2.1 孔喉流动半径下限 |
5.2.2 储层充注物性下限 |
5.3 天然气充注阻力与动力 |
5.3.1 充注阻力 |
5.3.2 充注动力 |
5.4 过剩压力与天然气充注 |
5.4.1 过剩压力 |
5.4.2 成藏关键时期过剩压力的恢复 |
5.4.3 过剩压力分布特征 |
5.5 隔层的发育与天然气运移 |
5.6 天然气充注模式 |
5.7 天然气充注程度研究 |
5.7.1 含气饱和度分布特征 |
5.7.2 天然气充注储层含气饱和度下限 |
5.7.3 充注指数评价充注程度 |
第六章 储层产能主控因素及综合评价 |
6.1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单井产能分析 |
6.1.2 影响气井产能地质因素分析 |
6.1.3 水锁效应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6.2 储层微观地质综合评价 |
6.2.1 基于微观实验的储层分类评价 |
6.2.2 基于流动单元划分储层分类评价 |
6.2.3 储层综合评价 |
6.3 成岩作用差异对储层品质的控制作用 |
第七章 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对策研究 |
7.1 水平井开发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有利地质因素 |
7.2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现状 |
7.3 水平井开发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适用性分析 |
7.3.1 水平井开发地质可行性分析 |
7.3.2 水平井开发经济可行性分析 |
7.3.3 水平井开发中经济极限厚度下限确定 |
7.3.4 水平井水平段合理长度的确定 |
7.3.5 水平井开发中孔、渗下限值确定 |
7.3.6 水平井开发中含气饱和度经济下限值确定 |
7.4 水平井开发苏东南致密砂岩气藏有利区优选 |
7.5 水平井开发苏东南致密砂岩气藏井型推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库车坳陷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
1.2.2 岩石物理相的内涵与外延 |
1.2.3 岩石物理相划分方法 |
1.2.4 岩石物理相主要应用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关键技术 |
1.5 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3.1 层序地层特征 |
2.3.2 沉积体系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4.2 油气运移特征 |
2.4.3 圈闭和保存特征 |
第3章 岩石物理相的控制因素及其表征方法 |
3.1 岩石物理相控制因素 |
3.1.1 沉积微相和岩性岩相 |
3.1.2 成岩相 |
3.1.3 裂缝相 |
3.1.4 孔隙结构相 |
3.2 岩石物理相表征方法 |
3.2.1 地质资料表征 |
3.2.2 地球物理资料表征 |
第4章 岩性岩相的地质分类、表征参数及其测井识别方法 |
4.1 储层岩性岩相的分类体系 |
4.1.1 储层沉积微相特征 |
4.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3 储层岩性岩相分类命名 |
4.2 岩性岩相的测井表征方法 |
4.2.1 沉积微相的测井识别 |
4.2.2 粒度中值、成分成熟度指数的测井计算 |
4.2.3 单井岩性岩相测井识别 |
第5章 成岩相的地质分类、表征参数及其测井识别方法 |
5.1 成岩相研究内容、控制因素与分类命名体系 |
5.2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和成岩矿物组合特征 |
5.2.1 压实作用 |
5.2.2 胶结作用 |
5.2.3 溶蚀作用 |
5.2.4 破裂作用 |
5.3 储层成岩演化序列特征 |
5.4 储层成岩相划分 |
5.4.1 压实致密相 |
5.4.2 伊蒙混层充填相 |
5.4.3 碳酸盐胶结相 |
5.4.4 不稳定组分溶蚀相 |
5.4.5 成岩微裂缝相 |
5.5 储层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5.6 单井成岩相测井识别 |
第6章 裂缝相的地质分类、表征参数及其测井识别方法 |
6.1 裂缝发育影响因素 |
6.1.1 构造应力场 |
6.1.2 岩性岩相 |
6.1.3 非均质性和流体压力 |
6.2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分类方案 |
6.2.1 露头及岩心观察 |
6.2.2 测井解释分类 |
6.2.3 储层裂缝相综合分类命名 |
6.3 裂缝相测井识别评价方法 |
6.3.1 岩性测井 |
6.3.2 孔隙度测井 |
6.3.3 电阻率测井 |
6.3.4 声波全波列测井 |
6.3.5 地层倾角测井 |
6.3.6 成像测井 |
6.4 裂缝相综合测井识别与划分 |
第7章 孔隙结构相的地质分类、表征参数及其测井识别方法 |
7.1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 |
7.1.1 孔隙、喉道以及孔喉组合特征 |
7.1.2 孔隙结构分类 |
7.2 成岩作用对储集岩孔隙结构影响 |
7.3 储层孔隙结构相测井识别 |
7.3.1 孔隙结构相表征参数提取及测井表征方法 |
7.3.2 孔隙结构相测井表征方法建立 |
7.3.3 单井孔隙结构相测井评价 |
第8章 岩石物理相分类命名、定量表征及其对储层有效性控制 |
8.1 岩石物理相分类命名方案 |
8.2 岩石物理相对储层物性及产能的控制 |
8.2.1 岩性岩相对储层质量控制 |
8.2.2 成岩相对储层质量控制 |
8.2.3 裂缝相对储层产能控制 |
8.2.4 孔隙结构相对储层质量控制 |
8.3 岩石物理相定量表征方法 |
8.4 岩石物理相聚类分析 |
8.5 岩石物理相对储层有效性控制 |
第9章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优质储层预测 |
9.1 各单井纵向上岩石物理相分布规律 |
9.2 岩石物理相横向剖面对比分析 |
9.3 岩石物理相平面分布规律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裂缝发育影响因素 |
1.1构造应力场 |
1.2岩性岩相 |
1.3非均质性和流体压力 |
2裂缝分类 |
2.1露头及岩心观察 |
2.2测井解释分类 |
3裂缝测井识别评价方法 |
3.1岩性测井 |
3.2孔隙度测井 |
3.3电阻率测井 |
3.4声波全波列测井 |
3.5地层倾角测井 |
3.6成像测井 |
3.6.1裂缝定性识别 |
3.6.2裂缝参数定量计算 |
3.7裂缝综合测井识别 |
4裂缝有效性评价 |
(8)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及识别研究现状 |
1.2.2 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研究现状 |
1.2.4 储层产能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现状 |
1.2.6 研究区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成果 |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工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简况 |
2.3.1 勘探简况 |
2.3.2 开发简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造及沉积特征 |
3.1 Asmari组地层特征 |
3.1.1 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 |
3.1.2 地层特征 |
3.2 Asmari组构造特征 |
3.2.1 构造特征 |
3.2.2 断层特征 |
3.2.3 构造剖面特征 |
3.3 M油Asmari组沉积特征 |
3.3.1 沉积相划分 |
3.3.2 沉积相纵、横向分布特征 |
3.3.3 有利相带与储层发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层发育特征 |
4.1 储层岩性特征 |
4.2 储层空隙空间特征研究 |
4.2.1 孔隙特征研究 |
4.2.2 溶洞特征研究 |
4.2.3 裂缝特征研究 |
4.2.4 裂缝、溶洞测井识别 |
4.2.5 孔喉结构及分布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常规物性特征 |
4.3.2 特殊物性分析 |
4.4 储层非均质性 |
4.4.1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 |
4.4.2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
4.5 储层连通性评价 |
4.5.1 基于压力变化特征分析连通性 |
4.5.2 基于地球化学指标分析连通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评价及流体界面研究 |
5.1 M油田Asmari组储层有效性评价 |
5.1.1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 |
5.1.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5.1.3 储层测井参数解释模型建立 |
5.1.4 储层测井解释结果分析 |
5.1.5 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
5.2 M油田Asmari组储层流体界面预测研究 |
5.2.1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5.2.2 储层流体界面确定 |
5.3 M油田Asmari组储层分类各类储层特征研究 |
5.3.1 储层分级评价标准 |
5.3.2 各类储层特征研究 |
5.3.3 各类储层分布特征 |
5.4 M油田Asmari组产能影响因素探讨 |
5.4.1 高产井分布特征 |
5.4.2 高产井控制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油田Asmari组储层三维建模 |
6.1 M油田Asmari组地质建模难点及技术路线 |
6.1.1 地质建模难点 |
6.1.2 地质建模技术路线 |
6.2 构造模型 |
6.3 基质物性模型 |
6.4 裂缝物性模型 |
6.4.1 分形模拟法求取变异参数 |
6.4.2 裂缝模型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M油田Asmari组储层综合研究结果应用 |
7.1 井位部署 |
7.1.1 井位部署原则 |
7.1.2 井位部署依据 |
7.2 实钻效果检验 |
7.3 试油效果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HB油田碎屑岩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
2.1 JZ地区 |
2.1.1 区域地质概况 |
2.1.2 储层“四性”关系 |
2.2 ER地区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测井资料预处理 |
3.1 JZ地区 |
3.1.1 岩心归位 |
3.1.2 标准化 |
3.2 ER地区 |
3.2.1 岩心归位 |
3.2.2 标准化 |
第四章 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评价 |
4.1 JZ地区 |
4.1.1 泥质含量 |
4.1.2 孔隙度 |
4.1.3 渗透率 |
4.1.4 孔隙结构 |
4.2 ER地区 |
4.2.1 泥质含量 |
4.2.2 孔隙度 |
4.2.3 渗透率 |
第五章 自然产能预测 |
5.1 JZ地区 |
5.1.1 储层划分 |
5.1.2 交会图方法油水层划分 |
5.1.3 BP神经网络模型自然产能评价 |
5.1.4 分类拟合模型自然产能评价 |
5.2 ER地区 |
5.2.1 自然产能预测 |
5.2.2 压裂产能预测 |
5.3 单井产能预测案例分析 |
5.3.1 JZ地区 |
5.3.2 ER地区 |
5.3.3 测井新方法产能预测作用分析及测井系列 |
第六章 地应力、破裂压力及压裂高度预测 |
6.1 岩石弹性力学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 |
6.1.1 岩石的弹性参数 |
6.1.2 岩石抗压强度 |
6.2 地层孔隙压力测井预测方法 |
6.3 地应力的计算方法 |
6.4 地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模型 |
6.5 压裂裂缝高度预测 |
6.5.1 裂缝高度延伸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6.5.2 岩石韧度K_(LC)的计算 |
6.6 阵列声波测井评价效果 |
6.6.1 破裂压力 |
6.6.2 压裂高度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川西凹陷新场须二段深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岩体破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地应力研究 |
1.2.2 深部岩体破裂规律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层特征 |
2.1.1 区域地层特征 |
2.1.2 须家河组地层划分 |
2.1.3 须二段砂组划分 |
2.2 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气藏构造特征 |
3 构造演化特征 |
3.1 区域构造演化分析 |
3.2 局部构造演化 |
4 研究区岩体破裂特征调查分析 |
4.1 野外岩体破裂特征调查统计分析 |
4.1.1 汉旺剖面 |
4.1.2 九龙乡剖面 |
4.1.3 野外岩体破裂特征调查结果小结 |
4.2 钻井岩芯岩体破裂特征分析 |
4.3 成像测井岩体破裂特征分析 |
5 新场地区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
5.1 不同围岩条件下岩石力学破坏模式 |
5.2 单轴条件下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
5.3 不同围压(三轴)作用下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
6 地应力的测试分析 |
6.1 现今区域应力分析 |
6.2 现今地应力方向分析 |
6.3 现今地应力大小分析 |
6.4 基于Kaiser效应分析新场气田多期古构造应力 |
6.4.1 试验设备与加载数率 |
6.4.2 取样及制样 |
6.4.3 Kaiser效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6.4.4 主应力的大小及方位的确定 |
6.4.5 岩石声发射测试应力的鉴别与分期 |
6.4.6 新场地区西侧边界古应力岩石声发射测试分析结果 |
7 新场气田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
7.1 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反演方法及思路 |
7.1.1 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反演基本方法 |
7.1.2 地应力场数值模拟的期次确定 |
7.2 印支运动中期(安县运动)应力场特点数值模拟反演 |
7.2.1 计算模型的构建 |
7.2.2 计算结果分析 |
7.3 印支中期~印支晚期应力场特点数值模拟反演 |
7.3.1 模型的构建 |
7.3.2 计算结果分析 |
7.4 燕山早幕~燕山中幕应力场特点数值模拟反演 |
7.4.1 模型的构建 |
7.4.2 计算结果分析 |
7.5 燕山晚幕~喜山早期应力场特点数值模拟反演 |
7.5.1 模型的构建 |
7.5.2 计算结果分析 |
7.6 喜山运动期应力场(现今应力场)特点数值模拟反演 |
7.6.1 模型的构建 |
7.6.2 计算结果分析 |
7.7 小结 |
8 岩体破裂特征及其裂缝预测 |
8.1 岩体破裂特征物理模拟分析 |
8.1.1 模拟区地质条件 |
8.1.2 地质原型与模型相似性研究 |
8.1.3 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过程 |
8.1.4 试验结果与资料整理 |
8.1.5 物理模拟变形破裂特征讨论 |
8.1.6 物理模拟的结果分析 |
8.2 岩体破裂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8.2.1 安县运动岩体破裂特征 |
8.2.2 印支中期-印支晚期岩体破裂特征 |
8.2.3 燕山早幕-燕山中幕岩体破裂特征 |
8.2.4 燕山晚幕-喜山早期岩体破裂特征 |
8.2.5 喜山运动期岩体破裂特征 |
8.3 须二段裂缝发育程度预测 |
8.3.1 岩体裂缝预测力学基础 |
8.3.2 岩体破坏接近程度及其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
8.3.3 裂缝发育程度预测方法 |
8.3.4 安县运动须家河二段第二砂组裂缝预测 |
8.3.5 印支中期-印支晚期须家河二段第二砂组裂缝预测 |
8.3.6 燕山早幕~燕山中幕须家河二段第二砂组裂缝预测 |
8.3.7 燕山晚幕~喜山早期须家河二段第二砂组裂缝预测 |
8.3.8 喜山运动期须家河二段第二砂组裂缝预测 |
8.3.9 小结 |
9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多测井信息在安棚地区深层系裂缝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震反演的趋势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识别与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D]. 胡永蓁.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2]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致密储层裂缝识别及评价研究[D]. 夏炜旭.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1)
- [3]基于机器学习的缝洞识别及多波联合反演方法研究[D]. 谢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车排子凸起西翼火成岩储层裂缝发育分布规律研究[D]. 郑金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综合研究及水平井开发对策 ——以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为例[D]. 盛军. 西北大学, 2016(04)
- [6]库车坳陷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D]. 赖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7]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赖锦,王贵文,孙思勉,蒋晨,周磊,郑新华,吴庆宽,韩闯.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4)
- [8]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D]. 刘晓鹏.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9]HB油田碎屑岩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 李玮. 长江大学, 2014(01)
- [10]川西凹陷新场须二段深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岩体破裂规律研究[D]. 王峥嵘.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1)
标签:地质论文;